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热熨
吴茱萸粗盐袋热敷促进肠蠕动

吴茱萸粗盐袋热敷促进肠蠕动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本草纲目》曰:“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痢,喉舌口疮”
吴茱萸单用或联用热敷腹部具有缓解腹胀、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有效改善胃肠功能恢复等作用,其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道、剖宫产、泌尿系等腹部手术、重症患者、肠梗阻、心肌梗塞、老年长期卧床等胃肠功能障碍患者。
常取单纯吴茱萸或吴茱萸加粗盐,装入自制双层棉质小布袋内(约25cmx15cm,扎紧袋口,放于微波炉内中火加热2~3分钟,取出后待温度适宜时于患者中下腹部顺时针热熨30分钟,先快后慢,力度适中,若热奄包温度下降,可重复微波炉加热后再次使用。
患者取仰卧位,每天2次,每个热奄包使用6次,连续治疗7天。
脐部为临床上吴茱萸热敷的主要部位。
[1]
本科一例膀胱癌术后患者,术时虽长,但仍可做到快速康复,术后通过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穴位按摩,吴茱萸热盐包腹部热熨等措施,结合下床活动,患者肠鸣音终于从无到有再到活跃,与术后第五天患者开始进流食。
[1]韦瑞丽;李兰;曹慧;韦丽娇;余芳;林明霖;薛莹婷.吴茱萸热敷在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05):24-26.。
吴茱萸加陈醋药熨法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护理

作 为研 究对 象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将2 0 1 3 年 7一l 2月 8 0例 产 妇作 为 对照 组 , 2 0 1 4年 1 ~l 0月 8 0例产妇 作 为观 察组 。对 照组 实施 常规 护理 , 观
察组 在对 照 组基础上 采 用吴 茱萸加 陈醋 药熨 法, 观察 两组 产妇 术后 肛 门排 气 时间及腹 胀 情况 。结果 : 治疗后 , 观 察 组 总有 效 率 为 1 0 0 %, 明 显 优 于对 照组 的 8 0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观察 组 术后 首次肛 门排 气时 间短 于对照 组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 应 用 吴 茱萸加 陈醋 药熨 法能显著 改善剖 宫产产妇 胃肠 功能 障碍 , 减 少腹 胀发 生 , 缩短肛 门排 气时间 , 有 利于术后 康 复。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表 2 两组术后首次肛 门排气 时间比较 ( ± , h )
产妇 中瘢 痕子 宫者 3 2 例 。所 有 产妇 均 为 足月 分 娩 , 在腰 硬 联 合麻 醉 状态 下接受 子宫 下段剖 宫产 术 , 术后 均 给予镇 痛泵 止痛 。将 2 0 1 3 年7
关键 词 : 吴 茱萸加 陈醋 ; 药熨 ; 割 宫产术 ; 肛 门排 气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1 1 4 7 3 . 7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7 ) 0 8 — 0 1 7 2— 0 1
剖宫 产术确 实是解 除孕 妇及 胎儿 危急状 态 的有 效方 法 , 现我 国 剖 ( %) 表示, 采 用 检 验 。P< 0 . 0 5 表示 差 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宫产 率 已达 到 5 0 % 以上 , 由此 带 来 的术 后 并发 症 也有 所 升 高 。术后 2 结果
吴茱萸热熨法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 1.热熨时,尤其要防止局部烫伤。力度要轻, 移动速度要快,随着温度下降,逐渐加大力度, 放慢速度
• 2.热熨后,患者可在室内散步,半小时内不得 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记录
• 热熨后的客观情况及效果,及时记录并签名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禁忌证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评估
•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 2.患者体质及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 • 3.患者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告知
• 1.操作目的及过程 • 2.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 3.热熨时间一 1.操作者 • 2.物品:治疗盘、治疗卡、吴茱 萸果实和粗盐(1:1比例)、 布袋、微波炉、微波炉专用加热 器皿、水温计、必要时备大毛巾、 屏风等 • 3.环境 • 4.患者
热熨法 (中药热奄包疗法)
热熨法
• 是选择适当的中药和适当的辅料, 经过加热后,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 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使药力和 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 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 散热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 治疗操作方法。
吴茱萸热熨法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 核对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医嘱、诊断、热熨部位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实施
•1.将吴茱萸和粗盐置于微波炉加热至表面温度45℃, 装入布袋内(微波炉设置中热或中高热,时间2-3 分钟)。 •2.协助患者平卧,将药袋在操作者前臂内侧试温后, 再置于患者热熨部位试温,询问患者温度是否适宜, 将吴茱萸敷在患处作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
吴茱萸热熨法操作流程
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表1 2组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情况比较 ( ±s )
清代外 治大师吴 师机在 《 理瀹骈 文》 中提到 : “ 外 治 之理 即内治之 理 ,外治 之药 即 内治 之药 ,所 异者 ,法 耳。 ” 又说 :“ 膏中之药必 得气味俱 厚者 ,方能得 力” 。吴 茱萸辛 苦而温 、芳 香 而燥 。 《 神 农本 草 经》 谓 其 “ 主温 中下 气 , 止痛 ,咳逆寒热 ,除湿 ,血痹 ,逐风 邪 ,开腠 理 ” 。《 本草 纲 目》 日: “ 开郁 化滞 ,治吞 酸 ,厥 阴痰 涎头 痛 ,阴毒腹 痛 ,疝气血 痢 ,喉舌 口疮 ” 。吴荣 萸既 可 内服 ,也 可外 用 。 《 名 医别 录》谓之 “ 大热 ” ,堪称气 味俱厚 。不论是皮 肤 吸 收还是对穴位 、经络 的刺激 作用 都 比较 明显 ,所 以被 广泛 应用于 内、外 、妇 、儿等各科多种疾病 的外 治之 中。 本研究 中 由于 A O S C结 石 导致 胆 道 梗 阻 、胆 道 感 染 , 胆盐排 出不 畅 ,肠道 缺乏胆 盐 的冲刷 ,肠 道菌 群失 衡 ,细 菌大量繁殖 ;另外 ,A O S C可迅速 出现全身炎症反 映甚至休 克 ,炎症介质 的释放 ,腹 腔炎 症渗 出 ,肠 道水 肿 ,均 可 以 导致 胃肠道功 能障 碍。 中医认 为 ,术 后 胃肠 功能 障碍 应属 脾气亏虚 ,肠腑瘀滞 内结 ,气机不利 ,通 降失常所致 。 对于吴茱萸能够促进 A O S C术 后 胃肠功能恢 复 ,《 本草 衍义》 指出吴茱萸下气 最速 , 《 本 草备要 》 谓其 利大 肠壅 气 。吴茱萸气味俱厚 ,局部用药 ,通 过穴位疏通 脏腑经 脉 , 暖 肾温脾 ,下气 降逆 ,可疏 导肠 腑气 机 ,从而 达 到促进 健 胃肠蠕动 ,加快 胃肠功能恢复 的 目的。 现代医学 通过 药 理 方面 的 研究 并 结 合 A O S C的 特点 , 认 为主要有 以下几 点 :①吴 茱萸 有 明确 的抗 菌效 果… ,有 研 究结果指 出吴 茱萸 对 于幽 门螺 杆菌 、大肠杆 菌 、金 黄葡 萄球菌有一定抑 制作 用 ,从 而抑制肠 道 细菌繁 殖 ,减少 肠 道细菌移位 ;②吴茱萸 的镇痛作 用 减 轻 了术后 机体 的应 激 反应 ; ③ 吴茱萸所 含的有 效成 分可 以部分 或 间接的抑 制 细胞因子 J ,从 而对 全身炎 症反应 的发 展有 一定 的抑制 作 用; ④ 还有学者 提出 了吴 茱萸 外敷 能够通 过刺 激十二 指 肠上皮 的血清 胃动 素细胞 功能 ,从 而增 加血 清 胃动素 的分 泌 ,进 而释放人 体循 环 ,使得 血清 中血 清 胃动素处 于一 个 较 高的水平 ,从 而使得患者能够较早 出现首次排气排便 。 本研究 通过临床 观察 提示 吴茱 萸对 于 A O S C术后 胃肠 功能恢 复有 一定 的促 进作 用 ,具体 机理 以及吴 茱萸 外敷 的 应用范 围仍 需基 础研 究的支持 ,以及临床工作 的观察 。
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在腹部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

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在腹部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周春姣;杨丽明;杨艳婷;冼敏玲【摘要】[目的]观察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动力恢复的效果。
[方法]将42例腹部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如翻身、叩背、指导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加粗盐炒热根据子午流注时间,选在胃肠经络最旺盛的时段循经络热熨腹部。
对照组单纯采用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腹部,以顺时针方向热熨后将药袋敷于腹部。
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情况及肛门排气时间。
[结果]治疗组出现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腹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2页(P2507-2508)【关键词】腹部手术;吴茱萸;粗盐;循经络;热熨;肛门排气【作者】周春姣;杨丽明;杨艳婷;冼敏玲【作者单位】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操作而损伤脉络,使气滞血瘀、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不能升清降浊、气机运行受阻,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1],影响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可加快病人快速康复,减少病人痛苦及费用。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常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
我院普外科已普遍运用吴茱萸加粗盐热敷治疗,对于改善腹胀、促进排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充分利用中医学循经感传的理论与中医护理的优势,将吴茱萸加粗盐热熨根据子午流注时间,循经络热熨腹部,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来自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外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3月腹部手术后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病人共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阑尾切除术9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肠癌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肝癌切除术2例,嵌顿疝还纳补片修补术2例,胃穿孔修补手术9例,小肠异物取出术1例;手术时间(1.5±1.3)h,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术后护理相同。
吴茱萸热奄包热熨治疗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效果

[ 4 ] 唐 雪 秀. 中药饮 片处方 中存在 的不合 理情 况分析 [ J ] .中医临床研
吴茱 萸热奄 包热熨治 疗肠 内营养 相关腹 泻 的效 果
陈 宁
( 南京市 中 医院呼吸科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0 )
表 2 腹 泻 程 度 分 级 分 级分为 三 大类 : 氨基 酸 型 、 短肽型( 前 两 类 也 称 为 要 素型 E l e m e n t a l t y p e ) 、 整 蛋 白型 ( 也称为非要素型 N o n—E l e m e n t l a t y p e ) 。上 述 三类又 可各 分为平 衡型 ( B l a a n c e d ) 和疾 病适用 型 ; 可 由口 服、 鼻饲 、 胃造 瘘 、 空 肠造 口使用 , 是安 全 、 有效、 经 济 的营养 补充 方法 , 可 以有效 的改 善患者 的 营养状 况 。但是 , 肠 内营养 患者 中成 人住
9 8
2 0 1 4 , 1 4 ( 1 ) : 1 2 3 —1 2 4 . [ 2 ] 阳柳平 . 分析 中药房 中药饮 片处方 用药在 临床 中的应 用 [ J ] .中国 究,
内蒙古 中医药
[ 5 ] 赵彦 明. 调 查 中药饮 片处方 中的不合 理 问题 及其 干预措 施 [ J ] .中 2 0 1 4 , 1 8 ( 3 ): 2 8 2— 2 8 3 . [ 3 ] 郑 造乾 , 骆瑾 瑜 , 袁 雍, 等. 基 于 智 能推 理 机 的 中 药饮 片 处方 点评 国 医药指 南 , 2 0 1 6年 6月 1 3 日收 稿 与干预 研 究[ J ] .中国临床 药理 学杂 志 , 2 0 1 5 , 1 4 ( 7 ) : 5 6 6— 5 6 8 .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1. 治疗颈型颈椎病(1)背景:吴茱萸穴敷大椎穴,可以通络止痛,温经助阳,缓解肌肉紧张,吴茱萸的外用,扩大了吴茱萸的应用范围,吴茱萸加粗盐热敷大椎穴结合针刺疗法,具有很强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2)方法:吴茱萸炒粗盐热敷疗法: 取吴茱萸500 g加粗盐500 g,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双层布袋,袋口用布绳封口,用微波炉550 ℃ ( 或中高火) 加热 4 min,加热后将热敷包放置在大椎穴,同时在大椎穴部位垫一治疗巾隔热,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烫伤,护士双手拿热敷包在大椎穴部位来回滚动,至皮肤发热、发红,每次治疗时间约30 min,每天1 次,每5 d 更换1次吴茱萸热敷袋,10 d 为1个疗程。
[1]2.治疗腹痛腹胀、癃闭、便秘、阳脱证、痛风、胃痛、脐腹痛、下腹部冷痛、腰痛等寒证(1)背景: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而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燥湿降逆之效,用于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本草衔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
《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壅气,李东垣也说: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萸不可治也。
”《别录》及《药性论》谓之“大热”,堪称气味俱厚,不论是皮肤吸收还是对穴位、经络的刺激都很明显。
粗盐有强筋健骨、软坚散结的作用,炒热外敷可透过皮肤直达经络,体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两者合用有疏通脏腑经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充分发挥药效。
[2]《外台秘要方》: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救急方》:脱阳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
炒盐熨脐下气海,取暖。
《圣济总录》: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盐(二升),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治霍乱吐泻,心腹作痛。
炒盐二碗,纸包纱护,顿其胸前并腹肚上,截以熨斗,火熨,气透则苏,续又以炒盐熨其背,则十分无事。
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分析

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分析目的:探讨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胃苏颗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同时辅以合理精细的护理措施。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4.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9.31%,治疗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应用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并辅以合理精细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吴茱萸;热熨疗法;脾胃虚寒型胃痛;护理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特选择我院11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脾胃虚寒型胃痛诊断标准[1]予以确诊。
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有58例患者。
治疗组5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50~82岁,平均(60.3±5.6)岁。
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48~80岁,平均(58.7±5.3)岁。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具体方法:服用胃苏颗粒,一天服用3次,一次服用1包,一个疗程是30天。
治疗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吴茱萸热熨疗法治疗,具体方法:选择患者中脘穴、脾俞穴、神阙穴以及胃俞穴为主穴,选择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为辅穴;选择患者舒适体位,将热熨部位完全显露,其余部位注意保暖,取相应的穴位神阙、中脘等,涂抹凡士林后敷上治疗巾,把吴茱萸药袋置于穴位上并固定好,热敷约半小时,要预防烫伤,一个疗程是3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施程序】
(四)操作步骤 1、护士自身常规准备(素质与仪表)。 2、核对医嘱,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3、将吴茱萸药包放入微波炉内,高火加热2分钟,至表面温 度45度,置入热敷药布,冬季时可用大毛巾保温。(药袋 的温度不超过50度,以免烫伤。) 4、取合适体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 挡。 5、局部皮肤涂少量凡士林,将药熨袋放在患处或相应的穴位 上用力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 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药袋温度过底时可更换药袋。药熨时间一般15~30分钟, 每日1~2次。 6、药熨过程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7、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协助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
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吴茱萸加粗盐热敷腹部对胆石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邹秀娟 黎玉婵 (广东省中医院肝胆胰外科 510000)
(100例胆石症)
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153例肠道手术)仉玮 郑燕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
吴茱萸加粗盐热敷缓解大肠癌根治术后腹胀50例效果观察
吴茱萸热熨法是将吴茱萸用粗的海盐炒热后装入 布袋中热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吴茱萸加粗盐 炒热后,水分子受热后就会从盐分子里蒸发出来, 蒸发出来的水分子带出微量的钠离子,伴随着吴 茱萸的药性,在热量的作用下,导入病灶, 以达 到消炎止痛、祛湿、化瘀的目的、用炒过的药物 加粗盐热敷病灶时,大量的带有钠离子的水 分子会慢慢的涌出来黏附在药物上, 与中药所含功效一起导入病灶,达到 治疗的目的。
吴茱萸
【化学成分】 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 (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 evodiamine)、 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 (evodente)等。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石虎 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 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寒滞肝 脉诸痛证,如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肿痛,经行腹 痛,脘腹胀痛;用于胃寒呕吐证,如呕吐吞酸;用于虚寒泄 泻证,如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木生火 水克火
火生土
土生金
此外,药物通过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 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 作用。有些芳香类药物,能提高皮质醇的 透皮能力。将中药敷帖于体表俞穴,由于 药物及热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 环加快,从而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和 传播,增加全身的效应。
二、【药熨疗法的原理】
(二)吴茱萸热熨治疗肠梗阻
1.原理:吴茱萸上可暖脾胃,下可温肾阳,有行气活血、 散寒止痛、燥湿降逆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肠 胀气及腹痛。吴茱萸热熨是利用蒸气的渗透作用,使药物 蒸气透过肌表,内传经络脏腑,起到治病的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中焦虚寒、虚寒气滞型的肠梗阻。 3.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水泡者,各种实热证或麻 醉未清醒者,孕妇、腹痛性质不明均禁用。 (2)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无知觉处忌用。
四、【实施程序】
(五)注意事项 1、熨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故操作时应注意室温适 宜,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以免感受风寒。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 过50℃。药熨过程中若冷却后应立即更换或加热, 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出现水泡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进行适当处理。 4、熨烫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晕、心 慌应停止治疗。 5、热熨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避风保暖,半小时内不 得外出,不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四、【实施程序】
(一)健康估计 1、患者是否有感受寒凉史、外伤史、过敏史。 2、女患者评估月经期、孕产史;外科腹部痛者评估证候属 性。 3、患处皮肤有无炎症、破损及对知觉的敏感度。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中药包、(棉签、凡士林)、干净袋1个,另 备大毛巾、微波炉,喷水瓶,必要时备屏风。 (三)常用体位 熨法操作时采用体位以患者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一般 采用仰卧位。(附熨腰背颈项可取俯卧位;头面部采用仰卧位;肩胁部可取侧卧;
302医院刘红虹
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李惠萍
吴茱萸盐炒热敷脐部治疗臌胀30例(中国人民解放军
)
结论 吴茱萸加粗盐热敷腹部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吴茱萸的临床研究
吴茱萸热熨颈部治疗甲状腺术后头痛120例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2期 作者:汤小云;屈珺;何为
吴茱萸热熨联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 效观察 :《西藏医药》2014年第03期 作者:郑芸;唐荣妹;熊芳梅;
思考题: 1、吴茱萸炒粗盐疗法的注意事项。 2、吴茱萸炒粗盐疗法的操作步骤。 3、操作前要如何测温。
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 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 秘、大便不畅者。 禁忌症: (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 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 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 (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三、【热熨疗法禁忌症】
(一)
(二)
(三)
麻醉未清醒者。
(三)吴茱萸热盐包
功效:结合热盐及吴茱萸双重功效, 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降逆
止呕,助阳止泻作用。
制作方法:制作一个双层布袋,将 等量的吴茱萸和粗盐分别装进布袋 内,封口。 使用方法:微波炉加热2-3分钟,置于患处按摩5分钟后热 敷于患处至凉。每天1-2次,每次约30—40分钟。
二、【药熨疗法的原理】
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也是 熨法的主要治疗原理
其作用表现在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 刺激,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 围组织的营养,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能强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 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素间.调经论》 云:喜温而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 消而去之,中医法通过热力和药力, 可使热力达到机层,达到病灶,温气 而行血。因此,中医热熨法具有良好 的温通经脉,散寒除湿。
二、吴茱萸炒粗盐热敷原理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原理: 吴茱萸上暖脾胃,下可温肾阳,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燥湿降逆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及腹痛。 吴茱萸以盐制是味的扶助,使气厚之药得到味的配合,达 到“气味相扶”的目的,增强其补肾作用。因脐与静脉相 通,中药敷脐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同时按 摩可刺激腹部穴位,药穴合用,效用互助,且阴阳相济, 经气相会,有温中散寒、理气消胀止泻的作用
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腹部
外科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熨疗法的操作步骤。 2 、熟悉药熨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了解药熨疗法的原理。
原始社会,祖先们在烘烤食物取 暖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
有病痛减轻或消失,于是主动使
用火烤灼以治疗更多的病痛,这 便是灸疗的起源。
现在最早记载的医籍是长沙马王 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
四、【实施程序】
(六)效果评价 药熨部位的皮肤有温热感,无烫伤;药熨 后体位持久,舒适,无着凉。 急性疼痛、恶心呕吐、腹冷泄泻、腹痛腹胀 得到解除; 跌倒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得到缓解。
四、四子散
四子散即白芥子、吴茱萸、苏子、莱菔子 4种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 络止痛的作用 四子散热熨主要适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 巴水肿、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痹证等。 具体操作:将四子散用电子瓦煲加热30分 钟,使温度达到60到70摄氏度,装入 6cmx10cm的布袋中,来回热熨治疗部位 20分钟,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 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中 医热熨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 调,营卫和畅,行气活血,消瘀 散结。
调和阴阳---人体 阴阳的偏盛偏衰是 疾病发生发展的根 本原因。
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 水生木 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 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 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 通过对经络的调整,达到 金生水 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 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四子散热敷治疗痹症
1、原理:四子散即白芥子、吴茱萸、苏子、 莱菔子四种药物混合加热后热熨,具有祛 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2、适应症:颈肩痛、腰腿痛、膝痹等。 3、禁忌症: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水泡 者;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 无知觉处。
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 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三、【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风寒湿型筋骨痹痛、跌打损 伤、腹胀痛、及尿潴留等证。
应用于腹部手术、全麻及腰硬麻醉术后,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促进排尿。减轻机械通气引起的 腹胀、长期卧床引起的的肠胀气及消化不良等。如腰椎压缩性骨 折、腰椎术后腹胀;痔疮术后尿潴留;阑尾炎、疝术后腹胀;全 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 熨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便有效、应用广泛的治疗方 法。
相关文献
清· 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 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又 说:“膏中之药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 吴 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神农本草经》谓其 “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 腠理”。《本草纲目》曰:“开郁化滞,治吞酸,厥 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吴 茱萸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名医别录》谓之“大 热”,堪称气味俱厚。不论是皮肤吸收还是对穴位、 经络的刺激作用都比较明显,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内、 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的外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