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安胎八法

合集下载

《傅青主女科》小产方

《傅青主女科》小产方

《傅青主女科》小产方行房小产(一)妊妇因行房癫狂致小产,血崩不止。

人以为火动之极也,谁知是气脱之故乎!大凡妇人之怀妊也,赖肾水以荫胎。

水源不足,则火易沸腾。

加以久战不已,则火必大动,再至兴酣颠狂,精必大泄。

精大泄则肾水益涸,而龙雷相火益炽。

水火两病,胎不能固而堕矣。

胎堕而火犹未息,故血随火而崩下,有不可止遏之势。

人谓火动之极,亦未为大误也。

但血崩本于气虚,火盛本于水亏,肾水既亏,则气之生源涸矣;气源既涸,而气有不脱者乎?此火动是标,而气脱是本也。

经云:「治病必求其本」。

本固而标自立矣。

若只以止血为主,而不急固其气,则气散不能速回,而血何由止!不大补其精,则水涸不能速长,而火且益炽,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山未见有能济者也。

方用固气填精汤。

人参(一两)黄耆(一两,生用)白术(五钱,土炒)大熟地(一两,九蒸)当归(五钱,酒洗)三七(三钱,研末)荆芥穗(二钱,炒黑)水煎。

服一剂而血止,二剂而身安,四剂则全愈。

此方之妙,妙在不去清火,而惟补气补精,其奏功独神者,以诸药温润能除大热也。

盖热是虚,故补气自能摄血,补精自能止血,意在本也。

(小产血期多由行房而致。

若年逾四十参耆宜倍用,熟地宜减半用,以其气虚火衰也,否则每令气脱不救。

凡有妊娠者,须忍欲谨避房事,万勿自蹈危途,慎之!)跌闪小产(二)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人皆曰瘀血作祟也,谁知是血室损伤乎!夫血室与胞胎相连,如唇齿之相依。

胞胎有伤,则血室亦损,唇亡齿寒,理有必然也。

然胞胎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浅;血室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深。

伤之浅者,疼在腹;伤之深者,晕在心。

同一跌扑损伤,而未小产与已小产,治各不同。

未小产而胎不安者,宜顾其胎,而不可轻去其血;已小产而血大崩,宜散其瘀,而不可重伤其气。

盖胎已堕,血既脱,而血室空虚,惟气存耳。

倘或再伤其气,安保无气脱之忧乎!经云:「血为营,气为卫」。

使卫有不固,则营无依而安矣。

故必补气以生血,新血生而瘀血自散矣。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小编导读若论中医妇科的经典医籍,清代《傅青主女科》绝对当之无愧。

在这本书中,妇科圣手傅青主先生系统论述了经带胎产等各类常见妇科疾病的辨治思路,并留下许多现代临床中依然常用的经典方药。

其中第一张方子,就是为女性常见的带下疾病而设立的名方——完带汤。

原文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眉批:妇科一门,最属难治,不难于用方,难于辨症也。

五带症辨之极明,立方极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经水不调,须于调经、种子二门参酌治之,无不见效。

即如白带症,倘服药不效,其人必经水过期,少腹急迫,宜服宽带汤,余宜类参。

提要本节论述湿盛火衰、肝郁脾虚白带下的证治。

释义1.观其脉证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

2.知犯何逆湿盛火衰,肝郁脾虚,带脉不束。

3.治疗策略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

4.间接治疗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疏肝、补胃以健脾。

5.随证治之苍术、车前子祛湿、清热、止带。

6.治病求本温肾疏肝,健脾祛湿,利束带脉。

本病有三个病机环节,用完带汤的治疗要点如下。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探析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探析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探析姚芳芳;刘宏奇【摘要】《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妇产科经典著作,在妊娠篇中傅青主认为胎漏、胎动不安的病机主要以肾虚为主,兼有脾虚、肝郁、气血亏虚,在治疗上注重脾肾二脏的调理及肝气的疏通.气血兼顾、肝脾肾三脏同调是贯穿整个《傅青主女科》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的中心思想.傅青主治疗妊娠病辨证准确,用药精简,力求方药对证,对指导现代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有较大的社会及医学价值.【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11【总页数】2页(P15-16)【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安胎;辨证论治;胎漏;胎动不安【作者】姚芳芳;刘宏奇【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41傅青主,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兼医家,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人。

傅氏广涉经史百家,德才兼备,医儒俱精,在医学研究领域颇有成就。

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是一部具有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著。

全书兼采众家,又多卓异,论述简要,辨证详明,理法严谨,药简方效,尤切临床实用,相比其他妇科著作,有其独到之处。

先兆流产属于中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1],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着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

《傅青主女科》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妊娠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做出了精确的辨证论治,笔者通过研读本书,对书中的安胎法颇有感触,现将其对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试作浅析如下。

1.1 健脾固肾安胎傅山认为“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生殖,肾主宰着天癸的生长盛衰[2]。

且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滋生,构成了经血的物质基础。

天癸至而月事以时下,女性生殖功能完备而能孕。

而成胎在肾,胚胎的生长发育亦根于肾。

若先天之精不足,则天癸匮乏而经水失调,以致不能受孕或孕后胎元不固,故言“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

傅青主女科歌诀

傅青主女科歌诀

傅青主女科歌诀带下完带汤(白带)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

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荡鬼汤(妇人鬼胎)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傅青主?女科产后诸症治法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傅青主?女科产后诸症治法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傅青主女科产后诸症治法名医名方傅青主女科产后诸症治法傅青主(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

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

傅青主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

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

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傅青主虽“医术入神”,“人称医圣”。

但其文章翰墨,巍然为一代宗师。

他对前人经验和民间验方,非常重视研究,在明清之际,是以持节而驰盛誉的民族英雄。

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仗义执言,扶危济困。

其方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的验方、秘方、家传方却是非常珍贵的。

特立其后为同道学习之用。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由傅青主编着。

傅青主,名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思想家、诗人、学者、画家和爱国志士。

《傅青主女科》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

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下卷列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附产后编等。

医论独有见地,通俗易懂,立法严谨而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堪为妇科之精典。

产后诸症治法血块(第一)此症勿拘古方,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

其一应散血方、破血药,俱禁用。

虽山楂性缓,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

◎生化汤原方: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又益母丸、鹿角灰,就用生化汤送下一钱,外用烘热衣服,暖和块痛处,虽大暑亦要和暖块痛处。

有气不运而晕迷厥,切不可妄说恶血抢心,只服生化汤为妙。

俗有生地、牛膝行血;山棱、蓬术败血;山楂、沙糖消块;蕲艾、椒酒定痛,反致昏晕等症,切不可妄用。

《傅青主女科》妊娠方

《傅青主女科》妊娠方

《傅青主女科》妊娠方妊娠恶阻(一)妇人怀娠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憎恶,困倦欲卧,人皆曰妊娠恶阻也,谁知肝血太燥乎!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然肾一受精而成娠,则肾水生胎,不暇化润于五脏;而肝为肾之子,日食母气以舒,一日无津液之养,则肝气迫索,而肾水不能应,则肝益急,肝急则火动而逆也;肝气既逆,是以呕吐恶心之症生焉。

呕吐纵不至太甚,而其伤气则一也。

气既受伤,则肝血愈耗,世人用四物汤治胎前诸症者,正以其能生肝之血也。

然补肝以生血,未为不佳,但生血而不知生气,则脾胃衰微,不胜频呕,犹恐气虚则血不易生也。

故于平肝补血之中,加以健脾开胃之品,以生阳气,则气能生血,尤益胎气耳。

或疑气逆而用补气之药,不益助其逆乎!不知妊娠恶阻,其逆不甚,且逆是因虚而逆,非因邪而逆也。

因邪而逆者,助其气则逆增;因虚而逆者,补其气则逆转。

况补气於补血之中,则阴足以制阳,又何虑其增逆乎!宜用顺肝益气汤。

亦有肝郁气滞,胸膈膨闷,见食不恶,不能多食,虽系妊娠而非恶阻,宜分别治之。

后另有方。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酒洗)苏子(一两,炒,研)白术(三钱,土炒)茯苓(二钱)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三钱,酒炒)麦冬(三钱,去心)陈皮(三分)砂仁(一粒,烘,研)神曲(一钱,炒)水煎。

服一剂轻,二剂平,三剂全愈。

此方平肝则肝逆除,补肾则肝燥息,补气则血易生。

凡胎病而少带恶阻者,俱以此方投之无不安,最有益於胎妇,其功更胜於四物焉。

(方极效。

但苏子—两,疑是一钱之误。

然国初上元生人。

禀赋最壮。

或非用两不效。

今当下元,用一钱可也。

万不可用—两。

疏肝化滞汤:全当归(酒洗)六钱,杭芍(酒炒)三钱,党参(去芦)三钱、白扁豆(去皮)四钱,云苓二钱,香附(炒焦)二钱,砂仁(炒,研)钱半,条苹(炒焦)八分,神曲(炒焦)钱半。

广皮八分,薄荷六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

)妊娠浮肿(二)妊妇有至五个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头面俱肿,人以为湿气便然也,谁知是脾肺气虚乎!夫妊娠虽有按月养胎之分,其实不可拘于月数,总以健脾补肺为大纲。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临床应用探微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临床应用探微

《傅青主女科》安胎法临床应用探微摘要研读《傅青主女科》后,对其中安胎法颇有心得体会,作者总结认为:傅氏安胎法有3个特色:一是治病求本,二是重视脾胃、不忘补气,三是制方严谨、方义明确、主次分明,并将其分别验之于临床,均取得了很好疗效。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傅山安胎法临床应用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明末清初医学家,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以见地独特、立法严谨、制方灵活、疗效显著而备受后世医家推崇,笔者近来通过学习研讨该书,尤其对其中安胎法运用颇有感触,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均取得了不俗的疗效。

简单探析如下。

1治病求本傅氏安胎紧紧抓住各证的病因病机,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如:妊娠腹痛仅为一个症状,有脾肾亏,带脉急,胞胎失系,治疗补先后二天,固胞胎气血;脾胃气虚,胞胎无力以系,治拟温补心肾,培土安胎;肝气不通,治以开肝气之郁,补肝血之燥;妊娠跌损,以补气养血,散瘀安胎除跌损外伤,应用少量乳香、没药化瘀止痛外,其他均以治本为主,方中极少用止痛药,病除胎安痛自愈;妊娠口干咽疼,注解中还强调“万不可因咽痛而加豆根、射干等药”,由于病因为肾水亏,故治以润燥治本标自解;妊娠出血,“血流如经水”、“小便中常有血流出”等症,一般医者往往加数味止血药,但傅青主治疗,或润燥安胎、或补气泻火,治病求本,方中不设止血药,认为“血不必止而自无不止”。

例:张某,女,27岁。

妊娠2月,少腹隐隐坠痛,带下清稀,间有阴道流血,应用黄体酮、寿胎丸加止血药治疗10天未愈。

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滑。

辨证属于脾肾亏虚,仿傅青主“补先后二天,固胞胎气血”,用安奠二天汤为主:党参、扁豆各30g,熟地(砂仁3g拌)、炒白术、杜仲、枸杞各15g,山药20g,甘草5g,萸肉log,菟丝子50g。

连服14剂而愈。

按:妊娠腹痛、出血,西医诊断先兆流产,医者很容易就想到传统的安胎方寿胎丸,但上述案例可见,其还有明显的脾虚气陷,胞胎无力之症。

傅青主女科较释

傅青主女科较释

傅青主女科较释治法宜:补肾、调肝、健脾胃、调气血、理冲任; 带下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然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于提系,必然胞胎不固;带弱胎易坠,带伤,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也;行房而放纵,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然有暗耗之害;气不化经水,而反变为带;加之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于是带下也;1.任脉起中极之下,环口至目下,好病,经不调,崩漏,不孕,流产;2.督脉会阴→上齿若病,不孕;3.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4.肝气肝主血海,助脾胃运化,喜调达;肝气郁则脾虚;治疗原则:解肝郁,补脾虚,除湿而清内热;黄带症状:带下色黄,若黄米浓汁,气腥秽;病因:任脉湿;唇齿之泉,贯任脉通带脉入肾;热存下焦,津液不能化精而化湿也;水本黑,火本红,湿与热合,化红返黑皆不可,煎熬成汁为黄色也;治法: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药方:易黄汤山药1两芡实1两黄柏2钱车前子1钱白果10枚4剂痊愈;易黄汤任脉湿热黄带病, 易黄山药芡实同; 引入任脉加白果, 益以车前黄柏灵;结语黄带属湿热,此任脉也;补任之虚,清肾之火,凡带病均可治之;此为治带病主方;山药芡实清热生津;黄柏车前子,湿久生热,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白带症状:经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止,甚则有臭味;病因:湿盛火衰,肝郁气弱脾虚,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治法:大补脾胃,少佐舒肝;药方:完带汤白术、山药各1两人参2钱白芍5钱车前子3钱苍术3钱甘草1钱陈皮5钱黑芥穗5分柴胡6分2剂轻,4剂止,6剂愈;完带汤白带须用完带煎, 山药白芍与车前; 二术荆芥参陈草, 脾虚湿滞服之痊;结语:白带湿属寒,肝郁脾虚,湿盛火衰; 治法肝气舒而脾气旺,湿气消,白带自消;若不见效,经水过期,少腹急迫,服宽带汤;此为寒湿之主方;青带症状:带下色青,绿如绿豆汁,粘稠不断,其气腥臭;病因:肝经之湿热也;肝木本青,带青者肝木病;肝木喜水润,湿则恶;肝之性既违,气必逆,气上而湿下,两相牵制,停中焦,走于带脉,遂从阴门而出;逆轻则青,重则绿;治法: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药方:加减逍遥散茯苓、白芍、甘草各5钱柴胡1钱陈皮1钱茵陈3钱栀子3钱2剂淡,4剂绝,不过剂加减逍遥散带下色青肝郁滞, 逍遥去归加茵栀; 疏肝清热并利湿, 陈皮健胃带自愈;结语:青带属于肝经湿热,舒肝健脾,利湿清热;肝郁既解,湿利热清,绝青带;脾土喜燥恶湿,土病湿,木必乘之;木又为湿土之气侮,肝亦病;赤带症状:带下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漓不断;病因:湿热之病;湿为土之气宜见黄白,不见者火之故也;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火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治法:清肝木之火,扶其脾之气;药方: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各1两生地5钱阿胶3钱黄柏2钱丹皮3钱牛膝2钱香附1钱红枣10黑豆1两2剂少,4剂愈,10剂不发矣;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赤带宜, 补血清火功效奇; 归芍地柏香附枣, 阿胶黑豆膝丹皮;结语:此方补肝之血,不利脾湿,此病火热为重,湿为轻;火所以旺,由血衰,补血足制火;补肝之血而少用清火之味,则奏功独奇;黑带症状:色黑若黑豆汁,气腥秽,腹痛,便痛,阴门肿,面赤、黄瘦,口渴;病因:火热之极也;火极似水,乃火郁结于下而不上炎于上也;口渴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煎;不狂者凭肾水肺金无病;润心冲胃以救之耳;治法:惟以泻火为主,火退湿自除;药方:利火汤大黄3钱白术5钱茯苓3钱车前子3钱王不留行3钱黄连、栀子、刘寄奴各3钱知母2钱生石膏5钱大黄黄连石膏知母栀子寒凉;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除湿;白术茯苓辅土渗湿;1剂痛止;2黑变白;3白变少,又3剂止;利火汤黑带利火水进殊, 连栀石膏并知母;苓术大黄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调经经水先期而多病因: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为余症;过而有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治法:少清其热火,而不必泻其水;药方:清经散丹皮3钱地骨皮5钱白芍3钱熟地3钱茯苓1钱青蒿2钱黄柏半钱;2剂火平;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润水经自调;结语:妇科调经尤难,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书虽有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之分,然须种子,带下参看,临症时方有进境;经水先期而少症状:经来者仅仅一二点,以为血热之极也;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病因:先期而来少,火热而水不足;肾中火热而水亏也;治法:不必泻火,只专补水,水既足,火自消;水克火;药方:两地汤元参1两生地1两白芍、麦冬各5钱、阿胶、地骨皮各3钱4剂经调;解方:地骨皮解骨之热,骨热是由于肾之热,清其骨髓,肾气自清,又不损胃气;两地汤先期经少两地汤,元参地骨生地襄;更用阿胶与芍药,火旺水亏服之消;经水后期而多病因:盖经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来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皆来附益,而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合,诸经之血乘其隙而流出也;药方:温经摄血汤熟地、白芍各1两川芎、白术各5钱柴胡半钱五味子3分肉桂3分续断1钱方解:此方大补肝肾之精血;肉桂祛其寒,柴胡解其郁;补中有散,散不耗气;补中有泄,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功,温之有成;元气不足加人参1-2钱;此方凡经来后期均可用;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摄血汤,温脾补肾舒肝良;地芍术柴芎断味,还有肉桂暖元阳;经水先后无定期病因:经水处诸肾经,肝为肾子,肝郁则肾亦郁也;肾郁其气必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气之或通或闭耳;子母关切,子郁母关;治法:舒肝之郁,经水必有一定之期;药方:定经汤白芍、当归、菟丝子各1两熟地、山药各5钱柴胡5分茯苓、黑荆芥各3钱2剂水净,4剂定期;定经汤经水不定定经汤,菟丝归芍熟地黄;山药柴苓黑荆芥,肝肾气舒奏功良;结语:外感者加苏叶1钱,内伤者加神曲2钱炒;肉食积滞山楂肉2钱炒,若肝气郁抑当以逍遥散为主,有热加栀碳丹皮,即加味逍遥散;经水数月一行因妄用补血虚之药,而致无病变有病;助仙丹茯苓5钱陈皮5分白术、白芍、山药各3钱杜仲1钱菟丝子1钱甘草1钱河水煎,4剂如旧;健脾益肾而不滞;解郁清痰而不泄,不损天然之血,实为调经大法;助仙丹季经避年助仙丹,用药须以河水煎;苓术陈芍山药草,杜仲菟丝补先天;年老而经水复行病因:不宜行经而行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之故也;非精过泻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龙较发,而血乃奔矣;治法:非大补肝肾之气与血,则血不能骤止;药方:安老汤人参、黄芪、熟地各1两白术、当归、山茱萸各5钱阿胶1钱黑荆芥1钱木耳碳1钱甘草1钱香附5分2剂减,4剂大减,10剂愈;方解:补肝肾之气,气足血生而摄血;补肾水,水足肝舒,脾自养;可加贯众碳1钱研末冲服;安老汤安老汤治二火猖,参术芪草归地襄;山萸荆胶香木耳,疏肝补脾益肾良;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病因:肝木恶风寒,若行经时腠理大开,寒之来袭,肝气之闭塞;经水道亦闭;气行阳分则生热,反之生寒;此犹感寒之轻者;外风寒袭,内应之,热气益深,常热入血变为如狂之症;往来寒热,风寒未甚,热未深耳;治法:补肝血,通郁散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药方:加味四物汤熟地1两白芍、当归、白术各5钱川芎、丹皮各3钱元胡1钱捣碎醋炒甘草1钱柴胡1钱方解:四物汤滋脾胃之阴血,柴胡白芍丹皮宣肝风郁,甘草白术元胡利腰脐而和腹疼,入表里之间,通经络之内;加味四物汤经水断续痛时无,加味四物汤效殊;芎归芍地白术草,丹皮元胡并柴胡;注:加荆芥穗炒黑1钱尤妙;经水未来腹先疼痛病因:肝木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畅;经欲来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经满不内藏,肝火焚烧,内逼经出,火随之而怒泄;紫黑,水火两战之象,成块者,火煎成形;治法:泻肝之火,解肝之郁;药方:宣郁通经汤白芍、当归、丹皮各5钱栀子3钱甘草、柴胡、香附、郁金、黄芩各1钱白芥子2钱研4剂而平;方解:此方补肝之血,解肝之郁,利肝之气,降肝之火;宣郁通经汤经前腹痛紫块行,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生甘草,白芥柴胡香附芩;经后腹痛病因:经水、肾水满则溢,虚则闭;肾水一虚,水不生木,肝木克脾土,木土相争,其气必逆,故而作痛;治法:舒肝气为本,益补肾之味;药方:调肝汤山药5钱阿胶、当归、白芍、山茱萸各3钱巴戟、甘草各1钱调肝汤经后腹痛宜调肝,归芍山萸巴戟天;山药阿胶生甘草,平肝理气郁痛安;经前腹痛吐血病因:肝性急,宜顺不宜逆;逆则气动,血随气行;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火直冲而上,反经而为血,亦至便也;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治法:平肝顺气若反复,则宜补肾药方:顺经汤当归、熟地、丹皮各5钱白芍2钱茯苓、沙参、黑荆芥各3钱牛膝、黄芩1剂正,2剂顺,10剂不再发;顺经汤顺经治肝气逆,黄芩沙参怀牛膝;归芍熟地荆丹皮,经前腹痛吐血愈;结语:肝气下逆,不顺行而上逆也,补肾调经之中;肝气不逆,肾气自顺;妇人壮年吐血以为痨症;若投药,则肝气愈逆,非痨成痨;方加茜草1钱怀牛膝1钱尤妙;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病因: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脉为血海,任脉为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之相通;恶寒湿之邪气;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疼痛;邪愈盛正气愈衰;寒气生浊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寒水之象;治法:利湿、温寒;任冲无邪之乱,疼自消;药方:温脐化湿汤白术1两茯苓3钱山药5钱巴戟5钱扁豆5钱捣白果10枚莲子30枚不去心;在经未来前10日服,4剂邪去,调经兼可种子;温脐化湿汤寒湿痛经要辨明,温脐化湿此方宗;山药莲子巴戟肉,白果扁豆术茯苓;附:冲任之气宜通,不宜降;化湿不用苍术、薏仁;此方为温脐化湿之主方;经前泄水症状:泄水3日后行经;病因:脾虚不摄血;脾属湿土,脾虚土不实,湿更甚;经水有动,脾气先不能固,脾统之血欲流血海,而湿先乘之矣;因而泄水后行经;治法:不在治水,而在先治血;不在先治血,而在先补其气;气旺血生,气旺湿自除;气旺经自调; 药方:健固汤人参5钱白芍1两茯苓3钱薏仁3钱巴戟5分10剂方平补脾以固脾血;健固汤行经泄水属脾虚,参术茯苓巴戟薏;补益脾气能摄血,除湿调经水自止;与胖人不孕参看,自得立方之妙;经前大便下血症状:出现在经前1日;病因:经入大肠,胞胎上通心而下通肾,心肾不交则胞胎之血两无所归;而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听其自便;所以血不行小肠而走大肠;治法:单止肠血,愈止愈多,反激动三焦之气;今不使水火之既济而徒治胞胎,胞胎之气无所归,血安有归经之日;必须大补心肾;心肾之气交而胞胎之气自不散;大肠血不妄行,血自归经;药方:顺经两安汤人参3钱当归、熟地、麦冬、白芍、白术各5钱山茱萸、炒荆芥2钱巴戟1钱升麻4分1剂血止,2剂肠血止,3剂经止兼受妊娠;方解:心肾足,气两合,胞胎之气听命,二经之摄安有妄动;兼补肝木,肝乃肾之子,乃心之母;肝血往来于心肾之间,上引心而下入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此心肾相交一大法门;顺经两安汤经前便血宜顺经,归芍熟地萸麦冬;参术巴戟炒荆芥,心肾相交经顺宁;若大便下血过多,精神短少,消瘦,肝气不扬,久郁伤脾;脾伤不统血,又当分别治之;经闭症状:未到49岁,而经水先断;病因:经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之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实非血也;经闭,一则肾水衰,二则心肝脾之郁;肾水生,肾水化则有关于心肝脾,使水位之下而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而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烁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而无金气乘之,木妄破土,肾气无所生;心肝脾一经之郁则肾气郁而不宣,况三经齐郁,肾气真足而难吐,此所谓亢则害;治法:散心肝脾之郁,补肾水,也有大补其心肝脾,精溢而经水自通;药方:益经汤熟地、白术各1两当归、山药各5钱白芍、生枣仁、沙参各3钱丹皮、人参各2钱杜仲、柴胡各1钱8剂通,30经不再闭,易受孕;益经汤未老经断须溢经,心肝脾气郁结成;归芍熟地参术枣,山药沙丹柴杜平;种子身瘦妇人瘦弱,一交男子,卧床终朝,此为血虚;交感泻精,与血何与肝气不开,精不能泄,肝气仍是不舒;肾为肝母,母泄精,不能养子,木燥乏水,而火以暗动烁精,肾逾虚;瘦人多火,水益少而火益炽,水不足以治火,此火在水上之卦;所倦怠而卧,偶而受孕,随中随消;治法:大补肾水而平肝木,水旺→血旺→火消,成水在火上之卦;药方:养精种玉汤熟地1两当归、白芍、山茱萸各5钱三月身健易孕,切记节欲,否则惟身健而已;养精种玉汤血虚瘦怯久不孕,四物去芎萸肉殷;平肝补肾精血足,养精种玉此方珍;附:3月后不孕,原方+杜仲2钱炒脱丝+续断2钱、白术5钱土炒焦、云苓3钱;数剂即可;胸满不思饮食不孕症状:妇人饮食少思,胸膈满闷,惟思睡眠,一经房事呻吟不已;此为肾气不足;气宜升腾,至上焦脾胃易运消;陷于下焦难运化;人乏水谷之养,精神倦怠;脾胃之气可升不可将;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肾之水气,充于胃,火气充脾;治法:补肾为主,兼用补脾胃之药;阴气既足,阳气易升;药方:并提汤熟地、巴戟、白术各1两人参、黄芪各5钱山茱萸肉3钱枸杞2钱柴胡5分3月肾气大旺,再服1月未有不孕;并提汤并提汤可补脾肾,参术黄芪并枸杞;熟地山萸柴巴戟,阳气升腾皆升机;胸满不孕,人误以为消食难,用以消导之药,肾逾虚;下身冰冷不孕妇人冰冷,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胞胎寒之极;胞胎居心肾之间,上接心,下系肾;胞胎之寒冷,可知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治法:补心肾二火,补心温肾药方:温胞饮白术、巴戟各1两人参、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各3钱肉桂、补骨脂各2钱附子3分温胞饮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服之痊;今种子者多喜服热药,胞胎有热,不宜服用;胸满少食不孕饮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吐,此脾胃虚寒也;夫脾胃之虚寒,盖因心肾之虚寒;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之不能化;心肾衰,不化水谷之精微,无津液灌溉于胞胎之中;治法:温补脾胃,兼补心肾之火;药方:温土毓麟汤巴戟、覆盆子各1两白术、怀山药各5钱人参3钱神曲1钱连服1月,命门心包火旺,脾胃无寒冷之虑,自留子;温土毓麟汤温土毓麟之虚寒,参术山药巴戟天;更加覆盆与神曲,命门温暖谷气添;少腹急迫不孕少腹之中,紧迫之状,急而不舒,不能生育,系带脉拘急也;带脉宜宽不宜急,皆因腰脐之气不利,此由于脾胃之气不足;治法:宜宽带脉之急,不能速宽;利腰脐之气亦不能立就;须大补脾胃之气与血;药方:宽带汤白术1两,巴戟肉5钱,补骨脂1钱,人参3钱,麦冬3钱,杜仲3钱,熟地5钱,肉苁蓉3钱,白芍3钱,当归2钱,五味子3分,莲子20粒四剂无紧迫,1月受胎,带脉急,气血虚,芍药之酸平肝木,肝不克脾,五味生肾水,肾能益带;宽带汤宽带汤能和腰脐,参术归芍麦味俱;熟地苁蓉杜巴戟,莲子补肾带宽奇;附录:冲任督带1.妊娠初起,血归冲,血不足气有余易热;肝司血海;冲脉:冲为血海,经因之而行也;上达心火,下通肾水;冲脉五脏六腑之海,盈则盛之,乏者养之;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均为所司,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对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王冰曰: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以妊养也;故经云此生病女子不孕也;又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督脉:主一身之阳,与任脉相匹配,对经起调节作用;带脉:约束冲、任、督,提携胞胎,固摄脾肾之精微;2.调经作用青春期:肾气盛→天葵至→任通冲盛→月经来潮→受精妊娠;绝经期:肾气衰→任脉虚→冲脉衰少→天葵竭→绝经→不再受孕;3.病变各种原因影响到冲任,便引起妇疾;妇人良方:妇人病有36种,皆由冲劳损而致;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少腹拘紧痛,呕吐,倒经奔逐,经不调;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疝气带下流产不孕等;带脉:多由脾气虚,而殃及;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张锡纯则将冲任虚损证则之于带;督脉:脉经: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产后经病,宫寒、畏寒、癫痫;4.辩证论治冲任寒症分虚实:实:外寒冲任受;虚:源自体虚,寒自内生,寄邪易与气血相搏影响气血运行;病:痛经,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癓瘕实寒:速散,湿经散寒,疏通经气,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虚寒:甘辛湿补佐理气化瘀,金匮温经汤或医学中参西录理冲太温中汤日久成癓:桂枝茯苓丸大口三棱莪术归须5.冲任热证素热,阴虚阳盛,肝经瘀火,饮食辛辣;暖宫药过,染邪毒,热久成癓,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见经,先经多,崩漏,区别在冲在任,病性属虚属实;嫉妒不孕怀抱素恶,此肝气郁结而不孕也;妇有子,心脉流利而肝脉舒徐而和,肾脉旺大而鼓指,此喜脉;肝木不舒,下克脾土至栓塞,致腰脐之气不利,则不能通任脉达带脉,带脉之气亦塞,则胎胞之门必闭,精不至焉;治法:解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药方:开郁种玉汤白芍1两,香附3钱,当归5钱,白术5钱,丹皮、茯苓各3钱,花粉2钱水煎服一月郁开;开郁种子汤开郁种子汤名殊,肝脾心肾郁须舒;归芍香附天花粉,苓术丹皮郁结除;白芍柔肝、和肝益肝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凉心火,当归花粉补血养阴,香附解郁破气无经不达肥胖不孕身体肥胖,痰涎甚多,此湿盛之故; 肥胖之湿实为脾土病,脾病不化水谷,宜身体瘦弱;湿盛多肥胖---多气虚---内实虚损---气必衰---不行水,而湿停于肠胃之间,不能化精而化涎;脾本湿土,又因痰多,逾加其湿,脾不能受,热必侵润于胞胎,日积月累,胞胎竟变为汪洋之水窟矣;水势甚大,使精化成水,何能妊娠治法:泄水化痰,补脾胃之气;药方:加味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半夏、当归各3钱,白术1两,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升麻4分,陈皮5分; 水煎服,8剂痰涎尽,再服10剂;此方之妙,提脾气而升于上,作云作雨,则水湿反利于下行;助胃气而消于下,为津液,则痰涎转易于上化;阳气足,摄精,湿邪散,受种;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参术苓草陈夏尝;升柴能将清阳举,归芪二味补血良;注:参看妊娠浮肿、正产气虚胞衣不下;骨蒸夜热不孕骨蒸夜热,逾体火焦,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骨髓内热而肾热,胞胎上接心,下系肾;阴有阳,阳有阴,须协调;骨热→肾热→胎儿骨髓热,则骨中空仅存火烈之气何能成丹治法:补肾之阴,清骨之热乏水壮水为主,以制阳火;药方:清骨滋肾汤地骨皮1两丹皮、沙参、麦冬、元参各5钱五味子5分白术3钱石斛2钱水煎服30剂骨蒸解,再60剂;此病非短期能消,多服有益;补中益气健胃消谷;阴虚内热之人易妊;因骨髓过热烁精,稍补其肾,以杀其火之有余,益水之不足;清骨滋肾汤骨蒸内热肾水虚,清骨滋肾丹皮俱;地骨白术斛麦味,沙参元参壮水宜;注:一切骨蒸烦热、潮热,均可以本方治;腰痿腹胀不孕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此任督之困也;前位任脉,后为督脉,皆从带脉上下而行也;任带堕于前,督脉亦同;虽胞胎受精必小产;任督虚则气血相结症起,阻碍受精;治法:先除疝瘕而补其任督,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包裹成形;药方:升带汤白术1两人参3钱沙参5钱肉桂、半夏各1钱神曲2钱荸荠粉、鳖甲、茯苓各3钱连服30剂,任督好,继30剂疝除;升带汤升带汤用参术苓,夏沙神曲肉桂从;荸荠鳖甲消症瘕,任督不困带脉升;此方为有疝瘕而设,故有鳖甲、荸荠、沙参;小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此为膀胱水气不化;膀胱与子宫近牵连,水湿之气走膀胱,得肾气始化为水以出阴器;若无,则渗入宫中而成汪洋之势;治法:壮肾气化宫水,益肾火化膀之水;药方:化水种子汤巴戟、白术各1两茯苓5钱人参3钱菟丝子5钱芡实5钱车前子2钱肉桂1钱2剂膀胱气化,4剂艰涩除,又10剂脚肿除,又60剂肾大旺;此方症极多渐添杂症,久而不愈,甚成劳;不瘵不治者;此补水而不助湿,补火而使归源;皆因用濡润之品,不可攻;巴戟肉桂暖肾阳,芡实菟丝子填肾,稍加泄水车前子;化水种子汤化水汤中参术苓,车前芡实菟丝充;巴戟肉桂壮肾火,水湿消除胞胎宁;血崩补血先补气,血易生,气帅之而行;补气兼补火,气乏火衰,火旺气足;补血不补火,则血滞;血大出气随血衰,单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血崩昏暗血崩阴道大出血或持续淋漓血—不在经期;此虚火;治法:不可单用止涩之品止血,须补阴而兼行止崩之法;补血先补气,血易生;补气兼补火加用黑姜,血不凝滞,而止血更速,且有收敛之功;药方:固本止崩汤熟地、白术各1两黄芪3钱当归5钱黑姜2钱人参3钱1剂止,10剂不再发;血崩至昏晕,血已尽仅存一线之气;先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补血不补火则血滞,难随气而生;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大熟地,白术黑姜参归芪;气血双补阴阳固,补阴止崩妙法奇;附:若血崩已数日,六脉皆无,微息;用辽人参去芦3钱煎成,冲贯众碳末1钱,待气息微旺,服此方仍加贯众碳末1钱;年老血崩症同上,是不慎房事,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1两黄芪1两三七末3钱桑叶14片2剂血少止,4剂不再发;年老阴精亏虚,宜滋肾兼敛血+白术5钱、熟地1两、山药4钱、麦冬3钱、北五味1钱,百剂除根;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治较难,加味当归补血煎;当归黄芪须重用,三七桑叶服之安;孀妇血崩,气冲血室,+白芍碳3钱、贯众碳3钱极妙;少妇血崩妊娠3月血崩,此行房不慎;气衰行房泄精,妊娠无所养堕;泄精太甚,气海不能摄血,况气弱又妊娠,久战内外之气皆动,血安能固治法:补气为主,少佐补血之品;药方:固气汤人参1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熟地5钱当归3钱山茱萸2钱杜仲3钱远志1钱五味子10粒1剂止,10剂愈; 固气汤固气止崩用四君,熟地当归于杜仲;远志五味加山萸,气虚血崩皆堪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