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0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10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2024/1/24
14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理解、词汇记忆、语法 练习等,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 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教材选用
本课程选用《师说》原文作为主要教材,辅以相关的注释、 译文和解读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同 时,还将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 入了解古代教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ຫໍສະໝຸດ 2024/1/247
主要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师说》的背景、作者及时代 意义
12
讲解与示范环节
2024/1/24
讲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01
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框
架和中心思想。
讲解重点词句和语法知识
02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语法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意思并积累语言知识。
示范朗读和背诵方法
03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和
102《师说》公开 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2024/1/24
1
目 录
2024/1/24
•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 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2024/1/24
3
《师说》课程背景
01

《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2024)

《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2024)
10
03
课件制作技巧与展示
2024/1/29
11
课件制作工具介绍
PowerPoint
专业的幻灯片制作工具, 拥有丰富的模板和动画效 果,易于上手且功能强大 。
2024/1/29
Keynote
苹果电脑专用的幻灯片制 作软件,界面简洁美观, 支持多种输出格式。
Prezi
在线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 ,以缩放和旋转等动态效 果为特点,适合制作富有 创意的课件。
2024/1/29
22
06
课程资源拓展与延伸
2024/1/29
23
相关文献推荐阅读
2024/1/29
《论语》
01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于理解《师说》中的教育思想有重要帮
助。
《学记》
02
古代教育名篇,探讨教育目的、方法等内容,与《师说》相互
补充。
《中国教育史》
03
全面介绍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师说》的历史背景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 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意。
学生作品评价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包括作品的创 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以提 供学生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2024/1/29
21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改进建议
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 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媒体的优化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
2024/1/29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9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课件制作技巧与展示 • 互动环节与课堂应用 • 课程评价与反馈 • 课程资源拓展与延伸

大赛一等奖《师说》ppt

大赛一等奖《师说》ppt
学习第三段
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3、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01
注:①魏晋氏以下:魏晋南北朝时以九品中正制选官,在各州郡查访评定州郡士人,将他们分成九等,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此风气至唐仍有所沿袭,大家子都入弘文馆、国子监,学与不学都可为官。②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③指目:手指而目视。④牵引:拉拉扯扯状。⑤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 。

学者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从师标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正反论证
群言堂
开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和一个重要标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韩愈先强调师之于人的不可或缺,把天地君亲师的师请下神坛,以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再从反面议论无师的后果。一正一反,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以及为师的职能。紧接着的议论,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急促切迫,借以强化从师的标准,又为下面的议论张本。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哪里······呢?”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公开课优秀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师说》公开课优秀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 小学而大遗 愚益愚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则耻师焉 意动使用方法,以……为不耻耻相师 形容词作名词,小旳方面,大旳方 面
意动使用方法,以……为羞
意动使用方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组朗诵PK台
• 书声满校园,读书能提升人旳智慧,朗诵 能让你旳人生变得更美妙。
•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饱含激情大声朗 诵《师说》第三段,看哪一组读旳最佳。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意动。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干。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旳词 找出文中一词多义旳词 找出文中词类活用旳词 找出文中旳特殊句式
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泛指求学旳人;读书人。(今)指有 专门学问旳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 译为㈠用来……方法(方式、工具、根据等); ㈡……旳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
名词,军队
一词多义现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旳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解释多义词
其皆出于此乎 拜送书于庭 学于余(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介词,表动作行为旳处所,从 介词,表动作行为旳处所,在 介词,表动作行为旳趋向,向 介词,表动作行为旳对象,对,对于 介词,表比较, 比 介词,表被动,被

《师说》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师说》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概念明晰、论证严密。如文章开头就断言: “古之学 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接着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 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2)对比论证
第二段三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揭示了“士大夫之族” 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 不言自明。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 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 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 的基础。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 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 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 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 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 “到” 、“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
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 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 超出一般人够 远了, 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 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 圣人就更 加圣明, 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
的所以成为愚人, 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
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
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
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

2024版《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教学

2024版《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教学
习。 14
04 教学效果与反馈
2024/1/26
15
教学效果评估
1 2
考试成绩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学 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创作出 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估。
教学反馈调查
3
定期向学生发放教学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教学 内容、方法、进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17
持续改进方向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 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保持课件的 时效性和前瞻性。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引导学生将所 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4/1/26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尝试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024/1/26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文本、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尊师重道的 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师 生观和教育观,增强对教 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5
获奖课件简介
2024/1/26
课件内容
本次获奖课件围绕《师说》的主题,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包括文本解读、背景介绍、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课件特色
课件采用了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素材有机结合,使得教学 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课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

《师说》省赛一等奖完整版PPT课件

《师说》省赛一等奖完整版PPT课件
深入探讨文章所蕴含 的教育思想、人生态 度等,引导学生思考 人生价值。
类似主题文章推荐和比较阅读
《劝学》
与《师说》主题相近,都是关于 学习的论述,可进行对比阅读。
《爱莲说》
同样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 描写莲花来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
《陋室铭》
以陋室为题材,展现作者不慕荣 华富贵、甘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 度。
重点词句解析与赏析
重点词语
选取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解析,如“师道”、 “传道授业解惑”等,阐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名句赏析
挑选出《师说》中的经典名句,如“古之学者必有 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进行赏 析和解读,引导学生领悟其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文章主旨思想阐释
文章背景
介绍《师说》的作者概况、创作背景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历史地位和 文化价值。
突发事件
遇到突发事件如学生身体不适、 设备故障等,要保持冷静,迅速 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课堂秩序不 受影响。
01 02 03 04
沉默现象
当学生出现沉默不语时,可通过 鼓励、引导、变换教学方式等方 法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避免拖堂或 提前结束课程,确保学生有充足 的休息和准备时间。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进行 思想碰撞,如课堂小组讨 论、研讨会等。
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
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进行 互动讨论、答疑,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多 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 果。
任务驱动法
以任务为导向,激发学生 探究兴趣,培养解决问题 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调整
倡导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

2024年度-(完整版)《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

2024年度-(完整版)《师说》省一等奖优秀课件

5
课件设计思路及特色
设计思路
以《师说》原文为基础,结合历 史背景、作者简介和相关注释,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课件内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课件特色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课件内 容,注重交互性和趣味性;设置 多种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思维。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文章结构梳理与段落大意概括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文章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倡 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3
平等待人、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
文章倡导平等待人、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 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14
03
知识拓展与延伸
15
相关文化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师说》产生于唐代,正值科举 制度盛行,士人追求功名的时期 。韩愈作为文坛领袖,提出“文 以载道”的观念,强调文章的社
(完整版)《师说》省一 等奖优秀课件
1
目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3
《师说》简介及历史地位
《师说》是唐朝韩愈所写的一篇著名论文,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该文阐述了韩愈对于教育的看法和对于师道的理解,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的著名论断。
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
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26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27
本次教学成功之处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教学紧扣《师说》主题 ,围绕“师道尊严”和“尊 师重教”的核心思想展开,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衡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愈被贬,潮州受益——可笑的历史》
知识卡片(四):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是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 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文道合一”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 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 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 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
知识卡片(五):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 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 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 “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 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曾巩。
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
赵朴初《访韩文公祠口占》
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潮州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 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 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 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 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杨时那是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 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是 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 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 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 尊师重道的学子。
知识卡片(二):尊师典故
子贡结庐守墓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一鲁国大 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 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数十丈,屋内富丽 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 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 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
知识卡片(二):尊师典故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 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 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从魏 晋以来,人们更加不追随老师学习,现在(唐)则没听说有人敢 为人师;有的话往往讥笑他,认为是个狂妄的人。只有韩愈 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 的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容色严 正地当地老师。世人果然君起责怪他,指指点点,互递眼色, 相互拉扯,加油添醋的非议他。韩愈因此得了狂妄的名声; 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忽忙东去,这种情形已经很 多次了。
集体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知识卡片(七):生字读音
愚昧 (yú)
或不焉 (fǒu)

(yú)
苌弘 (cháng)
蟠 (pá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í)
句读 (dòu) 相师 (xiāng) 郯子 (tán) 老聃 (dān) 经传 (zhuàn) 巫医 (wū)
•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 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 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 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 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 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 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 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师说
——韩愈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论述有关教师的不朽之作
二、教学目标:
•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 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 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 殊文言句式
•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知识卡片(一):名人说“师”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 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知识卡片(六):写作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 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 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 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 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 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 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 路人的讥笑。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 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 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 居,一直守墓六年。
韩 文公 祠
知识卡片(三):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 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 “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 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 家”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