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昆虫的胸部

合集下载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昆虫形态学-胸部特征观察
保留着单一爪的原始状态外,大部分昆虫的前跗节发生了不 同形式的变化。 • 一般昆虫的前附节具两个侧爪,仅少数昆虫(如衣鱼)既有 侧爪又有中爪。 • 有些昆虫前跗节基部常有一骨片陷在最后一跗分节内,称掣 爪片(unguitractor plate),从掣爪片端部中央发出一个 突起伸在两爪中间的构造称爪间突(empodium),通常各 侧爪还可以有各种突起、分叶等,如爪基部的瓣状构造称爪 垫(pulvillus)。 • 直翅目等昆虫两爪中间具中垫(arolium)。
7、半鞘翅(hemielytron,复hemielytra):又称半 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前翅。
8、鞘翅(elytron,复elytra):全部骨化,坚硬,主 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前翅。
9、棒翅(halter):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与 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后翅,捻翅目前翅。与膜 翅同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变成膜翅,如果蝇的后 翅。为翅型名称统一而改称棒翅。
R1后的室为R1室;当某一翅脉消失,命名时应考虑已消失的 脉名,如R3消失,R2后的翅室叫R2+3室。 • 如小室极多,不一定每翅室都予以命名,如蜻蜒、脉翅类中 。此外,在蜂类中又有中室、盘室、缘室等。 翅痣(pterositma):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
翅 的 适 应 与 变 化
基节窝
昆虫的足
(股节)
螳螂的前足
基节




本基 类节



蜜蜂前足
胫节
基跗节
跗节
腿节
蜜蜂后足
转节 基节
胸足的基本构造
着生在侧腹面基节臼(或称基节窝),与侧板的关节: 仅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的单关节构造; 同时与侧基突和基前转片相支接的双关节构造

植物保护学(高教版)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植物保护学(高教版)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植物保护学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昆虫纲的特征:1、体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有的还有1-3个单眼。

3、胸部有6足4翅。

4、腹部由10节左右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

二、昆虫的触角:1、基本结构:柄节、梗节、鞭节。

2、触角类型:刚毛状、线状、念珠状、锯齿状、棒状、锤状、双栉状、具芒状、鳃叶状、环毛状。

三、昆虫的口器:类型:咀嚼式(蝗虫)、虹吸式(蝶、蛾)、刺吸式(蚜虫、蝉)、舐吸式(蝇)、锉吸式(蓟马)。

四、昆虫的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各胸节侧板上着生1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后胸上各有1对翅,分别为前翅和后翅。

1、胸足的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

2、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虫)、跳跃足(蝗虫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开掘足(蝼虫右前足)、游泳足(龙虱足)、抱握足(雄龙虱足)、携粉足(蜜蜂后足)。

五、体壁的构造与功能:1、表皮层:1)上表皮:是具有通透性的屏障,体壁皮肤作用就是由上表皮表现出来。

2)外表皮:体壁外骨骼作用主要由外表皮表现出来。

3)内表皮:最厚;使表皮层具有特殊的弯曲和伸展性能,并表现一定亲水能力。

2、皮细胞层:能向外分生表皮,修补体壁的伤口。

3、底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能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六、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1、消化系统:包括一条自口至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

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2、排泄系统:马氏管:从血淋巴中吸收含氮代谢废物,再经肠道与食物残渣一同排出。

3、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组成。

气管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间和细胞内,把氧气直接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把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门排出。

第五章昆虫的发育和行为一、昆虫的繁殖方式1、两性生殖:必须经过雌雄两性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由雌虫将受精卵排出体外并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孤雌生殖:指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昆虫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昆虫

内颚叶 构造
和 步 甲
虎 甲 科
头比前胸 宽
下口 式
着生于 额区
唇基宽于两触 角间距
有能动 的钩

的 对
步 甲 科
头比前胸 窄
前口 式
着生于 颊区
唇基窄于两触 角间距
无能动 的钩

虎甲
步甲
3. 瓢甲科Coccinellidae
体卵圆形,背面弧形或半球 形隆起;多为红、褐、黄、 黑等色,具斑点;头一般潜 入前胸背板下,鞘翅边缘有 显著缘折;下颚须末节呈斧 状;足跗节为隐4节;多为 捕食性;是蚜虫、介壳虫、 螨类的天敌。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豆娘
蜻蜓
两复眼之间分开距离较大 复眼相连或小距离分开
腹部纤细,呈圆棍状
腹部粗而扁平
前后翅形状大小相似
前后翅形状大小差异较大
休息时翅平展与身体两侧 休息时直立于背上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复眼间的距离
豆娘
蜻蜓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腹部、休息时的翅
豆娘
蜻蜓
翅膀
• 蜻蜓是飞行能力 最好的昆虫,飞 行速度较快。


(1)异色瓢虫
• 异色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异色瓢虫体卵圆形。色泽和斑纹 变异甚大,大致可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鞘翅在7/8处有 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捕食同翅目的蚜虫和 木虱等昆虫。它体长5.4~8mm,宽3.8~5.2mm。
•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浙江、 福建等地。
喜荫蔽环境,有假死习性,初孵时, 常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以后逐渐 分散,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农业益虫。
4. 芫菁科Meloidae
身体瘦长,鞘翅软弱,触角 11节,丝状或锯齿状;跗节 式5-5-4;鞘翅末端常分 开;爪裂成两片;前足基节 窝开式;复变态,幼虫肉食 性,成虫植食性;可分泌斑 蝥(mao2)素。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气管和气孔
气管
昆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这些气管穿过胸壁并与外 界相通。
气孔
在昆虫的外表面,存在一 些气孔,这些气孔是气管 的开口,用于呼吸和交换 气体。
气孔的功能
气孔允许昆虫通过气管吸 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昆虫的胸部功能
03
飞行和运动
飞行
昆虫的胸部是主要的运动器官,具有 翅膀和飞行肌肉,能够进行飞行活动。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的研究将需要生物学、生态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合作,以解决昆虫胸部研究的重大 问题。
提高教育和公众意识
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昆虫胸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促进社会对昆虫 研究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07
参考文献
Dubois, A., et al. (2004). "The Arthropoda."
昆虫性信息素
通过使用昆虫性信息素等化学物质干扰昆虫交配,减少繁殖数量。
生物农药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农药控制有害昆虫的数量和繁殖。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价 值
生物学研究
01
昆虫作为生物学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和林业应用
02
昆虫在农业和林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蜜蜂授粉提高农作
昆虫的胸部全解课件
目录
• 昆虫的胸部概述 • 昆虫的胸部结构 • 昆虫的胸部功能 • 昆虫的胸部多样性 • 昆虫的胸部与人类的关系 • 昆虫的胸部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昆虫的胸部概述
01
胸部的结构和功能
01
昆虫的胸部是由三节组成的,每 节都包括背板、腹板和侧板。

昆虫的胸部

昆虫的胸部

假想脉序
• 昆虫学家根据对多种昆虫(包括化石昆虫) 的比较, 以及对翅发生学的研究等, 假想出 一种原始的脉序, 这种脉序虽然不是实际存 在的, 但它却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现已 普遍被昆虫学者所采用。假想脉序的翅脉分 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它们各有一定的名称和 缩写方法。
(1)翅脉的种类
假想脉序
(2)翅室
• 翅室是翅面被翅脉划分成的小区。 • 翅室可分为闭室和开室
3、翅的类型
瘿蚊
4、翅的连锁
翅钩型 翅缰型 翅抱型 翅轭型
(三)、 昆的翅
1、翅的基本构造
• 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 • 肩角,顶角,臀角。 • 基褶线,轭褶线,臀褶线。 • 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
2、翅脉和翅室
• 翅一般为膜质的双层薄片,在两层薄 膜之间伸展着气管,翅面在有气管的 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翅 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 相。脉序在不同种类间变化很大,常 作为分类的依据
二、昆虫的胸部
•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 前胸、中胸和后胸 • 前足,中足,后足 • 前翅和后翅 • 背板,侧板,腹板。 • 足和翅是昆虫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
运动的中心。
(二) 胸足
• 1、胸足的构造
2、足的类型
掌握昆虫足的意义
• 识别种类,推断昆虫的栖息场所和生活习 性,对制定防治害虫和保护益虫的方法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呼吸作用和氧气运
呼吸作用
昆虫通过气孔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运输
昆虫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以满足代谢需 求。
03
昆虫胸部的运动系统
飞行机制
飞行肌肉
昆虫的胸部拥有强大的飞行肌肉,这些肌肉通过快速收缩 和放松来驱动翅膀进行拍动,从而实现飞行。
翅膀结构
昆虫的翅膀是薄而透明的,上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鳞片, 这些鳞片共同作用产生升力和推力,使昆虫能够飞行。
攻击机制
毒液
一些昆虫通过毒腺和毒牙注射毒液来麻痹或杀死猎物。

一些昆虫有尖锐的刺,用于刺入猎物体内或用于自卫。
毒液和刺的机制
毒液的成分
毒液通常包含多种化合物,如神经毒 素、消化酶和生物碱等,用于麻痹、 杀死或消化猎物。
刺的构造
刺通常由坚硬的角质层覆盖,具有锋 利的尖端,用于刺入猎物或敌人的身 体。
昆虫胸部的演化历程
原始昆虫
原始昆虫的胸部构造较为简单,通常只有一对翅膀和一对触角。
进化昆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虫的胸部构造逐渐进化,出现了更多的器官和结构,如气孔、气管等,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 境。
昆虫胸部与其他动物呼吸系统的比较
昆虫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孔和气管组成,通过气孔和气管进行气体交 换。
哺乳动物
关节结构
昆虫的腿部关节非常灵活,可以在跳 跃时迅速改变角度,从而帮助昆虫进 行跳跃和移动。
04
昆虫胸部的防御和攻击机制
防御机制
保护色
许多昆虫具有与周围环境相似的 颜色,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拟态
一些昆虫通过模仿有毒或恶心的 其他色
某些昆虫具有醒目的颜色和图案, 警告捕食者它们是有毒或恶心的。

昆虫学-形态:胸部

昆虫学-形态:胸部
节虫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昆虫。
19:44
翅 的 变 化 及 适 应
大 蚕 蛾
19:44


翅 的 变 化 及 适 应
毛翅籽角食虫虻
19:44
扁 片 甲
翅 的 变 化 及 适 应

19:44

翅 的 功 能
飞行:翅的基本功能。
保护:鞘翅、半鞘翅、覆翅及形态特化的翅。
空调:蜜蜂的翅。
发声:蝗虫前翅-后足股节、前翅-前翅。
翅的连锁:
翅缰 (frenate)型
澳蝎蛉科
蛾类
鳞翅目部分雄虫
19:44
翅 的 运 动
翅的连锁:
翅钩(haumlate)型
翅褶(fold)型
蚜虫、蜂类
书虱、蝉
19:44
翅 的 运 动
翅的连锁:
翅嵌(mosaic)型
19:44
昆 虫 的 飞 行 能 力

蜜蜂:10~20公里/小时可持续飞行,2.5~6米/秒。 牛虻: 40余公里/小时,4-14米/秒。 蚊虫:为了寻找水源产卵可以飞行数公里。 蜻蜓、螽斯和某些种天蛾:持续飞行数百里乃至千里而不
19:44
翅 的 常 见 类 型
4.缨翅
狭长如带状,膜质透明,翅脉显著退化,边缘缀以长毛。 如缨翅目昆虫(蓟马)的翅。
19:44
翅 的 常 见 类 型
5.覆翅
皮革质,稍加厚,翅脉明显,主要用于保护身体和后翅。 如直翅目、蜚蠊目、螳螂目昆虫的前翅。
19:44
翅 的 常 见 类 型
6.鞘翅
翅完全骨化,翅脉消失,主要用于保护身体和后翅。 如鞘翅目昆虫的前翅。
第一章
昆虫的 外部形态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课件

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课件

背板:构造简单,不分片,但形状多变。 侧板:侧脊沟→前侧片、后侧片
前胸背板
前胸背板:因无翅着生,变 异很大。如蝗虫马鞍形;角 蝉 形 成 角 状 突 …… 。 但 大 多 数种类的前胸背板不发达, 仅为一狭小骨片。
➢ 中、后胸(具翅胸节)
多数昆虫中、后胸均着生翅,结构相似。背板、腹板、侧 板发达,着生发达的肌肉,通过背纵肌、背腹肌牵动翅的飞 行。
胸部的基本构造
胸部:昆虫的第二体段。 头部 胸部
腹部
前足
2
中足
后足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依次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
胸节有1对附肢,即前足、中足和后足;多数昆虫中、后胸上 还各有1对翅,即前翅和后翅。中、后胸也称为具翅胸节或翅 胸。因为着生有足和翅,胸部是昆虫行动的中心。

部 |
前胸 前足


中胸 中足



后胸 后足


前翅 后翅
➢ 胸节的发达程度与 其上着生的翅和足 的发达程度有关。 每1个胸节都是由4 块骨板构成,背面 的称背板,左右两 侧的称侧板,下面 的称腹板。
A 背板
侧板 B
昆虫胸节 结构
B 侧板
腹板 C
➢ 前胸
构造简单。如:蜻蜓目 变异大。如螳螂
如螳螂以前足捕食, 蝼蛄以前足掘土,所以前 胸很大,大部分有翅昆虫 的前胸比中、后胸小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昆虫的胸部
08:35
1
目的和要求
1.了解昆虫胸节的构造 2.掌握胸部的内骨骼类别、来源、功能; 3.掌握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的识别; 4.掌握翅的起源、发生、类别、连锁及翅的关节 构造; 5.翅的较通用假想脉序图及各纵横脉的分布形式。 学时分配:4 学时
08:35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的识别; 2.翅的起源、发生、类别、连锁及翅的关节构造。 难点: 1.昆虫翅的脉序及翅脉。
08:35
66
08:35
67
08:35
68
08:35
69
08:35
70
08:35
71
08:35
72
4.2 胸足的基本类型
• 胸足的原始功能是运动,但由 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足的 形态和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根据足的形态与功能,可将胸 足分为下面8种常见类型。
08:35
73
步行足
08:35
74
开掘足
08:35
75
跳跃足
08:35
76
跳蚤
08:35
77
飞虱
08:35
78
08:35
79
08:35
80
08:35
81
08:35
82
250倍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捕捉足
08:35
83
08:35
84
08:35
慕课视频片段
视频名称:螳螂捕食苍蝇.mp4
温馨提示:此视频框在点击“上传手机课件”时会进行转换,用手机进行 观看时则会变为可点击的视频。此视频框可被拖动移位和修改大小
正常使用填空题需3.0以上版本雨课堂
08:35
作答
49
主观题 30分
1. 翅胸背板的骨片分化及其意义如何?
正常使用主观题需2.0以上版本雨课堂
08:35
作答
50
主观题 30分
2. 昆虫侧板的骨片分化及其与胸足着生的关系。
正常使用主观题需2.0以上版本雨课堂
08:35
作答
51
三、 胸部的内骨骼
• 背部悬骨三三二,侧面内脊有一对; • 腹面内突加内刺,相关肌肉表面被。
08:35
27
08:35
Science ,2019,22( 366 ):1004-1007
28
2.前胸侧板propleuron 较退化,原尾纲、弹
尾纲和昆虫纲的襀翅目 无真正侧板。
08:35
29
3.前胸腹板
prosternum
不发达,少 数有特别构造, 如棉蝗,叩头 虫,吉丁虫。





08:35
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 基前转片 • 桥:翅后桥(背板与侧板) 基前桥,基后桥(侧板与腹板)
具翅胸节侧板的基本构造
08:35
38
08:35
39
08:35
40
2.3 腹板:2沟3片
08:35
41
2.3 腹板:3沟3片
3 沟 : 前腹沟、腹脊沟、膜或缝 前腹片+基腹片+小腹片=主腹片 间腹片
08:35
21
08:35
22
前胸背板起源是什么? 这类结构的确切作用?
08:35
23
角蝉前胸背板畸形发展 出来形态各异的“盔甲”, 其基因调控网络演化与 翅发育调控网络有关。
08:35
24
08:35
竹红天牛
25
08:35
尤犀金龟 Eupatorus birmanicus
26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Yonggang Hu和Armin P. Moczek合作揭示,甲虫的角是由翅膀 类的一系列同源物进化而来的。
C 具翅胸节腹面观
08:35
35
2.1 背板:3沟4片4突
3沟: 前脊沟、前盾沟和盾间沟
4片: 端背片、前盾片、盾片和小盾片。
4突 前背翅突(2个)、后背翅突(2个)
具翅胸节背板的基本构造
08:35
36
甲蝇
08:35
37
2.2 侧板
• 2突:侧翅突,侧基突 • 沟:侧沟 • 片:前侧片(上、下),后侧片(上、下)。
42
08:35
43
棉 蝗 中 后 胸 腹 板 构 造 图
08:35
44
四、构造之间的紧密相连(4桥4突18片)
1、背板与侧板之间
翅前桥:前盾片两侧向下延伸与前侧片相连; 翅后桥:后(小)盾片两侧向下延伸与后侧片相 连。
2、背板与翅——背翅突
前背翅突:盾片侧缘前面突起,与翅的第1腋片顶接; 后背翅突:盾片侧缘后面突起,与翅的第3腋片顶接。
• 胸部体壁内陷形成的内脊和内突构成胸部的内骨骼。
08:35
52
胸节背板内切图
08:35
53
前动类
08:35
54
后动类
08:35
55
08:35
56
4. 胸足
08:35
57
4.1 足的基本结构
胸足中最粗长一节
常短小,为一节
一般细长,末端常有距。
分1~5个亚节,亚 节间以膜相连,可 活动
粗短,多呈圆锥形

30
08:35
叩甲前胸背板特殊结构
慕课视频片段
视频名称:叩甲运动.mp4
温馨提示:此视频框在点击“上传手机课件”时会进行转换,用手机进行 观看时则会变为可点击的视频。此视频框可被拖动移位和修改大小
31
锥猎蝽
• 摩擦发音器
08:35
32
二.具翅胸节Pterothorax
特点:背板, 侧板,腹板均 发达,且紧密 连接,形成1个 坚强的飞行支 持结构。
08:35
3
主要内容
• 胸部特征(与腹部相比) • 胸部的基本构造 • 胸部的内骨骼 •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翅
08:35
4
1.胸部特征
与腹部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 胸部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足,翅);
• 胸部内骨骼发达;
• 体壁骨化程度高;(背板,侧板,腹板)
• 附肢的亚基节形成侧板(只有胸部有侧板)。
刚毛形成螺旋结构
• 螺旋结构可形成超级空气垫
08:35
98
三足步态( tripod gait )
08:35
99
08:35
Ramdya, P. et al. Climbing favours the tripod gait overalternativefaster insect gaits. Nat. Commun. 8, 14494 do1i0: 0 10.1038/ncomms14494(2017)
为什么要六个腿?优势和劣势?
08:35
101
主观题 10分
3. 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及类型如何?举例说明胸足类型分化 的生物学意义。
正常使用主观题需2.0以上版本雨课堂
08:35
作答
102
主观题 10分
4. 跗节、跗垫、爪、爪垫、爪间突、中垫的形态、位置及功能如何?
正常使用主观题需2.0以上版本雨课堂3、侧板与翅——侧翅突 侧沟端有1个突起与翅的第2腋片相连
08:35
45
4、侧板与足——侧基突 侧沟的下端有1个突起与胸足的基节相连。
5、侧板与腹板 基前桥 基后桥
6、与飞行有关的骨片 上侧片,着生上侧肌。
具翅胸节侧板的基本构造
08:35
46
08:35
47
08:35
48
填空题 15分
背板的内骨骼叫( [填空1] ),侧板的内骨骼叫( [填空2] ), 腹板的内骨骼叫( [填空3] )。
08:35
作答
103
胸足最后一节,通常有一对爪 和1个中垫
08:35
58
08:35
59
4.1 足的基本构造
08:35
60
蜜蜂--净角足
08:35
61
足丝蚁前足-纺 丝足
08:35
62
蝗虫---中垫
08:35
63
七星瓢虫
足末端毛状
08:35
64
昆虫附节或 前附节的构 造-抓附器
08:35
65
猎蝽
• 海绵窝
08:35
5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
08:35
• 前胸---前足
中足
• 中胸

前翅



后足
• 后胸
后翅
6
一、前胸Prothorax
大多数昆虫由于前 胸无翅与飞行无关,故 前胸比中、后胸比较简 单,如蜻蜓目,鳞翅目, 双翅目,膜翅目等。
08:35
7
2.1 前胸
与具翅胸节相比,具有的特点: • 前胸背板变化大,无内脊、内突,所以无肌肉着生; • 骨板不分片; • 决定前胸的发达程度,主要看前足和后翅。前足发达与否看前胸背
马鞍形
10
《本草纲目》: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
08:35
11
亚叶螳
08:35
菱背螳
12
08:35
13
08:35
14
红显蝽
08:35
15
08:35
16
中华高冠角蝉
08:35
17
东方蜡蝉
08:35
18
08:35
角蝉前胸背板变化
19
08:35
20
08:35
板的发达程度;后翅、前胸发达是平衡作用。
08: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