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1课文分析^p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泉水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
语言清新明快,韵律感强,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
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泉水的有关资料,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和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语自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灵敏地整合教材资及多媒体信息资,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这节课的语文教学到达最正确效果,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主导”,采用“情景、自主、互动、开展”的教学形式,并结合充分朗读课文,自悟课文,体会感情的教学方法,通过文本与学生情感的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向。
教学目的:1.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通过反复地朗读泉水说的话,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通过读词、品词、用词及说话、写话的练习,进步语言表达才能和运用才能。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味句子,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感悟泉水的快乐与无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老师自制图片,学生课前理解泉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我会读”〕师:请看这首诗歌,谁来读?请前面的同学读问句,后面的同学答复。
注意读出问话的语气。
师:泉水最后流到哪里去了?泉水是从哪儿流出来,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一课。
〔板书课题:泉水〕2.请翻开课本第19页,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泉水从哪里流出来,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样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

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想象泉水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想象泉水的情景,体会课文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泉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泉水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想象泉水的情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泉水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泉水》。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泉水有什么特点?学生们自己有没有见过泉水?3. 朗读与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泉水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泉水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泉水》。
(2)用生字词造句。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泉水或水资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流利程度、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分享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3. 是否有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泉水景点,亲身体验泉水的美好。
二年级下册《泉水》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泉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水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泉水的来源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水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泉水的作用,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泉水的来源和特点。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泉水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泉水。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泉水吗?泉水是什么样子的?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泉水是从哪里来的?泉水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明确泉水的来源和特点。
4. 拓展学习(1)学生分组合作,调查周围的水源,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学生汇报合作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泉水的特点和作用。
(2)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泉水的特点和作用,提醒家人节约用水。
二年级下册语文《泉水》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泉水》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泉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背诵。
体会奉献的快感。
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泉水课件、赞美泉水的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一杯泉水,让生选猜后尝,得出泉水结论。
2、启发学生说说泉水的特点。
(可以从出处、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来说)3、泉水从山上一路欢快地走来,看到了些什么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二、示范朗读1、教师放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边听边看书中插图并圈出本课生字。
三、自学生字1、学生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问老师等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共同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1、师用投影出示生字,生汇报。
2、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记“鹃”字。
3、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过程中,认识“塔”字。
5、师去掉拼音,生齐读生字。
(平、翘舌音多读2遍)6、游戏:送小拼音回家(把生字和它对应的拼音放为一组)五、指导书写1、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
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2、此外,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字右下的“”,不要写成“巳”。
3、教师范写要漂亮,学生先描红再自己写。
教师巡视指导。
六、流利朗读1、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引导学生练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师及时评价指导。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精选9篇)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精选9篇)二年级下册《泉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泉水》,动画《泉水:生字学习》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1、导入新课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
利用视频《泉水》进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1、卡片认读生字(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注:“哦”的音是“”,不是“w”;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2、自读课文。
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三、品读领悟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下册第二组-_泉水_教学设计_教案

5 泉水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3、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
3. 教学用具ppt课件4.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1、看老师写“泉”,怎么记住它?读题:泉水(板书)过渡:想去看看泉水吗?请带上你们的眼睛。
(出示幻灯片)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泉水》。
二、听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把全文朗读一遍。
2、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谁在山上弹琴?(3)、泉水流过什么地方呢?3、交流问题。
4、男女生比赛读课文中的短语(阳光灿烂的世界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大口大口地喝水尽情地歌唱更大更甜的果子清脆的歌声静静的山谷欢快的泉水)(出示幻灯片)三、分段朗读理解。
(一)教师读第一自然段。
读完后提问:1.泉水是怎样从石缝里出来的?他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有关语句。
(出示幻灯片)2.交流(冲,表现了泉水快乐、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二)抽生读2----5自然段。
思考:1.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分别用了哪些动词?一路上遇到了谁?(出示幻灯片)2.边交流边板书:水池山里的姐姐平地杜鹃花山坡果树山谷百灵鸟3、泉水来到___、____、____和____。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关联词说一说。
)4、再齐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幻灯片),用横线画出泉水说的话。
出示“瓦罐”及图片。
(抽读词语)5、出示第二自然段泉水说的话,齐读,说说这里写出了泉水怎样的特点?(板书:多)6、认识什么是“天然水塔”。
(出示幻灯片)7、齐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幻灯片),用横线画出泉水说的话。
出示“杜鹃花”及图片。
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泉水》。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清清的”“深深的”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清清的”“深深的”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泉水》的幻灯片或课件。
2. 生字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泉水图片,引起学生对泉水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泉水的认识。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教师讲解生字,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理解泉水的特点。
(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想象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泉水流淌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泉水的特点。
(2)学生回家后,用“清清的”“深深的”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以及流利程度。
3. 生字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 语言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学生造句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泉水的清澈、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课文情感的传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泉水吗?泉水是什么样的?你们见过泉水吗?(二)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丽。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中的情感。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四)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泉水是什么样的?你们从哪里可以看出?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导:泉水清澈、美丽,课文中的“晶晶亮”“清清的”等词语都体现了泉水的特点。
3.教师提问:课文中泉水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感受到的?(五)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泉水流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好。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七)课后拓展1.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泉水或水源,拍照并在班级群分享。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泉水的美好。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情感体验等环节,让学生对泉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较好。
但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学生记忆方法不当,需要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3.学生对泉水的情感体验。
七、教学延伸1.开展泉水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泉水。
2.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泉水,实地感受泉水的美好。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泉水》,学会了生字词,感受到了泉水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重点认读“罐”和“脆”两个字。
2、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重点难点】识字,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
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教材说明】《泉水》是山东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
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
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本课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决难点1、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如果你愿意可以和老师一起写。
(教师写“泉”字,学生书空)师:这是一个什么字?生齐说:泉。
师: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生:泉水、温泉、喷泉、山泉、清泉、矿泉水、泪如泉涌……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师:同学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能组这么多词。
2、教师板书“水”:师:那你对泉水有哪些了解,知道哪些关于泉水的知识?生:我知道泉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生:我知道泉水来自地下。
生:我知道泉水是天然的。
3、解决:什么是天然水塔?师:是的泉水来自地下,在山区最容易形成泉水,山上有许多许多地下水,许多江河湖海都是由泉水汇成的,所以我认为还可以把他称之为“天然水塔”(在泉水旁板书:天然水塔)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泉水称为“天然水塔”?生:因为泉水是天然的不用花钱,所以老师把它叫“天然水塔”。
生:因为泉水从地下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所以老师把它叫“天然水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把老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二、激发兴趣、初读课文师: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泉水的话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泉水?生:(学生很兴奋地)想!师:老师这有许多泉水的图片,请大家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和泉水有关的泉水的图片。
学生发出一片赞叹声。
)师:谁能把你看到的泉水用一个词来表示出来,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泉水?生:清清的泉水。
生:清澈的泉水。
生:清凉的泉水。
生:美丽的泉水。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师:如果尝一口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甜甜的泉水。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了。
师:这些清清的泉水流啊流啊,他们会流到哪儿,做些什么?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初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读课文,解决生字)三、互相交流、美读课文1、动手贴一贴,理清思路: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泉水流到了哪?(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并齐读这四个词语)师:(指板书)泉水经过这四个地方都遇到了谁?生:遇到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
师:你真了不起,刚读过一遍课文就能把他们都找出来了。
师:老师这有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的图片,谁能到前面来把他们贴到相应的位置上,找到自己的朋友?(学生争先恐后地争着抢着到前面来贴)其他的同学看看他们贴得对不对?师: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什么来打水?生:瓦罐。
(抽生读“瓦罐”这个词,再抽读“罐”单字)师:谁能用“罐”字组个词?生:水罐、油罐、铁罐、罐头、陶罐、煤气罐……师: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的歌声是什么样的?生齐说:清脆。
(抽生读“清脆”这个词,再抽读“脆”单字)师:谁能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非常脆?生:铃铛的声音非常清脆。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师:你来学学铃铛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生:丁零当啷,丁零当啷。
生:弹奏钢琴的声音很脆。
师:你吃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也很脆?生:我吃薯片时发出的声音很脆。
(学生发出吃薯片时的声音)生:吃苹果时发出的声音很脆。
(学生发出吃苹果的声音)生:我吃萝卜时发出的声音很脆。
师:今晚我们都回家吃个苹果,吃个萝卜体会一下它们的脆。
2、由“脆”字导读第一段。
(课件出示第一段)师:泉水流动的声音清脆吗?生:清脆。
师:谁能学一学泉水清脆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生:哗啦啦,哗啦啦……师:对泉水可以这样流,还可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生:丁冬丁冬……师:你的声音真清脆。
是谁在山上弹琴?生:是泉水。
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老师?生: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怎么感觉泉水是从石缝里慢慢流出来,淌出来的,而没有感觉泉水是从石缝里冲出来的。
(点击课件使“冲”字变红)你怎样读让大家感觉你是冲出来的。
(个人读、齐读,学生再读就读得非常好)师:谁接着往下读?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生: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师:泉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美丽的世界,阳光那么灿烂泉水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是非常高兴的。
生:非常兴奋。
生:泉水的眼前一亮他非常快乐。
师:用这种快乐的、兴奋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个人读、齐读,学生读得非常好)3、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朗读:师: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把自己的快乐洒满一路。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泉水,你最喜欢到山腰的水池走走还是喜欢到山间的平地去看看,是想为果树解渴,还是想为画眉鸟伴奏?我们大现在都是泉水,你想流到哪?生:我想流到山腰的水池。
生:我想流到静静的山谷。
师:你想流到哪就把哪段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读)师:谁来交流,你想流到哪?生:我想到静静的山谷去看看。
(读相应的段落)师:你怎么读得那么好?生:因为我帮助了画眉鸟所以我心里特别高兴。
在我的伴奏下画眉鸟的歌声一定更清脆。
师:说得多好啊!喜欢流到山谷里的泉水们,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站起来齐读,读得很不错)生:我想流到山坡的果园里。
(读相应的段落)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你非常快乐,你怎么这么高兴?生:有了我的帮助,果树才能结出又大又红的果子。
帮助别人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师:谁愿意当果树和泉水说两句?生:(当泉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生:(当果树)谢谢你泉水,是你那甜甜的泉水把我滋润,使我长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子,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我。
生:(当泉水)不用客气,我走了,我还要去帮助别人再见!生:我想流到山间的平地。
(读相应的段落)师: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吗?生:我太快乐了,杜鹃花那么漂亮她自己都不知道。
我当镜子把她照,杜鹃花才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我觉得自己真是热心的泉水。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欢你这又清又热心的泉水。
师:还剩山腰的水池一段大家没有交流,我看这样吧!找你的好伙伴,一个扮演泉水,一个扮演姐姐到前面来表演。
生:(表演泉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生:(表演姐姐)谢谢你泉水,我打了你的水回到家做出了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
用你做出的饭又香又甜,我真的好喜欢你!生:(表演泉水)不用客气,我的水很多很多源源不断,你可以每天到这儿来打水。
生:(表演姐姐)好的,以后我每天都到这来打水。
师:通过大家的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是多的、清的、甜的、美的泉水。
(板书:多清甜美)师:我们一路欢歌笑语,使我看到了你们是很多、很清、很甜、很美的泉水。
能过刚才大家的表演,你还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泉水?生:快乐的泉水。
生:助人为乐的泉水。
生:热心的泉水。
生:爱帮助人的泉水。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生:……师:清如明镜、甜似甘露、美同琴声的泉水们,你们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为能帮助别人而快乐着、自豪着、幸福着。
欢乐的泉水你们共同的家在哪里?生齐说:大海!师:你们弹着琴跑下山去。
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许多伙伴,快快互相问候问候,打个招呼。
生互相问:你好,你好!师:快快互相约定在哪里见?生:大海里见!(声音很小)师:你们的伙伴听不到。
生齐说:大海里见!(声音比较响亮)师:你们的伙伴跑远了,听不到了。
生齐说:大海里见!(声音非常响亮)师:教师我们班同学特别会表演,而且课文读得也非常棒。
相信大家的记忆力也一定很棒。
我把课文当中许多字都去掉了你还能读下来吗?(出示课件:课文二到五段,学生基本能把去掉的部分读出来)四、拓展延伸师:我们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放松放松。
(播放《泉水丁冬》课件)师:想象一下这清清的泉水还会流到哪,他看见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课件:泉水流到________,他遇到了________,泉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泉水流到田野里,他遇到了麦子,泉水说:“喝吧,喝吧!喝饱了成熟了,你会磨成白面做成又大又香的馒头。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喝吧,喝吧!喝足了长大了,你会做“生:泉水流到田野里,他遇到了稻谷,泉水说:”成香喷喷米饭。
洗吧,洗吧!洗得干干净净好快快长“生:泉水流到小河里,他遇到了小鱼,泉水说:”大。
……生:古代的人对泉水也是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可以看你们对泉水的喜爱,你们知道吗,师:情有独钟,许多诗人都爱以泉水为题来作诗。
同学们都会背哪些和泉水有关的诗?杨万里《小池》生: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无声惜细流,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课件:小池)师:老师也搜集到了这首诗,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小池空山居秋暝师:老师还搜集到了一首和泉水有关的诗,我们大家一起一读读。
(课件:)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齐读:山居秋暝五、总结全文同时也感受到了泉水在帮助别人,甜、美,清、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泉水的多、让无私奉献时的那颗快乐的心。
也希望这清清的泉水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伴我们成长, 我们都能像泉水那样有助人为乐的热心肠。
《泉水》教学反思优秀教案名师精编《泉水》是一篇很美的课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并且根据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积累了词语。
一、读中品味,读中激情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材料。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生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品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通过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初读了课文,你都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喜欢泉水吗?”“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泉水?”“读后还让学生围绕“是否读出了泉水的自豪、快乐、慷慨”进行互相评价。
在学生互动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的阅读感受由表层趋向内部,感悟泉水的奉献之美。
对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达到了审美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