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调车作业安全措施

调车作业安全措施调车作业安全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不断扩大,调车作业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调车作业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列车和乘客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调车作业的安全。
本文将就调车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调车作业前需要全面检查设备和车辆的运行状况。
调车的设备包括机车、转辙器、信号机等,因此在每次进行调车作业之前,工作人员都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例如,机车需要检查油箱、润滑系统、制动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转辙器和信号机,需要检查其动作是否灵活、指示是否正确等。
只有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
其次,在进行调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规程是调车作业的重要依据,它包括操作时间、速度、方向、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在调车作业中,操作人员必须准确地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能随意变动。
例如,调车机械长短联挂的操作,必须按照规程进行,不能超过规定的长度。
此外,操作人员还需要关注列车信号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防止错误操作和操作失误,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
第三,调车作业中需要设立专门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调车作业的重要保障措施,它可以对调车作业进行全程实时监控。
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对调车作业中的机车、车辆、道岔等进行监测和识别,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例如,当机车发生故障时,监控系统可以自动报警,操作人员可以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监控系统还能够对调车作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对调车作业的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
第四,为调车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
调车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调车作业的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设备使用、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调车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调车推进作业安全细化措施》

调车推进作业安全细化措施(草稿)为深刻吸取9.10都匀站车辆伤害事故教训,现对支线各站在调车推进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排查,结合各站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细化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调车推进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点1.推进前端人员不到位或者瞭望中断。
2.推进前端人员在车辆后端车梯上,曲线瞭望距离不足。
3.推进前端第一位车辆车梯(含脚蹬)存在故障,不适宜推进前端人员登乘该处作业。
4.G70型车辆、集装箱车、N车、捆绑了篷布等不适于推进前端人员登乘的车辆(第3、4类情况的车辆以下简称为:不适于推进前端人员登乘的车辆)。
二、安全细化措施1.调车作业推进必须执行“四必须”制度:一是到发线调车作业时,调车长必须得到车站值班员进路准备妥当的通知,且推送车组前端连接员现场确认调车信号已开放的汇报后方可发出推进指令;二是车列行进过程中调车人员必须在前端负责防护了望;三是调车作业推进运行时必须连接全部风管,且执行试拉制度,确认全列挂妥后方可进行;四是尽头线推送作业必须执行“距车挡或尽头端30米处一度停车。
2.交接班时,认真执行包线检查制度,对不适于调车作业登乘的车辆,调车作业人员应及时向车站值班员汇报;车站值班员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应注意确认推进作业的第一辆车是否有G70型车辆、集装箱车、N车、捆绑了篷布等不适于推进前端人员登乘的车辆,对出现该种车辆的情况,应改变作业计划,使不适于推进前端人员登乘的车辆不在推进第一位。
3.作业中发现推进前端车辆为不适于推进前端人员登乘的车辆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及到岗盯控人员,车站值班员应重新编制调车作业计划;遇无法(或确无必要)重新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到岗盯控人员应与现场作业人员现场制定具体作业办法,作业办法参考如下:(1)降低推进速度,前端人员车下徒步领车;(2)增派作业人员在适当位置对推进运行径路进行监控;(3)到岗盯控人员在适当位置对推进运行径路进行监控;4. 车站对推进前端人员在车辆后端车梯上,曲线瞭望距离不足的情况进行排查,根据车站实际对曲线瞭望距离不足的情况采取具体的作业办法,作业办法参考如下:(1)车站值班员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注明该钩作业反面作业,并对相关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布置、传达;反面作业前,前端作业人员必须向调车长汇报并经调车长同意,横越线路必须按规定使用紧急停车信号防护。
调车作业标准整治总结汇报

调车作业标准整治总结汇报调车作业是指将停放在机务段内的列车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作业。
调车作业的安全性、正规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规范调车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我单位近期进行了一次调车作业标准整治工作。
现将整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背景随着铁路运输工作的日益繁忙,调车作业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
但是,我们发现目前调车作业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安全的问题,如作业流程不清晰、人员操作不规范、设备维护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开展调车作业标准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本次整治工作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调车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三、工作内容1.调研分析:我们首先对现有的调车作业流程和标准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的现象。
2.制定标准:结合调研分析结果,我们制定了一套包括作业流程、人员操作规范、安全保障措施等在内的调车作业标准,并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宣传。
3.设备维护:我们对现有的调车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作业监管:我们增加了作业监管机制,通过巡检、考核和奖惩等手段,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5.安全教育: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向作业人员宣传安全理念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工作成果1.作业流程规范化:制定的调车作业标准明确了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2.设备维护有效:经过维护和检修,现有的调车设备运行正常,减少了故障频率,提高了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作业人员素质提升:通过培训和安全教育,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有效减少了事故和安全隐患。
4.安全监管加强:通过加强作业监管,减少了违章操作和人为失误,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五、工作体会本次调车作业标准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配备不足、设备老化等。
铁路站段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分析

铁路站段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分析铁路站段调车作业是指在铁路站内,通过列车的拼接、分离、编组和停放,以及车辆的调配等作业。
这类作业需要经常进行,但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
本文将从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铁路站段调车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1.列车调度不当列车调度不当是造成铁路站段调车作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列车调度不当可能导致列车之间距离不够,发生碰撞事故;也可能导致列车拼接、分离作业不当,造成车辆受损或脱轨事故。
2.操作人员动作不规范调车作业是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操作人员的动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列车脱轨、车辆损坏等事故。
操作人员在进行车辆连接或分离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操作,导致车辆脱轨或者连接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
3.设备故障铁路站段调车作业需要借助各种设备进行,如道岔、信号设备等。
如果这些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调度混乱、操作不当等事故。
4.作业环境不良铁路站段调车作业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如存在道口、斜坡、坡道等。
如果作业环境不良,会增加调车作业的难度,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健全列车调度规章制度对于列车调度不当的安全风险,可以通过健全列车调度规章制度来进行管控。
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列车运行距离的最小间隔、列车拼接分离的操作规程等内容,明确列车调度的要求和流程,降低列车调度不当的可能性。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的动作不规范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操作规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操作人员动作不规范的风险。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故障是导致铁路站段调车作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4.改善作业环境对于作业环境不良的安全风险,可以通过改善作业环境来进行管控。
在道口、斜坡等地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增加斜坡的防滑措施,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机车或轨道车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

机车或轨道车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8.10”宝成线燕子砭车站189219#作业车调车挤岔事故一、事故概况:2009年8月10日11时52分,宝鸡供电段燕子砭接触网工区189219#作业车,附挂P189215#轨道平车,在燕子砭车站转线作业中,因作业人员中断瞭望,越过关闭的X Ⅱ出站信号机,挤坏10#道岔。
经过工务和电务人员抢修,于12时33分开通线路,中断行车41分钟,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D3)事故。
二、事故原因:189219#作业车司机任立民、周瑾瑜,在调车转线作业时,没有执行“没有联控,不准动车”和《技规》224条:“调车机车司机在作业中应做到时刻注意确认信号,不间断地进行瞭望”的规定,由Ⅱ道南出时未和车站进行联控,未确认调车信号,臆测行车,闯过关闭的X II 信号机,挤坏10号道岔。
三、事故教训:1.轨道车司机标准化作业不落实。
一是未认真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制度,在调车转线作业中,精力旁顾,中断瞭望。
二是未落实车机联控制度,动车前没有执行“没有联控,不准动车”的规定。
三是自控、互控形同虚设,司机和副司机对违章违纪行为没有相互提醒和制止,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2.工作领导人现场监控失职。
作业车在车站转线作业中,监护人未随同司机同时换端作业,没有对司机作业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对司机不联控、不确认信号的严重违章作业司空见惯,安全监控流于形式。
3.工区对作业车疏于管理。
11时37分作业车在车站4道停车后,作业车调车转线前,工长擅自下车带领11名职工离开作业车返回工区,违反段要求工长对当日作业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的规定,一日工作标准不落实。
4.阳平关供电车间对轨道车安全关键环节管理失控。
一是“2.23”事故发生后,车间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存在的惯性问题整治不力,致使作业车司机不瞭望、不联控、不呼唤应答的同类问题、同类事故在同一车间重复发生。
二是车间干部抓整改措施落实的能力差,作业车管理水平低,检查方法手段简单,日常考核不严,导致司机的惯性违章没有得到根治。
调车作业中专用线路调车安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调车作业中专用线路调车安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铁道运输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
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
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熟悉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在必须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纳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显然不够。
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依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
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
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
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关于铁路运输来说,调车更是其日常的主要生产活动。
车站能否按时接发列车,能否有效利用设备能力,能否完成生产计划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车工作组织和调车作业水平。
铁路货车在一次周转中要进行多次调车作业。
在确保安全条件下提升调车效率,可有效地压缩货车在站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
调车工作占用大量人员和设备,消耗大量的燃材料,提升调车效率,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由此可见,调车工作的质量,对确保运输安全,提升运输效率,加强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质量优良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铁路运输的必须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车作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铁路人身伤亡事故中大多数发生在调车作业这个关键环节上,特别是技术站的调车作业,技术站设备较为复杂、人员业务技能不是很高,加之外部因素影响较多,如果日常管理跟不上,调车冲突、挤岔、脱轨和溜逸等惯性事故就有发生的可能。
调车作业专项整改措施

调车作业专项整改措施第1篇:车调联控作业整改措施近日非高峰时段进出折返线的车调联控作业较以往有所松懈,班组对于此项内容宣传力度有所下降,现发现特别中午饭圈,饭圈组送饭时段,以及港城巨峰折返休息点环境因素,导致个别司机在非高峰时段进行双人折返作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班组进行以下整改措施。
1.在班前会宣传车调联控的重要性,做到知晓率与执行率100%。
2.班前会后对于此规定每人都进行抄写加强记忆。
3.安排驻调司机进行监控,有漏报的及时提醒,多次漏报的人员进行相关考核。
4.非高峰时段如遇单人折返,与驻调联系。
5.港城,东体折返线,对讲机随身携带,以防在监护开关门时声音过吵,听不到后方司机的车调联控。
6.在日常警示呼叫,加强车调联控作业的呼叫。
7.班组长加强折返点巡查,至折返点督促抽查。
第2篇:专用线调车作业安全措施专用线调车作业安全措施1、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时,连挂车辆后必须进行试拉,全部接通风管,并按规定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认真确认充排风时间。
2、在专用线调车进入下坡前,必须进行贯通试验,确认制动力强弱,发现制动力弱时及时停车。
3、牵出或单机运行时应注意线路和平交道口有无障碍物,防止脱轨和刮坏设备。
4、遵守各专用线限制速度,发现调车组使用简易制动阀时,应立即将自阀手柄移至制动区。
5、调车组不足两人不准调车。
牵出或推进作业时,调车长必须位于机车相邻的车辆上,未见调车长时,司机不得动车。
6、专业线调车时,要加强对线路两旁堆放货物的瞭望,防止货物的超限,刮坏行车设备。
7、进出专用线取送车辆时,司机必须要求调车组人员,调整空重车转换阀至规定位置。
8、推进车辆前,必须进行试拉,前方必须有调车组人员担当瞭望,机车乘务员密切注视调车人员显示的信号。
9、调车作业中,认真瞭望,确认信号,执行呼唤应答制度。
没有信号不准动车,信号不清立即停车。
10、连挂车辆时,严格按‘十、五、三’车距离和信号要求控制速度,接近被连挂车辆时,速度不超过5km/h。
铁路车站开展安全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

铁路车站开展安全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铁路车站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旅客乘降、货物装卸等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车站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开展安全大整改活动。
二、活动目标1、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车站运营安全。
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三、活动时间本次安全大整改活动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结束,为期_____个月。
四、活动组织成立安全大整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组长:_____副组长:_____成员:_____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_____,主任由_____担任。
五、活动内容(一)安全管理制度梳理与完善1、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制度漏洞和不足之处。
2、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标准,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3、制定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
(二)设备设施安全检查与维护1、对车站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站台、候车室、轨道、信号设备、消防设备等。
2、对检查中发现的设备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改,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加强日常巡检,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性。
(三)作业流程规范与优化1、对车站的各项作业流程进行梳理,查找流程中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
2、对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步骤和安全要求。
3、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
(四)员工安全教育培训1、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铁路行业标准和车站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布《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车站:
现将《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予以公布,请认真贯彻执行。
Xxxxx
2019年2月15日
调车作业安全
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调车作业安全管理,提高调车作业过程控制,全面排查和整治调车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文件要求,自2月20日起至4月30日开展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治内容
(一)强基础保安全
1.调车作业基本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一是梳理《站细》等规章文电及调车作业安全措施是否完善,是否符合上级规章规定;二是检查现场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线路车辆预检、推送引导和车辆防溜(包括一批调车作业中临时停留车辆防溜)等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2.调车设备设施情况。
一是对调车设备要掌握使用状态,发生设备故障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维修;二是对尽头线挡车器、站场照明设备设施缺陷情况召开站区联劳协作会研究解决方案,积极组织消除;三是要对使用的防溜铁鞋、制动铁鞋、铁鞋箱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进行修理、更换。
3.调车安全环境情况。
调车作业量较大的中间站现场作
业人员走行道及经常上下车地点是否平整,现场照明设施是否良好,是否存在影响调车人身安全的障碍物、遮挡物等。
4.调车人员培训及素质情况。
一是重点检查近两年来的调车新职人员培训及业务素质情况,作业中要加强盯控;对学习人员要严格师徒合同签订,严禁师徒分离;学习、考试等相关培训资料要完备。
二是现场检查调车人员对高站台、不便于瞭望的曲线、反面作业区域、距离机车车辆限界较近的信号机等关键地段是否掌握;三是流动调车组对非驻在站站场设备是否熟悉,调车领导人是否熟知各股道有效长,掌握容车数;四是要加强替班管理,合理安排胜任人员替班。
5.调车作业标准执行情况。
充分运用调车监听设备、摄像手电等手段,结合现场作业盯控,全面检查调车作业标准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推送前试拉、引导瞭望、线路车辆预检、信号(进路)确认、十五三车距离信号显示、设撤防溜、进入线路内作业防护等作业标准是否执行到位。
(二)严控制保安全
1.计划源头控制。
编组列车时,及时与调度员沟通联系,尽可能做到按站顺(反站顺)、卸车地点编车,方便中间站尾部留车作业;中间站需对本务列车尾部补轴作业时,必须考虑前方站的调车作业影响,减少因补轴作业造成前方站不能实现尾部留车作业;对卸车组织困难的车站,合理配置货物卸车地点,减少本站调车作业和二次改编作业,源头
控制调车作业量;华泰集控中心按照各站控站作业实际,统一合理的合编曹寿线计划。
2.严控可能破坏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
列车进路建立后,调车作业必须保证平行进路,车辆溜逸后有占用或破坏列车进路的可能,调车车列越过分歧道岔后,及时扳至与列车进路平行位置。
3.严控调车进路使用和确认。
协调配合设备部门,整治分路不良区段。
分路不良消除有困难的,尽可能减少分路不良区段线路的使用。
长时间停留车辆的,做好标注和交接。
站内多台机车运行,延伸进路存在交错的,还道时做好联控提醒。
原路返作业时,必须将所压的调车信号机至前方进路上能开放的调车信号机之间的道岔单操到所需位置并单独锁闭,车站值班员要随时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控制台光带变化,机车车辆位置不清、动向不明时,不得盲目操纵按钮。
4.严控防撤溜作业。
到发线防溜,加大回放分析力度,落实6小时防溜检查制度。
防撤溜时,调车人员、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充分发挥互控作用,切实保证防撤溜工作做到实处。
防溜措施不在第一位等非常规的防溜,做好交接和提醒。
切实抓好专用线、段管线防溜签认制度的落实。
5.严控道口安全。
严格落实两次道口通知,调车人员、运转室间做好互控。
站内平过道、道口,加强轮缘槽的清理检查。
(三)转作风保安全
1.严格管理人员调车盯控制度的落实。
明确调车盯控制度,盯控管理人员提前到岗,掌握计划编制及传达情况,清楚该批调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关键,盯控期间及时提醒调车作业人员,做到“人到、心到、盯到”。
2.加强非正常调车作业管控。
梳理调车各种非正常作业情况,对非常态的调车作业方式要加强管控,明确批准权限及控制措施。
严格落实“先处置(停车)、后汇报”和“宁错停、勿盲行”的应急处置原则,强化调车工作管理,规范调车人员行为,提调车人员应急处置技能。
二、推进计划
(一)第一阶段。
确定整治方案(自2月20日至2月28日)。
各站结合实际确定整治重点,组织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落实责任分工。
(二)第二阶段。
边查边改(自3月1日至4月19日)。
各站按照确定的整治重点和整治方案,组织认真排查调车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库并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立查立改,闭环管理。
(三)第三阶段。
巩固提高(自4月20日—4月30日)。
各站对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要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将成熟的做法及时纳入常态化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三、有关要求
(一)各站要高度重视,细化专项整治方案,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二)各站相关领导抓好活动的推进,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抓好整改整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4月25日前,各站总结专项整治活动及问题库,报运输部邮箱。
(三)运输部定期检查各站专项整治开展情况,重点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安排、发现问题及问题整改情况。
对不按规定组织开展整治活动的,将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