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测试
材料的电学性能与测试方法

材料的电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引言:材料的电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质。
了解材料的电学性能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试材料电学性能的方法。
一、电导率测试方法电导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测试方法如下:1. 电导率测量仪器: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或电导率仪进行测量。
2. 测量步骤:将待测试材料切割成适当的样品尺寸,保持样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稳定。
然后将四个电极按照规定的间距连接到材料上,并确保电极与材料之间的良好接触。
最后,通过测试仪器施加电流并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材料的电导率。
二、介电常数测试方法介电常数是材料在电场中对电场强度的响应能力,测试方法如下:1. 介电常数测量仪器:使用恒流恒压法或绝缘材料测试仪进行测量。
2. 测量步骤:将待测试材料加工成平板状或柱形状样品,保证样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稳定。
然后将测试仪器中的电极引线与样品连接,确保电极与材料的良好接触。
接下来,在测试仪器中施加电流和电压,测量得到材料的介电常数。
三、热释电测试方法热释电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热能释放,其测试方法如下:1. 热释电测量仪器:使用热释电测试仪进行测量。
2. 测量步骤:将待测试材料切割成适当的样品尺寸,保持样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稳定。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测试仪器中,施加电场。
测试仪器会测量样品在电场下产生的温升,根据温升和已知的电场强度计算得出材料的热释电性能。
四、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电阻温度系数是指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其测试方法如下:1. 电阻温度系数测量仪器: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或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
2. 测量步骤:将待测试材料切割成细丝或片状样品,保持样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稳定。
然后将四个电极按照规定的间距连接到样品上,并确保电极与材料之间的良好接触。
接下来,在测试仪器中施加电流并测量电阻,随后在不同温度下重复测量电阻值。
最后,根据电阻值和温度变化计算得出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
电导率的测定原理及操作

电导率的测定原理及操作电导率仪测定原理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
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电导率和溶解固体量浓度的关系近似表示为:1.4μS/cm=1ppm 或2μS/cm=1ppm(每百万单位CaCO3)。
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0.5ppm硬度。
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S/cm),该单位的10-6以μ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
需要注意:(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
(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
(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
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000μS/cm。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电导率是指物质通过电流的能力,是表征物质导电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物质的电导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电导性质和化学性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电导率的方法。
一、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使用电导率计来测定物质的电导率的方法。
电导率仪是一种专门测量物质电导率的仪器,它通过将两个电极放入待测物质中,然后通过测量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计算电导率。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量大量的液体样品,如水和溶液。
二、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观察物质溶液的颜色变化来间接测定物质的电导率的方法。
在电导性溶液中,电导离子的浓度越高,颜色越浓。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物质的溶液颜色的深浅来估计物质的电导率大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专门的设备,适用于电导率较高的样品。
三、阻抗法阻抗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交流电场中的电阻来测定物质的电导率的方法。
在交流电场中,物质会产生阻抗,阻抗的大小可以反映物质的电导率。
通过测量交流电场中物质的电阻大小,可以计算得到物质的电导率。
阻抗法可以测量电导率范围较大的样品,但对设备要求较高。
四、电导滴定法电导滴定法是通过在待测物质中滴加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观察电导率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电导率的方法。
当滴加电解质溶液时,如果物质的电导率较低,则电导率会随着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如果物质的电导率较高,则电导率会随着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减小。
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的电导率。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测量不同电导率的样品。
五、四电极法四电极法是通过使用四个电极来测定物质的电导率的方法。
四电极法采用两对电极,一对电极用于传递电流,另一对电极用于测量电位差。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位差的关系,可以计算得到物质的电导率。
这种方法对于测量高阻抗样品非常有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
总之,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电离物质浓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保证电导率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操作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电导率溶液校准电导率计,确保仪器的准确度。
1.2 清洁容器:使用纯水清洗电导率测量容器,并用纯水漂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干扰测试结果。
1.3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测试的溶液类型,准备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温度与测试时的温度一致。
二、仪器操作2.1 打开电导率计: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开电导率计,并等待其稳定。
2.2 放置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倒入电导率测量容器中,注意不要溢出。
2.3 测量电导率:将电导率计的电极浸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等待电导率计显示稳定的数值。
三、结果记录3.1 记录样品信息:记录样品的名称、批号、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3.2 记录电导率数值:将电导率计显示的数值记录下来,并标明测试时的温度。
3.3 备注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浮现,如样品浑浊、电导率计显示不稳定等,需记录下来并标注原因。
四、数据处理4.1 校正温度:根据电导率计的温度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温度校正,以获得准确的电导率数值。
4.2 比对标准值:将测得的电导率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判断样品的电导率是否符合要求。
4.3 分析结果:根据比对结果,对样品的电导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记录下来。
五、清洁与维护5.1 清洁电导率计:使用纯水清洗电导率计的电极,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5.2 存放仪器:将电导率计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5.3 定期维护: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总结:电导率操作规程是保证电导率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准备工作、仪器操作、结果记录、数据处理以及清洁与维护等五个部份的详细阐述,可以确保电导率测试的准确性,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
电导率测试仪的原理和应用

电导率测试仪的原理和应用1. 电导率测试仪的基本原理电导率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导电能力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质中存在的离子浓度来确定电导率。
这是通过应用电流并测量样品中产生的电流来实现的。
2. 电导率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电导率测试仪包含两个电极,一个用于施加电流,另一个用于测量样品中的电流。
当电流通过液体或固体样品时,存在离子会导致电流的传导。
电流的强度与样品中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电导率测试仪将施加的电流和测量的电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样品的电导率。
3. 电导率测试仪的应用领域电导率测试仪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水质检测电导率测试仪用于检测水的电导率,以评估水的纯净度和溶解物质的浓度。
它可以用于监测自来水、饮用水、地下水、污水等不同水源的质量,并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污染问题。
3.2 化学分析电导率测试仪可用于进行化学实验和分析。
它允许测量不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以确定其组成和浓度。
这对于控制反应条件以及确定溶液的浓度和纯度非常重要。
3.3 温度测量一些电导率测试仪具备温度测量功能,可以同时测量电导率和温度。
这对于某些实验和应用而言非常重要,因为电导率受温度影响较大。
同时测量温度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电导率。
3.4 制药行业电导率测试仪在制药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药物的纯度和浓度。
制药过程中的电导率监测可以帮助实现质量控制,并确保生产的药物符合相关要求。
3.5 食品和饮料生产电导率测试仪也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
它可以测量食品和饮料中的离子浓度,帮助确定其组成和质量。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和饮料中的污染物。
4. 使用电导率测试仪时的注意事项使用电导率测试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样品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应确保样品准备充分。
样品应清洁,并且不得存在任何杂质或污染物。
这样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2 仪器校准定期校准电导率测试仪非常重要。
校准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并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实验十九霍尔效应-电导率的测定

实验十九 霍尔效应-电导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2. 了解变温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的使用方法。
3. 掌握测量材料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霍尔效应霍尔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下,处于导电状态的材料中的载流子由于受洛伦兹力的作用运动发生偏转,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材料的两端积聚异种电荷的现象。
并且当外加磁场一定,电流不变以及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材料在平行磁场两端积聚电荷数达到稳定,因此产生一个恒定电压V H , 称为霍尔电压,该值大小由下式表述:t IBR V H H /= (1)式中:V H 单位为V ,t 为样品厚度,单位为m ;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A ; B 为磁通密度,单位为wb/m 2;R H 为霍尔系数,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单位m 2/C 。
2. 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的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能力的重要参数,它与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材料中所加电流和电压无关。
标准样品(直六面体)的电阻率由下式表示:)(m ILtwV ⋅Ω=ρσ (2) 其中V σ为电导电压,单位为V ,t 为样品厚度,单位为m ,w 为样品宽度,单位为m ,L 为样品电位引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A 。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流程1.CVM-200霍尔效应仪。
2.TC-201温控仪。
3.SV-12变温恒温仪。
4. 可换向永磁磁铁。
5. 实验样品:1) 美国Lakeshore公司HGT-2100高灵敏霍尔探头,工作电流10mA,室温下灵敏度为55-140mV/kG;2) 碲镉汞单晶,厚1.11mm,最大电流50mA。
四、实验操作步骤1.磁场标定系统中的S1为已在室温下标定过的霍尔探头,在室温下用开关选择样品S1,并使恒温器位于可换向永磁磁铁中心,恒温器真空抽口垂直于商标面。
开机后快速将横流源输出调到mA,此时CVM-200表的微伏表电压读数即为磁场的特斯拉数。
霍尔探头最大电流为10mA。
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报告

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是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常用的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导法测定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电导率,并探究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电场强度下单位横截面积所通过的电荷量,即电流强度与电场强度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σ=I/(U/L),其中σ为电导率,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L为两个探头间距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如0.1mol/L、0.05mol/L等)。
2. 将两个探头插入溶液中,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距离内。
3. 打开仪器,设置好测试参数(如温度、距离等),调节好仪器使其稳定工作。
4. 测量各种浓度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数据。
5. 根据数据绘制出不同浓度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绘制出不同浓度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曲线图,可以发现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个线性关系。
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NaCl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
五、应用探究1. 电导率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通过测量水体中的电导率可以判断其污染程度。
2. 电导率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通过测量细胞内外液体中的电导率可以研究细胞膜功能和离子通道等问题。
3. 电导率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通过测量反应物和产物中的电导率变化可以研究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等问题。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仪器稳定,避免干扰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2. 测量时要保持探头间距离不变,以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仪器和探头,以免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
七、结论本实验通过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并探究了其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电导率在环境监测、生物学和化学反应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电导率测定标准方法

电导率测定标准方法朋友!今天咱来唠唠电导率测定的标准方法,这在好多领域都用得上,您且听好了。
首先咱得把测定需要的家伙事儿都准备齐全。
那都需要啥呢?一个精准的电导率仪这是肯定不能少的,还有清洁干净的电导电极,以及用来装测试溶液的容器,再有就是去离子水、标准溶液这些东西啦。
东西备齐了,咱就开始动手。
第一步,得先对电导率仪进行校准。
就跟您用秤称东西前得先把秤校准好一个道理。
一般呢,是用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溶液来校准这个电导率仪。
把电导电极放进标准溶液里,打开电导率仪,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校准,让仪器显示的数值和标准溶液的已知电导率数值对上,这样仪器才能测准后面的溶液呢。
校准好了仪器,接下来就得准备测试溶液了。
如果您测的是水样,那得先保证水样是均匀的,没有杂质和沉淀。
要是水样不干净,那先得过滤或者离心一下,把杂质去掉。
如果是其他溶液,也得保证溶液是充分混合均匀的状态。
然后,把处理好的测试溶液倒入干净的容器里。
注意这个容器一定得是清洁的,要不然容器上残留的东西会影响测试结果。
接着,把电导电极轻轻放到溶液里,要保证电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不能碰到容器的壁或者底。
放好电极后,等上一小会儿,让电极在溶液里稳定一下,一般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就行。
这时候,就可以读取电导率仪上显示的数值啦。
不过,有时候可能一次测量还不够准确,那您得多测几次。
多测几次后,把这些测量的数值平均一下,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更靠谱了。
比如说,您在检测一个工厂排出的废水的电导率。
先按照前面说的步骤准备好仪器和溶液,第一次测量出来的电导率是1000 μS/cm,再测一次是1020 μS/cm,第三次是990 μS/cm,那把这三个数值加起来除以3,(1000 + 1020 + 990)÷ 3 = 1003.3 μS/cm,这个平均后的数值就是比较准确的这个废水的电导率啦。
还有一点得注意,测量的时候,溶液的温度也会对电导率有影响。
一般仪器都有温度补偿功能,您得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蕉(甘蕉)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可食部59 水分(克)75.8 能量(千卡)91 能量(千焦)381 蛋白质(克) 1.4 脂肪(克)0.2 碳水化合物(克)22 膳食纤维(克) 1.2 胆固醇(毫克)0 灰份(克)0.6 维生素A(毫克)10 胡萝卜素(毫克)60 视黄醇(毫克)0 硫胺素(微克)0.02 核黄素(毫克)0.04 尼克酸(毫克)0.7 维生素C(毫克)8 维生素E(T)(毫克)0.24 a-E 0.24 (β-γ)-E 0 δ-E 0 钙(毫克)7 磷(毫克)28 钾(毫克)256 钠(毫克)0.8 镁(毫克)43 铁(毫克)0.4 锌(毫克)0.18 硒(微克)0.87 铜(毫克)0.14 锰(毫克)0.65 碘(毫克) 2.5
成分名称
含量
(毫克)成分名称
含量
(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
(毫克)
异亮氨酸42 亮氨酸86 赖氨酸60 含硫氨基酸(T)37 蛋氨酸37 胱氨酸0 芳香族氨基酸(T)72 苯丙氨酸46 酪氨酸26 苏氨酸49 色氨酸 6 缬氨酸72 精氨酸60 组氨酸89 丙氨酸44 天冬氨酸157 谷氨酸172 甘氨酸43 脯氨酸49 丝氨酸51
7. 香蕉果肉电导率测试试验
7.1 试验设备
DDS-307电导率仪,本试验采用上海雷磁公司制造的DDS-307电导率仪,如图8
图8 DDS-307电导率仪
7.1.1 电导率仪使用功能
DDS-307型数字式电导率仪适用于测定一般液体的电导率,若配用适当的电导电极,还可用于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制药工业,核能工业,电站和电厂测量纯水或高纯水的电导率,且能满足蒸馏水,饮用水,矿泉水,锅炉水纯度测定的需要。
7.1.2 电导率仪设计原理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电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其定义是截面积为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是西每厘米(S/cm)。
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仪由电导电极和电子单元组成。
电子单元采用适当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方法,将信号放大处理后换算成电导率。
仪器中配有与传器相匹配的温度测量系统,能补偿到标准温度电导率的温度补偿系统、温度系数调节系统以及电导池常数调节统,以及自动换档功能等。
7.1.3 水果硬度计技术参数
仪器名称DDS-307电导率仪
仪器的测量范围0~10000 μS/cm ,仪器分成四档量程,各档量程间自动切换
电子单元基本误差±1.5%(FS) ±l个字
温度补偿范围(5~50)℃
基准温度25℃
配套电极DJS-1T型塑料电极电极常数:1.0 cm-1
环境温度(5~50)℃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供电电源AC220V±22V 50HZ±0.5HZ
重量1kg
外形尺寸1×b×h,200×210×70 mm
7.2 香蕉果肉电导率测试试验
本次使用DDS-307电导率仪对香蕉果肉电导率测试完成下列试验:
试验一香蕉点加载后电导率测试试验
试验二香蕉面加载后电导率测试试验
7.3 试验目的
通过对达到完熟后的香蕉果肉进行电导率测试,得出关于机械损伤后果肉组织变化和损伤程度的规律。
本环节设计点加载和面加载,分别放置0、1、2天后测试损伤部分,对比未加压部分的硬度值得出机械损伤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再结合细胞学分析其中发生原因,验证香蕉在机械损伤后果肉相对正常状态下的果肉会有明显的品质下降。
7.4 电导率试验
7.4.1 试验准备阶段
7.4.1.1 试验材料及容器
本地香蕉若干,600ml广口瓶2只,滴管,玻璃棒,蒸馏水
7.4.1.2 力学模拟加压
香蕉加压面积测量,按照WD-E万能力学试验机的凸台接触面积计算加压要求与硬度测试一样,第一批试验采用直径为Φ10的压柱头,第二批试验直接采用自带圆头对整个香蕉内面进行加压。
7.4.2 试验操作阶段
剥皮要求从香蕉底部用小刀切入深度为3mm,然后用手指轻剥,要求小刀不触及香蕉果肉,剥皮过程中不对香蕉造成额外的刮痕以及压痕,保证香蕉与蒸馏水的浓度相等,
对香蕉果肉部分称重后以61.7g:300g的浓度进行测试具体操作:
1、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30min
2、校准:将“量程”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 S·cm-1
3、调节“常数”补偿旋钮使显示值与电极上所标常数值一致,本次试验采用的电极电极常数为1
4、调节“温度”补偿旋钮至待测溶液实际温度值,根据试验测试时段试验室温度进行补偿
5、调节“量程”开关至显示器有读数,若显示值熄灭表示量程太小,量程选择“Ⅱ”
6、先用蒸馏水清洗电极,滤纸吸干,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7、使用蒸馏水清洗广口瓶,两次清洗往后,烘干
8、使用电子秤称量香蕉果肉重量,以61.7g:300g的浓度加入蒸馏水;将香蕉果实无损放进广口瓶内;使用玻璃棒搅拌蒸馏水,要求不能接触香蕉,搅拌15s后静置20min
9、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在接近香蕉约10mm处分别取3点,读出溶液的电导率值,记录于“香蕉果肉电导率测试”。
10、结束: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关机。
7.4.3 果肉电导率结果分析
7.4.3.1 香蕉点加载后果肉电导率结果分析
对香蕉加压后马上进行测试,对应折线图,如表53
表53 香蕉点加载后马上测试果肉电导率
显然随着加载压力的增大,对应的电导率不断增大,表明对应的溶液导电性能越强,
由此说明香蕉受压后内部组织发生变化导致细胞破裂,以蒸馏水作为溶剂,香蕉表皮部分组织和细胞溶解于蒸馏水内,使溶液导电性能不断增强,由于加压部分细胞受损,细胞内的液泡、各种器官以及矿物质流失,使溶液浓度不断增大,随着加载压力的增大,损伤程度也增大,因此可以得出香蕉与受压损伤后导电率成正比关系对应回归方程:
y = 1.6614x + 39.354(R² = 0.9956)
式中y表示硬度值,x代表放置时间,R2是相关系数,高达0.9956证明整个回归模式解析力很强。
放置后测试,对香蕉加压后与放置天数测试,对应折线图,如表54
表54 香蕉点加载后果肉电导率与放置时间关系
可以看出电导率随着放置的时间成正比关系,证明香蕉采摘后内部组织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计算,自然放置的香蕉,2天后电导率增加9.8us/cm,而加载过的香蕉2天后电导率增加25.8us/cm,表明电导率随着加载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对应0N、15N、20N、25N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0N:y = 12.9x + 81.9 (R² = 0.9856)(5-8)
15N:y = 10.1x + 75.1 (R² = 0.9455)(5-9)
20N:y = 10.1x + 63.5 (R² = 0.9767)(5-10)
25N:y = 5.4x + 39.4 (R² = 0.9938)(5-11)5-8、5-9、5-10、5-11四式相关系数都大于0.9,有较强的回归模型解析力,因此在等损伤面积情况下,香蕉的电导率与压力以及放置时间成线性相关。
详细实验数据见附表19 香蕉点加载后果肉电导率测试
7.4.3.2 香蕉面加载后果肉电导率结果分析
对香蕉加压后马上进行测试,对数据处理折线图如表55
表55 香蕉面加载后马上测试果肉电导率
显然再次验证:随着加载压力的增大,对应的电导率不断增大,表明对应的溶液导电性能越强,由此说明香蕉受压后内部组织发生变化导致细胞破裂,因此可以得出香蕉与受压损伤后随着压力导电率成正比关系。
对应回归方程:
y = 2.0533x + 39.767(R² = 0.8997)(5-11)式中y表示硬度值,x代表放置时间,R2是相关系数,高达0.8977证明整个回归模式解析力较强原因与受损面积影响较大。
放置后测试,对香蕉加压后与放置天数测试,对应折线图,如表56
表56 香蕉面加载后果肉电导率与放置时间关系
由此,明显再次证明,电导率与加载压力成正比关系,加载压力越大,对应的电导率越大;电导率与放置的时间成正比关系,证明香蕉采摘后内部组织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计算,自然放置的香蕉,2天后电导率增加16.3us/cm,而加载过的香蕉2天后电导率增加29.3us/cm,证明加载压力越大,在放置相同的时间,电导率变化率越大。
对应5N、10N、15N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0N:y = 14.65x + 73.317 (R² = 0.9763)(5-12)
5N:y = 15.1x + 56.633 (R² = 0.9221)(5-13)
10N:y = 11.433x + 52.633 (R² = 0.8832)(5-14)
15N:y = 8.1667x + 42.078 (R² = 0.9936)(5-15)式5-12、5-13、5-14、5-15相关系数都大于0.88,有较强的回归模型解析力,因此在等损伤面积情况下,香蕉的电导率与压力以及放置时间成线性相关。
详细实验数据见附表20 香蕉面加载后果肉电导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