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3——贺星龙》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榜样3贺星龙》观后感

《榜样3贺星龙》观后感

《榜样3贺星龙》观后感2020年11月12日泛亚勘探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专题节目,我深深地被触动了,节目对7位优秀共产党员、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每个嘉宾都登上初心台重读入党志愿书并宣誓。

专题节目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激荡了初心的力量,照亮了使命的方向,召唤着我们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

乡村医生贺星龙,一个别人眼中的傻子,始终用自己的医德和医技让自己成为一个乡亲们需要的医生。

他从医18年没挣到钱,却凭着对乡亲无私守护,收获了比亲儿子还亲最高的礼赞。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背烂12个医药包,骑坏7辆摩托,出诊总里程超过40万公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守着黄土、守护乡亲的一份初心。

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地温高达70摄氏度的火焰山,到最冷时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这些遥不可及的地方,都留下来了国测一大队成员的脚步,他们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山川沼泽,用足迹标注祖国的河流荒漠,他们用永不停歇的攀登和跋涉诉说着理想和激情。

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因为坚守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迸发出了榜样的无穷力量。

从一个个的光辉榜样里我不仅学到了榜样人物的精神、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同时也让我读懂了不忘初心的真正内涵,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弥足宝贵,激发起我对未来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将榜样作为自己的标杆,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立足本职,不好高骛远;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努力适应新业务新技能的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企业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党员老师学习《榜样》体会

党员老师学习《榜样》体会

党员老师学习《榜样》体会
村医贺星龙的事迹令我感触颇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贺星龙是大宁县乐堂村一位“80后”村医,很多人称呼他为摩托医生,每天他都会带上药包药箱,行走在村庄里,田间地头、大路边、房前屋后以及窑洞里的大炕,都是他行医治病的舞台。

从2000年行医至今。

十八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背烂了12个行医包,骑坏7辆摩托车,服务方圆28个村的农民,行程40多万公里。

但在贺星龙看来,这一切都是他的本职工作,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承诺。

;贺星龙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一名医者的职业精神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岗位上我也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于贺星龙事迹观后感【三篇】

关于贺星龙事迹观后感【三篇】

关于贺星龙事迹观后感【三篇】贺兴龙,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多乡乐塘村乡村医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贺星龙事迹观后感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贺星龙,36岁的乡村医生,秉持16年风雨无阻,不收阳医事,电话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服务。

截止今年,他骑坏6辆摩托车,背烂12个药包,服务28个行政村。

总行程40余万公里,印发4000余份传单和名片,停诊17万余人次,向孤寡,贫穷患者获赠药物价值4万余元,赊出药费5万余元。

用无私奉献高歌着一曲曲爱家乡、快乐父老乡亲的大爱之歌。

贺星龙1980年出生,出生在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乐堂是大宁出了名的贫困村,1996年,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

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

贺星龙12岁时,博纳瓦县他的爷爷去世了,那时爷爷才50岁科蚜,一场重感冒引起了肾衰竭。

“如果及时化疗,爷爷确实能活下来。

”从那时起,贺星龙就萌发了当医生的念头。

贺星龙考取卫校三年后,成绩优异的贺星龙主动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

贺星龙回来前,村里没出过一个专业医生。

贺星龙就成了“80后”乐堂村医。

贺星龙在当村医期间,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纸盒,行程40多万公里、不足以拖地球10圈……与许多年轻人相同,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挑选返乡当村医,死守着黄土,守护者乡亲,一死守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来,贺星龙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

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

村里人有事一招呼,贺星龙马上就赶过去。

有些乡亲付不起药费,贺星龙就记个账,但他从不催账,后来干脆把账本全都烧掉。

有人问贺星龙,你有行医的本领,为什么不出去挣大钱?贺星龙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

我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

《榜样3》中的每一名员,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了业绩,无论岗位有多么平凡,他们都有不灭的信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摩托车医生贺星龙的一句话:能为乡亲们服务,我感觉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贺星龙为了一个承诺,卫校毕业后返回家乡,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唯一一名乡村医生。

18年,28个村,为4600人的健康服务,用坏了12个行医包,骑坏了7辆摩托车,每天坚持24小时随叫随到,坚持不收出诊费,还经常为贫困有困难的村民垫付医药费,而自己家却非常清贫。

贺星龙医生用他的行动给了我们最完美的阐释:为人民服务!彰显了当代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因此,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镜,查找自身不足,时刻用“榜样”这面镜子审视自己,努力锻造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始终秉持在其位、谋其政,一心一意为民、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和自我突破,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篇2面对新冠病毒在中华大地的肆虐席卷,他们选择挺身而出,逆行出征,一张张请愿书写满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一次次坚守刻画了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员对于国家、人民的庄严承诺。

其中,我深刻感悟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面对毫无经验可借鉴的全新挑战,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无数如“张西京”、“张宏”、“杜云”等凡人英雄,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

虽然他们处于平凡的岗位,但在疫情防控这场斗争中,他们选择坚守,选择克服恐惧、挺身而出,选择做“英雄”去守卫祖国、人民,崇高的使命感驱动着他们无畏向前。

同时,我更加感恩于伟大的祖国。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会努力向榜样靠近,认真践行榜样精神,怀爱国之心,立强国之志,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积极奉献社会,踏实奋斗,时刻准备好自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守护祖国!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篇3榜样是什么?榜样是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带我驶向胜利的彼岸;榜样是灯,照亮人生的道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

学习收看榜样3专题节目有感八篇

学习收看榜样3专题节目有感八篇

学习收看榜样3专题节目有感八篇篇一贺星龙是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的村医,2000年20岁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实习后,放弃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选择回村当一名医生。

自此,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贫瘠偏远的吕梁山南麓,他以一名医生的一己之力,守护起黄河岸边28个村的百姓。

乡亲有病,他24小时随叫随到;付不起药费,他能免则免。

谈及原因,他说,是乡亲凑钱让我学医,是贫瘠土地上的乡亲们让我实现了梦想...连续三年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榜样》系列节目,正是指引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在前进道路上更好的“风向标”。

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引导我们自觉以榜样为镜为“风向标”,思想上永不错位、行动上永不缺位、作风上永不越位。

敢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我们要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细节着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是否忠诚,对群众是否尊重,对岗位是否尽责,对工作是否用心。

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让清心常驻、清风常在、清白常在,用扎实作风赢得群众的信拥护和支持。

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

致敬榜样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榜样精神融入灵魂、浸入血液,新时代学习榜样,时刻不忘民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篇二近日,在央视热播的专题节目《榜样3》,通过先进代表访谈、典型事迹再现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新时代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成为激发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榜样引领。

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作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需要《榜样3》里这样的榜样人传播的正能量作为8900万党员前进的“风向标”。

学习贺星龙心得_心得体会

学习贺星龙心得_心得体会

学习贺星龙心得24小时守护你看《榜样3》的时候,没有带纸巾,短短半个小时,泪水一次次模糊了眼睛。

影毕,一个乡村医生的名字深深映入了脑海——贺星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家给你一个苹果,你要还三个。

贺星龙是80后,20岁从卫校毕业后,回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贫瘠偏远的吕梁山南麓做了一名乡村医生。

他守护了黄河岸边28个村的百姓的健康,24小时随叫随到。

谈及原因,他说,“是乡亲凑钱让我学医,是贫瘠土地上的乡亲们让我实现了梦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在涉及切身利益时,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习总书记说,要“不忘初心”,共产党员要记得我们是从哪里走过来的。

没有当初乡亲们一毛一毛钱的支持,哪来学成归来的贺星龙,没有几十年前人民群众的支持,哪来今天万众支持的执政党。

“人家给你一个苹果,你要还三个”,贺星龙的爷爷和父亲这样教育他。

“不忘初心”,习总书记反复强调。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儿子,榜样的力量引领着全体党员倾尽全心反哺和报答人民母亲。

从县城到山村的“逆行”,医者仁心,乡亲们的健康无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多数乡村里面的年轻人都努力奋斗,走向三线、二线、一线城市,用金钱、职位来衡量人生的价值。

然而,贺星龙的成长,却在逆行,俯下身段,回馈土地,甚至“得不偿失”。

最初的诊所是将准备娶媳妇的一孔土窑洞腾出来的,听诊器、血压计、药品是拿卖玉米的400元钱、卖绵羊的560元钱换的。

行医十八年,他不收出诊费。

乡亲们多年赊欠药费的账本,他付之一炬。

同学聚会,他苍老寒酸。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问他,“值得么?”他略显羞赧地说道,“这些年是没有赚到钱,但赚到很多乡亲们的健康,值!”现今大城市里的人们都在讨论金钱和健康的关系,“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年老时用金钱换健康”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

于普罗大众而言,价值的天平在向“健康”倾斜。

然而,这兜兜转转的“健康”和“金钱”都归属于同一个人。

在贺星龙这里,是用“自己的金钱”去“换别人的健康”。

学习贺星龙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贺星龙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贺星龙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8年对一个人来说长吗?不长,因为转眼18成年!长,因为18年你踏过了万水千山!贺星龙同志的18年,是对自己初心的一种坚守,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守护着28个村庄、守护着4600多个乡村居民!这种救死扶伤的济世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

看完榜样3,对这位医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在这样缺医少药的地方,能够坚持下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虽然这个岗位是平凡的,但是确是当前最需要的。

坚守18年并且还将继续选择这条路走下去,这一点已经很令人钦佩!同时,24小时的随时待命,一有问题立刻出发上门看病的这样的一种做法更是令人敬佩!在他行医的过程中,骑坏过7辆摩托车,在难走的路上摔倒过很多次,身上也大大小小受过一些伤,但是这都阻止不了他前去救助百姓的心。

他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了心上,这是对百姓的承诺,也是他自己的坚守!这个不平凡的飞车医生放弃了其他可以赚更多钱的机会,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山村,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人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一位医生来为他们治病,因为这里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似乎除了他再也没有人愿意来,所以他挑起了这个重任,是回报这片土地,更是对这一方百姓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贺星龙同志更是为哪些看不起病的乡里百姓们免费行医送药,心中时时刻刻挂念着哪些没钱治病的百姓们。

除此以外,关心有困难的家庭,也是他一直在做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有需要帮助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是他的追求!这片土地离不开这样一位奉献的医生,当然他自己表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虽然这么多年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他身后有这么多的乡亲,真的也是很欣慰的一件事情!有能力来守护这些百姓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数十年日一日的初心,怀着医者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背上自己的医药包和药箱,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我们要学习这样的榜样,同时也希望想这样的山村可以更好的普及医疗,更多的人都要学习贺星龙同志的这种奉献精神,为一方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生病无小事,救人大过天!。

《榜样3》观后感800字

《榜样3》观后感800字

《榜样3》观后感800字
昨天我观看了《榜样3》专题节目,每一次观看以榜样专题的节目后,我都深受触动,榜样的故事,确实让人为之动容。

在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乡村医生贺星龙。

当年他面临着上不起学的困难,乡亲们纷纷拿来十元、二十元,终于凑足了学费,乡亲们对这个村子里考出去的孩子寄予了希望,那就是希望贺星龙毕业后回到村子里为乡亲们看病。

贺星龙没有忘记乡亲们的嘱托,18年来,他全心全意为乡亲们出诊看病,随叫随到,从不收出诊费。

多年来,自己垫付了十多万元医药费。

贺星龙有一双儿女,妻子也希望他离开村子去城里开诊所过,可是面对乡亲们不舍的眼神,妻子还是动摇了。

贺星龙,始终用自己的医德和医技让自己成为一个乡亲们需要的医生。

他放弃条件好的医院,从医18年没挣到钱,一直对乡亲无私守护。

这种精神,看似平凡,但能一直以来默默坚守,坚定理念、坚守初心,显得更为珍贵。

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我时常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做到“XXXX、XXXX”。

我想,对于国家而言,这是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对于事业而言,这是一种埋头苦干,敢于作为,把工作当事业来干、把单位当家来建的的精神情怀;对于普通党员而言,这是一种身在其位必谋其职,坚守岗位办实事的态度。

气象事业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民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如何发挥我们的专业精神,运用
第 1 页/ 共 2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榜样3——贺星龙》心得体会
《榜样3》用先进党员的平凡故事诠释了催人奋进的时代担当精神。

誓言在心,誓言就是使命。

宣誓意味着承诺。

先进典型总是把对党和人民的誓言刻于心、践于行。

山西临汾的乡村医生贺星龙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

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还为乡亲们垫付了10余万元的医药费,他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们,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平安。

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入党誓词须终身坚守,入党志愿书须不时重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理想信念,始终朝着入党志愿指向的梦想和目标坚定地前进。

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岗位,就意味责任在肩,就要负责到底。

榜样们牢记心中责任,拿出了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决心和行动。

缉毒神探印春荣作为武警战士,他从原来的军医转为缉毒战士,是服从组织需要,听从组织安排,多次卧底,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交给党组织,奋斗在第一线。

另外李元敏临危受命,出任盖买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大刀阔斧搞改革,整顿村干部工作作风,带领大家治懒治穷。

她把每个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把各族村民团结在一起,短短几年,便把盖买村从后进村变成了治村强村示范村。

榜样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责任重于泰山,强烈的责任心,来自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