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等关键概念;2. 学习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3. 掌握船舶设计流程和规范,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初步的船舶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能在设计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3.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船舶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科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船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但对船舶设计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船舶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的概念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讲解船舶的排水量、船体形状、船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2. 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介绍船舶的构造、主要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类型和选型原则;分析不同结构、材料和动力系统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与材料和第三章 船舶动力系统3.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规范进行船舶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4. 船舶设计软件应用:教授船舶设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CAD、CAE 等;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船舶设计实践。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

船舶学校基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船舶的发展历程;2. 培养学生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的船舶及其特点;3. 使学生掌握船舶的基本航海知识,如浮力、稳定性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船舶模型制作;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及航海事业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船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船舶学校基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船舶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难度适中,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船舶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发展历程;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船舶,并说出其特点;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航海知识,解释船舶浮力、稳定性等现象;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船舶模型的制作;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创新性想法;6. 学生能够感受航海事业的魅力,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船体、船舱、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类型及特点:分析各种船舶(如货船、客船、渔船、军舰等)的设计原理、用途及其特点;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类型与设计3. 航海知识:讲解浮力、稳定性、船舶操纵等基本航海原理;教材章节:第三章 航海基础4. 船舶发展历程:介绍船舶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强调我国在船舶领域的重要成就;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发展史5. 船舶模型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船舶知识,分组制作船舶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模型制作6. 课堂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针对船舶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 船舶与航海热点话题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第二周:船舶类型及特点;第三周:航海知识;第四周:船舶发展历程;第五周:船舶模型制作(分组进行);第六周:课堂讨论与分享。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工程专业也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船舶设计原理也是其中极为关键的部分。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将以船舶设计原理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1.理解船舶设计原理和基本概念;2.掌握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3.熟悉船舶结构和材料;4.能够自主设计和优化船舶结构。

三、课程设计内容1. 船舶设计原理基础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包括船体的水动力、气动力、结构设计原理、船舶性能分析、计算方法等方面。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船舶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规格制定、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等环节。

本章将介绍船舶各设计阶段的方法和流程,以及船舶设计中的风浪、平稳性、操纵性、装备、发动机、承载等相关设计要点。

3. 船舶结构和材料船舶的主要结构包括船体、底部、船首、船尾、设备舱和船舱等。

本章将介绍船舶的主要结构和材料,并讲解材料力学知识和应力应变分析。

4. 船舶优化设计船舶设计中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与船舶性能、载货能力等关系密切,还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方面相关。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中的优化问题,并帮助学生掌握优化设计方法。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从网上或书本上查找一些船型的基本数据和设计参数;2.学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应用;3.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艘满足基本要求的船舶。

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船舶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学习了船舶设计原理,掌握了船舶结构和材料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船舶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的设计经历,体会到了设计的复杂性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同时,本次课程设计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

幼儿园船舶课程设计与实践一、前言船舶课程是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的一种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探索船舶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评价等角度,探讨幼儿园船舶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二、课程设计1. 目标船舶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幼儿对船舶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其对船舶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是在体验船舶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合作和创新能力。

2. 内容(1)介绍船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船舶的种类、构造和作用。

(2)手工制作船舶:幼儿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自己的小船。

(3)观察船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附近的船舶,了解不同种类的船舶,不同用途的船舶和不同的结构设计。

(4)船舶模拟体验: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模拟驾驶船舶的游戏,加深对船舶的认识,体验船舶驾驶的乐趣。

3. 方法(1)情景式教学:在课程中引入情境和故事情节等元素,加深幼儿对船舶的认知。

(2)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3)探究式教学: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船舶,从而提高其探究和观察能力。

(4)亲子互动:船舶课程可以与家长互动,形成校园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教育氛围。

三、课程实施1. 教师引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材料,保障幼儿的安全。

2. 讲解要清晰教师要将内容讲解清晰,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幼儿易于理解。

3. 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趣味比赛等方式,将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幼儿兴趣。

4. 注意保护环境在现实体验和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周围的环境,避免幼儿进行危险行为。

四、课程评价1. 以观察为主船舶课程的内容和目的,注重体验和探究,因此评价更多使用观察和记录的方式。

2. 综合评价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可以分别进行综合评价,或者对整个课程进行总体评价。

三、总结幼儿园的船舶课程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探索,发展其创新和合作能力。

海洋船舶与工程课程设计

海洋船舶与工程课程设计

海洋船舶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海洋船舶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2. 掌握船舶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及船舶建造工艺的基本知识;3. 理解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如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等。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海洋船舶的构造和性能,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计算;2. 学会运用船舶工程软件进行船舶结构与系统的模拟分析;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海洋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海洋船舶与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海洋工程素养的人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船舶基础知识:包括船舶分类、基本结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等,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船舶建造工艺:学习船舶建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如放样、切割、焊接、装配等,结合教材第二章案例分析。

3. 海洋工程关键技术:介绍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以教材第三章为重点。

4. 船舶设计与计算:学习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船舶结构与系统的模拟分析,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海洋环境保护:探讨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海洋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结合教材第五章展开讨论。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海洋船舶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船舶建造工艺学习与实践;第三周:海洋工程关键技术探讨;第四周:船舶设计与计算实践;第五周:海洋环境保护及案例分析。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初步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3. 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稳定性、浮力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船舶初步设计的能力,如CAD、船舶设计软件等;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任务进行船舶设计;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船舶设计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3. 引导学生关注船舶行业的发展,认识到船舶设计在国民经济和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船舶设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船舶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及功能:讲解船舶的船体结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船壳、船舱、甲板、舵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2.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介绍船型选择、船舶尺寸计算、船体布置等设计步骤;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设计基本流程3.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讲解船舶稳定性、浮力原理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稳定性与浮力4.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教授学生使用CAD、船舶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教材章节: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5.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船舶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五章 船舶设计实例分析6. 船舶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船舶初步设计项目;教材章节:第六章 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从基本概念到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船舶初步设计的相关知识。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船舶建造与维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船舶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掌握船舶建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掌握船舶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船舶维修的特点。

3. 了解船舶建造与维修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和工程学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船舶建造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会使用船舶建造与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独立完成船舶建造与维修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建造与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船舶建造与维修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船舶建造与维修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船舶建造与维修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船舶基本结构:船舶的总体构造、船体结构、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导航系统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 内容安排:2课时2. 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船体制造、船舶舾装、船舶试验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建造- 内容安排:4课时3. 船舶维修技术:船舶维修的基本原则、维修方法、维修工艺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维修- 内容安排:3课时4. 船舶建造与维修中的工程学原理:浮力原理、结构强度、材料力学性能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学原理在船舶建造与维修中的应用- 内容安排:2课时5. 实践操作:船舶模型制作、船舶维修模拟实验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 内容安排:4课时本教学内容共包含13课时,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系统性地介绍了船舶建造与维修的相关知识。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船舶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掌握船舶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了解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掌握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能够运用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6.具备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设计能力;7.能够分析评价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负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

1.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介绍船舶的分类、主要结构和功能,如客船、货船、渔船等;6.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和建造技术,如船体结构设计、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等;7.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介绍海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如海洋石油工程、海洋渔业工程等;8.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讲解海洋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施工技术,如海洋石油平台的建造、海底管道的铺设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船舶和海洋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提供船舶和海洋工程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静力学》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班级:201*级船舶与海洋工程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雷林
日期:2013年12月23日
目录
一、 设计题目、主尺度、资料以及设计要求.................. 3 二、 修正前型值表................................................... 4 三、 修正后型值表 (5)
四、 船底线 计算表格 ………………… 6 五、 950WL
计算表格 ..................... 7 六、 1900WL 计算表格..................... 8 七、 2850WL 计算表格 (9)
八、 3800WL 计算表格………………… 10 九、 4750WL
计算表格..................... 11 十、 TPC C B ,,,∆∇ 计算表格 ....................................12 十一、 B X 计算表格 .............................................12 十二、 ()B Z KB 计算表格.......................................12 十三、 )(),(,,ML L M L Z KM Z KM BM BM 计算表格 ...............13 十四、 MTC 计算表格 .............................................13 十五、 M C ,P C 计算表格 .......................................13 十六、 附录(端点值修正图,静水力曲线图)..................14 十七、 课程设计总结 (16)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一、设计题目、主尺度、资料以及设计要求
《船舶静水力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1000吨货船静水力设计计算
2、船舶主尺度
总长65.11m
垂线间长59.23m
型宽10.80m
型深 5.35m
吃水 4.20 m
梁拱0.22 m
3 、设计资料
1000t 货船型线图及型值表
4、设计要求
1)要求取21个计算站号,应先把型线图中不足的站号补齐,把对应的型值补在型值表中。

2)计算水线从0号水线等间距取6条。

若无船底线(0号水线)应补画,且把船底线的型值填入型值表。

3)对水线面和横剖面的端点坐标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端点坐标填入型值表。

4)绘制静水力计算表格,然后计算。

5)在方格纸上或用Autocad把计算结果绘制成如参考资料(3)所示的静水力曲线图。

6)设计封面(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计算书),编写目录。

7)设计总结文一篇。

8)按封面、目录、任务书、计算表格、静水力曲线图、设计总结的顺序装订计算书(交计算书打印件)。

9)以学号、姓名建立文件夹,把计算书电子文档存入文件夹(交计算书电子文档)。

10)全部设计工作要求一周内完成。

5、参考资料
1)船舶静力学蔡梅岭
2)船舶原理盛振邦
3)船舶原理潘小明
6、时间、地点
17周,航海学院计算机房
二、1000T货船型值表(修正前)
三、1000T货船型值表(修正后)
四、船底线
计算表格
,,,,w F T L WP A x I I C
九、五号水线(4750WL )
计算表格
,,,,w F T L WP A x I I C
十、 计算表
十一、B X 计算表
十二、()B Z KB 计算表
,,,B C
TPC ∇
十三、)(),(,,ML L M L Z KM Z KM BM BM 计算表
十四、MTC 计算表
十五、M C ,P C 计算表
- 8.757 10.260
tf m )
()
T Ⅳ)B
十六、附录(各修正曲线草图、静水力曲线图)
十七、课程设计总结
船舶静力学是探讨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科学。

其中包括: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

船舶操纵性也包括航向稳定性和回转稳定性两部分。

船舶静力学的任务:1、建立船舶浮性和稳性的衡量准则;2、衡量准则与船舶各种因素间的关系;3、衡量准则的计算方法、原理应用;4、用静力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中,完成船舶静水力曲线图,这其中通过CAD测出船舶的半宽值,进行端点值修正,测出数据并制作成各种表格。

在这次的设计中,将课本上理论的知识用于船舶设计中,更加理解了书上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大量的船体曲线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船舶曲线的绘制方法,并且将理论知识中尚未消化的知识,以及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全部清楚的逐步的解决,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对这门课程的认同感。

最后感谢在设计过程中给予指导与帮助的雷林老师,以及帮助我的那些同学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