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B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考点】重农抑商【解析】‚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项。

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D项过于绝对。

【答案】C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

而朱熹是主张格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物致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 。

【答案】D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考点】辛亥革命【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反封。

【推荐下载】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推荐下载】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键入文字]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
1。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文科综合能力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文科综合能力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高考真题 广东文综卷及详细答案(高清图)

2013年高考真题 广东文综卷及详细答案(高清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 搬运作用B. 地壳运动C. 变质作用D. 风化作用2. 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 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 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 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 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3. 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 内蒙古自治区B. 广东省C. 西藏自治区D. 甘肃省4.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A. 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 暖锋过境释放热量C. 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 局地气流下沉增温5. 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0B. 1/3C. 1/2D. 2/3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 上中游水库的增加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8.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 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 发展 B.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9.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

2013年全国高考(全国新II卷)文综(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全国新II卷)文综(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2013年高考阅卷启示

2013年高考阅卷启示

例如2013年的38题通过德国学者贡德〃弗兰 克的著作《白银资本》提供的一段材料,“贯通 古今、关联中外”,以多元史观考查世界近现代 经济。题目以13、14世纪、16世纪、18世纪、 19世纪、二战后五个时期欧洲和亚洲(中国) 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迁为线索,考查了诸如 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 市场、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基础 知识点。这些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相当部分的 学生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停留在“差不多会” “好像都记住了”层面上。正是这些“差不多” 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分数差太多。
2、审题失误率高,对问题的主语对象理解有偏差。 例如有很多学生把“19世纪欧洲和中国经济贸易 地位变化原因”中的“欧洲”简单的和英国划等 号,答了很多以英国为主语的答案,一分都没有。
3、作答时语句表达不完整,句子缺少主语。 阅卷时需要阅卷老师伤神费时的去猜去判断学生 答得是中国的还是欧洲地位变化的原因,其结果 可想而知。
二、2013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 题主观题(平均分:24.32)评卷情况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考生人数348621人,有效试卷 341604份,6657人弃考,评卷时间7天。
关于试卷评卷分析的内容已在会议上发放 的资料中有,因涉及保密性内容,不便在 PPT中公开,请各位谅解。
三、2013年高考阅卷启示
2013年试题几乎覆盖了考试说明90%以上的 一级子目录,基本上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有些 甚至就是教材某一单元某一课的标题。此外,大 部分试题都和历史概念有密切联系,从“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等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概念的 理解和把握。如第12题考查"百姓"这一概念变化 的原因;14题考查陆九渊心学的内容;16题考查 "左"倾错误的表现;17题考查陶片放逐法的本质 特征;21题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参考答案A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28 CACDA 29-33 CBDDC 34-35 BB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52分)36.(28分)(1) 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

(3分)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3分)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3分)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分)【评分说明】其它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2分。

(2)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分)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3分)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分)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

(3分)【评分说明】必须准确答出原理,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

37.(24分)(1) ①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

(2分)②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

(2分)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可给2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6分。

(2) 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带来新供给,推动产能扩张。

(2分)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2分)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
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
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rray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
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
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
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52分)
38. (27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分)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分)
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请回答: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

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10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收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答案
38、(27分)
(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6分)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
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西方侵略。

(3分)
(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
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分)
39、(25分)
(1)中体西用。

(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
(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
方政治体制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
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分)(3)“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
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分)
(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的时代环境等。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