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之茶具知识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一、泡茶用具1.盖碗: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1.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茶具知识

【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 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缺点: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来煮水 泡茶,会使茶汤的滋味发生变化。 优点: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比纸、竹、木、瓷、 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 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 行于世。
(四)其他茶具
漆器、竹木茶具
玻璃茶具
搪瓷茶具
水晶、玛瑙、玉石茶具等
(一)青瓷茶具
特点:“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 “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 色 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 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缺点: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那么怎么来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呢?
美感 适用 好壶 重心 壶味
质地
出水
精密
选好紫砂壶以后,怎么来开壶呢? 开壶前的准备工作:先用温水和软布仔细 擦洗壶身。 第一步:清水煮壶
第二步: “降火清热”
第三步:滋养新壶
第四步:选茶定味
第五步:开壶完成
那么怎么来养紫砂壶呢? 1、泡茶之前先冲淋热水 2、趁热擦拭壶身
粉青
月白
天青
(二)白瓷茶具 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含铁量低的瓷坯, 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 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 出茶汤色泽。
关键字:河北邢窑 ;福建德化白瓷 ; 景德镇青 花、彩绘 ; 湖南醴陵白瓷
(三)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 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 因而驰名。 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是在青瓷的基 础上发展的品种,也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 加铁的含量就成了黑瓷。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茶艺基础知识培训

茶艺基础知识培训茶艺是一门古老而迷人的技艺,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茶艺的学习和培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茶文化,并掌握一些茶艺基础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茶艺基础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茶艺的魅力。
一、茶的分类茶是指由茶树的嫩叶经过加工而成的饮品。
根据茶叶的制作工艺和产地的不同,可以将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等几个主要类别。
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口感,适合不同的场合和口味。
二、茶具的种类茶具是冲泡茶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
茶具的材质多样,有紫砂、瓷器、玻璃等不同的选择。
茶具的选择应根据茶叶的性质和个人喜好来决定,同时也要注意茶具的品质和制作工艺。
三、冲泡的步骤茶艺的核心在于冲泡,一个好的茶艺师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步骤。
下面是茶叶冲泡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茶叶、茶具和热水。
2. 温润茶器:用热水将茶具进行清洗,使茶具变得温润。
3. 放入茶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4. 注入热水:将热水注入茶壶,注意水的温度和注水的方式。
5. 浸泡茶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冲泡时间的要求,控制浸泡的时间。
6. 倒茶品饮:将冲泡好的茶水倒入茶杯中,享受茶水的香气和口感。
四、茶叶的品评品评茶叶是茶艺师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品评可以判断茶叶的质量和特点。
品评茶叶主要考虑茶叶的外形、香气、滋味和汤色等方面。
茶艺师需要借助专业的评茶器具和丰富的品茶经验来进行茶叶的品评。
五、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通过茶艺的学习和培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茶艺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创新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
六、茶艺的意义和价值茶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通过茶艺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操和审美能力,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茶具基本知识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 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 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 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 杯底之残水。
4、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 竹、木、金属、搪瓷等均 可制作。
5、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 茶碗、茶具、茶食等,恭 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 净而高雅。
6、茶匙:从贮茶器中取 干茶之工具,或在饮 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 用,常与茶荷搭配使 用。
二、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中最常见的是紫 砂茶具,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紫 砂茶具最好。
●紫砂茶具,烧结密致, 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具有 透气性能,既利于保持茶的原 香、原味,又不会产生熟汤气, 即使在盛夏,壶中茶汤也不会 变质发馊。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 工艺精湛超俗,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紫砂茶具使用年代越久, 色泽越光亮照人、古雅润滑, 常年久用,茶香愈浓,所以有: “饮后空杯,留香不绝”之说。
●茶海与茶壶形状和 色彩应搭配得当。
●容量与壶相同,也 可扩大到壶的1.5-2倍, 可将泡2-3次的茶汤混 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茶海的断水功能要 好。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 汤并饮用的器具。
●杯口、杯身需平整。
●大小、容量要与壶匹 配,小壶配20-50ml的 小杯,大壶配100150ml的大杯。
●杯外侧色泽与壶的一 致,内壁一般用白色。
4、彩瓷茶具
是在白瓷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彩瓷茶具的品种花 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 具最引人注目。
四、漆器、竹木茶具 1、漆器茶具 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
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 的器件。
漆器茶具表面晶莹光洁, 嵌金填银,描龙画凤,光彩 照人;其质轻且坚,散热缓 慢。虽具有实用价值,但这 些制品红如宝石,绿似翡翠, 犹如明镜,光亮照人,人们 多将其作为工艺品陈设于客 厅、书房。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一、茶叶学1. 茶叶的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多个种类,每种茶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 茶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环境、采摘季节、制作工艺等,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品质茶叶的特点和辨别方法。
3.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对于保持其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正确的存储方法和环境要求,确保茶叶长时间保持新鲜。
二、茶具学1. 茶具的分类茶具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筛、茶匙等多种,每种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2. 茶具的制作工艺茶具的制作工艺包括陶瓷、玻璃、紫砂等多种材料和工艺,茶艺师需要了解茶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对于冲泡出好茶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使得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佳。
三、茶道学1. 茶道礼仪茶道礼仪包括泡茶、品茶、赏茶、聊茶等多种环节,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巧。
2. 茶道的历史与文化茶道源远流长,与中国的茶文化息息相关,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向客人传达茶文化的魅力。
3. 茶席的布置与调配茶席的布置和调配对于茶道的氛围和情境非常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客人的需要来布置和调配茶席,让客人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四、茶道哲学1. 茶道的人文精神茶道强调“礼、乐、敬、谦、洁、静、和”的精神,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这种人文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出来。
2. 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敬畏,与人的交流与感悟,茶艺师需要理解这种精神内涵,才能用心感悟茶道之美。
3. 茶道的修身养性茶道注重修身养性,茶艺师需要从茶道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五、茶艺技艺1. 茶的冲泡技艺茶的冲泡是茶艺师的基本功,茶艺师需要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时间、水温、水质等冲泡要点,才能冲出好茶。
2. 茶的倒茶技艺茶的倒茶是茶艺师的一项重要技艺,茶艺师需要掌握茶水的倒注方式、倒茶的节奏和力度等技艺,才能倒出清香优美的茶汤。
茶具基础知识

茶具基础知识
茶具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具的分类:茶具可以分为传统茶具和现代茶具两大类。
传统茶具包括茶壶、盖碗、盖盏、茶杯、茶盘等,而现代茶具则包括电热壶、电子茶盘等。
2. 茶具材质:传统茶具的材质多为紫砂、瓷器和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保温、陶性良好等特点,适合冲泡多种茶类;瓷器茶具质地细腻,带有一定的透明度,适合冲泡花茶;玻璃茶具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茶叶的变化。
3. 茶具的使用和保养:使用茶具时,要注意控制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使茶叶能够充分展开,释放出最佳的香气和味道。
保养茶具时,要用温水轻柔地清洗,不可使用硬物刷洗,以免划伤或破坏茶具。
4. 茶具的摆放和装饰:茶具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同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装饰品,如茶席、茶道器具等,增加茶具的美感和雅趣。
总之,了解茶具的基础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和保养茶具,提升茶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菩提集思壶
• 壶身硕大,为趋向筒型,粗流 粗把,容水量特大,宜多人对 饮畅叙,取“集思广益”之义。
• 西关碧玉壶 • 原为西施壶,取材于女性乳房,以 西施名之为“西施乳壶”,后文人 忌讳,隐“乳”字而称西施壶。壶 身为半球型,为突出圆状手把倒装, 故又名倒把西的壶身,壶钮为一小球,短流, 圆把,整体造型有“圆,稳,匀, 正”之感。身口盖钮嘴肩把的配合 十分协调和谐匀称流畅,壶身为大 圆珠,壶钮为小圆珠,相映成趣, 以“圆润如珠”取名。
6 圆珠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6.6cm×12.8cm 曼生铭刻:曼生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遅(遅去之傍)泉清玩。
7 半瓢壶
• • • •
年代:民国 泥料:段砂 高×长:10cm×18cm 曼生铭刻: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8 半瓦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7.6cm×15cm 曼生铭刻: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 花碧。
•
锦绣掇球壶
•壶钮如球,壶盖如球,壶身如球, 大小数球重叠,故曰“掇球”。掇 字还可解为“以双手端”之意。壶 型灵感借鉴于晚清紫砂名家程寿珍 之器。
• 石瓢壶 • 造型取材于古时水瓢,因紫砂壶 给 人石质之感,故取名“石瓢”。
•
荔溪石瓢壶
•壶身刻有“谁人夜泛荔枝湾,啖 虾啜粥乐余闲”的卓荔枝湾景色。 充分洋溢了西关风情。
年代:现代 泥料:墨绿泥 高×长:6.2cm×11.3cm 曼生铭刻: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亨。
12 方壶
• • • •
年代:清 光绪(仲冬) 泥料:段砂; 高×长:9cm×15.8cm 曼生铭刻:水味甘,茶叶苦;养生方,用地钟乳。
13 乳钉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 高×长:7cm×13.1cm 曼生铭刻:此云之腴,湌(can1)之不癯(qu2),列仙之儒。
17 百衲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 高×长:14cm×10.5cm 曼生铭刻: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18 瓢瓜提梁壶
吴家荣
• 任职: 荔湾区人大副主任、荔湾普洱茶学会会长; • 爱好: 茶叶茶具收藏,茶具设计; • 业绩: 2000年~2005年创作的西关风情紫砂壶系 列。第一、二套公开拍卖,拍卖款全部捐赠 社会公益事业。
石磨--抹茶在研磨之中
包装上的抹茶磨
瓷杯抹茶
竹器茶具--抹茶用的茶筅
茶筅的操作技法
使用茶筅
韩国茶道
泡茶学艺
泡茶学艺
名 师 、名 壶 鉴 赏
陈曼生
• 陈曼生简介:
• 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
人(今杭州),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1822),著名书画家,金石家。
• 粤海秦权壶
• 秦始皇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 币制、规范了计量单位,秤杆砣 由此产生。砣古谓“权”,表达 权力公正制,壶匠为记念此义, 以砣造型制壶取名“秦权壶”。
•荔湾提梁壶 •改把为梁,提取方便。传苏东坡曾 亲自设计一种提梁式陶壶,烹茶审味, 怡然自得,所谓“松风竹炉,提梁相 呼”。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将此 壶为“苏提壶”,相沿至今。
• 历任:
溧阳知县、淮安同知,南河海防同知 等职。
陈曼生与茶壶结缘经历
在溧阳县做知县时,陈曼生结识了 宜兴的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 等制壶名师。从此于“公余之暇,辨 识砂质,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壶式, 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后也亲 自动手制作,并渐成设计与制作名壶 的高手名师。
• • • •
茶艺之茶具知识
yxlwsj@
一、茶具概述
•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 狭义的茶具 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 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 广义的茶具 则包括与茶事活动等相关的其 它用品。
茶盏—饮茶的用具
陆羽设计的 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 1.风炉 • 4.火夹 • 7.纸囊 • 10.则 • 13.瓢 • 16.熟盂 • 19.扎 • 22.巾 2.笤 5.釜 8.碾 11.水方 14.竹荚 17.碗 20.涤方 23.具列 3.炭挝 6.交床 9.罗合 12.漉水囊 15.鹾簋 18.畚 21.渣方 24.都篮
14 横云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底糟青; 高×长:8cm×16.5cm 曼生铭刻: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15 合斗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清水泥 高×长:11cm×14.3cm 曼生铭刻:春何供,茶春事,谁云者,两丫髻(ji4)。
16 古春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黄段砂; 高×长:13cm×7.2cm 曼生铭刻:铁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6.搪瓷器
•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 著称。它起源于古代埃及,后传入欧洲。
早期的搪瓷茶杯
老一辈 所用的搪瓷茶杯
7.漆器茶具
漆器雕花茶具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
漆茶碗
8.竹木器
日本茶道与用具
翠碧拥茶室(日本)
日本抹茶道仪式
日本抹茶
抹茶源于中国隋朝,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但自明代以来,中 国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抹茶茶道遂告失传。茶文化传入日 本后,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 茶上升到“道”的高度,日本茶道引为国宾之礼。
• 金鸡报喜壶
• 以传统紫砂报春壶的造型特点设计,壶身 饱满,以攀枝梅花出入境塑流、把、枝和 节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老干新枝,花 蕾点缀,春意盎然。2005年为乙酉年,属 鸡生肖,设计特意以金鸡作钮,壶身刻有 一群小童围着西关传统小食“鸡公榄”嬉 戏场面,配上“唢呐一声迎春晓,金鸡报 晓福星照”,是一款鸡年贺岁特别创作的 紫砂壶。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12cm×11.5cm 曼生铭刻:铫之制,精之工;自我作,非周穜
1 石铫壶
• • • •
年代:丁亥年(1947年 ) 泥料:老朱泥; 高×长:6.5cm×13cm 曼生铭刻: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2 石瓢壶
3 匏瓜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9cm×12cm 曼生铭刻:饮之吉,匏瓜无匹。
为什么要学点茶具知识
• 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已把饮茶作为 重要的交际手段,而茶具的优劣会直接影响 你的品位。 • 收藏爱好者的搜猎目光更是无处不在。 • 因此,了解和收藏一些茶具,或许会对你 的人生以及你的事业成功有帮助哦--。
茶具的价值
茶具的价值评价:
⑴是实用价值; ⑵是鉴赏价值。
9 柱础壶
• • • •
年代:清 光绪元年 泥料:段砂; 高×长:7.4cm×15.8cm 曼生铭刻: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10 井栏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8cm×16.5cm 曼生铭刻: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11 合欢壶
• • • •
热变 变色杯
冷变 变色杯
适合冷饮的 变色杯
4.木鱼石器
• 木鱼石是一种罕见的空心石,俗称还魂石,含多量人体 必须微量元素。有“得者有缘,无福妄得”之说。
木鱼石茶具 大象提梁
木鱼石茶具 梅花壶
5.玻璃器
玻璃杯泡 茶动姿 → 竹叶青茶
玻璃杯的透明效果--赏心悦目
彩绘玻璃茶杯
• • • •
年代:清代 泥料:底糟青 高×长:11.5cm×16.2cm 曼生铭刻: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4 葫芦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6.5cm×14.5cm 曼生铭刻: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5 斗笠壶
• • • •
年代:现代 泥料:七色砂; 高×长:6.8cm×12cm 曼生铭刻: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三公四爵壶 •秦钟壶,壶身形像秦权又像金钟,暮鼓 晨钟有送旧迎新之意,钟鸣鼎食有祝福生 活富裕安康的美好愿望,以秦钟壶形设计 新年贺岁壶,寓意新年新开始,一年更比 一年强的美好祝愿。
陶瓷茶具 常由“泥、形、工、款、功”五个方面来
衡量和判断茗壶的品质,壶林高手更鉴赏“形、神、气、 态”,从抽象审美高度来衡量制壶的“功力”。
以壶为例 优质茶具基础
①容积和壶重比; ②壶把造型与提用方便; ③壶盖周围合缝; ④壶嘴出水流畅; ⑤造型、色地及图案脱俗和谐; ⑥实用和艺术美融洽结合; ⑦用料、制作师傅。
一、茶具分类
以材料分类
• 1.金属器
金属茶具
2.陶器 (之紫砂器)
紫砂器
叫价3000元
3.瓷器
• 有白瓷、青瓷、黑瓷、彩瓷之分。
• 彩瓷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绘画上釉后1300℃烧制而成。
彩瓷
粉彩紫藤仙桃平脚杯
水方
青花瓷
彩瓷
陶瓷变色杯(陶器瓷器)
吴家荣(左)
“西关风情十八式”紫砂壶(广州荔湾)
•
荔湾如意壶
•
荔湾如意(小)壶
•壶身为仿古形,精神饱满,饰有如 意云纹,把流有力,壶钮为如意云 头,有传递喜庆、吉祥如意、一生 平安之意故名为“如意”。
•
荔湾宝鼎壶
•造型取材于西周青铜器,壶身伸张有度, 以三足拱托沉实的壶身成三足鼎形,意 “三足鼎立”。鼎为古时拜祭天地宝器, 且有“问鼎”、“一言九鼎”、代表权 力,鼎又愚诚信之意,象征“一诺千 金”。
•石秀祝福壶
•壶身上原饰竹枝、竹叶、蝙蝠, 以字音取名为“祝福”,寓意欢 乐祥和。
•龙凤呈祥壶
•以传统紫砂如意壶的造型特点设计,以立 体“如意”线条连系壶身,造型新颖,古雅 美观。2005年为乙酉年,属鸡生肖,设计 特意钮塑一古凤凰、流塑龙叶珠,飞把似龙 尾、流、钮、把遥相呼应,三足鼎托龙凤呈 祥,点中壶意。龙凤呈祥是一款为鸡年贺岁 特别创作的紫砂壶,寓意鸡爪吉祥、万事如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