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亲情之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合集下载

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

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

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故事情节简朴优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分析篇1翠翠是沈从文《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倾注着“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沈从文在《老伴》《水云》等文中说过,翠翠是由“绒线铺的小女孩”、青岛崂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身边新妇”(即夫人张兆和)三个原型“合成”的。

“但这不是三个印象的简单的拼合,形成的过程要复杂得多。

沈先生见过很多这样明慧温柔的乡村女孩子,也写过很多,他的记忆里储存了很多印象,原来是散放着的,崂山那个女孩子只有一个触机,使这些散放印象聚合起来,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形象,栩栩如生,什么都不缺。

含蕴既久,一朝得之。

这是沈先生的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一】《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

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

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

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

浸染在这如小说中描绘的山水之中的沈从文也有了他如水的生命品格,正如他自己所言:“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

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催。

……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二】“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作者在此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她的外貌,而是用“小兽物”,“山头黄麂”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展现出她身上弃绝了世俗尘埃的纯真与清新。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全书描写了一个发生在边疆小城的爱情故事。


翠是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淳朴、忠诚、善良、美丽的女孩。

翠翠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眼睛像是一汪幽深的泉水,宁静而深邃,有
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令人过目难忘。

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浮躁,宛如清水,温和而持久。


的嗓音像是一只清脆的银铃,让人听了感到舒适而愉悦。

她的美丽并不是外表美,更是内
心的美德,她的纯真善良令周围的人不禁为之倾倒。

翠翠是一个典型的小女孩形象,看似天真无邪且脆弱,其实内心非常坚强。

她与男友
双贵的爱情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她从未放弃。

当双贵在外面漂泊时,翠翠选择留在故
乡守望,她是一个克制自我的女孩,能够自己承受痛苦,却不愿失去自己珍爱的人。

她是
一个无私的人,总是把自己放在后面,为自己所爱的人,家庭、村庄付出一切。

总之,在小说中,翠翠以其美丽外表和崇高品德,展现出了一个淳朴善良的女孩形象。

她的勇敢、坚强、忠诚成为了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虽然是一个小女孩,但她内心
的成熟却成为了书中最终展现的最强大的力量。

她或许不具有世俗的女性所具备的繁华,
但她拥有超越这种表面的品质,愿意为所爱之人奉献自己的一生,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于小
说的人物塑造,也具有着高度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执着的追求。

简述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

简述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

简述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边城》里的翠翠,真的是个很特别的姑娘,简直就是那种你一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的人。

她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周围的环境就像是画儿一样,青山绿水,潺潺的流水声伴着她的日常。

想想那种场景,哇,感觉就像回到了童年,充满了简单快乐的气息。

翠翠的形象就像那山间的一缕清风,既纯真又充满生机,真让人心里一暖。

1. 翠翠的性格1.1 纯真无邪首先,翠翠真的是个纯真的女孩。

她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眼中总是闪烁着无邪的光芒。

无论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还是在小河边捉小鱼,她的笑声都是那么悦耳,像银铃一样清脆。

大家都说她是“天真烂漫”,可我觉得这不是一句空话,是真的可以从她的眼神和笑容中看出来的。

看她在溪边洗衣服,偶尔抬头,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那种感觉,哎呀,真是美得让人心动。

1.2 坚韧勇敢不过,翠翠并不是那种软弱的姑娘。

她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表现得特别勇敢。

比如,她的外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翠翠从不抱怨。

相反,她总是默默承担起照顾外公的责任,真的是很让人敬佩。

想想那些日子,翠翠每天都要忙前忙后,却从不觉得累,心里总是想着要让外公过得好些。

这种坚韧的性格,真的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力量。

2. 翠翠的爱情2.1 青涩爱情说到爱情,翠翠的感情经历也是相当让人揪心的。

她喜欢上了一个叫天保的男孩,那个时候的爱情真是青涩得很。

她的脸红心跳,那种羞涩的样子简直可爱到不行。

她一会儿偷偷瞄天保,一会儿又害羞得低下头,像只小鹿一样,惹得大家都想逗她。

这样的情感真的很真实,就像我们每个人年轻时都会经历的那种懵懂爱情,让人心里甜甜的。

2.2 复杂的情感纠葛但爱情的路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随着故事的发展,翠翠的爱情生活开始变得复杂。

她发现自己处在天保和另一个男孩之间的纠葛中,这时候,她的心里肯定五味杂陈。

心中那个甜蜜的梦被现实打破,真的是让人心疼。

她不想伤害任何人,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选择,这种矛盾的心理,谁能不感同身受呢?3. 翠翠的成长3.1 从天真到成熟随着故事的发展,翠翠也在逐渐成长。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边城》是钱钟书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品,讲述了位于西北边疆的荒凉小镇及其周围人物的故事。

小说中,女主角翠翠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美女,她的形象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和矛盾。

下面就让我们来对翠翠这个形象进行分析。

翠翠的外貌特征首先,翠翠的外貌是非常出色的。

她“长着一张特别好看的脸”,“一双弯弯的眉毛会随着她的笑声上扬”。

作者通过少女荡秋千的场景展现了翠翠的美丽,“一张洁白的脸几乎贴到了藤椅上,只留下了两片脸颊上轮廓清晰的红晕。

她发丝在风中飘舞,却从未掩盖住她那纤细优美的颈项。

” 这些描写让人对翠翠心生好感,她的美丽无疑是塑造她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翠翠的家庭背景及生活经历其次,翠翠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也非常丰富多样。

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城里的商人,家中养了许多仆人。

但在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支撑家庭,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日子,这让翠翠领悟到了生活的残酷。

此外,翠翠还有一段不愉快的婚姻经历,被强行订婚并嫁给了一个不爱她、酗酒成性的丈夫,最终在丈夫死后又过上了独居养蚕的生活。

这些经历让翠翠内心深处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和矛盾。

翠翠的性格特点最后,翠翠的个性也非常鲜明。

虽然她是个美人,但她与传统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不同,她并不像是一个孤芳自赏、墨守成规的人。

相反,她勇敢、坚强,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当许多人认为她与高峰不可能在一起时,她仍然不懈努力,不断挽留高峰,最终也赢得了高峰的心。

此外,她还不畏权贵、敢于批判社会不公的现象。

当地官员张爷爷无理打压村民利益时,翠翠不惧强权,毅然站出来为村民发声,虽然最终这些举动带来了她不幸的结局。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勇敢无畏的性格让她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结语总体来讲,翠翠是个充满魅力、丰富多彩的人物。

她不仅有着出色的外貌,并且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沉浮,因此内心也是充满了丰富的情感。

此外,她还有着坚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这些个性特征加上所遭遇到的人生经历都让翠翠成为了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塑造了翠翠这个形象,通过她的塑造展示了一个乡村女子的悲剧命运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翠翠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乡村女孩,即使在这个贫困偏远的边疆村庄中,她也是个非常美丽动人的女子。

小说描写了她的身姿高挑,五官秀丽,皮肤白净,具有东方女性的典型美态。

她的性格也是开朗、天真活泼的,喜欢与人交往,乐于助人。

她的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她如一朵在风中摇曳的花朵,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翠翠的美丽与她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翠翠的父亲死于一次事故,母亲也得了精神病,全家的负担都落在了她一个年轻女子的肩上。

在贫困的家庭环境中,她为了生计只能放弃上学,替人家做长工。

面对压抑的生活,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是村里的“小太阳”,给人们带来阳光和希望。

她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面对困难时从不气馁,总是积极向上。

在小说中,翠翠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爱上了乡村小学教师田春,两人的感情一开始是纯洁美好的。

命运的无情让这段感情受到了挑战。

为了照顾家庭,翠翠不得不嫁给了富商二爷杨百万,而田春也因为受到迫害而被迫离开边城。

翠翠虽然嫁给了富商,但她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一直思念着田春,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执着从未改变。

她的命运就像被困在了边城的一只飞鸟,无法自由展翅飞翔。

通过对翠翠形象的塑造,沈从文展现了他对于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翠翠的形象展现了边疆女子的坚韧和勇气,她在困境中永不屈服,始终保持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她也代表了那些生活在贫困乡村的女性,她们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善良乐观的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种形象让读者产生共鸣,让人们对于边疆生活和女性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边境农村为背景,描写了翠翠这个女性形象。

翠翠是一个勇敢、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

翠翠勇敢坚强。

小说中,翠翠年幼失去父母,被大山收养,她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努力生活,并坚持自己的梦想。

她勇敢的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一直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翠翠在和辛辰相遇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并为了爱情,不惧艰难困苦,勇敢地与辛辰一起去当兵,面对战争与边境的危险。

她的勇敢、坚强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激励和鼓舞。

翠翠独立自主。

翠翠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

她不愿意被束缚和控制,她渴望自由和独立。

即使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翠翠也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她不愿接受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对待爱情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她的独立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翠翠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性形象。

翠翠虽然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却拥有着聪明智慧的头脑。

她善于观察,能够洞察人心,通过自己的智慧找到生活的出路。

她和辛辰一起在边境生活时,帮助他们度过了许多困难和危险。

她还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她的聪明智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翠翠是一个勇敢、坚强、独立、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在小说中展现出了一种女性的力量和智慧,给予了读者很多启示和思考。

通过她的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也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也可以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翠翠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强大和独立,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

【现代文学】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现代文学】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现代文学】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沈从文在《边城》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这个形象倾注了作者“爱”与“美”的理想。

这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翠翠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她的母亲和茶峒的一位军人热恋的结晶,她来到人间,便是天使与爱的精灵。

“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

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

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

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萌生阶段。

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在朦胧中萌芽、生发。

第二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阶段。

两年后的端午节翠翠又随爷爷进城看龙船,再遇傩送,表现出对爱情的自觉、自矜与自尊。

第三个阶段是翠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阶段。

在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逝后她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

准备接受种种磨难而等待傩送归来,是勇敢接受不幸命运的挑战,是对爱情的忠贞。

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因此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

翠翠身上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但翠翠与傩送没有像母亲与军人那样双双殉情而死,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勇敢更坚强,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作持久的抗争。

显然,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边城中翠翠是《边城》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女主角荷叶的好友,也是一个富有朝气和独立性格的女孩。

在小说中,翠翠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形象是多面的,既有可爱活泼的一面,也有坚强独立的一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翠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

她是边城县城的一名女校教师,对知识充满渴望,热爱学习。

在小说中,她是一个善解人意、聪明伶俐的女孩,对朋友和学生都充满关爱。

翠翠的聪明和机智常常在教学时展现出来,她总是能够准确抓住学生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

她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心去培养学生,这种聪明和责任感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尊重。

翠翠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翠翠的母亲早逝,她由父亲一手带大。

而翠翠却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她依然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翠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教师。

她没有被生活所压倒,而是站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

这种独立坚强的性格让翠翠在小说中成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女性形象。

翠翠的形象还展现了她的浪漫和温柔一面。

在小说中,翠翠和荷叶是好朋友,她们彼此互相扶持,一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翠翠对爱情充满向往,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爱她的人,而且在小说的情节中,她与健康的感情发展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温馨的色彩。

翠翠的浪漫和温柔的一面与她坚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女性形象。

翠翠是一个富有活力和独立性格的女孩。

她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新女性的形象,她有聪明伶俐的一面,有独立坚强的一面,同时又有浪漫和温柔的一面。

她的形象让读者在生活中看到了不同层面的女性特质,让人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和智慧。

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边城中翠翠这个形象会继续影响和感染着更多的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内容摘要:《边城》是一首“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的恋歌,是一首“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的赞歌,是一首“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的挽歌,翠翠天真、善良、忧郁的个性特征是其中最鲜明、生动而又完整的音符。

也正如汪曾琪所说,翠翠是沈从文“含蕴
既久,一朝得之” 的形象,是“沈从文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
一颗明珠”。

关键词:《边城》翠翠形象
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
流过他心中的桃源。

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
大梦。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

《边城》的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作者对于生命彻悟的大智慧
和深沉之爱。

翠翠有一个天籁般美丽的名字,她有着十五岁的花样年华;她
有一个为爱而死,飞扬着生命的母亲,对她来说,是永远的宿命一
般的憧憬和向往;她有一个爱她、疼她,与她相依为命的白发的爷爷;她有一个爱她,为她闯滩而死的天保;她有一个爱她、他爱,
为她不要碾坊要渡船的傩送;她有一个初雪无迹、美梦无痕的梦幻;她的生命因美丽而曲折的误会而精彩滟滟,她有过雁过、风过、云过、雨过的甜蜜的忧愁。

湘西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美的精魂—翠翠。

一、野性与天真的自然之美
翠翠是山野间的女孩,一切都自然而然,没有雕饰,一派天真
浪漫,就像她的名字:野性天真,绿色纯天然。

这种“美”,有别于中国传统审美习俗中的“肤如凝脂,腮如新荔”,翠翠的肤色是“黑黑的”,是健康的;翠翠的眼睛也有别于《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顾盼生辉,而是“清明如水晶”,是
纯净的。

疏朗几笔的肖像描写,我们的眼前仿佛立着这样一个美女:璞玉浑金、玲珑剔透、健康明丽,你由衷地赞叹:真美啊!然而,
这种“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请看接下来的两个比喻:“处处俨然如
一只小兽物”,“如山头黄麂一样”,前一个比喻,意在突出翠翠的天
真活泼,后一处比喻意在彰显翠翠的善良纯真。

仔细思考,作者为
什么青睐于动物作比?读到“小兽物”三个字,你可曾联想起中国古
语“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当然,不仅仅如此,还因为“小兽物”“山
头黄麂”喻示着原始的,未经开化的朴质,因为这里是湘西边境,是
茶峒古城,古风犹存。

当然,翠翠的纯净自然、健康明丽,最根本
的成因还在于作者两次强调的“长养”,因为自然的养护,才有了翠
翠的健康成长。

二、善良与诗意的人性之美
人称“《边城》是歌颂人性的至美”,是“表现人性美的力作”,
是“人性美的赞美诗”。

沈从文曾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
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
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小,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翠翠纤尘不染、心机全无、乖巧聪明、尊老爱幼、忠于恋人,的确闪烁着动人的人性美的
光辉。

翠翠乖巧、心善。

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对爷爷关心备至。

当爷
爷努力想说服翠翠自己并不老时,“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的祖父,不说
什么话。

”翠翠看着祖父的腰背,心中涌起的是对祖父衰老的事实的
无言怜惜。

翠翠明知爷爷极高兴到河街上玩,当孩子气的爷爷一时
贪玩,过了与翠翠约定的时间才回家时,翠翠却从不埋怨爷爷,反
而为了避免爷爷的害羞,把爷爷的秘密替他保留着,不说出来。

“我
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
去找我。

”翠翠在得不到爷爷的理解时对爷爷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
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爷爷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
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
不敢想像没有爷爷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
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翠翠勤劳,热情。

天气渐热时,老船夫为来往过渡的乡亲准备
一缸茶水,勤劳的翠翠对此非常赞同,每早上就烧一大锅开水来,
倒进缸子里,再往缸里加些茶叶,有时放下用火烧焦的锅巴,“乘那
东西还燃着时便抛进缸里去”。

读到这里,我们眼前仿佛跳跃着翠翠
那快乐而善良的身影来,她的快乐很简单,只是因为自己和爷爷能
为乡亲解渴。

翠翠的爱情充满诗意美,是善与美的结合,人性的诗意、山水
的诗意。

翠翠为什么会喜欢二佬,其实非常吸引翠翠的二佬身上最
本质的品质,就是他的诗意。

最初见到二佬是在翠翠十三岁那年的
端午节龙舟竞渡结束之后,天已经黑了。

翠翠在那里等爷爷等不来,正在害怕的时候,二佬赶鸭子从水里面上了岸。

在这样一个时刻,
实际上二佬充当了她的保护人。

二佬让她去他家等爷爷,翠翠误会了,以为欺负了她,就骂他:“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后来二佬回家,因为翠翠对他有误解,二佬就叫他们家的长工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

翠翠后来知道真相时沉默了一个夜晚,对傩送产生了一种难以
言说的少女情感。

他们初次见面这个场景非常浪漫,非常有诗意。

翠翠在爱情中的表现向来被视为人性美的表现。

“茶峒人的歌声,缠
绵处她已领略的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岩石上去,向天
空一片云一颗星凝眸。

”翠翠的爱情世界是那样的纯净、美好,超越
了世俗的利害关系,当她最终迎来人生的风暴:祖父去世,二佬负
气出走时,她依然在痴情地等着……这个少女的形象是何等的善良、动人!
三、孤独与忧郁的悲情之美
《边城》的故事结构里凸现着悲与美的二元对立与统一,在讲
述边城自然风俗美、人情人性美的同时,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确是非
团圆的、悲剧式的。

翠翠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蓦令人心伤,随着
爷爷的去世,她的悲苦的命运就像水上那只老渡船,泊在河滩上,
等待着不能预料的搭船人……
翠翠的童年是不幸的,她从小父母双亡,与爷爷相依为命,爷
爷教给她怎样才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也不
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

”“要来的都要来,不必怕啊!”
翠翠坐在溪边,忽然哭起来了。

哭得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深沉,那么的久长。

翠翠的哭,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都觉得好笑。

但正是这哭,反映了翠翠内心对祖父的负疚感,无人解怀的孤寂感
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

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的躁动不
安的心理。

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

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所以哭了起来。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

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
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
少什么。

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

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翠翠心中涌出的“薄薄的凄凉”,是一种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无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与忧郁。

小说的最后,慈祥的祖父在雷电暴雨的夜晚身心交瘁地离开了
人间;憨直健壮如小牛的天保驾船离开了茶峒葬身桃源,美丽的白
塔终于坍塌了,那个在月夜歌唱,将姑娘从梦中浮起的傩送出走了
也许永远回不来了。

翠翠那一双“清明如水晶般的眸子”,不得不“直
面惨淡的人生。

” 这不能不使人陷入无边的怅惘,让人感到一种忧伤、缺憾的美: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在
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
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
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翠翠怀着一颗“软软,酸酸的心”等着“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傩送。

《边城》是一首“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的恋歌,是一首“天
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的赞歌,是一首“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挽歌,翠翠天真、善良、忧郁的个性特征是其中最鮮明、生动
而又完整的音符。

也正如汪曾琪所说,翠翠是沈从文“含蕴既久,一
朝得之” 的形象,是“沈从文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