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58597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图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4.1.2.阅读图纸及工艺4.1.3.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4.1.4.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4.1.5.焊接并自检4.1.6.报检.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指导书第一章绪论1.1 引言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和缩写词第二章焊接设备和材料2.1 焊接机械设备2.2 焊接电源2.3 焊接材料2.4 焊接辅助材料2.5 焊接工具第三章焊接装夹和定位3.1 焊接装夹3.2 焊接定位第四章焊接工艺参数4.1 焊接电流4.2 焊接电压4.3 焊接速度4.4 焊接气体流量4.5 焊缝尺寸4.6 焊接时间4.7 焊接步骤4.8 焊接工艺记录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5.1 焊缝外观质量5.2 焊缝尺寸质量5.3 焊缝密实性5.4 焊缝强度5.5 焊缝热影响区控制第六章常见焊接缺陷及处理6.1 毛刺6.2 焊接夹渣6.3 焊缝气孔6.4 焊接裂纹6.5 焊接变形6.6 焊接硬化第七章焊接安全7.1 焊接工作场所安全7.2 焊接个人防护措施7.3 焊接设备安全使用第八章结语焊接工艺规程第一章绪论1.1 引言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和缩写词第二章焊接材料要求2.1 焊条(焊丝)要求2.2 母材要求2.3 辅助材料要求第三章焊接设备要求3.1 焊接机械设备要求3.2 焊接电源要求3.3 焊接辅助设备要求第四章焊接工艺参数4.1 焊接电流要求4.2 焊接电压要求4.3 焊接速度要求4.4 焊接气体流量要求4.5 焊缝尺寸要求4.6 焊接时间要求4.7 焊接步骤要求4.8 焊接工艺记录要求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要求5.1 焊缝外观质量要求5.2 焊缝尺寸质量要求5.3 焊缝密实性要求5.4 焊缝强度要求5.5 焊缝热影响区控制要求第六章检验与试验要求6.1 检验项目6.2 检验方法6.3 检验标准及合格条件6.4 试验项目6.5 试验方法6.6 试验标准及合格条件第七章焊接工艺评定与控制7.1 工艺评定7.2 工艺控制第八章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8.1 焊接安全8.2 焊接环境保护第九章结语以上仅为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规程的大致内容框架,具体的内容和字数将根据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焊接作业指导书与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与焊接工艺焊接作业指导书1. 焊接作业前准备:- 确认焊接工件和焊接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准备所需的焊接电极、焊丝、气体等。
2. 焊接工艺选择:- 根据焊接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3. 焊接工艺参数设定:-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设置适当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
4. 焊接准备:- 清洁焊接工件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
- 对于较大的焊接工件,可以采用预热的方式,以提高焊接质量。
5. 焊接操作:- 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
- 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
6. 焊接质量检查:- 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如焊缝的形状、焊缝的完整性等。
- 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
7. 焊接后处理:- 对焊接工件进行清洁,去除焊渣、氧化物等。
-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如回火处理、退火处理等。
焊接工艺1. 手工电弧焊:- 使用电弧焊机和焊条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较小的工件,焊接速度较慢。
2. 气体保护焊:- 使用气体保护焊机和焊丝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3.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使用熔化极焊机和焊丝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高强度钢、合金钢等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4. 焊接自动化:- 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
- 适用于大批量焊接,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5. 激光焊接:- 使用激光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高精度、高要求的工件,焊接速度较快。
6. 电阻焊接:- 使用电流通过工件产生热量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导电性好的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注意事项:-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 确保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 控制焊接参数,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焊接材料变形或熔化。
- 进行焊接后的质量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2.1.适用于工程纵向钢筋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4.2.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5.1.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编号:005 版本/版次:A/0 日期:2010.2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 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 加工质量。
2. 范围:2.1. 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 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 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2. 基本作业:4.2.1. 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 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 .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 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 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 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4.2.3. 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 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 工艺守则:5.1. 焊前准备5.1.1. 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 .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焊接操作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操作指导书及焊接工艺一、焊接操作指导书1.焊接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a.确定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规格;b.对焊接材料进行清理和除锈;c.准备所需要的焊接设备和工具;d.确定焊接位置和焊接顺序。
2.焊接设备的运行和调试:a.检查焊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b.检查焊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其安全运行;c.对焊接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焊接性能符合要求。
3.焊接操作的具体步骤:a.进行焊接材料的预热和预处理;b.调整焊接设备的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等;c.进行焊接头的定位和固定,确保焊接头的位置正确;d.进行焊接操作,保持焊接速度和焊接时间的稳定;e.在焊接过程中及时观察焊缝的状况,如焊缝的形状、焊缝的间隙等;f.在焊接完毕后进行焊缝的清理和检查。
4.焊接质量的控制和保证:a.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如焊缝的强度、焊缝的密度等;b.对焊接缺陷进行修补和处理;c.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5.焊接安全的控制和保证:a.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如焊接面罩、焊接手套等;b.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如焊接区域的通风、防滑等;c.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如焊接区域的防火、防爆等。
二、焊接工艺焊接工艺是指在进行焊接工作时,根据焊接材料、焊接条件和焊接要求等进行选择和确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
1.电弧焊接:通过直流或交流电弧的热量将焊接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如钢、铝、铜等。
2.氩弧焊接:在电弧焊接的基础上,在焊接区域保护气氛中加入惰性气体(如氩气)以防止氧化和污染。
适用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材料,如不锈钢。
3.TIG焊接:通过惰性气体保护下的非消耗性电极引弧焊。
适用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材料,如铝合金。
4.MIG/MAG焊接:通过在焊接区域提供保护性气氛和自动供给焊丝的方式进行焊接。
适用于批量生产和大工件的焊接,如汽车制造。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钎焊:包括软钎焊、硬钎 焊等
固相焊:包括扩散焊、爆 炸焊等
特殊焊接工艺:包括电子 束焊、等离子弧焊等
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
机械制造:汽车、船舶、 航空、航天等领域
建筑工程:桥梁、建筑 结构、管道等
电子行业:电路板、电 子元器件等
医疗设备:医疗器械、 假肢等
艺术创作:雕塑、装饰 品等
PART 2
焊接工艺流程
射线检测:利用射线检测 焊缝内部的缺陷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检测 焊缝表面的缺陷
渗透检测:利用渗透剂检 测焊缝表面的缺陷
机械性能测试:测试焊缝 的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焊接前准备:检查焊接设备、材料、工具等是否合格
焊接过程控制:确保焊接参数、焊接顺序、焊接速度等符合要求
焊接后检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等 焊接质量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对焊接工艺、设备、材料等进行改进,提 高焊接质量
YOUR LOGO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 书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焊接工艺 概述
焊接工艺 流程
焊接工艺 参数
焊接质量 检测与控 制
焊接安全 与环保
焊接工艺 案例分析
PART 1
焊接工艺概述
焊接工艺的定义
PART 3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质量 的重要因素之一
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 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电流过大会导致焊缝 过宽、过深,甚至烧穿工 件
焊接电流过小会导致焊缝 过窄、过浅,甚至无法熔 化工件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一、焊接作业指导书1. 前置条件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工作,确保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1)在进行焊接之前,要根据要求对工件进行打磨和清洁,确保焊接部位没有油脂、氧化层、铁锈、水分等杂质。
(2)根据工件的种类和所要实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
同时根据焊接材料和设备的规格选取合适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3)选好适合的焊接位置,安装好必要的夹具和辅助设备,确保焊接位置和高度的准确度。
(4)在进行焊接之前,要确保焊工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了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好个人防护具、防火、防电击等措施。
2. 焊接操作流程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工件,清洁好焊接部位,然后将焊件放在所选的焊接位置上,并做好夹具和辅助设备的安装工作。
(2)按照要求调节好焊接设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连接好焊接电极。
(3)开始进行焊接操作,操作时要保持焊点的稳定,并均匀地沿着要焊接的轮廓进行焊接。
(4)在焊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电极头和焊件的间隙和距离,保持一定的距离。
(5)焊接完毕后,要及时关掉设备,将焊接电极从设备上取下,并仔细检查焊接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6)对于未达到要求的焊接效果,要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焊接。
3.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1)对于不同材料的焊接,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材料。
(2)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定,注意个人防护措施,不得进行违规操作。
(3)焊接设备必须使用有效的接地线,确保操作安全。
(4)焊接作业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以防止误操作。
(5)焊接设备和电极要经常保持清洁和维护,及时检查设备和电路的状态,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 焊接质量控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下:(1)焊接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焊接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对于已完成的焊接,要及时进行光学检查,确定焊接缺陷的位置,类型和数量。
(3)针对不同缺陷类型,采用合适的修复措施进行处理,最终达到完美的焊接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编号:005 版本/版次:A/0 日期:2010.2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4.2.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焊接并自检阅读图纸及工艺报检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5.1.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5.1.6.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温度必须经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2.焊接过程5.2.1.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2.2.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并自检焊缝表面发现缺陷及时修复,如焊接工艺文件对层间温度有要求,必须保证层间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再焊下一层。
5.3.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5.3.1.刚性固定法:通常用于角变形较大的构件,施焊前加装若干块固定筋板其厚度一般不小于8mm,对于较厚的焊件固定筋板的厚度应随之增大。
5.3.2.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对于结构复杂较大型组装件的焊接应从中间位置向四周施焊,使焊缝的收缩拘束度减小。
5.3.3.收缩量大的焊缝先焊(一般横向收缩大于纵向收缩),同时应考虑受拘束大的焊缝后焊。
5.3.4.采用对称焊:即以焊缝轴线为基准的左右对称,反正面对称,上下对称等焊接方法。
5.3.5.锤击焊缝的方法:在中厚度焊件的焊接过程中,一般多采用多层焊,第一层和填充层焊接时,每焊完一根焊条在焊缝金属的热态状况下,立即用锥形园头手锤均匀敲击焊缝金属,使焊缝金属得到延展,从而减小或消除焊接应力,一般焊缝的最后一层(盖面层)不敲击。
5.4.焊后自检5.4.1.焊接过程结束后彻底清除熔渣及飞溅物,自检焊缝外观尺寸及表面质量,外观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5.4.2.对接焊缝金属不得低于母材,并与母材圆滑过渡,焊缝成型美观力求平直度及宽度基本一致,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渣、末熔合、焊瘤、裂纹、咬边、弧坑等焊接缺陷,发现以上缺陷需进行修补修磨,并与原焊缝形状基本一致。
5.4.3.角焊缝焊脚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上下焊脚高度力求相等,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渣、末熔合、焊瘤、裂纹、咬边、弧坑等焊接缺陷,发现以上缺陷需进行修补修磨,并与原焊缝形状基本一致,凡图纸未注明焊脚高度尺寸的一律以两母材中较薄件厚度为准,焊脚厚度为:a=0.7×t(较薄板厚度)。
5.4.4.自检合格后主动交专检人员验收。
6. 焊接工艺:6.1.低碳钢焊接6.1.1.低碳钢焊条选择举例钢材牌号一般结构包括壁厚不大的中、低压容器动载荷、复杂和厚板结构重要的受压容器、低温下焊接施焊条件焊条型号焊条牌号焊条型号牌号示例Q235E4313 E4303 E4301 E4320 E4311 J421J422J423J424J425E4303E4301E4320E4311E4316E4315J422J423J424J425J426J427一般不预热Q255厚板结构预热150℃以上08、10、15、20 E4303E4301E4320E4311J422J423J424J425E4316E4315E5016E5015J426J427J506J507一般不预热25 E4316E4315J426J427E5016E5015J506J507厚板结构预热150℃以上6.1.2.按低碳钢板厚选择焊条焊条牌号板厚/mm10 20 30 40J421J422J423J425J424J426J4276.1.3.按焊脚尺寸来选择低碳钢焊条焊条焊条直径(mm)焊脚尺寸K/mm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J42122.53.2 4J422 J423 J426 J427 2.53.2 4 5 66.1.4.采用手工焊(SMAW)根据不同直径焊条,推荐使用焊接电流规范参数及使用母材厚度焊条直径(ф) 2.5 3.2 4.0 5.0 焊接电流(A)70~90 90~120 140~200 220~280 母材厚度(mm) 1~3 3~5 ≥6 ≥10的电流较小,横焊中等,平焊偏大。
6.1.5.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MAG)时的焊接规范参数焊丝直径(ф)保护气体气体流量L/min焊丝伸长度(mm)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接速度(mm/min)1.2 Ar+20%CO2 15~20 10~15 120~260 20~28 240~300不同的焊接电流所适用的母材厚度和焊接位置焊接电流(A)120~130 180~200 240~300 焊接位置立焊横焊平焊板厚(mm)2~5 6~8 ≥10 6.1.6.低碳钢焊接时预热及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钢号材料厚度/mm 预热及层间温度/℃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Q235、Q255、08、10、15、20~50 --﹥50~100 ﹥100600~65025、20g、22g、20R ~25 ﹥50 ﹥25 ﹥1006.2.中碳钢焊接6.2.1.中碳钢焊接用焊条、预热及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选择钢号焊条板厚/mm预热及层间温度/℃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不要求等强度要求等强度要求高塑、韧性型号牌号型号牌号型号牌号25E4303 J422 E5016 J506E308-16 E309-16 E309-15 E310-16 E310-15 A102A302A307A402A407≤25 ﹥50600~650E4301 J423 E5015 J50730 E4316 J426- -25~50﹥100 E4315 J42735 E4303 J422 E5016 J50650~100﹥150 E4301 J423 E5015 J507ZG270~500 E4316 J426 E5516 J556 E4315 J427 E5515 J55745 E4316 J426 E5516 J556≥100﹥200 E4315 J427 E5515 J557ZG310~570 E5016 J506 E6016 J606 E5015 J507 E6015 J6076.2.2.中碳钢焊接工艺要点1)预热及层间温度:预热是焊接和补焊中碳钢防止裂纹的有效工艺措施。
因为预热可降低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抑制马氏体的形成。
2)浅熔深:为了减少母材金属熔入焊缝中的比例,焊接接头可做成U形或V形坡口。
多层焊时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小焊接电流,以减少熔深。
3)焊后处理:最好是焊后冷却到预热温度之前就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尤其大厚度工件或大刚性的结构更应如此。
如果焊后不能立即消除应力热处理,则应先进行后热,以便扩散氢逸出。
后热温度约150℃保温2小时。
4)锤击焊缝金属:没有热处理消除焊接应力的条件时,可在焊接过程中用锤击热态焊缝金属的方法去减少焊接应力,并设法使焊缝缓冷。
6.3.不锈钢焊接6.3.1.部分奥氏体不锈钢弧焊用焊接材料选择钢号电焊条氩弧焊丝型号牌号0Cr18Ni90Cr19Ni9E308L-16 A002 H00Cr21Ni10 0Cr18Ni9Ti E308-16 A102 H0Cr20Ni10Ti1Cr18Ni9Ti E347-16 A132 H0Cr20Ni10Nb0Cr18Ni11NbE347-16 A132 H0Cr20Ni10Nb 1Cr18Ni11Nb0Cr18Ni12Mo2TiE316L-16 A022 H00Cr19Ni12Mo2 1Cr18Ni12Mo2Ti0Cr18Ni12Mo3Ti E316L-16 A022 H00Cr19Ni12Mo2 1Cr18Ni12Mo3Ti E317L-16 A242 H0Cr20Ni14Mo30Cr17Ni14Mo2 E316L-16 A022 H00Cr19Ni12Mo2 H0Cr20Ni14Mo36.3.2.不锈钢焊接工艺要点1)热输入:焊接奥氏体不锈钢不能用大焊接热输入,一般焊接所需的热输入比碳钢低20%~30%。
过高焊接热输入会造成焊缝开裂、降低抗蚀性、变形严重和接头力学改变。
故宜采用小电流、低电压(短弧焊)和窄焊道,快速焊可使热输入减小,采用必要的急冷措施可防止接头过热的不利影响。
2)焊缝污染: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受到污染其耐蚀性能和强度变差。
因此焊前必须对焊接区表面(坡口及其附近)做彻底的清理,清除全部碳氢化合物及其它污染物。
薄的氧化膜可用侵蚀(酸性)方法清除,也可用机械方法去除。
层间若有焊渣必须清除干净,以防止产生夹渣,最后焊道表面也需清渣,最好用钢丝刷或机械抛光去除。
3)焊条电弧焊: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用小电流快焊速,使焊接熔池受热尽可能小。
平焊时,弧长一般控制在2~3mm,直线焊不做横向摆动,为的是减少熔池热量,防止铬等有力元素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