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网络连接详解

合集下载

EBT3001串口转以太网芯片Socket功能详解

EBT3001串口转以太网芯片Socket功能详解

EBT3001串口转以太网芯片Socket功能详解TCP服务器模式TCP Server 即TCP 服务器。

在TCP Server 模式下,设备监听本机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在关闭Modbus 网关功能时,设备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所有与设备建立连接的客户端设备,最多支持连接6 路客户端,启用Modbus 网关功能后非Modbus 数据将会被清除不进行转发。

通常用于局域网内与TCP 客户端的通信。

TCP客户端模式TCP Client 即TCP 客户端。

设备工作时将主动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用于实现串口数据和服务器数据的交互。

使用客户端需要配置准确配置目标的IP 地址/域名、目标端口。

UDP服务器模式UDP Server 是指设备使在用UDP 协议通信时不验证数据来源IP 地址,每收到一个UDP 数据包后,保存数据包的源IP 地址以及源端口,且将其设置为目标IP 及端口,所以设备发送的数据只向最后一次设备接收数据的源IP 地址及端口发送数据包。

此模式通常用于多个网络设备与本设备通信,且频率较高,TCP Server 无法满足条件的场景。

使用UDP Server 需要远程UDP 设备先发送数据,否则无法正常发送数据。

【注】UDP 模式下,网络向设备下发数据应小于512Bit 每包,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

UDP客户端模式UDP Client 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没有连接的建立和断开,只需要配置目的IP 和目的端口即可将数据发向对方。

通常用于对丢包率没有要求,数据包小且发送频率较快,并且数据要传向指定的IP 的数据传输场景。

UDP Client 模式下,设备只会与配置的(目标IP 和目标端口)远端UDP 设备通讯。

在本模式下,目标地址设置为255.255.255.255,发送数据将在全网段广播,但收发设备需要保证端口一致,同时设备也可以接收广播数据。

C#网络编程(Socket监听和连接)

C#网络编程(Socket监听和连接)

C#⽹络编程(Socket监听和连接)C#⽹络编程(基本概念和操作) - Part.1引⾔C#⽹络编程系列⽂章计划简单地讲述⽹络编程⽅⾯的基础知识,由于本⼈在这⽅⾯功⼒有限,所以只能提供⼀些初步的⼊门知识,希望能对刚开始学习的朋友提供⼀些帮助。

如果想要更加深⼊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本⽂是该系列第⼀篇,主要讲述了基于套接字(Socket)进⾏⽹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TCP协议、套接字、聊天程序的三种开发模式,以及两个基本操作:侦听端⼝、连接远程服务端;第⼆篇讲述了⼀个简单的范例:从客户端传输字符串到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并打印字符串,将字符串改为⼤写,然后再将字符串回发到客户端,客户端最后打印传回的字符串;第三篇是第⼆篇的⼀个强化,讲述了第⼆篇中没有解决的⼀个问题,并使⽤了异步传输的⽅式来完成和第⼆篇同样的功能;第四篇则演⽰了如何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收发⽂件;第五篇实现了⼀个能够在线聊天并进⾏⽂件传输的聊天程序,实际上是对前⾯知识的⼀个综合应⽤。

与本⽂相关的还有⼀篇⽂章是:,但这个聊天程序不及本系列中的聊天程序功能强⼤,实现⽅式也不相同。

⽹络编程基本概念1.⾯向连接的传输协议:TCP对于TCP协议我不想说太多东西,这属于⼤学课程,⼜涉及计算机科学,⽽我不是“学院派”,对于这部分内容,我觉得作为开发⼈员,只需要掌握与程序相关的概念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太艰深的研究。

我们⾸先知道TCP是⾯向连接的,它的意思是说两个远程主机(或者叫进程,因为实际上远程通信是进程之间的通信,⽽进程则是运⾏中的程序),必须⾸先进⾏⼀个握⼿过程,确认连接成功,之后才能传输实际的数据。

⽐如说进程A想将字符串“It's a fine day today”发给进程B,它⾸先要建⽴连接。

在这⼀过程中,它⾸先需要知道进程B的位置(主机地址和端⼝号)。

随后发送⼀个不包含实际数据的请求报⽂,我们可以将这个报⽂称之为“hello”。

详解ABB机器人SOCKET通讯

详解ABB机器人SOCKET通讯

详解ABB机器⼈SOCKET通讯⼀、Socket通信简介Android与服务器的通信⽅式主要有两种,⼀是Http通信,⼀是Socket通信。

两者的最⼤差异在于,http连接使⽤的是“请求—响应⽅式”,即在请求时建⽴连接通道,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向客户端返回数据。

⽽Socket通信则是在双⽅建⽴起连接后就可以直接进⾏数据的传输,在连接时可实现信息的主动推送,⽽不需要每次由客户端想服务器发送请求。

那么,什么是socket?Socket⼜称套接字,在程序内部提供了与外界通信的端⼝,即端⼝通信。

通过建⽴socket连接,可为通信双⽅的数据传输传提供通道。

socket的主要特点有数据丢失率低,使⽤简单且易于移植。

1 什么是Socket Socket是⼀种抽象层,应⽤程序通过它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使⽤Socket可以将应⽤程序添加到⽹络中,与处于同⼀⽹络中的其他应⽤程序进⾏通信。

简单来说,Socket提供了程序内部与外界通信的端⼝并为通信双⽅的提供了数据传输通道。

2 Socket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的底层协议,Socket的实现是多样化的。

本指南中只介绍TCP/IP协议族的内容,在这个协议族当中主要的Socket类型为流套接字(streamsocket)和数据报套接字(datagramsocket)。

流套接字将TCP作为其端对端协议,提供了⼀个可信赖的字节流服务。

数据报套接字使⽤UDP协议,提供数据打包发送服务。

下⾯,我们来认识⼀下这两种Socket类型的基本实现模型。

⼆、Socket 基本通信模型三、Socket基本实现原理3.1基于TCP协议的Socket服务器端⾸先声明⼀个ServerSocket对象并且指定端⼝号,然后调⽤Serversocket的accept()⽅法接收客户端的数据。

accept()⽅法在没有数据进⾏接收的处于堵塞状态。

(Socketsocket=serversocket.accept()),⼀旦接收到数据,通过inputstream读取接收的数据。

Socket通信协议详解

Socket通信协议详解

Socket通信协议详解要写⽹络程序就必须⽤Socket,这是程序员都知道的。

⽽且,⾯试的时候,我们也会问对⽅会不会Socket编程?⼀般来说,很多⼈都会说,Socket编程基本就是listen,accept以及send,write等⼏个基本的操作。

是的,就跟常见的⽂件操作⼀样,只要写过就⼀定知道。

对于⽹络编程,我们也⾔必称TCP/IP,似乎其它⽹络协议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TCP/IP,我们还知道TCP和UDP,前者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可靠性,后者则允许数据丢失。

最后,我们还知道,在建⽴连接前,必须知道对⽅的IP地址和端⼝号。

除此,普通的程序员就不会知道太多了,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已经够⽤了。

最多,写服务程序的时候,会使⽤多线程来处理并发访问。

我们还知道如下⼏个事实:1。

⼀个指定的端⼝号不能被多个程序共⽤。

⽐如,如果IIS占⽤了80端⼝,那么Apache就不能也⽤80端⼝了。

2。

很多防⽕墙只允许特定⽬标端⼝的数据包通过。

3。

服务程序在listen某个端⼝并accept某个连接请求后,会⽣成⼀个新的socket来对该请求进⾏处理。

于是,⼀个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就产⽣了。

如果⼀个socket创建后并与80端⼝绑定后,是否就意味着该socket占⽤了80端⼝呢?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当其accept⼀个请求后,⽣成的新的socket到底使⽤的是什么端⼝呢(我⼀直以为系统会默认给其分配⼀个空闲的端⼝号)?如果是⼀个空闲的端⼝,那⼀定不是80端⼝了,于是以后的TCP数据包的⽬标端⼝就不是80了--防⽕墙⼀定会阻⽌其通过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防⽕墙并没有阻⽌这样的连接,⽽且这是最常见的连接请求和处理⽅式。

我的不解就是,为什么防⽕墙没有阻⽌这样的连接?它是如何判定那条连接是因为connet80端⼝⽽⽣成的?是不是TCP数据包⾥有什么特别的标志?或者防⽕墙记住了什么东西?后来,我⼜仔细研读了TCP/IP的协议栈的原理,对很多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SOCKET函数详解(My整理)

SOCKET函数详解(My整理)

Socket 函数说明1.1 库函数综述1.1.1 套接字函数表 1.1 Windows Sockets 1.1 版本Berkeley Sockets函数函数名说明accept()确认外来连接,并将它与一个立即建立的数据套接字联系起来。

原始套接字返回到监听状态bind() 给未命名套接字赋一个本地名closesocket()从进程对象参考表中删去一个套接字,只有当SO_LINGER设置时才阻塞connect()在指定套接字上初始化连接getpeername() 获取与指定套接字连接的对等方的名字getsockname() 获取指定套接字的当前名字getsockopt() 获取与指定套接字相关的选项htonl() 将一个32位数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htons() 将一个16 位数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inet_addr() 将一个用网际标准点分表示法表示的字符串地址转换成网际地址值inet_ntoa() 将一个网际地址值转换成一个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的字符串地址ioctlsocket() 为套接字提供控制listen() 在指定套接字上监听外来连接ntohl() 将一个32位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ntohs() 将一个16 位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recv()从一个连接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recvfrom()从一个连接或未连接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select()执行多路同步I/Osend()给一个连接套接字发送数据sendto()给一个连接或未连接套接字发送数据setsockopt() 设置与指定套接字相关的选项shutdown() 关闭全双工连接的一部分socket() 建立一个通讯用的末端点,返回一个套接字注:标红函数作用在阻塞套接字上可以阻塞。

这些函数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 套接字函数。

此类函数包括socket(),bind(),getpeername(),getsockname()和closesocket(),它们主要完成创建,关闭套接字功能,以及对套接字命名与名字获取。

鸿蒙socket的用法

鸿蒙socket的用法

鸿蒙socket的用法一、Socket的基本概念Socket是构成TCP/IP网络服务的组件,它提供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端口,即所谓的Socket端口。

在鸿蒙网络编程中,Socket编程模型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

在使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时,需要先创建一个Socket对象,该对象代表一个网络连接。

在鸿蒙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创建Socket 对象:1. Socket()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普通的Socket对象,需要指定协议族和协议类型。

2.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使用指定的协议族、类型和协议创建一个Socket对象。

创建完Socket对象后,需要调用其connect()方法来建立与远程主机的连接。

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鸿蒙Socket编程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使用输入/输出流来实现的。

可以使用Socket对象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方法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1. 数据的发送:使用Socket对象的OutputStream方法将数据写入到网络连接中。

2. 数据的接收:使用Socket对象的InputStream方法从网络连接中读取数据。

四、连接的关闭在完成网络通信后,需要关闭Socket连接。

可以使用Socket对象的close()方法来关闭连接。

五、服务器端编程在鸿蒙Socket编程中,服务器端程序通常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可以使用ServerSocket类来创建一个监听端口,并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当有客户端连接时,ServerSocket会返回一个Socket对象,该对象代表与该客户端的连接。

可以使用该对象来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六、客户端编程客户端程序通常用于发起网络请求,并接收服务器响应。

在鸿蒙Socket编程中,可以使用Socket类来创建一个客户端连接,并发送请求数据。

当服务器响应时,可以使用Socket对象的InputStream 方法来读取响应数据。

qt qtcpsocket 用法

qt qtcpsocket 用法

qt qtcpsocket 用法QT是一种跨平台开发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例如C++、Java 等,QT拥有强制性的C++ API,允许开发者完成各种应用程序的UI设计、数据库操作、网络编程等功能。

QT中的QTcpSocket是一个可以用于网络通信的类,它提供了一个TCP套接字便捷的封装,允许开发者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将数据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

下面,我们来一步步阐述QT的QTcpSocket的用法。

第一步:使用QTcpSocket建立连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来使用QTcpSocket建立连接:```cppQTcpSocket socket;socket.connectToHost(hostName, portNumber);if(socket.waitForConnected())qDebug() << "Connected to host " << hostName << " on port " << portNumber;elseqDebug() << "Connection failed.";```其中,hostName和portNumber分别是我们需要连接的主机名和端口号。

可以通过waitForConnected函数来等待连接成功。

连接成功后,调试器将输出Connected to host xxx on port yyy。

第二步:发送数据成功建立连接后,我们可以使用QTcpSocket发送数据,以发送字符串为例:```cppQ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socket.write(message.toUtf8());```这里,我们首先将要发送的字符串转换为UTF-8编码格式,并调用QTcpSocket的write函数发送数据。

常用socket函数详解

常用socket函数详解

常⽤socket函数详解常⽤socket函数详解关于socket函数,每个的意义和基本功能都知道,但每次使⽤都会去百度,参数到底是什么,返回值代表什么意义,就是说⽤的少,也记得不够精确。

每次都查半天,经常烦恼于此。

索性都弄得清楚、通透,并记录下来,⼀来便于⾃⼰记忆,再者以防⽇后查阅、回顾。

主要介绍:socket、bind、listen、connect、accept、send、sendto、recv、recvfrom、close、shutdown⽹络中的进程是通过socket来通信的,那什么是socket呢?socket起源于Unix,⽽Unix/Linux基本哲学之⼀就是“⼀切皆⽂件”,都可以⽤“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

我的理解就是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个实现,socket即是⼀种特殊的⽂件。

其在linux和windows环境下的头⽂件主要是:#include<sys/socket.h>和#include<WinSock2.h>下⾯较为详细的介绍各个函数的使⽤⽅法,及返回值判断和处理。

另外,若想对函数调⽤后内核的详细动作过程,可参考UNIX⽹络编程第⼀卷或TCPIP详解第⼆卷。

1.socketint socket(int domain,int type, int protoc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值:⾮负描述符 – 成功,-1 - 出错其中:family指明了协议族/域,通常AF_INET、AF_INET6、AF_LOCAL等;type是套接⼝类型,主要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protocol⼀般取为0。

成功时,返回⼀个⼩的⾮负整数值,与⽂件描述符类似。

对于windows环境下,在调⽤该函数之前需⾸先调⽤WSAStartup函数完成对Winsock服务的初始化,如#include<WinSock2.h>WSADATA wdata;if ( WSAStartup(MAKEWORD(2,2), &wdata) !=0 ){return INVALID_SOCKET;}后⾯即可调⽤socket函数,参数意义与linux环境⼀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cket网络连接详解
一. 网络OSI模式(7层)
网络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nection)TCP/IP参考模型
网络通讯要素:
1.IP地址(唯一标识网络设备)
网络中设备的标示
不易记忆,可以用主机名
本地回环地址:127.0.0.1 主机名:localhost
2.端口号(定位程序标示进程的逻辑地址,不同进程的标示)
有效端口:0~65535,其中0~1024由系统使用或者保留端口,开发中不要使用1024以下的端口
3.传输协议(用什么样的模式交互)
通讯的规则,常见协议:TCP、UDP
URL(统一资源定位) http://ip:80/文件路径
二. OSI七层以及作用
应用层七层
七层代表的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记法:
物理层是最基层的层次(物理层),
有了物理层我们想要发送数据(数据链路层),
要传输数据就要需要介质也就是网络(网络层),
有了介质后我们就可以传输数据给对方(传输层),
传输完成后就可以发给另一个用户对话(会话层),
有了对话后就需要显示出来(显示层),
显示出来后就可以进行使用了(应用层)
)
七层之间的关系
网络层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节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节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
三. 七层内容和作用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1、0,也就是常说的数模与模数转换)。

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bit),主要设备: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

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主要设备:网卡,交换机
网络层: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

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数据包,主要设备:路由器。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如TCP、UDP协议,主要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以往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会话层:通过传输层建立数据传输通路。

在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
表示层: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压缩与解压缩等,即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化成人能够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应用层: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TP(各种文件下载)、浏览器、QQ 等,可以将其理解为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的东西,也就是终端应用。

四. TCP/IP参考模型(4层)
OSI和TCP/IP的不同
每层代表
五.TCP UDP的区别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各自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两者的区别在于:
1.连接方式
TCP:需要建立连接,形成传输数据的通道
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将数据源和目的封装成数据包中
2.数据传输的大小
TCP:数据大小不收限制,在连接中进行大数据传输
UDP:每个数据报的大小限制在64K之内
3.安全性
TCP:通过三次握手完成连接,因此是可靠协议,安全送达
UDP:因为无需连接,因此是不可靠协议
4.效率性
TCP:必须需要建立连接,所以效率稍微会低些
UDP:不需要建立连接,速度快
六.Scoket的解释(网络进程间如何进行通讯)
Socket就是为网络服务提供的一种机制
通信的两端都是Socket
网络通信其实就是Socket间的通信
数据在两个Socket间通过IO传输
Socket抽象层是位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层
可以只传送数据本身而不用进行XML封装,大大降低数据传输的开销(JSON)
Socket允许使用长连接,允许应用程序运行在异步模式(提高效率),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接收数据
常用的两种Socket类型
流式Socket(SOCK_STREAM):流式是一种面向连接的Socket,针对于面向连接的TCP服务应用
数据报式Socket(SOCK_DGRAM):数据报式Socket是一种无连接的Socket,对应于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
七.如何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本地:通过进程间PID来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网络:TCP/IP协议中的网络层的“IP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

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

利用三元组标识(ip地址,协议,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与其他进程的交互
八.socket的基本操作(套接字)
socket的基本操作
socket函数
九.socket中TCP-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

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 为x;然后,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需要对这个SYN 报文段进行确认,设置Acknowledgment Number为x+1(Sequence Number+1);同时,自己自己还要发送SYN请求信息,将SYN位置为1,Sequence Number为y;服务器端将上述所有信息放到一个报文段(即SYN+ACK报文段)中,一并发送给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报文段。

然后将Acknowledgment Number设置为y+1,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段,这个报文段发送完毕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TCP三次握手。

十.socket中TCP- 四次握手释放连接详解
四次握手释放连接
图示过程如下:
1.某个应用进程首先调用close主动关闭连接,这时TCP发送一个FIN M;
2.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后,执行被动关闭,对这个FIN进行确认。

它的接收也作为文件结束符传递给应用进程,
因为FIN的接收意味着应用进程在相应的连接上再也接收不到额外数据;
3.一段时间之后,接收到文件结束符的应用进程调用close关闭它的socket。

这导致它的TCP也发送一个FIN N;
4.接收到这个FIN的源发送端TCP对它进行确认。

十一.在iOS中流式Socket连接的方法
在iOS中以NSStream(流)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可以设置流的代理,对流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
连接建立
接收到数据
连接关闭
NSStream:数据流的父类,用于定义抽象特性,例如:打开、关闭代理,NSStream继承自CFStream(Core Foundation)
NSOutputStream:NSSTream的子类- 输出流:用来写数据
NSInputStream:NSStream的子类-输入流:用来读数据
A输出------输入->B A向B输入数,对A是输出,但对B是输入
十二.Socket连接与HTTP连接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Socket连接就是TCP连接
不同点:
1.连接长度
Socket:长连接,连接一旦建立,通信双方即可开始相互发送数据内容,直到双方连接断开
HTTP:短连接,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
2.连接响应
Socket:实际情况中,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防火墙默认会关闭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状态的连接而导致 Socket 连接断连,因此需要通过轮询告诉网络,该连接处于活跃状态
HTTP: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被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