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简介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短时间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水样,并可能伴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对于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腹泻症状、促进小儿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希望能为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护理措施1.保持饮食均衡:小儿腹泻后身体消耗加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家长应确保小儿饮食均衡。

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水、适量进食流食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食、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加强营养补充:小儿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小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可以使用葡萄糖盐水、口服补盐溶液等,也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温开水、橙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饮品,以提高抵抗力。

3.保持肛周清洁:小儿腹泻后,肛门周围容易产生红肿、皮肤糜烂等问题,因此,家长应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

每次更换纸尿裤后,用温水轻轻擦拭肛门周围的皮肤,不要使用粗糙的纸巾或湿纸巾,以免刺激皮肤。

4.避免摩擦和受潮:小儿腹泻时,由于大便比较稀薄,容易造成皮肤摩擦和受潮,导致皮肤敏感甚至感染。

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涤尿布、尽量避免使用湿巾,控制纸尿裤的使用频率和更换时间,保持尽可能干燥清爽。

5.注意观察体温:小儿腹泻时可能伴有发热,家长应定期测量小儿的体温,并及时记录。

如果体温超过38℃,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发生肠胃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6.避免交叉感染:小儿腹泻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要经常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洗玩具、床上用品等。

7.注意休息:小儿腹泻时,身体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

家长应尽量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8.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次数、颜色、味道、是否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小儿腹泻及护理ppt课件

小儿腹泻及护理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20
六.护理措施
❖ (5)餐具卫生:奶具,餐具每次用后要彻底 清洗干净。不要过多使用清洗剂,每日煮沸 消毒1-2次。饮食卫生:忌食生冷、有刺激食 物,蔬菜瓜果清洗 干净。
❖ (6)臀部护理:便后及时温水清洗,可用氧 化锌软膏涂擦,使用透气性能良好的纸尿裤。
精选编辑ppt
21
六、护理措施
11
不同病原腹泻病临床特点
疾病名称
发病时间 年龄段 典型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
6~24月 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少量黏
大婴幼 液,无腥臭,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常

伴脱水和酸中毒。
诺沃克病毒肠 全年 炎
较大儿 同轮状病毒肠炎 童
产毒性大肠杆 5~8月多 不限
菌肠炎

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有明显的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有困难,可先按等渗脱 水处理; ❖ 速度:遵循先快后慢原则。一般前8-12小时,
每小时8-10ml/Kg 。
精选编辑ppt
19
六、护理措施
❖②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 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为每日60-80ml/Kg 。 ❖⑶维持皮肤完整性; ❖⑷严密观察病情:神志,精神状况。囟门、 眼窝的情况,哭时是否有泪,口唇干燥, 弹性,尿量,大便情况:次数、色、量、性质、 气味等。
精选编辑ppt
26
乳铁蛋白等体液因子、巨噬细胞笔粒细胞等 有很强抗肠道感染作用的成分,加上食物、 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 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精选编辑ppt
5
二、病因
❖ ㈡感染因素 ❖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
起。 ❖ ⑴病毒感染:80%,轮状病毒引起秋冬季腹泻常见; ❖ ⑵细菌感染:以致腹泻大肠杆菌为主要; ❖ ⑶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 ⑷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 2.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过敏性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大便呈水样,伴有腹痛、腹胀、恶心。 预防:避免过敏原,如牛奶、海鲜等。 先天性畸形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
大便呈水样,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预防
及时诊断和治疗先天性疾病。
腹泻的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04
营养不良
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影响 生长发育。
脱水
腹泻导致体液丢失过多,易发 生脱水。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腹泻的社区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儿童腹泻预防和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 控意识。
建立健康档案
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腹泻发病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报告腹泻病例,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 。
06
CATALOGUE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
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寻找病因
非感染性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过敏等因素有关,应避免过敏原 ,调整饮食。
调整饮食
非感染性腹泻应调整饮食,如减少奶量、增加辅食等,以减轻肠胃 负担。
保持清洁
非感染性腹泻易导致红臀等皮肤问题,应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
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未来发展
研究局限性
指出当前小儿腹泻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 不统一等。
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小儿腹泻的研究方向,如探索新的诊断方法、研究新的治 疗方案等。
临床应用前景
阐述小儿腹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为医生与护士提供参考。
07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标题: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家长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障孩子的健康。

本文将从预防、饮食、饮水、药物治疗和就医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预防小儿腹泻1.1 定期洗手:腹泻病原体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和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定期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1.2 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生吃水果、蔬菜和未经煮沸的水,尽量选择熟食,确保食物卫生。

1.3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整洁,避免孩子接触脏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二、饮食调理2.1 补充水分:小儿腹泻时会大量失水,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剂或者温开水。

2.2 饮食调理:避免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2.3 注意观察:观察孩子的饮食情况和大便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避免食物过于油腻或刺激性。

三、饮水指导3.1 补充电解质:小儿腹泻时会大量失水和电解质,家长可以选择口服补液剂或者含有盐分的食物,如清淡的粥类。

3.2 饮水温度:给孩子饮用的水最好是温开水,不要过热或过冷,有助于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3.3 饮水量控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过量导致水中毒。

四、药物治疗4.1 抗生素使用:小儿腹泻多数为病毒感染引起,不宜滥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2 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适量补充有助于缩短病程。

4.3 止泻药物: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使用止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五、就医建议5.1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5.2 遵医嘱用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5.3 随访复查:腹泻症状缓解后,家长也应定期带孩子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

腹泻病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

重型腹泻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发热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特殊检查】大便检查(包括大便常规、细菌培养、电镜下找病毒等)、血生化检查。

【治疗要点】调整饮食,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症治疗。

二、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呕吐、排泄过多及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评估患儿脱水的程度,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末梢循环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改善情况。

(2)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和量,作为补液依据。

-(3)记录24h出入液量及体重,作为液体需要量的指标。

(4)监测生命征,高热者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措施,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5)监测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及CO.CP下降时,及时报告医师,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静脉输注碱性药物时注意勿漏出血管外。

(6)观察低血钾的表现,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T 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一T段下移和(或)心律失常时,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

(7)观察低血钙或低血镁的表现,当酸中毒纠正后,由于血浆稀释,离子钙降低,可出现低钙抽搐,及时补充钙剂;输入钙剂后仍抽搐,应考虑低镁的可能。

2、营养支持(1)轻型腹泻患儿停止喂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及脂肪类食物。

(2)母乳喂养者继续哺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适当延长喂养间隔时间;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4~6h,不禁水,停止禁食后,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稀释牛奶或脱脂奶粉等,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小儿腹泻护理查房PPT课件

小儿腹泻护理查房PPT课件

临床表现及分型
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临床表现
分型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结合大便常规检查和 病原学检查,可作出诊断。
02 病因学分析
感染性因素
病毒
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 毒等肠道病毒,这些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小儿腹泻, 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细菌
如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 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 菌、耶氏菌、金葡菌等,这些细菌感染后也可导致小 儿腹泻,且病情可能较重。
为患儿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时间表,包括喂药、 换尿布、洗手等时间,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 执行。
家长沟通与健康教育策略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01
向家长解释患儿的病情、护理计划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家长的
信任和合作。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02
向家长提供有关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资料,包括预防、治疗和
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患儿的喂养情况、食欲及体重变化,以 评估其营养状况。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1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补液、饮食调整、皮肤护理等措施。
确定护理目标和优先级
明确护理目标,如纠正脱水、控制腹泻、预防并 发症等,并根据优先级合理安排护理措施。
3
制定护理措施的时间表
鉴别诊断
需与生理性腹泻、乳糖不耐受症、过敏性腹泻等疾病 相鉴别。

小儿腹泻健康宣教

小儿腹泻健康宣教

小儿腹泻健康宣教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短时间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排便量增加,出现水样或半流质便,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该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并且易传染,给患儿和家庭带来困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儿腹泻的一些常见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过敏等因素。

常见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过敏也是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常见的过敏源包括乳品、鸡蛋、鱼虾等食物。

此外,不洁饮食、不洁水源以及接触带菌物体等也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稀、呈水样或半流质,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根据腹泻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小儿腹泻分为轻型、中重型和严重型。

轻型腹泻表现为每天大便次数增加,但患儿一般精神良好,食欲不减;中重型腹泻表现为每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患儿精神差,食欲减退,体温轻度升高;严重型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非常多,每天超过10次甚至更多,患儿表现为全身症状明显,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

对于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应该注意卫生,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

定期对家具、玩具等进行清洁消毒,做到室内通风,并且勤洗手,保持自身卫生。

其次,注重饮食卫生。

严格选择食品,避免给孩子吃生肉、生蛋、变质食品等,尽量让孩子吃新鲜食材。

牛奶、鸡蛋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要避免给予。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水。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保持均衡营养的摄入。

多给孩子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

对于治疗小儿腹泻,除了饮食调理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保持水分平衡。

小儿腹泻时,由于水分大量丧失,容易导致脱水。

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适量的水分或者含有电解质的口服液,以保持水分平衡。

其次,适当控制饮食。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概述腹泻是指儿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便便呈水样或稀糊状的病症。

对于腹泻患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以帮助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康复。

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和食物过敏。

一般来说,诊断腹泻的原因需要进行粪便检查。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儿童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饮用适量的水、盐水和清汤,或者使用补充电解质的口服溶液来保持儿童的水平和电解质平衡。

2. 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儿童的食物消化能力可能会减弱。

因此,需要适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腌制品等)和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同时,建议逐渐引入消化易于吸收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

3. 避免给予抗菌药物对于腹泻患儿,除非有严重细菌感染的迹象,否则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因为腹泻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会对病毒起作用,并且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 保持局部清洁保持患儿的臀部和肛门清洁,可以使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轻轻清洗。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或肥皂,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

5. 避免交叉感染腹泻可能是传染性的,因此在照顾腹泻患儿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交叉感染。

这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分享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并将患儿的床单、衣物等物品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物品分开清洗。

6. 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腹泻患儿的症状变化,如粪便的颜色、质地、味道等。

如果腹泻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汇报。

7. 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厕所并彻底清洗、正确处理废弃物等。

这对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非常重要。

结论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护理常规】
1.饮食指导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

2.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2)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补液的总量、种类和输液速度。

3.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注意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用柔软棉布吸干,外涂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女婴儿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胶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
量。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

(3)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加强体能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尤其婴幼儿腹部要避免受凉。

2.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患病期添加辅食。

3.用药指导指导家长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4.康复指导指导家长做好手卫生,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