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注水工艺对提高低渗透油井采收率的重要作用_

合集下载

关于油田细分层注水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油田细分层注水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油田细分层注水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技术应用于油田的开采开发中。

油田细分层注水作为油田开发技术之一,它有助于解决油田的开采工作的部分难题,保障其开采开发的效率与效益。

本文将从细分层注水的现状与问题、细分层注水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方式、细分层注水在实际中的应用做以分析,旨在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挖掘油田细分注水的潜力,改善油田开采效果,为油田高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服务。

关键词:细分层注水注水工艺配水管柱水嘴封隔器一、简析油田细分层注水的现状与问题油田注水,即把水通过注水井注入油层,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的手段或方法。

而细分注水则是控制无效注水、提高储层动用程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近几年由于实施细分注水注水技术,在完井前,根据测得的井口注水压力与流量数据即可设计水嘴尺寸。

完井时,在地面组装好带相应尺寸水嘴的配水器,直接完井注水。

如大庆油田、青海油田的开发效率和油田的开发质量因使用了细分层注水均有所提高。

面临的潜在的问题:1.受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各小层吸水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不断加大,油田总体上厚层动用好,薄层动用差等问题。

2.由于各油田的储层特征不同,薄隔层、薄夹层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埋藏深层段长,,低孔、低渗等造成了含水量和注水压力上升,层间差异和套管变形井递增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常规分层注水工艺的实施。

3.高含水期后,层间干扰加剧,动用程度变差,高含水井层逐年增多,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突出,形成注采低效循环问题。

4.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随时间增长油层能量不断消耗,有层压力递减,虽油层粘度的出现产量减少、死油采不出甚至造成停喷停产等问题。

二、简析油田细分层注水的特点和效果1.油田细分层注水在检查管柱和封隔器的密封性的过程中,具有作业管柱的自检功能特点。

在检查管柱的密封性时,正常注水情况下,只需将配水芯子两层都装上死嘴从井口投入,观察配水间套管不返水时流量变化,无流量说明管柱密封。

浅谈分层注水工艺对提高低渗透油井采收率的重要作用

浅谈分层注水工艺对提高低渗透油井采收率的重要作用

浅谈分层注水工艺对提高低渗透油井采收率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供给关乎到国计民生,石油的开采和供给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直接影响;随着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石油开采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我国的石油开采经验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制约,采储量相对较小,压出程度较高,储藏和开采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平均采收率不到35%;面临着能源短缺与大量石油资源未能有效开发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石油缺口有近一半的份额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高油价推动的高物价对国家经济和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标签:低渗透油田;分层注水工艺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持续上升;随着非常规开发时代的来临,常规技术难以实现油田的战略性可持续有效开发;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用量的要求,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对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征和开发状况,积极寻找探索更为有效的开采方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注采对应率,降低自然递减率,改了水驱开发效果;并积极发展功能配套、经济有效的采收率提高技术、夯实油田稳产基础,实现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

1.低渗透油田的概况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特殊油田,这种油田的特点是岩性致密,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且采油及注入剂注入都相对困难,最终采收率低。

一般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技术瓶颈在于储层物性较差,还有可能存在天然裂缝,导致渗透环境更加复杂(各向异性和非匀质性),大大降低了产能。

目前低渗透油田渗流阻力大、产能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

因此,研究合理的注水开采技术对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分层注水工艺管柱低渗透油田通常采用的注水封隔器主要有Y341和K344两种类型,其中最开始广泛应用的K344型封隔器由于耐温低、承压能力低、工作寿命短等缺陷而被Y341型封隔器逐步替代。

石油工程论文---提高石油采收率—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分析

石油工程论文---提高石油采收率—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分析

提高石油采收率—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分析摘要: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自然产能很低,甚至没有自然产能,不采用增产措施,根本无法投产,更谈不上正常开发。

合理高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这是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

面对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研究论述了低渗透油藏在学术上的界定范围、分类以及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并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以及保证油藏有效开发的注水工艺技术;然后根据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并对目前我国正在应用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本文以长庆油田为例对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注水分层注水目录1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研究内容 (2)2低渗透油藏分类及其特征 (3)2.1低渗透油藏的分类 (3)2.2国内低渗透油田分布状况 (3)2.3低渗透油藏特征 (4)3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技术 (6)3.1简介 (6)3.2水质处理工艺技术 (9)3.3注水井试注技术 (10)4.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12)4.1简介 (12)4.2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13)4.3锚定补偿式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16)4.4分层注水工艺新技术 (17)5.长庆油田分层注水工艺应用分析 (23)5.1开发现状 (23)5.2分层注水工艺应用分析 (25)5.3分层注水技术应用实例 (30)6.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 (40)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很低、油气水赖以流动的通道很微细、孔喉比大、渗流阻力大、液固界面及液液界面的相互作用显著,并导致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

这些内在因素反映在油田生产上往往表现为单井日产量小,甚至不采用增产措施就没有自然产能;稳产状况差,产量下降快;注水井吸水能力差,注水压力高,而采油井难以见到注水效果;油田见水后,含水上升快,而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很大困难。

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低渗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较小,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采油难度较大。

针对低渗油藏的特点,常采用的一种增产技术是分层注水。

分层注水是指在井筒中的不同地层中注入不同性质的水,以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低渗油藏分层注水的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对于低渗油藏的分层注水效果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采油效率的提高。

通过分层注水,可以改善油藏中的水驱效率,增加原油的开采率,提高采油效率。

其次是提高采油速度。

注入高压水可以增加驱替效果,加速原油的驱出速度,提高采油速度。

另外,还可以改善油藏的流体分布,减少含水油的产量,提高采油效益。

其次,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藏地质条件、水质、注水参数等。

首先是油藏地质条件。

油藏的孔隙度、渗透率、岩石性质等将直接影响分层注水效果。

同时,油藏的流体特性、含水层分布等也会对注水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是水质。

不同质量的注水会对油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水质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注水参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包括注水量、注水压力、注水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分层注水的效果。

综上所述,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是提高原油开采率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评价分层注水的效果,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油藏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科学制定分层注水方案,确保取得最佳的注水效果。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田,这类油田产量低、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

随着传统油田的逐渐衰竭,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采用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率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尚缺乏对该技术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的探讨中,研究背景是尤为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和挑战,可以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未来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探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研究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对于推动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变得尤为关键。

低渗透油田具有地质构造复杂、油层裂缝性差、孔隙度低等特点,传统开发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其开发需求。

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注水效果,提高采收率和生产率,有效延长油田寿命,降低开发成本,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和规律,为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优化注水井布局、应用注水层压裂技术和水驱前沿驱替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油田开发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的意义重大,对于优化油田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低渗透油田特点1. 地下水浸润速度慢:由于岩石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地下水浸润速度缓慢,导致油田开发难度加大。

2. 储层有效厚度较薄:低渗透油田的储层通常具有较小的有效厚度,使得油层开采效率降低。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其开发面临很多困难。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油藏的综合效益,需要采用合适的注水开发技术方法。

精细分层注水是一种常用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方法。

它通过将注入井用于注水的井与油层的渗透能力相匹配,实现了不同层位的注水平衡。

精细分层注水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生产井和注入井,使注水渗入到低渗透油层的每个细小层位中,提高油层的有效注水率,增加油层的有效压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精细分层注水的关键技术包括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等。

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应根据油层的地质特征和渗透性分布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选择注水井的位置和注水井间距,可以实现不同层位的细分注水,提高注水效果。

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是实现注水平衡的重要因素。

井间距过大会导致水在油层中过早聚集,导致部分层位注水不均,影响采油效果;排污比过小会导致水压过高,造成油层破裂,影响油层渗透性。

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地层渗透率、岩性和油层厚度等因素。

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是实现有效注水的关键。

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能够提高注水效果,促进油层的增油作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还包括了油层改造技术的应用。

油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油层的渗流路径和渗透性分布,提高油层的渗流能力。

常用的油层改造技术包括射孔加酸、水力压裂和化学改造等。

射孔加酸是通过在油井中射孔并注入酸液,使原本被堵塞或者渗透能力较差的油层重新打通,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水力压裂是利用高压水射流作用在油层上,使油层裂缝扩展,增加渗流路径,提高油层的渗透性。

化学改造是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变油层的渗透性和水油分离性,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涉及到注水井的布置和调整、井间距和排污比的确定、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控制以及油层改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油藏的综合效益,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

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的探讨低渗透油田是指岩石渗透率较低,而且油层良性岩石厚度薄、石油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的油田。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驱方式,可以提高采收率和效益。

本文就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方法进行探讨。

一、注水井分层原则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中,选择合适的注水井和注水层是非常重要的。

注水井的选择应考虑到油层厚度、渗透率、流体性质等因素。

同时,在注水井下部开井时应遵循“地质为主,矿产为辅”的原则,选择次级水段或弱水段作为注水层。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与邻近注采井距离过近。

二、注水井井全程压力测试与优化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中,注水井的井全程压力测试与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应充分了解井的地质情况、井深、井底孔隙压力和井下水位高度等参数,通过测试确立井底的有效注水层段。

优化过程主要包括经济分析、经济操作等方面,通过调整注水量、控制换层与换装时间等方式优化井效。

三、建立优化控制模型建立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的优化控制模型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主要包括注水量、泵功及注水压力等影响参数。

通过对生产参数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和监控,建立动态调整模型,实现对注水量和注水周期的自动调整,以达到最佳增油效果。

四、合理设计改造注水系统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系统的设计应合理设计改造,在注水井和理井、汇水和输油管道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注水量均匀,不产生渗透不均等问题。

在注入水的质量方面,应加强注水前的预处理防止沉积物、胶体等杂质的混入。

同时加强管道维修、防止泄漏,提高渗透分层的均匀性。

五、关注沉积物清除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中,长期注水的沉积物对渗透性的影响非常大,容易导致油层孔隙度降低、渗透率降低等问题。

因此,在注水过程中应重视沉积物的清除工作,如采用分层、分间隔、逆向冲洗等措施清洗沉积物,保证油层的通透度和渗透性。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采收率和效益,但也存在注水效果差、渗透不均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抑制顺排通道,同时加强沉积物清洗和注入水的控制。

分层注水工艺在油田的应用

分层注水工艺在油田的应用

分层注水工艺在油田的应用摘要:分层注水技术主要用于油井开发的中后期。

逐层注水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有效控制注入高渗透层的注水量,并增加井中的采油量。

随着油井作业的不断深化,逐层注水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保证注水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积极加强注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掌握注水技术的技能,确保中后期油井能达到极高的采收率。

本文主要分析分层注水工艺在油田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注水;油田;实际应用引言针对油田分层注水面临单井日注水量大、腐蚀结垢风险高、注水井井斜大及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等重大挑战,提出采用地面分层注水技术,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论证。

结果表明,地面分层注水技术能够满足油田分层注水开发的需求。

鉴于油田单井日注水量大、注入水矿化度高,对注水管柱的冲蚀较大,再加上腐蚀结垢因素的影响,注水管柱受力极为复杂。

建议前期先进行地面二段分层注水先导试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进行三段分层注水试验研究。

1、分层注水工艺概述储油层通常有几个不同的储油层段,不同的储油层段的实际地质条件也大不相同。

如果在注水生产过程中,采用单一注水工艺,注水的实际效果会不同。

对于一次性注水井,用于注水井,不同间隔内的实际注水量也将有很大变化,甚至在实际注水过程中甚至无法注入某些间隔。

结果,在几乎没有注水或没有注水的区间内的原油不能被置换。

针对这种情况,石油工程师已经开发了分层注水技术。

在实施多层注水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储油性质,含油饱和度,储层压力,层间差异原理等相关分类将地下水储层划分为不同的注水间隔,然后再将注水间隔划分为与油井生产层的适当关系。

然后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实现了多层注水油井的生产。

分层注水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同的层段提供储层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不同层段的驱替效率,以实现油层的挖掘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达到油层增产的目的。

油井生产主要使用差压进行石油生产。

随着油井开采的不断深化,石油储量的不断减少将导致油藏压力的持续下降,从而导致油井采收率的持续下降,特别是在油井开采的中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分层注水工艺对提高低渗透油井采收率的重要作用
低渗透油井是指油层储层的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低的油井,我国低渗透油气田分布广泛,提高低渗透油井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我国油气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自然产能非常低,甚至是不采取注水增采措施,单井根本无法生产,而分层注水对低渗透油井增产效果明显。

为此本文就分层注水对提高低渗透油井的采收率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以供推广应用和借鉴。

标签:低渗透油井;分层注水;提高采收率;重要作用
1 引言
目前,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分布较广,占有很大比重,自然产能非常低,因此注水增采已经成为提高单井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水驱采油的流动性较好,效果明显,已经成为我国原油生产的主要方式,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有90%以上的原油是通过注水方式开采的[1]。

而分层注水对提高低渗透油井的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加强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对促进低渗透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低渗透油井的分类与分布
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的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低、自然产能困难的油井。

低渗透油藏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第一,按油藏的渗透率进行分类。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依据油藏的渗透率可分为:低渗透油层,平均渗透率在50-10Md;特低渗透油层,平均渗透率在10-1Md;超低渗透油层,平均渗透率在1-0.1Md。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有许多即使渗透率相近似的油藏,但是在开发难度、开发效果、开发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按油藏的流度进行分类。

低渗透油层,流度介于30-50Md(mPa·s)之间;特低渗透油层,流度介于1-30Md(mPa·s)之间;超低渗透油层,流度<1Md (mPa·s)。

按流度对低渗透由曾进行分类,与按照渗透率进行分类,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分布。

目前我国以探明低渗透油藏地质储量52.14×108t,占全部已探明地质储量的26.1%,广泛分布于各大油田。

目前已动用低渗透油藏地质储量26.66×108t,占已探明地质储量的25.5%。

因此,加强分层注水对提高地渗透油层采收率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对推进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高低渗透油井产量具有重要作用[2]。

3 地渗透油藏的开发特点和思路
3.1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的开发特征
由于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渗透率非常低,因此在开发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常规的注采井网布局没有对油藏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充分考虑。

第二,注采井网的布局没有对储藏裂缝进行考虑。

第三,在油藏储层开发过程中单元局部呈现出注采失衡状态。

第四,对于所剩余油藏的分布规律缺乏清楚的认识。

3.2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思路分析
注水是油田的一项重要增采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气开发思路包括:
第一,加强对低渗透油藏储集层及其渗透机理进行研究,为注水技术提供依据。

第二,实践证明,对于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开发是实现增产和文产的有效措施。

第三,对注水井网进行合理加密,是改善已经开发的低渗透油井开发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注水井网密度达到极限后,整体开发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加大注水井网密度不仅耗费时间较长,且投入资金较多,对采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分层注水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4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4.1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采用桥式偏心配水器对井下进行分层注水的工艺技术,配水器的主通道周围设有有桥式通道,在对目标层进行压力和流量测试时,不影响其它层段的正常注水,也不会改变其它层段的工作状态。

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各层段之间的干扰,有效提升了分层测试效率和分层流量调配效率[3]。

其特点是:
第一,可对注水层位流量的单层直接测试,消除了非集流流量测试中的递减方法可能产生的误差值,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第二,中心通道的集流压差为零,一次验封即可完成全部验封工作。

第三,测试中,不用投捞配水堵塞器,测试效率高,井下瞬时关井。

续流时
间短,测试误差极小,精确度很高。

4.2 桥式同心分层注水工艺
桥式同心配水器工作筒的水流出口为两个较窄的对称长方形,其陶瓷芯体通过测试仪调节注水量,以达到精准注水的目的。

其出水口两侧配有桥式通道,能保证测调和注水在不同层段同时进行,互不干扰[4]。

其特点是:
第一,工作筒和可调水嘴一体化设计,无需水嘴投捞。

第二,工作筒长度700mm,对小卡距分层注水的效果更加理想。

第三,同心状态下井下测试仪、配水工作筒的定位对接及注水量的調节,不受井斜、井深、结垢等因素影响,成功率达100%;结构简单,能实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注水调节。

4.3 免投捞测试调节一体化分层注水工艺
配水器中心管上部的环形面设置两个对称槽式出水孔,与配水器芯子的两个凸起部分相吻合,当电动机驱动旋转芯子转动时,逐步开启和关闭两个出水孔实现精细化注水[5]。

注水嘴为矩形+梯形,如被堵塞加大流量即可解决,其特点是:
第一,免投捞芯子和注水嘴、测投仪器一次下井可实现任意分层验封、分层调节注水量。

第二,内径φ=46mm,适用于各种测试仪器;外径φ=92mm,作业时管柱起下顺畅。

第三,配水器配有反向截止功能阀,防止返吐出砂和脏物进入配水器。

5 结语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对于提高低渗透油井的采收率,实现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作用,桥式偏心、同心以及免投捞分层注水技术比较成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油田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常规分层注水方式正面临着新的课题。

因此,加快对分层注水工艺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开展欠注解堵增注工艺技术研究、分层注水的防砂技术、深井与高温高压分层注水技术以及大斜井分层注水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强水质处理,对于加快提升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水平,促进低渗透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健,杨春林,谭福俊等.华北油田分层注水技术现状与展望[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2):74-78.
[2]蔡承生,李柏,王晓辉.分层注水,提高低渗透层采收率[J].科技与企业,2013(17):140.
[3]谢希勇.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7(3):76-76.
[4]韩晓龙,刘国栋,田强等.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及应用[J].云南化工,2018(3):61.
[5]孔忠.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探讨研究[J].云南化工,2018(2):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