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学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大纲。
通过该大纲,学生能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且可根据特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眼科学知识和理论,包括眼部解剖和生理、视觉光学、眼科疾病的分类和诊断等。
2. 熟悉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和技术,如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3. 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眼科疾病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4. 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便与患者、医疗团队和其他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1. 眼部解剖和生理学a.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b. 视觉途径和视觉传导机制c. 调节和对焦机制2. 视觉光学a. 光线在眼内的传播和折射规律b. 眼球屈光度和屈光情况的测量c. 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矫正方法3. 常见眼科疾病a. 视力障碍和屈光问题b. 眼外伤和眼内疾病c. 眼部感染和炎症d. 眼底病变和视神经病变4. 眼科检查和诊断方法a. 视力检查和近视度数测量b. 眼底检查和眼球压力测量c. 角膜地形图和眼球成像技术5. 眼科治疗和干预方法a. 眼药物的使用和眼部手术b. 视力康复和辅助技术c. 预防眼疾和保护眼健康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眼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眼科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眼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课程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眼病防治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眼病的分类和症状。
2、理解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眼病的防治措施。
3、了解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护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眼睛的解剖结构2、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眼病的分类与症状1、常见眼病的分类与命名2、眼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意义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眼病的诊断方法与流程2、眼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常用眼科药物及适用范围4、视力保健与护眼1、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2、科学护眼的方法与技巧3、特殊人群的视力保健(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5、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1、眼科检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裂隙灯、眼底镜等)2、眼病防治的常用操作技术(如眼部用药、眼部清洁等)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将结合临床实习和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作业与小组讨论: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临床实习评估:在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眼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眼科学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掌握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掌握眼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学习的重点。
熟悉:1. 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2. 熟悉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3. 熟悉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了解:1. 了解眼的胚胎发育;2. 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重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难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2.重点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
3.一般讲解: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眼的胚胎发育,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第三章眼科检查第四章眼睑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熟悉:1. 睑缘炎的分类、临床诊断及治疗;2. 常见眼睑肿瘤的临床表现。
了解:1. 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重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难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2. 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2.重点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3.一般讲解: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流泪与泪溢的概念;2. 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3.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熟悉:1. 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了解:1. 了解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2. 了解泪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目的要求:从眼科学角度系统复习的解剖和生理。
教学内容:1、掌握眼求的组织解剖和生理:2、掌握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3、了解视路传导径路;4、了解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教学方法:结合绪论讲授2小时,实习2小时,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结合多媒体示教。
第三章眼科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病史采集:2、视功能检查:包括(一)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暗适应、色觉、视野、对比敏感度。
(二)视觉电生理重点要求掌握视力(远、近视力)检查。
、3、眼附属器及眼球检查(一)眼附属器检查①眼睑②泪器(包括泪道冲洗)③结膜(包括翻上眼睑及暴露上下穹窿)(二)眼前部检查①角膜②巩膜③前房④晓膜⑤瞳孔:直间接光反应⑥晶状体(三)眼底检查(直接眼底镜的作用)①皮璃体②视乳头、血管、视网膜、黄斑(四)眼球位置及运动(五)眼眶(六)眼压则量(正常眼压值)教学方法:一、实习2小时。
先由老师重点讲授,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并记录眼科检查结果(见门诊眼科检查记录单)二、检查内容:外眼(一)视力:中央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周边视力:视野(对比法)。
(二)眼眶:双侧形状大小对称否、眼眶有无触压痛、凹陷、肿块。
(三)眼睑:位置有无下垂、内翻或外翻:皮肤有无红肿、瘢痕。
运动是否自如。
睑缘有无鳞屑、溃疡、倒睫等。
(四)泪器:泪点有无外翻,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手压后有无分泌物溢出或触痛。
(五)结膜: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水泡。
睑结膜血管清晰否?有无肥厚、瘢痕、乳头、滤泡、结石、异物、肿块等。
(六)角膜:大小、形状,弯曲度和透明性,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角膜后有无沉着物(KP)。
(七)巩膜:厚薄、颜色、弯曲度是否正常,有无压痛,有无充血。
(八)前房:中央和周边深度。
房水有无混浊,积血各脓等。
(九)虹膜:颜色和纹理,有无前后粘连。
(十)瞳孔:形状、大小、对称否?光反应(直接与间接)(十一)晶状体:透明度和位置,有无震颤,瞳孔区前囊有无色素沉着。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建立在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初步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眼科最常见、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对急重眼病急诊初步处理,熟悉全身性疾病的眼病表现和需相互会诊的眼病、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包括: 绪论、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及各种眼病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眼和全身病的关系。
每章节的大纲包括:1、目的要求(明确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程度)。
2、教学内容。
3、实习(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大纲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课为24学时,实验课为12学时。
一绪论0.5 眼的解剖 3 二眼科学基础 1.5 视功能检查 3 三眼科检查自学眼压外眼裂隙灯 3 四眼睑病 1 眼底检查 3 五泪器病 0.5 六眼表疾病 0.5 七结膜病2 八角膜病 1.5 九巩膜病自学十晶状体病 1 十一青光眼病 2 十二葡萄膜病 2 十三玻璃体病 0.5 十四视网膜病 2 十五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51十六眼视光学 1.5 十七眼外肌病和弱视 1.5 十八眼眶病 0.5 十九眼外伤 2 二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1.5 二十一防盲治盲 0.51.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2.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历史阶段以及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3.熟悉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
1.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的原因2.一般介绍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联系3.介绍17世纪以来世界眼科学发展各阶段的主要象征,尤其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
4.介绍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1.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2.熟悉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眼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眼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对眼科疾病和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2.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3. 熟悉常见的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培养学生对眼科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医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部解剖学:包括眼睛的各个部分、结构和功能;2. 眼球生理学:介绍眼球的生理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3. 眼科病理学:详细描述常见的眼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机制;4. 眼科临床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介绍病人病史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眼部检查方法;5.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6. 眼科手术:介绍常见的眼科手术和手术后的护理;7. 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重点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讲授的形式,结合幻灯片、图表和实例,讲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2. 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眼科检查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详细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和演示: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演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5. 教材阅读和文献查阅:指导学生从教材和相关文献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表现: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眼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与治疗眼睛疾病的学科,它涉及到视觉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
眼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提升他们对于眼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技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眼科学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理解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于眼睛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对于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4. 增进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包括眼科检查和手术操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和其他医疗人员合作。
三、教学内容1. 眼科解剖学: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眼睑、泪腺等)和眼的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知识。
2. 眼科生理学:涉及到眼睛的视觉系统、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的生理功能。
3. 眼科病理学:对常见眼科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进行介绍。
4. 眼科药理学:介绍常见眼科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 眼科临床诊断: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6. 眼科治疗原理: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7. 眼科手术操作:学习常见眼科手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处理。
8. 眼科康复护理:学习术后护理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与视力恢复。
9. 眼科疾病预防与教育:学习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习惯、环境保护和教育宣传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实训: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眼科检查、手术操作等实践活动。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5. 网络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文献检索和知识拓展。
五、评估方法1. 学术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于眼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眼科学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正确进行眼科常规疾病的诊疗。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不少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痛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相反亦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眼病,如风湿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一个眼病患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眼病,或是眼病及其所致的全身病,或是全身病及其所致的眼病,是同时存在不相干的眼病与全身病等。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学习以整体观为主的眼科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个眼科工作者须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案。
其他各科人员对眼科亦应该有所了解,因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妊娠毒血症,小儿麻疹,脑炎与脑膜炎,脑肿瘤,梅毒,艾滋病,癔病等,在眼病或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故具有必备的眼科知识,对临床各科人员提高水平大有裨益。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教学(实验0学时或实训0学时或见习0学时、其他(注明)0学时), 习题及讨论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附:课程学时分配表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宋体五号加粗)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6月2.主要参考书(宋体五号加粗)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年6月四、课程考核(黑体小四号)考核方式采取课堂测验、平时作业及期考试,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学院《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10年04月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日期:《眼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The Basic Ey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51/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4 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七年制眼视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绪论 1 1 0二眼的胚胎发育 2 2 0三眼的解剖与组织学11 7 4四眼的生理学7 7 0五眼的生物化学 3 3 0六眼病原生物学 2 2 0七眼病理生理学23 18 5八眼免疫学 5 5 0九眼遗传学 3 3 0十眼药理与药物学 3 3 0十一眼科影像学检查 3 0 3合计63 51 1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眼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眼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与临床眼科学、以及各门基础医学如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等及医疗仪器学等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刘祖国主编。
眼科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参考书:a. 自编英文教材:The Basic Eye (吕帆主编,吴文灿俞阿勇参编)b. 自编实验教材:眼科学基础实习指导(吴文灿主编)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1)考试成绩:学期将结束时进行书面考试(占总成绩80%)。
(2)实习成绩:实验到课率、实习作业(报告)情况(占总成绩20%)。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习一眼球解剖实习二眼眶解剖实习三视路解剖实习四眼科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应用实习五眼组织病理学检查实习六眼组织蛋白质、RNA提取实习七眼组织细胞培养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眼科学基础研究范围及目标。
(二)熟悉:眼科学基础进展(三)了解:眼科学基础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眼科学基础的研究范围及目标、眼科学基础发展热点与疑点(二)一般介绍:眼科学基础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眼的胚胎发育(一)掌握:部分眼发育异常与眼病的关系。
(二)熟悉:眼球的发育和眼附属器的发育。
(三)了解:胚眼的发生和形成及生长因子、同源基因和神经嵴细胞三个要素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胚眼的发生和形成及与眼病的关系。
讲解眼球各部的发育及眼部组织的发育来源。
(二)一般介绍:眼附属器的发育第三章眼解剖与组织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掌握眼球各部份解剖学特点。
(二)熟悉:视路、眼眶及附属器解剖特点(三)了解:眼部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眼球、视路及附属器解剖特点;瞳孔反射径路(二)一般介绍:眼部血管和神经支配。
第四章眼生理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眼球各部组织主要生理学功能及特点。
(二)熟悉:视觉形成及发育的生理学基础(三)了解:眼附属器生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角膜、房水与眼内压、晶状体、虹膜睫状体的生理功能、视网膜的生理功能。
(二)一般介绍:巩膜、玻璃体、脉络膜的生理功能、眼附属器的生理第五章眼生物化学(一)掌握:角膜的营养和代谢。
(二)熟悉:泪膜形成的生化机制。
(三)了解: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化学组成和代谢,维生素A在视网膜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角膜的生化代谢。
泪膜的构成及形成的生化机制。
(二)一般介绍: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学组成和代谢,维生素A在视网膜中的作用第六章眼病原微生物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部微生物检查标本采取法。
(二)熟悉:常见微生物与眼病的关系(三)了解:眼科常用的微生物检查法、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眼部微生物检查标本采取法。
眼科常见的微生物检查法。
(二)一般介绍:眼科常见微生物(腺病毒、疱疹病毒、衣原体、真菌),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七章眼病理生理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角膜炎、葡萄膜炎、晶体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青光眼等常见眼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二)熟悉:眼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炎症、眼部创伤及结膜炎症、眼睑炎症、眼眶疾病的病理(三)了解:眼部常见肿瘤的病理(如葡萄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癌、睑板腺癌等)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角膜炎、葡萄膜炎、晶体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眼病的病理。
眼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炎症、眼部创伤及结膜炎症、眼睑炎症、眼眶疾病的病理。
(二)一般介绍:眼部常见肿瘤的病理第八章眼免疫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常见免疫性眼病及其免疫学机制(二)熟悉:眼局部免疫应答的特殊性及临床意义(三)了解: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超敏反应、眼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眼病、角膜移植的免疫学。
眼的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一般介绍:眼局部的免疫系统、眼的免疫赦免。
第九章眼遗传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掌握单基因遗传病及多基因遗传病的一般遗传规律,几种重要眼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遗传咨询,眼遗传病的群体调查方法(包括家系调查、基因频率计算)及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传学的一般概念、药物遗传学与免疫遗传学与眼病的关系。
(三)了解:部分眼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染色体畸变与眼病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单基因遗传病及多基因遗传病的一般遗传规律、眼遗传病的群体调查方法、遗传咨询、诊断与治疗。
遗传学的概念、药物遗传学与免疫遗传学。
(二)一般介绍:染色体畸变与眼病、部分眼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第十章眼科药理与药物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眼科用药的特点、剂型、给药方式。
(二)熟悉:眼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如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激素类消炎药、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抗青光眼药物、防治白内障药物、扩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及眼科局部麻醉药等)。
(三)了解:维生素类药物、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促进角膜上皮生长药。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药物的眼内通透性、药物在眼内的分布、代谢和排出,影响药物对眼作用的因素。
眼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一般介绍: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促进角膜上皮生长药物、眼科局部麻醉药。
第十一章眼科影像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眼内异物X线定位法、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眼部的正常表现。
(二)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眼部的异常表现及在眼科的适应症。
(三)了解:掌握:眼内异物X线定位法、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眼部的正常表现。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眼部的正常表现、眼内异物X线定位法。
各种影像学检查在眼部的异常表现及在眼科的适应症。
(二)一般介绍:各种眼科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
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说明:课程总学时63 学时实验学时数12学时实验项目个数7课程总学分学分实验学分学分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或限选)课□任选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类别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其他□考核方式实验到课率、实验作业(报告)完成情况适用专业眼视光学专业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实验(实习),巩固在眼科学基础理论学习中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用的眼科检查与诊疗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项眼科特殊检查的适应症,为下一步学习眼科临床打好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模块名称)学时主要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验类型1 眼球、眼眶及视路解剖4 通过图表、模型、标本和解剖动物眼球,要求掌握眼球、眼眶及视路解剖。
了解眼部血管、神经。
独立设课实验2 眼科组织病理检查 2 通过动物实验,掌握眼球组织病理取材、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与摄像等独立设课实验3 眼组织RNA、蛋白质提取2 通过动物实验,掌握眼球组织RNA提出、蛋白质提出、分离与纯化,以及常规的PCR独立设课实验4 眼组织细胞培养 1 通过动物实验,掌握眼部成纤维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贴壁培养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独立设课实验5 X线、CT及磁共振在眼科的应用示教通过观看眼眶X线、CT及磁共振照片(或幻灯片)示教,要求能基本掌握眼内异物X线定位法,初步掌握正常眼眶的X线、CT及磁共振图象,了解某些常见眼病的图象改变。
课程内实验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按编著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自编教材:眼科学基础实习指导(吴文灿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