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活动策划
寻找红色之旅活动策划书3篇

寻找红色之旅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寻找红色之旅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本次红色之旅活动,带领参与者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红色旅游景点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范围]六、活动安排1. 前期准备联系红色旅游景点,确定行程安排和相关事宜。
收集整理红色历史资料、故事等,制作活动宣传资料。
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旗帜、横幅、摄影设备等。
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活动纪律培训。
2. 活动行程第一天:上午:全体人员集合出发,前往红色旅游景点。
中午:抵达后安排午餐,稍作休息。
下午:举行开营仪式,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分发活动资料。
组织参观红色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解革命历史,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晚上: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第二天:上午:分组进行红色主题调研活动,如采访当地居民、收集红色故事等。
中午:享用午餐,休息片刻。
下午:举行红色主题分享会,各小组分享调研成果和心得体会。
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文艺表演,以歌曲、朗诵、小品等形式展现红色精神。
晚上:自由活动,可安排观看红色电影。
第三天:中午:午餐后返程。
3. 后期工作整理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活动纪念册。
七、活动预算主要包括交通费用、餐饮费用、门票费用、物资费用、拓展活动费用、奖品费用等,具体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核算。
八、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和安全规定,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2.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红色文化遗产,爱护环境。
3.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妥善保管好随身物品。
4. 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通过本次寻找红色之旅活动,希望参与者能够在红色历史的熏陶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寻找红色之旅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本次红色之旅活动,带领参与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参与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足记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红色足记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教育的重要指示,加强对革命先烈的纪念和传承,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特举办“红色足记”活动。
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开展红色主题讲座、组织红色足球赛事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二、活动目标1. 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2. 加深对红色革命历史的了解和传承,培养青少年的红色意识;3. 通过足球比赛等活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4. 建立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1. 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革命博物馆等,通过实地感受和讲解,让他们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红色历史的伟大意义。
2. 红色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青少年进行红色主题讲座,讲述红色历史、英雄人物等,引导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3. 红色足球赛事:组织青少年足球队参加红色足球赛事,以团队合作为核心,通过比赛展现红色精神的力量,同时促进青少年的身体锻炼和交流。
4. 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如绘制红色主题画作、演绎红色经典剧目等,让他们亲身参与,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宣传与组织1. 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学校官网、校内广播等渠道宣传活动信息,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2. 组织: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工作,包括场地预定、物资采购、志愿者招募等。
五、预期效果通过“红色足记”活动,预计能够引导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红色意识。
同时,通过足球比赛等活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意识。
六、活动保障1. 资金:通过赞助商、学校拨款等方式筹集活动所需资金。
2. 人力:招募活动志愿者,协助活动策划与组织工作。
3. 场地与设备。
追寻先烈足迹策划书3篇

追寻先烈足迹策划书3篇篇一追寻先烈足迹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英雄史诗。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为了追寻先烈的足迹,弘扬先烈的精神,我们策划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三、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2. 通过实地参观、祭扫烈士陵园等形式,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3.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引导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2)收集整理先烈的事迹和相关资料,制作活动手册和宣传海报。
(3)联系活动地点的管理部门,确定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
(4)准备必要的活动物资,如旗帜、横幅、鲜花等。
2. 活动当天(1)上午集合,统一乘车前往活动地点。
(2)在活动现场举行简短的启动仪式,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按照预定的活动流程,组织参与者进行参观、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
(4)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讲解,引导参与者深入了解先烈的事迹和精神。
(5)活动结束后,组织参与者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后期跟进(1)整理活动资料,制作活动相册和视频,供参与者留念和分享。
(3)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宣传活动的成果和意义,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物资费用:[具体金额]3. 讲解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听从组织者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重温红色足迹”活动策划方案

重温红色足迹”活动策划方案以下是 6 条“重温红色足迹”活动策划方案:策划方案一:咱说啊,咱们可以组织一次去红色纪念馆的参观活动。
想象一下,大家一起走进那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就像穿越时空一样!每个人都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不是超级震撼?然后咱们再一起交流感受,肯定会有特别多的感触。
在那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付出了多少努力,能不感动吗?大家一起去追寻那段红色记忆吧!策划方案二:嘿,咱不如来一次红色地标打卡之旅!沿着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红色地标,一个一个去探访。
就好比是一场刺激的冒险,每到一处都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大家一路上可以互相讲讲相关的故事,回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多有意思呀!通过这种方式,更能深刻体会到红色足迹的意义,难道不是吗?一起去开启这场红色地标之旅吧!策划方案三:要不咱整一个红色故事分享会呗!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像朋友聊天那样,每个人讲讲自己知道的红色故事。
这就像是一场故事的盛宴啊,有悲伤的、有激昂的,让我们的心情也跟着起伏。
分享完了还可以讨论讨论,想想那些英雄们的壮举,咱不得向他们好好学习吗?难道就不想参加这样的分享会吗?策划方案四:可以搞个红色影片展映活动呀!大家一起坐在大屏幕前,沉浸在那些经典的红色影片中。
看着影片中英雄们的奋斗与牺牲,不就像自己也经历了一样吗?那感动能少得了吗?之后大家再交流一下观影心得,肯定收获满满呀!这不是很好的重温红色足迹的方式吗?策划方案五:咱安排一场红色主题的徒步活动咋样?沿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路,一步一步地去感受。
这一路上的风景和历史遗迹就像是在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大家边走边聊,想想先辈们的坚韧和不易,这是多大的激励呀!难道不应该去体验一下这种徒步吗?策划方案六:来一次红色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吧!大家一起动手,制作一些与红色相关的手工艺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就像是在和历史对话吗?做好了还可以互相展示展示,多有成就感呀!这也是很好地重温红色足迹的途径呢,不想试试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重温红色足迹”的活动策划方案都各有特色,都能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更真切地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都非常值得去尝试和开展!。
探寻红色基地策划书范文3篇

探寻红色基地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探寻红色基地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探寻红色基地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的红色基地名称及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或团队]六、活动安排1. 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参与人员,成立活动筹备小组。
(2)收集红色基地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联系红色基地,确定参观时间、流程和注意事项。
(4)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旗帜、横幅、宣传资料等。
(5)安排交通和餐饮事宜。
2. 活动当天(1)集合:参与者在指定地点集合,签到并领取相关物品。
(2)出发:乘坐交通工具前往红色基地。
(3)参观:在红色基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各个展区,聆听讲解,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
(4)互动:组织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等,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5)纪念:在红色基地内进行纪念活动,如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
(6)返程:结束参观后,乘坐交通工具返回。
3. 活动后期(2)整理活动照片和视频,制作活动纪念册或视频资料。
(3)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活动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3. 门票费用:[具体金额]4. 物资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八、注意事项1. 遵守红色基地的规章制度,文明参观。
2. 听从活动组织者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3.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
4. 尊重历史和英雄人物,不得有任何不恰当的行为或言论。
篇二《探寻红色基地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参观红色基地,让参与者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超酷的活动方案,那就是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这个活动呀,可有趣又超级有意义呢!一、活动主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咱们为啥要定这个主题呢?红色记忆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咱们国家的历史长河里。
这些记忆里有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有他们为了自由、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传承红色基因就像接力棒一样,先辈们传给我们,我们也要好好地传给下一代。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历史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又美好的时代,吃着冰淇淋,玩着手机,很多同学可能都不太清楚以前的日子有多苦。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就能走进历史,知道以前的人们住的是破破烂烂的房子,吃了上顿没下顿。
就像爷爷给我讲的,他小时候连个完整的馒头都很难吃到。
我们要看看革命先辈们是怎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和敌人战斗的。
这就好比我们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这个宝藏就是历史的真相。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吗?2.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可不是一句空话。
当我们看到那些红色故事里的英雄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
就像我看电影《小兵张嘎》的时候,嘎子那么小就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我就特别敬佩他。
我想成为像他一样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我们通过这个活动,要让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像小树苗一样,在我们心里茁壮成长。
3.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这个活动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哦。
我们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寻访红色足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帮助,就像一群小蚂蚁搬运食物一样。
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找资料,有的同学负责联系参观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要组织大家的行程。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呢,我们可以定在周末或者假期。
这样大家都有时间参加。
地点嘛,我们可以选择当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还有一些红色文化旧址。
探访红色文化策划书范文3篇

探访红色文化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探访红色文化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背景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我们计划组织一次探访红色文化的活动。
三、活动目的1. 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等,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增强对革命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参与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址]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地点和行程安排,并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和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招募志愿者,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3.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宣传资料、摄影器材、交通工具等。
4. 对参与者进行培训,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安全意识。
八、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组织参与者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遗址,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2. 聆听红色故事:邀请老革命家或专家学者为参与者讲述红色故事,让他们了解革命历史的背景和过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3. 观看红色电影:组织参与者观看红色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让他们通过电影的形式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4. 开展红色文化调研:组织参与者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九、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等,发布活动信息和照片,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 邀请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
参观延安革命遗址策划书3篇

参观延安革命遗址策划书3篇篇一《参观延安革命遗址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延安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崇高情怀。
2. 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3. 提升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延安革命遗址五、参与人员[参与人员名单]六、活动准备1. 联系旅行社或相关机构,确定参观行程和具体安排。
2. 收集延安革命遗址的相关资料,制作宣传手册和讲解材料,提前组织成员进行学习。
3. 准备必要的医疗急救用品和防晒、防雨等物品。
4. 安排专人负责摄影摄像,记录活动过程和精彩瞬间。
5. 提前通知参与人员活动注意事项和相关要求。
七、活动流程1. 出发前集合参与人员,强调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分发宣传手册和讲解材料,进行简单的预习。
2. 抵达延安乘坐交通工具抵达延安,入住预定酒店,稍作休息。
举行开营仪式,介绍活动安排和行程要点。
3. 参观革命遗址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了解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重要事件和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游览枣园革命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体会艰苦奋斗的精神。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中央旧址,了解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活动。
其他革命遗址:根据时间和安排,选择性参观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
4. 主题活动举办红色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延安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专题讲座,加深成员对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成员们分享自己了解的延安革命故事,交流心得体会。
组织团队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
5. 返程整理行装,办理退房手续。
乘坐交通工具返回出发地,结束愉快的参观活动。
八、活动宣传1. 制作活动海报和宣传视频,在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展示。
2.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精彩照片,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3. 邀请媒体记者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61021班红色足迹策划书一.活动目的明确“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色主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深入开展实践活动,让全体同学参与到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和伟大征程。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主题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实效性,提高主题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校园文化的不断提升。
二.活动人员10061021班集体三.活动内容主要参观的景点有:天安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天安门:中国的象征性建筑,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故事:详释天安门的历史,谁是天安门设计者,天安门主体建筑介绍,详解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特色。
(见附录)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全国红色景点,景点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观看到“新文化运动”陈列,”蔡元培与北大红楼”陈列,李大钊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读室,北大大教室等旧址复原陈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国防教育基地,北京红色景点。
馆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文物数量1278件,艺术品26件。
四.活动路线与经费先由地铁13号线到西直门,转4号线到西单,转1号线到天安门东,即天安门。
步行到新文化纪念馆。
转1号线,在军博下,即人民军事博物馆。
门票:天安门,军博物馆免费,新文化运动馆每人5元。
五.活动时间及安排11月12号全天。
早晨8点在校中北门集合,预计9点到天安门,观赏及讲解一小时,十点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12点到1点午饭及休息,下午参观军博。
回来后,以寝室为单位,小组讨论总结,并为答辩做准备。
附录:天安门故事详释天安门的历史追溯天安门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历史与演变。
天安门和北京的每一处古城垣一样,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北京,唐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
各个朝代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
最早对天安门建筑有间接影响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
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
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
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
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城市,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
现在那里还存有断断续续的土丘,被称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
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
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
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今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
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今午门一带。
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T”形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
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
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
”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
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明代始建天安门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统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
同时,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
此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继位。
这时,在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
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夺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
他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
此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
于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
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
“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
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
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
内城基本亡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
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即元代丽正门);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侧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
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见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
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
宫城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
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
此外,在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
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
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
清/顷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
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
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
从天安门这座古老建筑500多年的历史轨迹中可知,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
谁是天安门设计者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设计者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
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
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宪宗实录》记载,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精于工艺”。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时,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
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在北京宫殿的营建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匠。
除精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
在宫殿初建阶段,蔡、杨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们当时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轻力壮,又精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后,大量的皇家工程边都由蒯祥主持。
明成化年间,重建承天门时,蒯祥是设计者,并参与了施工。
以后,蒯祥还多次负责主持对承天门的修缮。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
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已达炉火纯青。
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皇帝也很敬重他。
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蒯鲁班”。
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
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
“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
“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蒯祥的人品也受众人称赞。
他官职大了,仍为人恭谦正直,俭朴如初,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
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
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
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曾在这里住过。
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天安门主体建筑介绍天安门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通高34.7米。
上层是巍峨的大殿,下层是巨大的城台。
城台的台基为汉白玉基座,城台下部有5个券形门洞,门洞均长40米,中间的高达8.82米,宽5.25米,两边各两个门洞往外依次缩小。
每个门洞各有两扇朱漆大门,门上布有“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
城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30米宽6.5米的梯形通道,亦称“马道”。
更多天安门城楼交通信息>>天安门城楼建筑结构示意图马道城台下部是宽大的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出地面高1.59米,具有保持建筑稳定、防水、防潮之功能,属宫殿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台基建筑。
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五个城门洞中,各有两扇朱漆大门,门上布有“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
在清代,只有皇帝的皇宫及城门正门才能享有“纵横各九”的规格,以下按品级门钉数量呈单数递减,并且只能用铁制门钉。
朱漆大门详解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特色时间:2008-07-25 来源:北京.CN正脊龙吻天安门城楼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型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又称大吻或正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条龙吻,故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