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业企业经营模式的初探【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一、发展现状舟山市是一个海岛城市,拥有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海域资源非常丰富,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舟山市的休闲渔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目前,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的形式多样,从海钓、海上观光、海上垂钓等各类休闲渔业项目深受游客喜爱。

海上观光已经成为了舟山市休闲渔业的一大亮点。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日出船、日落船,欣赏大海的美景,感受大海的浩瀚和壮观。

海上观光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办海上派对、举办海上婚礼等。

海上垂钓也是休闲渔业的一大亮点。

游客可以和朋友一起组队参加海上垂钓比赛,既可以度假玩耍,又可以充分挑战自己的钓鱼技术,非常具有吸引力。

二、面临的问题虽然舟山市的休闲渔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些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在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异。

有些单位服务态度恶劣,设施老化等问题,给游客的休闲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存在违规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舟山市的休闲渔业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了一定的资源。

三、未来发展趋势结合舟山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未来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应该朝着规范化、高品质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应该强化休闲渔业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休闲渔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给游客创造更好的休闲体验。

加强休闲渔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海洋环境。

拓展休闲渔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出更多有趣的休闲项目,丰富游客的休闲选择,提升休闲渔业的吸引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舟山市的休闲渔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只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舟山休闲渔业必将成为舟山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看到舟山休闲渔业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休闲渔业旅游胜地。

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

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一、选题的背景、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休闲渔业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与渔业有机结合为一体,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形成一种新型产业。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各国旅游、休闲、娱乐、观赏、美化环境等以渔为媒的时尚文化活动蓬勃兴起,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扶持。

各国实践证明,休闲渔业已成为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农)民增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有配套的规划和管理,深人研究其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已成为渔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高,紧张工作之余人们需要得到宽松调剂,享受休闲。

休闲渔业可以大大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生动的人文景观,良好的休憩环境让人得到身心健康的恢复和滋润,同时亦能增加很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

我国沿海及内陆江湖地区有大量历来靠天然捕捞的渔民,由于公有水域中的水产资源产权性质很模糊,因而掠夺性捕捞难以抑制,使水产资源迅速衰竭、恶化。

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措施之一,可以压减盲目增加的捕捞船只,增加就地转产的工作岗位,并有利于渔民知识技能的提高。

休闲渔业起步容易,见效快,它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在发展休闲渔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渔村环境的整治,美化了各种自然景观,使人提高了环保意识;而渔民从事商品性生产必然要加强水产增养殖知识的学习,由靠天然资源吃饭转为靠科学技术致富。

另外,发展休闲渔业也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及对外开放。

积累了资金后可以加快渔业现代化的进程。

总之,把渔业生产从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养殖及捕捞)与旅游、度假、游钓、观赏、美食等休闲活动结合起来,对振兴渔区经济,引导渔民致富,美化渔村自然环境,减少夭然水域中资源捕捞的压力,促进城乡交流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舟山市位于中国东海岸,是一个以海洋资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本文将从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1.2 产品种类舟山的休闲渔业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垂钓、潜水、海上观光、海岛度假等多种产品形式。

垂钓作为休闲渔业的主打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

在舟山的海域,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垂钓活动,如海钓、深海钓、近岸钓等,各种类型的垂钓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1.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不仅来自本地居民的需求增加,更多的游客也开始选择前来舟山体验休闲渔业。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休闲渔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为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发展优势2.1 资源优势舟山位于大陆架边缘,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洋风光。

舟山的海域内还分布着多个海岛,这些优美的海岛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上观光、海岛度假等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海岛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

2.3 人文优势舟山具有悠久的渔业历史和浓厚的渔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渔民资源和渔文化资源。

在休闲渔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人文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发展问题3.1 品牌建设目前,舟山的休闲渔业尚未形成知名度和特色品牌,存在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品牌形象对于休闲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舟山的休闲渔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3.2 服务水平在休闲渔业发展过程中,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关键问题。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前言:1.资源优越: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包括3万多个海岛,海域广阔,水域深度适宜,渔业资源丰富。

其中,浙江省内有132个渔业村,6个海鲜加工业园区,舟山市辖区内有渔业村60多个,总面积达710.31平方公里,内河、湖泊和沿海海域面积共1238.97平方公里,其中建立了一批以渔业资源转型发展为主的重点产业园区,如普陀观音渔业综合开发区、东极岛休闲渔业开发区、东港休闲渔业小镇等,构建了以“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农村生态”为核心的富民产业体系。

2.技术先进:休闲渔业是立足于渔业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经济增长点。

舟山休闲渔业在渔业原有的科技体系上,以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导向,集装备和技艺于一体的渔船、漂流板、垂钓器材、租船平台、钓鱼清场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以此支持舟山休闲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3.环境优美:作为中国最美海岛的代表之一,舟山的自然风光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多个海水浴场和景区被授予了“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丽海洋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倡导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保护、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4.产品丰富:舟山地域广大,文化多元,休闲渔业的发展日益成熟,其产品也日新月异,横跨舟山本岛、东极岛、普陀山、岱山、嵊泗等地的休闲渔业项目琳琅满目,包括垂钓漂流、许愿石尝鲜、海钓游、深水潜水、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享受。

1.知名度不高:与国际休闲渔业先进地区相比,舟山的知名度还不够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把舟山休闲渔业知名度打响,增加宣传和推荐的效果。

2.市场营销水平不高:休闲渔业市场的不成熟,导致营销策划不够精准,目标人群不够明确,市场培育不够成熟,需要提高市场营销水平,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市场营销力度。

3. 对游客需求了解不够:休闲渔业在接待游客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更好了解游客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舟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是一个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舟山的渔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休闲渔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舟山地区一个新兴的产业。

休闲渔业是一种将渔业资源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它以提供休闲娱乐、采风体验、康体养生等服务为主,通过开展钓鱼、游船、观光等项目,吸引游客前往参与。

舟山地处沿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旅游环境,拥有美丽的海岛和海上风景。

舟山的休闲渔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政府在休闲渔业发展的过程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政府积极引导和组织渔民参与休闲渔业的开展,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技术,开展休闲渔业项目,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

政府还加大了对于休闲渔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投资,完善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环境。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还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舟山的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传统的渔业方式和工具逐渐被现代化的科技设备所取代,使得渔业捕捞更加高效和安全。

通过使用先进的渔具和导航系统,渔民可以迅速找到鱼群的所在位置,提高渔获量和收益。

科技的应用也使得休闲渔业更加丰富多样,旅游者可以通过船只和潜水器材进行深海垂钓、水下观光等项目,增加了休闲渔业的乐趣和挑战性。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还受益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舟山拥有悠久的渔业历史和独特的渔民文化,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舟山的渔民以其勇敢、智慧、勤劳和顽强的精神著称,而这些精神也恰恰是休闲渔业所需要的。

舟山的休闲渔业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渔民的参与和表演,向游客展示了舟山特色的渔业文化,增加了休闲渔业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受益于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未来,随着舟山休闲渔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成熟,舟山的休闲渔业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舟山休闲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舟山地处东海之滨,拥有深海、沿海和岛屿资源丰富,让舟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休闲渔业发展地。

游客可以在舟山海域进行深海钓鱼、海上观鲸等活动,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舟山市还有众多风景秀丽的海岛,比如普陀山、朱家尖、定海老街等,这些地方都是游客进行休闲渔业活动的好去处。

舟山休闲渔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舟山市政府积极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的发展。

舟山市还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休闲渔业的经营行为,提高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平。

政府支持的力度让舟山的休闲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舟山,游客不仅可以进行传统的海钓活动,还可以参与体验式的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比如海上农庄、海岛观光、海钓师傅陪渔等。

舟山还开展了一系列与休闲渔业相关的活动,比如渔村民宿体验、渔民文化节等。

这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了游客的选择,也促进了休闲渔业的发展。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还得益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舟山休闲渔业得以更好地宣传和推广。

通过互联网平台,游客可以了解最新的渔业活动信息、预订舟山休闲渔业产品和服务。

新媒体的兴起也让舟山的休闲渔业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宣传,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在自然条件、政府支持、产品和服务以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长,舟山休闲渔业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舟山休闲渔业将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一、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休闲渔业在舟山迅速崛起。

舟山的休闲渔业主要包括观光渔业、体验渔业和休闲垂钓等形式。

人们可以在舟山的美丽海湾上,享受着清新的海风,感受着渔民的生活方式,体验着捕捞海鲜的乐趣,这些都成为了吸引人们前来休闲度假的重要因素。

二、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休闲渔业在舟山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舟山拥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海鲜丰富多样,这为休闲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舟山的海洋风光秀丽,水下世界丰富多样,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舟山地处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且,随着休闲渔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将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蓬勃发展。

三、舟山休闲渔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舟山的休闲渔业发展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休闲渔业的兴起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休闲渔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农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推动海洋休闲旅游和渔业生态养殖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还能够促进渔业产值的增加,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休闲渔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当地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了渔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通过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村旅游体验等,不仅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渔民文化,还能够传承发扬当地的海洋文化遗产,丰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

舟山远洋渔业经营体制分析与探讨

舟山远洋渔业经营体制分析与探讨

舟山远洋渔业经营体制分析与探讨王周雷;郑基【摘要】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ant-water fishery enterprises in Zhoushan,problems of the distant-water fishery system in Zhoushan were found out,four management modes of distant-water fishing boats were proposed,such as renting out fishing boats through finance leasing,using fishing boats in lieu of shares and separating the property right,reinforcing the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current mode and acquiring and leasing fishing boats.And it proved the relative rationality of "reinforcing the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current mode and acquiring and leasing fishing boa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At last,it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distant-water fishing industry in Zhoushan:First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in polices,and establish cooperatives,shipowners association (membership) and other organizations;Second,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create the equalization fund for distant-water fishery market prices and the reserve fund for foreign security risks;Third Raise the bar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distant-water fishery enterprises in accordance with high standards and strict requirements.%在舟山远洋渔业企业经营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当前舟山远洋渔业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渔船融资租赁、渔船作价入股产权脱钩、沿用现在模式加强管理、渔船并购租赁经营4种远洋渔船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方案,并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其中渔船并购、租赁经营相对合理.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远洋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对策: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合作社、船东会(会员制)多形式组织模式;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远洋渔业市场价格平准基金和涉外安全风险预备基金;三是按高标准、严要求操作,进一步提高远洋渔业企业资格条件.【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2【总页数】3页(P228-230)【关键词】舟山;远洋渔业;体制;探讨【作者】王周雷;郑基【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 316054;舟山国家远洋基地集团普陀渔业有限公司,浙江舟山 316100;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 316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9舟山远洋渔业起步于1985年,我国第一支远洋船队远赴西非生产作业,后从国营、集体主导,逐渐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成为主角,不断摸索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经济学舟山渔业企业经营模式的初探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国外研究动态美国:1.著名的管理历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因为企业活动的扩展,产品或产品生产线的增加而必然产生新的管理机构。

如果新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那么技术上﹑财务上﹑市场上的发展和经济上的规模效益都无法实现。

”作者认为,渔业企业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后,必须及时修改现有的经营模式而建立新的经营模式。

否则,便会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1]2.美国的渔业法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制定和修汀已趋完善。

目前的管理现状首先是重视立法和执法,并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由对资源和环境的管理转为对人的管理,并用科研指导管理,设立渔区管理理事会,发挥群众的管理作用。

[2]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渔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渔业非常重视。

受黑潮暖流等影响,日本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鱼类资源丰富。

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鱼是所有日本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占日本人均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的40%以上。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简称“渔协”)是由日本广大的中小渔业生产者和渔民组合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也是处于政府与渔民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承担基层水产管理任务的机构。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的职能主要包括:渔政管理、渔业经营及渔业研发等。

其中,渔政管理主要包括共同渔业权、区域渔业权和定置渔业权的分配以及反污染和资源增殖活动等;渔业经营包括获得和发放贷款,燃料、网具和养殖器材等大宗物品的购买、营销和指导活动,制冰和冷冻冷藏业务以及设施利用服务等;渔业研发主要是指教育和领导能力培训活动,包括教育、研究、赞助和参与各种学习会议等。

当前日本渔业政策的重心是以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推进渔业改革;培养渔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促进流通和销售合理化发展;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平台,促进水产品贸易发展。

[3]东南亚、大洋洲的热带沿海地区渔业经营的特征是,以珊瑚礁和红树林区域的多种生物为对象,利用丰富的渔具和捕鱼法从事小规模渔业。

尤其热带沿海区域是可明显观察多种生物的海域,因此是研究利用这些生物的小规模渔业的重要对象。

从经济观点来看小规模渔业,其特征有:个体经营或家族、小集团(最多为10~20人)经营形态,采用机械化和动力化程度低的渔具和捕鱼法、使用独木舟或5吨级的小型渔船、低资本积累、低产量及低收入等等。

而在捕鱼活动方面,围绕热带沿海小规模渔业中的渔场的利用及鱼获物的分配和利用方法等,存在着各地区特有的种种习惯和规定,如珊瑚礁海域渔场的所有权问题和禁止捕鱼期、禁止捕鱼区等问题。

因此有人指出捕鱼活动本身不单是一种经济活动,它还具有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此外,利用小规模渔业所获取的各种水产资源还被广泛地用于自给用的食物及在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流通的商品等。

资源被利用于生活用具、装饰品、货物等非食用目的,是因为其具有各种可利用的价值。

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小规模渔业所具有的复杂性质。

[4]2.国内研究动态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6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物权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财产关系的一项基本法。

《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规定了“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这是我国民事基本法律首次明确渔业养殖权和捕捞权(以下统称渔业权)为用益物权,对我国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渔业生产者权益保护将起到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5]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渔业产量、养殖面积、渔船数量和渔业人口数量都居世界首位,渔业的发展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域、滩涂是广大渔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

水域滩涂的使用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样,是广大渔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长期以来,国家对水域、滩涂使用制度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就要求各地对水域、滩涂进行确权发证,落实给渔民长期使用,1986年颁布的《渔业法》在法律上全面建立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制度,对于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渔业快速发展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物权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对渔业生产者权益的民法保护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工程建设等占用渔业水域、滩涂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大量渔民失去生产场所;一些地方甚至违背渔民意愿强行收回养殖水面,或者不恰当地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分配水域、滩涂使用权。

这些做法严重侵害了渔民权益,许多渔民陷入了“失海、失水”的困境,一些地方群体上访事件增多,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明确要求,要“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

因此,《物权法》以民事立法形式确定渔业权制度,是贯彻中央农村基本政策的要求,顺民心、得民意,意义重大。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对渔业经营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经历了“三定二奖”、比例分成、大包干、股份合作制、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阶段,到目前基本形成海洋捕捞业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养殖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不断向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制企业方向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渔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7]这些经营模式对促进渔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渔船股份合作单位股民出现分化;经营单位小弱散,缺乏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股份合作单位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法人主体资格;部分合股经营单位制度不完善,内部矛盾增多;缺少产运销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规模效益不能提升等等。

国内学者提出了符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即是在一定宪政秩序和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下,渔业经济组织围绕着财产权益所演化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以及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对外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组织载体。

[8]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是在我国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环境约束下,渔业社区(村)以水域滩涂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为基础形成的相对合理的财产权益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建立有利于扩大渔业经济组织内部规模和外部规模的一整套的积累、管理和分配制度,以及相应的适应渔业经营方式的组织载体。

(二)选题依据纵观我国渔业企业基本经营模式,其演变的过程是在政府偏好和渔民理性双重选择的基础上,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渔业生产力发展的历程。

实践证明,渔业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获得了巨大成功,使渔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渔业产量和产值不断攀升,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我国渔业产值在1952年仅为6亿元,经过渔业基本经营模式制度的不断调整(中间也有波动和徘徊),到1978年已经达到22亿元,尤其自此之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渔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1985年突破了100亿元,达到126亿元,10年之后突破1000亿元。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渔业经营形式不断调整和优化,渔业产值和结构继续增长,截止2008年年底渔业总产值达到5203亿元,比1949年增长468倍,年均增长11%。

(三)选题的意义渔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渔业为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渔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从世界范围来看,大约有10亿人口依靠鱼类作为他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而且在推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产业归属来看,渔业属于次级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渔业的发展,渔业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渔民权益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现代渔业的发展、渔业经营组织制度建设等,已经严重制约了渔业的发展。

如何从制度上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保护和促进渔业发展?目前,国内虽有部分学者作了积极地研究和探讨,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成果寥寥无几。

关于渔业基本经营模式,温铁军曾指出渔业由于来自其他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挤压,逐渐成为弱质产业,而且近年来随着渔业可捕捞资源的下降以及沿海地区不断侵蚀养殖水域滩涂,渔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他强调应该从基本经营模式上加强对渔业的保护以促进其发展。

王诗成、田良、李建国等在调查了山东省渔业发展实际情况后指出“山东省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共同发展”,并在报告中总结了自1949年以来山东省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演变。

应该说,目前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渔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有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基于此,本文运用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导致渔业成为弱质产业的原因,并从企业经营模式的有关理论推演出我国渔业企业基本经营模式的内涵,结合发展的实践加以验证。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1.舟山渔业企业经营模式演变历史2.舟山渔业企业经营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3.完善舟山渔业企业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二)拟解决主要问题1.从舟山渔业企业模式演变历史中得出经营模式的优缺点2.对舟山渔业的现状进行思考3.提出渔业企业经营创新模式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研究步骤本研究论文初步计划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1年6月初结束,历时8个月时间。

1.准备阶段(2010.9—2010.11): 召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等,明确研究的方向、对象和方法。

2.启动阶段(2010.10―2010.11):选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拟订论文研究提纲和研究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10.11―2011.5):进行实证研究。

依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并交老师指导,进行多个轮回的指导研究,完成了最终定稿。

4.答辩阶段(2011.5—2011.6): 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交毕业论文和完整资料。

(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措施以网络资源、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种相关著作以及相关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四、参考文献[1] 艾尔弗雷德•钱德勒. 战略与结构[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4.[2]郭振华,詹寮义,段小杰.美国渔业保护管理法规简介〔J].渔业现代化,.1999,(5):36-37[3] Lim C P,Matsuda Y,Shigemi Y.Co-management in marine fisheries:the Japanese experience[J].Coastal Management 1995,23:195-221.[4]东南亚大洋洲地区的小规模渔业与资源利用热带的小规模渔业《南洋资料译丛》1997年03期[5]范小建,稳定渔业基本经营制度[J].中国参考,2007.(4):39-41.[6]张学英,政府在建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定位[J].经济体制改革,2004,(4):72-75.[7]孙琛,赵春年,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经营机制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24-26.[8]宋佳新,姚东瑞,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组织[J].江苏农村经济,2007,(5):127-128.[9]温铁军,论渔业的基本经营制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8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