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汽车行驶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8章汽车行驶系概述.pptx

第8章汽车行驶系概述.pptx

2. 平台式车架和脊梁式车架
平台式车架由车架与车身地板部分组成一 个整体,平台式中间的凸起用于通过传动 轴,这种结构形式可提高承载能力。
脊梁式车架中间布置有大断面的纵向脊梁 为主要承载件,如图9-4所示,传动轴安装 在管子内,其脊梁相应部位的内腔有主减 速器,形成断开式驱动桥,前端的支架用 来固定发动机。此种车架有较好的抗扭刚 度,车轮运转空间较大。
汽车在弯道上或横向坡道上行驶时,车轮 与路面间会产生侧向力,该力由行驶系承 受和传递。
路面对车轮作用的所有外力使汽车行驶、 制动或转向。这些力和力矩通过行驶系的 零部件传递给汽车架,会使车架和车桥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础件变形、甚至产生裂纹,使连接件松 动及各种总成相互位置改变,使零部件配 合副间产生冲击振动、出现噪声,使密封 件损伤而产生油液泄漏等。
驱动力Ft作用在轮缘上,该力对驱动轮中心形成一个反力 矩Ft ·rk。该力矩力图使驱动桥壳前端向上抬起,并将会 导致万向传动装置中的万向节卡死不能工作,甚至损坏。 同时,驱动反力矩经后悬架给车架,作用结果使车架连同 整车前部向上抬起,导致前轮上的垂直载荷减少而后轮上 的垂直载荷增加。
汽车在制动时,制动力与驱动力方向相反, 其作用结果也相反。
第8章 汽车行驶系概述
8.1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及组成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把传动系的转矩转变为地面 对车轮的驱动力;承担外界对汽车的各种作用力 和力矩;减少振动和冲击,保证汽车能够正常行 驶。
行驶系的结构形式,在汽车上采用轮式行驶系较 多。另外还有履带式、水陆两用式等。
大多数汽车采用轮式行驶系,而轮式行驶系主要 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如图8-1所示。 车轮安装在车桥上,车桥与车架通过悬架连接。 车架是汽车装配的基础,各种总成安装在车架上, 并把汽车连接成一个整体

汽车行驶系统 PPT

汽车行驶系统 PPT

车架B:槽型纵梁、管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适中。
车架C:槽型纵梁、工字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小。 当使用要求车架扭转刚度大时,可采用车架A,但相应要求悬架的弹性元件变形 大,可以考虑使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对于以拉散装货为主,采用变形能力 较小的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的汽车,应该采用车架C。
三、行驶系的受力情况
ne-发动机输出转速; Me-发动机输出扭矩; nt-驱动轮转速; Mt-驱动轮 扭矩; F0-驱动轮对路面施加的圆周力; Ft-路面对驱动轮的驱动力; r-驱 动力滚动半径; Ft牵引力-由驱动力矩引起的地面对驱动轮的水平反作用力。 Fφ附着力-地面阻碍车轮打滑的最大水平反作用力。Fφ=Gφ×φ 汽车行驶条件:∑F阻≤ Ft ≤Fφ ∑F阻≤ Ft 汽车行驶第一条件(驱动条件或必要条件) Ft ≤Fφ 汽车行驶第二条件(附着条件或充分条件)
§20.1
边梁式车架:
边梁式车架由位于左右两侧的两根纵梁和若干横梁构成,横梁 和纵梁一般由16Mn合金钢板冲压而成,两者之间采用铆接或焊接连 接。
1、边梁式车架的组成
右纵梁
发动机 后悬支架 保险杠 后簧支架横梁
左纵梁 发动机后悬 支架横梁
2、车架纵(横)梁的剖面形状
车架A:箱型纵梁、管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焊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大。
§20.2
中梁式车架
采用这种脊骨式车架的优点是: 能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采用独立悬架,从而可 提高汽车的越野性; 与同吨位货车相比,其车架较轻,减少了整车质量; 同时重心较低,因此行驶稳定性好; 车架的强度和刚度较大;脊梁还能起封闭传动轴的防尘套 作用。 但这种车架的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为保养和修理 造成诸多不便。

汽车行驶系统PPT教学课件

汽车行驶系统PPT教学课件

2、中梁式车架(又称脊骨式车架)
中梁式车架是只要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其断 面一般为管型或箱型。这种结构有较大的抗扭刚度,且 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一般用在货车或某些轿车上。 优点:
1、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采用独立悬架,从而可提高汽车的越 野性;
2、与同吨位货车相比,其车架较轻,减少自重; 3、重心低,行驶稳定; 4、车架刚度和强度较大; 5、脊梁还能起封闭传动轴的防尘套的作用。
2
主要内容
1、汽车行驶系统的功用。 2、汽车行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类型。
3
汽车行驶系统的功用
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统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 着作用,产生路面对驱动轮的牵引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支承全车,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各反力及其形成的力矩; 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并衰减其振动,保证汽车
92
不同轮辋直径轮胎的最高行驶速度
轮胎结构 速度级别 不同轮辋名义直径的轮胎最高行驶速度 (km/h)
10
12
>=13
斜交
P
120
135
150
子午线 Q
135
145
160
子午线 S
150
子午线 H
165
180
195
210
93
94
95
不正常磨损的形式
96
轮胎的使用
轮胎合理使用的目的在于防止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 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利 于行车安全降低燃油消耗。
行驶平顺; 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
汽车操纵稳定性。
4
轮式汽车行驶系统

52汽车行驶系(共45PPT)

52汽车行驶系(共45PPT)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麦弗逊式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2.按控制形式分
主动悬架:
根据路面的状况 调节刚度和阻尼力。
被动悬架: 路面、行驶状况、
汽车的弹性元件、
导向机构等机械元件。
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内容总结
第二节 汽车行驶系。1.接受由传动系传来的扭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 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2.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 车 桥:连接左右车轮,承受并传递由车轮传来的载荷。前部为边梁式,后部为中梁式。用 于连接和安装左右车轮的车轴或车梁等的部件。车轮定位:汽车的每个车轮〔通过转向 节〕。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指从车辆正面看在转向轮上转向主销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 β叫主销内倾角。结束
辐板式
辐条式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钢丝式
〔六〕轮辋分类
深槽轮辋
平底轮辋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对开式轮辋
〔七〕车轮定位
车轮定位:汽车的每个车轮〔通过转向节〕
和车桥、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 前轮定位参数有: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
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1.主销后倾作用:
第二节 汽车行驶系
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1.行驶系的功用
1.接受由传动系传来的扭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 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
2.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反力及其所形 成的力矩;
3.应尽可能地缓和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对车身造成的 冲击和振动,并且与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实现汽车行驶方 向的正确控制,从而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行驶系 PPT课件

行驶系 PPT课件
3)支撑汽车的总质量,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 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
4)与汽车转向系配合,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 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二、行驶系的结构形式 1.轮式行驶系: 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分是车轮。
2.半履带式和车轮-履带式: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 接触的部分既有车轮又有履带。
车轮的组成: 车轮由轮毂、轮辋以及这两个元件之间的所有连接部分组成。
一、车轮的类型
1)辐板式车轮:连接轮毂和轮辋的元件是钢质的圆盘,称 为辐板。
有些轿车为了减轻车轮质量和有利于制动毂的散热,采用 铝合金铸造加工辐板。
车轮辐板布孔的目的是:减轻重量,有利于制动毂的散热, 便于手操作气门嘴,同时可作为装卸车轮时的把手。
2)辐条式车轮:连接轮毂和轮辋的元件是钢丝辐条或者是与 轮毂铸成一体的铸造辐条。钢丝辐条价格昂贵、维修安装不 便,仅用于赛车和某些高级轿车上;铸造辐条应用于重型汽 车上。
3. 轮辋
1)轮辋的结构: (1)深槽轮辋(图a)。它有带肩的 凸缘,用以安放外胎的胎圈,断 面的中部制成深凹槽。其特点是 结构简单、刚度大、重量轻,适 宜小尺寸弹性较大的轿车轮胎。 较硬的轮胎则难以装入这种整体 轮辋。
4.前轮前束
1)前轮前束:汽车两前轮的中 心平面不平行,两轮后边缘 距离A与前边缘距离B之差(AB)称为前束值。
2)前轮前束的作用:是减轻或 消除前轮外倾所带来的不良
B
后果,使车轮任一瞬时的滚
动方向都朝向正前方。
A
3)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
的长度来调整。一般前束值
为0~12mm。
第二节 车轮与轮胎
7. 子午线轮胎
帘布层帘线的排列方向与轮胎 的子午断面一致,这种排列使帘 线的强度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若 承载能力相同,则子午线轮胎的 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斜线胎可减 少40%~50%。

汽车构造 第十三章行驶系PPT课件

汽车构造 第十三章行驶系PPT课件

第六节 减振器
减振器用于衰减车架与车身之间的振动。并与弹性 元件并联安装。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液力减振器。
一、对减振器的要求
1、在悬架压缩行程内,减振器阻尼力应较小,以便 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缓和冲 击。
2、在悬架伸张行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力应较大,以 求迅速减振。
3、当车桥与车架的相对速度过大时,减振器应能自 动加大液流通道截面积,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 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轮胎花纹主要影响轮胎的使用性能。主要有普通花纹、 混合花纹和越野花纹。
一、悬架的功用
第五节 悬架概述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其作用
是在车轮和车架之间传递力。
二、悬架的组成
悬架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组成。
三、悬架系统所决定的自然振动频率
四、悬架的分类
悬架分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4. 前轮前束 汽车两个前轮安装后,在通过车轮轴线并与地面平行
的平面内,两车轮前端略向内束,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 左右两车轮间后方距离 A 与前方距离 B 之差( A— B)称 为前轮前束值。
前轮前束的作用是消除汽车行驶过程中,因前轮外倾 而使两前轮前端向外张开的不利影响。
三、转向驱动桥 能实现车轮转向和驱动的车桥 称 为 转 向 驱 动 桥.
主销内倾的作用是使前轮自动回正,转向轻便。
3、前轮外倾 前轮安装在车轮上,其旋转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这种
现象称为前轮外倾。前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 夹角α 称为前轮外倾角。
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安装车 轮时预先使车轮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车轮出现内倾。 同时,车轮有了外倾角也可以与拱形路面相适应。

《汽车行驶系统》PPT课件

《汽车行驶系统》PPT课件
《汽车行驶系统》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1)承受汽车的总质量; (2)把来自于传动系的扭矩转化为地面对车辆的牵引力; (3)承受汽车所受外界力和力矩,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4)缓和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
二、行驶系的组成
弹簧套在减 震器外边, 节省了安装 空间,空余 的大量空间 便于安装发 动机。
当车轮转向跳 动时,车轮延 主销转动。
油气不分隔式
油气分隔式
囊式空气弹簧
膜式空气弹簧
扭杆
摆臂
将扭杆的固 定端转过一 个角度,则 摆臂的初始 位置将改变, 可借此调节 车身的高度。
摆臂
特点: 质量小, 不需润滑
扭杆
2、原理:
前轮外倾,是指前轮旋转 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的现象。
作用:
当车空载时,轮胎外缘与路 面接触,当车载货时,在车重 的作用下车轮垂直于路面,使 轮胎能够均匀磨损。
调节横拉杆来调 节车轮前束
(A~B) 称为前束 值 一般前 束值为0~ 12mm
驱动汽车行驶,并在转向时,引导车轮偏转, 完成转向。 2、结构特点:
架与车架相连,每个车轮 能上下跳动而互不影响。
⑵、非悬架:
断开式车桥
左右车轮安装在 一根整体
车桥两端,车桥则通过弹性 元件与车架相连。
车架 车桥
1、钢板弹簧
螺栓
套管
中心螺栓 钢板弹簧
螺母
卷耳
弹簧夹
特点:
无需润滑、抗污染、安装所需空间小、质量轻。
性能:
没有减振作用,必须另加减震器。
螺旋弹簧悬架
应用: 广泛应用在轿车前轮上

一节汽车行驶系概述精品PPT课件

一节汽车行驶系概述精品PPT课件

1.1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和功用 1.1.2 汽车行驶系的基本组成
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 体,将整个汽车连接 成一整体;车轮安装 在车桥上,支承着车 桥与汽车;悬架把车 架与车桥连接在一起, 减少汽车在行驶中受 到的各种冲击与振动。
1.2 行驶系受力简析
1.2.1 汽车行驶系的受力情况
汽车行驶系的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况如图10-1所示。其中Kt为驱动轮 半径。
汽车的总重力Ga通过前、后车轮传到地面,引起地面分 别作用于前轮和后轮上的垂直反力Z1和Z2。
当驱动半轴将驱动力矩Mk传到驱动轮时,通过车轮与路 面的附着作用,路面向汽车施加使汽车前进的驱动力Ft。
由于驱动力作用在驱动轮与地面接触处,此力对车轮中 心产生的反力矩Ft·Kt使汽车前部具有向上抬起的趋势,从 而使得前轮上的垂直载荷减少,后轮上的垂直载荷增加。汽 车突然加速行驶时,这种作用尤其明显。
汽车在前进过程中,还受到车轮与地面作用产生的滚动 阻力Ff,空气阻力Fa及加速阻力Fj,坡度阻力Fi等的作用。
1.2 行驶系受力简析 1.2.2 汽车行驶系的行驶原理
根据以上受力情况,来阐述汽车行驶系的行驶原理。 首先分析汽车行驶系的驱动条件。
汽车匀速行驶时,驱动力Ft与滚动阻力Ff、空气阻
力Fa、坡度阻力Fi的关系为:
Ft
=Ff+Fa+Fi
汽车加速行驶时,驱动力Ft与滚动阻力Ff、空气阻
力Fa、坡度阻力Fi的关系为:
Ft
>Ff+Fa+Fi
汽车减速行驶至停或无法起步时,驱动力Ft与滚动 阻力Ff、空气阻力Fa、坡度阻力Fi的关系为: Ft<Ff+Fa+Fi
1.2 行驶系受力简析 1.2.2 汽车行驶系的行驶原理
故汽车的驱动条件为: Ft≥Ff+Fw+F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统
履带可以减少汽车对地 面的比压,控制汽车下 陷,履刺还能加强履带 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 增加汽车的附着力,提 高通过性,主要用于在 雪地或沼泽地带行驶的 汽车。
.
6
车轮履带式
前后桥即可装车轮,也可装履带,称为车轮 履带式。
.
7
轮式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 悬架等四部分组成,前、后车轮分别安 装在前后车桥上,车桥又通过前、后悬 架与车架相连接,车架是整个汽车的装 配基体,这样,行驶系就联结成一个整 体,构成汽车的装配基础。
.
30
车桥根据悬架结构型式分为非断开式和断 开式两种。
根据车桥作用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 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
非断开式与非独立悬架配合使用;断开式 与独立悬架配合使用。
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一般货车 前桥多为转向桥,后桥或中、后两桥为驱 动桥,越野汽车的前桥为转向驱动桥,挂 车的车桥为支持桥。
目前汽车车架的结构型式基本
上可分成边梁式、中梁式、综合式
和无梁式车架。
.
17
1. 边梁式车架
边梁式车架由左、右两根纵梁 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并通过铆钉或焊 接将纵梁和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 构架,被广泛应用在货车和特种汽 车上。
.
18
纵梁用低碳合金钢板冲压而成,常见的 纵梁断面形状多为槽形,也有做成工字形 或箱形断面,横梁用来连接左、石两个纵 梁,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 而且还可支承发动机、散热器等主要部件, 通常货车约有5-8根横梁。
第3篇 汽车行驶系
.
1
第一节 概述
.
2
一、行驶系的分类、组成和功用
汽车行驶系一般有轮式、履带式、车轮一 履带式等几种。绝大多数的汽车经常在比较 坚实的道路上行驶,其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 接触的部分是车轮,因此称之为轮式行驶系。
.
3
.
4
全履带式汽车
有的汽车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接触部分是履带, 则称之为履带式。
.
31
二、转向桥
功用:
①通过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汽 车的转向;
②承受一定的载荷。 ③应具有正确的定位角度与合适的转向角; 性能要求:
综合式车架是由边梁式和中梁式车架 结合而成的,如图2-6所示。车架前段或 后段近似边梁结构,便于分别安装发动机 或驱动桥,传动轴从中梁中间穿过,这种 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目前应用也不多。
.
24
.
25
4. 无梁式车架
无梁式车架是以车身兼代车架,所 有的总成和零部件都安装在车身上, 作用于车身的各种力和力矩均由车身 承受。所以这种车身也称为承载式车 身。上海桑塔纳轿车、一汽奥迪100型 轿车均采用承载式车身。
.
26
.
27
.
28
第三节 车 桥
.
29
一、车桥的作用与分类
车桥两端安装车轮,它通过悬架与车架相 连。当汽车行驶时,车轮受到的滚动阻力、驱 动力、制动力和侧向力及其弯矩和扭矩均通过 车桥传递给悬架和车架,同时,车架上的载荷 也通过车桥传递给车轮。故车桥的作用是安装 车轮,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个方向的作用 力及其产生的弯矩和扭矩。
.
22
中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是中梁的断面可 做成管形或箱形,中梁式车架有较大的扭 转刚度并使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便于 采用独立悬架,车架较轻,减小了整车重 量,重心也较低,行驶稳定性好。但这种 车架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总成安 装比较困难,维修也不方便,故目前应用 不多。
.23ຫໍສະໝຸດ 3. 综台式车架.
8
行驶系的主要作用:
1. 将传动系传来的转矩转化为汽车行驶的 驱动力;
2.将汽车构成一个整体;
3.支承汽车的总重量;
4.承受并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力和力矩; 减小振动、缓和冲击,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与转向系配合,以正确控制汽车的行驶方 向。
.
9
二、行驶系的受力分析
汽车行驶系支承汽车的总重量Ga及其在前 后轮上引起的垂直反力Z1和Z2。即路面对汽
车总重量的支撑反力。
当驱动桥中的半轴将扭矩Mt传到驱动轮上
时,通过轮胎与路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 作用于驱动轮边缘上的向前的纵向反力——
驱动力Ft。在等速行驶情况下,
.
10
驱动力的一部分用以克服驱动轮本身所承受的 滚动阻力,其余大部分则依次经驱动桥的桥壳后悬 架传到车架,用来克服汽车上的空气阻力和上坡阻 力,还有一部分驱动力再由车架经前悬梁传到从动 桥、作用在自由支承在从动桥两端转向节上的从动 轮的中心,使从动轮克服滚动阻力向前滚动。于是
整个汽车便向前运动。 由于驱动力是作用在驱动轮边缘上的,此力对车轮
中心产生的反力矩力图使驱动桥壳旋转,从而使得 车架连同整个汽车前部都有向上抬起的趋势。具体 表现为前轮上的垂直载荷减小,后轮上的垂直载荷 增大。同理,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力,由车轮经 车桥和悬架传给车架,迫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由此 力形成的反力矩传到车架后,也有使汽军后部向上 抬起的趋势,其结果使后轮上的垂直载荷减小,前 轮上的垂直载荷增大。
.
11
汽车在弯道上或横向坡上行驶时, 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侧向力,此力也 是由行驶系传递和承受的。
.
12
.
13
第二节 车架
.
14
一、车架的作用
汽车车架俗称大梁,它是跨接在前后 车桥上的桥梁式结构,是整个汽车的基 础,其上装有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 前后桥和车身等总成和部件。 车架的作 用是使各总成固定在它的上面,使之保 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并承受和传递力和 力矩。
.
19
边梁式车架根据汽车总体结构布置的需要, 可制成前宽后窄,前窄后宽,前后等宽等形式 (见图2-4)。载重汽车大多采用前后等宽式, 这是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避免纵梁宽度转折处 应力集中,提高车架的使用寿命。
.
20
.
21
2. 中梁式车架
中梁式车架又称脊梁式车架,它是 由一根贯穿汽车纵向的中央纵梁和若 干根横向悬伸托架构成。
.
15
汽车静止时,车架承受着垂直载荷。 汽车行驶时,车架会受到比静止载荷大 3~4倍或更大的弯曲应力,若路面不平, 还将受到扭矩的作用。
因此,要求车架强度高、刚度合适; 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应尽可能降低 汽车的重心和获得较大的前轮转向角, 以保证汽车行使的稳定性和转向的灵活性。
.
16
二、车架的型式和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