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经济静态及动态分析算例
静态投资计算公式例题

静态投资计算公式例题静态投资是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用于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其他资产投资的总和。
下面咱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更清楚地理解静态投资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静态投资的计算公式:静态投资 = 建筑安装工程费 +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基本预备费。
咱们来看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个新建的工厂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总共花了 800 万元。
购买各种设备和工器具花了 500 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呢,像土地使用费、勘察设计费等等加起来有 200 万元。
然后基本预备费按照前面三项费用之和的 5%来计算。
那咱们先算算基本预备费是多少。
前面三项费用之和是 800 + 500 + 200 = 1500 万元,基本预备费就是 1500×5% = 75 万元。
所以这个项目的静态投资就是 1500 + 75 = 1575 万元。
再给您说个我曾经碰到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一个正在建设的学校项目现场考察。
那时候正好在计算静态投资,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各种机器轰鸣声不断。
我就和项目负责人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讨论数据。
负责人一脸愁容地跟我说:“这算来算去,感觉资金有点紧张啊。
”我就跟他一起一项一项地梳理费用。
发现他们在设备采购上,原本计划买一些高端但价格贵的设备,经过仔细分析和对比,发现有些功能其实用不上,换成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一下子就节省了不少钱。
在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时候,我们又发现有一些费用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合理规划来降低。
比如说,在土地使用方面,通过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调整了一些规划,节省了一部分土地使用费。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把静态投资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
回到静态投资的计算,咱们再看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住宅小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是 1200 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4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0 万元,基本预备费按照 8%计算。
那先算基本预备费,(1200 + 400 + 300)×8% = 152 万元。
4技术经济的静态与动态评价法

课堂习题
4、某厂可以购买自动化程度不同的两 台机械设备中的一台,有关数据见下表。如 果基准收益率为15%,试利用内部收益率法 对两种设备进行选择。
课堂习题
项目
A(自动化程度高) B(自动化程度低)
初始费用/元
110 000
80 000
年收入/元
45 000
34 000
年支出/元
23 000
18 000
的是( ) A、选用的折现率越大,净现值越小 B、随着折现率的逐渐增大,净现值由正变负 C、随着折现率的逐渐增大,净现值由负变正
课堂习题
计算题: 1、某企业投产时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获得收益额为200
万元,如贷款年利率为8%,求该企业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仅列计算式)
课堂习题
单选题: 1、NPV、NAV同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总是同为正或同为负 B、二者均表示项目在计算期为获得的超过基准收益率水平的收益现值 C、各方案计算期不同时,评价方案用NPV比NAV更合适 D、 NPV、NAV在方案评价中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习题: P51 4.1
二、动态评价方法
1、现值法:
(1)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法:
计算各方案的现值和年值,取最小为最佳方案。
费用现值——适用多个方案寿命周期相同的情况比 较的选择。
费用年值——适用各个方案寿命不等时比较的选择。
例4.3 P40
二、动态评价方法
(2)净现值(NPV)与净现值率:
二、动态评价方法
例4.5 某投资项目有可供选择的A、B两个 方案,有关数据如表4.1所示。如基准收益率为 12%,试分别用净现值及净现值率法进行方案的 比选。
工程施工中经济分析

工程施工中经济分析在任何工程项目中,经济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效益、收益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确保项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围绕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分析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理解。
一、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分析概述经济分析是指对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所涉及的成本、效益、回报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济分析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效益评估、投资回报率等内容。
1.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指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成本进行细致核算和评估的过程。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支出,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税费等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其他费用。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工程施工的各项成本支出,为项目后续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效益评估效益评估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效益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如工程结构稳定、运行效率提高等带来的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工程施工所带来的间接影响,如环境改善、市场竞争力提升等带来的效益。
通过效益评估,可以客观分析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指工程施工所需的投资与所带来的经济回报之间的比率。
投资回报率反映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情况,也是项目决策和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计算工程施工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工程施工中经济分析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分析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规模大小项目规模大小是影响工程施工经济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较高,但同时也带来的效益相对较大;而规模较小的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效益相对较小。
(完整word版)工程经济学案例分析所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一、投资估算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⑴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①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C2=C1*(Q2/Q1)x*f其中,C1 (C2):已建类似(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Q1 (Q2):已建类似(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x:生产能力指数; f:综合调整系数。
②设备系数法C=E(1+f1P1+ f2P2+ f3P3+……)+I式中C——拟建项目投资额E——拟建项目设备费P1、P2、P3……——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费的比例f1、f2、f3……——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③主体专业系数法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根据已建同类项目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工程(总图、土建、采暖、给排水、管道、电气、自控等)与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据以求出拟建项目各专业投资,然后加总即为项目总投资。
其计算公式为:C=E(1+f1P’1+ f2P’2+ f3P’3+……)+I式中P’1、P’2、P’3…………——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程费用与设备投资的比重;其他符号同前。
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⑵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①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②涨价预备费PF=∑It[(1+f)t一1](其中:I 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 f=建设期物价年均上涨率;)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⑷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q j=(P j-1+1/2A j)iq j:建设期第j年应计利息;P j-1:建设期第j-1年末贷款本息和;A j:建设期第j年贷款额。
静态经济测算讲义

容积率 0.2~0.3 0.5~0.7 0.8~1.0 0.9~1.1 1.0~1.5
1.5 2 2.5
建筑形式 独栋
联排、院墅 叠拼
花园洋房 多层板楼
高层 高层 高层
层数
4~8层 9层 15层 20层
土地效力分析——容积率的敏感性分析
容积率 售价(元/平方米)
总成本(万元) 所得税前利润额(万元)
41.2%
1300
24323
37.0%
1500
22367
33.0%
1700
16501
22.4%
1900
12590
16.2%
2100
8679
10.7%
2300
4768
5.6%
2500
857
1.0%
拿地前土地成本的反算: 保持15%成本利润率条件下,开发商能承受的最高土地价格。 (前提条件:销售价格、销售率固定不变)
9478 29747 23163
36561 36561 185258 36561
36561 36561
45000
22298 14067 8231
864 114 751 695 865 37 73 463 292 6240 2925 2925 300 90
34841
220563 185258 175780 53130 122650
0
0.0%
1.0
1.5
2.0
2.5
3.0
3.5
1.0
1.5
2.0
2.5
3.0
3.5
土地效力 = 利润额 / 建设用地面积
敏感性分析
➢成本敏感性分析 ➢售价敏感性分析 ➢销售率敏感性分析
工程施工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本报告对某工程项目的施工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
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
三、施工经济分析1. 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本项目的人工成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人工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20%,属于合理范围。
(2)在人工成本构成中,直接成本占比较高,间接成本占比较低。
(3)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2. 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材料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40%,具体分析如下:(1)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应加强市场调研,合理采购。
(2)优化材料采购计划,降低材料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3)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
3. 机械成本分析机械成本在工程项目成本中占比较小,但对其进行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机械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15%,具体分析如下:(1)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
(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
(3)通过租赁、共享等方式降低机械设备成本。
4. 管理成本分析管理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管理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10%,具体分析如下:(1)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合同管理,降低合同风险。
(3)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提高项目成功率。
四、结论通过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经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和管理成本在项目总投资中占比合理。
2. 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3.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工程经济学 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

4.1.1 工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 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 效率性指标
时间性指标
投资回收期 借款偿还期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
价值性指标 效率性指标
净现值,净年值 费用现值,费用年值
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 资产负债率, 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率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分析:A方案投资是B方案的5倍,而在10年中的净现值仅 比B方案多0.75万元,就是说B方案与A方案的经济效果相 差很小。如果认为A方案优于B方案,显然是不合理的。由 此看来,当两个方案投资额相差很大时,仅以净现值的大 小来决定方案的取否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净现值指数(NPVI)的概念 。它是项目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经济含义是单位投资 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
4.2 动态评价指标
3.净现值率(NPVR)或净现值指数(NPVI):
⑴含义:
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之比。
经济涵义: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得到的净现值。
⑵计算公式: NPVR =
⑶评价准则:
n
NPV Ip
(CICO)t (1ic)t
t1
n
It (1ic)t
t1
单一方案: NPVR≥0,则方案应予以接受;若NPVR <0,则方案应予以拒绝。
2. 总投资收益率(ROI): ⑴含义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
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
⑵计算公式:
EBIT
ROI
10% 0
TI
式中:ROI——总投资收益率;
EBIT——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工程经济学第4章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

• 净现值法的缺陷: (1)需要预先给定折现率,这给项目决策带来了困难。 因为若折现率定得略高,可行项目就可能被否定; 反之,折现率定得过低,不合理的项目就可能被选 中。 (2)净现值指标用于多方案比较时,没有考虑各方案 投资额的大小,因而不能直接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率 ,当方案间的初始投资额相差较大时,可能出现失 误。因为一个勉强合格的大型项目的正净现值可以 比一个很好的小型项目的正净现值大得多,这样决 策时就有可能选择大项目,造成失误。
分析:A方案投资是B方案的5倍,而在10年中的净现值仅 比B方案多0.75万元,就是说B方案与A方案的经济效果相 差很小。如果认为A方案优于B方案,显然是不合理的。由 此看来,当两个方案投资额相差很大时,仅以净现值的大 小来决定方案的取否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净现值指数(NPVI)的概念 。它是项目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经济含义是单位投资 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
4.1.2 静态评价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2. 总投资收益率(ROI): ⑴含义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 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
⑵计算公式:
式中:ROI——总投资收益率; EBIT——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年息税前利润 = 年营业收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 TI——项目总投资。
第4章 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4.1 工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 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
总投资收益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资产负债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净年值 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经济一、投资回收期(静态、动态)1、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评价准则:1)P't ≤Pc (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收回投资,是可行的;2)P't >Pc 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2、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评价准则:l )若P t ≤Pc ,表明项目投资能在规定的时间收回,则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2)若P t >Pc ,则方案是不可行的。
例:某项目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基准折现率为10%,若基准回收期为8年,分别计算其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并试静态投资回收期:88.425022015t =+-=P动态投资回收期:84.51.1415.11816=+-=t P 由于项目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的投资回收期,则该项目可行。
二、投资效果系数法(静态)投资效果系数:亦称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和投资总额的比值。
(通常项目可能各年的净收益额变化较大,则应该计算生产期年均净收益额和投资总额的比率。
)公式:I YE =,(S E E ≥则可以接受,S E E <,则应当拒绝)E:投资收益率Y :正常生产年份净收益(年均净收益) I :投资总额例:有一临街商铺,面积约45平方米,售价约170万元,贷款85万,契税51000,每月还款9970元,每月物业管理费20每平方米,水电费每月400,目前在这个物业的周边,同等物业的月租金约是350元/平方米,如这个商铺要是买下并成功出租,那么,它的投资回报率将是多少呢?解:年投资计收益率=(每月租金*12个月)/商铺总价=(45*350)*12/170万=11.1%三、年折算费用法(静态)年折算费用: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每年的运行管理维修费各换算为每年均等的费用后相加所得之和。
公式是:Zj=Cj+Pj*Rc ,其中Zj 表示折算费,Cj 表示年运营费,Pj 表示投资额,Rc 表示基准投资率。
例:某工程有四个实施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应用环境相同。
四个方案的投资额依次是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四个方案的年运行成本依次是16万元、13万元、10万元和6万元。
若基准投资率为10%,则采用折算费用法的最优方案为? 解:甲的折算费用=(16+60×10%)万元=22万元; 乙的折算费用=(13+80×10%)万元=21万元; 丙的折算费用=(10+100×10%)万元=20万元; 丁的折算费用=(6+120×10%)万元=18万元。
在多方案比较时,可以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即选择最优方案为丁。
四、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动态)1、净现值(NPV ):是指按一定的折现率(基准收益率),将投资项目寿命周期所有年份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计算基准年(通常是投资之初)的现值累加值。
()()()()∑∑==--=+-=nt tnt tt t i F P CO CI i CO CI NPV 00,,/10≥NPV 项目可接受,0<NPV 项目不可接受。
例:解:NPV =-1000+300×(P /A ,10% ,5)=-1000+300×3.791=137.3 ≥0项目可行2、净年值(NAV ):是将方案各个不同时点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成与其等值的整个寿命期的等额支付序列年值后再进行评价、比较和选择的方法。
()()()()()()()⎪⎪⎭⎫ ⎝⎛⎥⎦⎤⎢⎣⎡--=⎥⎦⎤⎢⎣⎡-==∑∑=-=n i F A t n i P F CO CI n i P A n i F P CO CI n i P A NPV NAV n t t n n t t ,,/,,/,,/,,/,,/0000000在独立方案或单一方案评价时,NAV ≥0,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在多方案比较中,净年值越大方案的经济效果越好。
max{NAVj ≥ 0}例:有A 、B 两个方案,A 方案的寿命期为15年,经计算其净现值为100万元;B 方案的寿命期为10年,经计算其净现值为85万元。
设基准折现率为10%,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解:()()()()()()万元万元834.1316275.08510%,10,/85,,/147.1313147.010015%,10,/100,,/00=⨯=⨯===⨯=⨯==P A n i P A NPV NAV P A n i P A NPV NAV B B A A五、净现值比率法(动态)净现值率是指按基准折现率计算的方案寿命期的净现值与其全部投资现值的比率。
公式:P I NPVNPVR =,I p :总投资现值独立方案或单一方案,NPVR ≥0时方案可行。
多方案比选时,max{NPVRj ≥0}。
当投资没有限制时,进行方案比较时,原则上以净现值为判别依据。
仅当投资有限制或约束时,才需要考虑单位投资效率。
净现值率主要用于多方案的优劣排序。
六、部收益率法(动态)部收益率(IRR ):又称部报酬率,是指项目在计算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nt tt IRR CO CI 00)1()( 当 IRR ≥i0 时,则表明项目的收益率已达到或超过基准收益率水平,项目可行; 当 IRR <i0 时,则表明项目不可行。
例:某项目净现金流量如下表,假设基准收益率为15%,用IRR 来判断方案的可行性。
解:()()()()()()()()()()()()()()万元万元先分别设02.45,15.0,/404,15.0,/403,15.0,/202,15.0,/301,15.0,/20100126.45,12.0,/404,12.0,/403,12.0,/202,12.0,/301,12.0,/20100%15%,122121-=+++++-==+++++-===F P F P F P F P F P i NPV F P F P F P F P F P i NPV i i ()()()()()%15%5.13%12%1502.4126.4126.4%12122111<=-++=-++=i i i NPV i NPV i NPV i IRR 用内插法算出: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七、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选择1、差额净现值法:对于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利用不同方案间的差额净现金流量在一定的基准折现率条件下计算出的累计折现值即为差额净现值。
若ΔNPV ≥0,则表明增加的投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即投资大的方案优于投资小的方案; ΔNPV <0 ,则说明投资小的方案更经济。
2、差额部收益率法:是指进行比选的两个互斥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差额的折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若ΔIRR >i0,则投资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若ΔIRR <i0,则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公式:()()[]()()()()()()()()()IRR NPV IRR NPV IRR NPV IRR NPV IRR CO CI IRR CO CIIRR CO CI CO CIB A B A tnt t B B tnt t A Atnt t B B t A A∆=∆=∆-∆⇒=∆+--∆+-=∆+----=-=-=∑∑∑即0011010例:单位:万元 基准折现率:10%()()()()()()%1.15%4.14010/20100010/3920089.2210%10/2010064.3910%10/39200===+-=+-=+-==+-=B A B A B A IRR IRR IRR A P IRR A P A P NPV A P NPV ①;可求得:,,,,由方程式:万元,,万元,,求解:BA B A B A <IRR IRR i >IRR i >IRR >>NPV NPV ②且,但是判别:00%10%100==()()()方案。
方案优于的,即则多投资的资金是值得,,,万元,,内部收益率计算差额净现值和差额B A i IRR >NPV >IRR IRR A P A P NPV ③0%100%8.13010/1910075.1610%10/19100=∆∆=∆⇒=∆+-=+-=∆八、寿命期不相同的互斥方案的选择寿命期不等时先要解决方案间时间上的可比性问题:可通过设定共同的分析期或者给寿命期不等于共同分析期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方案持续假定或余值回收假定。
常用方法:1、年值法是指投资方案在计算期的收入及支出,按一定的折现率换算成等值年值,用以评价或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
年值法使用的指标有NAV(净年值法)与AC (费用年值法),用年值法进行寿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比选,隐含着一个假设:各备选方案在其寿命期结束时均可按原方案重复实施或以与原方案经济效果水平相同的方案接续。
例:有两个互斥型方案如表所示。
若基准收益率为15%,试选择较优方案。
解:NAVA =600-850(A /P,15%,3)=227.7(万元) NAVB =680-1000(A /P,15%,4)=329.7(万元) 因为NAVB >NAVA ,故方案B 优于方案A 。
2、最小公倍数法是以不同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研究周期,在此期间各方案分别考虑以同样规模重复投资多次,据此算出各方案的净现值,然后进行比选。
例:1200单位:万元 基准折现率:12%解:由于寿命期不等,设定共同的分析期为最小公倍数,则A 方案重复4次,B 方案重复3次。
现金流量图如下:解:()()()()()()()()()A B V NP V NP A P F P F P V NP A P F P F P F P V NP B ABA优于方案方案万元万元⇒'<'=+---='=+----='1.185624%,12,/48016%,12,/12008%,12,/120012007.128724%,12,/36018%,12,/80012%,12,/8006%,12,/800800九、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的公式为:生产总成本=销售收人总成本(C )=固定成本(F C )+单位可变成本(V )⨯总产销量(Q )销售收入(S )(扣除税金)=产品销售单价(P )⨯ (1—销售税率t )⨯总产销量(Q )即:Q T P Q t P VQ C F )()1(-=-=+式中:T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盈亏平衡点产量点=V T P C Vt P C FF --=--)1( 360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1001)1(0⨯⨯--Q V t P C F式中:Q ——设计生产能力的产量 生产能力利用率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