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科研,论文]基于论文产出的科研绩效评价

合集下载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是指用于评价科研工作绩效的一套规则和方法。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旨在激励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科研工作的有效管理。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成果评价:评价科研人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科研论文、申请的专利、获得的科研奖励等。

评价可以根据成果的质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进行。

2. 项目管理评价:评价科研项目的管理效果,包括项目的执行情况、进度、费用控制等。

评价可以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

3. 科研团队评价:评价科研团队的组织和协作效果,包括团队成员的贡献、团队的合作程度、团队的学术声誉等。

评价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数量、学术地位、团队所获奖励等进行。

4. 科研机构评价:评价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和科研管理水平,包括机构的学术声誉、科研设施、科研经费等。

评价可以根据机构所获奖励、论文发表情况、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等进行。

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设计应该考虑科研人员个体的激励和整体团队的协作效果,并且要公平、公正、科学。

同时,科研绩效
评价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一、综合评价概述本次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旨在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课题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课题的整体质量和绩效表现。

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题的学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预期成果完成情况等。

二、评价结果总览根据对科研课题的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 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研究成果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2. 课题组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3. 课题组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课题组织管理水平上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

4. 预期成果虽然部分已经完成,但是整体完成进度不尽如人意,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三、具体绩效评价分项结论根据对课题的各项绩效进行详细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研究内容绩效评价1.1 学术价值课题的研究内容在学术价值上有所突出,部分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1.2 实际应用价值尽管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 研究方法绩效评价2.1 技术创新能力课题组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3. 团队协作能力评价课题组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表现良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积极且有效,但在课题组织管理水平上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

4. 预期成果完成评价尽管部分预期成果已经完成,但整体完成进度不尽如人意,部分预期成果仍需在后续工作中加以完成。

四、绩效评价改进建议针对以上评价结果,提出如下改进建议:1. 在研究内容方面,建议课题组加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深化研究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在研究方法方面,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挖掘研究成果的应用潜力,提升成果的转化效率。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

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模板在科研领域中,对于科研课题的绩效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果和价值。

本文将根据科研课题综合绩效评价的要求,给出一个合适的结论模板。

一、课题完成情况评价该课题在规定的研究期限内完成了全部预设目标,研究进展顺利。

研究团队对相关课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研究报告全面、详实、条理清晰,包括了详细的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与讨论等内容,符合科研要求。

研究团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二、研究成果评价1. 学术论文:课题团队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有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这些论文在相关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并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其中,部分论文发表在知名的SCI/SSCI期刊上,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科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 科研专利:该课题研究团队申请了若干项与课题相关的专利,并已通过专利局的审批,成功获得了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专利授权。

这些科研专利的获得,充分体现了该课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推动。

3. 学术交流和合作:课题团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与会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方法、结果和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

三、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社会和经济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相关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课题团队的研究成果还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的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规划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该课题在研究期限内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社会和经济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课题团队的研究方法科学、成果突出,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3篇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3篇

绩效考核论⽂范⽂3篇护⼠长绩效考核论⽂1对象与⽅法1.1⽅法1.1.1建⽴护⼠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初稿在查阅⼤量⽂献的基础上,以绩效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组成专家组论证。

专家组6⼈,包括护理部主任2名、总护⼠长1名、护⼠长3名。

专家组中位年龄44岁,其中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

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职务分析进⾏护⼠长绩效考核指标的筛选以及指标内涵、考核⽅法、评价分值和权重的确定,制订“护⼠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1.2初稿的修改向护理管理专家和护⼠长就初步形成的“护⼠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泛征求意见,从不同⾓度对考核体系进⾏评议和修改。

护理管理专家和护⼠长认为该考核体系较全⾯,涵盖了护⼠长⼯作和考评的各个⽅⾯;但也对⼀些⽂字表述模糊不清的地⽅提出了意见。

基于各位护理专家和护⼠长的了意见,对⽂字表述不清的地⽅进⾏修改和调整。

1.1.3考核体系的试点选取3个科室的护⼠长连续3个⽉进⾏试点考核。

试点科室为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的3个科室,考核者为该分院的总护⼠长。

选择该考核科室和考核者的原因为该分院为⼀个独⽴运⾏的分院,总护⼠长对护⼠长的管理和指导涉及护⼠长⼯作的各个⽅⾯,从⽽确保考核全⾯、真实。

每⽉召开考核反馈会,了解考核者和被考核护⼠长的意见,对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法进⾏修改和调整。

试点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提出某些指标的具体考核和计算⽅法还需进⼀步细化。

同时,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均提出在考核前应进⾏考核培训,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均能明确考核的具体要求和⽅法,避免在实际考核中因理解不同、标准不⼀致⽽造成⼈为偏差。

针对试点情况,对环节质量、持续改进率、执⾏⼒等指标的具体考核和计算⽅法进⾏了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

经过修改,建⽴了护⼠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1.4考核指标的实测阶段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所有护⼠长进⾏考核。

⾸先,对该院的9名⽚护⼠长、总护⼠长及全院护⼠长进⾏考核培训,统⼀考评⽅法和标准,分别对70名护⼠长的当⽉⼯作进⾏考核测评。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产出与评估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产出与评估

1 高 校科研项 目绩 效管理 的意 义
科研项 目绩 效 是 “ ”和 “ 绩 效” 的合 成 ,即成 绩 和效 率 ,是项 目研究成果 的综合反 映和体现 。 “ ”指项 目是否 绩 按期达到预先设定 的 目标 、是 否完成 主要 任务 ,侧 重于科研 项 目产 出的研究成果 ;“ 效”则 指完成项 目研究 任务的效率 、 资金使用 的效益 、预算支 出的节约等 , 侧重 于科研项 目投入 与产出方面的 比较 ,侧重 于质上 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 ,为提高我 国整体科 研水平 、满足建设 创新型 国 家的需要 ,我 国财政科技投入 总量逐年增 长,对各类科 研项 目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 ,据 统计 ,20 0 7年各类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资助 经费 总额 比 2 0 06年增 长近 3 % 等。高校是 0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阵地 ,承担着大量 的各级 各类科研 项 目,高校科研项 目的绩效 问题 已成为项 目主管部 门、高校 科研管理部 门共同关注 的焦 点问题。本文在 阐述高校开展科 研项 目绩效管理问题研究意 义与存在 问题 基础上 ,重点论述 了加强高校科研项 目绩效管理 的对策措施。
计划 和研究方 向、提高科研管理 水平和科学研 究效率 。主要
有 以下 三 个 方 面 意 义 :
科研项目 批准立项后,为保证项目研究产出成果的高绩效,
离不开项 目依托单 位 的有效管 理与 项 目研究 者 的精 心研究 。 实际上 ,由于项 目依托单位在项 目实施过程 中的监 督控制力 度不够 ,更 由于有的科研人员功利思想严重、合 同意识淡 薄、 精力 不集 中等原因 ,有 的项 目申请者 申报项 目主要 是为了完 成个人科研工作量任务 、个 人晋升职 称等需要 ,使得 他们在 项 目申报 、争 取立项 时积极 主动 ,而一 旦项 目被批 准立项 , 就没有按照合 同要求 、花足 够的时 间与精力去认真组织 实施 研究 ,使得项 目研 究质量不高 。

论文—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论文—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七章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一)教学目的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构建,绩效评价的结果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绩效评价与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熟悉评价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各种运用以及绩效评价结构的效标作用。

(二)教学重点1、如何制定绩效改进计划?2、评价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运用?(三)教学难点1、如何制定绩效改进计划?2、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结果的效标作用?(四)教学内容导入: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的核心环节,而绩效评价结果能否被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成败。

如果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在企业中就会出现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晋升调动、培训、薪酬等)脱钩的情况,产生绩效管理“空转”现象。

久而久之,员工会认为评价只是例行公事,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绩效管理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绩效评价结果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结果,诊断员工存在的绩效问题,找到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是绩效评价结果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如招聘、晋升、培训与开发、薪酬等的决策依据。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薪酬决策中。

第一节绩效评价与绩效改进绩效改进是指采取一系列行动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

绩效改进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分析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

传统的绩效考核侧重于考核员工过去的工作绩效,而现代绩效管理则强调如何改进员工的绩效,使其未来有优异的表现,在员工个人取得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绩效改进计划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和评价结果,着眼于改进其绩效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计划,是绩效计划的有力补充,体现了绩效管理注重评价和发展的核心思想。

绩效改进的主要过程如下。

一、绩效诊断和分析绩效诊断和分析是绩效改进过程的第一步,也是绩效改进最基本的环节。

在绩效反馈面谈中,主管和员工通过分析和讨论评价结果,找出关键绩效问题和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这是绩效诊断的关键任务。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判探究——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高校科研项目标绩效评判对于提高科研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探讨了如何利用企业绩效评判理论来提提高校科研项目标绩效。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判,企业绩效评判,科研管理一、绪论高校科研项目标绩效评判是科研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直接干系到科研项目标效率和质量。

然而,传统的科研绩效评判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评判指标不合理、评判过程不科学等。

企业绩效评判理论是一种科学全面的绩效评判方法,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借鉴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提提高校科研项目标绩效。

因此,本文将对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二、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判的现状与问题1. 高校科研项目标评判指标体系不合理目前,高校科研项目标绩效评判主要侧重于效果数量和质量,轻忽了对项目整体绩效的评估。

这种评判方法容易导致高校科研项目过分重视产出而轻忽了投入的有效利用。

2. 高校科研项目标评判过程不科学传统的高校科研项目评判主要依靠学术评审和评估委员会的阅历裁定,存在主观性和随便性。

缺乏科学的评判流程和定量的评判方法,使得评判结果容易受到个人喜好和偏见的影响。

三、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1. 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判指标体系借鉴企业绩效评判理论,可以从多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判。

除了科研效果的数量和质量外,还可以思量项目标投资收益比、创新能力、合作效益等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科研项目标绩效。

2.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判流程引入企业绩效评判理论的思想,可以规范高校科研项目标评判流程,防止评判过程中的主观干扰。

可以通过明确评估的时间节点、建立专业评估团队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评判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引入定量评判方法传统的高校科研项目评判主要依靠于定性评估,难以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科研绩效的考核办法有哪些

科研绩效的考核办法有哪些

科研绩效的考核办法有哪些科研绩效考核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工作绩效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科研绩效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1. 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项目中的完成情况,包括项目进度、成果产出、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定期汇报、资金使用审计、成果发布等。

2. 科研成果产出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成果产出,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科研奖励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统计论文被引用次数、专利授权情况、科研成果应用情况等。

3. 学术影响力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包括学术活动参与、学术交流、学术组织任职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统计学术会议论文发表情况、学术组织职务担任情况、学术报告和讲座的邀请情况等。

4. 团队贡献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团队中的贡献,包括合作项目完成情况、人员培养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科研团队的评估、学生培养情况的统计、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等。

5. 科研资源管理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管理科研资源方面的能力,包括团队经费使用情况、设备管理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经费使用报告、设备使用统计等。

6. 学科建设贡献考核:衡量科研工作者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包括学科带头人、学科组织建设等。

具体考核方法可以是学科组织结构构建、科研设施建设、学科团队成员培养等。

以上是科研绩效考核的主要办法。

每个科研机构、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可以根据以上办法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绩效考核方法。

科研绩效考核应该注重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鼓励和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和积极性。

此外,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应该公开透明,将科研工作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化,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依据和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科研绩效的考核办法应该科学、公正、全面,并且与科研工作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以下是对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首先,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考核是科研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论文产出的科研绩效评价〔摘要〕引文分析在科研绩效评价和科技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分别于2001年和2011年推出了2个重要的引文分析工具――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和InCites数据库。

近年来,应用ESI和InCites 数据库进行科研绩效评价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情报学、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研究的热点。

对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功能和及其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本科学指标;InCites数据库;论文产出;科研绩效;科学评价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3.028〔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3-0172-06〔Abstract〕Citation analysis plays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Thomson Reuters(USA):a group on science information were established two important citation analysis tools in 2001 and 2011,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and InCites database,respectively.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increasingly common,and becoming research hotspo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and summary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studies of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Key words〕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InCites database;output of paper;research performance;science evaluation科技论文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能够为科研管理部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调整研究机构和学科布局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近年来,引文分析方法在科研绩效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

常用的引文分析评价工具包括Web of Science(WoS,包括SCI,SSCI和A&HCI等引文数据库)、《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InCites。

ESI数据库是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于2001年基于WoS而建立的评价分析型数据库[5-6],单月月初更新[7-10],已成为目前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11]。

InCites数据库是汤森路透基于WoS数据库于2011年开发的经过机构名称规范化整理和数据的高度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科研绩效评价工具,能够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科研项目管理、人才评估、学科建设评价、科研合作等方面决策的分析结果与数据支撑;能够提供全球基准数据用于将本机构与其他机构进行横向对比,掌握本机构在全球各学科领域的相对位置[12]。

依据ESI和InCites数据库提供的各项评价指标,探索科学发展趋势,确定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影响,评估潜在的雇员、合作者、评审人和同行,发现全球科研的最新热点[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ESI和/或InCites进行全球科学评价[14-18]。

本文对ESI和InCites数据库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

1 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功能研究ESI数据库是由引文排序(Citation Ranking)、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最高被引论文(Most Cited Paper)和科学评论(Science Commentary)等4个部分组成。

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分析是该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

高被引论文是指最近10年来被引频次排在本学科前1%的论文;热点论文是指最近2年内的论文,在最近2个月被引频次排在本学科前01%的论文[5,19-20]。

ESI数据库主要是跟踪、监测ESI中22个学科动态,并对其引文进行有效管理、分析和利用,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研究资源配置,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InCites数据库的评估数据来源于TR的WoS三大引文数据库(包括SCI、SSCI和A&HCI,收录了全球11 000多种权威期刊文献数据),综合各种计量指标和30年来各学科各年度的国际标杆数据[21-24]。

相较于WoS,InCites的评价功能更加强大和全面,除具有WoS的一般评价指标(如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之外,InCites的评价范围更广,包括了学科、机构、世界范围内的相对评价指标,侧重基于检索的评价结果呈现,以评价为根本目的。

InCites 模块包括科研绩效分析(Research Performance Prifiles)和全球对比分析(Global Comparisons)两部分,具有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现行的科学评价系统。

从宏观的国家、机构、学科领域分析到微观的每篇论文、每个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全面评估,深入揭示学科发展阶段与特征。

2 ES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ESI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和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6]。

霍艳蓉[5]、王颖鑫[6]、刘雪立[7]和Csajbók等[25]针对ESI数据库功能和应用,详细阐述其概念、原理、指标、计算及运用。

该数据库收录近10年的论文数据,根据被引频次确定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确定位列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和全球前50%国家/地区以及50%期刊等。

21 ESI在国家和地区评价中的应用针对ESI数据库在国家和地区评价中的应用,易勇[26]统计了SCI数据库2001年1月1日-2011年4月31日论文数排在前10位的国家进行比较。

从学科相对产出和引文影响两个指标比较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科研论文产出情况。

我国科研论文总量虽然排在全球第2位,但与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论文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我国研究论文产出学科分布极不均衡,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相对产出指标排在10个国家首位,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等学科相对产出指标排在10个国家最后,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研究客观评价了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国际地位,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合理配制研究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2 ESI在机构评价中的应用针对ESI数据库功能,以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朱易佳[27]统计SCI数据库11年间(1998-2008)的论文数和被引频次,从ESI数据库的22个学科领域,以固定被引频次法(列出近10年的年平均被引频次和近10年的总平均被引值)、百分比法(是百分点为被引基准,达到需要的引文量)评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学科排名依据总被引频次的高低将22个学科进行排序,且以图表方式描述各学科的论文数、引文数、篇均被引数在5年内的变化及趋势;研究前沿运用普赖斯指数法基于5年间多学科领域内被引频次高的论文,通过聚类分析、共引分析列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该部分指标包含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平均年份)。

综合上述方法,该机构以整个学科的论文数和被引频次作基准线,在分析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时,需要结合基准线数据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在跨学科分析的情况下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鲁伟[28]根据ESI数据库2001年至2011年6月30日的论文总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等数据,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

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10所高校中四川大学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最高,兰州大学篇均被引频次最高,10所高校篇均被引频次整体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另外,我国西部地区10所高校高被引论文数共207篇,其中高被引论文产出率仅西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达到了中国平均水平。

热点论文的产出情况是:四川大学(6篇)、电子科技大学(3篇)、第四军医大学(1篇)、兰州大学(1篇)和西安交通大学(1篇)。

整体来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科研实力还不够强,各高校科研水平极不均衡。

王瑛[29]等对2004-2013年工信部直属的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实力进行了比较,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论文数、论文总被引频次均领先其他6所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数虽然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论文数的13%,但论文质量相对较高,其篇均被引频次为648,但依然低于我国科研人员论文被引频次的平均值692次。

这7所高校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的学科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生态学等。

各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虽各不相同,但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均入选了ESI,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学科数最多(7个)。

从各高校的综合排名说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实力领先于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其他6所。

于洁[30]等以ES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科学计量学指标对中国各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了地理分布分析及评价。

根据对论文数、引文数、学科活跃指数和相对影响力等指标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入选ESI的高校进行了研究。

东部地区入选ESI高校数为40所,中部14所,西部11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