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
油库工艺流程图

油库工艺流程图
油库工艺流程图如下:
油库工艺流程图是指石油储存和分配的过程,主要包括原油装卸、储存、分仓、输送和配送等环节。
1. 原油装卸:原油从海上或陆上油田通过油轮或输油管道进入油库。
装卸工人使用安全设备将原油从油船或管道中装卸到油库的原油储存容器中。
2. 储存:储油设备主要包括储罐、油管、油泵、油气分离器、阀门等。
原油经过分离器分离出水和气体,然后被泵入储罐中,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储罐。
3. 分仓:为了方便管理和调度,油库将储罐分成不同的仓位。
根据原油的品种和质量,将储存的原油分别存放在不同的仓位中,以便后续分配和配送。
4. 输送:输油系统主要由油泵、输油管道、过滤器、计量仪表等组成。
原油通过输油管道从储罐中抽出并输送到需求端,如炼油厂或加油站。
输油过程中,需要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输送的原油没有杂质。
5. 配送:原油在输送到炼油厂或加油站后,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或者直接分配给加油站。
炼油厂将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而加油站则将原油直接分配给汽车或其他需要燃料的机械装置。
以上就是油库工艺流程图的主要环节。
油库工艺流程图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环节的顺序和流程,以及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的设置,确保原油的储存和分配过程安全可靠。
此外,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油库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操作。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油库的生产工艺

油库的生产工艺油库中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油库中进行原油生产和加工的一系列工序和步骤。
下面是油库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1.原油接收:原油通过管道输送或船舶装卸到达油库后,首先进行原油接收。
接收工作包括测量原油粘度、密度等重要性质,并对原油进行初步分析。
2.沉淀分离:原油在接收后,需要通过沉淀分离工艺将其中的水、杂质等非原油成分分离出来。
这一工艺利用重力原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油水分层,将水排放掉,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干净原油。
3.原油储存:经过沉淀分离后的原油,需要储存到油库的储罐中。
储罐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可以储存大量的原油。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储罐内原油的温度、压力等重要指标。
4.调质和加工:储存在油库中的原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质和加工,以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石油产品。
调质的目的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改变原油的物化性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加工工艺包括蒸馏、裂化等多种石油加工技术,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将原油分离出不同组分的产品。
5.产品储存和出库:经过调质和加工后的石油产品需要储存起来,并按需求出库。
不同种类的石油产品储存在不同的储罐中,并通过管道输送或者装车运输出库。
在出库前,需要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6.废物处理:在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废渣等废物需要进行处理。
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回用或者排放到环境中;废气则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渣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妥善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7.安全管理:油库生产工艺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油库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总的来说,油库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油接收、沉淀分离、原油储存、调质和加工、产品储存和出库、废物处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石油生产目标。
管道工艺流程

管道工艺流程管道工艺流程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管道系统将物质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流程。
这种工艺流程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食品加工等行业。
管道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以石油行业为例,介绍一下典型的管道工艺流程。
首先,石油管道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采集原油。
在石油田中,通过钻探井将原油从地下抽取上来,并通过管道输送至集油站。
在集油站,将多口井采集的原油通过分流管道集中起来。
然后,通过分离器将原油中的杂质和水分与原油分离,并将其排出。
之后,原油被泵送至石油加工厂。
第二步是石油加工。
在石油加工厂,原油会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如蒸馏、催化、裂化等。
蒸馏过程中,原油会在高温下分解成不同沸点的组分。
不同沸点的组分会经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被分离收集。
催化和裂化过程中,通过添加催化剂或者在高温下破坏原油分子,以改变其化学结构和提高产物品质。
第三步是产品分离。
经过石油加工,会产生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
这些产品需要通过分离器进一步分离。
分离器是一种设备,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使得不同组分的汽化温度和压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产品会被分别送往储罐进行存储或者进一步加工。
第四步是产品输送。
在石油加工厂,产品会通过管道输送至销售终端,如加油站、化肥厂等。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输送过程中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监控和调节,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产品泄漏和防火防爆措施。
最后,是废物处理。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废水和废气。
废水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废气则需要经过处理设备,如脱硫装置、脱氮装置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为石油管道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每个工厂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工艺流程会根据产品要求、设备特点和工厂条件等进行调整。
管道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

典型输油站场工艺流程一、概述输油站场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从生产地经过输送系统,最终到达使用地的重要枢纽。
典型的输油站场工艺流程包括原油接收、初步处理、分输、储存、降压、加热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环节的工艺流程。
二、原油接收1.接收:原油从生产地通过管道输送到输油站场,经过压力控制装置进入站场。
2.分析检测:对接收的原油进行密度、粘度、含硫量等指标的检测,以确定原油质量等级。
三、初步处理1.沉淀分离:将原油经过沉淀槽,使其中悬浮的杂质沉淀下来,以净化原油。
2.脱水:使用脱水设备将原油中的水分去除,防止腐蚀管道设备。
四、分输1.分输管道:将处理好的原油通过分输管道输送到不同的储存罐或另一处理单元。
2.分输控制:对分输管道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确保各系统稳定运行。
五、储存1.储罐:将原油储存在不同种类的储罐中,按需存储,方便后续分配。
2.液位监测:对储罐液位进行实时监测,防止过载或漏油情况发生。
六、降压1.降压装置:使用降压设备将高压的原油降至适宜的运输压力,以保证输送安全。
2.压力监测:对降压装置的压力进行监测,确保输出压力稳定。
七、加热1.加热系统:在原油输送过程中,通过加热设备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降低油的黏度,有利于输送。
2.温度控制:对加热系统的温度进行调节,确保原油在输送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八、总结典型的输油站场工艺流程包括原油接收、初步处理、分输、储存、降压、加热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保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安全、高效地运行。
输油站场的工艺流程对输油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保证输油站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原油集输流程工艺介绍

第二章 原油集输流程
7
2.分井计量站
任务:进行分井计量,测量管辖油井的油、 气、水产量。
分井计量站功能: 油井采出的油、气的集中计量和集中管理; 为完成油、气集输提供实施各种工艺措施,在 采用掺热水(油)的油气集输方式时,可提供掺 热水(油)分配阀组,以便向所管辖的油井分量站
计量站工矿复杂,其特点是: ➢被测量的介质是油、水、气量的混合物,混合不均 匀,混合比是经常变化的; ➢油、水、气混合物的流量波动大,流态变化大,会 出现段塞流; ➢被测介质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泥砂等杂质; ➢测量工况条件随油井的生产条件一起,经常变化。
塔里木东河塘油田则采用了“井口—联合站”构成的 一级布站集输流程,简化工艺,降低投资。
30
二级布站流程
➢ 二级布站流程是指“井口—计量站—联合站” 构成的布站流程形式; ➢ 根据油气输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二级布站的 油气分输流程(图2-4)和二级布站油气混输流 程(图2-5)。
31
二级布站油气分输流程
• 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 原油集输流程; • 常用集油工艺; • 不加热集油工艺。
1
第一节、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
1.集输站场的类型
➢ 原油集输系统站场按基本集输流程的生产功能可
分为: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转接站,集中处理 站(联合站)等四种站场。 ➢ 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和转接站作用是集油、集 气的生产设施,将油、气收集起来,输往集中处理 站进行处理。
输油工艺流程

输油工艺流程
输油工艺流程是石油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流程,用于将原油从油田运输到炼油厂或储存设施。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油、输油、分油和储油四个环节。
首先是采油环节。
采油是指从油藏中将原油开采出来的过程。
通常采用抽油机将原油从井口抽取出来,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输油站。
在采油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油井的修井和维护等工作,以确保原油的顺利开采。
接下来是输油环节。
输油是指将原油从输油站输送到炼油厂或储存设施的过程。
输油通常使用管道作为输送介质,通过泵站将原油推动到目的地。
输油管道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输油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然后是分油环节。
分油是指将原油按照不同的组分进行分开的过程。
原油中含有多种组分,如石蜡、重质油和炭黑等。
在分油过程中,使用分油塔和分离设备将不同组分的原油进行分离,并获取所需的产品。
分油过程需要注意产品的纯度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是储油环节。
储油是指将分离出来的产品进行储存的过程。
原油通常需要储存在储油罐中,以备后续使用。
储油罐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储油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储油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输油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
整个工艺流程需要密切协
调和配合各个环节的工作,以确保原油的顺利输送和处理。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输油工艺流程在石油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一、组成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
输油站就是给油流一定的能量(压力能和热力能),按所处位置分首站、中间站、末站,中间站按任务不同分加热站、加压站、热泵站(加压、加热)。
首站:输油管道起点的输油站,任务是接受(计量、储存)原油,经加压、加热向下一站输送;输油管道终点的输油站称末站,接受来油和把油品输给用油单位,配有储罐、计量、化验及运转设施。
二、输送工艺1、“旁接油罐”式输送工艺:上站来油可进入泵站的输油泵也可同时进入油罐的输送工艺,油罐通过旁路连接到干线上,当本站与上下站的输量不平衡时,油罐起缓冲作用,特点; a 各管段输量可不等,油罐起缓冲作用; b 各管段单独成一水力系统,有利于运行调节和减少站间的相互影响; c 与“从泵到泵”相比,不需较高的自动调节系统,操作简单。
2、“从泵到泵”输送工艺:为密闭输送工艺,中间站不设缓冲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特点:a 可基本消除中间站的蒸发损耗;b 整个管道成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充分利用上站余压,减少节流,但各站要有可靠的自动调节和保护装置; c 工艺流程简单。
三、输油站的基本组成1、主生产区( 1)油泵房(输油泵机组、润滑、冷却、污油回收等系统);(2)加热系统(加热炉和换热器);(3)总阀室(控制和切换流程);(4)清管器收发室;(5)计量间(流量计及标定装置);(6)油罐区;(7)站控室;(8)油品预处理设施(热处理、添加剂、脱水等)。
2、辅助生产区(1)供电系统(变、配、发电);(2)供热系统(锅炉房、燃料油系统、热力管网等);(3)给排水系统(水源、循环水、软化水、消防水等);(4)供风系统(仪表风、扫线用风);(5)阴极保护设施;(6)消防及警卫、机修化验、库房、办公后勤设施等。
四、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1、满足输送工艺及各生产环节(试运投产、正常输送、停输再启动等)的要求。
输油站的主要操作:a、来油与计量;b、正输;c、反输(投产前预热管道或末站储罐已满、或首站油源不足,被迫正、反输以维持热油管道最低输送量);d、越站输送(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e、收发清管器;f 、站内循环或倒罐(机组试运转或烘炉); g、停输再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
一、组成
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
输油站就是给油流一定的能量(压力能和热力能),按所处位置分首站、中间站、末站;
中间站按任务不同分加热站、加压站、热泵站(加压、加热);
首站:输油管道起点的输油站,任务是接受(计量、储存)原油,经加压、加热向下一站输送;
输油管道终点的输油站称末站,接受来油和把油品输给用油单位,配有储罐、计量、化验及运转设施。
二、输送工艺
1、“旁接油罐”式输送工艺:
上站来油可进入泵站的输油泵也可同时进入油罐的输送工艺,油罐通过旁路连接到干线上,当本站与上下站的输量不平衡时,油罐起缓冲作用
特点;
a 各管段输量可不等,油罐起缓冲作用;
b 各管段单独成一水力系统,有利于运行调节和减少站间的相互影响;
c 与“从泵到泵”相比,不需较高的自动调节系统,操作简单。
2、“从泵到泵” 输送工艺:
为密闭输送工艺,中间站不设缓冲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
特点:
a 可基本消除中间站的蒸发损耗;
b整个管道成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充分利用上站余压,减少节流,但各站要有可靠的自动调节和保护装置;
c工艺流程简单。
三、输油站的基本组成
1、主生产区
(1)油泵房(输油泵机组、润滑、冷却、污油回收等系统);(2)加热系统(加热炉和换热器);
(3)总阀室(控制和切换流程);
(4)清管器收发室;
(5)计量间(流量计及标定装置);
(6)油罐区;
(7)站控室;
(8)油品预处理设施(热处理、添加剂、脱水等)。
2、辅助生产区
(1)供电系统(变、配、发电);
(2)供热系统(锅炉房、燃料油系统、热力管网等);
(3)给排水系统(水源、循环水、软化水、消防水等);
(4)供风系统(仪表风、扫线用风);
(5)阴极保护设施;
(6)消防及警卫、机修化验、库房、办公后勤设施等。
四、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
1、满足输送工艺及各生产环节(试运投产、正常输送、停输再启动等)的要求。
输油站的主要操作:
a、来油与计量;
b、正输;
c、反输(投产前预热管道或末站储罐已满、或首站油源不足,被迫正、反输以维持热油管道最低输送量);
d、越站输送(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
e、收发清管器;
f、站内循环或倒罐(机组试运转或烘炉);
g、停输再启动。
2、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要和所采用的输送方式相适应(旁接油罐、从泵到泵)。
3、便于维修和事故处理(线长、点多、连续,遇停电、管道破损、加热炉紧急放空及定期检修等,要考虑放空扫线等操作)。
4、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安全高效。
5、在满足以上要求时流程尽量简单,节约投资。
五、输油站单体工艺流程
1、输油泵工艺流程
国内长距离输送一般采用离心泵,单台不行时,多台串联或并联使用。
当大型离心泵需正压进料时,设有辅助增压泵,它和主泵串联
运行,而辅助泵之间一般并联运行。
2、加热炉工艺流程
在各输油站加热炉一般并联运行,原油加热后一般控制在70℃以下,原油进加热炉的方式有单进单出、双进双出、双进单出等形式。
3、泵与加热炉的位置
一般把加热炉放在输油泵之前即泵前加热,
优点:
a、油先进炉后进泵,使加热炉在低压下工作,节省投资又安全;
b、降低进泵原油粘度,提高泵的效率,节省动力;
c、改善站内管线的结蜡情况。
4、管道清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