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考试-放射卫生专业职称考试-副高
副高考试条件及标准

副高的考试条件和标准如下:
1. 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5年。
(2)大专学历,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7年(申报副主任医师须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2. 考试标准:
(1)副高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2)考试内容涵盖了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卫生法规等方面。
(3)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条件和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单位而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报名前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和要求,确保自己符合申报条件和考试标准。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放射医学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81)_真题-无答案82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放射医学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81)(总分99.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腹部CT扫描受检者的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无关的是A. 禁食B. 胃肠道清洁C. 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D. 呼吸屏气训练E. 碘过敏试验2. CT检查的操作步骤包括A. 输入被检查者的资料B. 体位的选择C. 扫描定位像D. 扫描检查E. 检查结束3. 关于蝶鞍,叙述正确的是A. 蝶鞍位于颅底的中央B. 蝶鞍前面以鞍结节为界C. 蝶鞍后面以鞍背为界D. 垂体窝多为圆弧形陷窝E. 正常蝶鞍形状均为桥形4. 关于颅脑CT扫描后处理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 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B. 脑窗的窗宽300~400HU,窗位35HU左右C. 颅脑外伤、颅骨病变,必须加摄骨窗D. 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E. 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5. 关于耳部,叙述正确的是A.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B.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C. 外耳道分为软骨部和骨部D. 鼓室内有听骨、肌肉、韧带E.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6. 心脏CT检查需要做平扫的情况有A.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B. 临床怀疑心脏占位C. 可疑心包炎D.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E. 可疑川崎病7. 肺部CT高分辨率扫描的必备条件有A. 薄层厚B. 小FOVC. 高分辨率算法重建D. 高射线剂量E. 高显示矩阵8. 心脏CT检查主要的扫描模式有A. 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B. 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C. 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D. 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E. 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9. 胸部CT检查中需要采用俯卧位的情况有A. 肺癌的分期诊断B. 了解胸水流动性C. 测量肺内病变大小D. 患者严重驼背不能平卧E. 少量胸腔积液与胸膜肥厚鉴别10. 关于腹部增强扫描,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肝、脾动脉期的延迟扫描时间是25~30sB. 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为60~70sC. 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为85~90sD. 胰腺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为35~40sE. 肾的皮质期是延时25~30s11. 关于CT扫描,叙述错误的是A. 对于不能合作的患者,如婴幼儿须事先给予镇静剂B. 受检者有金属心脏起搏器也可作此项检查C. 做过钡剂灌肠的受检者若需做腹部CT应在次日进行D. 检查时家属不应滞留于检查室内E. 胸部扫描时,受检者须全程屏住呼吸,减少伪影12. 不宜进行颅脑增强CT扫描的是A. 急性出血患者B. 急性颅脑外伤C. 昏迷患者D. 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E. 碘剂过敏患者13. 下列CT扫描方法必须注入对比剂的是A. 增强扫描B. 延迟扫描C. 动态扫描D. 目标扫描E. CT灌注成像14. 关于表面阴影显示法,叙述正确的是A. 不能提供物体的密度信息B. 有时不能区分血管钙化和对比剂C. 能正确的测量距离和角度D. 可逼真显示骨骼系统的空间解剖结构E. 能清楚显示物体内部结构15. 咽喉部CT检查适用的疾病有A. 咽喉部肿瘤B. 鼻咽腺样体肥大C. 喉息肉D. 咽部肿瘤E. 鼻旁窦炎16. 关于鞍区动脉瘤,叙述正确的是A.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B. 鞍区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C. 动脉瘤破裂时CT图像上多数不能显示瘤体D. 可见并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积水、脑水肿和脑梗死等改变E. 多呈囊状,大小不一,囊内可有血栓形成17. 关于冠脉CT检查,叙述错误的有A. 无论什么情况,必须控制心率B. 不需要平扫C. 可以完全代替冠状动脉造影D. 心律不齐的患者无法检查E. 由于采用了门控技术,检查时患者无须屏气18. 咽喉部CT扫描的重组技术主要有A. 多平面重组(MPR)B. 曲面重组(CPR)C. 容积再现(VR)D. CT仿真内镜(CTVE)E. 最大密度投影(MIP)19. 常见的鞍区肿瘤包括A. 垂体瘤B. 颅咽管瘤C. 动脉瘤D. 胶质瘤E. 脑膜瘤20. 关于腹部CT扫描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 检查当日空腹B. 口服碘对比剂C. 肝脏增强通常采用三期扫描D. 胰腺增强通常采用二期扫描E. 急诊为节约时间腹部扫描不做增强21. 心脏CT检查多平面重组的心脏长轴位影像主要用于观察A. 三尖瓣B. 二尖瓣C. 左心室根部D. 主动脉流出道E. 心尖部病变22. 关于腹部CT扫描的准备,叙述正确的是A. 扫描前不能服用高密度物质B. 将60%的泛影葡胺加入温水配成1%~2%浓度的口服液C. 检查肝、脾、胰时,扫描前15min口服500ml口服液D. 临检查前再口服300ml口服液E. 对腹膜后病变的检查提前2h口服800~1000ml口服液23. 眼的内容物包括A. 眼角膜B. 房水C. 晶状体D. 视网膜E. 玻璃体24. 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注入的常用方式有A. 静脉团注法B. 动脉团注法C. 静脉快速滴注法D. 目标直接注入法E. 人工管道引入法25. 耳部0°扫描,扫描基底线为听眶线时,其断面图像显示较好的结构有A. 耳蜗B. 半规管C. 前庭导水管D. 卵圆窗E. 外半规管26. 只做颅脑CT平扫即可明确诊断的疾病是A. 脑梗死B. 脑肿瘤C. 颅脑外伤D. 脑血管畸形E. 颅脑先天性畸形27. 防止产生CT图像伪影的准备工作是A. 换鞋或穿鞋套B. 保持身体和被检部位固定不动C. 胸、腹部被检查者,必须做好呼吸训练D. 使用快速扫描,缩短扫描时间E. 腹部、盆腔被检查者,检查前1周内应未做过食管、胃肠钡餐的检查28.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颅脑CT检查可采用A. 轴位平扫B. 冠状位平扫C. 平扫加增强D. 直接增强E. CT血管成像29. 关于腹部扫描基线,叙述正确的是A. 肝、脾以膈顶为扫描基线B. 胆囊、胰腺以肝门为基线C. 肾以肾上极为扫描基线D. 腹膜后以膈顶为扫描基线E. 肾以膈顶为扫描基线30. 关于胃CT扫描的适应证,叙述正确的是A. 卵巢恶性肿瘤(寻找来源于胃的原发肿瘤)B. 胃恶性肿瘤C. 胃良、恶性肿瘤定位D. 胃炎、胃溃疡E. 胃恶性肿瘤治疗后评估31. 关于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 轴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B. 轴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眦线或听眶线C. 冠状位扫描,扫描体位可用颏顶位或顶颏位D. 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E. 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32. 胸部CT平扫检查适用的疾病有A. 支气管异物B. 大叶性肺炎C. 肺动脉栓塞D. 气胸E. 胸部外伤33. 耳部、颞骨CT检查用轴位扫描可较好显示的是A. 外耳道前、后壁B. 鼓室的前、后壁C. 鼓膜嵴、上鼓室D. 内耳道横嵴、鼓室底E. 锤砧关节34. 属于颅脑CT平扫的是A. 颅脑外伤B. 脑肿瘤C. 先天颅脑畸形D. 脑血管畸形E. 颅内炎症35. 关于颅脑CT增强扫描,叙述正确的是A. 颅脑CT增强扫描分直接增强扫描和平扫后增强扫描B. 疑有动脉瘤者采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C. 脑膜瘤者采用注射对比剂60s后开始扫描D. 转移瘤者可在注射对比剂6min后开始扫描E. 颅内感染者可在注射对比剂6min后开始扫描36. 肠腔内镜的CT扫描准备工作包括A. 检查前连续2天采用无渣饮食B. 检查前一天晚餐后禁食C. 扫描前空腹4~6hD. 清洁肠道E. 扫描前口服1%~2%碘水对比剂300~500ml不定项选择1. 随着CT成像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24影像医生副高职称评审条件

2024影像医生副高职称评审条件2024年影像医生副高职称评审条件主要包括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学术成果、职称考试等方面。
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些评审条件。
首先是学历要求。
影像医生副高职称评审要求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学位必须为相关医学专业。
该学位要求是保障影像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其次是工作经验要求。
影像医生在申请副高职称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通常要求工作经验不少于10年。
这是因为只有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对各种影像学疾病有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第三是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是评审影响医生副高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影像医生,其学术成果主要包括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著、科研项目等。
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是衡量一个影像医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最后是职称考试。
在评审影像医生副高职称时,通常还需要参加
职称考试。
职称考试是对影像医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测评,考查
内容通常包括相关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影像学诊断等方面。
综上所述,2024年影像医生副高职称评审条件主要包括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学术成果、职称考试等方面。
这些评审条件旨在保障
影像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影
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预测试卷五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预测试卷五[单选题]1.恶性骨肿瘤的预后因素包括OA.(江南博哥)原发肿瘤大小B.组织学分级C.原发肿瘤位置D.转移部位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恶性骨肿瘤已知的预后因素如下:①T1期肿瘤的预后比T2期好;②组织学病理分级低级(G1、G2)好;③原发肿瘤的位置是一个预后因素,在解剖上能切除部位的肿瘤比不能切除部位的肿瘤预后好。
脊柱比骨盆的肿瘤预后差;④对于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来说,原发肿瘤的大小也是一个预后因素,肿瘤最大径W8cm 的尤文肉瘤比>8cm者预后好,最大径<9cm的骨肉瘤比>9cm者好;⑤某些特定部位的转移预后差,骨和肝转移比肺转移预后差,多发肺转移比单发肺转移预后差。
[单选题]2.下列不属于子宫内膜癌体外放疗指征的是OA.I期I级癌B.I期∏级癌C.肌层侵犯>1/2D.有淋巴结转移E.脉管瘤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子宫内膜癌体外放疗的指征包括:任何期别伴肿瘤侵犯子宫肌层>1/2,肿瘤分化G2、G3,脉管瘤栓,有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单选题]3.卵巢上皮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OA.子宫内膜样癌B.透明细胞癌C.未分化癌D.黏液性癌E.浆液性癌参考答案:E[单选题]4.由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可以看出,对于高能X(Y)射线()A.能量增大时,表面剂量增加,建成区变窄,最大剂量深度减少B.能量增大时,表面剂量减少,建成区增宽,最大剂量深度增加C.能量增大时.表面剂量减少,建成区变窄,最大剂量深度增加D.能量增大时,表面剂量增加,建成区增宽,最大剂量深度增加E.能量减少时,表面剂量减少,建成区增宽,最大剂量深度减少参考答案:B[单选题]5.关于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正确的是()A.手术+放疗+化疗B.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C.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D.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E.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参考答案:E[单选题]6.临床上体内肿瘤组织细胞生长的速度比根据所了解细胞周期和生长比例作出的预计要慢得多,其原因是OA.细胞存在潜在倍增B.细胞凋亡C.细胞丢失D.细胞周期阻滞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60[单选题]7.旋转式钻治疗机头旋转范围是A.0-3600B.0—180°C.0~90°D.0-110°E.0—260°参考答案:Λ参考解析:旋转式6°钻治疗机的机头可做360。
高级卫生资格放射医学副高级考试大纲(参考)

高级卫生放射医学副高级考试大纲(参考)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比剂的使用、毒副反应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掌握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影像学诊断相关学科知识。
2掌握X线、CT、MRI基本成像原理、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相关临床知识、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临床意义。
2熟悉B超、核医学等相关知识。
二学科进展 (一)熟悉医学影像学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掌握如CR、DR、多排螺旋CT、磁共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磁共振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学、PACS 系统等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对相关学科如B超、核医学进展有一定了解。
三专业实践能力 掌握各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常见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技术选择。
对疑难病、少见病有充分了解。
(一)神经系统: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内感染,颅脑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脑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脊髓疾病。
(二)头颈部:掌握头颈部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眼及眼眶肿瘤,眼眶炎性病变。
鼻及鼻窦炎症,囊肿,常见良恶性肿瘤。
咽及喉部恶性肿瘤。
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颌面部外伤。
先天性颞骨畸形,颞骨外伤,中耳乳突炎,胆脂瘤,颈静脉球瘤,中耳癌。
甲状腺肿瘤。
颈动脉体瘤。
颈部淋巴结病变。
(三)呼吸系统:掌握胸部疾病如肺部肿瘤,肺部炎症,气管和支气管疾病,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胸部外伤,肺间质性疾病,胸膜疾病及纵隔肿瘤等诊断及鉴别。
掌握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四)循环系统:掌握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征等;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影像诊断和鉴别。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放射医学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72)_真题-无答案33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放射医学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72)(总分98.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CT平扫无法显示的是A. 软组织B. 骨骼C. 脑白质D. 肾上腺E. 血液2. 眼球异物定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有无异物B. 确定异物大小C. 确定异物位置D. 确定异物性质E. 确定手术方案3. 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A. 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B. 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C. 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D. 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E. 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4. 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A. 肱骨骨折B. 肱骨骨疣C. 肱骨骨髓炎D. 肱骨成骨肉瘤E. 肱骨外科颈骨折5. 有关气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气胸为胸腔中积气B. 气体将肺脏与脏层胸膜分开C. 气胸常在胸腔压力增高时发生D. 分自发性气胸和液气胸E. 积液6. 直接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是A. 显影B. 停显C. 定影D. 水洗E. 干燥7. 肺内球形病灶体层,禁止使用A. 圆轨迹B. 弧线轨迹C. 内圆摆线轨迹D. 单向直线轨迹E. 任选向直线轨迹8. 不属于腰椎侧位诊断学标准要求的是A. 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B. 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C. 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D. 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E. 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5mm9. 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 腰椎正位B. 腰椎侧位C. 腰椎双斜位D. 胸腰段斜位E. 胸腰段侧位10. 骨盆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入射点是A. 脐上3cmB. 肚脐C.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D. 耻骨联合上3cmE. 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11. 颅脑CT增强扫描不能显示病变的A. 形态B. 大小C. 位置D. 数目E. 病理分类12. 与体层面影像混淆的非层面的模糊投影总称为A. 晕残影B. 核阴影C. 干扰影D. 轨迹影E. 组织模糊影13. 不宜做眼及眶部CT扫描的是A. 眼部外伤B. 眼眶内异物C. 眼的先天性疾病D. 近视眼E. 眼球及眶内肿物14. 在实际应用中,CT值接近水的组织或病变是A. 肺泡B. 囊肿C. 脂肪瘤D. 血液E. 肌肉15. 胆囊显影脂肪餐后。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预测试卷一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哪组抗体的检测在临床上用于判定(江南博哥)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A.AR/PSAB.ER/PRC.CK/EMAD.p53/PCNAE.SMA/vimemin参考答案:B[单选题]2.化疗药物中植物药主要作用于OA.GO期B.G1期C.S期D.G2期E.M期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化疗药物中植物药如紫杉类、长春碱类主要作用细胞有丝分裂期。
[单选题]3.瘤细胞多呈漩涡状排列的肿瘤是()A.畸胎瘤B.黑色素瘤C.脂肪肉瘤D.脑膜瘤E.横纹肌肉瘤参考答案:D[单选题]4.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反映OA.肿瘤的组织来源B.肿瘤的生长速度C.肿瘤的分化程度D.肿瘤的预后E.肿瘤的复发情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肿瘤的分化指的是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越大,说明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反之亦然。
[单选题]5.下列属于照射野位置的验证方法的是OA.MRIB.B超C.DSAD.SPETE.EPID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EPID是指电子射野成像装置,它属于照射野位置的验证方法之一,上述其余的选项属于影像诊断方法。
[单选题]6.根据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男、女合计死亡顺位为OA.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宫颈癌B.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C.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D.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E.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参考答案:E[单选题]7.TAR与PDD的关系OA.TAR=PDDB.TAR=PDD?BSFC.TAR=PDD?BSF?[(f+d)/(f+dm)]D.TAR=PDD♦BSF♦[(f+d)/(f+dm)]22E.TAR=PDD∙BSF∙[(f+dm)/(f+d)]参考答案:D[单选题]8.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是()A.伦琴B.居里C.毫克镭当量D.贝克勒尔E.希伏特参考答案:D[单选题]9.肺癌可通过血道转移到多个器官,常见的部位为()A.肝B.肾上腺C.骨D.脑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肺癌血行转移常见的部位为肝、肾上腺、骨与脑。
副高考试试卷和答案

副高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副高职称的基本要求?A.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B. 良好的职业道德C. 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D. 必须拥有博士学位**答案:D**2.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提交的材料?A. 个人工作总结B. 职称评审表C. 学历证明D. 个人健康证明**答案:D**3.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是评审委员会重点考察的内容?A. 学历背景B. 工作经验C. 专业技能D. 所有选项**答案:D**4.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标准之一?A. 学术成果B. 工作业绩C. 社会影响D. 个人爱好**答案:D**5.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流程的一部分?A. 提交申请材料B. 专家评审C. 面试答辩D. 公开投票**答案:D**6.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结果可能的结果?A. 通过B. 未通过C. 延期评审D. 取消资格**答案:D**7.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委员会的职责?A. 审核申请材料B. 组织面试答辩C. 决定评审结果D. 提供专业培训**答案:D**8.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A. 行业专家B. 学术权威C. 行政人员D. 学生代表**答案:D**9.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依据?A. 国家职称评审政策B. 行业标准C. 个人申请材料D. 社会舆论**答案:D**10.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审结果公示的内容?A. 评审结果B. 评审委员会名单C. 评审标准D. 个人隐私信息**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评审结果?(多选)A. 申请者的学历背景B. 申请者的工作业绩C. 申请者的学术成果D. 申请者的个人爱好**答案:A, B, C**12.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些材料是必须提交的?(多选)A. 个人工作总结B. 职称评审表C. 学历证明D. 个人健康证明**答案:A, B, C**13.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些是评审委员会的职责?(多选)A. 审核申请材料B. 组织面试答辩C. 决定评审结果D. 提供专业培训**答案:A, B, C**14.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些是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多选)A. 行业专家B. 学术权威C. 行政人员D. 学生代表**答案:A, B, C**15. 副高职称评审中,以下哪些是评审结果公示的内容?(多选)A. 评审结果B. 评审委员会名单C. 评审标准D. 个人隐私信息**答案:A, B, 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副高职称评审中,申请者必须拥有博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放射卫生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础理论知识
1.熟练掌握电离辐射剂量学、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防护和放射性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知识。
3.熟悉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熟悉放射卫生管理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熟悉放射毒理学、辐射流行病学、放射学、放射肿瘤学、核医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熟悉与常见放射疾病有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3.具备计算机应用和操作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掌握常用辐射监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掌握工作场所、环境介质、食品等场所和物质中不同种类辐射的监测方法、医用辐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和个人剂量监测技术;熟悉染色体分析、生物剂量分析方法;具备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评价的能力。
2.熟练运用电离辐射剂量学理论,计算或估算辐射剂量。
熟练掌握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常用剂量学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掌握γ辐照装置、中高能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等辐射装置、设备和设
施的防护原则、安全措施和屏蔽计算技术。
4.具备核与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
熟悉辐射损伤的处置方法和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掌握辐射危害的健康影响评价知识,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RadiologicalProtection: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IAEA)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NationsScientificCommitteeontheEffectsofAtomicRadiation:UNSCEAR)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新出版物内容,跟踪先进的放射防护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2、掌握本专业国内动态和发展趋势,熟悉国家有关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新进展,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9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等法规和近年发布的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附:本专业主要工作项目:
1.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
2.医用辐射设备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
3.加速器防护监测
4.非医用辐射设备的卫生防护检测
5.职业人员健康监护与个人剂量监测及评价
6.环境与生物样品的放射性测量
7.核设施与辐照装置等大型设施(核电站、核反应堆、辐照加工装
置、中(高)能加速器)的防护检测与评价
8.放射防护器材检测与防护效果评价
9.含放射性产品检测与评价
10.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11.放射生物剂量估算
12.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检测与评价
13.辐射流行病调查
14.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
15.放射损伤与放射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16.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17.放射卫生管理
18.放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