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青储方法
青储饲料的储存方法

青储饲料的储存方法青饲料是家畜饲养中常见的一种饲料,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有效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但青饲料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易于发酵、腐烂、霉变,降低饲料的质量,甚至对家畜造成危害。
因此,储存青饲料是十分重要的。
一、选址筹备储藏青饲料的理想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以降低饲料受潮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同时,在场所的选址上也要考虑方便出入和管理的要求。
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选择场地进行平整化,安装储存设备以提高储存效率。
二、采取保护措施青饲料一般火热生长,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糖分,易于腐化发酵并吸引细菌衍生。
因此,在储存青饲料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以延长青饲料的保鲜期。
首先,应对饲料进行充分的晾晒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其次,可以采用塑料布、草帘、塑料袋等包装材料进行保护,防止环境因素对青饲料的影响;另外,可以在储存过程中添加保鲜剂,以防止饲料受潮发霉。
三、储存设备的选择在储存青饲料时,应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护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常见的储存设备包括槽式或罐式储存器、塔式储存器、及露天堆放储存法。
其中,槽式或罐式储存器是最为常用的储存方式,可以保证饲料的干燥性和通风性,防止饲料受潮、霉变;塔式储存器则更适用于储存较小的数量;露天堆放储存法简单易行,但保护储藏饲料的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对青饲料进行科学的储存管理,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保证家畜获得优质的饲料,提高生产力和健康水平。
因此,在储存青饲料时应注意选址、采取保护措施、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等方面。
只有全方位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最优的储存效果。
青储饲料的制作存储及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
1、青贮设施的准备。青贮饲料常用的设施有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壕、青贮池、青贮袋等。如果是首次制作青贮饲料,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设施的准备;如果已多次制作青贮饲料,要对现有青贮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或维修,以备使用。(以青贮窖池例:青贮池,一般深度在1.5米,宽度在2-2.5米范围之内比较好,在池中要留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一来方便出入,青贮池可以用石砖垒好再用水泥抹上即可。)
2、青贮原料的收割。青贮原料要适时收割,这样既可保证营养和含水量适宜,又可保证单位面积的产量。收割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禾本科牧草在孕穗至抽穗期收割,豆科牧草在孕蕾至初花期收割,随割随贮。调制半干青贮饲料时,刈割后的牧草先在草地上晾晒半天,然后集成堆再晾晒1~1.5天,使禾本科牧草含水量降到45%,豆科牧草含水量降低到50%,然后再进行运输、切碎、装贮。
4、做好密封。青贮原料装填完毕应立即密封,这是调制优质青贮饲料的关键之一。一般先在原料上面盖10~20厘米厚切短的秸秆或软草,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薄膜上再加盖30~50厘米厚的土或其他物品。青贮设施如密封不严,进入空气和水分,将会导致腐败菌、霉菌的繁殖,使青贮失败。
5、精心管理。密封后的青贮窖、青贮壕等应经常检查,发现有漏气之处,必须及时密封。青贮窖、青贮壕等的四周还要挖排水沟,以利于排出积水。
青储饲料的制作存储及使用方法!
养牛的时候大部分一般是以干饲料为主,当然也有很多养牛场准备用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具有的好处是储存量适合大规模的养殖,并且适应性比较好,适合大范围的养殖,唯一存在的缺点就是,青贮饲料占地面积比较大,技术一旦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腐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共同、装填与压实。切碎的原料应立即装填,如果是青贮窖或青贮壕,可先在窖(壕)底铺10~15厘米厚切短的软草,以吸收青贮原料渗出的汁液,窖(壕)四周要铺垫塑料薄膜,以加强密封,防止漏水和漏气。装填的同时必须用拖拉机或其他镇压器层层压实,特别要注意周边部分的镇压。青贮原料以一次装满为佳,如果是大型青贮窖(壕),也应在2~3天内装满。
饲料青贮技术及饲喂方法

饲料青贮技术及饲喂方法1 青贮的原理青贮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
为了满足乳酸菌发酵,除了保证厌氧、水分等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可溶性糖分(饲料干物质的8%~10%)存在。
因此,含糖多的原料如玉米秸、青草等容易青贮成功,反之如稻草、麦秸等就难以青贮成功。
对于稻草、麦秸等,可添加可溶性糖分进行青贮。
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块根、块茎以及水生饲料和树叶等均可用来青贮。
目前用得最多的青贮原料是专门用于青贮的玉米(带果穗),其次是摘除果穗后的玉米秸、高粱秸以及甘薯藤。
2 青贮饲料设备a.青贮饲料联合收获机包括牵引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和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配套高秆、矮秆割台和捡拾台)。
b.青贮饲料运输设备可分为简易运输挂车和平行自卸运输车等。
c.存贮设备存储塔贮存方式的设备包括青饲抛送机、压实机及取饲机等;塑料袋贮存方式的设备包括装袋机和取饲机等。
3 一般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3.1 青贮方式a.青贮塔青贮塔多为砖砌圆筒,直径数米,高一二十米。
青贮塔进料用吹风机,取料亦有专用机械,一次性投资较高。
b.青贮窖圆形或长方形,以长方形为多。
永久性青贮窖用混凝土建成,半永久性青贮窖只是一个土坑而已。
建窖地点要选择地下水位低、干燥和排水容易的地方。
c.青贮壕青贮壕是一个长条形的壕沟,沟的两端有一定的坡度,沟底及两侧墙用混凝土砌抹。
青贮壕更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d.青贮堆选一块干燥平坦的地面,铺上塑料布,然后将青贮料卸在塑料布上垛成堆。
青贮堆压实之后,用塑料布盖好,周围用沙土压严。
塑料布顶上用旧轮胎或沙袋压严,以防塑料布被风掀开。
e.青贮袋袋贮方法简单,贮存地点灵活,饲喂方便。
使用时应当注意:塑料布厚度在0.12 mm以上;不可使用再生塑料;注意防鼠。
f.草捆青贮主要用于牧草青贮。
方法是将新鲜牧草收割并压制成大圆草捆,装入塑料袋并系好袋口便可制成优质的青贮饲料。
青储饲料储存最简易方法

青储饲料储存最简易方法青储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利用的饲料储存方式。
青储的好处在于,饲料中的水分含量较高,需要储存时需要进行发酵。
发酵后,青牧饲料可以提供优质的营养,可以帮助奶牛更好地增加产量。
但是,如何储存青储饲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储存青牧饲料,以达到最简易的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地点是储存青储饲料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平坦、排水性好、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选择离奶牛圈和饮用水的距离适宜,以便奶牛更方便地进食。
第二步:准备工具准备合适的工具也是储存青储饲料不可忽视的步骤,比如上扭机、引水机、麦秆切碎机等。
第三步:收割饲草要收割青储饲料,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一般是在饲草达到最佳生长期时,更适合收割。
在收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收割高度和切割方式,收割时要用上扭机,把饲草均匀地压在地上,以保证饲草能够迅速发酵。
收割好饲草后,要把麦秆和余草混合,以达到更好的储存效果。
第四步:储存饲料青储饲料的储存方式有许多,但最简易的方式是口袋式封存。
在储存的开始,首先要把收割好的饲料分成小份,并尽快地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好,并在袋子上打孔。
这样可以让饲料中的空气迅速流动,获得更多的氧气,并保证饲料能够尽快地发酵。
之后,将饲料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便处理饲料中的水分,防潮防霉。
那么,如何判断青储饲料是否成熟呢?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来判断。
成熟的青储饲料呈现黄色或棕色,有着酸酸甜甜的气味,并且具有一定的黏性。
综上所述,储存青储饲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仔细考虑每个步骤,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准备好工具,收割合适的饲草,储存饲料时选择最简易的口袋式封存方法,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判断饲料是否成熟。
这些步骤都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的储存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饲养效果。
快速青贮饲料的技术

快速青贮饲料的技术青贮饲料多汁适口、气味芳香、营养丰富、消化率高,且青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只要在短时间内把青贮原料运回来,掌握适宜水分,快速铡碎踩实、压紧封严,即可获得上等的青贮料。
1、适时收割玉米最佳期为玉米棒成熟前的7—10天,这时收获既不影响玉米产量,又可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
收获过晚会造成青贮窖难于压实,发酵质量差,保存期短,更重要的是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差。
苜蓿一般以10%开花期收割为好。
2、收割前的准备一是要认真清扫青贮窖,把青贮窖内的残留物清除干净;二是要清扫好青贮窖周围的区域,安装好铡草机,准备好压实工具;三是青贮窖的朝向不要面向西和南。
3、切短铡碎青贮玉米秸切短的长度一般以33毫米为宜。
如果过短过细,会导致刺激牛咀嚼的有效纤维减少,而发生牛瘤胃中毒现象;过长过粗,会影响青贮窖的压实程度,造成青贮料品质下降或变质。
4、青贮窖的管理养殖户应以每天至少15—20厘米的速度来决定青贮窖的大小,在装填青贮料时要做到装料快,压紧实(每装15—20厘米后时,用压实工具压实一次)。
窖的大小相对比较还是小窖好,它填充的速度快,发酵快,取料面积小,易于管理,干物资损失少。
5、添加剂青贮(1)加入乳酸菌。
一般每吨秸秆加入6克,可促进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繁殖,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加快乳酸菌发酵过程,提高青贮质量。
(2)添加酶制剂,提高发酵质量,减少干物质损失。
(3)添加发酵抑制因子丙酸,它能有效的控制有害细菌的产生。
(4)添加尿素。
据测定青贮玉米添加0.5%(每吨原料中加5公斤的尿素)可使蛋白质量由原来的2.3%提高到3.7%,0.5公斤的尿素相当于3.5公斤豆饼的营养作用。
一般青贮玉米尿素添加量为0.5%,薯类添加1.2%。
6、开窖后的管理(1)每天取出足够饲喂量的青贮料。
(2)保持取料面的干净,减少空气留存,防止二次发酵。
(3)取完料后,应尽快密封,减少空气留存,防止有氧变质。
饲料青储的方法

饲料青储的方法
饲料青储的方法
一、原料储存
(1)原料应定期检查查看它们的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以便对原料进行分类,清除受损或过时的原料;
(2)原料储存在室温范围内,湿度须在40%—60%之间,以免水分渗入影响到质量;
(3)原料应尽量摆放在相对干燥的地方,以免受潮受损;
(4)原料应保持清洁,不放置有异味的物品;
(5)原料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质量。
二、谷物保质期
谷物的青贮保质期依据品种不同而不同,保存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水洗过的小麦:可保存3-4年;
(2)青稞清洗过的大麦:可保存1-2年;
(3)煮熟的玉米:可保存2-3年;
(4)晒米和芝麻:可保存3年以上;
(5)大豆和豆粕:可保存2年以上。
三、谷物保质的技术
(1)抗虫:谷物的储藏应适度温湿,注意谷物的温度和湿度,以防虫口。
(2)疏松:应及时将谷物疏松,以保证谷物的气流畅通,防止
膨胀发霉。
(3)防潮:应定期检查谷物的水分,及时追加干燥剂,以防止因水分过多而造成变质。
(4)防热:谷物储藏应注意地温和仓内温度的变化,以免因热损坏谷物。
青贮制作方法

青贮制作方法
青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用于牛、羊、马等家畜的饲养。
青贮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切碎法:将青草收割后,用切碎机将其切碎成小段,再用蒸汽锅或煮锅蒸煮30分钟至1小时,将草料中的水分蒸发掉,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压实并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即可。
2. 压缩法:将青草收割后,用压缩机将其压缩成密实的块状,然后用塑料膜包裹,压紧并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即可。
3. 油浸法:将青草收割后,用搅拌机将其碾碎成小碎末,然后放入油桶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让草料充分吸收油分,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压实并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即可。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作青贮,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新鲜、干燥的青草制作青贮,避免过于湿润或腐烂的草料。
2.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杂质、异物等混入青贮中。
3. 制作完成后,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发霉。
青贮在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如出现变质、发霉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4. 在使用青贮时,应注意适量喂养,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引起的问题。
- 1 -。
饲料青贮

饲料青贮(一):常规青贮饲料青贮系指在密封条件下,使青绿饲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质量相对不变的一种保鲜技术。
玉米以收割为最佳,其时黄熟期或糊熟后期单位面积的营养成分总收获量最高,而且也接近于调制青贮饲料时的理想水分要求。
对水分高的原料,可适当翻晒预干或添加秸秆、麦麸等,调整水分后再贮。
原料水分不够,易霉变,应切碎、压实。
原料中糖分:根据研究与分析,适时收割的玉米植株、高梁植株、饲用甘蓝、菊芋植株,其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
适时收割的大麦植株、黑麦草、胡萝卜茎叶、向日葵植株,其WSC。
这些原料都可制成优良品质青贮料。
豆科牧草中的WSC,单贮不易,应与含WSC 3天之内装满封顶,3米,以备原料蔫萎下沉。
顶上铺塑料布,上用重物盖严、压实。
若不能起到防止败坏作用。
事实上在二次发酵的第二次发热高峰阶段外观已完全变质,失去作为饲料的价值。
饲料青贮(二):半干青贮饲料半干青贮又名低水分青贮,是在常规青贮技术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半干青贮方法是将青饲料收割后,放置1-2天左右时,再厌氧贮存。
这种风干原料对腐生菌、酪酸菌及乳酸菌,均可造成逆境,使其生长繁殖受阻。
因此,在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发酵程度减弱,蛋白质分解较少,有机酸形成量少。
1、晾晒:尽快使饲料茎叶内的含水量降至45%-55%米的草段,入窖。
2、装窖和封盖:边装填,边压实,最后在上面覆盖聚乙烯薄膜。
3、迅速降低水分:应使收割后原料的水分迅速降到45%-50%含水量降到55%,而24-26h。
雨季含水量降到55%,养分损失高达16.5% 5长,半干青贮则要求切成1.5cm个角处开始装料,装满一段再装下一段,分段装填比分层装填效果好。
饲料青贮(三):青贮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可分为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好气性腐败菌抑制剂及营养性添加剂。
(一)发酵促进剂1、微生物制剂:用于接种青贮的微生物,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具有同型发酵途径,以便能直接利用青贮原料中的六碳糖最大量地产生乳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青贮喂牛羊法
青贮饲料以其气味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成为牛、羊等草食家畜优质粗饲料之一,并可收到提高采食量、增加产奶量、改善膘情的较好效果。
初秋季节,适逢玉米秸秆、稻草青贮的黄金季节,现就如何做好青贮综述如下:
青贮有多种方法。
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青贮数量、青贮原料灵活掌握,平均每立方米青贮饲料量在500-550公斤左右,养殖户可根据自己养殖量灵活青贮。
1.窖式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分地下式、半地下式。
窖最好用砖砌,表面用水泥抹面,用石块或其他材料亦可。
地下式青贮。
青贮窖和壕等全部位于地下,其深度应按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决定,一般以不超过3米为适宜。
半地下式青贮。
青贮窖和壕等的一部分位于地下,一部分位于地上。
在较浅的地下式的基础上,利用挖出的湿粘土或用土坯、砖、石等材料向上垒砌1~1.7米高的壁,即可建成。
这种临时性的半地下式设备,比较省工、经济如制成永久性设备,可在壁的表面抹以水泥,投资少,建造容易,在生产上广泛采用。
2.塔式法。
这是一种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少的方法。
适用于城市和城市郊区,适用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塔的高度应根据设备的条件而定,在有自动装原料的青贮切碎机的条件,可以建高达8~10米,甚至更高的青贮塔。
装青贮料一般都从塔顶部装入,取青贮料可采用由顶部或底部两种取料法。
无论采用哪种贮或取的方法,窖顶都需要镇压,封盖塑料薄膜,加顶盖,防雨水,并设避雷针,以免雷击。
3.袋式法。
利用青贮袋青贮是比较适用现地青贮的好方法,农村千家万户养畜户都可选用。
此法经济简便易行,用户只需把青贮原料切短,装入专门的塑料袋(厚度9~10丝以上)内,湿度适宜,抽尽空气,把原料踩实即可。
4.堆式法。
此法经济简便易行。
只要有平坦的水泥地面,砖、石铺地,或其他平整坚硬的地面,将切短的青贮堆上,注意逐层踩实,然后盖上农用无毒的塑料薄膜,用泥土压上即可。
制作青贮饲料的主要步骤:收割→运输→切碎→装窖(添加核心料)→压实→密封
制作青贮饲料是一项短时间内的突击性工作。
要求收割、运输、切碎、装填、压实、密封连续进行,当天完成。
特殊情况下完不成的,需先行密封。
各环节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收割。
成功地调制优质青贮饲料的关键技术是控制青贮原料的水分。
必须掌握好各种青贮饲料收割时间,及时收获。
一般青贮玉米在乳熟期收割,半干青贮在蜡熟期收割,黄贮玉米秸在完熟期提前15天摘穗后收割,豆科牧草在开花初期,禾本科在抽穗期,甘薯在霜前。
这时期的物料营养成份都高,含水量适宜,适于制作优质青贮饲料。
2.运输。
要随割随运,及时切碎贮存。
放置时间一长,水份蒸发,养分损失。
3.切碎。
根据饲喂家畜不同,切成1.2厘米~5厘米碎段较好。
对青贮玉米秸,要求破节率在70%以上。
4.装填压实。
切碎后及时装填,含水率在65%~70%为好(水分判定方法:抓一把割下并切碎的青贮作物的样品,在手里攥紧1 分钟,然后松开,若能挤得出汁水,则含水率必定大于75%;草球能保持其形状但无汁水,则含水率为70%~75%;草球有弹性且慢慢散开,则含水率为55%~65%;草球立即散开,则含水率为55%左右;若牧草已开始折断,则含水率已低于55%。
)。
对壕、窖青贮,要随装随踩,每装30厘米左右厚度每5个平方加入1公斤生物核心料踩实一次,尤其是边缘部分踩得越实越好,最好一次装满。
如不能一次装满,则装填一部分,立即在原料上面盖上塑料薄膜,顶部也用木板等盖好,次日继续装填。
5.密封。
严密封顶,防止漏水、漏气。
当原料装到超过窖口60厘米时,即可加盖封顶。
先铺塑料薄膜,再加上压实封严,上厚度30厘米~50厘米,做成馒头形,有利于排水。
窖的四周要挖排水沟,同时经常检查,防止漏气、漏水。
6.科学利用。
青贮料封窖后一般经40~60天,豆科牧草3个月左右,便可开窖利用。
取用时应先从窖顶(或壕、堆的一端)、袋的上部开始,逐层取用,勿混入泥土等杂物。
取用后用塑料薄膜将口盖好。
每次取出的青贮最好是当天喂完。
现在,多数养殖户都喜欢用青贮饲料喂牛。
这虽然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那些青贮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饲养成本,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中毒死亡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此,养殖户在使用青贮饲料喂牛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青贮饲料的发酵时间。
青贮饲料完成发酵的时间一般为30~50天,豆科植物大约需要90天左右。
在取用时,应从上端或一端开始,逐层取用,勿使泥土杂物混入,取用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每次取出的青贮饲料以当天能够喂完为宜。
2.要注意辨别青贮饲料的质量。
取出的青贮饲料以颜色青绿(若收获时为黄色,则贮后为黄褐色),气味带有酒香,质地柔软湿润为最佳;如果颜色发黑或呈褐色,气味酸中带臭,质地粗硬则质量较差;发霉、腐烂、变质的则不能喂牛。
3.要注意饲喂青贮饲料的数量。
对幼牛及5个月以内的犊牛,要少喂一些青贮饲料。
因为犊牛一般从牧草中摄取1/3的干物质,从谷物中摄取2/3的干物质。
体重在500千克、日产奶量在25千克以上的泌乳牛,每天可饲喂青贮饲料25千克、干草5千克左右。
日产奶量超过30千克的泌乳牛,可饲喂青贮饲料30千克、干草8千克左右。
体重在350~400千克、日产奶量在20千克的泌乳牛,可饲喂青贮饲料20千克、干草5~8千克。
体重在350千克、日产奶量在15~20千克的泌乳牛,可饲喂青贮饲料15~20千克、干草8~10千克。
日产奶量在15千克以下的泌乳牛,可饲喂青贮饲料15千克、干草10~12千克左右。
奶牛临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内,应停止饲喂青贮饲料。
干奶期的母牛,每天饲喂青贮饲料10~15千克,其他补给适量的干草。
育成牛的青贮饲喂量以少为好,最好控制在5~10千克以内。
对于幼畜,应当少喂或不喂。
4.饲喂时,初期应少喂一些,以后逐渐增加到足量,让奶牛有一个适应过程,切不可一次性足量饲喂,造成奶牛瘤胃内的青贮饲料过多,酸度过大,反而影响奶牛的正常采食和产奶性能。
应及时给奶牛添加小苏打,喂青贮饲料时奶牛瘤胃内的pH值降低,容易引起酸中毒。
可在精料中添加13%%的小苏打,促进胃的蠕动,中和瘤胃内的酸性物质,升高pH值,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产奶量。
每次饲喂的青贮饲料应和干草搅拌均匀后,再饲喂奶牛,避免奶牛挑食。
有条件的奶牛户,最好将精料、青贮饲料和干草进行充分搅拌,制成“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效果会更好。
青贮饲料或其他粗饲料,每天最好饲喂3次或4次,增加奶牛“倒嚼”的次数。
奶牛“倒嚼”时产生并吞咽的唾液,有助于缓冲胃酸,促进氮素循环利用,促进微生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
农村中有很多奶牛户,每天2次喂料法是极不科学的,一是增加了奶牛瘤胃的负担,影响奶牛正常“倒嚼”的次数和时间。
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长期下去易引起奶牛前胃
的疾病。
二是影响奶牛的消化率,造成产奶量和乳脂率下降。
冰冻青贮饲料是不能饲喂奶牛的,必须经过化冻后才能饲喂,否则易引起孕牛流产。
5. 建议每天上、下午各取1次为宜,每次取用的厚度应不少于10厘米,保证青贮饲料的新鲜品质,适口性也好,营养损失降到最低点,达到饲喂青贮饲料的最佳效果。
取出的青贮饲料不能暴露在日光下,也不要散堆、散放,最好用袋装,放置在牛舍内阴凉处。
每次取完青贮饲料后,再重新踩实1遍,然后用塑料布盖严。
除以上几点外,要特别提醒养殖户需要注意的是,用青贮饲料所喂养的牛一旦中毒,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治疗。
如果因饲料腐烂变质中毒,就要先行催泻,待毒素排出后再进行补液,还应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如果因尿素摄入量过多而中毒,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用2%的醋酸溶液2~3升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