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第7章玻璃的结构和性能
双层玻璃气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双层玻璃气孔的结构特点及其对热传递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气孔参数对双层玻璃保温性能的影响。
3. 分析双层玻璃气孔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双层玻璃气孔是由两层玻璃板和中间的气孔层组成,气孔层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可以有效降低热传递,提高保温性能。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气孔参数下的热传递系数,分析气孔对双层玻璃保温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双层玻璃:尺寸为500mm×500mm,厚度为5mm。
2. 惰性气体:氩气。
3. 温度计:精确度为0.1℃。
4. 热电偶:精确度为0.5℃。
5. 数据采集仪:精确度为0.1℃。
四、实验方法1. 将两层玻璃板紧密贴合,形成气孔层。
2. 在气孔层内部注入氩气,确保气孔层充满惰性气体。
3. 将双层玻璃放置在实验装置中,设置不同的气孔参数(如气孔直径、气孔间距等)。
4. 利用温度计和热电偶测量双层玻璃表面的温度,记录数据。
5. 通过数据采集仪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气孔直径对热传递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孔直径的增大,热传递系数逐渐减小。
当气孔直径超过一定范围后,热传递系数趋于稳定。
(2)气孔间距对热传递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孔间距的增大,热传递系数逐渐减小。
当气孔间距超过一定范围后,热传递系数趋于稳定。
2. 结果分析(1)气孔直径的影响气孔直径对热传递系数的影响较大。
当气孔直径较小时,气孔内的气体分子碰撞频率较高,导致热传递系数较大;随着气孔直径的增大,气体分子碰撞频率降低,热传递系数减小。
(2)气孔间距的影响气孔间距对热传递系数的影响较小。
当气孔间距较小时,气孔间的气体分子碰撞频率较高,导致热传递系数较大;随着气孔间距的增大,气体分子碰撞频率降低,热传递系数减小。
六、结论1. 双层玻璃气孔可以有效降低热传递,提高保温性能。
2. 气孔直径和气孔间距对热传递系数有显著影响,适当调整气孔参数可以提高双层玻璃的保温性能。
玻璃工艺学(3篇)

第1篇一、玻璃工艺学的起源玻璃工艺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了玻璃的制造。
古埃及人最早利用当地的石英砂、石灰石和木炭等原料,通过高温加热制成了一种被称为“古埃及玻璃”的器皿。
随后,玻璃工艺逐渐传播到希腊、罗马等地,形成了独特的玻璃文化。
二、玻璃的原料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和硼砂等。
这些原料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约占玻璃成分的70%。
石英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透明度。
2. 石灰石:石灰石在玻璃制造中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和粘度,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强度。
3. 长石:长石是玻璃的助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4. 纯碱:纯碱是玻璃的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化学稳定性。
5. 硼砂:硼砂在玻璃制造中起到提高玻璃耐热冲击性的作用。
三、玻璃的制造玻璃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根据玻璃的种类和性能要求,确定原料的配比。
2. 熔融:将配好的原料在高温下熔融,熔融温度一般为1400℃左右。
3. 成形:将熔融的玻璃液通过冷却、拉伸、吹制等方法,使其成为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4. 退火:将成形的玻璃制品在退火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
5. 精加工: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磨光、抛光等精加工,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四、玻璃的加工玻璃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切割:使用切割机将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尺寸。
2. 磨光:使用磨光机对玻璃制品表面进行磨光处理,提高其透明度和光洁度。
3. 抛光:使用抛光机对玻璃制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达到镜面效果。
4. 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改变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提高玻璃的强度、耐热冲击性等。
5. 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处理改变玻璃的表面性能,如增加防污、防雾等功能。
五年级上册语文新型玻璃主要讲了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新型玻璃主要讲了什么?
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夹丝玻璃的特点是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变色玻璃的特点是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因而能调节室内光线,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的特点是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了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预言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开头既连接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清楚明白;第4自然段的首句过渡非常自然,令人感到亲切.第5自然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起读者阅读的愿望.。
擦玻璃优秀作文第1篇(7篇)

擦玻璃优秀作文第1篇(7篇)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新玻璃》。
从文中我们知道了带屏幕的防盗玻璃、夹层玻璃、变色玻璃、隔热玻璃和吸音玻璃。
但是我觉得这些眼镜不够特别。
现在科学不断发展,神奇的新型玻璃越来越多。
如果我是发明家,我想发明这四种眼镜——新风音乐玻璃、真空玻璃、护眼玻璃、书本玻璃。
空气清新的音乐玻璃可以净化空气,在阳光下播放优美的音乐。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没有阳光,它的功能会没有用吗?”当然不是。
新风音乐玻璃有两种启动方式:一种是从阳光开始,一种是从鼓掌开始。
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只要拍手,就可以净化空气,听音乐。
随着拍手的声音,你也可以改变音乐的旋律。
真空玻璃有一双锐利的“鹰眼”。
只要它在数百英里外的方圆看到灰尘,它就会把灰尘吸进肚子里。
过一段时间,它会神奇地把灰尘变成你喜欢的各种花,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情舒畅。
护眼玻璃,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保护眼睛的玻璃。
它还有一双锐利的“鹰眼”,可以“看”出你的眼睛是否疲惫。
它通过红外线,如果感应到人眼疲劳,就会切换到更醒目的图案。
如果主人不喜欢这个图案,可以随意调整,变换成各种图案。
玻璃书是一种阅读玻璃,可以作为世界图书馆。
只要房间的玻璃装上,就可以看书,甚至查资料。
不管你想看的书是古文还是外文,漫画还是小说,这个杯子里什么都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玻璃会不断变化。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想象成真,让玻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周六早上,爸爸妈妈出去跑步。
我对自己说:“我周五就做完作业了,现在该怎么办?”我突然看到窗玻璃脏了。
对了,我现在可以擦玻璃了!我先拿了一盆水,然后拿了一块布,用水浸湿,然后拧干,然后擦玻璃。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玻璃上还有很多灰尘。
我又把毛巾洗了擦。
但是玻璃上还是有痕迹!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记得我妈妈最后一次清洗玻璃时,她用报纸清洗。
我赶紧去拿了些报纸,学着我妈上次擦玻璃的样子,结果还是不干净。
我心想:是不是因为报纸用的太少了?我应该多买些报纸。
玻璃工艺制作(3篇)

第1篇一、引言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电子、光学等领域。
玻璃工艺制作是一门古老的技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制作方法和品种。
本文将从玻璃工艺的历史、制作工艺、种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玻璃工艺的历史玻璃工艺起源于古埃及,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玻璃主要用于制作珠子、容器等装饰品。
公元前16世纪,古罗马人发明了吹制玻璃工艺,使玻璃制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此后,玻璃工艺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
三、玻璃工艺制作工艺1. 玻璃原料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
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成分,纯碱和石灰石用于降低玻璃的熔点。
2. 熔制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熔融。
熔制温度一般为1500℃左右。
3. 吹制将熔融的玻璃吹成所需的形状。
吹制过程中,玻璃匠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艺,掌握吹制技巧。
4. 冷却将吹制好的玻璃制品放入冷却池中,使其逐渐冷却至室温。
5. 精加工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磨边、抛光等精加工,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四、玻璃工艺种类1. 普通玻璃普通玻璃是指未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普通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
2. 玻璃钢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
玻璃钢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建筑等领域。
3. 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是将普通玻璃加热至软化点后,迅速冷却而成。
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
4. 热弯玻璃热弯玻璃是将玻璃加热至软化点后,施加外力使其弯曲成所需形状。
热弯玻璃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
5. 玻璃马赛克玻璃马赛克是一种装饰材料,由小块玻璃组成。
玻璃马赛克具有色彩丰富、耐磨、易清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卫生间、浴室、游泳池等场所。
五、玻璃工艺应用1. 建筑领域玻璃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如玻璃幕墙、玻璃窗、玻璃门等。
夹砂玻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夹砂玻璃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夹砂玻璃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3. 通过实验验证夹砂玻璃的强度、耐热性和透光性等性能。
二、实验原理夹砂玻璃是一种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砂粒层,从而具有特殊性能的玻璃材料。
其制作原理是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胶粘剂,然后将砂粒均匀撒在胶粘剂上,经过加热固化后,形成一层坚固的砂粒层。
夹砂玻璃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热性和透光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平板玻璃、胶粘剂、砂粒、清洗剂等。
2. 实验设备:玻璃加工设备、加热设备、清洗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平板玻璃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 涂覆胶粘剂:将胶粘剂均匀涂覆在平板玻璃表面,厚度适中。
3. 撒砂粒:将砂粒均匀撒在胶粘剂上,注意不要重叠或堆积。
4. 固化:将涂覆胶粘剂和砂粒的玻璃放入加热设备中,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
5. 冷却:固化后的玻璃自然冷却至室温。
6. 清洗:将冷却后的玻璃放入清洗设备中,用清洗剂清洗干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强度测试:将夹砂玻璃样品进行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 耐热性测试:将夹砂玻璃样品在高温下进行耐热性测试,结果显示其耐热性良好,无裂纹、变形等现象。
3. 透光性测试:将夹砂玻璃样品进行透光性测试,结果显示其透光性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 应用性能测试:将夹砂玻璃样品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如建筑门窗、家具装饰等,结果显示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六、实验结论1. 夹砂玻璃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热性和透光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夹砂玻璃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夹砂玻璃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七、实验建议1. 优化胶粘剂配方,提高夹砂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
2. 研究新型砂粒材料,提高夹砂玻璃的透光性和装饰效果。
夹胶玻璃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夹胶玻璃,又称夹层玻璃或安全玻璃,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透明度和安全性能的玻璃产品。
它通过将两片或多片玻璃用特殊的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具有优异的耐冲击、耐热冲击、耐温差和抗破碎性能。
夹胶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铁路、船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夹胶玻璃的工艺原理、生产流程以及应用领域。
二、夹胶玻璃的工艺原理1. 玻璃的选择夹胶玻璃的生产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玻璃原料。
常用的玻璃原料包括硅砂、石灰石、纯碱、长石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彩色玻璃等。
2. 胶片的选择胶片是夹胶玻璃的核心材料,它起到粘合玻璃片、提高玻璃安全性能的作用。
常用的胶片有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聚碳酸酯(PC)胶片等。
PVB胶片具有优异的透明度、耐候性和粘结强度,是夹胶玻璃生产中最常用的胶片。
3. 玻璃与胶片的粘合将玻璃与胶片进行粘合是夹胶玻璃生产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粘合方法有:(1)热压法:将玻璃与胶片放入高温高压的压机中,使胶片与玻璃充分熔融,形成牢固的粘合。
(2)冷压法:将玻璃与胶片放入压机中,通过机械压力使胶片与玻璃粘合。
(3)超声波粘合法: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使胶片与玻璃产生摩擦热,实现粘合。
4. 热处理为了提高夹胶玻璃的耐冲击性能,通常需要对粘合后的玻璃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有:(1)退火处理:将粘合后的玻璃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玻璃内应力释放,提高玻璃的韧性。
(2)钢化处理:将粘合后的玻璃在较高温度下加热,然后快速冷却,使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内部形成张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
三、夹胶玻璃的生产流程1. 玻璃加工:将选定的玻璃原料经过熔化、成型、切割等工艺,制成符合要求的玻璃片。
2. 胶片制备:将PVB胶片或其他胶片进行切割、清洗、干燥等处理,制成符合要求的胶片。
3. 玻璃与胶片的粘合:将玻璃片与胶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采用热压法、冷压法或超声波粘合法进行粘合。
玻璃行业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玻璃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度玻璃行业的发展态势、市场表现、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与增长2023年,我国玻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玻璃产量达到XX亿重量箱,同比增长XX%。
其中,平板玻璃产量XX亿重量箱,增长率为XX%;玻璃深加工产品产量XX亿平方米,增长率为XX%。
2. 产品结构2023年,我国玻璃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性能、节能环保型玻璃产品占比逐年提高。
其中,浮法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3. 区域分布我国玻璃行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
其中,华东地区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XX%,华北地区占比XX%,华中地区占比XX%。
三、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1. 技术创新2023年,我国玻璃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玻璃纤维技术取得突破,巨石集团玻璃纤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玻璃深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取得新进展;- 玻璃回收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 产品研发2023年,我国玻璃行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 高性能节能玻璃,如Low-E玻璃、真空玻璃等;- 高强度玻璃,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 耐火玻璃、防火玻璃等特种玻璃。
四、政策环境1. 产业政策202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玻璃行业健康发展。
主要政策包括:- 《关于加快玻璃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玻璃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 环保政策2023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玻璃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
钙 氧 硅
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引入Na、Ca离子后,硅氧 四面体结构改变了,形成更多非桥氧,玻璃的物 性也发生了极大改变。
§7.3 玻璃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
玻璃的密度取决于构成玻璃的原子质量、原 子堆积及配位数。 引入半径小的离子,有助于提高密度; 引入高价金属有助于提高密度,但当高价金 属如AL、B在玻璃中作为形成体氧化物时,由于其 体积大于硅氧四面体,密度下降; 温度升高,密度下降。
二.硬度
玻璃硬度取决于原子半径、电荷大小及堆积密度。
随离子半径变化,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1)K+<Na+<Li+ (2)Ba2+<Sr2+<Ca2+<Mg2+<Be2+ (3)Pb2+<Zn2+ (4)Fe3+<Ca2+
三. 机械强度
玻璃的理论强度:
2Ea / l 10000 MPa
三.玻璃包装材料的通性及发展趋向
1、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表面惰性;良好的光学 特性。 抗冲击强度低;重容比大;抗热冲击性能差。 2、薄壁化,轻量化。
§7.2 玻璃的结构
1、石英晶体
硅氧四面体
氧 硅
短程有序、长程有序
2.
石英玻璃
Si O Si 桥氧 短程有序、长程无序
3.
钠-钙-硅系玻璃的结构
玻璃中的硅氧 非桥氧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硅酸盐部分
玻璃与水及酸的作用实质:玻璃中的硅酸盐水解。
玻璃对水及酸的稳定性主要由硅氧和碱金属氧化物的 相对含量决定。硅氧含量大,稳定性增大。 HF可以直接腐蚀玻璃。
2、玻璃与潮湿空气的作用 OH-1离子与金属离子的作用。 3、玻璃与碱的作用 玻璃中的硅氧、金属氧化物直接与碱发生反应。 4、玻璃的脱片侵蚀 药液与玻璃表面作用,氧化钠、硼酸钠等溶解进 入溶液,在金属表面形成侵蚀膜。 侵蚀膜在温度变化、外力作用下,从玻璃上脱落, 形成脱片。
第七章玻璃的结构和性能
§7.1 概述
一.玻璃包装的特点
1、质地坚硬,不易变形,气密性好,阻隔性强,便 于消毒灭菌; 2、无毒、无味、耐热、耐磨,化学稳定性好; 3、质地晶莹,无色透明,造型、色彩变化多,美观 漂亮,有利商品的宣传与推销; 4、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利用; 5、玻璃容器性脆、容重比小,不便携带。
(b)根据用途把玻璃分为:平板玻璃、瓶罐 玻璃、器皿玻璃、医药玻璃、光学玻璃、电 真空玻璃、乳浊玻璃、有色玻璃、玻璃纤维 等等。
制造玻璃包装瓶罐的钠钙硅酸盐类玻璃,其主要成分是 SiO2 、 Na2O和CaO ,约占总含量的90~95%。其中: SiO2是玻璃形成体; Na2O对原料起助熔作用,降低玻璃黏度,同时 过多的Na2O 又会使玻璃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力学强 度降低; CaO是稳定剂,同样加入过多的CaO会使玻璃结 晶化倾向增大,玻璃变脆。
T 115010
热膨胀系数的线性加和性: a=a1P1+a2P2+……
6
2、玻璃的导热性
QS A t
Q传热量,s物体厚度,A传热面积,△t温度差 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与组成相关。玻璃 体结构越完整,导热率越高。
§7.4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一.玻璃被侵蚀的机理
1、玻璃与水及酸的作用 游离硅氧
dv f A dy f dv dv / / A dy dy
玻璃体:粘度值大于1013P时的物理状态。 玻璃的粘度与玻璃的组成和温度有关,可表示为:
Ae
Q RT
1
2
A 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Q - 粘流活化能 R 气体常数, T 绝对温度
T 玻璃的料性:粘度在102~106泊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快慢。 长性玻璃的粘度随温度变化慢,利于成型。
莱尔方程
五. 玻璃的热性质
1、线性热膨胀系数
1 L 6.8 10 7 ~ 150 10 7 K 1 L t
L:试样长度, L、t 试样伸长量、温度差。
玻璃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主要决定于组成。引入其他 金属离子,生成更多非桥氧时,利于a的增大。
玻璃的抗热冲击性能,即玻璃承受温度剧变的能力,热 膨胀系数越小,其抗热冲击性能越大。
玻璃的实际强度:不到理论强度的1%。原因在于玻 璃存在组织不均匀、裂纹、结构缺陷等。 玻璃强度的线性加和性:
f1 P 1 f2P 2 f3 P 3 ...
f1 , f 2 , f 3 计算因数 P 1,P 2,P 3 各组分质量百分数
四. 玻璃的黏度
黏度是表征流体内摩擦力或者表示阻碍液体流动性质的 物理量
②
玻璃的分类 (a)根据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的不同,可以把 玻璃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 玻璃和铝酸盐玻璃等
玻璃系统的命名:ⅰ由两种以上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组 成的玻璃,则以其含量多少来命名,量大居后,如铝 硼硅酸盐玻璃 ⅱ引入1、2价金属,再加形成体氧化物, 按价位从低到高排,最后为形成体氧化物。
二.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与组成的关系
硅氧四面体的连接程
引入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稳定性越好。
三. 玻璃化学稳定性 的测试 1、粉末法 2、表面法 3、加速实验
b a log N log c T T2 T2 log1 log 2 5080 T2T1
二.玻璃的定义和分类
1、玻璃的定义
材料和制品 玻璃 物理化学状态 玻璃:介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特殊状 态,由熔融体过冷却而得,其内能和构形 熵高于响应得晶态,其结构为短程有序和 长程无序。
2.
玻璃的组成及分类 ①玻璃的组成 形成体氧化物:构成玻璃结构,可以单独 形成玻璃 。SiO2,B2O3,、P2O5。 改变体氧比物 :一些金属氧化物,如碱 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本身不能单独形成 玻璃,但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质。 Na2O, K2O,CaO 等。 中间体氧化物 :介于二者之间的氧化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玻璃形成体的氧化 物。 AL2O3、Zn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