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渔业发展1发展概况
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气候条件,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省份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产业成为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海洋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全面介绍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海洋资源丰富山东省拥有37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大片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多样。
据统计,山东海域占全国近海资源总面积的1/3以上,海洋生物种类达到3000多种,其中有价值的经济鱼类有200多种。
山东还拥有丰富的贝类、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如牡蛎、海带、海参等品种丰富,产量居全国前列。
除了生物资源,山东的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油气、盐碘、海水深层温度等,这些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发展蓬勃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涵盖了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
渔业是山东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善。
山东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以黄海为主要捕捞海域,驶渔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2019年,山东海域渔业总产量达到216万吨,实现产值330亿元。
海洋工程是山东省海洋经济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山东省海洋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典型的海洋工程项目有海洋油气开发、海水淡化、海洋能源开发等。
山东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风能、潮汐能资源,是中国海洋能源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
海洋旅游也成为山东省海洋经济的亮点之一。
山东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海滨浴场、海洋公园、海上运动项目等。
2019年,山东省海洋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2亿人次,海洋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
三、政策引导助推发展为了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引导和支持海洋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加大对海洋产业的财政投入,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山东积极探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支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
2023年山东省渔业将全力打造五大产业模板

战略规划
1. 加强渔业综合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现代渔业监测与 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强化渔业资源保 护措施。加强对渔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修复,加大违法渔 业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2. 促进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与相关行业的跨界合作, 推动渔业与旅游、物流、养殖、加工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渔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效率和 质量,拓宽渔业产品的市场渠道。同时,加强渔业技术创 新,提升渔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策扶持
1.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渔业发展,包括渔 船购置、养殖设施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 2. 设立渔业产业发展基金,为渔民提供低息贷款、补贴 利息等金融支持,鼓励其投资渔业项目。
1. 提供奖励政策,对重点海水养殖禽类、淡水养 殖鱼类等高附加值品种进行引进和研发,加强渔 业科技创新。
4. 组织专家团队对渔业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咨询服务。 5. 建立渔业技术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培养渔民专业技能,提高其渔业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 6. 开展渔业科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高效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
2. 推进渔业科技合作与创新:积极促进与国内外相关渔业科 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进行技术引进和共享,借鉴国际先进渔 业科技经验,推动渔业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新装备的研 发和应用推广,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023
第六部分
产业合作与共享发展机制建设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Shar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产业合作与共享发展机制建设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山东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发展为主。
近年来,山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
山东农业在去年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支持。
同时,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二、农民收入增长:
山东积极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加收入。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农村旅游业,带动农民就业和创业。
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直供模式的兴起,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
三、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建设。
总体而言,山东农业发展现状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村人
口流失等。
山东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徐时政(蓬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东 蓬莱 265600)[摘 要]在最近几年的渔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过去渔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也已转变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但是,在渔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渔业的执法与管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文章结合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渔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渔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发展对策[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3 0551 我国渔业经济面临的问题1 1 结构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1],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海洋捕捞作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因此带来了人类海洋捕捞能力的大大提升,同时也导致了因捕捞过度而出现的资源匮乏问题。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加上油价高价位运行,渔民出海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渔船停港歇作,部分渔民将渔船出售,还有一部分中国渔民不得不到深海领域开展捕鱼活动,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中国渔船被他国扣留的事件。
同时,因为人们的盲目跟风,大量投入资金生产,导致大量的渔业资源积压在市场上,造成严重的浪费。
目前国内渔业养殖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具有严重的单调性。
在20世纪末,我国出现贝藻类的养殖范围在10年里变为过去的5倍,但是鱼虾的养殖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
即使国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渔业养殖的趋势依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使得目前渔业养殖的品种依然呈现严重的单一结构。
1 2 深加工发展滞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渔业资源的用途就是作为食物,并且,现在其在我国的主要用途依然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这就导致了我国渔业资源的利用率的极度低下。
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中,作为捕捞和养殖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大约占54%,作为渔产品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占32%,而第三产业才占14%。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21.12.03
•【字号】鲁农渔字〔2021〕34号
•【施行日期】2021.12.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
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鲁农渔字〔2021〕34号各市渔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主管部门:
为充分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特编制《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
2021年12月3日附件:
·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pdf。
中国渔业发展现状

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
中国渔业产值稳步增长,以农村经济为主,约占国内渔业总产值的80%。
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柱是渔业生产、加工和销售。
中国渔业生产规模逐年提升。
近年来,中国渔业生产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海洋捕捞方面,中国船队在南海、东海等重要渔场开展捕捞活动。
同时,养殖渔业也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和水产苗种生产。
中国渔业加工技术日益先进。
在渔业生产后的加工环节,中国渔业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采用高效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了渔产品的附加值。
中国渔业加工企业与海外市场保持密切合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中国渔业市场销售渠道多样化。
中国渔业产品销售主要包括出口和国内市场两个方面。
中国渔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尤其是对亚太地区和欧美市场的出口增长迅速。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渔业产品供应充足。
然而,中国渔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捕捞能力超过可持续渔业资源的承载力,导致资源的衰竭和渔民的收入减少。
其次,水域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渔业安全问题也需要重视,包括渔船事故和海洋交通管理等方面。
为了推动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渔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渔业养殖技术创新,建立渔业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渔业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
此外,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推动渔村旅游和渔业扶贫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中国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通过加强管理和保护,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渔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中国渔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渔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搏
荐
捕
渔
捕
代以来 , 池塘养殖 、 筏式养殖、 底播增殖 、 工厂化 养殖 、 深水 网箱 养殖 等模 式不 断推 广 , 内陆渔 区
池塘 、 湖泊 、 水 库 养殖 面积 不 断 扩 大 , 浅 海 养 殖 从 一1 5米 推进 到 一5 0米 以 下 的 深水 区。伴 随
,
也给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水库 、 坑
【 作者简介 】 徐 杰( 1 9 7 8 一 ) , 博 士, 山东农 业大学经济 管理学 院讲 师 , 研 究方 向: 农 业经济 与农村发展 ; 刘 群
( 1 9 7 1 一 ) , 女,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 管理学 院博 士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农村金 融; 陈盛伟( 1 9 7 1一 ) , 男, 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山东省现代农 业产 业技 术体 系创新 团队 岗位 专家 , 本 文通讯作 者, 主要研 究领
塘、 河 流遍 布全省 , 干 流长 l O k m 以上 河流 1 5 0 0
多条 。全省 淡 水 可 养 殖 水 面 近 4×1 0 h m , 其
中湖泊 1 . 5× 1 0 h m , 水库 l × i 0 h m , 坑塘 1 .
渔业生产结构和养殖模式变化 , 品种结构也发 生了显著变化, 乌鳢 、 大银鱼、 泥鳅 、 河蟹 、 南美
一
可 以看 到 , 1 9 9 5年 以后 , 山东 渔 业 基 本 由 璐 ■ 口 a ■
海 泼 海 一 愿 淡 “ 捕捞 型” 转向 了 “ 养殖型 ” 。渔 业 生 产 结构 的 水 水 洋 洋 水
转变 殖 与养 殖 殖 捞技 业术 捞的不 断进 步 密 不 可 分 。9 O年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渔业经济是指个体渔业经济单位有效取得和利用经济资源及物品,促进自身发展的一切活动。
渔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一、渔业经济发展现状1、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754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3517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935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091亿元。
在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中,休闲渔业产值826亿元,同比下降14.32%。
在渔业产值中,淡水养殖产值638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47.25%;海水养殖产值3836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8.38%;海洋捕捞产值219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16.26%;水产苗种产值693亿元,占渔业产值的5.12%;淡水捕捞产值404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99%。
2、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2021-2027年中国渔业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2020年,全国渔业总人口1721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同比下降 5.88%;在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555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同比下降7.50%。
渔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种职业,从事鱼、贝、藻等水生动植物的繁殖、饲养和捕捞等工作的人员。
2020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1240万人, 比上年减少52万人,同比下降4.03%。
3、渔民人均纯收入从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来看,渔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
截至2020年底,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837元,比上年增加729元,同比增长3.45%。
4、水产养殖面积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2千公顷,同比下降1.02%。
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千公顷,同比增长0.17%;淡水养殖面积504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6千公顷,同比下降1.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
7.78% 遼寧 8.55%
浙江 10.49%
12.56%
參考資料:中國網,2005農業統計
P10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山東省1996-2004漁業產量圖
萬噸 800
600
水產品總產量
400
海水產品
200
淡水產品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
參考資料:山東統計年鑑2005
P11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產量消長圖
萬噸 400 300 200 1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海洋捕撈 海水養殖
年
參考資料:山東統計年鑑2005
P12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4、海水養殖的興盛 2000年之前,山東的漁民仍以濫捕海洋灘塗地
P4
一、地理環境
3、氣候 山東省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
和,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氣溫11-14度 ,年平均降水量550-
950毫米,無霜期沿海地區180天以上,內陸 地區則可達220天以上。
P5
一、地理環境
4、人口 2005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為9239萬人,
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96。
和銷售,使得山東最近的養殖漁業大受影響。
P20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4、養殖熱潮背後的危機-多寶魚事件 2006.12.02,山東省日照市一家養殖企業的員工在
養殖大棚內捕撈藥殘超標的多寶魚,準備銷毀。
P21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4、養殖熱潮背後的危機-多寶魚事件 亡羊補牢 山東省多寶魚主產區的40多家水產品養殖企業代表
資料來源:山東省統計局
P6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1、發展概況-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90年代以來,政府做出加快“海上山東”建設的 一
系列決策,促進了山東省海洋經濟的發展。
海水養殖是以內需為主,出口為輔。 山東的水產養殖則是瞄準國內市場的需求,因此
市場穩定,這是山東水產品產量能夠成為全國第 一的最根本原因。
3、山東成為全國重要海參養殖基地
山東省海參養殖有三個主要特點 : (1) 海參養殖異軍突起,養殖規模從小而散養殖向
大規模、連片養殖發展。 (2) 省政府提供海參培養訓練,並積極提供技術服
務。 (3) 以市場引導、政策帶動,讓海參養殖成為社會
投資新熱點。
P17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4、養殖熱潮背後的危機-多寶魚事件 多寶魚學名大菱鮃,原産歐洲,屬冷水性魚類。
P3
一、地理環境
2、地形 山東省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盆地約占
63%;山地、丘陵約占34%。 中部地勢為隆起的山地,東部和南部為和緩起
伏的丘陵,北部和西北部為平坦的沖積平原。 山東的海岸線全長3024.4公里,大陸海岸線占
全國海岸線的1/6,僅次於廣東省,居中國第 二位。
★沿海岸線有天然港灣20餘處。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山東在 海上運輸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上具有優勢。
P7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2、發展概況-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在保護資源、限制近海捕撈的條件下,山東省
除了海水養殖外,亦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此漁 業方針則代表中國漁業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
資料來源:金農網,全國漁業產區競爭力分析
P8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3、產量統計-中國第一漁業大省 山東省的水產品總產量在2005年占全國第一。 山東的漁業總產值、水產品加工量、水產品出
間大幅縮小,多寶魚的體質開始退化,發病率也 明顯提高。
P19
三、養殖漁業現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討
4、養殖熱潮背後的危機-多寶魚事件 為獲利使用催生藥。 養殖密度偏大,魚在水中容易因碰撞而擦傷,
為防止魚體腐爛,用抗生素類的違禁藥,導致 魚體內殘留大量的化學藥物。 山東省海洋漁業廳暫停全省“多寶魚”的出貨
山東-海洋養殖漁業簡介
主講人:朱婉君
P1
大綱
一、地理環境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四、總結
P2
一、地理環境
1、位置 地處中國東部、黃河下游。 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相對,
環抱著渤海灣。 東部的南北交通要道,水陸
交通便捷。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東省成為沿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區的 交匯點,在中國經濟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養殖,使海鮮產品大幅度替代民眾對肉類的需 求。 大面積的經濟型養殖產品,如:海白蝦、爬蝦、 花蛤、蟶子、左口魚等,則已普遍進入居民家 庭,改善居民的膳食結構。
P14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2、養殖漁業增加漁民的收入 海水養殖產品成為當地居民的菜餚,減輕了近
海捕撈的壓力,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推動了 海洋業的科學發展,也增加了漁民收入。
口量及出口外匯額等多項指標連續5年(20012005)位居全國第一位 。
資料來源:2005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P9
二、山東的漁業發展
中國水產品產量圓餅圖
江西海南 其他 湖南 3.32%2.88%5.73% 安徽3.53%
山東 15.26%
3.64% 廣西
5.71% 湖北
廣東 14.12%
6.42%江蘇
P15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3、山東成為全國重要海參養殖基地
2004年以來,海參養殖在全省沿海地區蓬勃發展, 成為全國重要的海參養殖基地。
2005年山東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706萬噸,漁業 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產量產值繼續保持 全國首位 ,其中海參養殖產量達到了3萬噸。
P16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的貝類為主要方式,但隨著大量濫捕,多種貝 類近乎枯竭。 漁業養殖公司於是在2000年先後購進文蛤、雜 色蛤、四角蛤苗種2470多噸進行增殖養殖,經 過幾年來的養護,灘塗貝類資源得到了有效恢 復。
註:海洋灘塗地係指大潮時,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亦海亦陸的特殊地帶
P13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1、“耕海牧漁”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山東省實施海洋農牧化工程,大規模發展海水
其肌肉豐厚白嫩,膠質蛋白含量高,味道鮮美, 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P18
三、養殖漁業現況探討
4、養殖熱潮背後的危機-多寶魚事件 1997年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所雷霽霖從英國
帶著2000多尾魚苗到蓬萊試養。 1999年初,多寶魚人工繁育獲得成功,迅速進入
推廣階段,年産值達30億元。 養殖戶在暴利驅動之下大量繁殖後,由於魚池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