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老师的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魏书生老师的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魏书生老师的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魏书生老师的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学生懂得了自己是为谁而学习,又知道了学习什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学习?魏书生老师善长的就是这一点,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方法。

一、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

魏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自学一册教材的呢?他让学生从7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1列生字表。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把现代文生字和文言文生字分开列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加注音的字自己也有不认识的,也可以列入表中。

2?列新词表。把课文中加注释的词中要掌握的词列成表。重点是动词、形容词,必要的名词也列入表内。现代文和文言文要分开列表。这些词不仅列表,还要在教材上依次编上号,这样容易引起注意,还能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

3?单元分析。统计本册教材共几个单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等各占几个单元。这样能明确本学期学习文体的重点。

4?习题归类。统计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数,再将这些题分成四种类型,分别统计出来。字、词、句训练;语法、修辞、逻辑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各是多少道题?

5 ?知识短文归类。本册教材知识短文一共多少篇,其中读、写、听、说知识短文几篇,汉语知识短文几篇?

6?书后附录。写清书后附录是什么?对我们学好语文有什么作用?

7 ?列文学常识简表。按照时代顺序列出这册教材涉及的作家、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外国作家要单列出来写清他们的国籍、年代和作品名称。

二、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章

魏老师说对一册教材从总体角度去把握,去学习,效果好。同类文章,若能从总体的角度去

自学,效果也会好些。

魏老师常常用表格填充法来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体的文章。

学说明文填写如下表格

三、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

魏老师说,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很多,如“浏览法”、“设疑法”、“五步读书法”、“十步读书法”、“圈点摘要法”等等。而他最喜欢介绍给学生的是“四遍八步”读书法。四遍就是一篇文章读四遍,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眺读。完成前两步任务:①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1500 字的速度。

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③复述内容;④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要读完1000字。

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七步任务:⑤理解掌握字、词、句;⑥摘要重要部分;⑦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与朗读相同,每分钟200 字。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根据需要,或非重点部分一带而过,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读四遍,如《人民的勤务员》之类的文章,读两遍就可以完成八步任务,像《岳阳楼记》读五六遍,也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其中妙处,自然需要再读。读每篇文章并不是非要完成这八部分任务不可。有的文章只要记住梗概、复述大意即可,如《连升三级》,平时课外阅读报纸杂志上的大部分文章也是如此。

另外,魏老师说,“四遍八步”读书法适用于经过训练的学生的方法,决不是适应所有学生的方法;是适用于大部分文章的方法,决不是适用于所有文章的方法。

四、教会学生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

1.划分记叙文层次的 5 种方法。

(1)按时间顺序划分。有的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写人记事,交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多收了三五斗》等文章。

(2)按空间顺序划分。文章写自然景物,一般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也有写人记事的文章也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如《老杨同志》等文章。

(3)按不同表达方式划分。有的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在开头部分抒情、议论,结尾又抒情、议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

(4)按材料性质划分。有的文章不受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以事件内容为依据,把表现同一思想内容的材料安排在一个部分里,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类文章。

(5)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划分。如《荔枝蜜》一文就是按作者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划分为不喜欢、想看看、赞美、联想到劳动人民、梦见自己变成蜜蜂这样 5 个部分。

2.划分议论文层次的 4 种方法。

(1) 三段式。大部分议论文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的。在结构上分为开头(引论)、正文(本论)、结尾(结论三部分,如《谈骨气》。

( 2) 总分式。较复杂的议论文则先提出文章的总论点,为了论证总论点,又提出若干个分论点。

( 3) 并列式。文章论述的两个或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有几个问题,则划分为几个层次,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4) 递进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层层深入的,如《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揭露反动派的卑鄙,赞扬李公仆先生的光荣;第二部分深入论述敌人的卑鄙,说明其末日将临;第三部分号召青年继承革命烈士遗志;最后则进一步表示斗争的决心。

3.划分说明文层次的方法。

魏书生老师认为,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方法大致可采用记叙文、议论文的层次划分方法。

魏老师以前总结过划分说明文的十种方法,后来觉得,方法太多,不利于初中生掌握,就不用了。

以上所说的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适合于大部分文章,不等干适合所有的文章。有的文章结构形式特殊,不能用现成的公式去套,只能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五、教会学生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魏老师教会学生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有如下

1.看文章题目。

6 种:

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就使人想到整篇内容大致是围绕这个中心写

的,如《反对自由主义》、《石油的用途》等文章。

2.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不少的文章,开门见山,开头部分就提中心思想。如《马说》第一句话就提文章论述的中心:“世有怕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说明不遇伯乐,千里马会被埋没的道理。又女口《黄生借书说》,开头就提出了全文的议沦中心:“书非借不能读也。” 还有的文章在结尾部分点明中心,如《井冈翠竹》,篇末点题:

“井冈山的毛竹……从不改色……永不低头……这正是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3.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这种方法适用于记叙文。文章在记叙、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部分,通过分析这些句子,也就容易归纳出中心思想。如《听潮》一文,在描写大海涨潮时发表议论:“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文章的结尾处又写道:“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从这些议论的句子中,我们看出文章的中心是讴歌大海的壮美,颂扬大海的伟大力量。4.分析人物性格。

一些写人的记叙文,中心含而不露,这时你注意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就容易看出文章的中心,如《第二次考试》、《老杨同志》等等。

5.综合文章各段段意。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说明文和特殊的议论文,如《死海不死》、《最后一次讲演》等。

6.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有的文章寓意较深,不易找出来,这就要求注意弄清文章写作和发表时的政治历史背景。如《雷峰塔的倒掉》,只有结合作品发表时的社会背景,才能认识到这篇文章的中心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打破中国封建思想束缚的愿望和被压迫者的同情。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用通顺的文字表述出来,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的一般表述形式是:前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后一部分是中心所在“赞扬了(或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表达了、说明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质、制度、感情、道理)”。

魏老师说,以上只是归纳一般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方法。特殊的文章,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归纳。

六、教会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方法魏老师说,初中阶段学生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要从如下 5 个方面人手:1.分析中心。

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鲜明、集中、深刻。

2.分析选材。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当。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的选材。

3.分析结构。看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照应,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如《故宫博物院》介绍的故宫虽然规模宏大,建筑群复杂,但却写得层次分明。

4.分析表达方式。文章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五种。小说的特点大多是通过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如《筑路》通过典型环境描写表现人物顽强的革命意志,那么描写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老杨同志》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飞变色龙》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第二次考试》则是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式刻画人物。一篇文章往往不只是用一种表达方式,常常是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听潮》、《死海不死》、《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等。5.分析语言。

主要注意四点:①从语言基本要求看,是否朴素、准确和精炼。如《向沙漠进军》的写作特点之一就是语言准确。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如《听潮》这篇就是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③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淡、悲凉,还是

欢乐、喜悦?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语言特色是幽默、讽刺。④分析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如在《老杨同志》中,人物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魏老师说,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要让学生总体上从这几方面去把握、去思考、去分析,但并不是每

篇文章这五个方面都很突出。对每篇文章从这五方面人手,最后找出三处最突出特点,再加以具体举例分析也就可以了。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自觉地去学习每天应该学会的学习内容,他们可以始终如一地、循序渐进地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去接受更新的学习任务,去尝试更新的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一、语文的重要性 (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有这样一句俗语:“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确,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母语都没有学好,谈得上拥有爱国之心的炎黄子孙吗?从实际需要出发,语文也是将来生活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语文是基石。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同学们学好其他学科,有如万丈高楼的地基作用。同学们试想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理解数学物理化学的题意吧?题意都理解不到,能谈得上正确解答得高分吗?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 (三)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哪怕在月球上生活,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农、政、军、工。 (四)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说:“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饱读诗书之后,在说话时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字字珠玑,这既是一种享受又显示出自己很高的文学素养,当然会令人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提高人格修养。 (五)因为中考要考语文,且分值达120分。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高倡“素质教育”,然而,既然中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否喜欢它,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因此要求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二、初中语文的学法 1、制定计划——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①、借助字典词典来解决字音、词义障碍。 ②、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③、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尽可能在原文中勾画出答案。不能回答的做好标记,老师讲到此时要加倍留意。 3、专心听课——①、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②、分析教师语言,会在听中抓要点,抓重点。③、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④在听中动笔,变“只听不记”为“听记结合”。 4、独立作业——先复习再作业,规范书写,注意格式。坚持做好作业后再对答案,反对抄答案。 5、及时复习——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当天在校所学的知识,回到家后一定及时复习(记忆规律)。识记范围:字音、词义、课文、作家作品、美好句段、语文术语等。 6、拓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扩展眼界的重要方式。多读(记)《语文课内外》,各种初中生满分作文等。 三、初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籍——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的重点之一,它不仅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誉为“百科之母”。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生。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受用一生。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语文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和阅读与作文这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强调一下态度和兴趣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问题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首要问题是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所在,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与生命,成长与发展联系起来。有很多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这门学科枯燥乏味,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且非常零碎,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培养对语文兴趣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第一、学会预习 言归正传,说说预习的事儿,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当然也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而语文的预习重点应放在读课文上,我们只有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意和作者的表达中心以及编者的编排目的,说白了就是弄懂他或她的这些文字,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人干了什么事,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什么人介绍了什么东西,通过这些人与事、事与话、

还有介绍的东西要告诉我们的理,增加我们的见识。预习时根据自的理解和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记录遗留问题。之后有目的听讲、学习。预习文章应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 ⑴、粗读,整体感知。粗略阅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的词句,也就是自己把握不准或完全陌生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查字典掌握这些词语的读音或解释。并且读完第一遍后,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⑵、细读,问题研究。细读就是要逐字逐段仔细阅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由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画出文章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试着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对文章中难以理解的或重点叙写的部分用问题的形式反映出来,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一带而过,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重点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待解决。 ⑶、回读,总结反思。再完整朗读一遍课文,将预习的成果系统化,就文章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这里提供这样几种方法可供选择:①标题联想法,如胡适的《我的母亲》,由标题联想到为什么要写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哪些优秀品质?②重点内容联想法,如鲁迅《藤野先生》,写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情时,对藤野先生做了哪些描述?每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③疑难问题追想法,再如《我的母亲》,熟读课文,在对文章有所把握的情况下,就会发现文章前三段基本上没有提到我的母亲,那就要深入

详谈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详谈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 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有人说,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多读多写就可以了;一位 状元总结经验说,语文不在技巧,在读书。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但前提是,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如果同学们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就会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另外,同学们还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先对语文 感兴趣,而兴趣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语文学习方面你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换言之,如果你能主动自觉的去分析一个字形、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个熟语、记住一句名言 警句、赏析一首诗,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部名著,你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随之你的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下面,我把人们已经总结出来的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和自 己对语文学习的一些看法连缀成文呈现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 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 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 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等。 二、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 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 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 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 结合。 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 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初一语文最佳学习方法

初一语文最佳学习方法 案例:佛山南海盐步中学初一学生王涵,她数学英语都还不错,可就偏偏语文学习成绩不好,觉得其它任何科目都要比语文好学些!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一科成绩不理想对于参加考试来说都是很不利的。为此王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忙采取请家教,上补习班等措施为她进行补习!结果时间金钱都花了不少,但是学习成绩仍然没有提高。 对于她我还是像其他学生一样首先给她沟通以及分析: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正常,是小学升入初中后语文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的必然。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初中学语文与小学学语文的不同: 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 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 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既然了解了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异同,那么就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搞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衔接,使中学的语文学习在小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螺旋形提高。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文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内容,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自己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奋斗目标(理想)。当然,所讲的目标是长远的、大的方面,宏观的。而更多的是阶段性的,或说近期的目标。比如:刚入校是中等,现在要进入前十名;上学期是30名,这学期达到20名或超过xxx;这周测验85分,下周争取90分;拿起今天的作业,争取全部做对等这些都是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接着该怎么样做呢? 一、学会利用语文书 不要单纯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读课本。 学期初,新书一到手,先要看目录看说明,甚至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任务。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六步读书法。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在利用课本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复习,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利用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学会上课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

初中语文论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即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现成的框架。具体的阅读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灵活性。从而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越来越巩固。 二、逆向阅读法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邵逸夫做好事捐给咱们大陆那么多钱造图书馆建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巍巍的论证思路,发现巍巍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从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法指导

第一单元学法指导 单元梳理 单元重点 1.了解名人和伟人,明确人生的意义。 2.比较不同文体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悉心揣摩作品的叙事、描写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4.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法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5.品味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法。 篇目聚焦 《藤野先生》 内容:回顾与先生的交往,歌颂先生的高尚品格,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文体: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写法: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写法。 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我的母亲》 内容:叙写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文体:自传体文章的语体特点。 人物:教之严父,爱之慈母。 语言:质朴、真切,毫无夸饰之辞。 《我的第一本书》 主旨:折射20世纪初中国农村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生活乐趣。 文体:随笔的特点。 结构:首尾呼应,紧扣题目,浑然—体。 语言:叙述语言自然朴素。 《列夫·托尔斯泰》 主题:揭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渗透着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文体:人物传记的特点。 写法: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比喻夸张的修辞妙用。 《我的童年》 内容:对苦难生活的慨叹,对温暖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激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文体: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特色:小标题的方式;语言细腻,感情真挚。 文学常识 关于传记 1.传记的定义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叫传记。如:自传、外传、别传等。 2.传记的种类 一是自传体传记。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生活经历的文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经历为主的一般称为自述。 二是回忆体传记。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 三是采访体传记。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

初一语文学法指导

初一语文学法指导(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谈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要靠"学得"、"习得",而不仅仅靠老师的"教得"。围绕"听说读写",语文教师常常是反复地教,可很多学生仍然是读书费解其意,作文不得要领。某些问题,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意义上说,还是不会。数理化学科追求的多是"标准",而语文追求的却是"妙趣"。一个词在这里是败笔,到了那里可能就是"生花妙笔"。因此要想真正获得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情感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 首先,要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的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其次,要培养热爱读书的情趣 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情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新教材的特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义务版语文实验教材,我感到,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讲,语文实验教材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 其一、淡化教条色彩与突出人文因素,新教材内容的多样性拉近了不生与语文 的距离。纵观新教材,那些久居不下的枯燥而教条的“老篇”忽然一下子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春笋般出现在新教材中的新面孔,相比之下,由于摆正了工具与人文相结合 的地位,新教材的所选篇目大多时代感强,可读性强,内容贴近学生,十分便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 其二、淡化体裁意识与突出语感因素,新教材分类的粗犷性拉近了学生与语文 的距离。新教材这次终于放开了编排的手脚,编选篇目突出了语感因素,不再按严格的体裁分类,而以贴近学生的需要来分类,不仅如此,连文言文也同现代文进行混排,这不能不说对培养良好的语文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感受语文是又一个帮助。 其三、淡化知识成份与突出人本因素,新教材目标的复合性拉近了学生与语文 的距离。新教材无论从单元内容的设计上,从课后练习的设计上,甚至从单元说明上,都可以明确感受到浓浓的人本因素,把对人的成长的关怀摆在第一位。而知识教学 的意识,都不声不响地渗透其间。 其四、淡化考本观念与突出成长因素,新教材评价的交叉性拉近了学生与语文 的距离。千教万教,分高才是会教,这是过去教材的评价观念。新课改标准之下,评价何体例也紧跟着来了,于是出现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甚至干脆笔试也采取了开卷的 办法,“语文开卷考试”的局面终于撕开了冰山一角。例如湖北宜昌市2004年语文中考,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一些工具书进场。试题分三部分,即书写、阅读与写作。 在课标这一鲜明学科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最为突出的就是,新教材把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条引领学习方式充化的红线,贯穿在整套教材中。“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法指导

第六单元学法指导 单元梳理 单元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掌握文言句式。 2.熟悉游记散文的特点。 3.了解白描、比喻、拟人、移步换景的手法。 4.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名句积累与赏析。 6.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7.熟读成诵,准确默写。 篇目聚焦 《小石潭记》 内容:全文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 写法:移步换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侧面描写。 情感:孤凄悲凉。 名句: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岳阳楼记》 内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写法:借景抒情,借题发挥。 情感:胸襟阔达,忧国忧民。 文言:吾谁与归(倒装句式)。 名句: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 内容:醉翁亭之景如诗如画。 写法:—字立骨、写景抒情结合。 情感:乐观旷达、与民同乐。 文言:也、而。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满井游记》 内容:早春满井美景。 语言:清新自然。 写法:白描、欲扬先抑、衬托。 修辞:比喻、拟人。 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文言:名词动用(泉、茗、罍、蹇)、之。 《诗五首》 特点: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 情感:或悠然,或激昂,或忧国忧民,或惆怅,或积极用世。 名句: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文学常识 关于“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分两类:(1)寓情理于事、景、物中;(2)由事、景、物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都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就属于后一类。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关于诗歌 1.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就是一首五言古诗。 2.田园诗 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主要描写美好的田园景色和悠闲的村居生活。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以后又有南齐谢眺,唐代王维、孟浩然等。 3.边塞诗 隋唐以来一百几十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逐渐关心,对边塞的知识也丰富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在这种形势下,从隋代以来,边塞诗不断增多,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关注的主题。但在这方面成就最高的是有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也有值得注意的作品。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新的创造,大大地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 4.歌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关于散文的特点 本单元的内容是古代诗文,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外,其余四课均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1.散文的概念:在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2.散文的特点: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3.散文的分类: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游记——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法指导》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法指导》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在新课标这一鲜明学科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最为突出的就是,新教材把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条引领学习方式充化的红线,贯穿在整套教材中。“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纵观语文教材,说它把倡导和对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引导体现了在了教材编排的方方面面,并不过份,大到每个单元的组合,单元内的每篇课文的选取;小到每篇课文的提示设计、研讨练习的设计;甚至如前所述,细到单元提示的几句话,微到课文前言的几名话,还有教材中穿插进去的一些细小的补充内容,都无不是为体现对学生进行学习主式的引导努力着。 在这一环节中,最值得大提一下的,是新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园地的开辟。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材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创意设计的。为保证实现“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少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新尝试。即一方面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另一方面以活动为主,进行学科渗透。使得语文学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现在的综合性学习的模式则好像是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过程式中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由于教材在综合性学习内容编排上的独具匠心,事实证明,以综合性学习主要阵地,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可行的,非常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符合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长此下去必定能真正对“形成学生终生学习习和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我想,这也是新教材的最大成功之处。 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又可概括为一般学习程序和学科学习方法两类。 所谓一般学习程序是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可称之为学习步骤。它大致可包括预习、听课、练习、复习、总结等几个学习环节。所谓学科学法,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同学的学习心理而总结出来的适用于本学科学习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引导同学在掌握一般学习程序的同时学习运用具体的学科学法,可以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并使同学增长能力,有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般学习程序适用于多门学科的学习,学科学法则通过在贯彻一般学习程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贯彻一般学习程序的过程,可按不同的程序环节对同学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一、初中语文在贯彻学习程序中的学法指导 (一)预习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预习是同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同学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预习目标是指:(1)明确预习(阅读)的内容;(2)明确对内容应达到的把握程度。 目标的明确可以避免预习时的盲目性。可以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去进行学习,也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中,将预习任务分解成三块: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文章大意的整体理解,三是疑问的提出,即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是语言方面,也可以是中心、写法等方面。这种预习,锻炼了独立学习的意识。 具体的学法指导是指:(1)明白运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预习目标;(2)明白同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避免些什么,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能。

中考语文学法指导定稿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指导 计丽莉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社会发展和高考制度改革的,作为第一科目的语文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那么如何做好中考语文复习,大幅度的提高语文课成绩呢? 大家普遍认为,语文学习是个慢工夫,重要的是积累。但对于即将面对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复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加之部分同学复习方法不当、针对性不强、对中考重难点及考点把握不准,复习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提高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呢?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纵观近五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语文知识总是分为四个板块来考查: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 下面我就针对这四方面的复习方法对大家做一辅导。 一、基础知识:这是语文学习中最为零碎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题型主要是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理解运用、名句填空、语段修改、名著阅读等。 1、对于字音字形的考查范围陕西省中考说明已给出明确的界限,从收录的2500汉字内出题,所以从现在开始,每天识记50——100字,进行化整为零的训练。 2、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虽然识记量很大,但也是有范围的。这6 分的名句填空题主要分布在40首古诗词、21篇文言文、15篇现代文及现代诗歌之中。这需要大家在早读及辅导时间进行好好背诵识记,并

通过默写关。 3、语段修改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除考查病句、关联词语、标点符号运用等,近几年还增加了对于语法知识中的句子成分、词性、短语类型的考查,而这些知识我们语文备课组安排将在今后的两周复习中对大家进行系统的强化补充复习。 4、中考名著阅读的考查范围也是非常明确的,一共包括十篇名著,大家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名著的作者、国籍、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特点、艺术特色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并认真识记。 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几乎涉及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一题特别强调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它主要考察文化常识陕西地方特色、应用文知识、图表漫画知识等。 1、对于应用文的复习老师将在课堂上引导大家对于如(倡议书、邀请函、表扬信、通知、留言条、申请书)等格式进行系统复习训练。 2、对于图表漫画、提炼信息、活动设计、文化知识、陕西地方特色等题需要寻找典型例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掌握做题规律和方法。 3另外大家可以做一些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以便熟悉题型及答题技巧。 三、阅读部分 阅读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按中考题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一、学科特点: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首先,语文的学习不在技巧,在读书。如果学生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先对语文感兴趣,如果学生能主动自觉的去分析一个字形、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个熟语、记住一句名言警句、赏析一首诗,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部名著,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随之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二、五大原则 (一)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二)熟读精思。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三)自求自得。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四)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三、学习态度

(一)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教材中的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来自于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和教参教辅的话,都是一家之言。我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我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我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交流时注意礼貌,避免影响课堂氛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探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二)自控习惯须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教材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并且思考命题人的设计意图,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四、课堂模式 现在的课堂模式分三步: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对此,每步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一)预习环节的学习方法 1.借助字典词典来解决字、词障碍。 2.运用圈点读书法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并找出自己的疑惑。 3.运用写预习笔记的方法对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整理。 (二)听课环节的学习方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法指导

第三单元学法指导 单元梳理 单元重点 1.理解、积累相关的科学知识。 2.了解文体常识,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 3.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4.揣摩文章灵活多样的语言特点。 5.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6.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精神。 篇目聚焦 《敬畏自然》 内容: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写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结构:从总体到局部均为总分总。 语言: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贴切的类比、准确的词语运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主题: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文体:报告文学。 结构:巧妙设置时间的布局方法。 写法:对比手法的运用。 《旅鼠之谜》 写法:以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解说知识奥秘。 结构:布局谋篇巧妙。讲究起伏,制造悬念;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语言:亦庄亦谐,引人入胜。 《大雁归来》 文体:融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为一体的散文。 写法:以细致的描写展现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情感:抒发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喂——出来》 文体:充满神奇想象的科幻小说。 写法:准确用词,抓住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形象。 感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文学常识 本单元选文题材、体裁、角度不同,有散文、报告文学,还有科幻小说;有中国作品,还有翻译作品;有宏观的议论,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说明,还有浓郁的抒情。几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蕴涵丰富,可以培养我们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一、议论性散文 1.概念。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涵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罗村二中语文科吴六女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有人说,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多读多写就可以了;一位高考文科状元总结经验说,语文不在技巧,在读书。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但前提是,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如果同学们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同学们还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先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语文学习方面你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换言之,如果你能主动自觉的去分析一个字形、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个熟语、记住一句名言警句、赏析一首诗,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部名著,你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随之你的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下面,我把人们已经总结出来的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和自己对语文学习的一些看法连缀成文呈现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二、语文学习方法漫谈。 1、语文学习方法五原则 ⑴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务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2、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同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在我的学法指导中,最主要的是追求科学的方法、民主的观点和培养学生自学水平、自我教育水平、自我管理水平等。作者在本文,仅就“学法指导”谈谈点粗浅的看法。 “学法指导”整体结构能够简单地用“一个学科,两条原则,三绝大部分,九项措施”来概括。 一、一个学科 一个学科,初中语文学科。不过这个学科并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初中语文,而是“大语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不受学科的限制;语文教学的时间不受课堂45分钟的限制;语文教学的空间不受教室或校园的限制等等。 二、两条原则 对学生实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多方面的,而我认为主要的是如下两条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识占有的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学内容。这正如魏书生所说:“我不要求学生的‘齐步走’,而要求他们‘各自为战’”。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占有和水平的发挥上“整齐划一”,而是经常鼓励学生要“学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是教育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在与同学做横向比较看不出成绩时,要做自我纵向比较。“新我一定要战胜旧我”,做经常性的自我竞赛,这样久而久之,自我强化意识自然形成,自学水平也就持续提升。 三、三绝大部分

如果把学生比喻成一辆汽车,主要由三绝大部分组成;动力部分、能源部分和操作部分。 (-)动力部分常常教育学生要有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要终生奋斗,用“理想”作为人生的动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动力,主要能够采取三项措施。 1.明确目标。老师教育学生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1)终生的目标。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要熟悉他的传记,记住他的格言,经常用对他的理解来衡量自己。(2)现实的目标。在班级内选择最切合实际的经过努力后能够追赶上的目标,写上他的名字,时刻追赶他。(3)走出学科学习任务目标。要做到“定向、定时、定量”。 2.激发兴趣。老师千方百计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把语文学科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由这某一项的承包者为全班学生解答其承包项目中的知识内容,这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都有给别人当老师的机会,同时又都是别人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又找到了自身的位置,明确了自身的价值,学习情绪日益高涨。 3.锤炼意志。老师针对初中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经常给学生们讲以勤补拙的道理。老师让差生搜集达尔文、爱迪生等小时候智力不好,经过努力后成为杰出人物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拿到“班会上”交流。老师给学生讲埃及双目失明的塔哈·侯赛因,讲法国自幼没有双臂的画家戴尼斯,讲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等事例来激励学生。更主要的是经全班学生讨论后规定每天要做的事必做。如规定每天每人写日记一篇,学习笔记300字,左手小揩50字,健身长跑5000米,仰卧起坐或俯卧撑100个等等,要求人人做到,天天如此,用这些方法来磨炼学生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