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呕吐健康教育PPT课件

呕吐健康教育PPT课件

呕吐的并发症及预防
预防呕吐: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物中 毒的发生。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 出现严重腹痛和腹泻。
何时就医
呕吐物呈黑色或咖啡渣样。 伴有其他严重症状。
总结
总结
呕吐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 正确处理呕吐可减轻不适。
总结
注意预防呕吐的发生。 在需要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呕吐健康教育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呕吐的症状及体征 如何应对呕吐 呕吐的并发症及预防 何时就医 总结
引言
引言
呕吐的定义:呕吐是身体自然 的防御机制,将胃内的物质迅 速排出体外。
呕吐的原因:引起呕吐的常见 原因包括食物中毒、胃病、妊 娠反应等。
呕吐的症状及 体征
呕吐的症状及体征
症状:恶心、不适感、口水增多、胃蠕 动加快等。 体征:腹部痉挛、呕吐物有时带有血液 或胆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应对呕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应对呕吐
正确保持体位:让患者侧卧, 避免喉咙被呕吐物阻塞。 补充足够水分:由于呕吐会导 致水分丧失,应及时补充。
如何应对呕吐
饮食调理: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 刺激性食物。 防止继续呕吐:使用药物如止吐剂,减 轻呕吐症状。
呕吐的并发症 及预防
呕吐的并发症及预防
脱水:因呕吐而导致严重水分 丧失,需及时补水。 脱电解质失衡:因呕吐而导致 体内电解质失衡,需针对性补 充。

呕吐科普讲座课件

呕吐科普讲座课件
需进行详细的医疗评估和治疗。
呕吐的分类
妊娠呕吐
孕妇在怀孕早期常常出现的呕吐现象,也称为晨 吐。
通常在妊娠的前12周内最为明显,之后会有所缓 解。
如何处理呕吐?
如何处理呕吐?
家庭护理
保持水分补充,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可尝试姜茶或薄荷茶等天然饮品。
如何处理呕吐?
何时就医
如果呕吐伴随严重腹痛、高烧或脱水,需及时就 医。
如胃炎、肠炎、脑震荡等都可能导致呕吐。
为什么会呕吐?
心理因素
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呕吐。
这种呕吐通常是功能性的,医学上称为“心理性 呕吐”。
呕吐的分类
呕吐的分类
急性呕吐
通常持续时间短,可能是由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 的。
急性呕吐常常伴随腹泻等症状。
呕吐的分类
慢性呕吐
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某些慢性疾病相关。
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协 调。
什么是呕吐?
常见症状
呕吐通常伴随恶心、腹痛、出汗等症状。
有时呕吐还可能伴随头晕或嗜睡等其他症状。
为什么会呕吐?
为什么会呕吐?
生理原因
机体对有害物质的防御反应,如食物中毒或药物 反应。
呕吐是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会呕吐?
病理原因
多种疾病,如感染、胃肠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
呕吐的原因复杂,需综合考虑。
呕吐的相关误区
只需止吐药物
仅依赖止吐药物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应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更有效。
谢谢观看
儿童及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如何处理呕吐?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定期体检,保持心理健康。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呕吐的发生。

呕吐课件PPT课件

呕吐课件PPT课件

• 恶心、呕吐可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 状,常与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及上腹部饱 胀同时出现,随着护肝治疗及适当的休息 之后,恶心与呕吐可逐渐消失。
物中毒; • 呕吐伴胸痛,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肺梗死等; • 呕吐伴有腹痛者,常见于腹腔脏器炎症、梗阻和破裂;腹
痛于呕吐后暂时缓解者,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及胃 肠道梗阻性疾病; • 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者,常见于胆道疾患、泌尿系疾患、 急性胰腺炎等; • 呕吐伴头痛除考虑颅内高压的疾患外还应考虑偏头痛、鼻 炎、青光眼及屈光不正等疾病; • 呕吐伴眩晕,应考虑前庭、迷路疾病,基底椎动脉供血不 足,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以及某些药物(氨基甙类抗生 素)引起的脑神经损伤。
内脏穿孔、阑尾炎 腹膜炎
非急症
胃炎、胃轻瘫、消化性
溃疡
胃肠炎、胆绞痛、肝炎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妊娠
药物中毒
颅内出血 脑膜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偏头痛、颅内压增加 神经系统肿瘤
肾上腺功能不全
妊娠剧吐
对乙酰氨基酚、地高辛 阿司匹林、茶碱
甲状腺 妊娠呕吐
治疗用药
药物成瘾 泌尿生殖系统
其他
心肌梗死 脓毒症
性腺扭转
呕吐与腹泻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 福建省急救中心 陈本敦
呕吐的诊断与治 疗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 福建省急救中心 陈本敦
定义
呕吐(vomiting)是由于内脏和躯体一系列不随意运动 所致,先兆症状有恶心、干呕和流涎。呕吐时,主要排 出动力来自于腹肌和膈肌,而胃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具 体表现为胃底和胃食管括约肌松弛,腹肌和膈肌强力收 缩使腹腔内压力急剧上升,幽门括约肌收缩,导致胃内 容物进入食道并排出体外。
–初始治疗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对容量不足者进行液 体复苏

呕吐科普宣传PPT课件

呕吐科普宣传PPT课件

预防与处理
需要就医:业医生 。
急救处理
急救处理
补充水分: 呕吐会导致身体脱水,及时 补充适量的水分十分重要。 避免进食: 在呕吐后,暂时停止进食可 以缓解胃肠道的负担。
急救处理
就医: 当呕吐严重且频繁,伴有其他症 状时,需要尽快就医。
预防呕吐传染
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胆囊炎、胃溃疡 等消化系统问题是常见的呕吐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头部创伤 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呕 吐。
常见病因
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 恶心和呕吐。
预防与处理
预防与处理
饮食调节: 避免暴饮暴食、多食少餐, 尽量避免吃太过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心理调节: 减少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 的心态对预防呕吐很重要。
呕吐科普宣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常见病因 预防与处理 急救处理 预防呕吐传染 呕吐的常见谣言 结语
引言
引言
呕吐简介: 呕吐是一种生理反应,通常 是由于身体不适或刺激引起的。 呕吐的原因: 可能源自消化系统问题、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诸多因素。
引言
呕吐的分类: 可根据症状特征、发生频 率和持续时间来分类。
呕吐的常见谣言
吃草莓可止呕吐: 虽然草莓味道清新, 但并不是止呕吐的有效方法。
结语
结语
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要了解其 原因及预防方法 在遭遇呕吐时,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进行应对和处理
结语
注意个人卫生、饮食调节以及寻求专业 建议都是有效的预防呕吐的方法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预防呕吐传染
勤洗手: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特别是 在接触食物前后要彻底洗手。 饮用安全水源: 保证饮用水源的清洁卫 生,避免通过水源传播病原体。

恶心呕吐资料PPT课件

恶心呕吐资料PPT课件

.
15
黄疸的概念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bilirubin)升高致使
皮 肤、黏 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
16
黄疸的鉴别
胡萝卜素血症 球结膜下脂肪积聚
.
17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 总胆红素浓度
(total bilirubin)
0.1-1.0mg/dl
(1.7-17.1umol/l)
– 结合胆红素浓度 (conjugated bilirubin) 0-0.2mg/dl (0-3.42umol/l)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低和蠕动减 弱
肠蠕动受阻碍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 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如排便反射
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收缩 力减弱
.
53
临床表现
急性便秘:可有原发疾病临床表现, 多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多见于 各种原因的肠梗阻
慢性便秘:无特殊表现
肝内、肝外胆汁淤积 胆道阻塞胆管破裂及
毛细胆管通透性 血 结合胆红素 表现 黄绿色 搔痒;尿 色深;粪便白陶土 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原、粪胆素; AKP
.
23
三种黄疸实验室检查的区

项目
溶血性
胆汁淤积性
TB 增加
增加
CB 明显增加
正常
CB/TB <15%-20% 60%
尿胆红素
-
+
尿胆原
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 AST 可增高
ALP 明显增高
正常 正常
肝细胞性 增加 增加
>30-40% +
轻度增加
明显增高 增高
.
>50-

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饮食不当
1
暴饮暴食
3
食物过敏
5
饮食过量
2
食物中毒
4
饮食不规律
6 饮食过冷或过热
心理因素
01
焦虑、紧张、恐惧等 情绪可能导致呕吐
03
心理障碍可能导致呕 吐
02
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导 致呕吐
04
心理暗示可能导致呕 吐
呕吐的护理措施
2
保持环境舒适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异味
02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 避免过冷或过热
02
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充足的休 息
03
04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心理平衡
05
保持良好的人 际关系,避免 孤独和抑郁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
1.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2 . 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呕吐的疾病,
如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熬夜等不良习惯
呕吐的预防

03
适量摄入蔬菜、水果, 保持营养均衡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02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 性食物
04
避免过量饮酒,适量饮 水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 焦虑和紧张
01
学会放松,保 持良好的作息 规律
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呕吐的原因 02. 呕吐的护理措施 03. 呕吐的预防
呕吐的原因
1
疾病因素
01
胃肠道疾病:如胃 炎、肠炎、痢疾等
02
神经系统疾病:如 脑膜炎、脑炎等
03

恶心与呕吐PPT课件

恶心与呕吐PPT课件

•呼吸道通畅情况 11
五、护理评估要点
1. 有无与恶心呕吐相关疾病和服药史 2. 呕吐方式、发生时间和诱因 3. 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 4. 呕吐对人体功能健康形态的影响
12
六、相关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呕吐引起的体液丢失过多或摄入量减少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频繁呕吐和食物摄入不足有关
刺激
胃、小肠、膈肌、腹肌
胃 贲门开放 幽门收缩
腹肌 膈肌 收缩 下降
3
三、呕吐分类与病因
1. 反射性呕吐 2. 中枢性呕吐 3. 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 4. 神经性呕吐
4
四、临床表现
1.恶心的临床表现 恶心
上腹胀满感 对食物的厌恶感
欲吐的感觉
流涎
面色 苍白
出汗
血压 降低
心动 过缓
迷走神经兴奋
5
四、临床表现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营养不良
水、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而出血
10
一、营养与代谢形态
水、电解质紊乱
•液体摄入量和呕吐液量
•皮肤弹性 •有无眼眶下陷 •尿量减少
营养不良
•进食情况,呕吐物的质和量 •体重
二、健康感知和健康管理形态
误吸 肺部感染或窒息
•会咽部的反应性 •体位 •面色
•有无呛咳
2.呕吐的临床表现
基本表现 呕吐的特点( 呕吐方式/时间/诱因/呕吐物性状) 呕吐的伴随症状和体征 其他
6
不同病因的呕吐特点
反射性呕吐
呕吐前多有恶心, 吐后可感轻松或仍干呕不止
颅内高压或脑膜刺激征
呕吐前无明显的恶心, 呕吐呈喷射性
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受刺激

《恶心与呕吐》课件

《恶心与呕吐》课件

病理性恶心与呕吐
生理性恶心与呕吐
病理性恶心与呕吐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引 起的,如胃食管反流病、肝炎等,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
生理性恶心与呕吐可能是由于某些生理反 应引起的,如怀孕、晕车等,通常不需要 特殊治疗,但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
02 恶心与呕吐的原 因
生理性恶心与呕吐
生理性恶心与呕吐定义
由于生理反应引起的恶心和呕吐,通常与消 化系统的不适有关。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生命体 征是否正常,是否有脱水、酸中毒等表现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 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是否有其 他伴随症状,如头痛、腹痛、发热
等。
A
B
C
D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X线检查、超声 波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 定病因。
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尿液 检查、大便检查等,以帮助确定病因。
03 恶心与呕吐的症 状及诊断
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恶心
恶心是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 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 状,如皮肤苍白、出汗、血压降 低及心动过缓等。
呕吐
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 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是一个复 杂的反射动作,包括延髓的呕吐 中枢介导的神经冲动。
恶心与呕吐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呕吐
呕吐是身体为了排除有害物质或过量食物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呕吐时, 食物从胃部被强力排出,常常伴随着恶心、腹部不适和腹泻等症状。
恶心与呕吐的分类
急性恶心与呕吐
慢性恶心与呕吐
急性恶心与呕吐通常是由于食物中毒、肠 胃炎等急性疾病引起的,持续时间较短, 需要及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证要点--辨虚实
实证:
★外邪、饮食、七情所致; ★发病急骤,病程较短; ★实证治疗,去其邪乃愈; ★预后良好。
虚证:
★脾胃虚弱而致; ★发病缓慢; ★虚证无邪,治以扶正为主; ★反复发作较难治。
.
17
辨证要点--辨兼症之不同
(1)寒滞者兼腹痛 (2)食滞者兼胀满 (3)气逆者兼见胀痛连于胁下 (4)外感者兼头痛恶寒 (5)虚寒者兼虚寒之征象 (6)阴虚者兼阴虚之征象
(五)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水谷不化→胃失和降→呕吐 2、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呕吐
(六)其他:
如服食有毒食物或药物,寄生虫扰胃等
.
9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或因暴伤寒凉, 或暴伤饮食,或胃火上冲,或因肝气横逆, 或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表邪传里,聚于少 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呕吐之实邪也。 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 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
胃气逆则呕苦。”
.
5
张仲景
治疗太阳中风之“干呕”,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风 邪; 治疗少阳病之“心烦喜呕”,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治疗“食已即吐者”,用大黄甘草汤泻火降逆;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孙思邈 “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
6
二、病 因 病 机 病因:外感,内伤。 病机:胃失和降,气逆而上。
反出的病证,古人称之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本病多因饮食不当,饥饱无常,恣食生冷,损伤 脾阳,或忧愁思虑,损伤肝脾,均可导致脾胃虚 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不化,停滞胃中,终至 尽吐而出。若反复呕吐,致津气并虚,日久不愈, 则脾虚及肾,导致肾阳亦虚,命门火衰,犹如釜 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则病情更为严重。西医 学中的幽门痉挛、梗阻。
.
21
辨证要点--辨可下与禁下
但下法又并非所有呕吐都绝对禁忌,如呕吐因于 胃肠实热,又兼大便秘结的,必要时就可用下法。因 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上下相互联系,下既不通,势必 上逆而呕,通其大便可折其上逆之势。
.
22
(二)辨证分型--实证
1、外邪犯胃 症状:突然呕吐,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脘腹满闷不适,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寒解表,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
呕—有物有声;吐—有物无声;干呕—无物有声
.
4
呕吐的证治,渊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灵枢.经脉篇》: 肝逆犯胃者,可见“胸满呕逆”之证。 《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
.
23
(二)辨证分型--实证
2、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
腹痛,得食愈甚,吐后反觉舒服, 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
24
(二)辨证分型--实证
3、痰饮内阻 症状:呕吐痰涎清水,胸脘痞闷,不思饮食,
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呕吐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丁富平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一、概述(概念、历史沿革)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辨证 五、护理
.
2
教学要求
1、掌握呕吐的概念及其辨证施护。 2、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方药。 3、熟悉呕吐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了解呕吐的历代沿革
.
3
一、概 念
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证。
.
25
(二)辨证分型--实证
4、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痛,
每遇情志刺激则呕吐吞酸更甚,
舌边红,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
18
辨证要点--辨呕吐物
(1)酸腐难闻,多为食积内腐;
(2)黄水味苦,多为胆热犯胃;
(3)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
(4)痰浊涎沫,多为痰饮中阻;
(5)泛吐清水,多为胃中虚寒;
(6)粘沫量少,多为胃阴不足。
.
19
辨证要点--辨可吐与止吐
呕吐大多属于病理现象,故一般均可选用降逆 止呕之剂,翼其胃气调和,使呕吐自止。但也不是 所有呕吐一概不问病因均用止呕之剂。例如,有些 呕吐是机体驱邪外出的抗病机能表现,这种情况, 应因势利导,使其邪去正安,无须止呕。
.
14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 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 多有饮食、受凉、情志等诱因。临床所见以 偶然发生者居多,这种呃逆为时短暂,多在 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 间较长,“顽固性呃逆”,若出现在危重病 人,则往往为临终先兆,应予注意。
.
15
嗳气: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
缓的嗳气声,多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张景岳 称之为“饱食之息”。
噎膈:是由于食管狭窄、食管干涩而造成的以吞
咽食物哽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 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成因多由痰、气、血 瘀结于食管,渐致食管狭窄不通所致。可见于西医 学中的食管癌、食管炎、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
.
16
四、辨 证
.
10
病位: 胃 病机: 与肝脾二脏密切相关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
1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1、主证 2、兼证 3、病因、病史 4、舌脉象 5、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 常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
鉴别诊断: 1、反胃 2、呃逆 3、嗳气 4、噎膈
.
13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
.
7
(一)外邪犯胃: 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袭胃→
胃失和降→水谷随气逆而上→呕吐
(二)饮食所伤: 饥饱无常、不洁饮食、过食生冷 油腻→伤胃滞脾→胃气不降而上逆→呕吐 (三)痰饮上逆:
脾胃虚寒→水谷精微不化→寒浊中阻→胃失和降→呕吐
.
8
(四)肝气犯胃:(抑郁不达或恼怒伤肝)
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呕吐
.
20
辨证要点--辨可下与禁下
就一般而论,呕吐不宜用下法,其理为呕吐病在 胃不应用下药攻肠。同时,呕吐能使胃中停滞之宿食 或不洁之物从上排出,下之无益。若呕吐属于虚者, 下之更有虚虚之弊。若呕吐属于外邪者,当逐邪外达, 其呕自止。亦不宜攻里,引邪深入。
《金匮要略》:“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医宗金鉴》:“初吐切不可下,恐逆病势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