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电大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合集下载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福建电⼤地域⽂化第三次作业第 1 ⼤题: ( 得 32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年画之粗犷,⼜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 )福建已能制造远洋⽊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A . 东晋后期B . 南朝时期C . 唐代D . 宋代正确答案:B .3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 在表现事理的谚语中,讲求稳妥第⼀的谚语“马背没有⽜背稳”出⾃( )。

A . 武夷⼭B . 龙岩C . ⽯狮D . 晋江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经济⾼度发展,⼈⼝急剧增长,⼭区被⼤规模开发,农业上实⾏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庶、茶、荔枝等都得以⼤规模种植;⼿⼯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 唐末五代B . 宋代C . 元代D . 明代正确答案:B .5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在表现志向的谚语中,⿎励⼼怀⼤志的谚语“活⼈没志⽓,只⽐死⼈多⼝⽓”出⾃( )。

A . 清流B . 武平C . 永泰D . 古⽥正确答案:B .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流⾏于龙岩、三明及龙溪等地,因其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故称“乱弹”;⼜因其声腔来⾃外省,亦称“外江戏”。

A . 词明戏B . 平讲戏C . ⼤腔戏D . 闽西汉剧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

A . 郑鸿逵B . 王忠孝C . 黄景昉D . 谢杰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有⼀些舞蹈在早期雏形,就由福建传⼊台湾,在台湾得以发展成熟,形成⼀种舞种后,⼜传回福建,在福建⼜得到进⼀步完善和丰富。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作业(平时作业三)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作业(平时作业三)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1、流域生育习俗有(“踩生”)、(“洗三”)、(“睡扁头”)、(“抓周”)。

2、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拜神祈子)、(咒术祈子)、(功德祈子)。

3、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告别亡灵)、(棺木)、(出殡与安葬方式)、(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渔猎民族饮食文化)、(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农耕民族饮食文化)三种类型。

5、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6方言土语的特色是(最具亲和力)、(表述生动)、(结构方式丰富多变)、(语言特色)。

7、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漠河金矿的工人)。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成为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江桥抗战)、(保卫战)。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军垦文化)和(知青文化)。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

195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荒原之夜》)。

13、在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二、简答题1、流域的旧式婚俗。

答:1、婚制与外婚制。

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允许从表婚,即堂姑母、堂舅你的兄弟姐妹间结婚。

4、有女无儿家庭可以招养老女婿,免收彩礼。

5、“转房婚”。

6、严惩通奸行为。

7、一般不准许离婚,若非离不可,所生男孩由男方抚养,女孩经男方同意可随母亲。

8、孀妇再嫁有种种限制。

2、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答: 1、东北饮食以肉食为主,“五谷杂粮”齐——菽类比重大及豆制品多,山珍野菜摄入大。

2、由于北方气候原因,食物储藏成为北方饮食习俗的另一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汇总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汇总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流域生育习俗有()、()、()、()。

2、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

3、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

4、东北饮食文化由()、()、()三种类型。

5、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

6方言土语的特色是()、()、()、()。

7、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成为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和()。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

195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

13、在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和新时期“铁人”()。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8分)1、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2、简述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

3、传统节日的精神涵。

4、简述“红色丝绸之路”。

5、左翼文学在的发展。

6、简述抗联文化。

7、东北抗日英雄谱有哪些人?8、简述东北抗联精神。

9、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10、简述北大荒文化。

11、简述石油文化。

12、简述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

三、论述题(17分)试述铁人王进喜及新时代铁人王启民的英雄事迹及给自己的启示。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

2、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拜神祈子)、(咒术祈子)、(功德祈子)。

3、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告别亡灵)、(棺木)、(出殡安葬方式)、(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土著饮食)、(鲁菜影响)、(俄式饮食影响)三种类型。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题题库及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题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及答案——大溪文化阶段魏源吴文化《太极图说》周朝物生产转变。

道县玉蟾岩遗址清代《太极图说》春秋战国时期谭嗣同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

A.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

”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第13题](多选题)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14题](多选题)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福建电大形成性评测系统地域文化作业

福建电大形成性评测系统地域文化作业

大红色的为正确答案。

嘻嘻,大家加油哦~~~第 1 大题: ( 得 32 分 ) 单项选择题1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做七”在福州丧俗中最为重要。

人死后每七天就要一“祭”,称“做过七”。

至四十九止,一共要做七次。

()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届时发讣告遍告亲友,请其参加唁吊。

A . “头七”或“二七”B . “三七”或“四七”C . “四七”或“六七”D . “五七”或“七七”正确答案:C .3 .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 李贽B . 谢肇淛C . 曹学佺D . 赵弼正确答案:A .4 . 宋代福清人()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 惠崇B . 徐竟C . 曾世贤D . 陈容正确答案:D .5 . 在表现人品的谚语中,于爱面子中透出一种纯朴的谚语“宁可丢饭碗,不让人砸锅”出自( )。

A . 长乐B . 连江C . 泰宁D . 建阳正确答案:C .6 . 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指出,()剧本之多,“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

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A . 莆仙戏B . 闽剧C . 芗剧D . 梨园戏正确答案:A .7 . 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指男方在婚前一月把酒肉礼品和礼金等一齐送到女家,女家以衣帽文具和糕点回赠。

A . 上半礼B . 下半礼C . 办亲D . 见面礼正确答案:B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处世言谈谚语中,认为要看把握好方向,切不可蛮干的谚语“破柴看柴势”出自( )。

福建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三

福建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三

1.你是如何认识闽台文化有着天然的、极为密切的关系?试从闽台宗教关系,民间信仰源流,建筑交融,文学源流,闽台造型艺术源流,闽台舞台艺术互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教材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

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

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

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

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

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

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

闽台民间信仰是古代南方闽越族传统信仰和中原汉族传统信仰相撞击、汇合、交融,以儒、释、三家互补为基本框架,又吸纳受了外来民族的信仰和宗教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既固守传统,又兼具开放性、多元化,以多神崇拜为其主要特色的民间信仰。

闽台民间信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神祗不仅能和平共处、并行不悖,而且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闽台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国开《地域文化(专)》网上形考任务(第一次至三次练

国开《地域文化(专)》网上形考任务(第一次至三次练

[2022秋期版]国开河南电大《地域文化(专)》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三次练习作业、测试)满分试题及答案第一次练习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法家人物多出于中原,法家思想多兴于晋、秦。

[答案]错误2.在法家的思想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答案]错误3.黄帝将“龙”作为图腾,以龙名设官,肇始了龙文化。

[答案]错误4.豫东文化区域在先秦时期,尤其是伏羲至商代,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区。

[答案]错误5.墨子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的《非攻》中。

[答案]错误6. 《老子》一书是不谈军事的。

[答案]错误7.孔子的弟子卜商,其字为子夏。

[答案]错误8.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答案]正确9.中原有两个国家级名镇神屋镇和汜水镇。

[答案]正确10.中原制度文化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总称。

[答案]错误11.宋朝苏舜钦的散文《答韩持国书》,前人认为可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相媲美。

[答案]错误12.韩非积极实践君主专制制度,将尊君思想推向了极端。

[答案]错误13.宋程颐的思想是朱熹“理学”的源头。

[答案]正确14.中国戏曲音乐主要有两大结构形态:一是歌行体;一是板式变化体。

[答案]错误15. 《孙子》是孙膑的著作。

[答案]错误16.程颐曾制定“为学六则”:一曰立志;二曰养志;三曰穷理;四曰实践;五曰虚心;六曰有恒。

[答案]错误17.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

[答案]错误18.书院萌芽时,仅是校书、藏书的机构。

[答案]错误19.汉武帝首创了太学。

[答案]错误二、多项选择题20.下列作家属于河南籍的是( )。

A. 阎连科E. 刘震云21.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 朱熹B. 孟子C. 孔子D. 慧能22.下列书院属于中原的有( )。

A. 花洲书院B. 应天府书院C. 欧阳书院D. 伊皋书院E. 龙门书院23.张载在龙门书院的教学目的是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大题: ( 得 32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 )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A . 东晋后期B . 南朝时期C . 唐代D . 宋代正确答案:B .3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 在表现事理的谚语中,讲求稳妥第一的谚语“马背没有牛背稳”出自( )。

A . 武夷山B . 龙岩C . 石狮D . 晋江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 唐末五代B . 宋代C . 元代D . 明代正确答案:B .5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在表现志向的谚语中,鼓励心怀大志的谚语“活人没志气,只比死人多口气”出自( )。

A . 清流B . 武平C . 永泰D . 古田正确答案:B .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流行于龙岩、三明及龙溪等地,因其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故称“乱弹”;又因其声腔来自外省,亦称“外江戏”。

A . 词明戏B . 平讲戏C . 大腔戏D . 闽西汉剧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 . 郑鸿逵B . 王忠孝C . 黄景昉D . 谢杰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有一些舞蹈在早期雏形,就由福建传入台湾,在台湾得以发展成熟,形成一种舞种后,又传回福建,在福建又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如现流传有南安县诗山镇的( ),就是由台湾传入。

A . 车鼓弄B . 打七响C . 竹马灯D . 凤坡跳鼓正确答案:D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 福州B . 漳州C . 泉州D . 厦门正确答案:C .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台湾的弄牛犁舞蹈,是农人模仿牛犁田驶犁的种种模样演化而来的,后来逐渐演变成多角色的牛犁阵,与长期流行于福建( )地区的犁春牛,应为同一舞种。

A . 龙岩客家B . 泉州C . 漳州D . 福州正确答案:A .11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 . 创始阶段B . 成熟发展阶段C . 进一步发展D . 创造性发展正确答案:A .1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台湾的跳加官舞蹈,为文戏的戏曲舞蹈,与长期流行在福建( )等地的跳加官是同一舞种。

A . 将乐B . 诏安C . 华安D . 德化正确答案:A .1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福建作家()把时代社会的重大主题纳入词中,把爱国主义题材引进词的领域,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对后来辛弃疾爱国词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归来集》、《芦川词》。

A . 李纲B . 刘子翚C . 谢翱D . 张元干正确答案:D .1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纽约曼哈顿华埠的( ),华文招牌林立,福建摊店密集,福州小吃店、福州味中味,福建人开的杂货辅、礼品店、照相馆,再加上满街不绝于耳的福州话使人恍惚回到了福州东街口。

A . 法拉盛B . 缅街C . 包厘街东百老汇路正确答案:D .1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的方形土楼也称方楼,闽西俗称四方楼,闽南俗称四角楼,这是一种以长方或正方形造型的土楼。

闽西规模最大、主楼最高的方楼是永定的( )。

A . 馥馨楼B . 善成楼C . 裕德楼D . 遗经楼正确答案:D .1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A . 福州于山九仙观B . 泉州玄妙观C . 莆田江口东岳观D . 武夷山冲佑观正确答案:A .1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秦始皇遮日》(寿宁)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的异文故事。

A . 《牛郎织女》B . 《孟姜女》C . 《梁山伯与祝英台》D . 《白蛇传》正确答案:B .1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的家族大都注意族人的教育, ()曾有记载“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段清白之气不可不培。

盖金帛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宇虽广,遗之数十代亦亡。

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习读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可以受用不尽。

”《林氏家谱》B . 《闽沙茂溪罗氏族谱》C . 《新泉张氏族谱》D . 《达氏宗谱》正确答案:B .1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连城罗坊、北团一带元宵节以()来闹元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A . 讲故事B . 演故事C . 唱故事D . 走故事正确答案:D .2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民歌见于记载的始于( )。

A . 唐朝B . 宋朝C . 元朝D .明朝正确答案:A .第 2 大题: ( 得 27 分 ) 多项选择题1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传说故事歌是福建民歌中篇幅最长的歌谣,叙事性强,有的还有一定故事情节,其主要有( )。

A . 史诗类B . 历史人物类C . 传统品德传说类D . 民间爱情传说类正确答案A .B .C .D .2 . ( 应得3 分,实得 3 分 ) 畲族人民在唱山歌时无需伴奏,最常见也最精彩的是对歌,有来客对歌、拦路对歌、( )。

A . 摆擂台对歌B . 做表姐和做亲家伯对歌C . 喜庆对歌D . 歌节歌会对歌正确答案A .B .C .D .3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谚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浓郁的地方特色,富含哲理,充满智慧( )。

A . 幽默有趣,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B . 既有传承又有变异C .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D . 方言谚语占有一定比例正确答案A .B .C .D .4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民俗所以极为丰富多姿,其主要原因是()。

A . 悠久的历史B . 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C . 地处僻壤的自然环境D . 极强的家庭观念正确答案B .C .D .5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五凤楼,是与方、圆土楼造型风格完全不同的一种土楼,它主要集中于闽西一带,是客家人独有的建筑。

五凤楼的主要特点是( )。

布局中体现了明显等级差别B . 以“三堂屋”形式组合楼房C . 讲究装饰和气派D . 方圆混合正确答案A .B .C .6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原因,除了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民南移入闽而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唐五代福建官邸宴舞为常事并在民间也出现歌楼外,还因为()。

A . 福建唐五代佛教兴盛使庙会成了演出场所B . 宋代福建中举及在外居官者返乡时常带家伎随侍娱乐C . 宋南渡后大批皇族入闽使皇族家班开始流入民间D . 与海外关系密切使海外艺术传入福建正确答案A .B .C .7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民间故事特点主要有( )。

A . 思想内容贴近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思想感情B . 艺术风格朴素明朗,格调刚建清新C . 表现手法着重讲事,通过事来表现人果D . 既和中原民间故事关系密切,又充满浓厚的地方色彩正确答案A .B .C .D .8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据宋代文献记载和出土的宋代海船实物,宋代福建造船技术的特点如( )。

A . 船体规模庞大,载重吨位多B . 船型设计合理,在航行中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C . 船体结构坚固,抗沉能力强D . 船板联接紧密,用料讲究正确答案A .B .C .D .9 . ( 应得 3 分,实得 0 分 )作为反映福建文化载体之一的福建歌谣,多元性主要表现在( )。

A . 方言驳杂,乡音各异B . 民风各异,习俗不一C . 性格迥异,观念不同D . 同样题材,极少雷同正确答案A .B .C .D .10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佛教与海外的联系主要途经有()。

A . 海外僧人来闽游学求法B . 闽地僧人赴海外取经弥法及化缘C . 在海外有大量廨院D . 海外僧人在闽地盖庙正确答案A .B .C .第 3 大题: ( 得 30 分 ) 判断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诸娘子与唐部人》(福州)反映的即是闽越国遭到覆灭的史实,只是战胜者是汉武帝的军队而非“唐朝兵”。

这个传说悲壮地体现了闽越的终结,古越文化作为闽地文化主体的历史也划上了一个句号。

( )是否正确答案是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台湾许多关公庙不仅是当地群众信仰中心,同时还是信众进行法会和奉献社会的地方。

( )是否正确答案是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闽南的丧葬习俗也很繁杂,其“接祖”仪式,指如死者为已婚女人,其娘家兄弟被称为“祖”,死者家人必须接“祖”来验明是否被害。

()是否正确答案是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流行于闽清的《穿花舞》,是佛教专用的为死者招魂引渡的一种法场舞蹈。

()是否正确答案否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大陆海岸线实际长度三千多公里,居全国第一,曲折率则达1:5.7,居全国第二。

( )是否正确答案否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东周出孔子,南宋出朱子。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孔子和朱子,是中国古文化的两座丰碑。

朱子是闽学的代表人物,朱子思想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 )是否正确答案是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侦探的著作。

( )是否正确答案否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古代商人地位最低,一旦从商,则不得仕宦为吏。

但在福建,商人都有一定影响和势力。

( )是否正确答案是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闽学家们注重烦琐的文字训诂和名物的考证,认真注释书中典故,注释经书时完全忠实于原作。

()是否正确答案否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韩偓巧遇草药仙》(惠安)的传说反映了海外入闽人士与当地百姓融洽相处,海外文化在闽地交流传播的生动场景。

( )是否正确答案否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州城由屏山以北往南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以北面江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华林寺为一端,以南台烟台山为另一端,真是可以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