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雨刮器设计全解

合集下载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汽车雨刮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雨刮器、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

雨刮器由刮水臂和雨刮片组成,它负责刮去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驱动装置通常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通过一个系统来传动雨刮臂的运动。

控制装置通常由一个开关组成,用于控制雨刮器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当驾驶员打开雨刮器开关时,控制装置会将信号传递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则开始工作。

电动马达通过减速器和连杆传动,将转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雨刮臂腔动。

当雨刮臂运动时,雨刮片与挡风玻璃接触,刮去水滴。

为了确保雨刮器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雨刮片的设计和材料非常重要。

雨刮片通常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橡胶雨刮片可以紧密贴合挡风玻璃,以确保水滴能够完全被刮掉。

同时,雨刮片也需要具备耐高温和耐低温的性能,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除了雨刮片的设计,雨刮器的结构也非常重要。

雨刮器通常由框架和接触杆组成,框架负责支撑雨刮片,接触杆则将框架固定在刮水臂上。

框架的设计要考虑到雨刮片与挡风玻璃的接触面积,以确保整个雨刮片能够均匀刮去水滴。

在实际使用中,驱动装置的调速性能也非常重要。

适当的刮风速度可以确保水滴被完全刮掉,但过高的速度可能会导致橡胶雨刮片的过早磨损。

因此,控制装置通常提供多个刮风速度选择,以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需求。

总结起来,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雨刮臂运动,从而使雨刮片刮去挡风玻璃上的水滴。

雨刮片的设计和材料,以及雨刮器的结构和驱动装置的调速性能,都对雨刮系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优化和协调,雨刮系统才能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有效地工作,确保驾驶员的安全行驶。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整体结构 (2)2.1 功能说明 (2)2.2 对改装的部分加以研究 (3)2.3 机械部分的设计思想 (4)2.4基本要求 (5)2.5 雨刷器工作系统对机械传动的要求 (6)2.6 雨刷器概述 (7)2.7 雨刷系统执行元件的说明 (8)2.8 雨刷器的工作原理 (10)第三章系统控制 (11)3.1 调速系统控制杆 (11)3.2 可编程序控制器 (12)第四章对整体尺寸的设计和材料参数的计算 (18)4.1 雨刷器的机构简介和工作原理 (18)4.2 原始数据 (19)4.3 雨刷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19)4.4 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运动和分析 (20)4.5 刮刷面积的计算 (27)4.5 Matlab/SimMechanics建模与仿真 (28)总体结论 (29)参考文献 (30)Ⅲ摘要本材料介绍捷达轿车可调行程雨刷器的设计过程,机械传动和电机的选配;系统控制由以下几部分硬件构成;电源、直流电动机、电源、PLC、速度控制杆。

对以上几个部分的雨刷器简单设计分析、简要说明了PWM调速系统、伺服系统、PLC系统。

以上的各部分相关关键词:机械传动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PLC系统Ⅲ第一章绪论此材料介绍汽车雨刷器的设计过程和应用。

直流12v电压引入雨刷器,也是当今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它的速度也有着不一样的选择。

对它的连续工作也越来越高。

对于汽车雨刷器来说,对于人们在雨中开车解决了很多麻烦和问题。

如果汽车没有雨刷器在下雨行车中,就会给司机造成非常大的危险和麻烦。

雨刷器这项技术是自动化科学中与产业部门最紧密、服务最为广泛的一个。

自从世界的第一辆汽车的制造出来,雨刷器就被聪明的人们用在了这辆汽车上。

到了现在的这个时代,雨刷器也不断的在创新往更好的方面在发展。

如今的雨刷器不仅仅用于在汽车上面了,有些人家把这项技术用与在自己家里的门窗。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汽车雨刷器是一种用于清除雨水和其他污垢的设备,安装在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上。

它通过来回地摆动雨刷片,使其密接地贴合于玻璃表面,并通过刮擦动作将水滴和污垢从玻璃上清除。

汽车雨刷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刮刀材料、刀片形状、刮刀压力和振动等。

本文将介绍汽车雨刷器的设计要点。

首先,刮刀材料是汽车雨刷器设计的关键之一、常见的刮刀材料有橡胶和硅胶两种。

橡胶刮刀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弹性,适用于多种天气情况下的刮水工作。

硅胶刮刀主要用于对玻璃表面进行更加细腻的清洁,但相对比较脆弱,容易磨损。

其次,刀片形状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刮刀的形状可以根据玻璃弯曲的半径来设计,以确保整个刮刀的表面完全贴合于玻璃的曲率。

此外,为了确保刀片在擦拭过程中稳定、均匀地接触到玻璃表面,可以采用多点接触或双点接触的设计。

刮刀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

刮刀与玻璃之间的压力必须适度,既能够确保刮刀牢固接触玻璃表面,又不会过高导致刮刀变形或玻璃破损。

通过合适的刮刀支撑设计和弹簧力调节装置,可以保证刮刀始终保持适当的压力。

振动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振动的出现会导致刮刀在玻璃表面产生噪音和摩擦力的不均匀,影响清洁效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汽车雨刷器的振动阻抗,并通过减振装置来降低振动产生的影响。

此外,驱动系统的设计也非常关键。

传统的驱动方式是通过电动机或电磁线圈传动刮刀片的来回运动。

然而,近年来一些高端车辆开始采用无刮片雨刮器,在玻璃上形成分子层,使水珠能够更容易滑过,不需要刮片的运动。

这种无刮片雨刮器不仅提高了清洁效果,还降低了噪音。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创新设计也逐渐应用于汽车雨刷器上。

例如,雨刷器上的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到降雨情况,自动启动雨刷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智能型雨刷器可以根据车速自动调整刮拭频率,以提供更好的刮拭效果。

综上所述,汽车雨刷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刮刀材料、刀片形状、刮刀压力和振动。

汽车雨刷器设计

汽车雨刷器设计

1—电线插头刮水刷腎3-®]水刷片总成4「棟胶剧片5—刷片杆&—刷片立座r—刷片支持器a—sij水刷彗心轴号一雨刮器嵯扳io—屯动机安装昶12—诫連枫构】3-脈潮杆条】4—驰动杆铁链15—电线束I&-雨刷髀开关打一附刮器幵关靛朗一•刮水器的机构简介及运动原理汽车风窗刮水器是利用汽车刮水的驱动装置,如运动简图所示:风窗刮水器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齿轮装置1-2,传至曲柄摇杆装置2’-3-4,将电动机单向连续转动,转化为刷片4做往复摆动,其左右摆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刮水器的运动简图・设计数据三•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3.1计算极位夹角0=180(k-l)(k+l)・\0=0°可见该机构无急回作用,可以达到摆臂左右摆动速度相同的要求。

3.2计算BC的长度VL AE=180mm,L AB=60mm‘且L A B=L C E,・L B C=180mm3.3计算AB杆和CD杆的关系•.WONE/CD哼AB.HD哼AB四•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分析4・1方案一的速度加速度分析:如下图所示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二60mmAB在左极限位置,由已知条件可得:V=L x WB ABABW=(30x2n)4-60m/sABV 二0.188m/s BC选取比例尺口=0.01(m/s)/mm,口=0.1(m 2/s)/mm va 由理论力学公式得:V =V +V ,V =0,C BBCC •/a 二a +a n +a tCBBCbe••atx sin30°=a «+a «at=1.573m 2/sC BBCCa =p'c'x U =1.573m 2/sCa在右极限位置:a n c =W 2x L =0.592m 2/s ABABL =0.195m 2/sBC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b J V =V +V ,V =o ・・V 二0.188m/sC BBCCBC•a =a +a n +at,a^=oC BBCBCCa n =W 2X L —0.592m 2/s ,a n=0BABABC at —0.792m 2/s C由加速度分析图可得a t X cos60°+a n —a n ,CBCB a —p'c'x U —0.792m 2/sC aJ p4.2方案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L=80mmAB在左极限位置,由已知条件可得:V=L x WBABABW=(30x2n)十60m/sAB:.a=w2x L=0.789m2/sCABAB选取比例尺口=0.01(m/s)/mm,口=0.1(m2/s)/mmva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由理论力学公式得••at=2.278m 2/s C*•*V=V+V ,V=0••-V 二0.251m/sC BBCCBC•a =a +an +at,a ”=0 CBBC BCC•a t x cos60°+a n =a n CBCB a =p'c'x U =2.278m 2/sCa在右极限位置:速度与加速度多边形如下•V =V +V ,V =0,•:V =0.251m/sC BBCC 7BC •a =a +a ”+at ,a ”=0CBBC BCCL =0.350m 2/sBC ・・a nBC2a nBC x L =0.350m 2/s BC由加速度分析图可得a t x cos60°+a n =a n ,a t =o.878m 2/s a =p'c'x u =0.878m 2/sCBCBC Ca五•动态静力分析5.1对两方案进行受力分析惯性力F S4=G/g X a (=15一9.8X 1.573=2.408N惯性力矩M=JX a =0.5*1.573=0.787N ・mS4S4C对方案二,同理可得惯性力F S4=G/g X a =15-9.8X2.278=3.487N S4C惯性力矩M=JX a =0.5X2.278=1.139N^mS4S4C由功用要求分析可得,应选取惯性力及惯性力矩较小,对杆 件冲击力较小的方案一六.MAD仿真建模分析速度与加速度6・1仿真运动轨迹6・2分析速度与加速度图线方案一方案二加速度比较方案一方案二由图分析可得:方案一的在两极限位置的速度差较方案二的小,且方案一的加速度比方案二的要小。

汽车前挡雨刮系统设计

汽车前挡雨刮系统设计

汽车前挡雨刮系统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雨刮器和雨刷的工作原理。

雨刮器是由一个金属
臂和一个橡胶叶片组成的装置。

当马达运转时,金属臂将雨刷移动在玻璃上,并通过橡胶叶片将水滴刮除,以确保玻璃表面的清晰视野。

但是,仅仅有雨刮器和雨刷是不够的。

在挡风玻璃上还需要有一层液
体来帮助雨刷清除水滴。

这就是水箱的作用。

水箱位于引擎舱内,并连接
到挡风玻璃上的喷水嘴。

水箱内装有清洁液体,通常是一种含有清洁剂和
防冻剂的混合物。

在需要清洗玻璃时,控制装置会发出指令,将清洁液喷
洒到挡风玻璃上,帮助雨刷清除水滴和污垢。

水箱内的清洁液一般由马达提供压力,使其通过喷水嘴喷射到玻璃上。

水箱的容量通常足够驾驶者在行驶途中使用。

水箱还配备有一个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清洁液的剩余量,并通过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提醒驾驶者需要
添加清洁液。

控制装置是整个雨刮系统的大脑,其作用是接收驾驶者的命令并控制
雨刮器和水箱的操作。

大多数新款汽车都会配备一个自动雨刮系统,该系
统能够根据雨量的变化智能调节雨刮器的频率和速度。

系统可以通过传感
器检测玻璃上的水滴,并根据水滴的密度和速度来调整雨刮器的操作。


种自动调节的雨刮系统可以让驾驶者专注于驾驶,而不需频繁地手动控制
雨刮器的开关。

总而言之,汽车前挡雨刮系统的设计是为了确保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提升行车安全。

它由雨刮器、雨刷、水箱、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并配
备了自动调节功能。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驾驶者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得更好
的驾驶体验。

汽车雨刮器设计报告

汽车雨刮器设计报告

汽车雨刮器设计报告摘要:1.引言2.设计原理汽车雨刮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雨刷在挡风玻璃上来回摆动,将雨水刮除。

雨刷臂由雨刷臂关节连接到雨刮器马达,雨刷臂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动。

雨刷通过橡胶刮条与挡风玻璃接触,携带水滴一起刮走。

雨刮器马达负责驱动雨刷臂以适当的速度和力量进行摆动。

3.结构设计(1)雨刷:雨刷需要选择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以确保刮去雨水的效果。

常见的材料有橡胶和硅胶等。

(2)雨刷臂:雨刷臂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弯曲能力,以适应不同挡风玻璃的曲面。

雨刷臂应采用轻量化设计,以降低质量和减少驱动力的需求。

(3)雨刮器马达:雨刮器马达应具备足够的功率和稳定性,以保证雨刮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同时,马达应具备防水和抗震性能,以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

4.实验验证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测试了不同材料的雨刷对于刮去雨水的效果,结果显示橡胶雨刷具有较好的刮水性能。

然后,我们比较了不同刮水速度对于清除水滴的效果,结果显示较快的刮水速度可以更好地清除水滴。

最后,我们测试了雨刮器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工作稳定性,结果显示设计的雨刮器可以稳定工作,并且对于不同道路条件下的雨水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5.结论本报告介绍了汽车雨刮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选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设计的雨刮器具有良好的刮水性能、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驾驶人员在雨天行驶的需求。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刮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

汽车雨刮系统原理分析演示文稿一、引言二、汽车雨刮系统的构成1.电动雨刮器马达:负责提供动力,使雨刮器能够正常工作;2.雨刮器臂:连接马达和雨刮刀片,使其能够沿着挡风玻璃刮动;3.雨刮刀片:负责将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刮除;4.控制装置:包括雨滴传感器、开关等,用于控制雨刮器的启停和速度。

三、雨刮系统的工作原理1.启动与停止:当驾驶员或者雨滴传感器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会发送信号给电动雨刮器马达,启动雨刮系统。

待降雨停止或者驾驶员关闭控制装置开关时,系统会停止工作。

2.刮水过程:一旦启动,电动雨刮器马达会产生转动力,将力量传递给雨刮器臂。

雨刮器臂会带动雨刮刀片沿着挡风玻璃上下刮动,将雨水刮除。

刮动的速度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降雨情况。

3.转向角度调节:有些汽车雨刮系统可以通过调节雨刮刀片的转向角度来适应不同的车型和挡风玻璃形状。

这样可以确保刮水效果更好,并避免对挡风玻璃造成损伤。

四、雨刮系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噪音问题:有时候使用雨刮器会产生噪音,这可能是由于雨刮刀片和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或者马达运转不平稳导致的。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更换刮片和检修马达来解决。

2.清洁不彻底:有时候雨刮刀片不能完全将雨水刮除,可能是由于刀片的老化导致的。

可以定期更换刀片,确保清洁效果。

3.雨滴感应不灵敏:雨滴传感器可能因为灰尘或者污垢的堆积而不灵敏,造成雨滴感应不准确。

定期清洁雨滴传感器可以改善感应准确性。

五、总结汽车雨刮系统的原理非常简单,通过电动雨刮器马达的转动力驱动雨刮刀片沿着挡风玻璃上下刮动,将雨水刮除。

雨滴感应器可以根据降雨情况自动启停雨刮系统,提高驾驶安全性。

清洁和定期维护是确保雨刮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2.赵明,杨磊,李瑞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雨刮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24(1):36-37.。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

02
03
清除效果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应考 虑清除效果,即雨刮器应 能够在不同的速度和角度 下都能有效地清除雨水。
噪音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还应 考虑噪音,即雨刮器在工 作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噪音 的产生。
耗能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还应 考虑耗能,即雨刮器在工 作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能源 的消耗。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contents
目录
• 雨刮系统概述 • 雨刮系统的设计要素 • 雨刮系统的设计流程 • 雨刮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雨刮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01 雨刮系统概述
雨刮系统的定义
• 雨刮系统:雨刮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清 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和灰尘,确保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方案评估
对构思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考虑技术实现、成本预算等因素,确保方案具 有可行性和竞争力。
设计实施与优化
详细设计
根据评估通过的方案,进行雨刮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图纸、建立三维模型 等。
优化改进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雨刮系统的 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验证与测试
模拟验证
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雨刮系统进行模拟验证,检查系统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
实车测试
将设计的雨刮系统安装到实际车辆上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 实际性能和可靠性。
04 雨刮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 势
雨刮系统的应用场景
1 2 3
汽车
雨刮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用于清除 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污垢和冰雪,确保驾驶视线 清晰。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三:环保型雨刮系统设计
总结词
环保性、节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风扇刮水器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12月27日1目录一.设计题目 (1)1.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1)1.2课程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2)1.3机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设计方案比较 (5)2.1设计方案一 (5)2.2最终设计方案 (6)2.3原始数据 (6)三、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6)四.虚拟样机实体建模与仿真 (11)4.1ADAMS/V IEW 的样机建模 (11)五.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分析 (12)5.1位移仿真曲线 (12)5.2速度仿真曲线 (12)5.3加速度仿真曲线 (12)六. 课程设计总结 (13)6.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13)6.2设计过程 (13)6.3设计展望 (14)6.4设计工作分工表 (14)6.5参考文献 (15)一.题目:汽车风扇刮水器1.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工程技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3、训练学生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基本技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任务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机构运动性能曲线。

11.2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并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骤(1)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即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构思并选定机构方案;(2)设计上述各机构。

根据选定的方案采用各机构,如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及其组合机构等,即具体机构的尺度综合,求出机构的主要尺寸;(3)根据上面求得的尺寸,按比例画出全部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运动循环图;(4)据此对上述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进行基于ADAMS软件的机构建模与运动仿真。

即绘制机构的运动线图,或进一步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5)编写设计说明书。

2)设计说明书编写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是学生证明自己设计正确合理并供有关人员参考的文件,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集整理课程设计报告工作关系到课程设计的成败,通过这项工作,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编写说明书也是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逐步形成,课程设计结束时,再作必要的补充和整理。

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视设计任务而定,大致包括:(1)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

(2)机构运动简图或设计方案的确定。

(3)全部原始数据。

(4)完成设计所用方法及其原理的简要说明。

(5)建立设计所需的数学模型并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及说明,写出设计计算结果。

(6)绘出计算机程序框图,写出自编的程序。

或将基于ADAMS软件的机构建模与仿真方法过程描述出来。

(7)用表格列出计算结果并画出主要曲线图。

(8)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写出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9)列出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3)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1)说明书一般用A4纸打印,要求步骤清楚、叙述简明、文句通顺、书写端正。

(2)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使其醒目突出,建议加上目录。

(3)通过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学生应该学会整理设计数据、绘制图表和简图,用工程术语表达设计成果的方法。

(4)对所用公式和数据,应标明来源——参考资料的编号和页次。

(5)说明书应加上封面,并与图纸一起装订成册。

1.3机构的简介1.刮水器的功用为了保证汽车在雪雨天有良好的视野,各种车辆均配有刮水器,它利用连杆运动机构将电机连续旋转运动化为刮片的往复挂刷运动,清除车窗上的水滴或污垢,保持清晰的视野。

2.刮水器的机构简介及运动原理汽车风窗刮水器是用于汽车刮水刷的驱动装置。

如图1- (a)所示,风窗刮水器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齿轮装置1-2,传至曲柄摇杆装置2'-3-4。

电动机单向连续转动,刮水杆4作左右往复摆动,要求左右摆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其中,刮水刷的工作阻力矩如图1- (b)所示。

3.刮水器的运动简图二、方案设计比较2.1方案一分析:电机A转动,带动凸轮1、2转动,使滚子推杆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挂水效果。

该方案优点:雨刷挂水面积较大,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该方案缺点:中间固定部位较长,影响视线,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凸轮制造较困难,雨刷向上移动时,又将雨水向上刮,影响效率。

2.2最终设计方案:符号 1n KϕAB l 1x DC L 4G 4S J 1M单位 m inr()mmN2m kg ⋅mm N ⋅数据 40 1 120 60 160 100 15 0.01 500三、刮水器机构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1.mm L BC 160=2.极位夹角:()()11180+-=k k θ ∴ 0=θ(该机构无急回作用,摆臂可匀速摆动)3.传动角()bca d cb ar r 2cos 222--+='()bca d cb ar r 2cos 1802221--+-='得:491='='r r4.加速度、速度多边形计算与分析 已知:m in40rn =得: AB AB B L v ⨯=ω s m s m AB 19.434≈=πωm L a sm vmmL AB AB B ABAB 22052.1251.060=⨯=∴=∴=ω选比例尺:12.428.83=''===b p a pbv Ba BV μμ理论力学公式:tCBnCB B C BCB c aa a a v v v ++=+=∵支座A 、D 的水平距离为160mm ,mm L AB 60=,且CD AB L L =,∴mm L BC 160=,由运动机构的左极限和右极限分析可以得到:ABCD CD CE 3322330cos =∴==mm L AB 60=在左极限位置时:AB AB B L V ⨯=ω()s m AB 60240πω⨯=s rad AB 187.4=ωmm L AB 60= s m V AB 251.0=∴s m L a AB AB n B 22052.1=⨯=∴ω∴速度矢量图和加速度矢量图如下:由理论力学公式得:BC B c v v v += , 0=c v , s m v CB 251.0=∴∵tCB n CB B C a a a a ++= 0=∴n c a加速度关系图s m L L V a CB CB CB n CB22394.0=⨯⎪⎪⎭⎫ ⎝⎛=∴ n CB n B t c a a a +=⨯ 30sin s m a t c 29.2=∴.0=c v BC B c v v v += s m v CB 251.0=∴tCBn CB B C a a a a ++= 0=∴n c a s m L a AB AB n B 22052.1=⨯=∴ω 0=∴n c as m L L V a CB CB CB n CB22398.0=⨯⎪⎪⎭⎫ ⎝⎛=∴ 加速度分析图可得:n B n CB t c a a a =+⨯ 60cos s m a t c 2308.1=∴由图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可得:sm v s m v BC c 251.00==sm a sm a sm a C n BC n C 222627.00683.0===四、ADMAS 仿真与建模五、ADAMS仿真结果分析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已建立模型的摇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数据分析,并输出所需要的数据及曲线,如下:位移:速度:加速度:六.课程设计总结6.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在学完在校的众多课程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机电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应用到实际设计机构中去,提高我们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的能力,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我们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做到分工合作,明确每个人的任务。

在这次雨刮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计算各节点的速度加速度问题,仿真数据分析等都让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绘制雨刮器的运动简图也是一项麻烦的工作,需要耐心和认真。

但在绘图的同时也很好地复习了CAD的运用。

纵观本次设计过程,短短的一个星期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要对问题认真重视,然后就是数学思想的完美性的思考,将机构放之现实生活中我要考虑的问题,还翻阅了大量有关雨刮器设计的书籍,更好地了解了雨刮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理念。

6.2设计过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真是收获颇丰,不仅温习、巩固了课本上学所学知识,而且使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多动脑带来的快乐,团体合作的力量以及相互讨论的好处。

对于设计流程:参与课程设计的选题,对刮水器的机构进行构思,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

绘制刮水器的机构简图。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尺寸设计。

在ADMAS软件中设计出雨刮器机构,并对其进行仿真,得到各运动参数。

在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对于某些机构的原理知识,有了更高有一层的认识,有感性的认识变为了理性的理解以及掌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用于仿真分析的ADMAS也更加娴熟系统了。

6.3设计展望生活中我们发现,雨下得很大时使用雨刷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雨刷时,就会发现雨刷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还有的时候会卡在玻璃上造成视线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