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一师一优课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与反思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说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因此,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要充分体现是发展的主体。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亲自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
以实验与多媒体相组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按照“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应用发展”的程序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探究中了解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中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主题从学生已经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进行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得出结论,并由此分析得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教学对象分析钢铁的锈蚀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但学生对此只停留在表象阶段,对其变化的实质还不甚了解。
经过教师的引导,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学习兴趣。
同时,现代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资料,以及进行实验探究都具有一定能力,这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依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钢铁锈蚀的简单方法;(2)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实际、观察、实验、录像等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_1、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继续探究,阅读自学。
引发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数字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潜意识产生:损失严重,防锈在即。
自学课本内容,归纳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了解烤蓝工艺。
学以致用。
了解历史。
观看、了解。
观看视频。
交流小结学习中的收获。
回顾所学。
检测练习。
课后反思
一般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我感觉以辽宁舰的前世和今生为载体,利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进行了德育渗透,事实说明效果还真好。
当堂检测
1下列情况下钢铁制品最容易发生腐蚀的是()
A干燥的空气中B稀盐酸中C潮湿的空气中D纯水中
2.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
C.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第一题正确率为70%,错误原因是审题不清,误将“最容易发生腐蚀”认为是“最容易发生锈蚀”,而选C。
第二题正确率为83.5%,有选D的,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记得不准,今后需巩固。
第三题正确率为95%,有选C的,主要原因是思考不严密造成。
第四题正确率为100%。
第五题正确率为96%,主要原因语言表达不准。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是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好素材。通过对“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的探究,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要素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又从钢铁锈蚀的源头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缓和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标中将“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修改为“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由“知道”提升为“认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说课稿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位于九年级化学下册。
这部分知识不仅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变化、金属的性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展示生活中钢铁锈蚀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接着,介绍了钢铁锈蚀的条件和原理,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
然后,重点阐述了钢铁防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气、水等物质的性质,以及铁的化学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对于钢铁锈蚀的微观过程和防护方法的综合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
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和原理。
(2)掌握钢铁防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钢铁锈蚀的条件和原理。
(2)钢铁防护的方法。
2、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
(2)理解钢铁防护方法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2、讲授法对于钢铁锈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初中化学_初中化学初四《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能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案去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在当堂的反馈评价中,90%的同学对简单的知识掌握较好;在小测和链接中考环节85%都能正确,说明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原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以及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是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好素材。
其中探究钢铁锈蚀的因素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多种要素,可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要素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的科学,从而体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评测练习课堂小测:1.(双选)铁钉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容易生锈()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D.浸没于植物油中2. 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3.(双选)下列做法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A.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B.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C.在铁质篮球架上刷一层油漆D.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链接中考:16. (9分)铁生锈探秘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图6所示的四个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B 、D 实验中铁生了锈,而A 、C 实验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仔细分析这4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6 铁生锈实验(1)评价方案对照实验指除了一个变量以外,其它的量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
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ABCD 实验代号)和变量。
第①组对照实验 ,变量 。
初中化学_《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课题9-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课型新授课时间授课人[来源:学科网]教k 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加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理解。
2.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查阅的资料出发,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常见方法。
om][来源:学#科#网]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2.探究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实验条件,认识到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2、观看视频〔情景引入〕观看,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不洁等条件下容易生锈,也了解一些防止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但尚不能全面地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各种因素和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有关钢铁生锈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分析提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
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效果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都得到了极大激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自愿、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一、通过活动天地,突出实验条件的控制,利用对比,分析物质变化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强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化学性质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化学与社会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反思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反思
教研活动钢铁锈蚀防护教学反思
钢铁锈蚀防护教学反思《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反思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身份来研究金属矿物的种类、铁为什么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等,从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的能力,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和收集样品的信息,能较好地到达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表达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自主实验、自主探究、自主评价,无疑使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考前须知:考察金属的锈蚀必须把所有的条件完全考虑成熟,如:铜的锈蚀探究,必须考虑,铜与氧气、铜与二氧化碳、铜与水、铜与水及二氧化碳、铜与氧气及二氧化碳、铜与水及氧气、铜与水及氧气及二氧化碳,所以,探究必须清楚目的、条件。
教研活动钢铁锈蚀防护教学反思。
九年级《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这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家中或学校附近的金属制品锈蚀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要求提交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原因、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2.设计一项实验,验证不同防护方法对钢铁锈蚀的防护效果。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预期结果等,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3.针对本节课学习的钢铁锈蚀与防护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份科普宣传海报。海报内容应包括钢铁锈蚀的原因、危害、防护方法等,要求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有吸引力。
4.撰写一篇关于钢铁锈蚀与防护的短文,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文章应包括对钢铁锈蚀原因、防护措施的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确保知识点的掌握。
作业布置原则:
1.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3.作业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4.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3.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采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同一环境下,有些钢铁制品容易生锈,而有些却不容易?防腐蚀方法的选择与钢铁制品的使用环境有何关系?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和过程。
2. 让学生掌握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钢铁生锈的条件和过程,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和措施。
难点:钢铁生锈的微观过程,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钉、铁片、试管、酒精灯、盐水、酸雨溶液、防护涂料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钢铁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生锈现象的思考。
2. 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钢铁的生锈情况,总结钢铁生锈的条件。
3. 讲解钢铁生锈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讲解钢铁生锈的微观过程。
4. 探究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5. 总结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结合实验结果,总结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钢铁生锈的条件、过程和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2. 家庭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钢铁生锈的其他原因和防止钢铁生锈的新技术。
3. 思考题: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防止钢铁制品的生锈。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钢铁生锈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钢铁腐蚀与防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科学的发展,了解新型防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钢铁腐蚀与防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2.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问题回答的准确性。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思考题的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习目标: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2.掌握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3.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废金属的重要性。
4.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树立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钢铁锈蚀的因素及防锈方法(重点)钢铁锈蚀因素的探究(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素材学生准备:收集生锈的铁制品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橡皮塞、蒸馏水、铁钉、植物油、食醋、氯化钠等。
板书设计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实物展示创设情景】展示学生从家中带来的生锈的实物【师】我是Fe,从铁器时代的矛、盾、刀、剑,到现代社会的船舶、桥梁、高通过观察实物生锈的状况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生】讨论①常温下,在干燥环境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②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铁不与水反应③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④酸溶液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⑤盐溶液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师】总结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钢铁的纯度、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酸碱性等都是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
【师】板书3.生锈的条件①氧气同时存在②水③酸,氯化钠能加快钢铁的锈蚀[过渡]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铁锈板书4.铁锈(展示一块生锈的物品,同时请大家观察桌上生锈的铁钉)学生活动21、铁锈是什么颜色呢?(并展示图片)2、通过刚才所学过的铁生锈的因素及颜色,推想一下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呢?3、铁锈的特征是什么?4、铁锈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呢?【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推理能力,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铁锈是红棕色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Fe2O3)铁锈疏松多孔,是混合物[设疑]在第一节里我们知道了,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有人认为“铁锈对铁、铝的氧化膜对铝都起到了保护作用”。
你是怎样看待这句话呢?完成下表(投影)。
铁锈铝保护膜有无保护作用原因【生】讨论铁锈疏松多孔,不仅不能阻止钢铁制品与空气和水接触,还会把空气与水分保留在钢铁制品表面,进一步加快铁的锈蚀;所以铁制品要立即除锈。
铝的表面是一层致密而坚硬的保护膜,会保护内部的铝不被腐蚀。
因而铝制品不要除。
“恰恰香瓜子”中有一小包铁粉作“双吸剂”以防腐,请说说其原理。
2014年11月11日今天从网上淘了张夏威夷海滨游的票,美美的泡了个海水澡,回来后我的皮肤病更加严重了。
120把我拉到这里。
帮帮我吧!找到原因者奖励暖贴。
不要出没在酸性环境和氯化钠溶液中。
2014年11月13日最近我交了个女朋友,叫铝。
我有点羡慕、嫉妒她。
为什么都和氧气及水接触,她的皮肤就那么好呢?不信你看我和她视频时拍的照片。
2014年11月15日为了我心爱的铝我决定从里到外的包装一下自己。
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学生活动:(导学提纲)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请你提出可以用什么方法或思路来防止铁生锈?2、如何防止铁钉、锁头、菜刀等生锈?3、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方法?4、金属防锈的方法有哪些?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有些金属有自我保护能力,如铝、锌、铬等,有些金属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如铁。
通过数据,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金属锈蚀的严重性,积发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金属锈蚀【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既然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那么阻止铁与空气或水的接触就可以防锈。
自行车的防锈方法播放多媒体演示视频――金属防锈的方法/show/tUhUmCgb6vKEZDd2.html2014年11月17日我知道,我生锈啊是个慢性病,发病的时候会觉得身体比较的热。
可是我并不自卑。
因为这个病还有些实际的用处。
思考:1.暖贴的包装时需要注意什么?2.反应是缓慢氧化吗?3.铁生锈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2014年11月19日因为我得病的时间太长了,现在已经面部全非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也面临着淘汰的局面,我们该何去何从?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但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造成的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找出防护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和防锈措施的理解,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节约、环保意识。
加强资源保护的认识,渗透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节约、环保意识。
究一下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等问题。
[过渡]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存在自我保护的金属,对不能进行自我保护的金属,我们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钢铁的防护措施。
板书4.指导学生阅读思考69页“多思一点”总结:越王剑为什么没生锈?[过渡]有些时候,由于防护不当或者是不可避免的使金属腐蚀严重,需要更换。
那么,我们对这些物品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板书5.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学生活动4:(导学提纲)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自学阅读课本第69-70页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非常丰富吗?2、如何保护金属资源3、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有何意义?自学阅读回答问题:【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寻求金属的替代品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生】废弃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的意义①节约金属资源。
②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废弃金属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能源。
③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③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点拨总结]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①防止金属的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③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课中练习]1.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C.铁生锈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作用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2.你认为下列家庭所用的铁锅最易生锈的是( )A.用水洗净后将铁锅烘干B.用水洗净后未擦干C.注满水的铁锅D.熬过猪油未洗的铁锅3.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应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无变化B.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C.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变化D.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4.人们通常采用在钢铁表面覆盖__________隔绝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防止钢铁生锈。
常用的防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铁放置在空气中会生锈,而铜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铜生锈过程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及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请你推测与其反应的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6.在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同一面上选相近的三处进行下列实验:A处用湿棉球润湿;B处用干布擦干;C处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食油。
放置一昼夜,菜刀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如何?[颗粒归仓]小结反思,我唱我会跟唱《小苹果钢铁锈蚀版》,体会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完成课本P71 “”1、2、4挑战自我学生会从自己的感悟中懂得收获,从收获中,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本节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有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中关键一点是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能做的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暴露出学生的不足。
对发展学生能力和学生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足。
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探究、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不洁等条件下容易生锈,也了一些防止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但尚不能全面地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各种因素和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有关钢铁生锈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分析提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技能,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知识。
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现象的描述、分析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鲁教版初四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
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2.教材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金属制品锈蚀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及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9.3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2.掌握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3.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废金属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及难点】重点: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难点:铁生锈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目标通过铁的自述引入新课,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结论: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是铁跟_______和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_____溶液和_________溶液等物质的存在会加快铁锈蚀。
三、自读自学,初步认识1.铁锈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化学式为_____。
2.铁锈是一种_____ 色、________(外观特征)的物质。
3.废金属随意丢弃不仅造成__________,还会产生______、______等有毒金属环境污染。
因此回收利用废金属既可以_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
四、交流展示,各抒己见小组交流,讨论常用的防锈措施及原理,展示各组讨论结果。
五、质疑拓展,加深了解1、铁的疏松多孔对铁锈蚀有什么影响?2、结合手头观察的各种物品,防锈措施中有哪些是你不了解的呢?六、检测反馈,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C.铁生锈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作用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2.你认为下列家庭所用的铁锅最易生锈的是( )A.用水洗净后将铁锅烘干B.用水洗净后未擦干C.注满水的铁锅D.熬过猪油未洗的铁锅3.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应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无变化B.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C.玻璃管中的液面不变化D.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4.人们通常采用在钢铁表面覆盖__________隔绝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防止钢铁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