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文章阅读训练4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讲义四状物类文章阅读含答案含解析【2024版】

三年级阅读训练专题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状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和状植物文。
如介绍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的文章,属状静物文;介绍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停歇特点的文章,属状动物文;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文章,属状植物文。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描写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一分-总的顺序写。
就全篇而言,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
二、抓住重点语段和精彩片段描写。
在状物类文章中,常有一些重点语段和片段描写。
在这些地方常有一些好词和重要语句,我们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和妙处。
在题目中常出现针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出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等题型,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些重点部分的时候,做起题来自然就容易一些。
三、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
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
如《竹》一文中,先叙述竹的用途,再叙述竹的生长,最终为了表达竹的精神。
四、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还经常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五、注意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状物类记叙文表达文章中心通常要选用一定的手法,如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有时还要运用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手法。
如文章中所“状”之物是一种树木,我们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种树木,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到文章最后,再以象征手法揭示这种树木的象征意义。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讲义四状物类文章阅读含答案含解析

五年级阅读训练专题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通过阅读,要明白作者所“状”之物是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一种所“状”之物有什么用意,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一般说来,状物类记叙文的所“状”之物一般会在文章标题中交代清楚,而作者通过所“状”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在文章的结尾彰显出来。
最终所达到的目的,经常是作者要赞扬或是要批判所“状”之物,赞扬它的什么精神或批判它的什么行径等等。
二、注意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状物类记叙文表达文章中心通常要选用一定的手法,如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有时还要运用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手法。
如文章中所“状”之物是一种树木,我们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种树木,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到文章最后,再以象征手法揭示这种树木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使状物记叙文的主题鲜明地突显出来。
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抓住所状之物与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叉点”,即确定它们之间有相似、相通或相关的内容。
三、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线索。
状物类记叙文一般都有比较明晰的线索。
线索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状物类文章经常以“事物”或“作者对事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在状物类记叙文中,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所状之物的感情变化作为线索,可以先写讨厌这种事物,然后通过接触认识这种事物,进而赞美这种事物,以及它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
四、要注意把握文章的顺序。
阅读状物类记叙文,要重点抓住景物特征,看看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是按作者的行踪来写,还是按空间的转换来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讲义四状物类文章阅读含答案含解析

四年级阅读训练专题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状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和状植物文。
如介绍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的文章,属状静物文;介绍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停歇特点的文章,属状动物文;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文章,属状植物文。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描写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一分-总的顺序写。
就全篇而言,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
二、抓住重点语段和精彩片段描写。
在状物类文章中,常有一些重点语段和片段描写。
在这些地方常有一些好词和重要语句,我们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和妙处。
在题目中常出现针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出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等题型,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些重点部分的时候,做起题来自然就容易一些。
三、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
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
如《竹》一文中,先叙述竹的用途,再叙述竹的生长,最终为了表达竹的精神。
四、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还经常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美丽的“小花鹿”小学三年级状物文章的阅读训练附答案

美丽的“小花鹿”小学三年级状物文章的阅读训练附答案小学三年级状物文章的阅读训练附答案————————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
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1、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4、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花鹿”的功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不是的打“×”。
(1)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状物文章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状物文章阅读专项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状物文是一种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的文章。
其中包括状静物文、状动物文和状植物文。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我们需要了解它在结构上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文的写作顺序可以是从概括到具体,也可以是从整体到部分,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就是按照形状、颜色和滋味的顺序来描述XXX的。
其次,我们需要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文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来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
我们需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
例如,《落花生》一文中,作者通过比较花生和苹果、石榴的生长特点,突出了花生最大的特点:虽然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样,作者对花生的喜爱、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最后,我们需要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还经常采用总一分、分-总、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例如,《莫高窟》一文就采用总一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再分写莫高窟彩塑和壁画两个不同方面的特点,最后总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总之,在阅读状物文时,我们需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作者借这个物体所表达的感情。
蜜橘是黄岩地区的一大特产,在国内外颇受欢迎。
黄岩蜜橘品种繁多,现有一百多种,最常见的有早橘、乳橘、无核橘、本地早、未红等。
这些蜜橘不仅品种繁多,颜色也非常好看。
未成熟时,皮是绿色的,一般到十月就变成黄色,也就成熟了。
成熟的橘子挂在枝头,XXX点缀在绿叶中,绿叶衬托着黄橘。
远远望去,这番景象就像一幅美妙的图画。
黄岩蜜橘的果肉甜美多汁,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题目:楼前的银杏树1.近义词(美观)近义词(可爱)近义词(丰盈)反义词(丑陋)反义词(可恶)反义词(贫瘠)2.(1)遭受(2)败,跟“胜”相反(3)具有3.楼前的银杏树4.短文第1自然段写了蜜橘的外观特点,第2自然段写了它的药用价值特点。
小升初专项训练之状物文章阅读(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通过写丁香花,表达了作者对丁香、对大自然、哈尔 滨的热爱及赞美之情,赞美了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 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借物喻人
赞美丁香花
赞美哈尔滨人
坚韧、顽强
PART FOUR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 种品格。(借状物来歌颂具有相同品质的人。)
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
热情,以想象。
⑶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 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 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⑷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⑸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 芳流荡紫云藤。” ⑹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 的思恋之情。
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 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
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 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
就变得芳香四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⑵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那花紫中带白,
状物文章一般分为三类: ▲状植物文(写植物的) ▲状动物文(写动物的) ▲状静物文(写静物的)
PART TWO
小试牛刀
敬重卑微
⑴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 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的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 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⑵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⑶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逃 生方法) 【设问句——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⑷每读到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 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 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想象) ⑸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庭绝对会全 军覆灭。
统编版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状物类之写动物类文章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状物类之写动物类文章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阿咪(节选)丰子恺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
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
想是秉(承呈)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
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
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
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
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敝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言颜)开。
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的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糙燥)无味。
他们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
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
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
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
这客人正在愤(慨概)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
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
我家此时没有小主人可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
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
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
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
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
因为他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选自《阿咪》新星出版社)1.画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2.第一段段介绍阿咪的血统和可爱的样貌,突出了它的习性。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咪的出现给主客谈话增添了乐趣,不再枯燥。
B.作者说小朋友爱猫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具有活泼好动、娇痴亲昵的共性。
C.作者的访客大多也喜欢阿咪。
4.作者通过叙述哪两件事情,表达了对阿咪的喜爱之情?5.阿咪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乐趣?猫猫是这样的刘洁猫猫的寿命大约7-10年,若在室内饲养,大约10-15年。
猫猫不喜欢跟随着主人的脚步走,所以如果你勇敢地做出户外“溜猫”的决定,首先你要确定自已不是生活在闹市,否则看不住的猫猫很容易在慌乱中发生交通意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4 可爱的动物》(附答案)

专题四可爱的动物开卷有益怎样阅读状物类文章同学们,我们在阅读时,经常遇到一些描写事物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的文章,我们称做状物类文章。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
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事物,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我们该怎样阅读简单的状物类文章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初读文章,了解文章写了什么。
我们首先要把文章通读一遍,看看文章大体上是讲什么的,是描写动物的,还是描写植物或静物的。
在这一过程中,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与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家长来解决。
2、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有一定的表达顺序。
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
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3、体会感情,反复朗读。
状物的文章,一般都要在描写的过程中融进自己的喜爱或赞美之情,我们要反复朗读,反复体味。
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体会到小作者对闹钟的喜爱之情。
轻松阅读可爱的小狗我家养了一条小狗,名字叫“海伦”。
它全身的毛卷卷的,有一个挺挺的鼻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大而长的耳朵。
(段解:通过对小狗全身的毛、鼻子、眼睛、耳朵的外形描写,让人感受到它的可爱。
)海伦非常聪明。
(句解:这句概括了小狗的一个特点——聪明。
)你看,我拿了几张写有1、2、3……的数字卡,教海伦学习算术。
(句解:小动物还能学算术,真有趣!)我举起数字卡片对它说:“海伦,一加二等于几?”(句解:这是我的动作与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物文章的阅读之二(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5)
班级:姓名:时间:
训练1泥土赞
①咖啡色和黑色的泥土到处都是。
②当你踏着泥土外出游览时,你的兴致大概都在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娇美清香的奇花异草,奇形怪状的山石峰峦,bìbōdàng yàng()的江河湖水……却从不去注意脚下的泥土。
因为泥土既没有艳丽的颜色,也没有ēnuó()的身姿。
它平凡而又不平凡,因而对多数人来说,它没有任何吸引力。
③但是你可知道,泥土乃是万物的根基。
没有泥土,哪有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没有泥土,哪有娇美清香的奇花异草?没有泥土,哪来的人类生物?
④泥土对万事万物的生存来说功不可没,它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用泥土铺路,富人可以走,穷人也可以走;有身份的人可以走,普通百姓也可以走。
在泥土上种植,香花可以生长,野草也可以生长;大树可以生长,荆棘灌木也可以生长。
用它打坯烧成砖瓦盖房,可以用来办公、生产,也可以给所有的人居住……无论用泥土做什么,它都一样尽职尽责。
无论谁使用泥土,它都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不取bào chóu()。
泥土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伟大。
⑤由泥土我们想到了人。
那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是奖牌,又是奖金,不仅个人风光,而且受人尊敬。
自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之所以成为模范,都与他们本身的努力、奋斗、拼搏分不开,但是他们背后无不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他们,帮助他们。
就拿体育运动来说,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夺金摘银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应该称赞。
而他们周围的领队、教练员、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陪练、指导、帮助、关怀,不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吗?世界冠军是光荣的,那些像泥土一样默默无闻的培育冠军、服务冠军的领队、教练、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得到赞扬。
⑥我赞扬无私奉献的泥土,更赞扬像泥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
那样,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迅速,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奇花异草:
(2)功不可没:
(3)一视同仁: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组关联词再写一个句子。
4、“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作者是如何赞美泥土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6、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②赞美泥土的一视同仁,无私奉献。
③借赞美泥土来赞美无私奉献的人。
7、我们应该学习泥土的什么精神?
训练2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
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ān shàn)子,一扇.(shān shà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又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ǐng níng)你几口不可。
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
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反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踵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
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的错误读音。
稠密---()笔直---()靠拢---()
2、写出三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
3、、把第3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4、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什么的?
(2)“非拧你几口不可”,这句话中“拧”是什么意思?请用“非……不可….”写句话。
5、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1)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①;②;③
;④。
(2)第2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漂亮,然后再一步一步从、、、、
、等方面分别具体地说。
训练3 燕子
秋天又到了,燕子成群结队朝南飞去。
在雨后的睛空下,在跨河的电线上,在朝晖夕烟笼罩着的房前屋后,燕子的身影已随着天气转凉而渐渐隐没和消失,待到明年柳枝吐芽才会归来了。
燕子的双翅尖尖的,长长的,像一把锋锐的利剪,交叉在尾部,窜高伏低时总是不停地交错剪动,似乎要剪下五彩云霞温暖天下寒士,剪下丰收五谷温饱万户千家。
燕子轻捷灵巧,身子一腾,犹如飞天女神,随风起舞时飘飘悠悠,乘借风力荡着无影的秋千;身子一斜,好似凌波仙子,滑滑溜溜在水面画出美妙的涟漪。
燕子就是天仙的化身,燕子就是勤劳的范例,哪里有燕子哪里就有幸福和吉祥。
燕子是气象观察哨,对风霜雨雪感知敏锐,雨前飞得低是提醒人们未雨绸缪,雨后飞得高是告知人们晴空万里。
燕子又是害虫的天敌,喙短小而且宽厚,脚爪短小而且尖利,有能耐吃遍天下可吃的害虫。
据说一只燕子一年要捕食八十余万只昆虫。
燕子的巢也是用喙搭建的,燕子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起来,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绒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就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白居易描绘母燕养育雏燕时饱含深深的怜爱,那“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真是字字情,句句爱,无不使人感念慈母的伟大。
燕子是恋旧的,只要你欢迎它们在堂前搭窝,在屋檐下筑巢,它们就()你是王侯贵族还是寻常百姓,世世代代()会牵挂着昔日的东家昔日的老巢,()飞到天边,
()不会迷失方向。
年年归来的燕子,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小心,千万别惊了它们,那可是自家的老燕啊!相传一窝燕子替外出的东家守门护院,还啄瞎了梁上君子的双眼呢。
善良的燕子居然也有此等勇猛的壮举,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天地间的鸟儿种类繁多,但有不少的种类已濒临灭绝。
而燕子一族却方兴未艾,一年更比一年多,大有生生不息之势。
夏天到北方,冬天到南方,燕子在天南地北间往返,随着岁月的更替而轮回。
燕子去去来来,风云雷电也罢,毒蛇猛兽也罢,一切的凶险和苦难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忍耐的呢?燕子在生存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活越滋润。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指趁着天还没下雨,先修好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
(2)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
2、在第六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3、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一切的凶险和苦难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忍耐的呢?
4、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燕子,第3—7自然段就写了以前几方面:①;
②;③;④。
⑤。
文章表达了作者。
5、细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哪里有燕子,哪里就有幸福和吉祥。
”这句话的。
6、细读第7自然段,说说为什么“燕子在生存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活越滋润”。
7、读了文章后,你对燕子是否有更多的了解?以后遇到鸟儿,你应该怎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