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46号(农业水利类267号)提案答复函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46号(农业水利类267号)提案答复函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46号(农业水利类267号)提案答复函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46号(农业水利类267号)提案答复函的摘要李新华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太原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倾斜支持太原市设施农业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发展,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

先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农计财发〔2023〕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农办计财〔2023〕16号),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二是完善用地政策。

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等,不断强化和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三是加大项目扶持。

农业农村部建立了融资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设施农业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支持太原市参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服务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用地保障,支持太原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二、关于将太原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2021〕46号),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明确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等布局。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镇区总体规划2010_2020(文本)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镇区总体规划2010_2020(文本)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镇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文本编制单位:重庆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8级第3实习小组编制时间:2011年1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性质、规模 (3)第三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3)第四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4)第五章镇区工程设施规划 (5)第六章镇区园林绿地与环境保护规划 (6)第七章镇区风貌规划 (7)第八章防灾规划 (8)第九章镇区消防规划 (9)第十章规划管理与实施 (10)第十一章附则 (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标为了贯彻重庆市和北碚区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有关要求,同时把柳荫镇建成北碚区东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镇和发展旅游服务业、商贸业为特色的重要中心镇。

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促进镇区与相邻乡村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特编《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镇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年限远期:2010-2020年。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逐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遵循科学定位,突出优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逐步推进,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原则。

第四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2000年);(四)《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2年);(五)《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六)《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2年);(七)《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2003年);(八)《北碚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第五条规划范围及内容本规划范围为柳荫镇镇区范围,幅员面积49.5公顷。

都市农业发展调研——以济南市天桥区为例

都市农业发展调研——以济南市天桥区为例

大桥 和桑 梓店两 个镇 是典型 的农业 乡镇 , 由于 农业机
的村庄 ,稍加 整修提 供可过夜 的农 舍或乡 村旅店之 类 的游 械化 大力推广 ,农 民有 了大量 的剩 余时 间外 出打 工 ,两镇
憩场所 ,让游 客充分 享受农 村浓郁 的乡土 风情和 浓重 的泥 的大 多数村 是经济 空壳村 。大量 农 民外 出和机械 化的使 用
供 观 赏 和 旅 游 ,面 积 比较 大 。( )观 光农 园 。这 种 类 方米 。天然 气 、煤 炭 资源 丰 富 。万 亩 无 公害 黄河 大 米 已 二
型 的特 点是 ,开 放农 业 园地 ,让 市 民观 赏 ,采摘 或购 置 。
形 成 基 地 、 黄 河 鲤 鱼 、 红 提 葡 萄 、 冬 枣 和 黄 金 梨 基 地 建
农 副产 品,满足城 市商 品性消 费需要为主 ,发展 水平相对 观光 园、荷塘 人家 、达 仁农场 等 7个 园区,都存 在基础 设
较 低 ,位 置居于城 市周边地 区 。而都市农业 是为 满足城 市 施 建设 薄 弱 ,发 展后 劲 不足 的现象 。内容 和 形式 大 多相 多方 面需 求 服 务 ,尤 以生 产 性 、生 活性 、生态 性 功 能为 像 ,一 个 院子 ,几 张 桌 子 、数段 栅 栏 、少 许水 面 就俨 然 主 ,是 多功 能农 业 ,发展 水平较 高 ,位置 在大 城市 地 区, 于 观 光农 业 、休 闲农业 、旅游 农 业等 ,都 是都 市 农业 的
( )政 府 投 入 不 够 ,融 资 渠 道 不 畅 二
1 、财 力投 入不 够 。据两 镇 的统计 ,近 年政府 对 纯农 映 、 山岛龙 形 、 旷野 阡 陌 、城 水交 融 的济 南 北部 新 综合 业 的投入非 常的少 。大桥镇 领导积 极行动 ,通过做 上级农 区 , 山东 的 “ 名 片 ”和 一 座 城 中 湖 , 也 将 变 身 “国 新 业部 门的工作,争取各级政府 资金达 1 0 万元 , 自筹资金 家 级 旅 游 度 假 区 ” 40 。 3 0 元投入到农 田水利建 设中 ,改 良治理耕地面积 2 2 5万 . 万 亩 。走 在 全 区农 业 综合 开 发 的前 头 。 ( )“一 河 ” 黄 河 沿 线 二 黄河沿 线也称 黄河风 貌 ,它将 以次生态 绿地和 自然 景

这城有良田营造文书

这城有良田营造文书

这城有良田营造文书在我国众多城市中,有一座以良田营造文书而闻名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与良田营造息息相关,不仅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程,还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介绍、良田营造背景、城市发展与良田营造关系、良田营造对城市建设的意义、良田营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概况。

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这座良田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古以来,这里的农业便发达昌盛,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变迁,这座城市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了现代都市农业,使得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良田营造作为这座城市的特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明清时期起,良田营造便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传统习俗。

良田营造技艺独特,选材严格,工序繁琐,旨在为城市营造一片绿色生态空间。

这种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元素。

城市发展与良田营造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良田营造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高了城市的生态品质。

良田营造所形成的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良田营造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有助于改善城市气候、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良田营造对城市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为城市打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得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优美的生态环境。

这种生态文化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此外,良田营造还对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它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彰显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对于居民而言,良田营造带来了诸多实惠。

首先,良田营造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

其次,良田营造带来的绿色生态环境,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最后,良田营造所形成的特色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良田营造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

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

北碚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北碚区柳荫镇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产业为主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比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柳荫镇1都市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

中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

主要以产品型都市农业为其主体,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农产品。

除此之处,也发展了服务型和体验型的都市农业。

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出了观光农园,垂钓乐园、森林旅游、观光牧场、租赁农园、少儿农庄、民俗观光村、民宿农庄等多种形式。

此外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天津等地也展开了都市农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了重庆主城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方向。

北碚是全国知名的生态模范城,在北碚发展建立“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与良性循环,它将是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一块重要的示范地。

北碚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都市型农业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抓,已委托中国农科院编制都市型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搭建都市型农业发展科技平台和人才智库。

根据北碚区功能定位,柳荫镇被确定为北碚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

2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2.1自然条件北碚区柳荫镇属深丘浅山地貌,以山地为主,分布有丘陵、河谷和平坝,海拨高度在 200~100 米之间,属沿江河谷地带冲积土,养分丰富,理化性好,易耕作宜种广,产量稳而较高。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04•【字号】巩政办〔2018〕20号•【施行日期】2018.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巩政办〔2018〕20号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巩东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6月4日巩义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18年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18〕4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协同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的安排部署,以实施乡村战略为契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实施“菜篮子”、田园综合体、湿地农业、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农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综合经济能力。

(二)发展目标1农业产业发展目标:2018年蔬菜、水果产量分别稳定在1.6万吨、2.8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分别稳定在2.7万吨、1万吨、0.4万吨;水产品产量稳定在0.5万吨以上。

2产业融合目标:力争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3个,培育郑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休闲农业接待280万人次,营业收入1.8亿元。

3项目建设目标:实施生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5大类,年度计划投资额约9亿元。

都市农业可研研究性报告

都市农业可研研究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工程2、工程性质:新建3、工程建设单位: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崔亚玲所有制形式:农业专业合作社4、建设地点: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5、建设期限:2021年1月-2021年12月6、建设规模:西安浐水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60亩葡萄、樱桃示范园新建工程,拟建设智能温室1座,葡萄拱形大棚60座,樱桃拱形大棚10座,喷灌系统70亩,葡萄避雨棚50亩。

工程建成后,年产葡萄177000公斤、樱桃50000公斤,其中:精品葡萄102000公斤,露地葡萄75000公斤;精品樱桃20000公斤、露地樱桃30000公斤。

7、工程建设内容:〔1〕新建智能温室1座,6连栋,面积2304 m2,48 m*48 m;〔2〕葡萄拱形大棚60座,含钢架,单座面积600 m2;〔3〕樱桃拱形大棚10座,单座面积600 m2;〔4〕喷灌系统70亩,其中:50亩葡萄,20亩樱桃;〔5〕葡萄避雨棚50亩,含钢架;〔6〕新打机井2眼,井深200m;〔7〕新修园区道路3200平方米,长800m,宽4m,水泥路;〔8〕电力线路600m;〔9〕购置250KV A变压器1台;〔10〕引进葡萄种苗40000株,樱桃种苗3000株。

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工程总万元,包括建设投资万元,全部流动资金万元。

本工程拟申请财政资金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7.88%);本工程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27.97万元(占总投资的62.12%)。

9、效益分析:%%%。

工程的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局?关于印发2021年农业工程申报指南的通知?;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3、中共中央国务院?切实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开展农民增收的假设干意见?;4、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开展的意见?〔农机发[2021]3号〕文件;5、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21—2021年〕的通知?〔陕政发〔2021〕1号〕;6、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7、?陕西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专项规划?;8、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西安都市农业开展的实施方案?;9、建设单位提供的根底资料。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l 北碚区农业科技发展 的现 状
“ 十一 五 ” 期问, 北 碚 区 全 面 开 展 农 村 综 合 改 革, 大力 发展 现代 农 业 , 以农 民增 收为 核 心 , 以重 庆 市生 态农 业科 技 产 业示 范 区建 设 为 重 点 , 积 极 发 展 优 势农 产 品及 旅游 农 业 产 业 ,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的
间互 动发 展 ; 五 是实 施名 优 鱼基地 建设 , 全 面提 高名
优 鱼产 量 , 全年生 产 中华倒 刺 鲍 ( 青波) 5万 尾 , 大口
鲶 苗种 6 0万 尾 。 1 . 2 建 设 示范基 地 , 组织 优质 农产 品认证 三 圣镇 作 为 北 碚 区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示 范 基
( 1 . 西南大学 , 重庆4 0 0 7 1 5 ; 2 . 中国致公 党重庆市北碚区委 , 重庆 4 0 0 7 1 8 )

要: 近年来重庆市北碚 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采取 生态农 业建设 、 建立 专家大 院、 发展示 范项 目等措施 , 科
技对农业生产 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调研发现 , 北碚区农业 科技发 展过程 中存在 着科技 含量不 高 、 接受新 品种新技 术的意识不够 、 产业宣传力度不够 、 品牌意思薄弱等 问题 。该文建议通 过实施品牌发展 战略 、 加 大结构调 整 以提高
链: 一 是 以无 公 害生 态农 产 品为重 点 , 新发 展无 公 害
北 碚 区高度 重视 和积 极 推进名 牌农 产 品和地 理
标志工作 , 新近通过 了东 阳镇街道蔬菜基地 ( 4 5 0 0 亩) 、 德诚养鸡专业合作社 、 柳荫镇 3 0 0 0亩蔬菜基
地 3个无 公 害基地 的认 定 , 以及槽 上 5 0个无 公 害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碚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北碚区柳荫镇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产业为主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比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柳荫镇1都市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

中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

主要以产品型都市农业为其主体,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农产品。

除此之处,也发展了服务型和体验型的都市农业。

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出了观光农园,垂钓乐园、森林旅游、观光牧场、租赁农园、少儿农庄、民俗观光村、民宿农庄等多种形式。

此外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天津等地也展开了都市农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了重庆主城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方向。

北碚是全国知名的生态模范城,在北碚发展建立“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与良性循环,它将是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一块重要的示范地。

北碚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都市型农业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抓,已委托中国农科院编制都市型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搭建都市型农业发展科技平台和人才智库。

根据北碚区功能定位,柳荫镇被确定为北碚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

2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2.1自然条件北碚区柳荫镇属深丘浅山地貌,以山地为主,分布有丘陵、河谷和平坝,海拨高度在 200~100 米之间,属沿江河谷地带冲积土,养分丰富,理化性好,易耕作宜种广,产量稳而较高。

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好,年平均气温 18.4 度,夏热冬暖,春长秋短,四季分明。

柳荫镇适合发展山区立体农业,适合种植花、果、桑,养殖猪、羊、牛、小家禽等。

图2.1北碚区柳荫镇土地利用规划图2.2区位条件柳荫镇地处北碚区东北部,嘉陵江以北,距北碚城区33公里,是旅客到金刀峡,胜天湖观光旅游的必经之地,也是北碚所辖金刀峡、偏岩、三圣、石坝四镇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幅员面积63.83平方公里,辖7个村、169个合作社,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万人。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6元。

图2.2北碚区柳荫镇区位图2.3交通条件柳荫镇主要有碚金路与北碚相通,距离约33公里,同时通过三圣、复兴与渝北两路相通,距离47公里。

2012年开建的渝广直线高速将通过柳荫镇,到时柳荫到距北碚城区、重庆市中心和江北国际机场均在半个小时车程内。

三环高速长寿到合川也将通过柳荫到达合川的清平镇。

交通方便快捷,区、乡级公路相互联接至所有村镇。

2.4科技条件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研所及重庆市园艺良种作物繁育推广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均建在北碚。

这些科教单位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拥有多项优势科技成果,多年来己与柳荫镇有关部门和生产基地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紧密的合作关系。

2.5政策条件自2013年起,北碚区设立1500万元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林果、花木、蔬菜等产业发展。

3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3.1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1)种植无公害蔬菜。

投资近50万元打造6个蔬菜示范点,面积1680亩,新增蔬菜合作社2个;糯玉米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成功注册10组蔬菜商标;积极对接盘溪农贸市场,每月外销蔬菜约1500多吨。

图3.1柳荫镇无公害蔬菜(2015年4月28日拍摄于柳荫镇痳柳河蔬菜专业合作社。

上图依次为无公害蔬菜:番茄、黄瓜、辣椒、南瓜、无藤南瓜。

)(2)搞生态养殖。

年出栏波尔山羊、黑山羊6000多只;嘉陵江名优鱼养殖基地达到150亩、鱼鳖混养基地100亩;内年出栏野猪近100头,火鸭、大雁500多只。

(3)发展龙头企业。

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的亮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近600万元,占地400余亩,打造以蔬菜种植、猕猴桃生产加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引进银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打造了300亩金银花基地,年生产、加工金银花茶、金银花药材50多吨。

图3.2柳荫镇无公害蔬菜基地(2015年4月28日拍摄于柳荫镇痳柳河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图3.3柳荫镇红心猕猴桃基地(2015年4月28日拍摄于柳荫镇亮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藤树猕猴桃基地)(4)投资近5000万元,占地约3000亩的市级苗木基地基本竣工,长荣园林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生态精品园;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集种苗基地、生态花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渝瑞园生态旅游中心项目;引进财信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400多亩花木基地;投资1000多万元在柳荫村、麻柳河村等地打造了5000亩枇杷、脆红李、青脆李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3.2经营组织多样化发展种植模式由以前的散户小规模种植,逐渐发展到现在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比较大的组织经营,支持改善水果、蔬菜、花木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强化土地治理、科技推广,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基地规模,提升特色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民可以通过给农业企业打工或参加专业合作社,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生产技术得到巩固,共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3.3休闲农业初见成效结合柳荫镇现有花木、蔬菜、林果等产业优势,引导业主将原有产业基地向休闲观光方向延伸。

目前,柳荫镇正在打造多个农业公园、主题休闲农业园。

4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存在问题4.1“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目前,北碚区农民仍存在着“种田吃饭”、“自给自足”和“早上栽树、下午乘凉”等小农经济观念,比较安于现状,对扩大产业种植规模、采用现代化的栽培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方面持观望态度;还有一些群众,虽有着强烈的致富愿望,渴望通过发展效益农业来发家致富,但在发展效益农业特别是发展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的农业项目时,往往缺乏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信心。

4.2农业生产管理缺乏高素质劳动力虽然北碚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经营管理水平、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更加明显,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4.3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还较薄弱2012年以来,北碚区特色效益农业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部分基地的生产配套设施,但由于资金和项目扶持范围有限,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薄弱,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北碚区大部分区域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任务十分紧迫。

4.4农业功能拓展不够宽北碚区柳荫镇农业发展仍以农产品生产等功能为主,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观光休闲、种源示范、教育体验等功能还开发不足,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短腿”的现象仍然突出。

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调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联动性差,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而且城镇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吸引和集聚能力不足,不利于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

4.5信息滞后影响都市农业市场化步伐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其的信息服务也很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收集、辩析和处理有关市场规模、技术变化,相对价格等信息并作出决策时,就很困难和不适应,经常表现为“市场主宰他们,而非他们主宰市场”。

图4.1柳荫镇农业景观图(2015年4月28日拍摄于柳荫镇)5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5.1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将柳荫镇农业发展规划与北碚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切实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

按照北碚区委、区政府“五区四带”的功能划分,把柳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建设成为北碚农产品主产区和重庆市重要的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风情观光、瓜果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5.2优化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积极争取市级项目资金,用好用活区级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资金,大力发展优质蔬菜、花木、林果效益较高的特色产业。

加强蔬菜优势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现代蔬菜生产技术,打造蔬菜标准园和观光园。

优化花木品种结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集中连片发展中高档精品花木。

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

5.3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推进土地流转。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支持兴办多元化、多类型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

(3)壮大龙头企业。

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

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4)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5.4强化基础,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

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机耕道、人行便道建设及田间种养设施配套,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机制,建立农产品监测预警分析平台和农产品网上产易平台,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推进和巩固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成果,推广太阳能、户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5.5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采取竞争立项、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形式,引导民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北碚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研究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农业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5.6提质增效,大力推动农业品牌建设(1)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建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提升检测能力;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