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计 理 论 值 计 算

设 计 理 论 值 计 算

设计理论值计算

茌平中央财富城9#住宅楼

做法:选用图集L06J002

一、客厅、卧室、餐厅地面砖地面,层高为3米

1、客厅、餐厅、卧室、走廊为地面砖地面,选用图集L06J002中的楼48

○110厚地面砖,干水泥擦;

○2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3素水泥砂浆一道;

○450厚C15细石混凝土填充层随打随抹平(上下配3mm双向间距50钢筋网片)中间配加热管,加热管上皮最薄处大于等于30厚,沿外墙内侧贴20*50高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高与填充层上皮平;

○5铺真空镀铝聚脂薄膜;

○620厚挤塑聚苯板;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随打随抹平东户:卧室为100mm,客厅为150mm,中户:北卧室为100mm、客厅为100mm、南卧为120mm,西户:卧室为100mm、客厅为120mm

2、顶棚:选用图集L06J002中的顶棚1

○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素水泥砂浆一道,当局部地板不平时,聚合物水泥砂浆找补;

○3满刮2mm—3mm柔性耐水腻子分遍找平;

○4内墙涂料1mm

3、内墙:选用图集L06J002中的内墙5

○1内墙涂料1mm

○2满刮2mm—3mm柔性耐水腻子分遍找平;

○37厚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抹光;

○47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扫毛;

○57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

○6加气混凝土砌块墙180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地理计算公式整理

地理计算公式整理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

计算理论课后题及答案2

第三章 上下文无关语言 3.1 略。 3.2 a. 利用语言A={a m b n c n | m,n ≥0}和A={a n b n c m | m,n ≥0}以及例3.20,证明上下文无关语言在交的运算下不封闭。 b. 利用(a)和DeMorgan 律(定理1.10),证明上下文无关语言在补运算下不封闭。 证明:a.先说明A,B 均为上下文无关文法,对A 构造CFG C 1 S →aS|T|ε T →bTc|ε 对B,构造CFG C 2 S →Sc|R|ε R →aRb 由此知 A,B 均为上下文无关语言。 但是由例3.20, A ∩B={a n b n c n |n ≥0}不是上下文无关语言,所以上下文无关语言在交的运算下不封闭。 b.用反证法。假设CFL 在补运算下封闭,则对于(a)中上下文无关语言A,B ,A ,B 也为CFL ,且CFL 对并运算封闭,所以B A ?也为CFL ,进而知道B A ?为CFL ,由DeMorgan 定律B A ?=A ∩B ,由此A ∩B 是CFL,这与(a)的结论矛盾,所以CFL 对补运算不封闭。 3.3 略。 3.4和3.5 给出产生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和PDA ,其中字母表∑={0,1}。 a. {w | w 至少含有3个1} S →A1A1A1A A →0A|1A|ε b. {w | w 以相同的符号开始和结束} S →0A0|1A1 A →0A|1A|ε c. {w | w 的长度为奇数} S →0A|1A A →0B|1B|ε B →0A|1A 0, ε→ε 0,ε→ε 0,ε→ε 1,ε→ε 0,ε→ε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计算理论答案

计算理论答案 第一套BCACC CBCBB BBABC ACDAC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CPU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 C)CPU由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D)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2.1946年首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后,冯·诺依曼(Von Neumann)在研制EDVAC 计算机时,提出两个重要的改进,它们是()。 A)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 B)采用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 C)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D)采用ASCII编码系统 3.汇编语言是一种()。 A)依赖于计算机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B)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 C)独立于计算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 4.假设某台式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128MB,硬盘容量为10GB。硬盘的容量是内存容量的()。 A)40倍 B)60倍 C)80倍 D)100倍 5.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 B)鼠标 C)输入设备 D)显示器 6.根据汉字国标GB2312-80的规定,二级次常用汉字个数是()。 A)3000个 B)7445个 C)3008个 D)3755个 7.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添加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

A)4倍 B)2倍 C)1/2倍 D)1/4倍 8.Pentium(奔腾)微机的字长是()。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9.下列关于ASCII编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占一个字节,其最高二进制位总为1 B)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ASCII码值都小于小写英文字母'a'的ASCII码值 C)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ASCII码值都大于小写英文字母'a'的ASCII码值 D)标准ASCII码表有256个不同的字符编码 10.在CD光盘上标记有"CD-RW"字样,此标记表明这光盘()。 A)只能写入一次,可以反复读出的一次性写入光盘 B)可多次擦除型光盘 C)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只读光盘 D)RW是Read and Write的缩写 11.一个字长为5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 A)1~32 B)0~31 C)1~31 D)0~32 12、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传播,破坏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 A)流行性感冒病毒 B)特殊小程序 C)特殊微生物 D)源程序 13.在计算机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连续的编号,此编号称为()。 A)地址 B)位置号 C)门牌号 D)房号 14.在所列出的:1、字处理软件,2、Linux,3、UNIX,4、学籍管理系统,5、Windows Xp和6.Office 2003这六个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有()。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考计算题公式大全 (1)距离计算 ⑴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 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 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 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 (2) 地方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3) 区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 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1)第一浪只是推动浪开始 2)第二浪调整不能超过第一波浪起点 比率: 2浪=1浪0.5或0.618 3)第三浪通常是最长波浪,但绝不能是最短(相对1浪和5浪长度) 比率: 3浪=1浪1.618, 2或2.618倍 4)第四浪的调整不能与第一浪重迭(楔形除外) 比率: 4浪=3浪0.382倍。 5)第五浪在少数情况下未能超第三浪终点,即以失败形态告终 比率: 5浪=1浪或5浪=(1浪-3浪)0.382、0.5、0.618倍。 6)A浪比率: A浪=5浪0.5或0.618倍。 7)B浪比率: B浪=A浪0.382、0.5、0.618倍。 8)C浪比率: C浪=A浪1倍或0.618、1.382、1.618倍。 1、波浪理论基础 1) 波浪理论由8浪组成、1、3、5浪影响真正的走势,无论是下跌行情还是上升行情, 都在这三个浪中赚钱; 2) 2、4浪属于逆势发展(回调浪) 3) 6、7、8浪属于修正浪(汇价短期没有创新低或新高) 2、波浪理论相关法则 1) 第3永远不是最短的浪 2) 第4浪不能跌破第2浪的低点,或不能超过第2浪的高点 3) 数浪要点:你看到的任何一浪都是第1浪,第2浪永远和你真正的趋势相反; 4) 数浪规则:看到多少浪就是多少浪,倒回去数浪; 3、相关交易法则 1) 第3浪是最赚钱的一浪,我们应该在1、3、5浪进行交易,避免在2、4浪进场以 及避免在2、4浪的低点或者高点挂单,因为一旦上破或者下坡前期高点或者低点,则会出现发转,具体还要配合RSI和MACD指标进行分析;

4、波浪理论精华部分 1) 波浪理论中最简单的一个循环,或者说最小的一个循环为两浪循环,即上升浪或下跌浪+回调浪 2) 每一波上升浪或下跌浪由5个浪组成,这5浪中有两次2T确认进场; 3) 每一波回调浪由3个浪组成,这3浪中只有一次2T确认进场; 4) 波浪和移动均线共振时,得出进场做多、做空选择,同时要结合4R法则以及123法则进行分析 波浪理论图解 2011-10-21 19:14 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能预测未来,波浪理论正是这样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根据周期循环的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波浪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技术分析大师R.N.艾略特(1871~1948)正是在长期研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走势图后,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波浪理论。投资者一走进证券部就会看到记录着股价波动信息的K线图,它们有节奏、有规律地起伏涨落、周而复始,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涵的韵律与协调。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研究波浪理论的资深专家杨青老师来与读者们一起“冲浪”。 1、基础课波浪理论在技术分析中被广泛采用波浪理论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通用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都遵循着波浪理论的基本规律,即在相似和不断再现的波浪推动下重复着自己。因为股票、债券的价格运动是在公众广泛参与的自由市场之中,市场交易记录完整,与市场相关的信息全面丰富,因此特别适于检验和论证波浪理论,所以它是诸多股票技术分析理论中被运用最多的,但不可否认,它也是最难于被真正理解和掌握的。专家导读:被事实验证的传奇波浪波浪理论的初次亮相极富传奇色彩。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引发了经济大萧条,美国股市在1929年10月创下386点的高点后开始大崩盘,到 1932年仲夏时节,整个市场弥漫着一片绝望的气氛。这时,波浪理论的始作俑者艾略特给《美国投资周刊》主编格林斯发电报,明确指出长期下跌的走势已经结束,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大牛市。当格林斯收到电报时,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已经大幅飙升,从邮戳上的时间看,电报就在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见底前两个小时发出。此后道琼斯指数在9周内上涨了100%,而且从此开始一路上扬。 但是波浪理论在艾略特生前却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978年,他的理论继承者帕彻特出版了《波浪理论》一书,并在期货投资竞赛中运用波浪理论取得了四个月获利400%以上的骄人成绩后,这一理论才被世人广泛关注,并开始迅速传播。 2、波浪周期及实例解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 .height*700/image.width;}}> 专家解读:五浪上升三浪下降组成完整周期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即完成所谓从牛市到熊市的全过程,包括一个上升周期和一个下跌周期。上升周期由五浪构成,用1、2、3、4、5表示,其中1、3、 5浪上涨,2、4浪下跌;下跌周期由三浪构成,用a、b、c表示,其中a、c浪下跌,b 浪上升。与主趋势方向(即所在周期指明的大方向)相同的波浪我们称为推动浪,

2007级_计算理论_试卷答案

《计算理论》试题答案(2007级) 一、证明:设M是一台识别语言B的DFA,交换M的接受状态与非接受状态得到一台新的DFA,则这台新DFA识别B的补集。因而,正则语言类在补运算下封闭。(8分) 参考答案: 设M’是一台将DFA M 的接受态与非接受态交换后的DFA,接下来证明M识别B语言,则M’识别B的补集: 假定M’识别x ,则对于x 在M’上运行将结束于M’的一个接受态,因为M和M’交换了接受态与非接受态,因此对于x运行于M,将会结束于一个非接受态,所以x∈/B。类似地,如果x不被M’接受,则它一定被M接受。故M’恰好接受所有不被M接受的那些串,因此M’识别B的补集。 既然B是任意的正则语言,且我们已构造出一台自动机识别它的补集,它表明任何正则语言的补也是正则的。因此,正则语言类在补运算下封闭。 二、令∑={0,1,+,=}和ADD={x=y+z | x,y,z是二制整数,且x是y与z的和},证明ADD不是正则的。(8分) 参考答案: 假定ADD是正则的。让P作为泵引理中的泵长度,选择S的串形式为1P=0P+1P作为ADD的一个成员。因为S有长度大于P,由泵引理保证它能分割成形如:S=xyz的三部分,满足泵引理的条件。泵引理的第三个条件有|xy|≤P,《它表明对于K≥1,y就是1K。这是xy2z是串1P+K=OP+1P,而它不是ADD的成员,由泵引理导出矛盾,因此ADD不是正则的。 三、请将下述CFG转换成等价的乔姆斯基范式文法。(8分) A→BAB|B|ε B→00|ε 参考答案: S0→AB|CC|BA|BD|BB|ε A→AB|CC|BA|BD|BB B→CC C→0 D→AB 四、请用泵引理证明语言A={ 0n#02n#03n | n≥0 }不是上下文无关的。(8分) 参考答案: 由泵引理,让P作为泵长度,s=0p#02p#03p ,接下来证明s=uvxyz不能进行泵抽取。 v和y都不能包含#,否则,xv2wy2z将超过2个#s ,因此,如果我们按#’s将s分成三段如:0p,02p,03p,至少有一段不包含v或y。因此,由于段之间的1:2:3的比例不再维持,xv2wy2z也不语言A中。故语言A={ 0n#02n#03n | n≥0 }不是上下文无关。的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 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 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 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2.3)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2.4)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 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2121),( (2.5) ●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和Hamilton 算符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和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是Bohr 半径 A == 52917725.042220e m h a e π 能量是以Hartree 为单位,它定义为相距1Bohr 的两个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能 2 1a e Hartree = 质量则以电子制单位表示之,即定义m e =1 。 ● Born-Oppenheimer 近似 可以把分子的Schrodinger 方程(2.1)改写为如下形式

计算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证明:设M是一台识别语言B的DFA,交换M的接受状态与非接受状态得到一台新的DFA,则这台新DFA识别B的补集。因而,正则语言类在补运算下封闭。(8分) 参考答案: 设M’是一台将DFA M的接受态与非接受态交换后的DFA,接下来证明M识别B语言,则M’识别B的补集: 假定M’识别x,则对于x 在M’上运行将结束于M’的一个接受态,因为M和M’交换了接受态与非接受态,因此对于x运行于M,将会结束于一个非接受态,所以x∈/B。类似地,如果x不被M’接受,则它一定被M接受。故M’恰好接受所有不被M接受的那些串,因此M’识别B的补集。 既然B是任意的正则语言,且我们已构造出一台自动机识别它的补集,它表明任何正则语言的补也是正则的。因此,正则语言类在补运算下封闭。 二、令∑={0,1,+,=}和ADD={x=y+z | x,y,z是二制整数,且x是y与z的和},证明ADD不是正则的。(8分) 参考答案: 假定ADD是正则的。让P作为泵引理中的泵长度,选择S的串形式为1P=0P+1P作为ADD的一个成员。因为S有长度大于P,由泵引理保证它能分割成形如:S=xyz的三部分,满足泵引理的条件。泵引理的第三个条件有|xy|≤P,《它表明对于K≥1,y就是1K。这是xy2z是串1P+K=OP+1P,而它不是ADD的成员,由泵引理导出矛盾,因此ADD不是正则的。 三、请将下述CFG转换成等价的乔姆斯基范式文法。(8分) A→BAB|B|ε B→00|ε 参考答案: S0→AB|CC|BA|BD|BB|ε A→AB|CC|BA|BD|BB B→CC C→0 D→AB 四、请用泵引理证明语言A={0n#02n#03n | n≥0 }不是上下文无关的。(8分) 参考答案: 由泵引理,让P作为泵长度,s=0p#02p#03p ,接下来证明s=uvxyz不能进行泵抽取。 v和y都不能包含#,否则,xv2wy2z将超过2个#s ,因此,如果我们按#’s将s分成三段如:0p,02p,03p,至少有一段不包含v或y。因此,由于段之间的1:2:3的比例不再维持,xv2wy2z也不语言A中。故语言A={0n#02n#03n | n≥0 }不是上下文无关。的 五、下面的语言都是字母表{0,1}上的语言,请以实现描述水平级给出判定这些语言的图灵机:(8分)

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计算理论习题答案CHAP2new

计算理论习题答案CHAP2new

2.2 a. 利用语言A={a m b n c n | m,n ≥0}和A={a n b n c m | m,n ≥0}以及例 3.20,证 明上下文无关语言在交的运算下不封闭。 b. 利用(a)和DeMorgan 律(定理1.10),证明上下文无关语言在补运算下不封闭。 证明:a.先说明A,B 均为上下文无关文法,对A 构造CFG C 1 S →aS|T|ε T →bTc|ε 对B,构造CFG C 2 S →Sc|R|ε R →aRb 由此知 A,B 均为上下文无关语言。 但是由例3.20, A ∩B={a n b n c n |n ≥0}不是上下文无关语言,所以上下文无关语言在交的运算下不封闭。 b.用反证法。假设CFL 在补运算下封闭,则对于(a)中上下文无关语言A,B , A , B 也为CFL ,且CFL 对并运算封闭,所以B A ?也为CFL ,进而知道B A ?为CFL ,由DeMorgan 定律 B A ?=A ∩B ,由此A ∩B 是CFL,这与(a)的结论矛盾,所以CFL 对补运算不封闭。 2.4和2.5 给出产生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和PDA ,其中字母表∑={0,1}。 a. {w | w 至少含有3个1} S →A1A1A1A A →0A|1A|ε ε,1→ 1, 0, ε,1→ ε,1→

b. {w | w 以相同的符号开始和结束} S →0A0|1A1 A →0A|1A|ε c. {w | w 的长度为奇数} S →0A|1A A →0B|1B|ε B →0A|1A d. {w | w 的长度为奇数且正中间的符号为0} S →0S0|1S1|0S1|1S0|0 e. {w | w 中1比0多} S →A1A 1,ε→ 0,ε→0,ε→1,1→ 0,0→0,ε→1,ε→0,ε→0,ε→ 0,ε→0,0→ε,ε→ ε,$→

地理时间计算练习题#(精选.)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专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 年8 月8 日晚上8 点,第29 届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中国北京鸟巢体育馆隆重开幕,届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观众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8月9日9点B.8月8日7点 C.8月7日19点D.8月8日21点 某海轮自M港航行至N港,读图,回答2~3题。 2.海轮途经30°S,82°W,该地通过地心与它相对的地点的 经纬度是( ) A.60°N,98°E B.30°N,98°E C.30°N,82°E D.60° N,82°E 3.若海轮要在当地时间2008年3月20日8时到达N地,途中 需航行20天整,则海轮最迟从M地出发的时间是() A.2月26日23时B.2月27日17时C.2月29日23时D.2月28日17时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4-6题。 4.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8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4月30日20时() 5.一架飞机6月22日从A点飞往C点,沿直线飞行,飞机朝哪个方向飞行()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6.当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此刻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20°W和160°E B.120°E和180° C.160°E和180°D.60°W和180° 7.若一架飞机在某地(30°N,116°E)起飞向东,北京时间是2007 年3 月8 日14 时,经过10 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五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B.3月8日11时 C.3月7日1时D.3月9日10时 读右图,回答8—9题。 8.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 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9.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AB 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 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2009年12月21日9:00(北京时间)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最短的路线飞往位于(64°W,80°S)的某地,为我国科考队员运送考察物资,物资空投处需美国科考队员协助空投(美方使用西五区时间),我方队员接到通知飞机将在18小时后准时飞临指定地点。回答10—11题。 10.我方队员需通知美方人员何时必须到位()

材料理论计算公式

常见黑色材料理论计算公式 元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钢板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方管重量(公斤)=0.0157×(边宽+边宽-2.8584厚)×厚×长度 常见有色材料理论计算公式 紫铜棒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 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角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 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角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 铝板重量(公斤)=0.00271×厚×宽×长度 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角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花纹板每平米的重量 基本厚度扁豆形理论重量(kg/m2) 2.5 22.6 3.0 26.6 3.5 30.5 4.0 34.4 4.5 38.3 5.0 42.3 5.5 4 6.2 6.0 50.1 7.0 58.0 8.0 65.8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

一.高中地理第方式的计算: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 边先看到日出。东区区时早于西区区时;东西时区越往东区时区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秋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市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六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十三个时区。 (3)计算时区: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七区

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四个注意: (1)时区与地方时的关系。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蚀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个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比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比较晚。如,东八区是12点,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时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十个小时,比东十区晚两个小时。 (2)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①国际上规定了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③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

对中找正理论计算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 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 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 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 1.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 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

2.测量方法 安装机器时,一般是在主机中心位置固定并调整完水平之后,再进行联轴器的找正。通过测量与计算,分析偏差情况,调整原动机轴中心位置以达到主动轴与从动轴既同心,又平行。联轴器找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如下: (1)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用角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用塞尺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通过分析和调整,达到两轴对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对中误差较大。只适用于机器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联轴器的安装测量。 图2 角尺和塞尺的测量方法

计算理论习题答案CHAP1newedit

练习 1.1 图给出两台DFA M 1和M 2的状态图. 回答下述有关问题. a. M 1的起始状态是q 1 b. M 1的接受状态集是{q 2} c. M 2的起始状态是q 1 d. M 2的接受状态集是{q 1,q 4} e. 对输入aabb,M 1经过的状态序列是q 1,q 2,q 3,q 1,q 1 f. M 1接受字符串aabb 吗?否 g. M 2接受字符串ε吗?是 1.2 给出练习 2.1中画出的机器M 1和M 2的形式描述. M 1=(Q 1,Σ,δ1,q 1,F 1) 其中 1)Q 1={q 1,q 2,q 3,}; 2)Σ={a,b}; 3 415)F 1={q 2} M 2=(Q 2,Σ,δ2,q 2,F 2) 其中 1)Q 2={q 1,q 2,q 3,q 4}; 2)Σ={a,b}; 3 324)F 2={q 1,q 4} 1.3 DFA M 的形式描述为 ( {q 1,q 2,q 3,q 4,q 5},{u,d},δ,q 3,{q 3}),其中δ在表2-3中给出。试画出此机器的状态图。 d

1.6 画出识别下述语言的DFA 的状态图。 a){w | w 从1开始以0结束} b){w | w 至少有3个1} c) {w | w 含有子串0101} d) {w | w 的长度不小于3,且第三个符号为0} e) {w | w 从0开始且为奇长度,或从1开始且为偶长度} 或

f) {w | w 不含子串110} g) {w | w 的长度不超过5} h){w | w 是除11和111以外的任何字符} i){w | w 的奇位置均为1} j) {w | w 至少含有2个0,且至多含有1个1} k) {ε,0} l) {w | w 含有偶数个0,或恰好两个1} 0,1 1

地理计算专题

地理计算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是真正周期;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中心对称点的计算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Y′),X′=180°-X(与X相反的经度),Y′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1.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 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2. 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 (n-1)≤ H < d(n+1)(其中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 高≤H 大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欢迎收藏哦!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20×20×0.00617×6=14.808kg 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 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0.00785=117.75(kg)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 例:扁钢 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 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 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0.0068=102(kg) 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 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长) 计算:50×4×5×0.00785×6=47.1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