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合集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本文将介绍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前臂的正常位置,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手指和手腕的运动,最终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该方法通过固定前臂,以使骨折处得到充分的愈合。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应用石膏或者肘上外固定器来固定骨折部位,同时合理使用抗炎和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保守治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小。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骨折移位轻微的患者,保守治疗也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有一些缺点。

如果骨折移位严重,或者患者年龄较大,骨折愈合时间则会相对较长,使患者的恢复时间变长,同时,有些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治疗,花费时间和金钱较多。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将骨折部位重新对准,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

内固定手术是指使用钢板、螺钉等金属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进行愈合。

外固定则是将金属钢针穿过骨,在皮下衔接金属环组成固定架,在四周设置夹板支撑。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通过外科手术将骨折处重新定位,尽早让骨折得到修复,加速患者的恢复时间。

此外,手术治疗后对于骨折处的恢复期限也较短,大约为6-8周。

但是手术治疗的价格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如感染、切口开放等等,治疗风险较大。

从手术本身的角度而言,手术治疗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手术风险较强的患者或者手术费用较高的患者,保守治疗更为适宜。

总体而言,治疗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折移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轻微的骨折移位,以及年轻体强的患者,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或者年龄较大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手术治疗则是恢复功能最好的选择。

任何治疗方法使用前都需要充分的评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治疗风险,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手腕的部位,患者在不合适的治疗下容易出现手腕活动障碍和手功能受损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入手,探讨该治疗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症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情况:①严重错位的骨折,包括关节面错位、多段性骨折等;②伴有关节软组织结构受损,如韧带、骨膜等;③颅内伴有神经血管损伤;④合并有严重功能障碍,如腕关节活动受限、手指功能受损等。

2.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

内固定通常采用钢板和螺钉,外固定则采用刚性固定器或者环刚固定器。

3.手术疗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手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复位和固定骨折,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还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手腕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二、手法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初级治疗、急诊治疗和早期康复期的治疗。

对于一些非错位的简单骨折和一些老年患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手法通常包括牵拉法、推压法、旋转法等,复位时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取决于医生的经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复位操作的准确性。

手法复位治疗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手功能。

与手术治疗相比,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骨折情况,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类型和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需要注意术中的操作细节,避免手术误伤和骨折复位不良的情况发生。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像学改变,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变。

结果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 60岁;(2)手术组: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明确,ao分型为b型和c型骨折,手术治疗,年龄>60岁。

排除标准:(1)非桡骨远端骨折或者不符合纳入标准;(2)合并急性传染病、高热、骨髓炎、骨结核、病理性骨折;骨恶性肿瘤者;(3)合并心、脑、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4)妊娠或者哺乳期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病者,不能配合相关调查者。

剔除资料不全、不配合疗效评价的患者。

两组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手术组采用经皮克什针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

非手术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或者夹板外固定。

1.3 评价方法统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24周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

初步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恢复情况。

分析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变化情况。

临床功能评分采用jakim评分[2]和cooney临床疗效评价方法[3],其中握力评分采用cooney评分方法,握力满分25分,畸形评分采用满分jakim评分中的方法,满分3分。

cooney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功能评分60分,影像学评分4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5~79分为可,65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具有动态分布的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

p 0.05)。

2.2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功能评分情况见表3。

术后4周时,手术组的jakim评分结果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 0.05)。

桡骨远端骨折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与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与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与体会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多发生在跌倒时手腕伸展着地的情况下。

根据骨折的类型、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保守治疗、外固定器治疗和内固定手术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分享治疗体会。

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概述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不稳定性不高、骨折未明显错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功能位制动等。

2. 外固定器治疗外固定器治疗适用于骨折错位明显,需要稳定固定以促进愈合的情况。

通过外固定器可以减少软组织损伤,便于观察和调整。

3. 内固定手术对于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或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内固定手术是首选。

手术通常包括钢板、螺钉等植入物的使用,以实现骨折的稳定和解剖复位。

治疗方法比较1. 治疗效果保守治疗:对于轻度骨折效果良好,但对于复杂或不稳定骨折效果有限。

外固定器治疗:提供了较好的稳定性,便于调整,但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内固定手术:能够实现解剖复位,治疗效果最为确切,但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较长。

2. 恢复时间保守治疗:恢复时间较短,通常需要4-6周。

外固定器治疗:恢复时间适中,大约6-8周,拆除外固定器后还需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

内固定手术:恢复时间最长,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3. 并发症风险保守治疗:并发症风险较低,但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外固定器治疗:存在针道感染的风险,以及固定不稳定导致的骨折再移位。

内固定手术:手术风险包括感染、植入物失败等,但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风险已大大降低。

治疗体会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功能恢复: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功能恢复都是治疗的最终目标,需要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

患者教育:向患者充分解释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治疗预期。

多学科合作:在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复位手术。

在手术中,复位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功能恢复程度。

以下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的介绍。

1. 桡侧切开法
桡侧切开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复位手法。

在手术中,医生首先会进行桡侧切开,然后通过切开口将桡侧肌腱暴露出来。

接着,医生会使用各种工具将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并固定好。

2. 背侧切开法
背侧切开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复位手法。

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进行切开,并将桡骨暴露出来。

接着,医生会使用特殊工具将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并固定好。

3. 关节镜下操作
关节镜下操作是一种比较新颖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会通过小孔径进入患者体内,在显微镜下对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恢复时间也更短。

无论采用哪种复位手法,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此外,在手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帮助骨头更好地愈合。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在手术中,采用不
同的复位手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医生
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并且患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 ywo d 】Ditlrda rcu e; mmikrst Fx t n C rt eefc Ke r s sa a il a trs Gi c ee; iai ; uai f t f o v e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 , 占全身骨折的 1 , 约 , 占 6 桡 骨 远 端 骨 折 的 患 者 , 取 不 同方 法 进 行 治 疗 , 将 情 况 介 绍 采 现 如下。 1资料 与 方 法
取手术切开钢板 固定复位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的 治 疗 效 果 。 结果 所 有 创 口 、 折 均 愈合 良好 , 并 发症 发 生 。 De s评 分 标 骨 无 按 i t n 准 进 行 疗 效 评 定 . 法 复 位 治 疗 优 良率 6 .0 , 手 术 治 疗 优 良率 为 8 . % , 组 比较 有 显 著 差 异 ( 手 0 % 而 0 31 0 两 P<00 ) 结 论 对 .5 。 于 桡 骨 远 端 骨 折 , 根 据 骨 折 类 型 及 患 者 的 具 体 情 况 选 择 不 同 的 方 式 进 行 治 疗 , 能 取 得 满 意 的临 床 效 果 。 要 才

T E T 吕 论著 l A 工 E
工 N A H E A L T 工N口 UB T口 Y
不 同方法治疗桡 骨远端骨 折 的疗效 分析
袁 军
四川 省 苍溪 县 人 民医 院 , 1 溪 1 四川 苍
6 80 240
【 要 1目的 分 析 不 同方 法 治 疗 桡 骨 远 端 骨 折 的 l 效 果 。 方 法 对 1 6例 桡 骨 远 端 骨折 患 者 ,5例 进 行 手 法 复 位 ,1例 采 摘 临床 0 3 7
r d u r cu e p t n s 3 a in s gmmi k rs t c s s tk u gc l i cso n t e l t x d r s t a d c mp rd b — a i sfa t r ai t, 5 p t t i e e c e e,7 a e a e s r ia n i n a d se lp ae f e e e , n o ae e 1 i i t e n t et r u st ete t n f c f h a in s Re u t l u d h ai g f cu e a e g o , o c mp iai n . c o d n w e h wo g o p h r ame t f t e p t t . s l Al wo n e l , r t r r o d n o l t s A c r i g ee ot e s n a c o t h t n a d f rt e s o e Din t c r t e efc v l ai n o t e sa d r o h c r e s u a i f t e au t ,Gi v e o mmi k r s tt e a y w s 6 . 0 ,a d s r i a r ame t w s c e e h r p a 0 0 % n u g c lte t n a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为了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我们对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机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
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和复位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

骨折类型有背侧截骨型、侧向远端骨折型和桡骨头骨折型。

受伤机制以跌倒为主,占55%。

手术方式以近端桡骨钉内固定为主,占70%。

手术时间在1-3小时之间,手术难度较高,其中5例患者需要行间歇放血术。

接着,我们对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和评估。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
良好,手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恢复率分别为90%、95%和98%。

患者的手部功能逐渐恢复,疼痛减轻、手部活动能力提高、手指活动正常。

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切
断动脉、肌肉肌腱损伤等。

最后,我们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及手法复位治
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手部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
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需要严格掌
握手术的时机、方法和技巧,避免出现手术失败和并发症的情况。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治
疗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鱼际 , 向远心端对抗 牵引1 ri移
为 1 -1。尺偏角为2 -2 。桡骨 茎突长 于尺 骨茎突约 1mm。 0 5, 0 5, 2 这些结
构 都是与腕 关节功 能密切 相关 的 , 在骨折 复位时 应尽可能 恢复上述 结 构 的解剖位 置 。 骨远端骨 折 多发生在腕 关节 背伸4 ~ O , 桡 0 9 。 腕关节 背
短 2 d, 长 5 d 平均 4 . d 6 最 7 , 14 。
12 治疗 方 法 .
整 复 手法 : 者 取坐 位 ( 老体 弱 、 疼痛 耐 受 力差 者 可取 仰 卧 患 年 对
3 讨 论 桡骨远 端存在 特有 的解剖结 构 , 常时桡骨 远端 的关节面掌 倾角 正
位, 局部 血肿 内麻醉 )屈肘9 。伤肢 前臂旋 前 , , 0, 掌心 向下 , 助手 双手握 拉骨折近端 , 术者 一手握患 肢拇指及大 鱼际 , 另一手握 患肢2 指及 小 ~5
本 组 8 例 中 , 6 , 3 例 。 龄8 6 。 折类 型 : 断 型 O 男4 例 女 4 年 ~7 岁 骨 横
3例, 9 粉碎 型3 例 , 4 骨骺 分 离7 。 中合 并尺 骨茎 突 骨折 3例 , 例 其 5 下尺 桡关 节分 离2 例 , 疗效果 : 剖复 位6 例 , 解剖 对位 1例 , 4 治 解 8 近 2 疗程 最
度 节面 的平 整 , 关 掌倾 角及尺 偏 角, 配合 功 能锻 炼 , 并 能使 腕 关 节功 能达 到 最 大 的恢 复 。 【 键 词 】 骨骨 折 骨 折整 复 固定 功 能锻 炼 关 桡
【 图 分 类 号 ] 6 中 R 3 8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6 4 0 4 (0 0 () 0 3 - 2 文 1 7 - 7 2Z 1 )4a- 0 9 0 0 伸 屈活 动 达 健侧 活 动 度 ;9 背 伸近 于 健侧 活 动 度 , 2例 但掌 屈 达 健侧 6%~8%; 背伸及掌 屈均 只达健 侧7‰ 1 0 0 4 例 O 例活动 度在健侧的6%以 0 下 。7 屈伸 活动时 无疼痛 ,例诉有 轻度疼 痛 。2 4例 4 6例均 无 内旋 障碍 , 但 6 例外旋 时 活动受限 , 外旋 角为4 ~7。并有 疼痛 。 者对治 疗后腕关 5 0, 患 节功能满意 者7 , 5可以接 受者4 , 例 不满意者 1 。例不满意患 者为严重 例 1 粉碎性 骨折整 复后 关节 面不 平 , 活动受 限并伴 有疼痛 。 结 论 : 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桡骨远 端 骨折安 全有 效 , 法复 位操 应 手 作简单 , 不需特殊 设备 , 方法可 靠 , 是适合 基层推 广的一种 有效治 疗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07T15:32:28.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边磊
[导读]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

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所致,患者在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掌屈)及前臂旋前位,手掌撑地。

此时,暴力集中于骨远端松质骨处从而引起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式[1],两种方法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就两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闭合性的桡骨远端骨折。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年龄(46.5±7.5)岁;观察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在35~62岁,平均(45.8±7.8)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名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给与同等基础性药物治疗,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患者骨折部位的积血,并注入5ml 1%的利多卡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620),取患者卧位,患肩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紧握患肢前臂近端做对牵引,握住患肢手掌进行8min左右的持续牵引,牵引结束后,迅速将患肢关节掌屈、尺偏、以适当的力度和方向按压骨折远端背侧,直至完全复位[2]。

复位完成后用石膏对患侧进行石膏托固定,并根据骨折远端的移位情况进行塑形,拍摄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后对患者进行悬吊固定,嘱患者行一定的放松活动。

1w后门诊复查X线片,如果骨折出现移位则根据手法复位,如果复位失败则可以行手术切开复位。

1.2.2 B组 B组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B组患者主要为开放性骨折、腕关节骨折伴脱位、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或者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

首先,行全身麻醉,以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切口,显露出骨折端,在直视下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复位后用选择掌侧入路T 形或Y型钢板进行固定。

采用C臂X-ray行腕关节应力实验和应力位摄片,确认复位满意后关闭切口,不行外固定。

在术后第1d开始逐步对患侧腕关节进行康复功能训练[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分。

①优秀: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骨折复位,患肢未见畸形或疼痛现象,活动良好。

②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基本复位,患肢骨折处未见明显的畸形,偶尔伴有轻度的疼痛。

③差: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和僵硬感,骨折部分为复位甚至出现畸形,患肢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B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9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89,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多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

行X片检查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

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给予基础性的药物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4]。

传统的手法复位是指用指、掌、腕、臂的劲力或者结合器械的帮助,作用于筋骨,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疗伤,祛病强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适用于大部分的骨折病变,通过合理的牵拉、复位,缓解患者骨折情况。

手术切开复位是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手术能够较好的处理患者骨折部位,并去除受伤的其他组织[5]。

但手术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畸形愈合、迟发性韧带联合不稳定,因切开复位是开放性的手术,所以接触感染源的几率较大,而如果手术治疗不当或复位不佳则可能出现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也显然说明,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更好,患者软组织的保护较好,且患者术后愈合较快。

综上所述,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贺,白永哲.锁定板跨关节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 C型骨折17例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2014,23(10):1596-1596,1600.
[2]孙勇.手法复位闭合钢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4(10):72-73.
[3]岳思阳,史艳光,刘彬,等.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分析[J].四川医学,2014,13(4):466-467,468.
[4]周庆华,韩文剑,温啟强,等.特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后的远期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96-98.
[5]王磊,曹旭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5):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