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及答案
2019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是答案

2019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是答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内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A.女娲补天B.精卫填海C.嫦娥奔月D.牛郎织女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A.350万年B.260万年C.170万年D.80万年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A.周口店、元谋B.元谋、半坡C.河姆渡、半坡D.周口店、河姆渡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这是因为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C.黄色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5.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A.黄帝B.嫘祖C.伶伦D.仓颉6.相传XXX、XXX、XXX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A.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7.相传XXX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A.XXX8.商代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XXX灭夏B.XXX.XXX迁都D.XXX9.夏代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叫A.纣B.汤C.启D.桀10.中新网11月16日电:国度“十一五”期间严峻文化工程——XXX在河南安阳开馆。
从中国笔墨的发展历史来判别,在这里展出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笔墨应该是 A.大篆 B.甲骨文C.小篆D.隶书11.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早5000年B.晚5000年C.早500年D.晚500年12.举世闻名的“XXX”文化盛行于商周时期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13.XXX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是A.率土之滨,莫非XXX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C.尊王攘夷D.挟天子以令诸侯14.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1天府”的情景。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及答案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及答案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一、四选一1.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
《诗经》B。
《春秋》C。
《周礼》D。
甲骨文2.XXX先生赞扬的是【】C。
XXX3.下列知识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商朝的最后一个XXX,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4.下面不属于齐桓公称霸原因的一项是【】D。
提出“尊王攘夷”口号5.右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
如果想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到【】B。
湖北随县6.XXX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B。
创立儒学7.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D。
围魏救XXX——马陵之战8.在战国“XXXXXX”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A。
楚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C。
诸侯争霸10.XXX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B。
分封制二、XXX答题1.请简述夏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述商朝的兴衰过程。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XXX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朝的兴盛时期,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最后一个XXX不贤,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XXX灭亡。
3.请简述周朝的建立和分为东周和西周的原因。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XXX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西周时期,XXX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分封制,把天下分封给亲戚和功臣,加强了中央集权。
周朝后期,受到外族侵扰,XXX,建立了东周。
4.请简述春秋时期的“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分为三个部分:东晋、中晋、西晋。
东晋的统治中心在济南,中晋的统治中心在太原,西晋的统治中心在晋阳。
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女娲B.炎帝C.黄帝D.大禹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马陵之战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A.楚B.魏C.齐D.燕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的是A.B.C.D.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该战役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长平之战D.牧野之战4.我国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这个遗址反应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文明进程。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2019年10月20日,字酷—2019“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暨“创意生活”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且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行书D.楷书6.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道:“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样的威望。
”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是A.摄于天子的威严,诸侯服从天子的调兵B.诸侯定期朝见天子,以博得天子的信任C.天子的统治力大减,依附于强大的诸侯D.自称皇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威慑四方7.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①孔子主张“仁” ②孔子主张学思结合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8.成语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的来源与我国古代著名战役有密切的关系。
下列成语与战役的搭配正确的是A.围魏救赵——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长平之战C.草木皆兵——巨鹿之战D.破釜沉舟——赤壁之战9.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一样。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其中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其入选的理由是A.已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C.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建造房屋,进入农耕社会D.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步入了新石器时代2.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是关于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共同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①他们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他们都会饲养家畜、制作彩陶③他们的房屋建造样式都是干栏式④他们都会从事农业生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下列各项制度与“选贤与能”相关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4.“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平王东迁C.夏朝建立D.盘庚迁殷5.“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
”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A.已发现最古老的汉字B.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C.记录祭祀典礼的金文D.全国规范使用的小篆6.生产力是古代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战国前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手工业的发展7.观察战国形势图(下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战国七雄中的()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齐、楚、秦、晋D.宋、楚、齐、蓟8.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B.孔子主张“以德治国”C.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9.“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余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中国大陆永远连成了统一的整体。
2019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 第1页 (共8页)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
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
”以下选项与日记中的“他们”不相符的是( )A .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B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 .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D .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 2.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A .尧B .舜C . 启D .禹4.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②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创造文字,制作音律,纺织缫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小王参加了班上“西周风云”的话剧演出,饰演一位住在城中的诸侯,若话剧内容须与史实相符,下列哪项不可能是他在话剧中的生活情况( )A .拥有土地,有奴隶为他耕种B .向周王交纳贡物C .带兵随从周王作战D .熟读儒家书籍,辅佐周王治理国家 6.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 )①打制石器 ②磨制石器 ③青铜农具 ④铁农具 A .远古人类时期 B .原始农耕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商周时期 7.“韩国试图申请汉字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且不管该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中国使用汉字已逾三千年。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秋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如图是根据某一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复原而成的头像。
此远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2.2018年10月17日,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在人文初祖大殿缅怀始祖功德。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A. 炎帝B. 尧C. 大禹D. 商汤3.小王同学在历史学习笔记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定都阳城,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制的先河。
”小王同学记录的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4.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
下列图中器物是司母戊鼎的是()A. B. C. D.5.甲、乙两段文字是关于“武王伐纣”的描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段文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B. 乙段文字完全符合历史事实C. 甲段文字错误地呈现了历史信息D. 两段文字均为作者胡编乱造6.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在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国竞相效仿。
这一现象反映出春秋时期()A. 商汤灭夏、国人暴动B.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C. 七雄并立、逐鹿天下D. 诸侯争霸、秦灭六国7.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其中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A. 老子B. 孟子C. 墨子D. 韩非8.公无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根据公元纪年法,公元前221年属于()A. 公元前3世纪前期B. 公元前3世纪后期C. 公元前2世纪前期D. 公元前2世纪后期9.秦始皇三十七年,秦朝施行货币改革,“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中国古代铸币的形制第次得到统一。
秦朝统一后的货币形制为()A. B. C. D.10.“约法三章”“四面楚歌”等成语的典故都与秦朝灭亡后的一场帝位争夺战有关。
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与答案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的字母号,填写在下列答题框内)(每题2分,共60分)1.从605年起,隋朝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长安B.涿郡C.洛阳D.余杭2.右图:“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哪座桥?()A.玉带桥B.赵州桥C.泸定桥D.卢沟桥3.唐太宗时,先后进谏达200多次的名臣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4.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A.曲辕犁B.筒车C.翻车D.水排5.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A唐太宗时B.武则天时C.隋炀帝时D.唐玄宗时6.唐朝时,在今x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7.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x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文成公主B.蔡文姬C.王昭君D.金城公主8.“和同为一家”表现了唐中央政府与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A、突厥族B、吐蕃C、南诏D、回鹘9.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人物是()A.玄奘B.戒贤C.鉴真D.戒日王1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B.在大量的碑刻书法C.在大量精美的彩色塑像和壁画D.建筑具有独特风格11.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就是唐朝时印刷的,请问此印刷品是()A.《甘石星经》B.《金刚经》C.《唐律疏议》D.《丹经》1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四选一(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1.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2.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
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B.炎帝C.黄帝D.大禹
3.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
其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4.《论语》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下面不属于
...齐桓公称霸原因的一项是【】
A.齐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增强
B.任用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D.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5.右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
如果想一睹这一古
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到【】
A.浙江绍兴B.湖北随县C.四川成都D.河南
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7.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8.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B.魏C.齐D.燕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B.战争频繁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
10.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
1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A.漠北地区
B.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河套地区
D. 长城以北地区
13.昭君出塞的时期是【】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元帝
14.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1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班超
D.陈胜
16.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是在哪一战争之后?【】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
17.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
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20.《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写“√”,错误的在答题纸上写“×”。
共10分)
21.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
2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大禹时期。
()
23.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过今天的台湾。
()
24.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
25.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尧舜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2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是。
28. 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汉武帝。
29.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
31.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的,这种文字诞生于______________代。
四、材料解答题。
(本题共3大题,共3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12分)
32.读图学史:(本题10分)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
(1)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1分)历史人物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1分)
(2)根据第一副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A : B: F: 。
(3分)
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分)
(3)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统治时期。
(1分)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1分)
它的设置标志着(1分)
32.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1分)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1分)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2分)(2)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的件事指的是(2分)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历史现象?(1分)(3)材料三的主张是提出来的?(1分)
33.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本题12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1)据材料一,“商君”是,(1分)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分)
商君的做法和“始皇”“并天下”有何关系?(2分)【材料二】
(2)据材料二,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制度。
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措施?(3分)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1分)
材料三反映了“魏主”的措施是。
(1分)
(4)你最赞同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答案:BCBAC AACAA CBDAA BBcAA
二、判断题
25×√√×√
三填空26禅让制分封制
27城濮之战问鼎中原
28秦始皇
29张仲景王羲之
30祖冲之
31甲骨文商朝
四、材料题
32.丝绸之路张骞
A长安 B河西走廊 F大秦
促进了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
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33.仁或仁爱,儒家,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焚书坑儒百家争鸣
董仲舒
34、(1)商鞅或公孙鞅;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
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分)。
(2)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
(3)孝文帝,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