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PT课件

外科治疗
适应症
•中重度跛行(跛行距离<200米) •静息痛 •肢体坏疽 •PAD伴有动脉瘤 方式 •介入治疗(PTA、PTAS) •血栓内膜剥脱术 •动脉搭桥(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 •机械性碎栓抽栓
预防
饮食健康之控制篇
• 控制热量: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平衡 • 控制脂肪
• 少食动物性脂肪,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动物油或 黄油,多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烹饪
过大压力
•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 升高,心跳加快,易损伤血管内壁发展成动脉硬化.
其他因素
•性别:女性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绝经10年后女 性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与男性相当 •年龄:年龄增加易发生动脉硬化 •饮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高动物油脂食物易致动脉 硬化 •家族史 •药物 •不良情绪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
周围血管科
人类前十位死亡原因
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中风和其它脑血管疾病 中风和其它脑血管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系统癌症
下呼吸道感染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痴呆
腹泻病
下呼吸道感染
艾滋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交通事故
结肠癌和阴道癌
结核病
•吸烟(×)
•不吸烟 •防止被动吸烟
•饮酒(×)
•酗酒、醉酒不利于健康 •少量饮酒有益于血管健康 •老人首选葡萄酒
•咖啡(×):刺激心血管和大
脑,影响睡眠,不宜多饮
•喝茶(√)
•提神、强心、利尿、消腻、降脂 •多喝茶可预防动脉硬化
预防
适度运动
•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 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 •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分3次进行, 每次10分钟 •依个体条件可进行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 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活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ppt课件

药物洗脱球囊
总结词
在球囊扩张的同时,通过药物洗脱球囊释放药物,抑制动脉内膜增生。
详细描述
药物洗脱球囊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球囊,可以在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时,通过球囊表面的药物洗脱层 释放药物,抑制动脉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的风险。
其他治疗方法
总结词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术、自 体干细胞移植等。
VS
定义
腔内治疗是指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利用导管、球囊、支架等 器械对血管病变进行扩张、疏通和支撑,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一种治疗方法。
原理
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等器械送至病变部位,利用球囊扩张 或支架支撑的作用,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扩张或疏通,恢复 血流。
腔内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虚弱 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术后疼痛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轻度疼痛 ,一般可自行缓解。若疼痛持续
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06
腔内治疗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药物涂层球囊
利用药物涂层技术,使球囊在扩张血管时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再 狭窄的风险。
可降解支架
研发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架,在血管内支撑一段时间后逐渐降解, 减少长期留存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腔内治疗可以保持血管通畅,延缓动 脉硬化的进程,减少复发的风险。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减轻疼痛
腔内治疗能够缓解下肢缺 血引起的
避免截肢和减轻疼痛,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社会参与度。
降低医疗费用
腔内治疗具有微创、恢复 快的优点,能够降低患者 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安全性高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 腔内治疗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练程度,探头压力、声束方向等的影响。
ppt课件完整
25
踝/肱指数(ABI): • 正常≥1, • <0.9轻度缺血, • <0.4为重度缺血。
彩超
ppt课件完整
26
特殊检查--CTA
❖ CTA发现闭塞动脉远段节段的能力优于常 规血管造影,不足之处包括层厚小、使 信息量增大造成阅读困难。
ppt课件完整
2.间歇性跛行期:活动后患肢疲乏无力、肌肉 疼痛、痉挛,休息数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3.静息痛:在患肢休息时也感到麻木、疼痛, 尤其夜间疼痛加重。
4.组织坏死期:肢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大面积
坏死。
ppt课件完整
17
临床表现--主要体征
1.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变薄、肌肉萎缩; 2.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麻木、不能运动。 4. 肢体缺血性溃疡或
抬高肢体(下肢70~80°,上肢高举过头),持续60秒,
正常末端皮肤微淡红色或稍发白。如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则 皮肤呈苍白;下垂肢体后,皮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20秒延长 到45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片状。
ppt课件完整
22
特殊检查--动脉造影
❖ 血管造影是PAOD的“金标准”,能准确显示 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程度、侧副循环、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因其有创、操作复杂 、易引起疼痛等,多用于外科或介入血管重 建前。

常见
大、中动脉
ppt课件完整
33
鉴别诊断--血管性疾病
❖ 多发性大动脉炎:
①多见于青年女性; ②病变常累及多处大动脉; ③活动期常有低热、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④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或阻塞。
ppt课件完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如下肢动脉彩超、CTA或MRA等,明确动脉狭窄或闭 塞的部位及程度。
疼痛及功能障碍评估
疼痛评估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NRS)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 患者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评估
评估患者行走距离、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了解下肢缺血对功能的影响。
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评估
心理状况评估
药等。Biblioteka 康复过程中心理辅导需求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信 心不足等。
提供针对性心理辅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如情绪管理技 巧、自我激励方法等。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以提高其自我认同感和社 交能力。
锻炼计划。
功能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 炼,如步行训练、肌肉收 缩练习等,促进肢体功能
恢复。
康复支持
提供心理康复支持,鼓励 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
康复信心。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血供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预防血栓形成
指导患者保持肢体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 成。
皮肤改变
下肢皮肤可能出现苍白、发绀、干燥 、脱屑等改变,严重者可能出现溃疡
或坏疽。
心理问题
患者因疾病困扰、疼痛折磨及活动受 限等,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
短期与长期护理目标
缓解疼痛与不适,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截肢的风险。
定义
发病原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04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是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中药 治疗和西药治疗。
2
西药治疗主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 抗剂、ACEI等,以改善心脏供血和减轻心脏负 担。
3
中药治疗主要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等作用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等。
血管腔内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包括球 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介入治疗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和药物球囊等,其中药物 球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再狭窄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 效。
旁路移植术
对于多节段、长段或重度ASO病变,旁路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人工血管和 自体静脉是常用的移植材料,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与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难点与挑战
病变血管的定位与评估
由于病变血管多位于深部组织,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显示,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影像 学技术如CTA、MRA等进行定位和评估。
再狭窄与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术后再狭窄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要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手术更换病变的心脏瓣膜 ,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适用于心脏瓣膜病的
患者。
05
治疗进展及展望
国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新进展
药物疗法
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是ASO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验 证,且副作用较多,因此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英文简称:ASO。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pt课件
22
【健康宣教】
• 1. 告知患者戒烟,戒酒。 • 2.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 3. 指导患者低脂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 4. 加强日常锻炼,适当运动。 • 5. 出院后遵医嘱口服抗凝药,服药期间观察有无异常出血, 并每周查PT、APTT,如
有异常,及时就诊。
23
冬季预防 ➢ 1、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
15
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动脉轻度狭窄,则可暂不手术。
出现间歇性跛行并经动脉造影证实有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管径小于正常管径的50%) 时则需手术治疗。当伴有严重静息痛或足趾溃疡及坏疽时,更需手术治疗,但手术效 果较差。 2.禁忌证 近期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如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不宜 施行手术治疗
10
何谓“间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
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神经源性跛行。
11
辅助检查
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首选) CTA或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实验室检查 踝肱指数的应用
腿部血液循环会受阻畅,血液供应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就不能被及时带走,当达到 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而引起疼痛抽筋。另外,血流受阻血供减少后,局部组 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生化技能发生紊乱而致疼痛抽筋。 • 4、足趾、足部和小腿的皮肤颜色出现异常,苍白、发紫、变黑,严重时还会产生溃疡和 坏死。 • 5、在活动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这时患者常需要停止活动 或行走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继续活动和行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课件汇报人:日期:contents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与控制目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01CATALOGUE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缺血、疼痛、坏死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定义与病因病因定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乏力等。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形成,甚至坏疽。

临床表现根据病史、体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下肢动脉超声、CTA、MRA等。

诊断临床表现与诊断疾病进展与预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情逐渐进展,从早期狭窄到完全闭塞,从轻度症状到严重缺血坏死。

预后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

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保守治疗02CATALOGUE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如硝苯地平等,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030201药物治疗戒烟可减少对血管的损害,限酒可降低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健康饮食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适量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

按摩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热敷或冷敷使用弹力袜或绷带等,可减轻下肢水肿和疼痛。

压力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03CATALOGUE手术适应症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缺血严重,行走困难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难以控制手术禁忌症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出血倾向,血液凝固障碍腹主动脉-股动脉搭桥分支动脉重建胫前、胫后动脉分支重建主干动脉重建胸主动脉-髂动脉搭桥腘动脉分支重建010*********手术方法与步骤手术风险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手术部位出血、血肿形成并发症远端肢体缺血加重新发血栓形成再次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04CATALOGUE03患者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症状01适应症02Fontaine分期在IIb期及以上的患者介入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明显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禁忌症患者存在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禁忌症患者存在手术或穿刺部位的禁忌症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010203041 2 3方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01药物洗脱球囊血管成形术02机械血栓消融术等03步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心、肝、肾功能,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旁路手术。
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评估。
谢谢观看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与 控制。
治疗方法有哪些?ຫໍສະໝຸດ 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及改善血液循环的 药物等。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效果。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
如经皮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适用于症状严 重的患者。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早期症状
如出现腿部疼痛、乏力或行走时疼痛应及时就医 。
尤其是症状逐渐加重或出现休息痛时,需尽快就 医。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管检查。
早期发现可有效预防病情加重。
何时应就医?
专业评估
就医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与建议。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等生活方式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壁增厚,从而影响血流。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症状
患者常出现腿部疼痛、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缺血。
这些症状通常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如何预防和管理? 5.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I有助于提示患者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 肢体存活
2020/11/13
15
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踝肱指数(ABI)<0.9 • 影像检查证据:彩超,DSA,CTA,MRA等
检查。
2020/11/13
16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一般处理: 戒烟、低盐 低胆固醇饮食、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肢体锻炼、患肢 保暖 2.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和 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抗生 素、溶栓药物、止痛药 3.创面处理:防继发感染 4.高压氧疗 5.功能锻炼:如Buerger 运动
• 5.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栓塞动脉处常有压痛,其远端脉
搏搏动减弱或消失,栓塞肢体严重缺血4-6小时,即可发
生坏死。
2020/11/13
12
何谓“间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 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 痛缓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 现。
• 4、足趾、足部和小腿的皮肤颜色出现异常,苍白、发紫、 变黑,严重时还会产生溃疡和坏死。
• 5、在活动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 力,这时患者常需要停止活动或行走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继 续活动和行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2020/11/13
11
5P征
• 1.疼痛 突然发生剧烈的患肢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部 分病人仅感觉酸痛或呈钝痛,少数病人疼痛不明显而是感 觉麻木。肢体远端的疼痛最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因而 活动受限。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 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 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 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 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 老年病人。
2020/11/13
5
危险因素
2020/11/13
➢ 家族史 ➢ 糖尿病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
2.禁忌证 近期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如心绞 痛、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不宜施行 手术治疗
2020/11/13
18
手术方法
• 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术等微创手术;
• 动脉旁入手术 • 动脉内膜剥除术 • 静动脉化手术 •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2020/11/13
19
药物治疗
★是无手术机会患者的唯一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手 术治疗的必要支持和补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人的护理
2020/11/13
1
目录
主要内容
2020/11/13
概念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疗方法 护理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2020/11/13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 介入治疗:PTA、 Stent、PAC 外科血管重建:动脉 旁路手术、动脉内膜 剥脱术、骨髓干细胞 移植术等
17
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如无症状或 症状轻微,动脉轻度狭窄,则可暂不手术。出 现间歇性跛行并经动脉造影证实有下肢动脉严 重狭窄(管径小于正常管径的50%)时则需手 术治疗。当伴有严重静息痛或足趾溃疡及坏疽 时,更需手术治疗,但手术效果较差。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性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临床无症状
2020/11/13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年龄增长
危重的 下肢缺血
心血管死亡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 发作
8
2020/11/13
9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局部缺血期 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岁) ➢ 吸烟 ➢ 肥胖 ➢ 运动少 ➢ 生活不规律 ➢ 过度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大6 )
患病人群
➢ 中老年人 ➢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度、高烟瘾的人 ➢ 冠心病、发作心梗的人、房颤的人、动脉粥样硬化
和腹主动脉瘤的人是高发动化血栓形成: 具共同病理基础的进展性过程
营养障碍期 肢体缺血表现加重
坏死期 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2020/11/13
患肢发凉、麻木、间歇跛 等;
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 凉、麻木、胀痛、抗寒能 力减退;
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 (指)甲增厚,脂肪垫萎 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 行,有静息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之外, 发生肢体溃疡坏疽
10
早期表现
• 1、静息痛,在休息时间也可感到肢体疼痛、麻木和感觉异 常,尤以夜间最为明显。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
神经源性跛行。
2020/11/13
13
2020/11/13
辅助检查
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首选) CTA或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实验室检查 踝肱指数的应用
14
踝肱指数(ABI)
足背或胫后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正常时 ABI≥0.97, 间歇跛行患者在0.8<ABI<0.8, 静息痛时ABI<0.4,肢体坏疽时<0.1 。
• 2.麻木 栓塞部位远端由于周围神经的缺血而引起感觉及 运动障碍,出现感觉丧失或感觉异常,自觉肢体麻木,有 针刺样干;栓塞近端有感觉过敏区或感觉减退区;下肢运 动麻痹,活动无力,可出现足下垂。
• 3.运动障碍
• 4.苍白 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下静脉丛血 液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皮下浅血管仍有少量血液留 存,亦可出现青紫色斑块及条纹,病久发生坏死呈紫黑色 ,以足远端明显。
• 2、手脚冰冷,而且常常伴有麻木的感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 化闭塞症的前期表现。
• 3、腿抽筋,除了受凉或缺钙外,还有可能是由动脉硬化引 起,因为当动脉发生硬化时,腿部血液循环会受阻畅,血 液供应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就不能被及时带走,当达 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而引起疼痛抽筋。另外 ,血流受阻血供减少后,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生 化技能发生紊乱而致疼痛抽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