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智能手机的设计
智能手机总体结构设计

智能手机总体结构设计作者:金晓春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13期摘要:自从2010年IPHONE4风靡全球之后,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它已经深深影响并改变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仅仅深圳就有数百万与手机相关的从业者。
2014年以来超薄超窄边框成为设计的主流,做超窄边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屏占比。
超薄超窄边框总体方案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手机较早一批的手机设计者,希望将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写出来,给新设计者提供较为全面的设计理论。
关键词:长度核算;宽度核算;厚度核算;窄边框;屏占比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手机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先确定手机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就是确定手机的框架结构,是整个结构设计的灵魂。
智能手机总体方案设计的精髓就是尺寸长、宽、高的确定过程。
手机的屏占比要做大,就要尽量缩短手机显示区以外的黑边框部分。
这样手机长度要尽量短,宽度尽量窄。
一、长度(L)核算手机的长度一般由LCD或者PCB加电池决定的。
1 LCD决定长度L1,详细核算如图1所示。
L1=2.5+A1+0.8+A2+A3+A42.5:指前后摄像头(CAM)距离机壳外表面的距离;A1:前/后摄像头的长度尺寸;0.8:由CAM与机壳固定筋的间隙0.1加上固定筋的最小壁厚0.6再加上固定筋与LCD的间隙0.1组成;A2:LCD长度;A3:天线净空长度;A4:普通设计一般为0.2间隙加上电池面壳壁厚1.2,A4=1.4;如果要追求大屏占比,就要缩窄边框,机壳就要做金属外框,金属框可作为天线的一部分,这时A4=02 主板加电池决定长度L2,如图1所示。
L2=2.5+A1+0.2+LB1+LB2+LB3+ LB4+A42.5:指前后摄像头(CAM)距离机壳外表面的距离A1:前/后摄像头的长度尺寸;0.2:间隙;LB1:PCB长度;LB2:电池长度;LB3:天线净空长度;LB4:电池与PCB的间距;A4:普通设计,A4=0,超窄边框设计A4=0;然后比较L1、L2的大小,其中值最大的为手机的长度。
2024年最新手机科技:探索未来智能手机的革命

2024年最新手机科技:探索未来智能手机的革命1. 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进化,2024年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移动通信时代。
在这个时代,智能手机将继续引领技术革命,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乐趣。
本文将探索未来智能手机的革命性技术、设计创新以及用户体验的改善。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2024年最新手机科技,并展望未来智能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革命性技术、智能手机设计、用户体验改进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的概要和目标。
随后,在革命性技术部分,我们将讨论折叠屏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整合以及生物识别新功能。
接下来,在智能手机设计部分,我们将探讨窄边框设计趋势、可持续发展材料应用以及完全无线连接概念。
然后,在用户体验改进部分,我们将阐述人工智能助手创新应用、增强现实功能优化以及心理健康关注与解决方案。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收获与启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科技革新对社会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2024年最新手机科技的革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未来智能手机发展趋势的视角。
通过分析和讨论不同领域的创新技术、设计趋势以及用户体验改进,我们可以描绘出未来智能手机可能带来的变革,并预测其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关未来智能手机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启示,并引导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这些科技革新。
2. 革命性技术:2.1 折叠屏幕应用:随着2024年的到来,我们将目睹手机科技领域中的一次巨大突破——折叠屏幕的应用。
这项技术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携性和灵活性。
折叠屏幕手机能够在需要时展开成为平板电脑大小的屏幕,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进行多媒体娱乐、办公工作和其他复杂任务。
而当用户需要携带手机时,它们可以轻松地折叠成小巧便携的形态。
这种设计将满足人们对于大屏幕体验和小尺寸便携性之间需求的平衡。
中国手机排行榜前十名参考

中国手机排行榜前十名参考国产手机排行榜NO.1.华为P9外观方面,华为P9采用5.2寸1080P分辨率屏幕,超窄边框设计;机身背面拥有金属磨砂、高抛光两种金属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华为P9首次采用在金属表面进行五层陶瓷镀层技术,让金属拥有更独特光泽效果。
镜头方面,P9搭配双1200万像素后置镜头,f1.9大光圈(能拍摄更好焦外虚化效果),以及前置800万像素镜头(P9 Plus独享自动对焦,可方便自拍);其中后置镜头拥有双光学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分别负责色彩和锐速以及画面细节,能控制早点、提高画面亮度和提升宽容度)和智能混合对焦技术(智能快速对焦)。
硬件方面,P9配备5.2英寸1080p屏,标配麒麟955处理器+3GB内存+32GB/4GB RAM+64GB存储组合,电池容量3000毫安时;P9 Plus为麒麟955处理器+4GB RAM+64GB存储组合,机身电池容量为3400毫安时,拥有Type-C接口的快充,可以实现充电十分钟通话五小时。
国产手机排行榜NO.2.魅蓝NO.te3魅蓝NO.te3主打“快的漂亮,薄的持久”,除了银、灰还新增金色的机身颜色,操作手感更是舒适。
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的腰圆home键,Flyme应用加密、mPay支付以及mBack交互功能完美融合。
拍摄方面,魅蓝NO.te3配置了500万前置摄像头+1300万主摄像头,最快0.2秒PDAF相位对焦,还有fotonation算法的加持以及P10某某某像算法的加强,连拍表现可圈可点!配置方面,403PPI+5.5寸1080P全高清大屏+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耗电更少、反应更快、外观更薄。
其搭载全新一代HelioP10处理器,8核CPU,再搭配Mali-T860某某某形处理器以及辅以2GB/3GB运行内存,可完美运行多个大型程序!国产手机排行榜NO.3.华为Mate8华为 Mate 8屏幕尺寸达到6英寸,对于看大片来说,显然该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本机采用了 2.5D弧面屏,而且屏占比达到80%,这使得该机从初印象来说,已经能够得到高分。
iphone 6 百科

1技术改进屏幕提升iPhone6屏幕尺寸设计为4.7和5.5英寸两个版本。
iPhone6 实物图(9张)充电改进分析师Matt Margolis预测苹果会采用太阳能来提升iPhone 6的电池寿命。
Margolis认为,苹果2014年在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的蓝宝石玻璃,将会内置太阳能电池。
Margolis的结论建立在不同的现实事件,包括苹果在2013年的一份专利,这份专利涉及的便是集成的触摸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
但这份专利没有包括如何将收集的太阳能传送到电池。
iphone 62013年10月份还有后续专利,涉及太阳能触摸屏面板,具有电源管理系统,可从太阳能电池板接受电能。
其他事件还包括,苹果公开招聘有太阳能行业经验的薄膜工程师,这是在苹果与GT Adeddvanced Technologies就蓝宝石显示屏签订协议之后。
此后,苹果还表示2014年财季部分预算会用于购买“前沿”的激光器,会用于太阳能电池。
最后,台媒称富士康搞定10000部蓝宝石屏幕iPhone6。
苹果采用蓝宝石玻璃或许的确暗示iPhone6会有某些新的创新,iPhone6或许会采用太阳能延长电池寿命。
处理设备苹果iPhone6的处理器规格也在网上曝光,消息显示苹果iPhone6将会采用A8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20nm工艺制程,性能表现出众。
此次曝光的这款型号为A8的处理器是一款四核处理器,具体的信息暂时还没有曝光,据悉为了保证手机的性能更进一步,苹果此次将会为iPhone6配备2GB内存。
屏幕分辨iphone 6.分辨率Display Searcher给出了下代iPhone6或将配备4.7英寸以及5.5英寸LCD屏幕。
分辨率提升4倍,既长宽各翻一倍为2278 X 1280,达到1080P的标准。
屏幕设计2013年11月4日极特先进宣布与苹果签订多年蓝宝石材料供应合约。
即将拥有/经营ASF 熔矿炉以及相关设备、在苹果亚利桑那州厂生产蓝宝石材料,极特将自2015年起分五年陆续出货给苹果。
华为P10P10Plus详细评测

华为P10/P10 Plus详细评测2016年推出的华为P9家族首度与徕卡合作,为P系列的拍摄质量提供保证,同时让华为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被誉为消费者电子产品领域的年度最佳CP。
2017年推出的华为P10/P10 Plus同样被寄予厚望,更为注重拍摄上面的表现,而且还提出了“人像摄影大师”的口号。
以下由店铺带大家来看一下这款全新旗舰。
华为P10/P10 Plus详细评测配置简述作为年度旗舰产品,华为P10搭载麒麟960处理器,辅以4GB RAM+64/128GB ROM,适配的EMUI 5.1系统、Ultra Memory技术大幅提升应用启动速度。
正面为一块5.1英寸全高清屏幕,拥有极窄的边框;整机厚度仅为6.98mm,放入3200mAh电池,支持Super Charge快充。
华为P10配置参数CPU 麒麟960八核处理器+微智核i6协处理器GPU Mali-G71 MP8RAM 4GBROM 64GB、128GB(支持最高256GB存储卡扩展)屏幕 5.1英寸 1920x1080 NTSC色域达96%摄像头后:2000万(黑白)+1200万(彩色),F/2.2徕卡镜头,支持OIS光学防抖前:800万像素,F/1.9徕卡镜头系统 EMUI 5.1(Android 7.0)电池容量 3200mAh,3.5-5V/5A快充网络制式双卡双待全网通,支持移动、联通、电信4G+/4G/3G/2G网络尺寸重量145.3×69.3×6.98mm 145g机身配色钻雕金、曜石黑、钻雕蓝、玫瑰金、陶瓷白、草木绿特色功能Huawei Pay、Huawei Share、天际通、指关节手势、2倍双摄变焦华为P10还带来更专业的人像摄影,后置2000万像素(黑白)+1200万像素(彩色)的徕卡双摄像头,加入OIS光学防抖技术,并支持2倍双摄变焦。
前置相机也升级为徕卡镜头,拥有F/1.9大光圈,加入人像摄影和智能广角自拍模式。
三星GALAXY S5的产品介绍

使用更便捷—Smart Pause(智能暂停)
暂停、播放不再用触屏! 你还在 吗?
点击暂停 轻轻扭头即可实现
智能暂停
看视频被打扰
使用更便捷—Air View(浮窗预览)
只需将手悬停在屏幕上 方,无需打开程序即可 快速预览邮件、日程、 图片以及视频
使用更便捷—Air Gesture(手势感应)
手势感应,让你成为指挥官
手机前后摄像头同时工作,并且可以同时在一张照片上得 到体现,给您双倍的乐趣
生活更有趣- Sound & Shot (留声拍照)
当您拍照时,还可以记录下当时的声音,让您事后回看时 更能身临其境
사진 촬영 시 녹음
生活更有趣-轨迹拍照( Drama Shot )
轨迹拍照:动态物体截取不同时间段的静态影像,并体现在一张照片
up
传输速率 802.11g/n
支持遥控功能 可以与其他家用电器进行连接并且控制 -2007 年 避免因找遥控器让您晕头转向
WIFI 直连
802.11ac的标准, 能实现HD视频视频 同步家中的多个用户, 快速备份大型数据文 件,无线显示,与 4G/LTE一起运作, 提供更快速的同步应 用。
生活更有趣—Dual Shot(双镜头拍摄)
S系列的销量终于突破了
一亿
目录
奢华外观—炫薄机身
延续GALAXY S系列经典外观 配以质感出众的暗纹设计
奢华外观—炫薄机身
145g
199g
S5
小米红 米NOTE
奢华外观—完美的视觉体验
‐ 更大的电池容量 & 更纤薄的机身 ‐ S4采用窄边框设计,机身尺寸不变化,
屏幕尺寸变更大
‐ 5.1英寸大屏幕,视频、游戏更丰富
窄边框智能手机的设计

窄边框智能手机的设计手机从九十年代末发展到今天,从最开始仅能作为通话工具,到现在智能化到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每年手机都会出现新的卖点。
目前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手机的时候越来越最关注屏幕是否够大、边框是否够窄,而大边框小屏幕的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老土”设计的代名词。
随时时间的推移,屏幕与机身正面占比的比例也就是屏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以三星Galaxy Note 2与Note 3为例,虽然两款产品为同一系列,但是屏占比已经从原来的68.4%提升到了74.6%,整个机身的边框占比缩小了近6%。
而谷歌Nexus系列产品也遵循此规律,从Nexus 4的66.8%提升到了Nexus 5的72%,边框同样缩小了5.2%。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都不断地强调屏占比,不断地把窄边框拿出来炫耀。
事实上,早在iPhone6上市之前,网上铺天盖的谍照都在围绕屏幕与边框做话题,目前的技术虽不足以支撑量产出无边框手机,但随着显示技术和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手机屏幕在整个机身上的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从最初的二分之一到现在超过四分之三,手机的边框和按钮占比变得越来越小。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一些大手机厂商甚至号称已经将屏占比做到83%。
目前无边框面临着误操作、屏幕可靠性、合理结构设计等技术壁垒,而且也对传统手机制造工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这并不能阻止智能手机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更不能阻止智能科技对手机制造工艺的突破,无边框设计将是未来手机行业的一大趋势。
介绍了这些,有必要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屏占比。
手机的屏幕占据手机整体前面板的相对比值,就叫屏占比。
计算公式:屏占比=屏幕面积/整机面积。
按照公式,得出的数值越高,屏占比越大,而相对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
要设计出一款窄边框手机,触摸面板(简称CTP)、手机屏幕(简称LCD)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超薄超窄边框手机的出现,促进了触摸面板CTP和液晶面板LCD的技术革新。
华为荣耀X1怎么样 完美测评来分析

华为荣耀X1怎么样完美测评来分析为荣耀X1,说到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早在今年MWC 2014展会上,华为就已经向外界推出首款手机平板跨界产品,而华为荣耀X1在MWC上可谓出尽了风头,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既然定义为跨界产品,那么这款荣耀X1究竟是手机还是平板颇引人争议。
小编个人更倾向于它是一款大屏手机,理由有二:一是荣耀X1维持了手机的基本布局和握持体验,不仅保留了听筒、麦克风等元素,系统更是以竖屏为主界面,与其他智能手机类似,而平板更趋于横屏的体验;二是荣耀X1的命名归属了华为荣耀系列,众所周知荣耀系列是华为旗下最出名的手机品牌之一,因此说到底华为荣耀X1本质上还是一款大屏幕的手机。
下面就具体给大家详细分析下这款备受瞩目的华为新大屏手机荣耀X1的配置。
华为荣耀X1外观——轻薄机身+窄边框设计华为荣耀X1第一眼望去,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巨大”的身材。
说“巨大”也许比较片面,因为除了大屏外,荣耀X1其实相当的纤薄。
机身尺寸为183.5mm×103.9mm×7.18mm,7.18mm虽说在目前手机行业谈不上极致轻薄的厚度,但已处于行业前列,何况还是个7.0英寸屏幕的“大家伙”。
华为荣耀X1开箱握在手中分量十足华为荣耀X1和iPhone 5S的对比华为荣耀X1在拥有巨屏的同时也拥有不俗的设计工艺,窄边框设计让整机尺寸得到较好控制。
左右边框厚度为2.99mm,上下边框为对称式,屏占比高达80%,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屏占比在80%的机型。
窄边框设计,上下端对称荣耀X1正面简约荣耀X1屏幕虽大,但是机身厚度控制的很好,仅为7.18mm荣耀X1下方的Micro USB接口和Mic位于机身偏右的地方荣耀X1纤薄的机身出于窄边框设计,华为荣耀X1正面看上去非常简约。
除了屏幕上方必备的听筒、前置摄像头、光学距离感应外,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
手机背面采用三段式设计背部摄像头位置翻到手机背面,华为荣耀X1采用三段式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窄边框智能手机的设计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屏幕越来越大,边框越来越窄,几乎整个手机的正面都要被屏幕所覆盖。
甚至还有一些概念设计图将手机设计成了三面都是屏幕,也就是所谓的无边框设计。
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完全做到无边框设计,只能做到将边框设计得尽量的窄。
那么如何设计窄边框手机呢?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手机设计者,希望将作者结的设计方法写出来,给新设计者提供较为全面的设计理论。
标签:窄边框;屏占比;INCELL;ONCELL
手机从九十年代末发展到今天,从最开始仅能作为通话工具,到现在智能化到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每年手机都会出现新的卖点。
目前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手机的时候越来越最关注屏幕是否够大、边框是否够窄,而大边框小屏幕的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老土”设计的代名词。
随时时间的推移,屏幕与机身正面占比的比例也就是屏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以三星Galaxy Note 2与Note 3为例,虽然两款产品为同一系列,但是屏占比已经从原来的68.4%提升到了74.6%,整个机身的边框占比缩小了近6%。
而谷歌Nexus系列产品也遵循此规律,从Nexus 4的66.8%提升到了Nexus 5的72%,边框同样缩小了5.2%。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都不断地强调屏占比,不断地把窄边框拿出来炫耀。
事实上,早在iPhone6上市之前,网上铺天盖的谍照都在围绕屏幕与边框做话题,目前的技术虽不足以支撑量产出无边框手机,但随着显示技术和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手机屏幕在整个机身上的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从最初的二分之一到现在超过四分之三,手机的边框和按钮占比变得越来越小。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一些大手机厂商甚至号称已经将屏占比做到83%。
目前无边框面临着误操作、屏幕可靠性、合理结构设计等技术壁垒,而且也对传统手机制造工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这并不能阻止智能手机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更不能阻止智能科技对手机制造工艺的突破,无边框设计将是未来手机行业的一大趋势。
介绍了这些,有必要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屏占比。
手机的屏幕占据手机整体前面板的相对比值,就叫屏占比。
计算公式:屏占比=屏幕面积/整机面积。
按照公式,得出的数值越高,屏占比越大,而相对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
要设计出一款窄边框手机,触摸面板(简称CTP)、手机屏幕(简称LCD)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超薄超窄边框手机的出现,促进了触摸面板CTP和液晶面板LCD的技术革新。
过去CTP和LCD是分开的。
其中CTP有G+G、GFF、OGS等工艺,为了手机更薄,边框更窄,就希望CTP和LCD能做在一起,于是就有In-Cell和On-Cell两种技术。
相比In-Cell,On-Cell多了一层触控层,厚度会有一定的增加,G+G或GFF,或者OGS都终将被On-Cell取代,而On-Cell 只是In-Cell的过渡,最终只有In-Cell生存下来。
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等屏幕,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
成,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
保护玻璃,大厂商都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触控层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显示面板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液晶层,下玻璃基板。
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保护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
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玻璃基板+1层ITO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玻璃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
OGS屏幕、In Cell、On Cell屏幕,都是保护玻璃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层,所以更加轻薄。
这也正是区分In Cell/On 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
In Cell/On 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
追根究底,既然In Cell屏幕和On Cell屏幕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么该如何区分In Cell和On Cell?这跟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有关。
On Cell,就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上,三星几代Galaxy旗舰就是这么做的;至于In-Cell,则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下,一般是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代表机型是苹果的iPhone 5。
In-Cell、On-Cell、OGS因为不同的结构,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都有所不同。
下面是In-Cell、On-Cell、OGS的基本总结:(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
(2)轻薄程度,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虽然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
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3)屏幕强度(抗冲击、抗摔),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
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需要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
(4)触控灵敏度方面,OGS 比On-Cell/In-Cell屏幕都要好,但如果OGS技术不过关,超高的灵敏度反而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
对多点触控、手指、Stylus触控笔的支持上,OGS也是好于In-Cell/On-Cell的。
另外,由于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
OGS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
(5)技术要求,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
(6)良品率方面,之前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 5等产品的供货,但随着厂商不断投入,技术正在走向成熟,In-Cell/On-Cell屏幕的良品率与OGS已经处于同一水平,大规模出货不成问题。
目前行业里最窄边框的INCELL屏,边框能做到0.6。
为了保证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顺应潮流,机壳通常采用全金属壳设计。
由于市场对无边框的需求,所以如何设计出一款极窄边框的手机,就成了手机结构工程师在确定手机的总体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手机的屏占比要做大,就要尽量缩短手机显示区以外的边框。
这就意味着手机长度要尽量短,宽度尽量窄。
这就涉及到如何确定手机的长度和宽度。
下面重点讲述窄边框手机的长度和宽度核算。
(1)长度(L)核算
窄边框手机的长度是由LCD决定的,L=2+A1+0.5+A2+A3
式中:2:指前后摄像头(CAM)距离机壳外表面的距离;A1:前/后摄像头的长度尺寸;0.5:CAM与LCD的间隙;A2:LCD长度;A3:天线净空长度;窄边框设计时,前壳通常选用金属,金属由塑料分隔成4段,下面的一段通常作为主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宽度(W)核算
窄边框手机的宽度也是由LCD决定的,W=B1+2*(1.2+0.2)=B1+2.8
式中:B1:LCD宽度;在手机的宽度方向,LCD是对称放置的。
1.2:前壳壁厚;0.2:LCD跟前壳之间的间隙。
前面提到,目前ONCELL屏的最窄边框为0.6,按照上面的核算方法可以知道表面的盖板玻璃的最窄边框可做到0.8,这是目前手机能做到的最窄边框了。
不过可以通过ID设计,将盖板玻璃左右0.8的边框设计成黑色,这样在不点亮LCD的情况下,看上去就是无边框的设计,即使点亮屏幕的时候,0.8的边框看上去也是极窄的。
窄边框设计也增加了结构设计以及手机装配制造的难度。
ONCELL屏是很薄的,所以结构设计中如何保护好LCD,以及LCD与机壳的装配工艺也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金晓春,女,汉族,浙江省临海市人,现供职于宁波波导软件有限公司,外部职称:工程师,内部职称:高级研发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手机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