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论《傅青主女科》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思维及经验总结

论《傅青主女科》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思维及经验总结论《傅青主女科》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思维及经验总结导语:先兆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给孕妇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为了更好地治疗先兆流产,对于现有的学术思维和经验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傅青主女科》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思维和经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学术思维1. 多维合理思维:《傅青主女科》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思维秉持多维合理思维的原则。
首先,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医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全面分析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以便精准把握诊疗思路。
其次,对于不同阶段的先兆流产,应根据病情变化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治疗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 循证医学思维:循证医学思维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傅青主女科》在治疗先兆流产时也尽可能遵循该思维。
首先,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指南,将其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同时结合经验和常识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及时总结和评估治疗效果,不断完善治疗策略。
3. 预防为主思维:在治疗先兆流产时,预防为主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傅青主女科》强调通过饮食调养、心理疏导、合理运动等方式,增强孕妇的体质,并加强对于身体的保养,以避免先兆流产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也是通过预防为主的思维,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经验总结1. 中西医结合:《傅青主女科》倡导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处理先兆流产时也不例外。
中医注重调理阴阳,平衡气血;西医则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结合两者的优势,既能发挥中药的温补作用,也能借助西药的快速疗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个体化治疗:先兆流产的病情因人而异,治疗也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设计。
在实践中,《傅青主女科》强调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_傅青主女科_辨治带下浅析

・92 ・现 代 中 医 药Moder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年9月第28卷第5期Sep.2008 Nol.28 No.5该品作对照药,加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有硬指标可查(测血压),故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
白川降压胶囊在申报专利保护时,开始也遇到了与SF DA所提出的相同问题,在申请文件撰写中,也作了如上的阐述,最后授予方法和用途的专利保护权。
关于方法专利,有专家指出:在中药领域有其特殊情况,在两个方面可以得到方法专利保护。
一个方面,由于中药产品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制备获得,而中药的分离、提取、纯化工艺,都是专利保护对象。
另一方面,是剂型的制备方法。
对于一个常规中药处方,如果采用了特定工艺,做成了特定的剂型,就能够申请方法专利保护[3]。
尽管有些中药是已知产品,可是如果通过改变其剂型,使得这个产品在药效、质量或纯度等方面有所改善,那么这个新剂型的工艺即方法,就是专利保护的对象。
例如藿香正气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改成了软胶囊;血府逐瘀汤(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方)改成了口服液[4]。
这些剂型改进的工艺、方法都可以申请方法专利保护。
但大前提,处方是传统的,没有被别人专利的,若该处方已获得专利保护,而别人去改变它的工艺或剂型,必然会引起侵权纠纷。
总之,中药复方知识产权保护是个比较复杂问题,对侵权的判定,专家们常有分歧,故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1]郑永锋.中药专利申请的现状分析及审查标准[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61-64.[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5.[3]俞长芳.中成药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34,1131.(收稿日期:2008-04-30)《傅青主女科》辨治带下浅析张晓凤1 杜冬青2 指导:杨鉴冰3(1.西安市卫生学校,陕西西安,710056;2.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3.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 要: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病的辨治从强调经脉连属、带证以湿为主、突出脏腑辩证、带辨五色论治四个方面论述,以期更深入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华。
女科之要—读《傅青主女科》随笔(一)

女科之要—读《傅青主女科》随笔(一)《傅青主女科》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
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等。
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医书传世。
傅氏好友顾炎武曾评其曰:”予友傅青主先生手著《女科》……诚医林不可不有之书也”。
“要”即“简要”之意。
妇人有经带胎产之异,稍微不慎,则有害生之虞。
故中医古来有言“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可见女科之难为。
而在礼教等级森严的历史背景下,男子从妇科之术尤难。
傅山先生,博学多才,不拘凡俗,于诗书、国画、武艺、医学等皆有造诣,医学尤工于妇科一门,留名古今。
近日读青竹先生女科,不敢说心得,或有一些想法和体会,略记之。
壹“1本'女为阴,以血为本。
八卦中为坤卦,由三阴爻而成,为纯阴。
加之经事疏泄,血尤为贵。
《难经》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需血之濡养。
《医理真传》亦曰:人身虽云五脏六腑,总不外气血二字;学者即将以气血二字,留心探讨,可无俟他求矣。
傅氏女科以血着眼,重补益而轻攻伐。
治血崩,“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血)之中行止崩之法”。
治鬼胎,“乌可纯用迅利之药以祛荡乎?毕于补中逐之为的也”。
调经,“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
治妊娠诸症,注重调和气血以养胎,“夫养胎半系于肾水,然非肝血相助,则肾水实有独力难支之势”。
治产后病,“丹溪先生论产后,必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斯言尽治产之大旨”。
傅山以血立本,绝非孤立看待。
补血同时,每每以气生血,以火助气,气血和合,“(固本止崩汤)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
贰“2基”傅氏立论,注重先后天根基,培补正气。
经言: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
人秉父母先天之精而化生,由生而长、而壮;随先天之精衰而老、而已。
前半生先天助后天,后半生后天养先天。
《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带证

调而致带证 。 故妇 科 带 证 应 当 注 重 调 肝 。 肾为 人 身 先 天 之 本 , 主 藏精 , 司生殖及生 长发育 , 子 以肾为本 , 水能 生肝本 , 职 女 肾 精 血 可 以互 生 。 为后 天 之 本 , 运 化 水 谷 , 生 精 微 , 养 全 身 。 脾 主 化 奉
旺 , 肝 正 所 以扶 脾 。 平
依据 和方 药 。 兹将 《 青 主 女 科 》 治 疗 带 证 方 面 的 经 验 , 析 傅 在 浅
如下 :
1 辨 证 以肝 、 、 三 脏 立 论 肝 、 、 三 脏 各 有 所 司 , 脾 肾 脾 肾
均与 女 性 特 殊 生 理 功 能 有 关 , 决 定 了妇 科 带 证 的 病 理 机 转 与 这 肝、 、 脾 肾三 脏 功 能 失 调 有 密 切 关 系 。 肝 主 藏 血 ,为 女 子 之 先 “
寒 气 。全 赖 肾 水 与 肺 金 无 病 , 心 济 胃火 救 之 。黑 带 之 症 , 火 润 是
《 青 主 女 科 》 明 末 清 初 文 人 兼 医家 傅 山 所 著 。其 论 理 傅 为
以肝 、 、 三 脏 立 论 , 治 注 重 培 补 气 血 , 理肝 脾 , 张攻 补 脾 肾 论 调 主 兼用 , 其在治疗带证方 面 , 得心 悟 , 尤 颇 为后 世 医 家 创 立 的理 论
木 能 疏 土 , 可 培木 。木 能 疏 土 是 指 肝 木 的 疏 泄 功 能 有 助 于 脾 土
3 健 脾 重 用 白术 , 肝 轻 用 柴 胡 , 肾 重 用 山 药 白术 , 疏 清 味 苦 甘 , 温 , 脾 胃 经 , 补 气 健 脾 之 要 药 , 炒 后 , 色 相 性 入 为 土 同 求 , 增 加 入 脾 补 土 之 力 。傅 氏在 治疗 带 证 时 , 用 白术 , 运 更 重 健 脾 胃 , 助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 湿 利 火 , 除 带 下 之 因 , 完 带 汤 以 燥 以 如 即重 用 白术 3g 健 脾 燥 湿 为 方 中主 药 , 治 疗 脾 虚 湿 浊 下 注 之 O, 以 带下病 。 药 : 山 味甘 性 平 , 脾 、 经 , 肾健 脾 、 肺 止 泻 。 氏 入 肾 益 补 傅 认 为 黄 带 下 乃 因 肾 火 之 炎 , 重 用 山药 , 补 任 脉 之 虚 , 能利 故 既 又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Ⅰ)《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导论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Ⅰ)《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导论刘春生【摘要】《傅青主女科》由清代傅青主编著.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全书二卷,附《产后编》两卷,并附补篇一章.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书中以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为特点,制方用药,纯和无一峻品,注重炮制,至今,其方药仍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作者】刘春生【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05【正文语种】中文《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由傅青主编着。
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1]。
全书二卷,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篇、39证、41方;下卷则载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五门计39篇、41证、42方。
附《产后编》两卷,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分列为17证;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
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较之其他妇科专著确有独到之处,堪为妇科之经典。
该书理法方药独树一帜,虽为妇科专著,然书中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制方用药,纯和无峻,注重炮制的特点[2],至今在临床各科,尤其老年科、儿科及体虚病弱患者的治疗中,傅氏理法方药堪为效法。
其方药除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1 治 病 求 本 ,对 月经 病 原 理 分 析 精 当
欲 治经病 ,当先知 何 为经 。《 女 科 》在 调 经篇 中说 “ 夫经 水 出诸 肾” ,“ 夫 经本 于 肾 ,而其 流 五脏 六 腑 之血 皆归 之” ,又说 “ 且 经原 非血 也 ,…… 是 至 阴 之 精 而 有 至 阳之 气 ,故 其 色 赤 红 似 血 ,而 实 非 血 , 所 以谓 之天葵 ” ,认为 经水 本源 于 肾 。且 有 “ 满则 溢 而虚 则 闭” , 由冲任二 经外 出 的特 性 。
-5 1・
[ 引著 格 式] 马 贵 萍 ,张 德 新 .《 傅 青 主 女科 ・ 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E J ].长 江大 学 学 报 ( 自科 版 ) ,2 0 1 5 ,1 2( 1 8 ) :5 1  ̄5 3
傅 青 主 女 科 ・调 经篇 辨 证 思 想 浅 析
马 贵 萍 ,张 德 新 (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  ̄ 0 3 0 , 1 4 3 4 0 2 3 )
既知经 ,又 当知 经为何 而病 。女子 以肝 为先 天 ,肝 主藏 血 ;脾为 后天 之本 ,且 主统 血 ;肾为先 天之
本 ,又主藏精 ;冲为 血海 ,任 主胞 胎 。故经 病 与肝 、脾 、肾三脏 有着 密不 可分 的联 系 ,也与 冲任二 脉等 有 关 。或为 肾 中水火 太 旺而致 经水 先期 ,或为 肾气 之涸 而致 经后 少腹 疼痛 ;有 因肝气 郁 结而发 经水 先后 无 定期 ,有 因肝 不藏 、脾 不统 而致 年老 经水 复行 ,有 因肝气 不舒 而致 经水 忽来 忽断 时疼 时止 ,亦有 肝经 郁 火 而致经 前腹 痛 ,且有 肝气 之逆 而 致 经前 腹 疼 吐血 ;或 有 下 焦 冲任 寒 湿 相 争 以 致 经水 将 来 脐 下先 疼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小编导读若论中医妇科的经典医籍,清代《傅青主女科》绝对当之无愧。
在这本书中,妇科圣手傅青主先生系统论述了经带胎产等各类常见妇科疾病的辨治思路,并留下许多现代临床中依然常用的经典方药。
其中第一张方子,就是为女性常见的带下疾病而设立的名方——完带汤。
原文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眉批:妇科一门,最属难治,不难于用方,难于辨症也。
五带症辨之极明,立方极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经水不调,须于调经、种子二门参酌治之,无不见效。
即如白带症,倘服药不效,其人必经水过期,少腹急迫,宜服宽带汤,余宜类参。
提要本节论述湿盛火衰、肝郁脾虚白带下的证治。
释义1.观其脉证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
2.知犯何逆湿盛火衰,肝郁脾虚,带脉不束。
3.治疗策略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
4.间接治疗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疏肝、补胃以健脾。
5.随证治之苍术、车前子祛湿、清热、止带。
6.治病求本温肾疏肝,健脾祛湿,利束带脉。
本病有三个病机环节,用完带汤的治疗要点如下。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补肾思想浅析(一)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补肾思想浅析(一)【关键词】调经;补肾;《傅青主女科》《倩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傅山所著,傅氏较重视补肾思想〔1〕,在调经14篇中,直接涉及补肾治法达10篇之多,余篇中皆含补肾之意。
现就调经篇中补肾思想浅析如下。
1重视补肾思想对于月经来源,傅氏尊崇《内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故有子”的学术观点,认为“经本于肾”,“经水〔2〕出诸肾”,其理论体现出了肾在月经产生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肾藏精,精化血,精血同源而相互资生,且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3〕,故其色赤红似血,而实非血,故谓之天癸。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五脏盛乃能泻。
傅氏认为经虽本于肾,而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诸经之血乘其隙而出也。
肾精充足,血海满盈,月经才能如时而下。
2调经篇中补肾思想的应用先期而量多,肾中水火太旺,治宜精热而起滋水之功,方清经散重用熟地白芍滋水而火自平。
先期而量少,肾中水亏而火旺,应补水泄火,两地汤用生地黄、白芍、阿胶补水,水足则火自消。
经水先后无定期,是肝郁肾气不宜,治宜舒肝肾之郁,定经汤重用熟地、菟丝子,佐以柴胡舒肝,补肝肾之精,其母亦开,经水定期而至。
经水数月一行,嗜欲之人损天然之气,肾虚气血亦亏,宜健脾益肾、解郁清痰,助仙丹用白术、菟丝子、白芍平补肝脾肾不用通药而经自通。
年老经水复行,虽因肝不藏脾不统所致,安老汤用熟地黄、山茱萸大补肾水,水足则肝得舒脾得养,泄漏得止。
行经后少腹疼痛,是由水不足不能涵木,木旺克土,木土相争而气通,治宜调肝汤用山茱萸、巴戟天补肾水,水足肝气顺而疼痛止。
经前腹痛吐血,虽因肝气上逆所致,然经血反复颠倒,大伤肾气,故补肾用顺气之法,顺经汤中补肾调经之中孕于引血归经之品,经气自顺矣。
经前大便下血,心肾不交,胞胎之气无所归,血走大肠所致,治宜交通心肾,用顺经两安汤大补心肝肾,心肾之气交,胞胎之气自不散,大肠之血自不妄行,而经血自安。
年未老经水断,是心肝脾气郁不宣,肾气不能化生,治用益经汤大补肾水则精溢而经水自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生活于明万历35年至清康熙23年(公元1607-1684)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
先生为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其代表作,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医妇产科专着,书中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妇科临床。
笔者学习先生著作,对其辨证论治思想初探一二。
1论病求因,辨证简要
《女科》书中每论一病一证,必探其病因,别其异同,且言简意赅,扼要得当,便于临床掌握。
如论不孕证,详列十种之多,但每一证型只抓住一两个主证加以识别:如谓身瘦者为血虚,阴虚;下部冰冷者为胞宫寒;心怀狭隘,易生嫉妒者为肝气郁结;体胖痰多者为湿胜;骨蒸潮热者为骨髓内热。
又如论妇人带下,谓“带下俱是湿证”,一个“湿”字便概括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进而以显而易见的带下颜色为根据,区别为青、赤、黄、白、黑五带。
证候虽然复杂,但寥寥数语即剖析清楚,判然有别,要简不繁,形成傅氏辨证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八纲辨证,妙解病机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傅氏在《女科》中灵活运用阴阳之理,妙解病机,见病知源,尤具特色。
其以阴阳为纲,辨明证候寒热虚实。
如论经水先期云“妇人有先期而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又有妇人先期经来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
夫同时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又如“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
”以上从月经的先后期辨其寒热,又从月经的量来辨其虚实,这种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3脏腑辨证,统筹兼顾
傅氏十分重视脏腑学说,针对妇科病特点,提出肾为任脉之本,脾为带脉之本,肝为冲脉之本,强调肝、脾、肾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指出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又相互滋生,因此肾与妇女经、孕、产、乳均密切相关。
“经本于肾”,傅氏认为月经病与肾精、肾气均密切相关;不孕则多责之肾虚:身瘦为血虚肾阴亏虚,胸满不思饮食为肾阳气不足;骨蒸夜热为肾水不足;同样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不足而胎动。
因此,傅氏善用生熟地,山萸肉等滋补肾精,加上当归,阿胶等养血以生精。
总结其补肾之法,有温润填精补肾阳法、甘温补肾气法、甘咸滋阴养血补肾法、滋阴清热泻火法、引火归元法、滋肾养肝法、补肾健脾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