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笔记

合集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6%~11%。

临床上多采用中医正骨方法治疗,很少采用手术固定处理。

不论骨折粉碎与否,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全面理解正骨要领,采用以下治疗步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血肿内麻醉虽然在伤后1~2小时内复位较易成功,有些甚至可以不用局麻,即可复位或基本矫正。

但疼痛会造成患者恐惧,甚至影响复位效果,所以应当使用麻醉,最简单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5%利多卡因注入骨折处的血肿内,约1~2分钟左右,将血肿内血性液抽出,既起到麻醉作用,又减轻局部肿胀。

X线检查结合触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将理伤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后世又称为正骨八法。

强调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之所施,病人不知所苦”。

若想取得闭合复位的成功,单纯依赖X线透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在复位前认真分析其创伤解剖和受伤机制。

在复位中熟练的运用手的感觉,如台阶感、上下端对比、骨端摩擦感、稳定感,把X线检查所见和手的触诊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

充分运用正骨八法,才能得心应手。

手法复位首先,麻醉后患者采用卧位或坐位,屈肘90度。

其次一助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腕及拇指,另一助手握住肘部拔伸2~3分钟,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弯曲。

第三步术者在桡骨远折端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可闻及咔嚓音。

第四步保护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复位过程完成后,即进入外固定阶段。

外固定用小夹板固定小夹板是具有可塑性、韧性和弹性的自然材料,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

能通过压垫的杠杆作用及肌肉收缩运动,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移位。

随时间调整布缚带松紧度,观察方便。

缺点是复诊次数较多。

小夹板固定步骤:首先复位后松松缠上3~4层绷带。

第二步放置胶布条固定压垫。

桡骨远端的复位技巧

桡骨远端的复位技巧

桡骨远端骨折有两类比较难复位的骨折1、复杂的关节面骨折2、陈旧骨折(大于2周)对于复杂的关节面骨折,血肿和很多其他组织在关节面内如果你做一些简单的手法复位,很难将关节面内的血肿清除当血肿慢慢吸收的时候,也就造成了骨折的畸形愈合1、对于这样的骨折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显露要充分切口要尽量靠近远端,超过腕横纹2、同时我们要打开桡侧的一些隔膜3、有时为了达到尽量复位好的关节面,可能需要将一些骨块旋转移开。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显露、清除血肿再完成这些显露、清除之后,主要由两个动作完成复位第一个就是远端的牵引第二个是背侧的按压然后可以用掌侧钢板作为复位依托,用左手大拇指按住钢板,食指按住背侧,另外一个手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克氏针主要经钢板穿3个方向:1、月骨窝2、桡骨茎凸3、横向或纵向固定(适用于十分粉碎或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患者)骨折越复杂应用的克氏针越多,如果与螺钉打架,则更换克氏针第二种难复位的骨折这种骨折已经愈合了一部分并且有畸形对于这样的骨折,我们需要恢复长度,掌倾角这种复位可以用两种方法:1、直接复位2、用钢板进行复位先将骨折断端清理后经钢板和远端骨折导向器植入克氏针定位克氏针的方向是经月骨窝下的方向,并且需要与关节面相平行。

然后按压钢板进行复位固定置放钢板的位置十分重要要注意尽量靠近远端,但不能超过分水岭一般放置在分水岭稍微靠近端2mm若太远端虽然可以放置边缘的骨折移位,但则需要用万象锁定螺钉,调节角度打钉,否则很容易穿进关节术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的时候需要截骨,植骨,则需要反复测量掌倾角、计算截骨平面、植骨的大小等等。

植骨可用尺骨近端或髂骨最终的复位要求:完成解剖的关节面(掌倾、尺偏,长度等等)重建桡骨的力学传导,3柱理轮注意边缘掌侧的骨折,可能导致手术再次失败。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体位及术前准备:同掌侧入路。

切口体表投影
切口位于Lister结节桡侧,长约5cm,跨度腕关节
手术入路
•桡骨背侧肌腱分为6个筋膜鞘,可以采取切开第3筋膜鞘,以及1、2筋膜鞘间入路;
•切开皮肤、皮下,分离皮瓣以显露伸肌支持带;
•在Lister结节的尺侧切开伸肌支持带,打开第3筋膜鞘
•用橡皮条牵开保护拇长伸肌腱;
•沿桡骨背侧骨膜下游离,将第4筋膜鞘连同指总伸肌一起向尺侧拉开,显露尺侧角骨块,背侧关节囊;
•向尺侧的分离应至第5筋膜鞘为止,不要破坏尺侧角骨块上附着的软组织;
•横行切开少许关节囊,直视下复位尺侧角骨块,克氏针临时固定;
•在第1、2筋膜鞘之间切开伸肌支持带,尽量不破坏第2筋膜鞘;
•骨膜下游离第1筋膜鞘,显露桡侧柱。

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首先直视下复位桡骨远端尺骨角侧的骨折块,以及桡骨茎突骨折块,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将塑形后的背侧钢板置于Lister结节尺侧,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并在滑动孔内置入一枚螺钉作为临时固定;
•将桡骨茎突钢板置于桡骨茎突的桡侧,在滑动孔内置入一枚螺钉临时固定;
•在背侧钢板及桡骨茎突钢板干骺端及骨干一侧置入锁定螺钉
•注意两钢板大致垂直放置,可使固定更加牢固
•尺骨茎突骨折及下尺桡关节的处理:同掌侧入路。

•关闭切口:缝合关节囊:将筋膜鞘覆盖钢板,在肌腱下做筋膜缝合,保护远端腱鞘,保证肌腱位于正常解剖位置上,避免肌腱和钢板接触,防止肌腱出现远端的磨损断裂。

•术后处理:同掌侧入路。

经验与教训
对于严重的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取掌侧、背侧联合入路治疗。

技巧: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技巧: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技巧: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由于桡骨掌侧锁定钢板的广泛应用,掌侧Henry 入路也成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金标准。

它不仅可以减少骨折不愈合和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允许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但是,切口过大是掌侧Henry 入路的缺点,而且还可由于术中把关节面骨折块从附着的韧带、关节囊或肌肉附着点分离出来,导致不能进行韧带整复(ligamentotaxis)。

因此,Lebailly 等通过经 15mm 微创 Henry 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 144 例桡骨远端骨折,来证明微创 Henry 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文章最近发表在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al. 上。

研究纳入 2012 年 2 月到 7 月间在该院经 15mm 微创 Henry 入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的144 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3 岁,16 到 103 岁)。

根据 AO 骨折分型,其中 83 例 A 型、2 例 B 型和59 例 C 型骨折。

手术是由同一组的5 名手术医生进行,使用同型号的掌侧钢板。

桡骨近端干骺端两枚螺钉和远端中间干骺端的两枚螺钉均采用单轴锁定,而远端尺侧和桡侧的两枚螺钉则使用多轴呈20°角锁定。

手术方法:图 1:设计切口位置:在桡骨茎突近端 20mm 处,沿着桡侧腕屈肌和桡动脉间 Henry 入路作一长 15mm 的切口。

图2:: 横行切开旋前方肌远端,并逐渐纵行骨膜下向近端分离,先把装备上 4 枚引导针的钢板近端置入旋前方肌底下,再置入远端。

图 3:向最尺侧的引导针处打入一根 2mm 的克氏针固定钢板,来帮助确认桡骨掌侧最尺侧最远支点。

通过透视(尤其是侧位)确认克氏针能否成功打入软骨下骨,如果克氏针位置不正确,则应退针后移动钢板再打入克氏针,直至打入到满意的位置。

图4:固定好钢板尺侧支点后,向最桡侧的引导针处打入一根2mm 的克氏针,来帮助确认桡骨掌侧最桡侧最远支点。

【骨科小技巧】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

【骨科小技巧】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

【骨科小技巧】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
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第一步,进行纵向牵引
2逐渐牵开后,用双手拇指,按压桡骨远端骨块
3用手触摸骨折断端,
这个时候有时候会有背侧皮质坎墩的情况
这个时候需要再斜向上牵引一下,
然后用拇指以断端为中心进行一个掌屈
4复位之后需要进行X线的检查,
如果满意的话可以进行石膏的固定
固定的时候推荐的是一个U型石膏,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前臂的旋转并且可以允许一些组织轻微的肿胀。

但是有的时候比较偷懒就常应用一个背侧石膏来防止背侧移位。

5 石膏塑性时候需要进行3点塑性
桡骨远端向掌侧、桡骨近端向背侧、还有一个辅助点在肘部
适当的掌倾、尺偏,不要太过。

注意前臂不要旋前或者旋后,保持中立。

通过这样的三点塑性就可以较好的稳定骨折断端维持较好的力线6注意石膏的相关固定,以及几个对应的时期
3-5天是肿胀期,如果过于紧可能会引起筋膜间室,要进行石膏的放松
7-10天是肿胀消退期,如果石膏过松可能无法达到固定的效果,需要加紧一些
通过不断的训练,简单的桡骨远端都可以保守治疗拉
复杂的还得手术治疗哦!
内容来源于骨秘籍。

简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简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简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常发生在手腕处。

对于这种骨折,复位手法的正确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评估骨折类型在进行复位手术前,必须评估骨折类型。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复位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背侧骨折和腹侧骨折两种类型。

背侧骨折需要采用背侧复位手法,而腹侧骨折需要采用腹侧复位手法。

2. 确定复位手法在确定复位手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骨折类型: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手法。

(2) 骨折位置:在选择复位手法时,需要考虑骨折位置的具体情况。

(3) 骨折程度:在选择复位手法时,需要考虑骨折程度的严重程度。

(4) 患者年龄:在选择复位手法时,需要考虑患者年龄的影响。

3. 术前准备在进行复位手术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其次,需要进行麻醉和局部麻醉等相关操作。

4. 操作步骤(1) 背侧复位手法①将患者放在手术床上,并将患者的手臂放在手术台上。

②用一个手指触及桡骨头,并将手指放在骨折处的背侧。

③用另一只手按住患者的手腕,向背侧旋转手腕。

④同时,用另一只手将手腕向下拉,直到骨折复位。

(2) 腹侧复位手法①将患者放在手术床上,并将患者的手臂放在手术台上。

②用一个手指触及桡骨头,并将手指放在骨折处的腹侧。

③用另一只手按住患者的手腕,向腹侧旋转手腕。

④同时,用另一只手将手腕向上拉,直到骨折复位。

5. 术后处理在复位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

首先,需要进行冰敷和止痛等相关操作。

其次,需要进行休息和康复训练等相关操作。

6. 注意事项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操作前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 操作时要选择合适的复位手法,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等因素进行选择。

(3) 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不能过于用力或过快操作。

干货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很全很实用!

干货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很全很实用!

干货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很全很实用!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这个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薄弱的地方,容易发生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

今天,从应用解剖到手术技巧,让你系统掌握桡骨远端骨折的实操技巧。

尺、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和特点•尺偏角:经桡骨尺侧乙状切迹的中点与桡骨茎突最高点做连线,同桡骨长轴垂线之间的夹角;•尺骨差异:经尺骨头平面和桡骨尺侧乙状切迹的中点,向桡骨长轴做垂线,测量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差;•桡骨茎突高度:经桡骨尺侧乙状切迹的中点向桡骨长轴做垂线,测量该垂线与桡骨茎突最高点之间的距离;▲ 示意图•掌倾角:在侧位像上,桡骨长轴的垂线和桡骨上下唇连线之间的夹角;▲ 示意图•AP距离:在侧位像上,测量桡骨远端掌侧唇与背侧唇之间的距离。

▲ 示意图下尺桡关节的稳定结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与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下尺桡关节的外在稳定结构:尺侧腕伸肌腱(1)及其腱鞘(2)、旋前方肌(3)、骨间膜(4);•下尺桡关节的内在稳定结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包括软骨盘(白色)、浅部纤维(绿色)、深部纤维(蓝色),和两条软骨盘腕骨韧带(软骨盘-月骨,软骨盘-三角骨)▲ A:下尺桡关节的外在稳定结构;B:下尺桡关节的内在稳定结构•尺骨茎突骨折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50%以上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其中39%的尺骨茎突骨折累及尺骨茎突基部,特别是尺骨茎突基底部斜行骨折容易累及TFCC深部韧带在尺骨头窝处的附着点;•当尺骨茎突骨折导致下尺桡关节不稳时,应当手术固定。

▲根据骨折线位置不同,可将尺骨茎突骨折分为尖部、中部、基底部水平骨折、基底部斜行骨折•术中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判定:•在固定了桡骨远端骨折后,必须检验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在极度旋前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深部韧带的掌侧韧带紧张,起主要稳定作用,此时向背侧推尺骨头,并向掌侧拉桡骨远端,检查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在极度旋后位,向掌侧推尺骨头,并向背侧推桡骨远端。

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技巧

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技巧

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技巧
骨远端骨折临床中多见,骨折累及腕关节面时需要切开复位关节面,临床上对完全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并没有特别有效方法。

手术采用腕背侧入路,术中发现患者的骨质质量较差,骨折块粉碎程度较严重,很难通过撬拨等复位,通过克氏针纵、横交叉的克氏针临时固定来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复位后用钢板确定性固定。

1.从桡侧向尺侧置入3枚平行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

2.克氏针垂直方向(由背侧向掌侧)置入另一组克氏针,并尽可能靠近第一组克氏针,最远可置入桡骨远端关节面软骨下,为后期放置钢板提供空间。

3.将桡骨远端关节面固定成一个整体,使之能在远端整体运动。

4.固定后,使用显影纱布显影条向远端牵拉背-掌侧向的克氏针,以维持远端关节面复位。

5. 整体复位完成后,放置桡骨远端钢板,提供稳定坚强复位。

6.内固定完成后,拆除克氏针,缝合切口,骨折得到复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技巧: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016-01-22 23:32:05)
转载▼
标签:
杂谈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时间推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

和传统的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相比,掌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更好。

但是也有文献指出掌侧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可以高达16%。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目的是获得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固定,促进腕关节的早期活动。

如果正确的进行掌侧钢板固定手术,有许多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在近期的Injury 杂志上,比利时的Vanhaecke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掌侧锁定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理论基础
在桡骨掌侧放置掌侧锁定钢板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中和背伸肌力造成的应力。

带有角度稳定螺钉的钢板可对远端骨折块进行支撑,将应力传导至桡骨干(图1)。

软骨下支撑意味着远端关节面骨折块不仅仅获得稳定,而且按照软骨下骨解剖形状扇形分布的螺钉也能对其形成支撑。

这种固定方式可以增加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允许早期活动。

其次,和背侧钢板相比,将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分水岭线(分水岭线是桡骨远端掌侧面的一条横形骨嵴, 位于旋前方肌与掌侧桡腕韧带之间)远端可以减少对肌腱的刺激。

那里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操作,肌腱很少能够与内固定产生接触。

而且,大多数的内固定都可以被旋前方肌覆盖。

图 1 a 典型的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的 3 维CT 重建:背侧骨块严重压缩;b 对骨折进行虚拟复位后的 3 维CT 重建:骨质缺损需要通过钢板进行支撑;C 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的侧位片:箭头指示应力传导的方式
手术适应证
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如果闭合复位后仍然存在骨折移位,背侧成角大于20°、掌侧压缩超过 5 mm、桡骨短缩超过 3 mm 以及远端骨折块移位超过 2 mm 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关节内骨折,如果骨折移位大于 2 mm 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骨密度下降预示着骨折容易出现继发移位,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其手术的适应症要较年轻患者更宽。

手术禁忌证
与其他普通骨折类似,主要为身体情况无法接受手术只能接受局部麻醉、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疾病、腕关节掌侧皮肤存在问题。

骨折的相对禁忌症取决于骨骼的质量与骨折类型。

桡骨远端背侧骨折,例如背侧Barton 骨折、腕关节脱位、单纯桡骨茎突骨折、掌侧缘小的撕脱性骨折、背侧关节面无塌陷型关节内骨折以及掌侧皮质无移位型骨折是掌侧钢板内固定的禁忌症。

现在还有一个趋势,对于下列骨折应避免使用掌侧钢板固定,那就是高能量损伤造成的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和/ 或骨质缺损的骨折。

这些骨折发生远端骨块缺血性坏死的风险很高,取得解剖复位的可能性极低。

同样,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严重粉碎和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很难进行掌侧钢板的固定。

对于远端骨块很难完成软骨下支撑,远端螺钉可能穿过骨折块进入关节间隙。

但是在近期的一项纳入42 例关节内桡骨骨折掌侧钢板固定的报道中,作者并未出现上述情况。

像他们在文章中陈述的一样,其原因可能是将掌侧锁定钢板放置到远端骨折块的合适位置。

手术技巧
那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医生对于掌侧钢板的手术技巧非常熟悉。

一个完美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上的细节就会导致临床结果明显不同。

一般通过手法复位将压缩的骨块进行复位并恢复掌侧皮质的连续性。

推荐使用 2 到 3 枚克氏针对骨折进行临时固定(图2)。

对于比较难复位的关节内骨折,可以使用手指皮套水平牵引或者采用外固定架轴向牵引间接复位。

图 2 a 采用两枚克氏针对骨折进行临时骨折。

掌倾角未得到充分复位,而且关节面还存在台阶;B 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

钢板被固定到桡骨的远端(远端骨块首先复位技术)。

通过将钢板的近端靠近桡骨干来完成掌倾角的复位;C 在关节镜下对关节内骨块台阶进行复位,置入远端锁定螺钉并完成近端钢板的固定
对骨折显露时,我们比较喜欢采用Orbay 介绍的掌侧FCR 入路(桡侧腕屈肌入路)。

从腕横纹处向近端切开,根据骨折类型和医生的需要选择切口的长度。

对桡侧腕屈肌进行分离和保护,获得最大长度的暴露。

将桡侧腕屈肌向尺侧牵开保护正中神经和屈肌腱。

经Parona 间隙(腕筋膜间隙,在深屈肌腱与旋前方肌之间)在拇长屈肌和桡动脉桡侧显露旋前方肌,在桡骨止点部位附近剥离旋前方肌,保留一点肌性部分以利于后期重新修复。

将旋前方肌向尺侧牵开以充分显露桡骨远端,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桡骨尺侧边缘(图3)。

图 3 桡骨远端的掌侧入路,桡骨的尺侧角骨块得到良好显露
对于更为复杂的骨折,建议对肱桡肌的远端止点进行松解以减少它对桡骨茎突的牵拉。

这时,打开背侧第一间隙的掌侧面,可以暴露远端骨折块的桡侧面以及桡骨茎突。

将桡骨干旋前就可以对关节内骨块进行撬拨复位。

采用关节镜技术辅助复位可以帮助处理复杂的骨折并对关节内骨折进行精细复位。

复位之后,按照常规放置掌侧锁定钢板。

钢板必须要放置在分水岭线的近端,覆盖桡骨的尺侧切迹,同时钢板近端要与桡骨干轴向对齐。

如果无法很好的放置钢板,那么就有可能是钢板的型号错误或者骨折的复位不理想。

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大多数与屈肌腱有关的并发症都是由于钢板的位置错误所导致。

如果钢板过于偏桡侧,拇长屈肌腱就会有损伤风险。

如果钢板位于分水岭线的远端,指深屈肌就有可能损伤。

骨折复位不良会造成骨折存在背侧移位,而这又会造成钢板向掌侧突出与屈肌腱直接接触,最终导致肌腱炎或者肌腱断裂。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在不越过分水岭线的基础上,钢板应尽可能的放置到骨折远端。

可以通过在钢板最远端克氏针孔置入克氏针到软骨下骨的方法来完成上述操作。

锁定螺钉应放置在软骨下骨最多的部位以避免出现骨折块的再移位。

当钢板放置好之后,在钢板近端通过椭圆孔置入一枚螺钉,并在钢板最远端尺侧螺钉孔位置入一枚克氏针。

通过前后位、标准的侧位和抬高30°斜位的透视来确认骨折的复位情况与钢板的位置。

如果钢板位置良好,但是克氏针进入关节内,那么有可能是因为元旦骨折块的掌倾角复位不好。

按照图 2 所示的「远端骨折块首先复位技术」对钢板进行调整。

在桡骨远端背侧尺侧的骨折块无法获得良好复位或通过闭合复位方法无法复位时,有三种方法可选择:(1)采用撬拨方法将近端桡骨干从骨折部位撬开,通过扩展桡侧腕屈肌入路经月骨将腕骨向外推挤;(2)在腕关节背侧第4、第5 间隙做一小的背侧入路来显露骨折块,使用钢板上最尺侧的螺钉孔进行螺钉固定;(3)闭合经皮复位或者在关节镜引导下进行微创切开复位。

钢板位置放好之后,螺钉固定就非常简单。

如果尺侧近端的那枚克氏针位于正确位置,没有螺钉进入关节面,就可以确保骨折解剖复位(图2)。

由于背侧皮质粉碎,有时螺钉的长度很难测量准确。

太长的螺钉会对肌腱造成激惹,太短的螺钉又会降低背侧骨块的把持力。

出于这种考虑,除了最尺侧近端的螺钉(它是直接固定乙状切迹骨块)以及固定桡骨茎突的螺钉之外,我们建议使用平头螺钉。

这样即使螺钉在背侧皮质突出也不会对肌腱造成损伤。

对于桡骨茎突骨块,有时使用多角度螺钉较好。

对螺钉长度的精确测量非常关键。

螺钉不应超过骨质对拇指伸肌造成影响。

除了现有螺钉,也就是最初从椭圆孔里置入的那枚螺钉,还可以使用两枚锁定螺钉对骨折近端进行「交叉锁定钢板」技术。

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成为一种趋势。

良好的疗效预后直接取决于正确的手术适应症和良好的手术技巧。

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可以取得更好的功能结果,但是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它的晚期功能和影像学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接近。

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以及石膏固定的主要并发症为复位丢失和钉道感染,而钢板固定的并发症伸肌腱和屈肌腱的问题也非常常见。

掌侧锁定钢板依然是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