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论文
财务报告论文分析范文(3篇)

第1篇摘要: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XX公司为例,对其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特点,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分析;XX公司一、引言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
本文以XX公司为例,对其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特点。
二、XX公司概况XX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注册资本为XX万元,员工人数XX人。
近年来,XX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市场上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三、财务报告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从XX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资产总额为XX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XX 万元,非流动资产为XX万元。
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说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分析XX公司负债总额为XX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XX万元,非流动负债为XX万元。
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所有者权益分析XX公司所有者权益为XX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XX%,说明公司财务风险较低。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XX公司营业收入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
(2)营业成本分析XX公司营业成本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3)利润分析XX公司净利润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盈利能力较好。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XX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万元,说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其现金流出。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XX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表明公司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
课题论文: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与财务风险分析

76469 公司研究论文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与财务风险分析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通过合理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拓新领域,降低单一业务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雅戈尔在上市之初主营业务是服装纺织业,但随着经营领域的扩展,逐步形成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双重产业结构,构成了品牌服装、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三大业务领域并驾齐驱的经营格局。
一、房地产开发业务雅戈尔于1992年开始涉及房地产行业,相继在宁波、苏州等地累计开发各类物产300万平方米,房地产行业在其经营业绩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雅戈尔20xx年来源于地产开发板块的收入完全超越了作为主业的品牌服装的收入,达到72.14%。
但随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雅戈尔房地产收入大幅下滑。
20xx年雅戈尔公司实现房产项目预售收入 84.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81%。
雅戈尔地产开发业务20xx年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3.59%。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型房企凭借融资成本、高周转的规模优势摊薄风险,而雅戈尔只是将房地产作为多元化发展一个板块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二、金融投资业务公司于1993年开始涉足金融投资业务领域,出资3.2亿元投入中信证券,后因中信证券上市,股价大幅度提升,雅戈尔通过减持中信证券股份套利80亿元,获得巨额收益。
20xx年公司投资业务实现净利润 24.2亿元,占整体净利润的 76.68%。
雅戈尔金融投资业务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在金融资产分类方面,雅戈尔将多数金融资产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2006-20xx年财务报表得知,雅戈尔将金融资产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据绝对比重。
2006-20xx年,雅戈尔交易性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分别为0.02%、0.01%、0.01%、7.36%、8.53%、0.01%,20xx 年之后,公司金融资产均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损益外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只对企业当期净资产产生影响,不影响当期净利润,可以将当期利润隐藏至该金融资产处置后才转入当期损益,所以管理层可能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
Z-score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适用性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的例子屡见不鲜。
事实上,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发生总是有一个过程的,由潜伏期到爆发期需要很长时间。
及时准确地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 对其各利益相关者主体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立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运营进行预测预报, 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
本文回顾了有关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理论,在介绍Altman 的Z 计分模型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了深市和沪市共60只A股股票对Z-score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30家ST公司和30家非ST公司2008年、2009年及2010年三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各个指标,最终得出Z值,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Z-score模型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上市公司预警。
但是,通过比较ST 公司与非ST公司Z值,对Z值的波动性和各财务比率做分析,适当降低临界点的大小,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程度。
关键词Z-score模型,财务预警,适用性,实证研究;- -I毕业设计(论文)- -II AbstractThe enterprise bankrupt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got into trouble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ommon occurrence. In fact, the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risk occurs always having a process, and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the outbreak will take a long time. Timely and accurately find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 financial risk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a ll the stakeholders’ subject s.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to predict enterprise financial opera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ltman ’s Z-score mode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inancial risk pre-warning related theory, and randomly selects 60 only A shares from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to d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Z-score model: we select the relevant financial dates of 30 ST companies and 30 normal companies in 2008, 2009 and 2010 three years, then calculate each index, eventually get Z value, and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we can’t directly used Z -score model in the early warning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value Z. However, by comparing the ST companies ’ value Z with the normal ’, analyzing the volatility of the value Z and the financial ratios, 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critical point properly,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Keywords Z-score model, Financial warning, applicability, empirical research ;毕业设计(论文)- -III 目录摘要 ......................................................................................................................... I Abstract . (II)第1章 绪论 (5)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2.1 国外研究现状 (6)1.2.2 国内研究现状 (9)第2章 财务风险预警理论 (13)2.1 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13)2.1.1 财务风险 (13)2.1.2 财务危机 (13)2.1.3 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关系 (14)2.2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理论 (14)2.2.1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涵义 (14)2.2.2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15)2.3 阿特曼Z-score 模型 (15)第3章 实证研究 (17)3.1 研究假设 (17)3.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17)3.2.1 样本的选择 (17)3.2.2 数据来源 (17)3.2.3 指标设定 (17)3.3 数据分析 (19)3.3.1 ST 公司与非ST 公司Z 值比较 (19)3.3.2 Z 值波动性比较分析 (20)3.3.3 ST 公司与非ST 公司Z 模型各财务比率的比较分析 (21)3.3.4 Z-score 模型临界点调整 (22)3.4 实证结果分析 (24)3.5 建议 (24)毕业设计(论文)- -IV结论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9)致谢 (42)毕业设计(论文)- -V 第1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全球经济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中受到重大打击,一蹶不振的大小企业不在少数,投资者更是蒙受重大损失。
上市公司企业失败财务预警论文

上市公司企业失败的财务预警研究一、引言2000年以来,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不但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经营舞台,同时也暗藏了更多的凶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失败的漩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有时甚至叫你措手不及。
国内外大量的实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征兆。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外部原因,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也有可能是内部原因,如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等,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特殊原因。
但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应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使企业能够及时应变,避免或减少对企业的破坏。
无论对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来说,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而言,1997年的东南亚引发的金融危机,2000年南美各国的经济危机,还有2007年上半年以来美国次级债风波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成为引发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源头,人们开始进一步反思探讨造成这些危机的根源。
各项研究表明,除了经济、金融体制和腐败等深层次原因外,引发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经济信息不全,缺乏必要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因此就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而言,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可操作性强的危机监测预警系统十分必要。
二、上市公司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与预警模型的综述1.财务预警系统的含义。
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
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
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央视50指数中的50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构建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相关变量与财务风险评价指标z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总结出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治理因素,完善财务治理机制,达到从制度层面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向来是公司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关注的焦点,在理论方面,现在国内学者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多是停留在财务管理的层面上,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规范财权配置,规避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经理层财务舞弊导致公司财务风险急剧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的发生多是由于公司产权所有者缺位引发内部人控制,以及监管无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造成的。
因此,完善财务治理机制防范公司财务风险,具有现实与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综述袁晓波(2010)把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变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一类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并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会计数据更可信的观点。
通过会计数据衡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风险。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学者edwardaltman于1968年提出评价公司财务风险的“z记分法”。
向德伟(200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z记分法”在我国股市有效的结论。
所以本文也选用“z记分法”作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
“z=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0.6*股票总市值/负责账面价值+1.0*销售收入/总资产”,z>3.0时企业较安全,z3.2回归结果分析相关回归模型的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在9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本文所选取的财务治理因素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财务风险的变化。
由表5可以看出,只有财务杠杆这一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的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公司财务杠杆,即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的财务风险呈正向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小。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实证分析

湖南商学院学报 (双月刊) JOU R N A L OF HU NA N U NI VE RS I T Y OFCOM M ER CE
Vol.1 7 NO.1 F eb . 201 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实证分析
唐 浩
(湖南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 湖南 长沙 41 001 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度不断加大, 使得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出现新的问
收稿日作者简介: 唐浩 (1 97 5- ) , 男, 湖南长沙人,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会计师�
90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 0 年
量分析, 结果发 现资 产负债 率和流 动比 率在宣 布 S T 前 1 年的误判率最低�姜 秀华 ( 2000 ) 等人运用逻辑 回归模型预测上市公司属于"S T "板块或"非 S T"板 量,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S T"公司的判别 准确率为 95.4 5% �吴世农 等人( 2001 )运用条件 逻辑模 型,对 1 998- 2000 年间沪深两市的 1 4 0 家上 市公司进 行了判别分析,在同类研究中取得较好的判别效果� 但研 究 具体 上 市 公 司的 财 务 预警 应 用 却不 多 , 本文依据首华�杨济华等人提出的 F 模型和奥特曼的 Z 模型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 有限公司的财务预 警进行
一
文献综述
多元 线性 判别 模型 来研 究公 司的 破产 问题 �欧 尔 森 ( Oh ls on,1 980 )以 1 97 0 年至 1 97 6 年间 1 05 家失 败 公
Fi pa r ri ck ( 1 932) 以 1 � 9 家 公司作为样本 � ,运用单 司为 样本 ,运用 了条 件逻 辑模 型( Condi i ona l Log i 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开展的 � � M odel)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A i a ni ( 2000) 运用 3 个 不 单变 量破 产预 警研 究�威 廉 � 比弗 ( W i lli a m .Bea er) 在 1 968 年 发表在 � 会计 评论 � 上的 一篇 论文 中, 通过 对 1 954 1 964年 期间 的 7 9 个失 败企 业和 相对应 ( 同 行业,等规模)的 7 9 家成功企业 的比较研究 �研究表 明,债务 保障率 能够最 好地 判定企 业的财 务状 况( 误 判率最低,在公司破产的前一年成功地判别了 90% 的 破产公 司),其次 是资产 收益 率和资 产负债 率, 并且 离经营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预 见性越强�美国 爱德华 � 奥特曼 ( Ed a r dAlm a n)于 1 968 年 首先使 用了 同的方法建立了破产预测模型�各种方法分别打造 了 破产前 一年�破产 前二年 �破产前 三年的 预测模型 , 因此,成 功地形成了 9 个 模型�20 世纪 90 年代神 经 网络分析在财务预警模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分 析 模型可以定期更新推理知识,从而实现对企业危机 的 动态预警� 在我国 ,陈静 ( 1 999 ) 使用 27家 S T 和 非 S T 公 司作为 对比样本, 选取资 产负债率 �净资 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及流动比率 4 个财务比率,进行了单 变
财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

财务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一、公司概述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常会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面临更高的市场压力和监管要求。
本文选取的上市公司是某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
公司主要生产轿车、SUV、MPV 等车型,产品销售遍布全球各地。
二、财务分析1.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增长22.7%,主要受益于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和销售价格的提升。
2018年公司经历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危机,净利润下降至43.6亿元,但在2019年得以恢复。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但考虑到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公司亟需加强管理和创新能力。
2.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为合理,2019年为66.98%,较上年略有下降。
负债主要集中在长期负债和应付账款上,公司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有良好的信誉和市值,使得公司获得融资更加容易。
3.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967.1亿元,同比增长15.8%。
公司在持续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销售单价和产品结构的质量,使得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公司还积极探索其他业务领域,如出口贸易、金融服务等,使得公司经营范围更加广泛。
三、财务管理建议1. 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汽车行业关注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精尖技术方向发展。
在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普遍已经加强了对汽车品牌和质量的监督,需要公司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对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提高汽车品质。
2. 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应该从企业管理基层领导、工人的阶级观念教育和工艺技术技能的提高入手,减少粗放式管理和加强系统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运营风险管理公司需要更加谨慎地分析市场风险、资产风险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时机把握应用优秀的风险控制工具,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50-02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获得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无尽的风险。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不仅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建立企业财务危机动态预警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财务危机预警进行了界定,然后综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析和建议。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上市公司2006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证券市场步入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阶段。
截止2007年底,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市值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将近130%,资本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危机不断涌现,企业财务状况由正常逐步恶化,无法按期偿债甚至破产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多方利益人遭受巨大损失。
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它的发生是一个逐步显见、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在财务系统的正常运作中,就要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发出预警信号,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告知经营者,从而使其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避免或减弱对企业的破坏。
一、财务危机预警界定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危机风险进行监测、诊断与报警的一种技术。
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会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利益相关者发出警示,以便采取相应对策的管理方法,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10-01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的情形越来越多,因此有效地预防财务危机的出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财务预警研究理论,并对现有的理论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评价。
关键词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财务危机成为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
因此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信息,构建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是每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这些信息构造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财务预警理论是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而产生和不断深入的。
“危机预警”思想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显著成果,进入90年代,由于企业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危机预警管理。
与此同时,财务预警的研究也相应展开。
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一般可将这些理论大致分为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两类。
二、定性预警方面的研究
财务预警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标准化调查法是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公司、协会等,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和分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死阶段症状”分析法认为:企业财务运营病症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典型症状。
管理评分法是美国学者仁翰阿吉蒂在对企业的管理特性和破产企业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中,对集中缺陷、错误和征兆进行了对比打分,还根据对破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大小程度对他们进行加权处理。
我国学者李秉成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形成角度、困境征兆角度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方法。
提出了财务困境加权分析法和象限分析法两类财务困境综合分析方法。
三、定量预警方面的研究
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菲茨帕特里克(1932)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
他最早发现陷于财务困境的公司的财务比率和正常公司相比有显著不同,从而认为财务比率能够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
美国学者比弗(1996)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公司财务失败的问题,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单变量判定模型。
但是单变量模型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美国学者阿特曼(1968)最早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将多个标志变量在最小的信息损失下转换为分类变量,获得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的多元线性判别方程,被称为z 分数模型。
我国学者周首华等(1996)提出了f分数预测模型,通过更新指标和扩大样本数对z分数模型进行了修正。
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但存在一些缺陷。
其一,模型假定比较严格,现实中的样本数据往往不能满足其自变量呈正态分布的假定前提。
使得结论必然存在令人质疑的成分。
其二,在前一年的预测中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但在前两年、前三年中其预测精度都大幅下降。
奥尔森(1980)第一个采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
其模型使用了9个自变量估计了三个模型,分析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错误判别错误和分割点的关系。
我国学者陈晓等(2000)以38家st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其后多位国内学者也采用类似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进行了研究。
类神经网络模型一般是利用一组案例建立系统模型,该模型接受一组输入信息并产生反应,然后与预期反应相比。
如果错误率超过可以接受的水平,需要对权重作出修改或增加隐藏层数目并开始新的学习过程。
经过反复循环,直至错误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这时学习过程结束并锁定权重,类神经网络就可以发挥预测功能。
奥多姆和沙尔达(1990)开拓了用bp神经网络预测财务困境的新方法,我国学者杨保安等(2002)采用ann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较为接近。
现实中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预测,但由于理论基础较薄弱,其对人体大脑神经模拟的科学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适用性也大打折扣。
四、浅议国内外现有文献
在财务预警的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引起企业危机发生发展的内外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结论能够直接和定量模型结合起来的还不多。
从财务预警的定量研究方面看,国内外学者结合各种量化技术,出现了众多的预警模型,但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而笔者认为模型的最根本作用还是得应用到实际中解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认知需要。
由于财务预警模型的局限性、模型变量的选择方法问题、财务信息失真问题以及非财务变量对财务预警的影响,使得财务预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一时很难得到解决。
而只有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为正确解决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课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01博士学位论文.
[2]杨宝安,季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预誉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5).
[3]李志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述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