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土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 )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

高中语文 人教版教材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   人教版教材背诵篇目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高中14 篇:必修篇目@标记为课后无背诵要求的篇目,本次调研考试不涉及。

必修2:苏轼《赤壁赋》@ 必修2: 屈原《离骚》必修3:《诗经•卫风•氓》必须3:李白《蜀道难》必修3:杜甫《登高》必修3:白居易《琵琶行》@ 必修3:李商隐《锦瑟》必修3:荀子《劝学》@ 必修3:韩愈《师说》必修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必修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必修5:庄子《逍遥游》选修: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选修:杜牧《阿房宫赋》必修一0篇★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A课后要求背诵)2诗两首(A课后要求背诵)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A课后要求背诵“易水诀别”) 6鸿门宴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A课后要求背诵地2、4节)8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1包身工12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二 3篇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2 故都的秋3 囚绿记第二单元4 《诗经》两首氓 /氓(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采薇5 离骚@ (B高考要求背诵)6 孔雀东南飞并序7 诗三首(A课后要求背诵)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A课后要求背诵)9 赤壁赋 /赤壁赋(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10 游褒禅山记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2 我有一个梦想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4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演讲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必修三7篇★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2祝福3* 老人与海第二单元4蜀道难/蜀道难(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5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A课后要求背诵)咏怀古迹(其三)(A课后要求背诵)登高/登高(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6琵琶行并序/琵琶行(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B高考要求背诵)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A课后要求背诵)9劝学/劝学(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10*过秦论(A课后要求背诵最后三段)11* 师说@ (B高考要求背诵)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迷13宇宙的边疆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2雷雨3* 哈姆莱特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A课后要求背诵)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A课后要求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A课后要求背诵)声声慢(寻寻觅觅)(A课后要求背诵)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0*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A课后要求背诵左后五段)12苏武传13张衡传★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展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辩论★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附录中华文化精神★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装在套子里的人3* 边城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A课后要求背诵)5滕王阁序(A课后要求背诵第二、三段)6* 逍遥游@ (B高考要求背诵)7* 陈情表(A课后要求背诵)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9说“木叶”10* 谈中国诗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12作为生物的社会13* 宇宙的未来★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虞美人/李煜(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散文之都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杜牧(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推荐作品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50篇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小石潭记柳宗元11.陋室铭刘禹锡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爱莲说周敦颐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各位老师,所有篇目原文均可在《人教网》的“初高中语文”栏目中的“电子课本”中找到。

语文必修2目录

语文必修2目录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着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目录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
2 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秋
3 囚绿记
第二单元
4 《诗经》两首

采薇
5 离骚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8 兰亭集序
9 赤壁赋
10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 我有一个梦想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期限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
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引申为阅读
居高临下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特殊句式
1、俯察品类之盛 2、当其欣于所遇 3、亦将有感于斯文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死生亦大矣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东汉后,博士官制的作用与前有所不同,成为专精一 艺的职官名。如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置医学博士,隋唐 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止。宋以后,人们 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有茶博士、酒博士等。
游褒禅山记
重点字词
褒之庐冢也 有穴窈然
庐,房子.冢,坟墓
幽暗深远
方是时
在,当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独:只;文:字
4、王羲之陶醉在兰亭宴集的盛况里,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氛 围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死生”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 在忧生叹逝中表达着对美的幻灭的掉惜,否定了老庄“一死 生”“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做点 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他 认为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应树立正确的 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这对引导我们思考人生,明确如何 看待生死、看待生活中的悲喜,如何把握人生具有借鉴参照意 义。
白:形容词作动词,现出白色
指出加点词语含义
• 举酒属客
劝酒
• 纵一苇之所如 任;往
• 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 击空明兮溯流光 逆流而上
• 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 逝者如斯
往;此
• 盈虚者如彼
满;缺;那

必修二文言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yz

必修二文言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yz

(二)复指,后文紧接指代内容,译为 “那,那些” 1. 距其院东五里
2.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 则或咎其欲出者
(三)特殊指代,指“自己” 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虚指代词,不译 如.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五)助词,不译 如. 既其出 (六)语气词,表“反问、揣测、期许, 婉商”等 如. 其孰能讥之乎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主语)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省主语) )引以为流觞曲水 (3)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介词宾词) )引以为流觞曲水
(4)映带(于)左右(省介词“于” ) )映带左右
(5)悟言(于)一室之内(省介词“于” ) )悟言一室之内
(二)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
(三)文言固定结构
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王 曦 之
兰 亭 集 序
通假字
“趣”通“取”:取,趋 向。 悟言一室之内
虽趣舍万殊
“悟”通“晤”:面对面。
词类活用
少长咸集: 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映带左右: 像带子一样环绕着。名词用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宾短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 (宾语前置) 3、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7、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8、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6.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而又何羡乎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此非孟 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寄蜉蝣于天地 ⑩渺渺兮予怀 ⑪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⑫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⑬然力足以至焉 ⑭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⑮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判断句:_①__⑤__⑥__⑦__⑫___ (2)宾语前置句:_②__⑧___ (3)状语后置句:_③__⑨__⑪__⑮ ____
14.指出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贤__才__。__ (2)少长咸集: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年__轻__的__人__,__年__长__的__人__。_ (3)映带左右: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围__绕__。__ (4)一觞一咏: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饮__酒__。_ (5)引以为流觞曲水: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流__。_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都作动词用,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_________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歌__咏__。__________ (7)歌窈窕之章:_________均__为__名__词__作_ 状语,向西,向东。 (8)西望夏口名,词东作望动武词昌,:攻__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江陵: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东进发。 (10)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
苏轼到二十岁的时候,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 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 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 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 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 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主考官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 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 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 但是苏轼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
板 学案20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块 二
活动一 基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①悟言一室之内 ②冯虚御风 ③长乐王回深父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通“晤”,面对面 通“凭”,乘 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其次 列坐其次
古义:_其__,__代__词__,__指__曲__水__;__次__,__旁__边__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举匏樽以相属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 歌窈窕之章
B. 扣弦而歌之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
帝乡不可期
何可胜道也哉 D.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A项劝请/通“嘱”,嘱托。 B项均为“歌唱”。 C项至,及/期求。 D项说/道路。
5.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②顺流而东也
埋怨、怨恨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好像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2文化常识选择题《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文化常识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
1.上古时期,姓氏有别。

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2.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

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

4.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