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昆虫的胸部讲解

合集下载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保留着单一爪的原始状态外,大部分昆虫的前跗节发生了不 同形式的变化。 • 一般昆虫的前附节具两个侧爪,仅少数昆虫(如衣鱼)既有 侧爪又有中爪。 • 有些昆虫前跗节基部常有一骨片陷在最后一跗分节内,称掣 爪片(unguitractor plate),从掣爪片端部中央发出一个 突起伸在两爪中间的构造称爪间突(empodium),通常各 侧爪还可以有各种突起、分叶等,如爪基部的瓣状构造称爪 垫(pulvillus)。 • 直翅目等昆虫两爪中间具中垫(arolium)。
7、半鞘翅(hemielytron,复hemielytra):又称半 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前翅。
8、鞘翅(elytron,复elytra):全部骨化,坚硬,主 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前翅。
9、棒翅(halter):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与 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后翅,捻翅目前翅。与膜 翅同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变成膜翅,如果蝇的后 翅。为翅型名称统一而改称棒翅。
R1后的室为R1室;当某一翅脉消失,命名时应考虑已消失的 脉名,如R3消失,R2后的翅室叫R2+3室。 • 如小室极多,不一定每翅室都予以命名,如蜻蜒、脉翅类中 。此外,在蜂类中又有中室、盘室、缘室等。 翅痣(pterositma):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
翅 的 适 应 与 变 化
基节窝
昆虫的足
(股节)
螳螂的前足
基节




本基 类节



蜜蜂前足
胫节
基跗节
跗节
腿节
蜜蜂后足
转节 基节
胸足的基本构造
着生在侧腹面基节臼(或称基节窝),与侧板的关节: 仅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的单关节构造; 同时与侧基突和基前转片相支接的双关节构造

普通昆虫学-第三章昆虫的胸部

普通昆虫学-第三章昆虫的胸部

第二节 胸足
行动附肢,着 生在胸节侧腹面,6节 组成。 基节:粗短,与侧基突
转节:短小,少数2节。 腿节:强大,与胫节以
胫节:细长,边缘有刺,
跗节:1~5个亚节,常 有跗垫。
前跗节:多退化为侧爪, 或有爪间突。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棒翅(双翅目后翅)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翅的连锁 贴接式—— 翅轭——蝙蝠蛾 翅缰连——多数蛾类 翅钩—— 翅褶——半翅目等
第三章 昆虫的胸部
胸部体节着生有主要运动器官 胸足和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第一节 胸节的构造 第二节 胸足 第三节 翅
第一节 胸节的构造
胸部由三节组成, 依次叫做前胸、中 胸和后胸。每个胸 节下方各着生一对 胸足,分别为前足、 中足和后足。中胸 和后胸常在背面各 着生有一对翅,分 别叫前翅和后翅,因 而中、后胸也叫具 翅胸节。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第三节 翅
翅脉由气管伸入双层翅面形成。翅脉的与排列形式称脉序。为
便于分析比较, 人们抽象归纳出了假象脉序。此外,有的还在翅 面上形成翅痣和翅室。
前缘脉(Costa,C) 亚前沿脉(Subcosta,Sc) 径脉(Radius,R) 中脉(Media, M) 肘脉(Cubitus,Cu) 轭脉(Jugal veins, J) 横脉(crossvein)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气管和气孔
气管
昆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这些气管穿过胸壁并与外 界相通。
气孔
在昆虫的外表面,存在一 些气孔,这些气孔是气管 的开口,用于呼吸和交换 气体。
气孔的功能
气孔允许昆虫通过气管吸 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昆虫的胸部功能
03
飞行和运动
飞行
昆虫的胸部是主要的运动器官,具有 翅膀和飞行肌肉,能够进行飞行活动。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的研究将需要生物学、生态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合作,以解决昆虫胸部研究的重大 问题。
提高教育和公众意识
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昆虫胸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促进社会对昆虫 研究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07
参考文献
Dubois, A., et al. (2004). "The Arthropoda."
昆虫性信息素
通过使用昆虫性信息素等化学物质干扰昆虫交配,减少繁殖数量。
生物农药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农药控制有害昆虫的数量和繁殖。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价 值
生物学研究
01
昆虫作为生物学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和林业应用
02
昆虫在农业和林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蜜蜂授粉提高农作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目录
• 昆虫的胸部概述 • 昆虫的胸部结构 • 昆虫的胸部功能 • 昆虫的胸部多样性 • 昆虫的胸部与人类的关系 • 昆虫的胸部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昆虫的胸部概述
01
胸部的结构和功能
01
昆虫的胸部是由三节组成的,每 节都包括背板、腹板和侧板。

昆虫的胸部

昆虫的胸部

假想脉序
• 昆虫学家根据对多种昆虫(包括化石昆虫) 的比较, 以及对翅发生学的研究等, 假想出 一种原始的脉序, 这种脉序虽然不是实际存 在的, 但它却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现已 普遍被昆虫学者所采用。假想脉序的翅脉分 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它们各有一定的名称和 缩写方法。
(1)翅脉的种类
假想脉序
(2)翅室
• 翅室是翅面被翅脉划分成的小区。 • 翅室可分为闭室和开室
3、翅的类型
瘿蚊
4、翅的连锁
翅钩型 翅缰型 翅抱型 翅轭型
(三)、 昆的翅
1、翅的基本构造
• 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 • 肩角,顶角,臀角。 • 基褶线,轭褶线,臀褶线。 • 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
2、翅脉和翅室
• 翅一般为膜质的双层薄片,在两层薄 膜之间伸展着气管,翅面在有气管的 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翅 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 相。脉序在不同种类间变化很大,常 作为分类的依据
二、昆虫的胸部
•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 前胸、中胸和后胸 • 前足,中足,后足 • 前翅和后翅 • 背板,侧板,腹板。 • 足和翅是昆虫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
运动的中心。
(二) 胸足
• 1、胸足的构造
2、足的类型
掌握昆虫足的意义
• 识别种类,推断昆虫的栖息场所和生活习 性,对制定防治害虫和保护益虫的方法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 翅脉可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种。
•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向翅边缘的脉;横脉是两条纵脉之间的 短脉。
• 纵脉:
前缘脉(C)、 亚前缘脉(Sc):第1亚前缘脉(Scl)和第2亚前缘脉(Sc2)、
径脉(R):通常是最发达的脉,共分5支。主干是凸脉,先分成2支,第1 支称为第1径脉(R1),直伸达翅的边缘;后一支称为径分脉(Rs),是凹 脉,再经2次分支,成为4支,即第2、3、4、5径脉(R2— R5)。
侧板:
背面上方的一块为主侧片,下方的为基侧片,腹面的小骨片与腹板合 并成腹侧片。 侧板:侧沟--前侧片、后侧片 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统称为上侧片 基前桥和基后桥
腹板:具翅胸节的腹板, 节间膜--间腹片(具刺腹片)、主腹片 腹脊沟--基腹片和小腹片 前腹沟--前腹片
胸部内骨骼:
• 背面:前内脊、悬骨 • 侧面:侧内脊、侧内突 • 腹面:腹内脊、腹内突、内刺突
石蛃目腹部的附肢 :第2—9腹节上 每一附肢:肢基片、刺突、1~2个能伸缩的泡。
衣鱼目:第2—9腹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
幼虫的腹足 如蜉蝣目的稚虫,在第1-7腹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它是由各 节的附肢演化而成的。
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 - 6和第10腹节上。 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 - 8对,有的可多达10对。
第二节 昆虫的外生殖器
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主要 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一、雌性外生殖器 --- 产卵器 (一)基本构造: 用以产卵的器官,由第8、9腹节的生殖肢形成的,生殖孔 即位于第8、9节间的节间膜上。 第1产卵瓣(腹产卵瓣):附肢,第8腹节,其基部有第1载瓣片; 第2产卵瓣(内产卵瓣):附肢,第9腹节,其基部有第2载瓣片 ; 第3产卵瓣(背产卵瓣):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上的外长物。 在第2载瓣片上常有向后伸出的1对瓣状外长物。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呼吸作用和氧气运
呼吸作用
昆虫通过气孔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运输
昆虫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以满足代谢需 求。
03
昆虫胸部的运动系统
飞行机制
飞行肌肉
昆虫的胸部拥有强大的飞行肌肉,这些肌肉通过快速收缩 和放松来驱动翅膀进行拍动,从而实现飞行。
翅膀结构
昆虫的翅膀是薄而透明的,上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鳞片, 这些鳞片共同作用产生升力和推力,使昆虫能够飞行。
攻击机制
毒液
一些昆虫通过毒腺和毒牙注射毒液来麻痹或杀死猎物。

一些昆虫有尖锐的刺,用于刺入猎物体内或用于自卫。
毒液和刺的机制
毒液的成分
毒液通常包含多种化合物,如神经毒 素、消化酶和生物碱等,用于麻痹、 杀死或消化猎物。
刺的构造
刺通常由坚硬的角质层覆盖,具有锋 利的尖端,用于刺入猎物或敌人的身 体。
昆虫胸部的演化历程
原始昆虫
原始昆虫的胸部构造较为简单,通常只有一对翅膀和一对触角。
进化昆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虫的胸部构造逐渐进化,出现了更多的器官和结构,如气孔、气管等,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 境。
昆虫胸部与其他动物呼吸系统的比较
昆虫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孔和气管组成,通过气孔和气管进行气体交 换。
哺乳动物
关节结构
昆虫的腿部关节非常灵活,可以在跳 跃时迅速改变角度,从而帮助昆虫进 行跳跃和移动。
04
昆虫胸部的防御和攻击机制
防御机制
保护色
许多昆虫具有与周围环境相似的 颜色,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拟态
一些昆虫通过模仿有毒或恶心的 其他色
某些昆虫具有醒目的颜色和图案, 警告捕食者它们是有毒或恶心的。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课件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课件

背板:构造简单,不分片,但形状多变。 侧板:侧脊沟→前侧片、后侧片
前胸背板
前胸背板:因无翅着生,变 异很大。如蝗虫马鞍形;角 蝉 形 成 角 状 突 …… 。 但 大 多 数种类的前胸背板不发达, 仅为一狭小骨片。
➢ 中、后胸(具翅胸节)
多数昆虫中、后胸均着生翅,结构相似。背板、腹板、侧 板发达,着生发达的肌肉,通过背纵肌、背腹肌牵动翅的飞 行。
胸部的基本构造
胸部:昆虫的第二体段。 头部 胸部
腹部
前足
2
中足
后足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
胸节有1对附肢,即前足、中足和后足;多数昆虫中、后胸上 还各有1对翅,即前翅和后翅。中、后胸也称为具翅胸节或翅 胸。因为着生有足和翅,胸部是昆虫行动的中心。

部 |
前胸 前足


中胸 中足



后胸 后足


前翅 后翅
➢ 胸节的发达程度与 其上着生的翅和足 的发达程度有关。 每1个胸节都是由4 块骨板构成,背面 的称背板,左右两 侧的称侧板,下面 的称腹板。
A 背板
侧板 B
昆虫胸节 结构
B 侧板
腹板 C
➢ 前胸
构造简单。如:蜻蜓目 变异大。如螳螂
如螳螂以前足捕食, 蝼蛄以前足掘土,所以前 胸很大,大部分有翅昆虫 的前胸比中、后胸小得多。

昆虫的胸部PPT

昆虫的胸部PPT
据翅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鞘翅 加厚坚硬,角质,主要起保护作用。如金龟甲、 天牛的前翅。 (2)覆翅 加厚变硬,革质,翅脉仍保留。如蝗虫的前翅。 (3)半鞘翅 翅的基半部为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如椿象的前 翅。
(4)膜翅 膜质透明,翅脉明显。如蜂类、蝇类的翅。 (5)鳞翅 翅面密被鳞片。如蛾、蝶类的翅。 (6)缨翅 膜质,狭长,翅的边缘生有很多细小的缨毛。如蓟 马的翅。 (7)平衡棒 后翅退化成细小的棒状物,用以平衡身体。如蚊蝇 类的后翅。
二测试练习题
1.昆虫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 )、 ( 中胸 )和( 后胸),是昆虫的( 运动 )中心。
2.昆虫的胸足依次由( 基节 )、( 转节)、( 腿节)、( 胫节 )、( 跗节 )和( 前跗节 )组成。
3.绘图题:绘昆虫翅模拟图,标出三边、三角名 称。
4.连线题: 步行足 蝗虫后足 跳跃足 龙虱后足 捕捉足 蝗虫中足 开掘足 螳螂前足 游泳足 蜜蜂后足 携粉足 蝼蛄前足
蝗虫前翅 蝴蝶前翅 蓟马前翅 天牛前翅 苍蝇前翅 苍蝇后翅 椿象前翅
鞘翅 覆翅 半鞘翅 膜翅 鳞翅 缨翅 平衡棒
一)昆虫的头式 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构成 二、胸足 三、翅
二一、胸部构成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 后胸。每个胸节的侧下方各生有1对分节的足。多 数昆虫在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还各生有1对翅,分 别称为前翅和后翅。足和翅都是昆虫的运动器官。
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二二、足
昆虫的足由基部向端 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 腿节、胫节、跗节和前附 节。一般前跗节由爪和中 垫组成。
图1.1.3-1 昆虫足的基本结构
足的类型可分为 步行足、跳跃足、开 掘足、捕捉足、游泳 足、携粉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面的内骨骼

侧板的内骨骼叫侧内突,是侧内脊向内下方延伸 形成的臂状内脊。一般比较简单。

腹面的内骨骼

腹板的内骨骼叫腹内突,是腹内脊沟内陷形成的一对突 起,基部与腹内脊相连。
在较高等的昆虫中,两个腹内突基部合并而成叉状的叉 突,并与侧内突相接,起着加强侧板和供腹纵肌着生的 作用。

4.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具翅胸节背板的基本构造

上述三条横沟将具翅胸节的背板分成四块骨片,即端背 片、前盾片、盾片和小盾片。 端背片是前脊沟前的一狭条骨片。前盾片是前脊沟与前 盾沟之间的狭片,但在襀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中 则比较发达。盾片是前盾沟与盾间沟之间的骨片,通常 很大。小盾片是盾间沟后的骨片,常呈三角形,在盾蝽 和龟蝽中,小盾片向后扩展至腹末,盖住翅和整个腹部 背面。
3. 胸部的内骨骼
胸部体壁内陷形成的内脊和内突构成胸部的内骨骼。


背部的内骨骼
背板的内骨骼称悬骨,是前内脊两端向下扩展形成的一 对板状内脊。 一般来说,具翅昆虫胸部背板的三条前脊沟内陷形成三 对悬骨,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对悬骨,分别属于中胸、 后胸和第一腹节,其上着生有强大的背纵肌。 但是,在具翅昆虫的不同类群中,各节后背片发展的情 况常有不同,悬骨所属胸节也就有所不同。
步行足
(2)跳跃足
腿节特别发达,胫节健壮,用于跳跃。如蝗
虫和蟋蟀的后足。
(3)捕捉足
基节常特别延长,腿节和胫节的相对面上有齿,
而形成一个捕捉构造。如螳螂、螳蛉和螳蝽的前足。

前跗节 是胸足最末端的构造,除原尾目、部分弹尾目、 部分全变态类昆虫幼虫的前跗节还保留着单一爪的原始 状态外,大部分昆虫的前跗节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 一般昆虫的前跗节具两个侧爪,仅少数昆虫(如衣鱼) 既有侧爪又有中爪。有些昆虫前跗节基部常有一骨片陷 在最后一跗分节内,称掣爪片,从掣爪片端部中央发出 一个突起伸在两爪之间的构造称爪间突,通常各侧爪还 可以有各种突起、分叶等,如爪基部的瓣状构造称爪垫。 直翅目等昆虫两爪中间具中垫。
4.2 胸足的类型
胸足的原始功能是运动,但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
境,足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足的形态
与功能,可将胸足分为下面8种常见类型。
(1)步行足 为昆虫中最 常见的一类足,即便是某 些特化类型的足有时亦能 用于行走。步行足还有帮 助捕食、清洁、抱握雌虫、 攀缘等功能。有些学者还 专门把虎甲、步甲、蜚蠊 等能快跑的昆虫的足称为 疾走足。

二、侧板


具翅胸节的侧板一般发达,侧 背方中部有一个顶接翅第二腋 片下的侧翅突,腹方中央有一 个侧基突,侧翅突与侧基突之 间的侧沟把侧板分为前侧片和 后侧片。 两侧片中部有时各有一横沟把 侧板分为四片,分别称为上前 侧片、下前侧片、上后侧片和 下后侧片。有的昆虫侧翅突前 后的两个膜质区中各有一个小 骨片,分别称为前上侧片和后 上侧片。
4.1 胸足的基本构造
胸足着生在各胸节的侧腹面,是胸部的行动附肢。成 虫的胸足自基部向端部常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 跗节和前跗节共六节。

基节
是足最基部的一节,常短粗,但捕食性的种类前
足基节都很长,如螳螂和部分猎蝽的前足基节。

转节 一般较小,基部与基节以前、后关节相连,端部
常与股节紧密相连而不很活动。蜻蜓目昆虫的转节中部
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组成。每一胸 节各具胸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多 数昆虫在中、后胸上还各具翅一对,分别称为前翅 和后翅。中胸和后胸具翅,故又称为具翅胸节或翅 胸。昆虫各胸节的发达程度,与其上着生的翅和足 的发达程度有关。
2.1 前胸
与具翅胸节相比,具有的特点:

前胸背板变化大,无内脊、内突,所以无肌肉着生;
狭镒,似为两节。

腿节
又叫股节,通常是胸足中最粗长的一节。在善跳
昆虫中,后足腿节明显膨大。

胫节
一般细长,
末端常有距。在螽斯 和蟋蟀等昆虫中,胫 节上还有听器。

跗节 分1~5个亚节,各亚节间以膜相连,可以活动。 如原尾目、双尾目、部分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昆虫的幼 虫的跗节为1节,有翅亚纲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 稚虫的跗节多为2~5节,第一跗节又叫基跗节。
骨板不分片; 决定前胸的发达程度,主要看前足和后翅。前足发达与 否看前胸背板的发达程度;后翅、前胸发达是平衡作用。
2.2
与前胸比的特点:


具翅胸节
为了飞行的需要,背板、侧板、腹板高度骨化;
各个构造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坚强的飞行器械.

内骨骼非常发达,着生着强大的肌肉系统,包括间接
翅肌(背纵肌、腹纵肌、背腹肌)、直接翅肌(上侧
具翅胸节侧板的基本构造
三、腹板:2沟3片

翅胸的腹板发达,常被节间膜分为主腹片和间腹片;主 腹片又被前腹沟和腹脊沟分为前腹片、基腹片和小腹片; 主腹片因里面常具叉内突又称具叉腹片,间腹片因里面 常具内刺突又叫具刺腹片。
四、构造之间的紧相连
1、背板与侧板之间
翅前桥:前盾片两侧向下延伸与前侧片相连; 翅后桥:后(小)盾片两侧向下延伸与后侧片相 连。 2、背板与翅——背翅突
前背翅突:盾片侧缘前面突起,与翅的第1腋片顶接; 后背翅突:盾片侧缘后面突起,与翅的第3腋片顶接。
3、侧板与翅——侧翅突 侧沟上端有1个突起与翅的第2腋片相连
4、侧板与足——侧基突 侧沟的下端有1个突起与胸足的基节相连。 5、侧板与腹板 基前桥 基后桥 6、与飞行有关的骨片 上侧片,着生上侧肌。
具翅胸节侧板的基本构造
第七章 昆虫的胸部
主要内容
胸部特征(与腹部相比) 胸部的基本构造 胸部的内骨骼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胸部特征
与腹部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胸部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足,翅);

胸部内骨骼发达;
体壁骨化程度高;(背板,侧板,腹板) 附肢的亚基节形成侧板(只有胸部有侧板)。


2. 胸部的基本构造
肌);
一、背板:3沟4片


具翅胸节背板的构造相 似,常被前脊沟、前盾 沟和盾间沟共三条次生 沟分为几块骨片。 前脊沟由初生分节的节 间褶发展而来,其前内 脊形成供背纵肌着生的 悬骨。前盾沟是位于前 脊沟后的一条横沟,一 般与前脊沟距离较近。 盾间沟的形状和位臵不 固定,常呈“∧”形, 其内脊常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