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版(精华版)《生理学》教案最新

2024版(精华版)《生理学》教案最新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等化学感受器 能感受血液中氧、二氧化碳和氢离 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2024/1/27
化学感受器的调节作用
呼吸运动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时,呼 吸加深加快;副交感神经兴奋时, 呼吸减慢减弱。
神经调节
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咳 嗽反射和喷嚏反射等保护性反射动 作,以排出异物或保持呼吸道通畅。
质。
2024/1/27
25
吸收、排泄和代谢废物处理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场所,通过肠黏膜细胞将消 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吸收进入 血液和淋巴液。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形成并排出粪便。
肝脏和胆道系统参与胆汁的 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脂肪的 消化和吸收。
肾脏通过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同时排出代谢废物和 毒素。
01
2024/1/27
3
《生理学》课程简介
01
生理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涉及细胞、组织、 器官和系统等多个层次。
02
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4/1/27
03
课程内容
涵盖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 系等方面。
2024/1/27
9
人体代谢及调节机制
A
物质代谢
阐述人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 其相互关系,包括糖异生、脂肪动员和蛋白质 合成与分解等。
C
激素与代谢调节
阐述激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以 及激素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的调节作用。 介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激 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与代谢的关系。

2024《生理学基础》教案最新版

2024《生理学基础》教案最新版

最新版•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与血液循环•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消化系统与营养吸收•泌尿系统与排泄功能•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生理学概述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关注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生命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推测来解释生命现象,如中医的脏腑理论。

古代生理学近代生理学现代生理学随着实验方法的进步,开始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活动。

借助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生理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030201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生理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如药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

生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疾病的治疗效果。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结构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等。

物质转运方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

离子通道与载体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的膜电位差,由K+外流形成。

动作电位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变化,具有“全或无”特性。

生物电产生机制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开关有关,离子跨膜运动形成电位差。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等,维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细胞连接通过化学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间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细胞通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后,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引起细胞反应。

信号转导细胞之间的连接与通讯血液与血液循环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生理学人体机能的调节教学设计

生理学人体机能的调节教学设计

《生理学基础》教案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o A.减压反射 B.血糖浓度调节 C.排尿反射D.体温调节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二、多项选择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 )oA.定位准B.作用持久C.迅速D.作用短暂E.作用广泛 2 .下列哪些属于条件反射的特点? ( )oA.生来就有B.数量无限C.比较固定D.种族共有E.反射 中枢在大脑皮质3 .下列生理过程哪些属于负反馈( )oA.血糖浓度B.分娩C.凝血过程D.体温调节E.血压相对稳定4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B.广泛C.持久D.迅速E.短暂 5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准确B.稳定C.局隈D.灵敏度较差E.调节幅度较小三、填空题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丰要调节方式是调节、 .调节和调节。

2、反射弧是,由、 、、、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机体功能的调节:把握好两方面的内容与关系: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重点是神经调节: ①反射的概念、特点及其意义、反射弧组成、反射的类型。

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二者在体内密切联系,共同构成神经一体液调节。

2、反馈作用:反馈作用贯穿于各种调节过程中,旨在保证调节的精确性。

与 调节活动的关系如图:调节者 4调节过程一十调节信息L _______ J 反馈信息一一>反馈作用被调节者」分清正、负反馈的生理义及存在的活动。

本节课复习了哪几个考点?你巩固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一)名词解释1、正反馈备 考 策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生理功能、人体的调节机制等生理学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怀,提高其投身医学事业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第五章: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生理功能3. 第六章:人体的调节机制4. 第七章:血液循环5. 第八章:呼吸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生理学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理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介绍细胞的概念、分类和结构。

(2)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功能。

(3)分析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和死亡等过程。

2. 第五章: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生理功能(1)介绍人体的八大系统及其功能。

(2)讲解各系统的主要器官和生理功能。

(3)分析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机制。

3. 第六章:人体的调节机制(1)介绍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讲解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应用。

(3)分析调节过程中的反馈机制。

4. 第七章:血液循环(1)介绍血液循环的路径、方式和功能。

(2)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3)分析血液循环中的重要生理现象:血压、止血和血栓形成等。

5. 第八章:呼吸系统(1)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呼吸道的作用。

(2)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过程。

(3)分析呼吸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中职生理学基础教案

中职生理学基础教案

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
心脏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呈圆锥形。它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 室。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可防止血 液倒流。
工作原理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被泵入主动脉 ,进而分布到全身各部位;右心室的血液则被泵入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在心脏舒张期, 心房内血液流入心室,为下一次收缩做好准备。
气体排泄
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同时也有少量水分和其他废气
排出。
酸碱平衡调节
呼吸系统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重 要作用,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 率来排出二氧化碳,从而调节体
液pH值。
05
消化系统生理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
消化道组成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 肠、直肠)和肛门。
3
垂体疾病
垂体疾病包括垂体腺瘤、垂体功能减退 症等,主要由垂体激素分泌异常引起。 患者可出现头痛、视力障碍、性功能障 碍、生长发育异常等症状。
09
免疫系统生理
免疫器官和组织结构特点
中枢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和骨髓,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 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08
内分泌系统生理
内分泌腺分类及激素作用方式
内分泌腺分类
根据激素分泌方式和作用特点,内分泌腺可分为肽类激素分泌腺、胺类激素分泌 腺和类固醇激素分泌腺等。
激素作用方式
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至靶器官或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激素 的作用方式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其中间接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其他激素或生 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来实现。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人体各大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生理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生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新陈代谢过程。

(2)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和生理调节。

2、教学难点(1)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2)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3)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的整合和调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引入临床病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人体生理功能相关的有趣现象或问题,如为什么人在紧张时心跳会加快、为什么饭后容易犯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程。

2、细胞生理学(30 分钟)(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详细阐述细胞的物质转运方式,如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

(3)介绍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神经肌肉生理学(30 分钟)(1)讲解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介绍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2)阐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和机制。

(3)分析肌肉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学说。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生理学基础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过程。

3. 理解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过程。

3.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过程。

2.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

2. 提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过程:a. 介绍ATP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b. 讲解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解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a. 介绍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质、糖类。

b.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号传递。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案例:红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a. 提问: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b. 讲解:红细胞的形状、数量和寿命。

2. 分析案例: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a. 提问:为什么细胞需要选择性通透性?b. 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的实现机制。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讲解答案,解析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习题。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

2. 掌握各个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

3. 理解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1.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

2. 各个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1. 各个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

2. 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结构层次。

《生理学基础》教案教学提纲

《生理学基础》教案教学提纲

《⽣理学基础》教案教学提纲《⽣理学基础》教案《⽣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理学基础》教案编号:2《⽣理学基础》教案编号:3教学过程:⼀.播放视频,引出新课内容⼆.再与临床病例结合,提出⾎液对⽣命存在的重要性三.图⽰⾎液的组成,⾎液的理化性质,结合图⽚和视频讲解⾎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理意义。

四.结合临床病理,讲解⾎细胞的特性。

例如贫⾎等五.教学⼩结与检测1、复习⾎液组成和理化特性2、何为⾎浆渗透压?其⽣理意义是什么?3、重点复习检测1)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2)红细胞⽣理特性(例如渗透脆性)3)红细胞⽣成与调节4、⽩细胞和⾎⼩板的功能和⽣理特性⽣理性⽌⾎:什么是⽌⾎时间?⽣理性⽌⾎的基本过程?六.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学⽣⼗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对内容感兴趣。

课堂⽓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效果好。

《⽣理学基础》教案编号:4《⽣理学基础》教案编号:5六、教学⼩结与检测:1、试述⼼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的机理。

2、什么是⼼肌电⽣理学特性?影响⼼肌电⽣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肌⾃律性?⼼脏⾃律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简述⼼电图各波、各时段和各时期所代表的⽣理意义。

5、试述⼼动周期中⼼室内压、⼼室容积、瓣膜开闭及⾎流⽅向的变化。

七、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学⽣⼗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对内容感兴趣。

课堂⽓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效果好。

《⽣理学基础》教案编号:6课题第四章⾎液循环(第三、四、五节)课时6节任课教师授课⽇期2011 年12⽉12-16⽇授课⽅式理论教学⽅法启发式讲授知识点⾎压、⼼⾎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重点影响动脉⾎压的因素难点微循环的调节教学⽬的、要求:掌握动脉⾎压及其正常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管活动的调节;熟悉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微循环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调节;⼼⾎管活动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2《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3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系统解剖学》、《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引出新课内容二.再与临床病例结合,提出血液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三.图示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性质,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四.结合临床病理,讲解血细胞的特性。

例如贫血等《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4《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5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六、教学小结与检测: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生的机理。

2、什么是心肌电生理学特性?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心肌自律性?心脏自律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简述心电图各波、各时段和各时期所代表的生理意义。

5、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

七、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6课题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三、四、五节)课时6节任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12月12-16日授课方式理论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知识点血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重点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难点微循环的调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动脉血压及其正常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微循环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主要特征、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化学感受器反射对心血管的影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由逐年上涨的高血压人数及高血压的危害,引起学生对血压的兴趣和重视2、重点讲解动脉、静脉不同的血管生理特性及动脉压和静脉压的差异(形成和影响因素)血压的不同测量法3、微循环、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回流4、重点讲解心血管的体液调节由图示详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详解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三.教学小结和检测1、什么是动脉血压?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影响效果?2、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动脉血压内容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7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呼吸运动引出呼吸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肺泡壁、肺泡隔的结构特点;3、重点讲解:1)、肺通气原理: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必须克服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2)、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和原动力3)、详述胸内压的性质、形成原理、在呼吸运动时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4、简述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及肺总容量的关系,简介每分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8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内科学》《病理学》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从多种排泄组织、器官引出肾脏提出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的作用和意义2、复习肾脏的解剖知识3、重点讲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滤过作用、列表对比血浆、原尿的成分,引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结合图示细解滤过膜3)、板书详解有效滤过压,突破难点4、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引用肾小球肾炎病人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的临床实例,讲解肾小球滤过膜在保留负电荷物质,如RBC 和白蛋白等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力求深入浅出,突破难点三、教学小结和检测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三层结构、三种孔、两个屏障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三者代数和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三因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动脉血压内容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9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内科学》《病理学》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从原尿量和终尿量的对比引出重吸收结合板书简介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方式2、引用各种离子对机体活动的重要性,展开各种离子在肾小管重吸收中的部位、方式和特点;3、设计葡萄糖重吸收的动态演示图,并提出糖尿病的临床危害性和难治性1)提问为什么糖尿病人尿中会出现葡萄糖?接着深入分析葡萄糖重吸收的过程,2)介绍肾糖阈的概念,要求学生课堂掌握《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0小管液溶质浓度的影响——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2)神经调节肾交感神经兴奋,使尿量↓3)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ADH)、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心房钠尿肽(ANP )三、教学小结及检测总结本章已学知识,将尿生成过程三个环节喻为尿生成的“三部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尿的浓缩和稀释1、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2何谓血浆清除率?有何意义?5、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经有哪些?它们对排尿的作用是什么?教学后记:“肾小管和集合管对H+、K+和NH3分泌作用、尿的浓缩和稀释、尿生成调节”内容繁琐、难于理解,尽管结合临床实例讲解分析,仍发现部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应把握难点内容的处理,才有可能在课堂中提高吸收率。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1课题第九章神经系统(神经元与神经纤维功能)课时2节任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5月23日授课方式理论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知识点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突触、反射中枢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突触生理、神经递质的概念及分类难点突触结构、兴奋传递过程教学目的、要求:《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2《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3《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4《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5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人卫版《内科学》雷寒主编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内分泌定义的提出,图示简介人体主要内分泌腺2、复习已学过的信号转导通路,展开对激素作用机制的讲解,用彩色图举例展示激素的作用机制。

3、用口诀“一黑二生双控,三促单控”助记忆下丘脑与垂体关系。

4、从视频甲亢病症的描述引出甲状腺和甲状腺素5、重点讲解甲状腺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对比个子矮小的人其智力可能不同谈到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提到对脑的作用,如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对比6、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机能轴(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三、教学小结与检测1、激素的作用具四个一般特征。

2、下丘脑和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3、侏儒症和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各自病因?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各自病因?教学后记:1、本次授课内容多,在安排时间内难于完成授课任务,只能宣讲重点内容。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复杂,涉及的激素种类多,应概括性或用口诀帮助记忆。

3、尽可能联系临床实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6《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7(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