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复习陈情表课件
《陈情表》上课课件 (共38张PPT)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
废离。
缠绕,这里
草褥子 医药
指疾病缠身
研读第一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父丧母嫁
夙遭闵凶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陈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
研读第二段 逮奉逮奉::敬到圣辞了朝;,沐浴清荐化举比因,。喻为优推蒙前秀荐受太人了才守清明臣的逵政荐察治举教臣,化推孝荐廉;
研读第三段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 故旧老人怜悯抚育 伏惟圣朝级以常孝用治的名敬天词语作下动,词凡,名做在词官故作动老词,,犹任职蒙矜育, 况 署 微臣,至孤本陋提苦图,自拔,宦过尊特达蒙,自为,拔因夸为尤 不擢甚矜 ,。名 宠气且命节息臣优。微徘恩弱少渥今徊命太,不喻仕 ,臣十阳奄进人分接亡岂伪的临优近敢朝国样近厚西子死,盘贱山亡,俘历桓。比,职,有郎至 所希冀。但生以命刘危夕日弱保,薄朝西不山奄,一气息息奄奄,人命危 浅,使朝动不用虑法,夕使。…臣…终无了祖母互,相无依以靠 至今日,祖母 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研读第三段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 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 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 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以“孝治”大理为依据,明确提 出“辞不复命”的原因。
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 之能事
研读第四段
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
臣臣私密尽情今节,望年于愿陛指四陛乞下天能十下终神准、之养有许地终日四。我神的完长, 臣心成,祖 之愿古处为义境报母 辛祖:。母养刘苦心今养刘今,酸义老苦:之年非送楚劳日九独的累短十蜀也有之。六人审,士乌察是及鸟,识别 二下州矜牧悯怜愚伯悯体诚所恤,见听明臣知准微,许志皇。天庶后刘土或侥实许幸所,共保鉴卒。余愿终 年陛。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

文学研究
《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 经典之作,近现代的文学研究 对于它的探索和发掘至今还在 继续。
文化研究
《陈情表》作为一篇历史文学 作品,其主题内容极为丰富, 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之 一。
学术研讨
《陈情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 讨的重头戏,中国文学、语言 文字学、文化研究等都对其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
汉文考究
《陈情表》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字词造意, 非常讲究汉文的壹字不落、切合宜言、充满 文化底蕴。
《陈情表》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
起草时期正是战国/汉武时期, 融合了当时诸多各派文化。
语言文化
文中使用的汉字、短语、句式 等是中国语言文学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
山水风光
诗、谣、歌、赋等文学种类良 莠不齐,但自然景观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气韵流转、通达至品 的展示人性的艺术手段。
《陈情表》的艺术手法
抒情体
《陈情表》追求“篇 章之意,闲凝于事”, 以抒发情感和真挚 之语文字之间的配 合。
叙事性
叙事性是《陈情表》 最显著、最重要的 艺术手法之一,在 加强情感表现的同 时,也满足了故事 的表达和传达。
对比法
《陈情表》在文化 背景、经历和情感 等方面采用明显的 对比手法,使文章 具有更强的冲击力 和表现力。
散文
《庄子》、《韩非子》等散文,豁达奇特、 掷地有声,风格各异、体裁纷呈,是中国文 学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赋
赋是古代中国文学的一种形式,它立意新奇, 善用比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情表》和诗歌、散文的关系
《陈情表》在使用词汇、抒情、语言等方面 受到了诗歌和散文的影响,而同时又在情节 和文体等方面融会贯通,形成独有的文学艺 术特色。
《陈情表》实用详细优秀课件ppt

修辞分析
1 排比句
陈情表运用大量排比句,增强文本的语言节奏,使人听着格外地动人心弦。
2 夹叙夹议
陈情表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实现作者的启发性目的。
3 典型寄托
文章引用了「周至恭」的父辈名字,牢记使命的主旨贯穿全文。
现代阅读体验
生动的情景
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场景, 理解更深入。
应用广泛
团体阅读
读者可以在对比当今社会,感 受到文章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艺术
当时文学艺术表现出多样性, 贯穿了古典、哲学、神话和历 史等方面的思想,并且深刻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氛 围。
文本解析
陈情表的解读
《陈情表》文辞华丽,意蕴 深远。它深刻地反映了诉求 方的真挚之情,其「臣心一 片磁石无针」的耿直壮烈, 振奋人心。
它诉说的并不仅仅是蜀汉的 苦难,更包含一种思想,培 育了一种精神。那便是在任 何困难面前,都不能因此失 去信心和气节,而要凭此鼓 劲士气,反而在困难面前加 倍奋勇拼搏。
分享和交流对这篇文章有不同 深入理解的人,能够彼此启发。
课件展示
1
创意动画
漂亮动人的动画效果不仅能够展示主题,同时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思维导图
深入浅出的思维导图,可以更直观的展示本文的主旨和内容。
3
独特布局
在文本排版和图文排版方面有一些非常棒的灵感。
《陈情表》实用详细优秀 课件ppt
本课件为您详细讲解《陈情表》的歷史背景、詞句解析、修辞分析,使您更 深入地了解作者、文章背後的真正含义。现在让我们一同来进入《陈情表》 美作者与背景
《陈情表》是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诸葛亮所写,用于阐述确困难而有诚意的请求。 其时,三国鼎立,吴、蜀、魏之间关系紧张。
《陈情表》复习课件

蒋干
蒋干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创作背景
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曾向荀彧咨询过,荀彧命 令蒋干前往东吴。
内容概述
致意
陈孙二位:昔者先帝受命于天,承至治平之绩,师道之优势,聪明智达之志。
陈情
而今四海之内莫不称腐败,痛哭于切齿之中。疆场之上,功业所建;武略所陈,非臣之力也。
希望
夫权之所在,偏是区区,望尽于海角;而诸葛之、司马之、陈震之任,此皆大国之相国,达 士之奇才也,而一旦兵戎扰攘之时,所赖为辅弼者,此皆微贱之臣子,不耻相与为缔盟。
重点记忆一些重要的字句和意 义,并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
联系
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了解 其发展和遭遇,加深对文章的 理解和记忆。
《陈情表》复习课件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 作者、内容、主要人物、意义、学习建议等方面。
背景介绍
1
汉朝末年
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汉献帝被董卓废黜。
2
荀彧命蒋干劝降刘备
刘备向东吴孙权借兵,孙权不答应。
3
蒋干写了致孙权的信
蒋干写的信就是《陈情表》。
作者和创作背景
分析与解读
1 感情真挚
蒋干在表述情感时,非常 真实自然,情感深沉且感 人至深。
2 富有文学价值
《陈情表》的语言优美, 蕴含大量文学技巧和修辞 手法。
3 历史价值
《陈情表》具有重要的历 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的政 治氛围和思想观念。
学习和复习建议
背景
理解时代背景和文要人物和事件
1
蒋干
蒋干在刘备东征时,由荀彧命令前往东吴劝降孙权。
2
范滂
范滂是东吴中的一位官员,强烈反对与刘备联盟。
陈情表优秀课件复习课件.pptx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 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 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 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而 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 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 有离开过她。
第7页/共39页
分析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矜 1、犹蒙矜育 2、不矜名节
(怜 惜) (夸耀)
3、愿陛下矜悯愚诚。 (怜恤)
4、锄幽棘矜
(矛柄)
第36页/共39页
七、名句集粹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4、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第37页/共39页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4、誓死报效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第23页/共39页
具体研习第4段
1、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 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 法的?
2、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3、贯空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顺)
第24页/共39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 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
荣 ,举臣秀才。臣 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以供养无主 ,辞不 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
赴命。诏书特下 , 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
拜臣郎中 ,寻蒙国 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
恩 ,除臣洗马。猥 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
以微贱 ,当侍东宫 ,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
侍东 县逼 私情
,
一天比一天
陈情表复习课件

家族观念
陈情表中体现了家族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了对家族的深厚感情,强调了家族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陈情表中的家族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 极作用。
家族观念在陈情表中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
儒家思想
陈情表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君王应尊重和提倡孝道。
作者介绍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他是西晋初年的官员、文学家、书法家,以擅长写隶书和章草而著名。 李密曾任太子洗马、尚书令等职,后因病辞职回到故乡,致力于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以文辞优美、情感真挚而著称,是西晋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三 国时期,战乱 频繁,百姓流
陈情表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培养人们的情感智商和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道德启示
陈情表所体现的忠诚孝义 陈情表所传递的感恩思想 陈情表所强调的家庭责任 陈情表所倡导的诚信原则
社会价值
陈情表所体现 的忠诚、孝义 等传统美德, 对现代社会仍 具有重要意义。
陈情表所反映 的家族、亲情 观念,对现代 社会人际关系 仍有启示作用。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陈情表复习课件
汇报人:
CONTENTS
目 录
01 陈情表背景 02 陈情表内容解析 03 陈情表中的文化内涵 04 陈情表的文学价值 05 陈情表的现实意义
01
陈情表背景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九品中正制盛行,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寒门子弟难以出人头地 儒家思想逐渐衰落,道家思想逐渐兴起,影响文学创作 骈文盛行,追求形式美和辞藻华丽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复习课程共50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复习 课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
《陈情表》(课件)

《陈情表》(课件) xx年xx月xx日•引言•《陈情表》的概述•《陈情表》赏析目录•比较阅读•结论及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特点《陈情表》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影响和价值研究《陈情表》对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研究目的23深入了解《陈情表》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分析《陈情表》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探讨《陈情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03通过比较和分析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陈情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研究方法01收集和研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了解《陈情表》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02阅读和分析《陈情表》文本,理解其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02《陈情表》的概述李密(公元224-287年),字令伯,三国时期蜀汉文学家,曾任过曹魏的郎官等职。
作者介绍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为曹魏所灭,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为了不仕于敌国,李密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
创作背景《陈情表》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主题李密通过向晋武帝陈说祖母抚育自己的劳苦功高以及自己难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表达了辞官以尽孝道的决心。
思想内容文章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晋武帝尽孝养老,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陈情表》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文章情感真挚,表达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孝顺之心,以及恳切的陈情言辞。
《陈情表》的艺术特色语言特点文章运用了生动的对偶、排比、叠词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流畅,形象生动,读来朗朗上口,极具文学价值。
结构安排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为总领,以“愿乞”、“愿矜”、“愿闻”等系列陈情言辞为分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03《陈情表》赏析情节曲折多变文章以作者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陈情、叙事、寓情于事等多种手法,使情节发展曲折多变,扣人心弦。
结构严谨完整全文围绕“陈情”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孝情”贯穿全文,结构严谨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谨拜表以闻
(1)介词: ① 把、拿。②用。③凭借、靠。 ④凭……身份。 ⑤因、由于。⑥按照、依据。 ⑦在、从。⑧和、跟。
难点:以用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或“由于”时,
有 的是介词,有的是连词,较难辨别。例句:
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类术语总结: 授予官职: 拜、除、授 调动官职: 转、徙
官吏初到任:下车 官员请辞:致仕、告退、归故里、乞骸骨
京官外调: 出 推举官员: 举、荐 征召官员:征、召、辟
表提升的:擢、拔、升、迁 表降职的: 贬、左迁、迁谪、谪、逐 表罢免的: 夺、黜、罢、免、去、废
高考迁移 1、……累迁吏部侍郎 2、……出为同州刺史 3、……上书乞骸骨
背诵默写
默写名句
• 1.【2009山东】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2010安徽】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 • 3.【2011江西】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 4. (2013年广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 5.(2012山东)臣生当陨首, 。 • 6.(2012湖北)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7.(2015湖北)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 复习目标 •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一词 多义)、词类活用 • 2、掌握重点虚词及特殊句式。 • 3、翻译重点句子 • 4、背诵默写全文
近几年高考情况
(12山东)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亲自 但以刘日薄西山 句子翻译: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12江西)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2安徽)值母病笃 笃:严重 (12广东)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11辽宁)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11江西)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10全国)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10山东)遽薄京师 薄:逼近 (10江西)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3)副词: 通“已”。已经、太、甚。 (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 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拓展训练
• • • • • • • • • •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 不赂者以赂者丧 4、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6、余船以次进 7、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9、木欣欣以向荣 10、 作《师说》以贻之
• 考纲解读 • 2015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 文”。 • 1.理解 B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 省略和词类活用。 •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分析综合 C • (1)筛选文中的信息 •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陈情表》课内素材积累:
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不赴职,《陈 情表》写得入理入情 。 写作适用角度: 从李密角度思考 1、百善孝为先 ;2、语言的艺术 3、善意的谎言 4、 情与理 5、取舍 6、真诚的力量 7、面对选择 从晋武帝角度思考 1、宽容的力量 2、气度 3、尊重 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 1、感恩 2、源泉 3、当今孝文化的缺失的反思
• 小结:从近年高考来看,本课中出现的有 关官职任、升、降等词出现频率较多,默 写有几个句子不同省份多次考到。另本文 乃臣子向皇帝上书,注意一些谦辞和客气 的说法。 • (夙、见背、夺、躬、鲜、吊、婴、逮、 寻、笃、矜、薄、庶、胜) • 虚词:以 • 官职:拜、察、举、除、拔、擢
检查落实
重点语言知识
(2013山东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 (2014全国 )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 不忘 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 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 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链接: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陈情表》 (2014山东 )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舅夺母 志《陈情表》) (2014四川 )C.老而弥笃 笃:执着 (2014四川) D.不足传之好事 (代词) 外无期功强 近之亲《陈情表》(的) (2015福建) D 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终鲜兄 弟《陈情表》) (2015浙江) B 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陈情表》
躬亲:名词作状语,亲自。 躬亲抚养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刘病日笃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凶丧之事 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无以终余年 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保卒终年 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点石成金【运用示例】 : 1、以退为进的智慧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 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 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 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 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 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激与孝情."尽节于陛 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 ,得以报达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 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①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耶?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①句中的“以”用在单句中,是表原因的介词,和 “一壁之故”组成介宾短语作“欺”的状语。②句中的 “以”用在复句中,和“不知忠臣之分”组成表示原因 的分句,“以”和后一分句的“故”相关联,“以”是 表原因的连词。 介词位居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连词位居词语与词 语、句子与句子之间;介词去掉,句意难以畅通,连词
突破实词 “见”
•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石钟 动词,看见 山记》 •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 动词,会见 门宴》 • 3.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论 语》 动词,拜见,谒见 • 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动词,召见
• 5、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 动词,通"现",出现,显现。 • • 6、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我与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去”,“拥火” 是“入”的方式,作状语,因此是修饰关系。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表示目的关系。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平坦又近便,游人就多”,“以”译为 “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是并列关系。 ④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谈笑”表明“死”的状态,表示修饰关系。 ⑤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该句译为“每个人都严肃地站着听”,“竦立”是 “听”的状语,表示修饰关系。
1动词“以为”“认为”;2动词“用”;3介词“因为”“由于”;4介 词“在,从”;5介词“拿,用”;6介词“按照”;7连词,表并列;8 连词,表因果;9连词,表修饰;1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陈情表》课内素材积累: 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不赴职,《陈 情表》写得入理入情 。 写作适用角度: 从李密角度思考 1、百善孝为先 ;2、语言的艺术 3、善意的谎言 4、 情与理 5、取舍 6、真诚的力量 7、面对选择 从晋武帝角度思考 1、宽容的力量 2、气度 3、尊重 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 1、感恩 2、源泉 3、当今孝文化的缺失的反思
名词,见识,见解。
• 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表被动
• 8、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陈情表》
副词 偏指动作一方,我
浅薄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 迫近 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 3.薄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 轻视,看不起
终 保卒 余年 . 步兵,士兵 戍卒 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 4.卒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 终于,最终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 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 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 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 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 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 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 情 臣之辛苦
•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重 任,这实在不是我肝脑涂地所能够报答皇上 的。
•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 •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拳拳之 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拓展: 与官职相关的词语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拜臣郎中 除臣冼马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 • 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 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 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 得不到准许.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 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到了风烛残年,奄奄 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境地。
2、祖母用关爱为李密打造一镜,成就了李密天下至孝的 美名.李密自幼痛失双亲,伶仃孤苦.祖母刘氏悯其不幸, 躬亲抚养;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苦心教导,至于成立.祖母 的关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骨肉之情,仁厚之心,使李密学 会关爱之理,孝悌之道,使李密面对高官厚禄浩荡皇恩不 为所动,使李密恳切陈情恳求尽孝的孝举千载流传.祖母 的关爱不就是栽培李密成才,成全李密美名的一面宝镜 。 (话题:买镜。0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