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点拨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言外之意题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言外之意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是选择性必修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同时这也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查技能之一。
考查这种技能的题型一般我们称之为推理判断题,又可细分为言外之意题、语篇类型题、观点态度题、写作意图题及文章寓意题等。
本期我们结合高考真题,就如何解答言外之意题进行相关技巧的点拨。
言外之意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信息和线索的基础上,对作者未言明或未知的信息,经过分析和思考,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言外之意题的技巧如下:1. 立足已知推断未知,正确选项一定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理由;2. 直接陈述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断章取义、对原文信息进行了增补和篡改、原文未提及的信息、仅针对文章部分信息进行了推断概括的选项多为干扰项;3. 忌主观臆断,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观点;4. 忌过度推断,不人为将问题复杂化,进行多步推断。
例1:(2020年新高考英语全国I卷C篇,保留原题号,下同)...This is a quick look at life in Uzbekistan, made of friendliness and warmth, but also its darker side of society. In Samarkand, Mr Bissell admires the architectural wonders, while on his way to Bukhara he gets a taste of police methods when suspected of drug dealing. In Ferghana, he attends a mountain funeral ( 葬礼) followed by a strange drinking party. And in Karakalpakstan, he is saddened by the dust storms, diseases and fishing boats stuck miles from the sea....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Mr Bissell's road trip in Uzbekistan?A. Romantic.B. Eventful.C. Pleasant.D. Dangerous.【分析】本文是说明文。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阅读理解之议论文解题技巧点拨 (含答案解析)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议论文解题技巧知识点1:议论文概述1.文体概述议论文也就是说理性的文章, 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组成。
作者往往根据一些很普通的事实,通过严谨的思维,缜密的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或指导性的观点。
该类文章逻辑性强,命题往往从事实的有关细节以及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表达意图等方面着手,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2.语篇特点为了突出写作目的, 作者常在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 以便读者对作者观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提出论点之后, 作者就会提供论据来论证论点是否正确。
作者可以用来论证的方法较多, 最为常见的方法是正反论证, 这样的论证思路清晰, 观点明确, 说服力强, 震憾度高。
论证结束之后, 作者常就论点是否正确提出明确结论,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现实意义。
也就是说, 议论文一般会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
3.主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来看,议论文类阅读理解的命题类型主要有:1)主旨题:考查考生对于议论文基本观点的理解,是主旨题设题的目的。
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弄清作者想说什么,即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
2)推理判断题: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以事实为依据,但其结果又绝不是事实本身。
它主要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侧重于推理。
3)细节题:细节题也是议论文试题的主要题型。
这种题要求考生理解文中的具体观点和具体事实。
4)词义理解题。
英语词语的词意非常丰富,语境不同,词意也不同,要专心揣摩在上下文中第 1 页共18 页的含义。
4. 解题技巧第一,抓论点、寻论据。
阅读议论文我们要抓住论题,即作者提出的观点、给出的例证及最后得出的结论。
抓住了论题,我们就把握了中心。
第二,注重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文章结构,有利于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从论证方法上讲,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以下两类:1. Put forward a question →Analyze the question →Solve the question这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猜测单词或短语的含义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猜测单词或短语的含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具备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每年高考英语试题中,猜测单词或短语的含义也是常有的题型,因此大家在平时的阅读理解练习中应尽量积累一些猜词技巧。
常见的猜词技巧主要有两大类:语境法和构词法。
下面我们结合高考真题对这两种解题技巧具体说明。
1. 语境法语境法指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猜测词义,这是比较常用且有效的猜词方法。
常用的语境法有:①通过定义、解释或同位关系猜测词义。
用于下定义或解释的单词或短语有or, mean, in other words, be defined as, be described as, be seen as, refer to, that is to say 等。
有些定义或解释是通过破折号、冒号、括号、同位语(从句)或定语(从句)来表示的。
例1:(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II卷B篇,保留原题号,下同)...Yet “Apes” is more exception than the rule. In fact, Hollywood has been hot on live animals lately. On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hich monitors the treatment of animals in filmed entertainment, is keeping tabs on more than 2, 000 productions this year. ...2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keeping tabs on”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A. Listing completely.B. Directing professionally.C. Promoting successfully.D. Watching carefully.【分析】本文是新闻报道。
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点拨

e e o o p eo d y v n frac u l f a s
t era x ei sa d rt r on r 1 h i n ite n eu nt o ma .
◆
Th m an d a f hi pa s g i t a e i i e o t s sae s h t
A. ma y p o l a ef l n vci o tlv・ n e p e h v al i t e mst ee i
【 关键 词 】解题要领 主题 句 猜 测词义
阅读 理解能力是 高考英语考查 的重点 , 也是 学 生英语 应用 能力 的集 中体 现 , 以说 , 可 阅读理 解题 的得 分直 接影 响考生 的英 语成绩 。怎样才 能在 有 限的时 间 内尽可能 快地 提高学 生 的阅读
理 解 能力 呢 ? 掌 握 解 题 的基 本 要领 1 整体把握短文 , . 了解短文 的主 旨要 义 。 从整 体把 握短 文 , 了解短 文 的主 旨要义 , 是 做各类语篇 题必不可少 的第 一步 , 也是做 阅读理
一
二、学会怎样快速捕捉主题句 。 1 主题句在文章 的开头 。此后 , . 作者 用摆事 实、 罗列 数据 等方式 来论 证主题 。据 说有 6 % 0 的英文 文章 的主题 句在开 头 。所 以我们 在 阅读 时要 特别 注 意 开 头 处 的 一 两 句 话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实例 验证 】
so r sls n s n u rli gi c e s d in, e te s e sa d q a eln n r a e 。No n to e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点拨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正确的一般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替换;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可能做错了;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要有这个意识;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做为选项,直接排除;2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义替换;即题眼;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哦;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10、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总分结构的段;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在英语考试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不过这种类型的题,很少见了;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接着往下读;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要有连贯性;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若是,这个地方可能会出题;命出题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谈论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观点时,有时会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种情况下,这里往往会设问题;15、有些句子仅仅是解释补充,或者是起过渡作用的;这样句子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注意,答案一般不会在这儿出现;选项中出现,肯定是干扰项;你要知道的是,同义替换的句子,大都是长难句;一些作为过渡的句子,不可能是答案;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要有这个判断力;16、正确选项都是原文中的个别几个词的同义替换;阅读理解历年的所有真题,都是同义替换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那个关键词,就看你找没找得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17、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18、选项中的几个单词,是该段中不同句子里的单词拼凑的,有时看上去很舒服,注意,干扰项;还有从不同的段落里的词拼凑到一起的,直接排除;总之,选项的单词是拼凑的,有可能就是错的;19、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宾语部分,尤其是长难句中主干的宾语;上面说了,英语往往大都是长难句里设题;你要知道的是,长难句里,最可能出题的就是句子的主干部分主干的主语、宾语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正确选项的题眼往往就在这儿;当然,还有一些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一定要看仔细;小心陷阱;20、若某个问题,是特别长的一个句子,一定要看清问的是什么,别打马虎眼;这是做题时需要留意的地方;21、注意问题的主语是谁,它和原文题眼的主语原则上是一致的;主语不一致,一般来说,都是错的;22、即第6条,某某人说的话,尤其特别长的句子,或者是带引号的;60%以上会出题;题眼就在这儿;这里又提了一遍,就是要引起你的重视;23、错误的选项,往往是就文章某一方面而说的,其特点是: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个小问题,或者很具体,非常具体的一件实事;200%错误选项;这是英语阅读理解最经常遇到的干扰项,一定要会识别;24、中国人出的题;多是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所以每段开头结尾,都要注意;这里指的是中间没有出现转折的段落;整篇文章的开头结尾,也要重视;25、文章的结构,要么总-分或总-分-总,要么转折、对比,要么举例说明,就这么几个套路;26、对选项中的“重点词”即主语、宾语、修饰语都要看清楚;有的时候,选项中,会对原文中本来正确的事做错误的修改,来做为干扰项;你要注意的是,选项句子的主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宾语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或者用一些牵强的修饰词,来做一些特殊的限定;要看清楚;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27、某人说过的话,有时并不是题眼,但可以从侧面或某个角度来反映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正确答案都是和这样的观点相一致的;要把握关键词,有感情色彩的词;做题时,要有这个意识;28、就某个词或者某个句子设问题,不用猜词;就一条,文章主旨不用去研究这个词什么意思,把握主旨即可;全文主旨和段落主旨前者更重要;29、接着28条说,不管什么题型,上面说的还是其它别的题型;很绝对的说,反映主旨的肯定对,前提是你能确定它就是主旨;所以,文章读不太懂,但能把握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即可;30、注意中心句即题眼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接着说的,还是转折关系;这里出题的话,要把握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可以从这些句子里找同义词;是转折关系的,就通过转折关系句子里的关键词的相反意思来判断;前提是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 31、凡是举例的,都是为了说明观点的;那么,这个观点中心句,一般来说,会在举例之前就表达了;但有时候也在举例之后;总之,作者举例想说明的这个观点,你一定要找出来;32、排除2个选项以后,选出和文章主旨相关的选项即可;不知道主旨就把握关键词;33、词汇题的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原文的该处附近就是那个同义替换词,原文这附近的句子,是并列关系或者解释说明句的,就从这些句子的关键词的相近意思去把握;是转折关系的,就从关键词的相反意思去把握;总之,你要找的就是那个关键词;和30条一起理解吧;34、如果原文中出现“ A is B and C”;若某一问题,选项中出现了B没C,或者只出现C没B,肯定错,直接排除;可能你会问了,同时出现B and C 咋办目前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注意,这里说的B和C,是单词或者短语;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实际情况是,这个句子不是题眼;35、接上面说,还一种情况是,若B和C是2个长句子,中间用分号隔开的;且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想表达的,选项中都出现了;一般来说,选项中会对其中之一做错误的修改来作为干扰项;而另一个是对的;不过总体来说,这种题型非常非常少见;在这里想说的是34条;这样的干扰项,你要会识别;36、注意几个词,yet表转折,hardly表否定;while 有时是比较,有时也表转折;比较的时候,注意比较的对象,要弄清楚;转折的时候,你要知道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37、如果你对“关键词”比较蒙,或者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关键词解释一下,关键词就是句子中主干的宾语;尤其是一些你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多数是长难句;一般来说,一个句子主干的主语、宾语,和其他的修饰部分,都是很重要的宾语是主语的宾语,所以,和主语是要对上号的,对不上不行;也就是26条的主语是否一致;至于修饰的部分,干扰项常常在这里做手脚,比如会有一些特殊的限定,千万要留意,别疏忽了;38、什么是中心句即反应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中心意思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作者的观点;中心句即题眼,选出正确答案,看的就是中心句;只有中心句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所以,中心句不知道在哪,或者读不懂,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中心句的具体位置,见下条;39、很关键的一条,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中心句;每段至少一句,最多2句; 一般来说,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举例段一般在举例前后;转折段,中心句在出现转折的地方,或者后一句一般来说在该段的第三行上下浮动;再就是某某人说的话;要注意这句话和前后句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然后来把握这句话的意思,把握不了就通过前后句是并列还是转折关系的关键词来把握;40、每个问题,要还原到文章具体的某一段落;若此问题在某段的后半部分,且你没有太看懂,这段已经完事了;要养成一个习惯;接着看一下段的第一句话;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就选那个和下一段第一句话的意思差不多的选项;只能这样了; 貌似是13条的重复补充下,这只是小技巧,只起补充作用,有时候用不上;41、每段的第三行,一般来说,也是该段的第3句话也可能是第2、4句话;其特点是:句子很长,由两句或者两句以上组成,是个长难句;尤其是 that mean ,the notion is that 之类的,一定要重视;要把握句子的主干;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把握作者强调的是哪个句子;看清楚哪句话是为了修饰哪句话的;这样的句子,若出题的话,句子的主干就是正确选项;起补充修饰作用的一定要看清楚;每段最重要的三个地方:段首,段尾,和这儿;再就是带引号的;中心句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其实也就这么几个地方;别的地方一般都是过渡句;42、若是转折段的话,要注意转折的那个句子,一般都是在41条的那个地方即第三行上下浮动;转折前后都要看,看对比的是什么;在看不懂的情况下,通过前面的,来翻译后面的反向翻译,来找关键词;反之亦然;43、最后一段,主要看段首和段尾;最后一段是转折段的情况很少;若是叙事段的话,叙事部分以外的,重点看;叙事部分尽量看懂;非叙事部分非常重要;一般段首若出现答案的话,段尾可能会作干扰项见最后一条,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段首段尾都会有答案的提示;段尾若出现答案的话,段首可能会很普通; 一定要把握哪一句话是重点,选项中有相近意思的不是片面的叙述,一般就是正确答案;要把握重点的句子提到的被说明对象句子主干的宾语,也就是作者关注的;44、选项中出现ONLY 的,目前还没有对的;45、中心句特别长的,2小句组成,选项中这2句都出现了,怎么排除反映主旨的是对的;就是作者关注的对象还有一选项是对其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或者补充,或是对主旨的一个具体现象的反应,或是对其造成的后果的叙述;这一选项一般会做错误的修改而作为干扰项即使不做错误的修改也一样是干扰项总之,这样的题,符合28、29条的就是对的;符合23条的,就是错的;46、一定要注意,谁是用来修饰谁的;起修饰作用的词或句子,来做选项,一般是错的;被修饰的那部分来做选项,一般是对的;47、因果关系的题,很直接、很简单的因果关系,直接排除;间接的因果,反映主旨的,可能是对的; 总之,因果关系的题,把握主旨就可以了;文中提到的直接因果,如具体的事或是什么的;都是干扰项;48、47的补充,正确选项反应的,往往是实质的,根本的内容;选项反应的若是很具体的某一表现,一般都是干扰项;49、干扰项有时出现的生词可能是你不认识的,是与文章主题无关的词,而非同义替换;这就需要你的基本功了50、新趋势,有些题要懂文章才能做出来;读不懂很难选出来;而且,长难句明显增多;有时,它会让你崩溃到单词都认识,却不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这时候什么技巧都不好使了;所以,一定要提高基本功;起码你要知道文章大概说的是啥,也就是谁和谁的关系;任何一篇文章的主旨,基本上都可以用“谁和谁的关系”来概括;51、通过首段或者前两段,来把握信息点;也就是作者想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52、接着上面说,一篇文章谈的是什么,或者说“谁与谁的关系”,一定要弄懂;这个具体的什么“关系”弄不懂的话,“谁与谁”一定要弄明白;比如,一篇文章说的是A与B之间如何如何;若问题问你 A,选项有B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若问你B,你就可以先把没有A的选项排除;53、最新趋势:最后一段,段尾很明显不是总结,而是以补充为主的句子;注意,这里可能会以干扰项的形式出现;54、如上所说,中心句出现的地方无非就是段首、段中、段尾,或者带引号的句子;但是,这也是干扰项常常出现的地方;所以,你的基本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是你必须具备的能力;任何一门考试都有技巧,但是想拿理想的分数,光靠技巧是不现实的;55、有的时候,你会遇到出现2到3个否定词的句子;否定再否定,或者否定否定再否定;遇到了,尤其是3重否定的,基本上这里会设题,这句话里的关键词一定要找出来;这个地方是要练的,到时候出现了,别蒙,别犯怵;56、however 后面的句子一定要重视;比如有一年的其中一篇的3个题,题眼都是however后面的句子; 所以,这个词一定要敏感;。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导学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PartI. 考情分析PartII. 阅读原则1、做题顺序:先题后文,题文对仗(题目顺序即文章顺序),偶有例外。
2、题目定位词停靠:首字母大写词,实意名词或动词,形容词副词PartIII. 阅读理解五大题型1、细节理解题(事实细节题)2、推理判段题3、词义猜测题4、主旨大意题5、观点态度题一、细节理解题常见的提问形式:1.Who/What/Where/When/Why/How/Which/...?2.What was the reason for...?3.At which place can...?4.All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5.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6.What’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细节理解题技巧总结:1.错误选项的特点:1)明显远离定位范围2)绝对性选项(must, never, the most, all, merely, only, have to, any, no, none, pletely, absolutely 等…)2. 正确选项的特点:1)原文重现2)同义改写eg. UK England /BritainThe bottleneck is the supply of teachers. The lack of teachers.supplywondifferent【Example 1】The report came to the British on May 21, 1941. The German battleship(战船)Bismarck(俾斯麦号), the most powerful warship in the world, was moving out into the Atlantic Ocean. Her task: to destroy the ships carrying suppli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wartorn(受战争破坏的)England.The Bismarck sailed into the Atlantic Ocean ______.A. to sink the Hood(胡德号战舰)B. to gain control of FranceC. to cut off American supplies to BritainD. to stop British warships reaching Germany【Example 2】The report came to the British on May 21, 1941. The German battleship(战船)Bismarck(俾斯麦号), the most powerful warship in the world, was moving out into the Atlantic Ocean. Her task: to destroy the ships carrying suppli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wartorn(受战争破坏的)England.The British had feared such a task. No warships(战船)they had could match the Bismark(俾斯麦号)in speed or in firepower(火力). The Bismarck had eight 15inch guns(火炮)and 81 smaller guns. She could move at 30 nautical miles (海里) an hour. She was believed to be unsinkable(不沉的).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Bismarck was the most strongest one because she ______.A. was fast and powerfulB. had more men on boardC. was under Luetjens’ mandD. had bigger guns than other ships牛刀小试:【EX. 1】However, the British had to sink her. They force their best battleship Hood(胡德号战舰)to hunt down the Bismarck(俾斯麦号). On May 24, the Hood found the Bismarck.It was a meeting(会面)that the German mander(指挥官)did not want to see. His orders were to destroy the British ships that were carrying supplies, but to stay away from a fight with British warships.The battle didn’t last long. The Bismarck’s first torpedo (鱼雷) hit the Hood, which went down taking all but three of her 1, 419 men with her.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on 24 May ______.A. the British wo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ismarckB. the Bismarck wo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ritishC. the British gunfire damaged the Bismarck seriouslyD. the Bismarck succeeded in keeping away from the British【EX. 2】But in the fight, the Bismarck was slightly damaged . Her mander decided to run for repairs to France, which had at that time been taken by the Germans. The British force followed her. However, because of the Bismarck’s speed and the heavy fog, they lost sight of her.Her mander tried to sail(航行)to France in order to ______.A. have the ship repairedB. join the other GermansC. get help from the FrenchD. get away from the British二、推理判断题常见提问方式1.The passage implies (暗示) that_______.2.We can conclude (得出结论)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推论)?4.What is the tone (语气) of the author ?5.What is the purpose (目的) of this passage?6.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倾向于) _____.7.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出现)?8.The next paragraph would most probably deal with_______.9.At the end of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might continue to write _______.技巧点拨:1.推断隐含意义【Example 1】A buildityourself solar still(自制太阳能蒸馏器)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obtain drinking water in areas where the liquid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The only ponents(成分)required, though, are a 5' ×5' sheet of clear(透明的)or slightly milky(略带乳白色的)plastic, six feet of plastic tube(试管), and a container(容器)—perhaps just a drinking cup —to catch the water. These pieces can be folded(折叠)into a neat little pack and fastened(系)on your belt(腰带).1.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olar still (蒸馏器)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It’s delicate(精致的).B. It’s expensive.C. It’s plex.D. It’s portable(便携的).推断隐含意义题技巧总结:①Scanning,找到相关信息点②Study reading,不但理解表层,而且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③推理,以文中提供的信息为依据,结合常识,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2.推断写作目的【Example 1】It’s an amazing acplishment(成就)and one we cannot achieve without generous support from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企业),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组织). Visit to find various ways you can support Pacific Science Center.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text? ()A. To encourage supports.B. To advertise ing events.C. To introduce special exhibits.D. To tell about the Center’s history.推断写作目的题技巧总结1:找句来推断写作目的。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轻松突破:解读真题命题之道,妙招七选五满分

解读真题命题之道,妙招七选五满分拿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
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2020-2022年高考英语七选五考情分析1.文章体裁:以说明文为主(近三年新高考全国卷中,除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外,均采用了说明文)。
2.短文长度:阅读材料一般是一篇长度为300词左右的短文,其中正文240词左右,备选项60词左右,且选项按照由短到长的顺序依次排列。
3.考点设置:设空位置多集中在段中,主要考查上下文过渡句、细节句等;近年来小标题的考查没有涉及,但也不应忽略;关注小标题,多为祈使句。
段首、段尾句主要考查主题句、过渡句或结论性语句。
留意主旨句,句式应该相同;首段最后一句,总领起下文。
妙招1 “三步走”做到心中有数第一步:速读文章,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确定文章主旨和行文脉络后,不要马上通读原文,而是要先浏览七个选项。
圈出选项中的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作为目标记在脑中,再“以目标为导向”回头细读原文,这样会事半功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语法专题之阅读四选一一、基本解题思路:四步兵法1、扫描题干,划关键项。
2、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3、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4、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重叠原文=对照原文)① 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
(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 自然段定位原则。
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 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二、常考类型题:1、主旨大意题:1)意义:主旨大意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信息来阐明中心话题。
因此,把握主旨大意对于正确理解全文具有重要意义。
要找出主旨大意,应采用快速阅读法浏览全文,阅读时要注意抓住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
文章不同,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也就不同,但一般情况下阅读时应特别留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各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因为它们往往包含文章的中心议题。
2)常见的提问方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concern?★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ssage is_____________★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is___________★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The titl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is______★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writing this passage is_____★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passage as a whole?3)主题句的位置:1.主题句位于段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多分析题型,了解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英语考纲要求考生能读懂日常生活中相关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如广告说明,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章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4.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命题类型主旨大意型:干扰项可能是文章中的具体事实或细节,或是某个细节的片面推断,是对文章的全面阅读理解归纳,而不是笼统的以偏概全。
因此学会寻找主题句:通常是在句首句尾,或者段中的归纳分析。
实施细节型: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据。
通常是对文章的细节-------词汇,句子、段落进行提问,多用w- 特殊疑问词来提问,一般能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
通常要带着问题寻找答案,重点放在who what when where why 等词的解答上。
词义猜测型判断推理型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点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分值大,阅读量大,是高考的一个重难点,新课标高考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多项选择,第二节是“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题一.《新课标》要求1.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的单词、400-500个合成词与派生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积达到30万词以上,换言之,长度300词左右的文段1000篇;3.能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语言结构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新语言现象的文段);4.能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段的不同,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阅读速度每分钟70-80词。
二,文章特点:高考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语篇题材、体裁的多样化,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题材涉及到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故事、历史、新闻、广告、科普等,贴近现代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感。
)三,题目分析: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来看,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词义猜测题、、观点态度题、判断推理题等。
下面试就上述主要题型的答题技巧与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看,命题者常用下述方法提问: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ext?2.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ell US about in the passage?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4.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5.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text that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7.What is the general idea/main idea of the text?8. The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 ?9.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1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1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at the author seems to?12.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for the article?13.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1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the first two paragraphs?15.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entence in Paragraph X is related to?16. In Paragraph X, "X X X" can be replaced by?17. The underlined word "X "/sentence in Paragraph X probably mean.18. The text is mainly written to explain.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基于上述测试要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具备下列技能,才能获取和处理信息:1.略读;2.查读;3.预测下文;4.理解大意;5.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6.猜测词义7.推理判断;8,了解重点细节;9理解文章结构; 10.理解图表信息;11.理解指代关系;12.理解逻辑关系;13.理解作者意图;14.评价阅读内容。
三、(第一节)解题思路分析(一)主旨大意题概括主旨大意的方法有:A:寻找主题句,有些段落大意在主题句上。
主题句有的在句首,有的在段中,有的在段尾。
B:寻找关键词,有些段落大意就散落在关键词上。
阅读理解的问题也以如下形式出现: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of the passage?2.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3.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ell us about in the text?4.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passage/text?做答这类问题时,将阅读重点放在首尾部分,中间部分则可采用略读或扫读的方式,一则省时间,二则目标明确,正确率自然也相应提高了。
掌握了找主题句的方法,就可以依据主题句归纳主题。
但归纳主题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错误,需要同学们注意。
1.以偏概全。
即只抓住了主题的一个侧面就误以为是主题。
2.过于笼统。
即归纳的主题太泛,与细节脱节或是没有对细节加以充分论证。
3.把观点强加给作者。
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常识对文章进行判断而忽视了作者的见解。
(二)细节理解题这类题型主要有三种形式:问句式,不完整的陈述句和排除法。
1.问句式A.其发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How did something happen?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ople should (not) do it?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somebody have to deal with... ?Where should somebody do something?B.解题技巧在解这类题时,可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即带着问题找句子,先看文章后面的问题(这常常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注意记忆关键的词语,如。
人物、时间、事件等,确定每道题目的发问中心,也,就是说,某个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做到有的放矢。
每个问题的发问中心反馈到原文中去。
当读到有关解答发问中心的信息时,可在有关信息下面画一直线以示突出。
带着发问中心及选择项目阅读原文。
2.不完整的陈述句式A.常见形式有:Something can be best classified as .A certain kind of person is someone who .People are looking for better ways to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was caused by.B.解题技巧:在做不完整的陈述式题目时候,仍可参考上面列举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发问中心。
第二步,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文章。
第三步,根据前两步的分析和判断,选择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3.排除式A.常见形式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listed in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passage?B.解题技巧:(广告类)做这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后的选项,牢记各个选项所阐述的不同内容,然后查读读原文。
凡是原文中的信息与选择项内容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这些信息下面划线,以作为排除的内容。
(三,)判断推理题此题型是阅读理解中较难的题型,多属于深层次理解题。
在试卷中数量不断增多。
它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层次内涵。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①不要脱离原文只凭自己的想象胡乱推理或只凭常识推理;答案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依据或理由,分析材料所提供的全部事实。
②特别重视文章的主旨,所选答案的内容一定不能脱离主题大意。
1.解推断题应注意:(1)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2)推理的根据来自于上下文2.解推断题的方法:解推断题最主要的方法是根据词义关系推断具体细节。
(四)观点态度题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f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sition)等等。
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
确定作者态度,可以有两种思路:1、问全文主体事物的(包括主题),可以根据阐述主题或有关主体事物的相关句中的形容词、副词或动词确定作者的态度;2、如果问的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态度,则可以定位到具体相关句,然后确定答案。
(五,)词义猜测题猜词技巧阅读理解的测试中经常有猜测词、短语、习语意义的题目,这些词、短语、习语要么是生词,要么是熟词新义,单靠平时积累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总结如下:(1)根据构词法(转化、合成、派生)进行判断(2)根据文中的定义、解释猜生词;利用事例或解释猜生词;利用重复解释的信息猜生词(3)根据上下文的指代关系进行选择:文章中的代词it,that,he,him或them可以指上文提到的人或物,其中it和that还可以指一件事。
(4)根据转折或对比关系进行判断:根据上下句的连接词,如but,however,otherwise等就可以看到前后句在意义上的差别,从而依据某一句的含义,来确定另一句的含义。
(5)根据因果关系进行判断: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根据原因可以预测结果,根据结果也可以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