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精品课件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导学案(无

学习
目标展示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随堂检测、
35分钟
2.自主学习
10分钟
人 物
国 别
地 位
代 表 作
3、合作交流
15分钟
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4.随堂检测
5分钟
1、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文学家是( )
A、果戈里 B、屠格涅夫 C、列夫·托尔斯泰 D、泰戈尔
三
总结归纳
5分钟
5、归纳提升
5分钟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复活》
世界的文化杰作 美术家:梵高 《向日葵》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课后反思
2、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是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的?( )
A、《命运交响曲》B、《英雄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悲怆奏鸣曲》
3、身残志坚、顽强与命运抗争的艺术家是( )
A、凡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约翰·施特劳斯
4、下列哪一位不是自然科学家( )
A、牛顿 B、达尔文 C、贝多芬 D、爱因斯坦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

生命的写照 《向日葵》
(3)凡·高其他代表作品:《桃花盛开》、《星夜》
《桃花盛开》
《星夜》
三、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德国人,是将 古典交响乐曲推向新的 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 音乐之先声的伟大音乐 家。
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其中
又以《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最为出色。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创作于1804 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 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 波澜壮阔的的资产阶级革
命,对世界历史进程发展
有巨大作用的新航路开辟, 百家争鸣的,百花齐放的 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运 动以外,近代资产阶级文
化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添
上了一笔壮丽的色彩。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主要 作品和艺术特色;达·芬奇、凡·高的
达·芬奇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 术大师。著名作品 有《最后的晚餐》 和《蒙娜丽莎》。
达·芬奇自画像
《最后的晚餐》 (2)内容简介:《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 负盛名之作。该画取材自《圣经》,描绘耶稣在即将被捕前
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
《最后的晚餐》还原版
(3)达·芬奇其他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映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的 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之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
(2)代表作有: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 国反对拿破仑侵略的卫国
战争历史的全过程,是世
界文坛上历史小说的典范。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ppt课件1

关闭
答案:(1)莎士比亚 (2)列夫· 托尔斯泰 (3)达· 芬奇 (4)凡· 高 (5)贝多芬
答案
1.艺术节上同学们想演一场文艺复兴时期的戏(悲)剧,你可以推荐他们选择 莎士比亚的著名表演剧作品( ) A.《俄底浦斯王》 B.《李尔王》 C.《向日葵》 D.《安娜· 卡列尼娜》
关闭
B
答案
2.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该文学巨匠是( A.高尔基 B.列夫· 托尔斯泰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一
二
三
一、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1.莎士比亚 (1)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2)称谓: 英国 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3)作品内容: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 民俗状况,在欧洲 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代表作品:悲剧 《哈姆雷特》 《 奥赛罗》 《李尔王》 和 《 麦克白斯 》 。 2.托尔斯泰 (1)称谓: 俄国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世界文学巨匠。 (2)作品内容:作品反映了 19 世纪后半期俄国的重要社会现象, 列宁 称 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卡列尼娜 (3)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 》和《 安娜· 》。
问题1
问题2
【问题 2】 列夫· 托尔斯泰、凡· 高、贝多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令后人景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 成就? 探究:(1)在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人们的思想发 生着重大的变化,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2)他们都非常努力,不 断地去创作。 (3)他们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4) 他们都关心社会的变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
关闭
B
历史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文学和艺术》 教学设计

第23课文学和艺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凡•高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和《在阿尔勒的卧室》;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和《致爱丽丝》。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2、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理解说明“莎士比亚的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什么”并不容易。
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并从中认识到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成果的观念和追求真理及献身文学艺术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难点:理解和欣赏凡•高的名画《向日葵》。
【教学教法】一、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板书)1、莎士比亚(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威尼斯商人》影视片段,然后展示问题: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它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莎士比亚主题:《威尼斯商人》痛斥了贪婪和自私,歌颂了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简介莎士比亚及其成就。
教师提问:阅读《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你怎样看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观点均可:(1)哈姆雷特复仇是除暴安良,代表了正义。
(2)哈姆雷特之死,说明维护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
(3)哈姆雷特复仇,为民除害,是正义的;但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
应揭露克劳迪斯的阴谋,发动群众把暴君赶下台。
(4)邪不胜正,多行不义必自毙。
(5)哈姆雷特警惕性不高,明知克劳迪斯是阴谋家和暴君,还接受他的各种安排,实在可悲。
2、列夫•托尔斯泰(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片段,提问:这是什么作品?这是谁的作品?提问: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如何?学生: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充分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文学和艺术教案中华书局版1

第23课文学和艺术1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学生通过自学与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让学生搜集关于文学艺术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通过学习凡高·贝多芬的简要生平与艺术创作经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2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为中华书局初三历史上册第23课,文学和艺术,在教材的第140-144页。
本课概括介绍了各国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文学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反映。
3重点难点1、重点:16-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和达·芬奇,另一个是19世纪乐坛的代表人物贝多芬。
2、难点:凡·高的成就,他的绘画艺术属于后印象主义画派,托尔斯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含义和社会意义。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第23课文学和艺术活动1【讲授】第23课文学和艺术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但丁《神曲》。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二)揭示学习目标(三)巡视自学,自学内容如下:人物:莎士比亚国家:英国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历史剧作品:《享利四世》、《理查三世》、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其中《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其悲剧的代表作。
人物:托尔斯泰国家:俄国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世界文学巨匠)。
人物:达芬奇国家:意大利作品:《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蒙娜丽莎》。
人物:凡高国家:荷兰作品:《向日葵》、《桃花盛开》,他笔下的向日葵不仅是(植物),而且是热情的(生命体)。
第23课文学和艺术

19、材料一、“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 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 不厌其烦的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 宠。 材料二、看右图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他是哪国人? 荷兰 梵高 (2)此人的代表作是什么?表达了 怎样思想感情? 《向日葵》 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3)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否则将一事无成。 (2)我们在学习上要踏实勤奋,刻苦钻研。
莎 士 比 亚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1、近代绘画艺术不断革新,涌现出一大 批杰出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两位是—、—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 艺 是 ——,他的代表作是——、——其 绘画 中是他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3、荷兰的伟大画家是——,他 的 —— —、——两部作品已成为当今世界艺术宝 库中不可多得财富。其中反映他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是——。 1、19世纪的世界乐坛名家荟萃,人才辈 术 出,——被公认为这一世纪的音乐泰斗。 2、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 音乐 样,其中——是他作品中的精粹。他一生 创作出九部交响乐,以——、——、—— 《英雄交响乐》ADFra bibliotek材料解析题
18、赏析名人名言,对话名家名著相信你会有惊 奇的收获和特别的感受! 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 完全屈服”。 材料二、《战争与和平》 阅读后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的呐喊?你知道他 的代表作有哪些?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2)材料二是谁的不朽名作?列宁曾经对他有何 托尔斯泰 “俄国革命的镜子”想 高度评价? 列夫·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向这些 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 的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课件新人教版210

梵高(1853—1890) 又译凡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画派
的代表人物。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他的画主要以下 层人民的生活为内容,如他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 创作了《食土豆者》。他决定自由地运用色彩,用夸张 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一时期,他 创作了大量后来的传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 烟斗》、《咖啡馆夜市》等。《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 作之一。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谢谢欣赏!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5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中心主旨
课文通过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 的生活对比,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 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 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 害,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横披衣服、腆着肚
动作 子
一口啐在脸上,骂
一个狗血喷头
贺礼 一副大肠, 一瓶酒
体面的相貌
才学又高
连斟两碗,壮胆,手颤起 来,一路低着头扯了几十 回。攥在手里紧紧的,舒过 去,缩回去,揣,低头去了。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人物分析
胡屠户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体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他的态度变化反映 了什么现象?
人物分析 范进喜极而疯又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 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 生悲剧;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 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 国家民族的悲剧。
人物分析
8.在明清时代,像范进这样因中举而疯的人 多吗?假如范进这次没有考上,他会怎么办? 从这些事情中,你发现了什么?
到拒绝和辱骂。(开端) 范进借钱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3-11):写范进中举后的情 景。
第一层(3-5):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发展) 范进发疯
第二层(6-9):写胡屠户治疯。
(高潮) 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写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
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结局) 乡绅拜访
人物分析
范进
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断,仔细思考 下列问题:
人物分析
7.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喜剧常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 笑现实中的丑恶事物或落后现象,而 悲剧常常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B.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奠基C.Fra bibliotek情讴歌法国大革命
D.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
谢谢大家
知识点 1 “天才的艺术家”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的作
家是( C )
A.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B.但丁 D.伏尔泰
2.下列不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的是( D )
A.《战争与和平》 C.《复活》
B.《安娜·卡列尼娜》 D.《神曲》
知识点 2 用生命作画的人
3.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D )
《太阳和云彩下的麦田》
《桃花盛开》
《塞纳河上的渡船》
向 日 葵
美术名家
生命的写照 《向日葵》
这幅画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 来的? 具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该画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 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 效果、令人激动、振奋,观者无 不心灵震颤。说明了他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在梵高的笔下,向日 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一 个带有热情的生命。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 贫困和不幸、国家的动荡不安,优越的生活环境与他 创作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继续探索人生的 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要摆脱贵族 托尔斯泰的墓地 化的生活。他选择了走“平民化”的道路。
返回首页
2、文学成就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发展和创造 了奏鸣—交响 曲的音乐结构 形式
• 3.作品特点:
• 线条严整粗狂, 旋律简洁质朴、 含蓄深情,极富 心灵的震撼力
• 4.主要作品:
共有9部交 响曲,其中《命 运交响曲》(即 《第五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 多其他体裁的作 品,如:《悲怆 奏鸣曲》和《月 光奏鸣曲》等。
•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 调,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 是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 《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 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作 品以拿破仑的业绩为主题。
• 雷阿地斯用一把尖端没有皮套的毒剑伤了哈姆雷特;后者 剑术超他一等,终于击败了他,在临死前,他道出了克洛 帝阿斯的阴谋。事实揭穿后,皇后慌乱中饮鸩——克洛帝 阿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亡。哈姆雷特杀了克洛 帝阿斯,并要他喝下毒 酒,阻止了哈姆雷特的好友赫雷 休手中正要仰头饮下的鸩毒,在这时,他却因中了雷阿地 斯的剑毒,发作身死。
《哈姆莱特》剧照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 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 把它扫一个干净。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 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 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去睡,也许会做梦! 唉,这就麻烦了,即使摆脱了这尘世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 会做些什么梦呢?真得想一想,就这点顾虑使人受着终身 的折磨,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 和轻视,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衙门的横征暴 敛,默默无闻的劳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但他自己只要用 把尖刀就能解脱了。谁也不甘心,呻吟、流汗拖着这残生, 可是对死后又感觉到恐惧,又从来没有任何人从死亡的国 土里回来,因此动摇了,宁愿忍受着目前的苦难而不愿投 奔向另一种苦难。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夫,使得那果 断的本色蒙上了一层思虑的惨白的容颜,本来可以做出伟 大的事业,由于思虑就化为乌有了,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复活》
• 1889―1899年,他创作的长篇 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 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 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复活》 描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遗弃了农 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使她备 受凌辱,沦为娼妓,最后又被诬告 犯杀人罪而下狱,并判处流放西伯 利亚。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法 庭上与她重新见面,受到良心谴责, 决定赎罪,为她奔走伸冤,上诉失 败后又陪她去流放。他的行为感动 了她,使她重又爱上了他。但玛丝 洛娃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终 于同一个“革命者”结婚。他在书 中揭露了专制政府对人民的暴行是 直接得到教会支持的,教会不过是 沙皇的另一种统治工具。他也因此 被开除了教籍。
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 《向日葵》 • 特点:用色彩来提
• 《吃土豆的
示人类精神世界的 绚丽,用线条来勾
人》
画人类内心情感的
•
《桃花盛开》
冲动,充满了激情 和生命力,精神和
艺术达到了完美的
统一
美术名家
东西方绘画风格 有何不同?
对这两种风格 不同的绘画你 有何想法?
1、东西方不同国家、民族都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2、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 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 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也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 音乐家之一。
• 1.地位:
德国历史上 最伟大的音乐 家,古典乐派 的终结者和浪 漫乐派的开拓 者。
• 2.最重要的贡献:
道最有用的东西。 •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
尼娜》 •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 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 • 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 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它就越坏。 •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惜地追求完美。 • 一个人就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是分子,他的自我评价是分母──分母越
• 后来,王后奉国王旨意叫他进宫,他很伤心地责备他的母 亲,误杀了布帘后偷听的欧菲丽亚的父亲——勒罗地阿斯。 克洛帝阿斯把哈姆雷特送到了英国,暗中拜托英皇杀了他。 欧菲丽亚遭失恋之苦加上父亲无辜失去,终于精神崩溃, 坠入湖中溺死了,而她的哥哥——雷阿地斯想为父报仇, 从法国奔了回来,不料被克洛帝阿斯利用,与哈姆雷特誓 不两立。而哈姆雷特并没有中计,从往英国的航行途中折 回,回到丹麦正好遇见欧菲丽亚的葬礼,心中大感悲伤。 这时,克洛帝阿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安排了一 个剑术比赛。
大,分数的价值就越小。
.
达
芬 奇 自 画 像
代表作品: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凡 ·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荷兰伟大画家, 表现现实主义的奠基
者。
自画像
割耳后自画像
飘黄的树林 太阳下的橄榄
精神病医院的走廊 奥维尔的教堂
《星夜》
《吃土豆的人》
5.小说特点: 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的重要社会 现象,充分表现了农民与地主,贫与 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尖锐矛盾。
• “俄国革命的镜子”
• “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 列宁
托尔斯泰的名言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
第八单元 近代科学文化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
PPT教学课件
了解和掌握莎士比亚、列夫. 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和艺术特 色;达.芬奇、梵.高的艺术风 格和代表作品;贝多芬在音乐 上的成就。
莎士比亚 ——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莎士比亚的最高成就——悲剧
•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被誉为莎 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悲剧的代表作)
• 《奥赛罗》 • 《李尔王》 • 《麦克白斯》
哈姆雷特简介
• 哈姆雷特王子是最近突然驾崩的丹麦王哈姆雷特与皇后葛 楚德的儿子。葛楚德在丈夫死后不久就与小叔、继承王位 的克洛帝阿斯结婚,而这对哈姆雷特来说比父亲去世更难 以忍受。就在这 时,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了,道出了克 洛帝阿斯谋害了他的事,并命令他的儿子哈姆雷特向叔父 报仇,对母亲的处置则交给天来惩罚。感性敏锐的哈姆雷 特用他那强而聪慧的思考力揣测——这个奇遇可能是魔鬼 意图蛊惑他,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要报仇还是不要。 他为了避免他的叔父对他的心思产生怀疑,开始装疯卖傻, 连心爱的欧菲丽亚也不认识了,正好这时有一个剧团进城 来表演,他便着手写了揭露他叔父罪状的剧本,让他们上 演。当克洛帝阿斯看了这出戏后,脸色大变,从大厅跑了 出去。这 时,哈姆雷特看到他心虚跪地祷告的叔父时, 心中的的疑惑一扫而空,确信了父亲的灵魂所言属实。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19世纪俄国著名 作家和教育家,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
1、托尔斯泰
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列宁称其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 2、代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 家庭,但是他晚年为什么 选择走“平民化”道路?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