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2.7史学理论:英国工业革命研究概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2)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 (2)世界贸易发展,殖民扩张加强; (3)交通工具的进步; 2、时间: 19世纪中后期 3、标志: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4、影响: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得到进 一步发展; ②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③客观上冲击了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3)生产方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4)技术来源: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
尚未真正结合;
(5)开始部门: 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6)范围: 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
口比重达到50.2%。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
大工厂. 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
39台,1869年猛增到 32000台.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首先开始 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 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 响
材料四: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 研制的蒸汽轮船 “克莱蒙号”试 航成功。1819年,横渡大西洋。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 蒸汽机车。19世纪50年代,英国 的主要铁路长度已达一万千米,把 各个城市连接起来。
一、英国首先开始 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 程
1、开始: 2、动力革新: 3、部门扩大: 4、地域范围的扩 展: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英国(18C60年代-1840年前后)
法国、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 初——19世纪中)
德国(19早期-)、俄、日 (19世纪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8张PPT)

棉纺 织业
瓦特改良 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蒸汽机
采煤 冶金
交通 运输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二、生产大智慧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组织形式
对比两张图片,分析工厂与工场的不同? 机器生产,规模大,效率高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二、生产大智慧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组织形式 三 、开创新纪元
6、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
英国
中国
霾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乘坐蒸汽轮船游览泰晤士河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前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资本 原料和商品市场
殖民扩张,市场拓展
圈地运动:劳动力 粮食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二、生产大智慧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大智慧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组织形式
工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 的手工工场过渡到以机器生产为基 础的工厂制度的过程。
一、革命先驱地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二、生产大智慧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组织形式 三 、开创新纪元
1、生产力发展 2、工农业的变化 3、城市化 4、社会关系变化,两大阶级 5、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工业革命》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珍妮机的问世1.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在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二、“蒸汽时代”的来临1.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
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
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
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2.交通运输革命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2.7《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 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 恐怕供不应求了。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料、资本、国外市场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等手 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厂。手工工 场把工人集中在一起劳动,每件产 品的生产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个工 人只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分工的 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使工具 专门化,为以后机器的出现创造了 条件,因为机器实际上是由许多简 单的工具组合而成的。
技术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政治: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市场: 随着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 资本: 英国积极进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 英国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资产阶级政府对
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目标。——马克思
2. 工业革命的进程:
需求更大动力
生产 领域
需求更大运力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汽船、火车)
改良 蒸汽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需求更大动力
交通 运输业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 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 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 取得了统治地位!”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珍妮纺纱机 不足:人力、纱不 结实
水力纺纱机 不足:纱不均匀
骡机 优点:纱既结实又均匀
水力织布机 优点:效率提高40倍
(2)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6张PPT)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特点
飞梭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利用水力 作动力容 易受地理 条件的限 制
水力织布机
骡机
机器动力的革新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 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 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
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工场。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 成了工业革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 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 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 纪中期基本结束。
1、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1、2组) 2、工业革命的进程及特点?(3、4组) 3、工业革命的影响?(5、6组)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中所反映的问题
使用蒸汽机的工 厂
非洲遭受污染的河流
遭受污染的海鸟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对策(启示)
问题 对策(启示)
无产阶级遭受资产阶 关注民生,缩小贫富 级的残酷剥削而变得 差距 感悟:体现历史发展的对立与统一, 日益贫困。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 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材料六: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 斯密在《国 富论》一书中,认为“各人应为追求自己利益做选 择……,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 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 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 们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 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美
英 国
法
德 意
奥
俄 国
国
国志地
利
日 本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材料1 英国棉布、煤、生铁产量的变化(单位:吨)
140 120
生铁产量
120
100
80
系列1
60
系列2
40
棉布产量
煤产量
20
15.5
12.8
1
1
1
0
17961年 1830年17020年 1840年 17340年 1850年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市 场的基本形成。
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巩固对世界统治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 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 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共产党宣言>>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发标展志,:对机货器物生运产输基的本要取求代也手越 来工越劳高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 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 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材料6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
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条球 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件基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1. 课堂小结(500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农业革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等多方面因素。在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重要发明如珍妮机、蒸汽机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变革。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城市化、人口迁移、工人阶级的形成和贫富差距扩大等。此外,工业革命还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和贸易发展。
2. 当堂检测(1000字)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以下检测题:
(1)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2. 下列哪项发明不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电脑
3.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影像资料: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纪录片、电影等,如《工业革命的故事》、《蒸汽时代》等,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氛围和变革。
(3)实物资源: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模型、图片等,如珍妮机、蒸汽机模型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展。
2. 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详细情况,提高历史素养。
(1)课堂提问(5分钟)
1.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英国工业革命

(3)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4)文化及思想:促进科学教育发展及科学共产主 义的诞生。
(5)世界市场:使工业革命有欧美推广,推动世界 工业化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逐渐成熟。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联系中国近代史
3.思想:激发了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 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 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影响分析:往往从对社 会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入手
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近代中国的影响。
1.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 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并发展。)
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工业革命研究概述
我国史学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但成果并不多(颇有影响的是林举岱先生),且观点受苏联影响较大;而进入80年代后,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关论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进步。
关于“工业革命”的含义,我国史学界在本质上都没有分歧,即包含两方面根本性变革:一是生产技术上的,二是社会关系上的。
而且,都把“工业革命”同“技术革命”区分了开来。
许永璋更明确指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在政治革命夺取了政权之后,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
关于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大概有两类,一类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如王民国认为:一是拥有为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廉价劳动力,一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巨额资金。
另一类则顾及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刘淑敏在《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列出三个条件:一是英国最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是英国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三是英国制定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治法律制度。
许永璋则在《世界近代工业革命》一书中列出了六个条件,经过归纳,除去刘文所列三条外,还有“手工工场高度发展”和“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经济学说的影响”。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各家必谈的有以下三点:一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二是以机器的发明→应用→制造(机器制造机器)为中心线索,三是以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也吸收了前人和外国的先进技术。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众说纷纭。
有的说始于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有的说始于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还有的说开始于瓦特1765年改良蒸汽机……许永璋先生认为工业革命史不同于社会政治史,不可能有一个重大事件作为标志。
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英国大机器生产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那么我们就应笼统地说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而说到工业革命的结束,则应以大机器在整个工业中取得优势、工厂制度确立为标志,那么英国工业革命大致结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是各家论述较多的地方。
潘润涵、张执中指出工业革命的首要意义在于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大工业的基础上,资产阶级得以把分散的小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消灭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痕迹,使资本主义占据了统治地位。
钱乘旦则归纳出了“三个比例的变化”:工农业比
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城乡比例。
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最根本的变化。
并指出以上三个比例的变化在后来的议会改革运动中都有所体现。
许永璋则更全面地论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巨大飞跃、自然科学重大进展(数、理、化、地质、生物……),推动了英国教育改革、促成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激化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工人阶级最终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