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储饲料
青贮饲料前景

青贮饲料前景
青贮饲料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牲畜生产效益的饲料方式,近年来在农业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青贮饲料的前景可谓十分广阔,以下将从资源丰富、经济效益、环保可持续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青贮饲料具备资源丰富的优势。
青贮饲料主要是通过将各种牧草、玉米、谷草等植物材料进行切碎、晾晒,并加入发酵剂,经过储存一段时间后得到的饲料。
而我国农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且草地面积广大,养殖业发达,这为青贮饲料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其次,青贮饲料具备经济效益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饲料方式,青贮饲料的成本较低。
通过采用青贮饲料,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的购买成本,提高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青贮饲料的制备和储存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特殊技术和设备支持,农民可以自己进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再次,青贮饲料具备环保可持续的优势。
青贮饲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发酵可以有效地降低饲料中的甲烷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对环境的损害较小。
同时,青贮饲料能够有效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农田面积的占用,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青贮饲料还有利于改善牲畜的生产性能。
青贮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牲畜的生长发育和产奶能力的提高。
同时,青贮饲料中的纤维
素含量较高,能够促进牲畜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综上所述,青贮饲料作为一种经济实用、资源丰富、环保可持续的饲料方式,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农业产业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普及下,青贮饲料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羊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

羊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羊青储饲料是一种为了满足羊的饲养需求而制作的饲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一些天然植物,包括青草、谷物和豆类等。
为了确保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制作羊青储饲料需要严格控制配料和营养平衡。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羊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1. 青草采割:首先,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条件,采割新鲜的青草。
常见的青草有牧草、燕麦草和苜蓿等。
青草需要在早晨或傍晚时割取,天气干燥时采割可以减少青草的水分含量。
2. 青草晾晒:将采割的青草摊放在平整的地面上,使其晾晒。
晾晒的时间取决于天气条件,一般需要2-3天。
摊放的青草需要不时翻动,以确保内部和外部均匀晾干。
3. 青草切碎:晾干后的青草可以用割草机等工具进行切碎。
切碎的青草可以使羊更容易吃食,也有利于充分吸收养分。
4. 谷物加工:在制作羊青储饲料时,还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谷物。
谷物可以提供羊所需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选择适合羊食用的谷物,如玉米、大麦和小麦等。
将谷物进行粉碎或磨碎,以便羊更好地消化吸收。
5. 豆类处理:豆类是饲料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氮元素。
常见的豆类有大豆、豌豆和菜豆等。
豆类需要研磨或碾碎,以增加其可口性和易于消化。
6. 配料混合:将切碎的青草、粉碎的谷物和碾碎的豆类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混合时要注意均匀搅拌,确保每一部分都能充分混合。
7. 营养增补:为了使羊青储饲料更加营养丰富,可以根据羊的需求和环境条件,添加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提高羊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8. 饲料储存:完成混合后的羊青储饲料应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饲料储存宜选择通风干净、避光的仓库或地方,以减少霉变和废弃。
9. 合理使用:在使用羊青储饲料时,需要根据羊的品种、体重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适量喂养。
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味或发霉现象,应及时更换新饲料。
制作羊青储饲料的方法基本上就是以上几个步骤,但具体的配料比例和添加剂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养殖需求进行调整。
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

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
青储饲料是一种常用的饲料制作方法,它可以为牲畜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以下是制作青储饲料的步骤:
1. 选择优质的青草:应选用新鲜、嫩绿的青草作为饲料原料。
可以选择各种牧草,如苜蓿、燕麦草、玉米秆等。
2. 裁剪和清洗:将选好的青草裁剪成适合进入饲料机的长度,并用清水将其清洗干净。
3. 制作青储料堆:在合适的场地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作为底层,然后将清洗好的青草平铺在上面。
每层厚度约为10-15厘米。
4. 压实和覆盖:在每一层青草铺满后,用压实机将其压实,并撒上适量的细砂或发酵菌剂,以利于发酵。
5. 堆料和覆盖:每层青草铺满后,继续进行堆料和覆盖操作,直到饲料堆达到合适的高度。
最好控制在2-3米。
6. 发酵和储存:青储料堆建成后,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用塑料薄膜覆盖整个饲料堆,并用重物压实,以防止氧气进入。
将其存放在通风良好、阳光较少的地方。
发酵时间通常为3-4周,
期间需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7. 使用青储饲料:发酵完成后,可以将青储饲料取出使用。
注意在喂养牲畜时,适量增加其他饲料的比例,以保证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
青储饲料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以上步骤是基本的操作流程。
制作出的青储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牲畜的生产性能。
饲料青储方法

牛吃青储有什么坏处

牛吃青储有什么坏处
牛吃青储饲料的坏处如下:
1、牛吃变质的青储饲料后,容易造成腹泻或中毒,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
2、怀孕母牛吃了冰冻的青贮饲料后,极容易导致流产;
3、青储饲料的酸性较大,牛食用后易引发牛酸中毒,当发现牛反刍时口中有白色泡沫流出时,应减少青贮饲料的喂量。
肉牛喂食青储的注意事项
1、确保青贮料的品质,不喂变质料
青贮开封之后,闻到青贮酸香味,颜色呈青绿或黄绿色,质地柔软湿润,为优质青贮料,可饲喂。
2、青贮料不能替代其它饲料,单一饲喂
青贮料营养丰富,但不能满足肉牛全面营养的需要,必须搭配一定数量的能量与蛋白质饲料、矿物质和优质青干草。
3、适量饲喂青贮饲料
根据肉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添加适量的青贮饲料。
使用青贮饲料喂牛时的总体饲喂原则是: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限量使用,防止伤胃,尤其在初次饲喂时要少量添加,让牛慢慢适应。
4、严禁饲喂冰冻青贮饲料
在使用冰冻青贮饲料喂牛时,必须经化冻后才能饲喂,以免引起母牛流产。
青贮饲料袋 袋装青储饲料技术

青贮定义ensilage,是指青绿饲料经控制发酵而制成的饲料。
青贮饲料有“草罐头”美誉,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
青贮方法简便,成本低,只要在短时间内把青储原料运回来,掌握适宜水分,铡碎踩实,压紧密封,不要大量投资就能成功。
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动物。
青贮饲料比新鲜饲料耐储存,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
青贮阶段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大体可分为植物呼吸期、微生物竞争期、乳酸发酵期、稳定期等4个阶段。
优质青贮料的植物呼吸期不到5d,微生物竞争期及乳酸发酵期一般为5~15d,1个月以后就转入稳定期,可长达10年以上。
青贮原料及采收常用青贮原料禾本科的有玉米、黑麦草、无芒雀麦;豆科的有苜蓿、三叶草、紫云英;其它根茎叶类有甘薯、南瓜、苋菜、水生植物等。
为了保证青贮质量,青贮原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事项1、青贮原料的含糖量要高。
含糖量是指青贮原料中易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这是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形成足量乳酸的基本条件。
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至少应为鲜重的1%~1.5%。
应选择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少的原料作为青贮的原料。
如:禾本科植物、向日葵茎叶、块根类原料均是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种类。
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较少,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如豆科植物和马铃薯茎叶等原料,较难青贮成功,一般不宜单贮,多采用将这类原料刈割后预干到含水量达45—55%时,调制成半干青贮。
2、青贮原料必须含有适当的水份。
适当的水分是微生物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
水分过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另外也难以压实,造成好气性菌大量繁殖,使饲料发霉腐烂;水分过多,糖浓度低,利于酪酸菌的活动,易结块,青贮品质变差,同时植物细胞液汁流失,养分损失大。
对水分过多的饲料,应稍晾干或添加干饲料混合青贮。
青贮原料含水量达65—75%时,最适乳酸菌繁殖。
豆科牧草含水量以60—70%为宜;质地粗硬原料的含水量以78—80%为好;幼嫩、多汁、柔软的原料含水量以60%为宜。
青储饲料发酵的方法

青储饲料发酵的方法饲料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在饲料中添加发酵剂进行发酵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加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青储饲料发酵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处理方法,下面将介绍青储饲料发酵的方法。
一、青储饲料的选择青储饲料的选择是发酵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适合青储饲料发酵的饲料有玉米秸秆、高粱秸秆、豆饼、麸皮等。
这些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中一些成分无法被畜禽充分吸收利用,因此需要通过发酵处理来提高其营养价值。
二、青储饲料的处理青储饲料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干发酵和湿发酵两种。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
1. 干发酵干发酵是将干燥的青储饲料与发酵剂混合后,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发酵。
具体步骤如下:(1)将干燥的青储饲料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2)将发酵剂加入饲料中,一般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2-3%。
(3)充分搅拌饲料,使发酵剂均匀分布。
(4)将发酵好的饲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每天翻动一次,促进饲料的均匀发酵。
(5)一般发酵时间为3-5天,发酵结束后,将饲料晾干,即可使用。
2. 湿发酵湿发酵是将青储饲料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后,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
具体步骤如下:(1)将青储饲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一般饲料和水的比例为1:1.5-2。
(2)将发酵剂加入混合好的饲料中,一般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2-3%。
(3)充分搅拌饲料,使发酵剂均匀分布。
(4)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发酵罐中,盖好罐盖,每天开盖翻动一次,促进饲料的均匀发酵。
(5)一般发酵时间为5-7天,发酵结束后,将饲料晾干,即可使用。
三、青储饲料发酵的注意事项1. 发酵剂的选择发酵剂是青储饲料发酵的关键,选择适合的发酵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常用的发酵剂有乳酸菌、酵母菌、酸化剂等。
在选择发酵剂时,应根据不同饲料的特点和畜禽的需求进行选择。
2. 发酵温度的控制发酵温度是影响青储饲料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35℃之间。
青贮饲料的概念

青贮饲料的概念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草、干草或青贮玉米等植物材料,在其含水量较高时进行采收和压实,通过厌氧发酵,制成一种高水分、高饲料价值的饲料。
青贮饲料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形式,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
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采收时机:草的含水量对青贮饲料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草的含水量越高,青贮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就越丰富。
因此,采收时应选择草的生长期良好、含水量适中的时候。
2. 压实方式:青贮饲料的压实方式对其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压实时应注意均匀力度,以避免压实不充分或过度压实导致发霉等问题。
3. 发酵条件:青贮饲料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发酵过程。
同时,应注意控制发酵过程中氧气的含量,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青贮饲料的优点在于其营养成分丰富,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同时,由于其含水量较高,能够有效地满足动物
对水分的需求,提高其生产性能。
此外,青贮饲料还具有保存期长、易于储存等优点。
然而,青贮饲料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其含水量较高,容易导致发霉、变质等问题。
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若控制不当,还可能存在氧化失控、产生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
总之,青贮饲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的高水分、高饲料价值的饲料形式。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以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青贮历史回顾“青贮”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iros”,即用“地窖”或“地洞”贮藏人类的食物。
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就在石制容器中青贮小米了(历史学家们认为最初是源于献祭。
剩余的作物种子告诉了我们其真正的用途。
大约在同一时期中欧的凯尔特人便已开始青贮甘蓝了。
腌制过的甘蓝至今仍是德国人最爱的食品腌甘蓝。
约2000年前日尔曼人便开始贮藏青贮食物了。
即将整根的植株放入地洞并用厮肥覆盖。
最早有关牧草青贮的报道来自13世纪的意大利。
由于多雨,北欧及中欧从18世纪开始系统的制作牧草青贮(从那时起农户们便已获知,田间干燥的牧草并不是优质的牛饲料)。
19世纪中叶开始深度的对牧草或玉米作物的青贮进行探究。
第一次有关这一课题的探究是在1883年,是当时英国政府给的命题。
该研究的结果是:“玉米是地间作物,是最适合青贮的作物”,其饲用价值堪与干草相媲美。
然而玉米当时只能在温热气候下生长,而且其营养值会因为所含玉米棒的比例小及玉米粒的不够成熟而相对较低(比优质牧草高不了多少)。
且这次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发现:“青贮是个细菌变化过程”。
当时人们(约130年前)将青贮分为“甜青贮”(可能是因为乳酸菌的生成)和“酸青贮”。
之所以称为“酸青贮”可能是因为其令人不悦的气味(丁酸醋酸)。
当时的专业人士们认为优质青贮的前提是有氧发酵(即有空气参加),且伴有发热。
到了1920年,德国及斯堪迪那维亚的专家们说只有排出空气青贮才能理想发酵。
青贮物料中必须“冷发酵”。
当时的人们已经知晓,青贮发热表示物料已经开始霉变了。
于1920年,人们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乙酸可有效保证青贮的质量,即可有效抑制那些有害菌的滋生。
第一代真正有效的青贮剂就此诞生。
二、青绿饲料贮藏保鲜的方法1.干燥干燥是最古老的贮藏饲用青绿饲料的一种方式,干燥贮藏后的饲料供牲畜在冬季食用。
“动物的饲料只在其生长季才生长,但我们却要保证动物在一整年都能吃到可口的饲料”。
这句话乍看起来是理所当然,不需要额外的提出。
但是人类却在从饲养家畜开始便一直在摸索制作饲料的方式。
最初的方法是简单的将物料至于阳光下晒干。
现在我们知道了,用干燥这种方式会遇到很多风险,而且完全无法避免大量损失的产生。
在潮湿的天气里需要超过3天的时间才能获得可贮藏的干草(苜蓿、牧草等)。
若期间遇到雨天,则其田间阶段还要再延长1-2天。
有时遇到极端天气,则物料可能要在田间搁置超过2周,这时就会有新的植株幼芽从物料切割的位置长出。
用这样的方式制作出的饲料无法作为优质饲料饲喂奶牛,因为这样的饲料只会降低产奶量,甚者还会损害奶牛的健康。
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因为干燥牧草或苜蓿需要昂贵的设备且消耗能源较高,因此很少考虑这么做。
唯一真正能将损失量降到最小的贮藏饲料的方式是青贮。
2. 青贮也伴随有损失在后面的篇幅中我们将着重讲青贮的生物化学进程。
这里首先说明在有机质中发生着哪些生物或化学的变化。
因发酵引发的损失主要与物料、环境及操作技术(空气从物料中排出的越快,因呼吸引发的损失就越小)有关。
这类损失相对来说是非常小的,无需计算在饲料成本中,因为它们属于自然损失,即是自然规律。
物料过湿的话则会因其渗出的汁液而或多或少的有所损失。
只要别收割过嫩的物料(如尚未成熟的玉米)便可避免汁液过多的流失。
同样雨水也会带走物料中的营养物质。
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法完全避免汁液不流出的。
为了便于渗出的汁液流可顺畅排出,应在青贮窖边挖出沟槽,以便排水。
这样一来还可将流出的汁液作为肥料浇地。
三、青贮的原理微生物利用植物组织中的糖类(贮藏在植株细胞中)作为底物,并把它们转化为有机酸类,从而实现对作物进行保鲜贮藏的过程就是青贮。
青贮的质量受下列因素的制约:(1)用来青贮的作物种类;(2)微生物的活动;(3)人们的辛勤劳作。
待青贮的作物会经过机械处理并通过各种技术在厌氧的环境下被贮藏。
成功的青贮发酵其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在于:◇在作物中有足够的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可供利用的糖分);◇有适合的微生物菌群(乳酸菌)结构,生态关系平衡;◇适当的物理-化学环境(厌氧,酸性)。
人们虽然熟知该原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常常忽略自然规律的作用。
四、青贮的目的青贮的目的是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以使得其在植被生长期外也可持续不断的供给动物以营养。
贮料应满足下列条件(与干草相比):◇保持饲料中各营养参数(损失量最低)◇保持饲料中饮食参数以◇极好的适口性◇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产奶量增加◇奶质持续得到提高青贮进程起始于田间(因田间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入窖后进入“主发酵阶段”(因窖中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并在牛舍饲喂中结束。
因青贮环境(窖)及牛舍环境(饲喂)不同而有所变化。
实时上其发酵进程在进入牲畜口中后才得以结束。
因此,青贮的发酵进程或多或少受大量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
生产者必须在具体的生产条件和要求下进行青贮制作,这点也会对青贮的最终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食品工业中,例如生产酸菜时,人们会对其生产的各个环节投入诸多关注,并且会对其生产的卫生条件提出严格要求,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人们营养的安全需求考虑,也是为了保证其成功的制作及高品质的发酵进程而提出的,因为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酸菜最终的适口性。
青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与之相类似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是在田地间进行制作的。
因此,极其重要的是:在青贮的第一刻起就要在各个细节上给予关注。
这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事实上,下一个青贮季就始于冬季,始于目前我们手中掌握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始于我们将青贮饲喂给动物的那一时刻。
随之,我们便可对青贮制作的有效性和其对于动物健康的影响进行推测,亦即实际评估。
在青贮季节到来之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并为下一个青贮季做计划。
一般是在草地或田头积雪覆盖的农闲时节。
分析错误,进行学习,制订措施,一切可以为下一个青贮季带来正面改变的因素我们都将考虑在内,这些是解决青贮制作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必要步骤,较早打算以免农忙季节显得手忙脚乱。
努力及投资的结果往往从青贮的外观上便可辨出不同。
优质青贮和劣质青贮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跨度。
哪怕从青贮的第一分钟开始,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就绪了,那也无法完全保证青贮的质量。
因为,在青贮制作的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点小的差池都将会严重影响青贮制作的最终结果及之后的饲喂效果。
优质青贮和劣质青贮这二者在其制作成本上相差无几,但是劣质青贮对于其下游产业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即便是在欧洲,青贮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有时制作出的青贮像堆肥,有时看似好的青贮却已开始变坏,这都是因为压实没做好的缘故。
低质量青贮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产奶量降低,奶牛致病。
因操作不当而导致青贮质量低下乍看起来密封及覆盖都很专业的青贮玉米乍看起来密封及覆盖都很专业的青贮玉米,薄膜下方的青贮也可能已经开始发霉变质,且开窖后的检验结果能使人“发疯”。
如之前所述,发酵进程只有在进了取料设备后才会停止。
在这之前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此期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用青绿饲料制作青贮的目的如下:1. 与干草相比:获得的有机质及所含营养物质更多。
2. 与干草相比:青贮制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更高且更经济实惠,青贮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造价比干草制品或精饲料中的都要低。
与干草相比,青贮制品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更适合于反刍动物的需要。
营养物质的化学结构在带青贮的日粮配比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3. 与干草相比:青贮过程中的田间损失要小的多。
实际上,在青贮制品身上不会出现因雨淋而导致营养流失情况。
青贮过程中由于机械方式对其根茎叶进行切碎处理而造成的养分损失远远低于其晒制成干草后的营养流失。
4. 与干草相比:收获时间更灵活,因为天气不再是问题。
5. 与干草相比:更高效的工作组织和时间计划。
与干草制作相比,青贮制作的过程更高效,更节约时间。
可以保证家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优良的多汁料。
6. 与干草相比:家畜对于青贮干物质的采食量更多且产能更高。
奶牛自由吃食的干物质多少与粗饲料(青贮、干草)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及其易消化性有很密切的关系。
养分含量越高其消化性就越高,则其采食量也就越多。
7. 与精料/浓缩料相比:青贮比精饲料更经济。
通过青贮获得营养物质所需的成本比使用精料(浓缩饲料)所需的成本要少很多倍。
其成本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我们可通过整株作物而不仅仅是谷粒获得奶牛所需的能量及蛋白质。
五、青贮的不足之处1. 在青贮制作及贮藏过程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损失。
2. 青贮及干草的贮藏都受着很多因素的威胁。
错误的干物质含量、压实不够、覆盖或其他操作方面的不足都将会导致营养物质大量的流失。
3. 空气的进入是青贮的大敌。
4. 在青贮制作过程中若没有对于一些技术问题(压实、切碎等)给予重视和关注的话,在青贮取用过程中若有空气进入,则必然会导致青贮营养物质流失,并影响最终的适口性。
干草则不怕空气的侵蚀。
5. 需要强化管理。
6. 青贮制作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且青贮质量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作青贮时需要比干草制作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耐心。
无论是制作干草还是青贮,它们在田间所花费的气力几乎相差无几,然而青贮的后续制作却需要更大的投入。
7. 青贮的制作及贮藏成本较高。
8. 因为青贮中所含的水分比干草中的要多,因此其运输及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9. 经济投入较高。
10. 青贮制作中对于机械、人力及建造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要高于干草的。
11. 青贮的销售不那么容易。
因为青贮中所含的水分比干草中的要多,因此其运输及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且在开窖取用之后很难对其进行再保质。
这些因素造成了青贮不像干草那样便于销售。
六、发酵的基础什么会被发酵呢?所有的有机质都会经历生物降解过程。
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化学混合物并伴有发热,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变化过程都是优质饲料所期望的。
之前已讲过,青贮就是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糖分)发酵成乳酸。
很多“有害菌”同样是厌氧的,因此,仅仅是排除空气还远远不够。
我们必须对这类“有害菌”做进一步的分析,因为这些细菌同样可以依靠糖分及蛋白质存活。
然而,自然界中梭菌、杆菌等细菌对环境的要求与乳酸菌有所不同。
乳酸菌是厌氧菌,在pH值为4时仍繁衍生息,并且它对温度的耐受性很强。
而其它厌氧菌则随着pH值的降低逐渐受到抑制。
且梭菌和杆菌需要较温暖的环境。
真菌是需氧菌,其对pH值及温度的耐受性很高。
梭菌和杆菌生活在土壤中,通常是通过土壤或肥料沾染到物料上的。
而酵母菌在厌氧环境下仍可存活。
结论:青贮的命运在入窖后的第一个小时内便已决定了。
空气排出的越快越干净,乳酸菌发酵开始时间的就越早,pH下降的就越快。
水溶性糖分可极好的促进乳酸菌发酵。
因此在选择收获时间及田间操作方式时应注意将糖分损失降到最低。
干净的进行收割作业可保证青贮物料不会沾染上梭菌和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